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当下李休再次出了家门,这次他直接向平阳公主那里走去,两家之间的积雪也被公主府的人清理干净了,李休很顺利的就来到公主别院附近,不过当他来到这里时,却忽然惊讶的看到,只见在温室大棚那边,李世民正指挥着公主府的下人清理着大棚上的积雪,有时甚至会亲自上前帮忙,而且看他满头大汗的样子,似乎已经干了很长时间了。
“秦王殿下怎么亲自做这些事?”李休笑呵呵的走上前道,他还真是第一次看到李世民放下身段做这些杂事。
李世民这时正拿着工具将大棚上的积雪拉下来,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禁扭过头,这才看到他,当下也不禁一笑道:“我听三姐说这里种的是红薯苗,等到开春之后,还要靠这些红薯插扦,这么重要的东西自然不容有失,刚好我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就来活动一下筋骨!”
说到这里时,李世民终于放下手中的工具,立刻有其它的下人替换他,其实这些大棚也和农部衙门的一样,从昨天晚上就一直有人照顾,只是雪下的太急,在天亮前又落了厚厚的一层,而且下雪之后一般都是晴天,所以需要把雪扒下来,好让阳光透进去。
“农部衙门那边怎么样,我听说那里有有不少大棚?”李世民陪着李休走了两步,然后再次开口问道。
“还好,昨天魏洗马终于良心发现,跑去农部衙门忙了一晚上,总算让杨尚书休息了一下,托他的福,农部衙门那边倒也没什么事。”李休这时也是微笑着道,道路两侧都是将近一人高的积雪,两人走在路上就像是走在地下似的,远处的风景也被积雪覆盖,一片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见。
“呵呵,魏征这个人虽然古板了一些,能力也一般,但他的性格方正,从来不会向任何人低头,这样的人其实最适合做谏官,而不宜将实事交给他,大哥现在处处依重魏征,其实是件很失策的事!”李世民听到这里微微一笑,随后对魏征评价道。
“哦?我怎么觉得魏洗马的能力相当不错,虽然我很不满他经常见不到人,但他能够打通各个关节,使得农部提前走上正轨,这样的人难道还只是能力一般?”李休听到这里却有些不赞同的反驳道,其实这些也不是他的真实想法,而是杨农昨天告诉他的,只是现在被他照搬过来罢了。
“农部本来就是为了推广玉米和红薯而建,算是大唐这段时间的重中之重,所以魏征能够让农部走上正轨也很正常,更何况他还是大哥的心腹,无论是谁都要给他几分面子,这才让他能够畅通无阻。”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世民顿了一下这才接着又道:“不过李兄你不要忘了,魏征的性格是他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他最大的缺点,性格太方正的人其实是很容易得罪人的,现在有大哥为他撑腰,所以别人都让着他,但日后得罪的人多了,恐怕大哥也保不住他,别的不说,李兄你不就对魏征十分不满吗?”
“这个……其实我也不是十分不满,只是有点不喜欢他的处事方式罢了!”李休被李世民说的也无法辩驳,只能尴尬的一笑道,其实他心中的想法和李世民差不多,只不过他觉得魏征的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性格上的缺陷太大,幸好后来有李世民能够容忍他,不过后来连李世民的气量都容不下他了,甚至把他的墓碑都给砸了,由此可知李世民心中的怨气有多深。
说话之时,两人已经回到了公主的别院,不过这时李休忽然再次开口道:“秦王殿下,这场雪这么大,恐怕齐王的大军暂时无法出征了吧?”(未完待续。)
懒散初唐 第三百一十六章 舍生取义
李休忽然提到大军无法出征的事,李世民的脚步也不禁一下子停在那里,随后扭过头来平静的看着他,片刻之后这才开口道:“如果说大军出征不关我的事了,你肯定不相信,事实我也承认,对于这场大雪的到来,我其实是很高兴的,因为程咬金那些人暂时都是安全的,只是我这个主将无能,日后……恐怕无法再庇护他们的安全了!”
说到最后一句时,李世民也不禁眼圈发红,说完后转身就离开了,这也让李休一下子愣在那里,从他刚才的感觉中,李世民应该没有说谎,只是他却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你小子真是冥顽不灵,都叮嘱过你多少次了,离秦王远一点,结果你现在竟然主动找上门来了?”正在这时,忽然只见马爷从旁边的院子里走出来,看着李休无奈的摇头道,刚才他就看到李休和李世民并肩从门外走来,直到李世民走了他才出来。
“马叔您也在家?”李休看到马爷也不禁惊讶的道,马爷这段时间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毕竟李世民交兵权可是一件影响巨大的事情,李渊肯定也担心李世民和他手下的将领有什么异动,所以他这个情报头子自然也有不少的事要做。
“这么大的雪我不在家在哪?”马爷没好气的白了李休一眼道,对于他和李世民走的这么近,他也是十分的生气,毕竟在他看来,李世民已经没有翻身的希望了。
“这个……真的不能怪我,刚才我是担心这边的温室大棚,所以就跑来看看,没想到秦王竟然也在那边,您说这么巧的遇上了,我总不能当没看到吧?”李休眨巴眨巴眼睛道,像这种无伤大雅的小谎话他几乎张嘴就来,全都多亏了前世人情场上的磨练。
“唉,你小子让我说什么好,公主和秦王、太子毕竟都是一母同胞,哪怕走的再近也是应该的,你虽然也不算是外人,但你和公主还不是光明正大的夫妻,以后想要真正的以夫妻之名生活在一起,还需要***忙,所以你小子千万不要因为秦王而引起太子的恶感,否则对你没好处!”马爷这时再次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是是是~,多谢马叔提醒,我记下了,日后一定会注意!”李休急忙拍着胸脯保证,说完之后他又看了看李世民离开的方向,当下再次低声道,“马叔,这场雪灾一来,北上的大军肯定无法起拔了,您对这件事怎么看?”
听到李休问到这个问题,马爷也不禁露出凝重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回答道:“从朝廷的方面考虑,这当然不是件好事,倒不是担心突厥人南下,事实上突厥人也只是做做样子,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南下,我猜陛下或太子很可能用了什么条件换取了突厥人的配合。不过现在齐王大军无法北方,就无法消除秦王在军中的影响力,而秦王又被逼到绝境,所以谁也不敢肯定会发生什么事?”
“马叔,如果齐王把秦王手下的将领都带走了,恐怕会对一些秦王的死忠将领下手,到时秦将军怎么办?”李休这时忽然提到秦琼道,秦琼是马爷可以生死相托的兄弟,当初李休第一次见到秦琼时,马爷就告诉过他,如果有什么事马爷不在,让他尽管去找秦琼,而且秦琼连身边的亲卫都可以给马爷,足以看出两人的交情。
一提到秦琼,马爷这时却是叹了口气,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叔宝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忠孝节义四个字他几乎都占了,如果太子真的要对秦王赶尽杀绝,他绝对会护着秦王杀到最后一刻,如果齐王要对程咬金这些叔宝的好兄弟下手,他也绝不会苟活……”
“马叔,难道您就没劝过秦将军?”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焦急的道,秦琼本来就是他最敬佩的初唐将领,虽然两人相处的机会不多,但并不影响他对秦琼的敬佩,所以自然不希望他也跟着出事。
“怎么没劝过,但是叔宝的脾气你应该知道,他就是认死理的人,认定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最后我劝了半天都没有任何效果,反而把家里的妻儿老小都托付给我照顾了!”马爷说到最后时,眼圈也都都红了,当年的老兄弟也只剩下他和秦琼了,如果现在连秦琼也走了,那他还不知道日后会有多寂寞?
“这……”李休听到这里也是苦笑连连,正所谓“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话用来形容秦琼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这场雪灾的影响很大,一直到两天之后,李休家到长安城的道路才被打通,但是据他从马爷那里得到的消息,长安城与外界的运输一直到了七八天后才恢复了一些,这七八天里长安城的粮价几乎是直线上升,所有粮商合起伙来抬价,结果这让朝廷愤怒无比,但却又拿他们没办法,因为长安城的粮商背后就是几大世家。
幸好交通恢复了一些后,朝廷立刻从外界调集了一批粮食,这才把粮价打压下来,不过短短几天时间,那些粮商也赚了不少,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城市,总有人刚巧家里缺粮,不得不花费几倍的价钱去买粮,幸好时间不长,倒不至于损失太大。
“一**商!”杨农狠狠的一拍书案愤怒的道。
“无商不奸,杨尚书你也不要太生气了,快来尝尝这火锅味道如何,这么冷的天气里吃顿火锅,实在是莫大的享受啊!”李休一脸微笑的劝说道,今天是旬日,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所以农部里的官吏几乎都回家准备过年了,当然在大唐这个时代,春节远比不上元宵节重要,但好歹也是个重要的节日,而且朝廷也一般都是从春节开始放假,直到元宵节再办公,所以不少人都对春节十分的期待。
“唉,这都快过年了,被粮商们这么一搞,说不定有些人家过年时的积蓄都花在之前的买粮上了,真是可恨之极!”杨农这时终于回到桌前重重的坐下道,他旬日也不打算回去,李休知道后就准备了火锅跑来陪他吃午饭,毕竟老头一人呆在这里也挺可怜的。
“吃菜吃菜,大过年的别提这些不高兴的事!”李休这时把火锅里的羊肉夹出来送到杨农面前的碟子里道,他自然知道那些粮商可恶,但这种事是李渊父子需要考虑的事,而不是他这个六品小官需要考虑的。
“不提不行啊,这件事简直是咱们农部之耻!”杨农这时却是一脸痛心疾首的拍着桌子道,看样子他真是被这件事给气到了。
“这件事和咱们农部没什么关系吧?”李休听到这里却有些不明白的道,同时他也有些奇怪,搞不明白杨农为什么生这么大的气?甚至他还有些恶意的猜测,弘农杨氏本来也是顶尖的大世家之一,但是现在却是没落了,而那些粮商背后则是五姓七望那几个顶尖世家,所以杨农才会有些羡慕嫉妒恨吧?
“怎么没关系,如果咱们能够早点把玉米和红薯这些高产作物推广出去,粮价肯定会降下来,哪里还用得着看那些粮商的脸色?”杨农再次拍着桌子痛心的道。
“呃?这个……”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推广玉米和红薯的确能让普通百姓不担心粮食的事,但这也需要时间的好不好,别的不说,最少也需要几年才能有足够的种子啊。
杨农发了好一会儿脾气,最后这才在李休的劝说下开始吃饭,不过刚吃两口,忽然只见门一开,杨兑兴冲冲的闯进来道:“大伯,大白菜快要开花……”
说到一半时,杨兑这才看到李休,当下也不禁愣了一下道:“呃?李祭酒也在这里?”
“杨兑你也没回去,那太好了,快坐下来陪我们一起吃饭!”李休看到杨兑也急忙招呼对方道,他对杨兑这个聪明的手下也十分的看重,特别是什么事都不用他操心,光凭这点就足够让他感激了。
“兑儿你也来一起吃吧,刚才你说什么,白菜已经快要开花了吗?”杨农这时也招呼杨兑道,因为是旬日,所以他也用了家里的称呼,同时问起刚才杨兑提到的白菜的事。
“是啊,今天看到白菜中间长出一根花枝,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开花了!”杨兑再次兴奋的道。
“这个倒是好消息,不过在温室里开花不能授粉,所以到时咱们还得人工帮它们授粉。”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禁摸着下巴道,温室里种的白菜数量不少,如果都需要人工授粉的话,恐怕需要不少的人力。
“何为授粉?”杨兑这时兴奋的提问道,因为他知道李休口中每出现一个新名词,都会有相当多的新知识,这样他就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了。
杨农这时也同样好奇的盯着李休,对此李休只得边吃边讲,把植物授粉的相关知识讲了一遍,结果杨兑听着听着,竟然扔下筷子拿起纸笔,将李休所讲的内容记录了下来,对此李休也不禁有些感叹,他在后世虽然没听说过了杨兑的名字,但他敢肯定,杨兑日后肯定是个了不起的官员。
等到李休讲完之后,杨兑还虚心的向他请教了几个问题,随后胡乱的吃了几口就拿着笔记跑出去了,估计是回去研究李休讲的那些东西了,这让杨农也不禁无奈的一笑,随后又郑重的向李休道:“李祭酒,你看我这个侄子怎么样?”
“不错,是个干实事的人,日后的前途无量!”李休这时真心夸赞道。
“呵呵,没想到李祭酒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让李休万万没想到的是,只见杨农这时却是苦笑一声道。
“怎么会,杨兑史是个干才,即聪明又上进,如果这样的人都没有前途,那什么样的人有前途?”李休听到这里却是颇为惊讶的反问。
“世家啊世家,我敢打赌,日后大唐必然是世家的天下,而我弘农杨氏虽然也是世家的一员,但现在却落魄不堪,根本无力恢复往日的实力,我在尚书的位子上也坐不了几天了,在朝中也没什么人脉,这也使得像兑儿这样的族中子弟没有什么靠山,日后在官场上恐怕只会步履维艰啊!”杨农时边摇头边叹息道,他经历过家庭最辉煌的时刻,但也经历了家族的没落,有时午夜梦回,他也会为家族的没落而感到无奈。
“世家,我大唐不是沿袭隋制,实行科举了吗,这不是让更多的寒门有出头的希望吗?”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反问道,他当然知道世家对大唐的影响力,事实上纵观整个大唐的历史,世家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哪怕是李世民和武则天也没能清除世家对朝廷的影响,直到后来黄巢灭了世家之后,才总算终结了世家的影响。
“科学虽好,但李祭酒不要忘了,朝中的官员十之八九都与世家有关,日后无论谁来主持科举,都会受到世家的影响,选拔出来的官员恐怕也是世家居多,这才是世家的可怕之处!”杨农再次叹了口气道,提到世家之时,他脸上也露出羡慕的神色,这也更让李休肯定,刚才杨农对粮商的怒火,恐怕有一多半都是冲着这些粮商背后的世家去的。
“也不一定,世家的存在肯定会威胁到皇权,日后等到我大唐稳定下来,继位的皇帝恐怕会削弱世家的影响!”李休想了想再次开口道,就像李世民和武则天,都是拼命的打压世家,虽然最后都没能完全消灭世家,但也的确削弱了世家的影响。
“难!太难了,世家的影响扩展到大唐的方方面面,恐怕就算是皇帝陛下有心,恐怕也是无力消除世家的影响,特别是太子背后本来就站着一群世家,日后太子登基,这些世家的影响力只会更大!”杨农却是摇了摇头道。
“太子吗?现在还真不好说!”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在心中默念道,虽然表面上看,李建成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但不到最后一刻,李休也不敢肯定历史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未完待续。)
懒散初唐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太子与宫中有染?
夜已经深了,太极宫甘露殿中,李渊依然在昏黄的灯光下批阅着奏折,之前的雪灾影响很大,随着道路被打通后,各地灾情的奏折也纷纷送了上来,结果这时他才知道,从长安到洛阳一线以北,几乎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雪灾,人员伤亡也不在少数,现在各地都在组织救灾事宜,奏折也像是雪花般向长安飞来,所以这段时间李渊每天都是睡得很晚。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渊终于把眼前的奏折批阅完了,当下这才长长的伸了个懒腰,伸手取下老花镜揉了揉太阳穴,也多亏了平阳公主送给他的这副老花镜,才让他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批阅奏折,否则光靠别人读的话,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
“陛下,夜已经深了,张捷妤那边已经催了几次了,您看是否要去那边休息?”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小内侍很是恭敬的上前询问道,张捷妤是李渊最宠爱的妃子之一,之前他已经答应要去她那里休息的,只是刚才他一直在批阅奏折,宫人也不敢打扰。
听到内侍的禀报,李渊却是有些头痛的再次揉了揉额头,随后挥了挥手道:“今天朕有些累了,就在这里休息了,所以你让张捷妤就先休息吧,等哪天有空了我再去她那里!”
“喏!”小内侍答应一声,站起来退着离开了大殿,而这时李渊则是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现在年纪大了,对于这些男女之事也是有心无力,特别连御医都叮嘱他要节制房事,所以他也不得为自己的身体考虑。
当下李世民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脚,然后这才准备回后面的卧室休息,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内侍再次跑了进来,这让他颇为不悦的道:“朕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今天就在这里休息了?”
“启禀陛下,太子詹事裴矩求见,说是有秘事要向陛下禀报!”内侍低头禀报道。
“裴矩?他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李渊听到内侍的禀报也不由得惊讶的自语道,裴矩这个老狐狸之前和秦王走的有点近,但后来却全面倒向太子,所以才被任命为太子詹事,虽然比不上魏征这种心腹,但也算是太子派系中的重要一员。
“让他进来!”李渊考虑了片刻终于点头道,因为他注意到内侍传达的话中竟然说了“秘事”而不是“要事”,这让他也很好奇,裴矩到底有什么秘事要和他谈,而且还是半夜三更跑进宫来,以前他可是很少遇到这样的事。
“喏!”内侍答应一声,立刻退出大殿跑了出去,过了好一会儿,只见腿脚有些不便的裴矩慢吞吞的走了进来,李渊也不觉得奇怪,因为他知道前段时间裴矩伤了腿,现在还没好利索,而且这件事好像还与李休有关。
“参见陛下!”裴矩进来后一脸恭敬的行礼道。
“不必多礼,裴卿你身体不便,快快坐下说话!”李渊这时也很亲切的对裴矩道,虽然裴矩的人品不怎么样,但他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他在突厥和西域两地都拥有极高的声望,现在又全力支持太子,所以日后若是太子登基,他也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多谢陛下!”只见裴矩慢吞吞的坐下,自从受伤之后,他整个人一下子老了许多,不但脸上的皱纹多了,也没有了以前精力充沛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就要行将就木似的。
“裴卿,不知你深夜前来可有什么要事吗?”李渊故意没提“秘事”这两个字问道。
“这个……”只见裴矩沉吟了片刻,脸上也露出一种犹豫不决的表情,最后终于还是一咬牙道,“启禀陛下,朕深夜前来,其实是一件秘事丑闻想要禀报陛下,还请陛下让其它人都退下!”
“哦?有这个必要吗?”李渊听到这里也不禁惊讶的问道,他注意到裴矩在提到这件事时,竟然说了“丑闻”这个字,这就更让他有些想不明白了。
“此事关乎到宫中,实在不宜让其它人知道!”裴矩再次郑重的道。
一听这件秘事丑闻竟然与宫中有关,李渊的脸色也一下子沉了下来,当下挥手让殿中的宫女内侍都退了下去,这才向裴矩道:“现在人都已经退下去了,裴卿但讲无妨!”
裴矩也一直瞪大眼睛看着殿中的所有人退下,这时再次犹豫了片刻,脸上也露出忐忑的神色,最后终于再次开口道:“启禀陛下,这件事臣其实早已经有所耳闻,但却一直不敢相信,直到今天才忽然确认,太子与宫中的妃嫔有染!”
“什么!”李渊听到裴矩最后的一句话也一下子站了起来,满脸都是震惊的表情,随后就一脸恼火的大声质问道,“裴矩,你可知道诬告太子是何罪名?”
“陛下!老臣为官多年,如何不知道诬告太子是何等大罪,甚至在秦王与太子之中,臣也比较偏向太子,可是现在太子的所做所为实在非人子、人臣所为,臣之前不知道也就罢了,如果明知道这件事而欺瞒陛下,这让臣实在是于心难安啊!”裴矩这时也站了起来,紧走几步来到李渊面前跪下悲愤的道。
看到裴矩说话时老泪纵横的模样,实在不像是在说谎,这让李渊也不由得相信了几分,不过这更让他怒火万丈,毕竟身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一位帝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的女人被其它男人占有,而这个男人竟然还是他一向器重的儿子。
不过李渊毕竟不是普通人,最后终于还是强制着让自己没有失去理智,随后用一种颤抖的声音再次开口道:“裴矩,你说太子与宫中妃嫔私通,可有什么证据,他又是与哪位妃嫔私通?”
“启禀陛下,这件事臣以前只是耳闻,当时以为是别人造谣中伤太子,可是今天臣去太子那里议事,无意间听到太子与齐王之间的谈话,太子在话中亲口承认与宫中的张捷妤、尹德妃有私情,甚至连齐王好像也与这件事有关!”裴矩这时一脸信誓旦旦的道,证据他没有,但他却是人证。
“仅凭你的一面之辞,这让朕如何相信?”李渊这时却忽然有些怀疑的道,虽然裴矩似乎并没有诬陷太子的动机,因为他本身就是太子的人,可是谁也不敢保证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李渊怀疑他也是很正常的事。
“陛下,老臣之心可昭日月,如果陛下不相信的话,臣愿意与太子、齐王当堂对质!”裴矩再次脸色坚定的道,甚至眼睛中也射出一种大义凛然的神色,让人毫不怀疑他的忠心。
“这个……”李渊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再次相信了几分,裴矩竟然敢与太子和齐王当堂对质,如果他真的是诬陷的话,那么对质时肯定会被太子和齐王戳穿,到时不但自己饶不了他,恐怕整个大唐都饶不了他,恐怕到时不但他要死,恐怕连整个裴家都要受牵连。
“陛下,太子私通宫中妃嫔,实在无父无君,简直逆伦无耻之尤,老臣只求陛下能够查明真相,不再受这等奇耻大辱!”裴矩看到李渊犹豫,当下再次恳求道,而且说完之后连连的叩头,似乎忠肝义胆之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