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裴公说的不错,庄严寺中的佛牙我也见过,颜色黄白如玉,听说偶尔还会大放光明,与这枚佛牙完全不同,但是这枚佛牙却是由一个番僧从狮子国带回来的,而且我也已经找僧人问过了,当初佛祖留下的佛牙舍利一共有四枚,但传世的只有两枚,一枚安放于我大唐的庄严寺,另一枚则流落到狮子国,而且佛牙也并不一定完全一样,所以如果这枚佛牙真的是狮子国的那枚,倒也说得通!”李世民这时再次开口道。
“这绝不是狮子国的那枚佛牙!”就在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只见李休就立刻开口道。
“哦?李休你为何如此肯定?”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生气,而是有些惊讶的问道。
“殿下有所不知,狮子国是个佛国,甚至可以说以佛立国,佛牙是狮子国的一个重要象征,举全国之力供奉着佛牙,听说供奉佛牙的佛牙精舍修建的极为华丽,墙壁上镶嵌着无数的宝石,而且每年也只有数天时间开放,允许外人远观佛牙,对佛牙的守卫也是极其严格,怎么可能被一个番僧轻易的带到大唐来?”李休一脸肯定的道。
说来也是巧了,李休前世曾经去过一次斯里兰卡,也就是刚才他口中的狮子国,那次主要是公司组织旅游,因此在斯里兰卡转了一圈,了解到不少这个国家的历史,对于大名鼎鼎的佛牙舍利,自然也知道一些,所以才能如此的肯定。
“驸马真是博学,连狮子国的情况也知道!”这时长孙无忌也终于笑着开口道,不过他说到这里却是话锋一转道,“只是驸马你有所不知,眼前这个佛牙舍利的确有不少神奇之处,比如它坚硬无比,无论什么样的宝刀都不能伤其分毫,简直太神奇了!”
“坚硬无比?”李休听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即就想到一样东西,当下大步来到那枚佛牙前,然后向李世民道,“太子,我能不能拿起它仔细的看一看?”
“当然!”李世民也很大方,他也很想搞清楚这东西到底是什么,竟然如此的坚硬?
“多谢殿下!”李休道谢过后伸手将佛牙从盒子里拿出来,然后仔细的观察了一遍,只见这个所谓的佛牙有半个拳头大小,很沉,而且晶莹剔透,前尖后宽看起来的确有些像牙齿,只是如果佛祖的牙齿真有这么大,恐怕他就得是个身高数丈的巨人。
“好大一颗钻石啊!”李休看了好半天,最后激动的全身发抖道,以他的经验,这绝对是一枚钻石,只是这个头实在太大了,所以刚见到时,他根本没敢往钻石身上想,不过现在想来,后世最大的库利南钻石据说有成年人的拳头大小,比眼前这枚钻石还要大一倍。
“钻石?那是什么?”李世民三人看到李休竟然认出了这东西的来历,当下全都是激动的询问道。
“钻石又叫金刚石,是这个世上最坚硬的东西,也是世上最珍贵的宝石之一,只是一般的钻石个头很小,像这么大的钻石着实罕见!”李休一边介绍一边恋恋不舍的把钻石放回盒子里道,这么大的钻石如果放在前世,简直可以让任何人为之发疯。
“最坚硬的东西,难怪刀剑不能伤它分毫!”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解释也终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道,其实他也怀疑过这枚佛牙的真假,只是因为它太坚硬了,甚至硬得有些让人难以置信,这才让他不敢确定这枚佛牙的真假。
“看来那个玄奘还是有点见识的,这核算佛牙果然是假的!”这时长孙无忌也低声自语道。
长孙无忌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李休却还是听到了,这让他先是一愣,随即就瞪大眼睛向他问道:“玄奘?哪个玄奘?”
“呵呵,就是殿外跪着的那个年轻僧人!”长孙无忌这时笑着解释道。
“他的法号叫玄奘?”李休听到这里再次确认道,玄奘这个名字在后世可能听说过的人不多,但他的另外一个名字肯定人人皆知,那就是唐三藏,或者说唐僧,就是西游记中那个白白胖胖、心慈面善的师父。
“不错,前几天有个从海路而来的番僧献上这枚佛牙,我也不知道真假,所以就派人去找来一些高僧辨认,结果这些高僧也是意见不一,有人说真有人说假,而门外的玄奘虽然年轻,但却是佛门有名的后起之秀,所以今天我就请他来辨认,结果他看过之后也断定为假,只是却说不出让人信服的道理。”李世民这时也笑着解释道。
“就因为这个,所以殿下罚他在门外跪着?”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奇怪的问道,以李世民的性格,应该不会因为这种小事而怪罪到一个无关的人头上?
“当然不是,只不过这个玄奘在事后提出一个要求,我不答应他,结果他就跪在殿外不走,想让我改变心意!”李世民这时也颇为无奈的道,人是他请来的,而且还帮他辨认佛牙的真假,可惜这个和尚提出的要求太过分,否则他也不介意帮他一把。
“哦?什么样的要求?”裴寂听到这里也不禁好奇的问道,刚才他和李休就对殿外的和尚十分好奇,不过这时李休却没有开口,因为他已经猜到了。
“那个玄奘说要去天竺取经,请求得到我的许可,不过我没有同意,结果他就跪在外面不走,我又不能把他强行架走,所以只能让他这么跪着了!”李世民这时双手一摊道,他之前把人请来,现在如果强行把人轰走的话,传出去也影响他这个新晋太子的名声。
“殿下,一个僧人而已,他去天竺要求的也不过是通关的文碟,这对殿下只不过是件举手之劳,为何会不同意?”李休这时却是有些不解的问道。
李休的话音刚落,却发现裴寂和长孙无忌都用一种笑眯眯的表情看着他,这让他心中一动,明白自己肯定说错话了,不过他对朝政本来就不熟悉,说错话也很正常。
“李休,我同意让玄奘出关的确很简单,只不过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说不定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李世民这时也看了看李休,随后笑着解释道,也就是李休这么问,否则换做另外一个人的话,说不定会换来他的一顿训斥。(未完待续。)
懒散初唐 第四百一十六章 玄奘的修行
李休平时对朝堂上的事虽然也会关心一下,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官员,再加上又不住在长安城,所以他对朝堂上的一些事并不怎么了解,除非是这件事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否则他也许还不如长安城中的一个贩夫走卒知道的多。
比如这次李世民不允许玄奘出关,从而去天竺取经,这在李休看来本来只是李世民一句话的事,可是李世民这些人却考虑的更多,李休刚开始还不明白,直到李世民耐心的解释过后,他这才明白过来。
统治者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而宗教正是统治者最喜欢利用的手段之一,不过所有事情都有个度,统治者在利用宗教时,同时也要防止宗教太过强大,否则就可能对王朝的统治形成威胁,这也是历史上多次有皇帝灭佛的原因。
李唐王朝也同样面临着这个局面,隋末的战乱造成民不聊生,而每当战乱之时,都是宗教最容易发展的时候,特别是佛教借着这个机会大肆发展信徒,同时吞并土地,甚至还借佛祖的名义发放高利贷,搞出不少违法乱纪之事。
看到佛教壮大的危害,李渊这才决定要扶持道教,一方面给自己找了个有名望的老祖宗,一方面还可以借助道教来打击佛教,只不过道教内部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再加上大唐成立的时间也太短,之前对道教扶持的力度也比较小,这也使得道教在与佛教的争斗中,暂时还处于下风之中。
不过中原佛教本身也有自己的弱点,比如因为教义的不同,导致中原佛教内部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果以地域来划分的话,可以大概分为中原佛教与南传佛教,而中原地处北方,所以又称为北方佛教,南北两派的佛门教义不同,彼此之间也是争斗不休,而且教派内部同样不安宁,这也导致了佛教的势力分散,暂时也拿道教没办法,对朝廷也形不成致命的威胁。
对于佛教内部的分裂,无论是李渊还是李世民,自然都是乐见其成,可是现在两仪殿外的那个年轻玄奘,却发出大宏愿,竟然要去天竺取经,从而将南北两派的佛教整合统一起来,虽然他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但对大唐的统治也是个潜在的威胁,所以李世民才会那么坚决的不同意给玄奘通关的文书。
“原来如此!难怪……”李休听完李世民的解释之后,终于露出恍然的表情道,不过说到“难怪”这两个字时,猛然想到后面的话不适合让别人听到,这才立刻闭上了嘴。
“难怪什么?”不过李休的话却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当下开始追问道。
“没什么,我是说难怪殿下会不同意让玄奘去取经!”李休笑呵呵的开口道。
“是吗?”李世民却又些狐疑的看了李休一眼道,虽然李休的解释好像没什么破绽,但他总感觉李休后面话中有话,绝对不是他说的这个意思,只不过李休不说,他也不好再追问。
“殿下,老臣与驸马前来,其实是想去探望一下陛下的,不知道陛下的身体可好些了吗?”正在这时,裴寂忽然开口打断了李世民与李休的对话,毕竟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他们也要去探望李渊了。
听到裴寂的话,李世民的注意力也终于从李休身上转移过来,当下与裴寂聊起了李渊的病情,这也让旁边的李休松了口气,他刚才想说的其实是“难怪玄奘回来后被李世民父子逼着还俗”,当然这句话绝对不能让任何听到。
说起唐僧取经的故事,后世人几乎是耳熟能详,不过却很有人知道,玄奘从天竺取经回来后,虽然受到李世民的重视,但却几次三番的被李世民劝说还俗,甚至还许以高官,最后几乎就是硬逼着玄奘还俗,另外还几次拒绝玄奘回老家附近的少林寺翻译经书的请求,只能留在长安翻译经文,可惜很快李世民就去世了,否则玄奘的下场还真不好说。
不过就算是李世民死了,继位的李治也没有放过玄奘,同样几次三番的要求他还俗,不过玄奘一心向佛,并没有向皇权低头,而且当时他也得到佛门的支持,再加上李治本身也是个好说话的人,结果最后玄奘终于成功的翻译出经文,这也为后来武周时期的佛教大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休以前看过关于玄奘的历史记载,对于李世民父子逼迫玄奘还俗的做法,他本以为这对父子是爱惜人才,不过现在看来,这根本就是他们阻止佛教教义的统一,可惜最后还是没能阻止,而佛教统一了理论了,从此之后的历史中,除了少数几个短暂时期外,道教几乎都被佛教压制着。
“想什么呢,该走了!”就在这时,李休忽然感觉有人扯自己袖子抬头一看原来是裴寂,而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都在看着,因为刚才李世民已经同意他们去探望李渊,可是李休却像木头桩子似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呵呵,微臣告退!”李休这时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向李世民行了一礼就与裴寂一同离开了大殿,而当他们走出殿门时,看到玄奘依然低着头跪在那里,似乎从刚才到现在都没有动过。
刚才李休是不知道,不过现在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僧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这让他也颇为好奇,于是他让裴寂稍等自己一下,随后迈步来到玄奘的面前蹲下,并且合什行礼道:“敢问可是玄奘大师?”
听到李休的话,玄奘这才睁开眼睛抬起头,当看到面前这个年轻人时,玄奘的眼睛中也闪过一丝惊讶之色,随后这才回答道:“大师二字不敢当,小僧正是玄奘!”
“呵呵,大师客气了,在下李休,今日见到大师也是三生有幸!”李休这时笑呵呵的道,玄奘现在还很年轻,看起来好像比他大不了几岁,虽然是个和尚,但相貌却颇为英俊,特别是他的眼睛,当李休与他对视之时,感觉此人的眼神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慈悲,就连李休也感觉心中一震,这也许就是真正的高僧吧!
“原来是驸马,小僧早就听闻驸马的大名,没想到今日能够与驸马相见!”玄奘听到李休的名字也再次露出讶然的表情,随后就平和的向李休行礼道,虽然他现在跪着,但却没有丝毫的卑微之感,反而更像是两个平等的人在交流一般。
“哈哈~,区区薄名不足挂齿!”看到连玄奘这种出家人也听说过自己,这让李休也不禁高兴的大笑一声,随后想了想开口劝道,“玄奘大师,刚才我已经见过太子,以我对太子的了解,恐怕他绝对不会同意你的请求的,所以我看你还是现在就回去吧!”
听到李休的话,玄奘脸上竟然没有露出任何失望的神色,反而面色平静的道:“阿弥陀佛,小僧刚才见到太子时,就已经知道他不会同意小僧的请求,不过就算如此,小僧还是要试上一试,如果连这点毅力与决心都没有,那谈何千里迢迢的去天竺取经?”
“呃?这个……”李休听到这里也种哑口无言的感觉,他相信玄奘说的是实话,可是他明明知道李世民不会答应,却依然选择跪在这里,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很傻,但对于玄奘来说,这却是他西行取经中的第一次考验,如果在第一次的考验中退缩的话,那他还有什么资格去迎接后面的考验?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露出佩服的表情,李世民说玄奘取经可能会加速佛门的统一,不过在玄奘看来,所谓的取经更像是他对自己的一种磨砺与修行,只有通过了这次磨砺,才能让他的心境更加的圆满,从而达到修行中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李休理解不了,但并不妨碍他对玄奘的佩服。
想到这里,李休也不禁向玄奘郑重的行了一礼,然后再次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打扰了,不过如果日后大师有时间的话,希望你可以去我府上一趟,也许我可以对你取经的事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或者是帮助!”
“多谢驸马!”玄奘听到这里依然不卑不亢的向李休行礼致谢。而李休听到后点了点头,随后站起来吩咐禁卫给玄奘送了碗茶水,而玄奘也毫不客气的一饮而尽,李休这才转身离开。
经过刚才李世民的讲解,李休自然知道玄奘取经之事可能会状大佛教,从而对大唐的统治造成影响,不过他记得后世一句话,那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换句话说,想要解决宗教的威胁,也并不一定非要扶持道教搞平衡,如果道教坐大的话,同样可能威胁到朝廷的统治,对此李休倒是有些想法,不过现在还不是告诉李世民的时候,至于玄奘能否取经回来,在李休看来根本影响不到大局。(未完待续。)
懒散初唐 第四百一十七章 钓鱼
大安宫紧邻着北苑,北苑本来就是用于养殖各种奇珍异兽的地方,相当于皇家动物园与皇家植物园的混合体,风景也十分的秀丽,大安宫紧邻着北苑,风景自然也差不了,事实上这里有条横穿北苑,而大安宫就在这条河的上游。
李休与裴寂来到大安宫,然后穿过重重的守卫这才好不容易进到里面,等到脱离了守卫之后,裴寂这才无奈的笑道:“这么严密的守卫,恐怕连只鸟都飞不进来!”
“呵呵,其实守卫越严密,就越说明太子心中越是没有底气,恐怕就算他日后戴上皇冠,依然会感觉很心虚!”李休这时笑了笑道,对于李世民的心思,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别看现在李世民手握军政大权不可一世,但他敢打赌,恐怕李世民晚上睡觉都会感觉不安稳。
说话之时,宫内一个小内侍走来引他们进宫,李休这才有机会打量大安宫的风景,大安宫的规模虽然比不上太极宫,但却建造的十分精致,而且有一条天然的河流穿过其中,使得宫中引水十分方便,于是建造了不少人工的湖泊,湖泊上建造着弯弯曲曲的走廊,看起来颇有几分后世南方园林的景象。
李休本以为李渊现在应该在卧床休息,毕竟前段时间见他时还是一副酒色过度的模样,不过却没想到竟然被小内侍引到了最后的一座花园里,说是花园也不准确,应该说是一座湖泊,因为整个花园里陆地很少,到处都是湖水,湖面上只有一条条的长廊水榭,湖中心竟然还有一座假山堆成的小岛,看起来十分的别致。
最后李休两人沿着长廊来到一座凉亭里,只见李渊背对着他们正在钓鱼,而当他听到背后的脚步声时,这才扭过头来,然后对李休和裴寂一笑道:“你们两个来了,快点来陪朕钓鱼!”
李渊脸上依然带着几分病容,看起来有些憔悴,不过精神却很好,看到李休和裴寂时也表现的十分高兴,这也让李休和裴寂都颇有惊讶,当下走过去在李渊身边坐下,这时有内侍给他们拿来钓具。
“陛下的身体怎么样了,是否已经好些了?”裴寂这时有些惊疑的看着李渊道,毕竟上次见到李渊时,他还是一副半死不死的模样,本以为他应该躺在床上休养,可是却偏偏的坐在这里钓鱼,实在让人感到惊讶。
“裴监你不必担心,朕的身体朕比任何人都清楚,而且休养也不一定非要躺在床上,你们看朕现在这么悠闲,岂不是比躺在床上更加的自在?”李渊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这倒也是,孙道长也曾经说过,一静不如一动,陛下只要不要太过劳累的话,适量的活动也可以加快身体的恢复!”李休这时也笑呵呵的开口道,这段时间他与孙思邈也经常聊天,虽然主要是他给孙思邈讲,但有时也会向孙思邈请教一些中医方面的问题,这也使得他对中医的了解也在慢慢的加深。
“看!朕这个神医女婿也是这么说,所以裴监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快来陪朕钓鱼,咱们来比一比看看谁钓的鱼最多最大!”李渊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大笑着向裴寂道,看得出来,自从搬出皇宫之后,李渊的心境就改变了许多。
“既然陛下有此雅兴,臣自当奉陪!”裴寂对于李休的话也是深信不疑,当下也放下了心中的担心,笑呵呵的拿起旁边的钓具,然后与李休一起陪着李渊钓鱼。
说起钓鱼,李休也算是老行家了,毕竟这几年只要有空闲,他就会跑去黄渠边钓鱼,前世他就有这个爱好,可惜却没时间,只懂得一些理论,这辈子总算把理论都应用到实际之中了,所以自信钓鱼的技术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很快李休就发现,李渊和裴寂钓鱼的技术远比他强多了,三人各自选好了位置之后,先是李渊第一个钓上鱼,随后是裴寂,而李休却还是一无所获,直到李渊钓上第二条鱼时,李休这才钓上一条小鱼。
“哈哈~,看来驸马你的手气不怎么样啊,恐怕今天要输给朕和裴监了!”李休离李渊很近,看到他这么久才钓上一条小鱼,当下也不由得笑道。
“陛下说的极是,说来我与裴相今天的运气的确不太好,比如来的时候被堵在朱雀大街上,而且还一连遇到两个和尚,古人云‘和尚尼姑,逢赌必输’,果然是古人诚不欺我也!”李休也故意开玩笑道,钓鱼虽然是个技术活,但运气也很重要。
“哈哈哈哈~,哪个古人会说这种混帐话?”果然,李渊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仰天大笑,不过笑到一半却又忽然有些疑惑的道,“不对啊,朱雀大街那么宽,你们怎么会被堵在路上?”
听到李渊问起这件事,旁边的裴寂也扭头开口笑道:“说起这件事也颇为有趣,而且我们还遇到了傅奕,他本来也想来探望陛下,可惜却知道自己进不来,所以只能托我代他向陛下问好。”
“傅奕,他也是个忠厚之人啊!”在落难的时候听到还有傅奕这样的朋友惦记着自己,李渊这时也颇为感慨的道,不过随即就又笑了笑道,“你们说遇到和尚,然后又遇到傅奕,不用问,傅奕肯定和对方冲突起来了吧!”
“呵呵,陛下果然料事如神,刚才我们在来的路上时,遇到有番僧装神弄鬼,吸引了不少的愚民观看,甚至还把朱雀大街都给堵住了……”
裴寂笑着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李渊也是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对于那个番僧的手段,还特意向李休询问了一下,最后听到傅奕也差点吃亏出丑时,也不由得摇头苦笑,傅奕其实是个很博学的人,一般的手段都瞒不过他的眼睛,就是性格有些冲动,这次却差点吃了大亏,希望他日后能够长点记性。
“这两年长安城的番僧好像的确多了一些,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李渊听完后沉思了片刻,最后忽然开口道,这件事他也是这两年才开始注意,本想派人查一查原因,可惜现在却落到这种下场。
“这个臣倒是知道一些!”李休这时忽然开口道,其实他也是在见到玄奘时,才忽然想到一个可能。
“哦?驸马你知道些什么消息?”李渊听到这里也十分惊讶的看着李休问道,越是与李休接触,他就越发现自己看不透这个女婿,许多事情他都能做出一些惊人之举。
“其实这件事还与天竺有关,陛下想必也知道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不过说来也怪,天竺那边的佛教虽然兴盛过一段时间,但很快就衰落下去了,而且天竺一直流行着另一种宗教,佛教在那种宗教的打压下,并不怎么受人欢迎,可是现在天竺北方出现一位君王,对国内的宗教比较宽容,特别是对佛教很是支持,这也使得天竺那边的佛教大兴,那些番僧很可能就是从天竺走出来传教的!”李休笑呵呵的解释道。
看到玄奘时,李休忽然想到现在统治着印度北部的应该就是印度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戒日王,这位戒日王虽然是婆罗门,但却佛教十分的支持,这也使得北印度佛教大兴,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向外传教。
“也不对啊,很多番僧好像都是来自西域啊?”裴寂这时却再次疑惑的问道,别的不说,之前他们遇到的那个兹罗上师好像就是号称来自西域的?
“裴相有所不知,从天竺来我们大唐有两条路,一是南方的海路,二来翻越高山先到达西域,然后再从西域到达我们大唐,相比之下,海路不但遥远,而且风险很大,所以很多天竺的僧人都会先去西域,外人不知他们的来历,自然都以为他们是从西域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