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马爷看到三个罐头坏了两个,本来还有些担心,不过当听完李休的分析和应对办法后,他也不禁松了口气,这方面他不懂,不过既然李休有办法,那肯定不会骗自己,所以他甚至开始与程咬金讨论起去草原上做生意的细节来。
程咬金难得来一趟,于是李休就把他请到家里,设下酒宴三人边吃边聊,不过程咬金刚喝第一口酒就有些不满的叫道:“李祭酒,不要太小气嘛,上次我和秦王来喝的好酒就别藏着了,我可是惦记好长时间了!”
“程将军你就死心吧,上次你和秦王喝的已经是最后一坛了,以后想喝也没有了,除非马叔假公济私,把酒精作坊里的蒸馏器借我一用!”听到程咬金还想喝自己的蒸馏酒,李休立刻摇头道,他家里也只剩下最后一坛,这次他可不会轻易的拿出来了。
“蒸馏器你们就别想了,各处军队都向我伸手要酒精,现在作坊那边是三班倒,蒸馏器十二个时辰都在蒸馏,烧水的锅子过段时间就得换一口,全都让烧穿了!”马爷这时却一摊手道,酒精作坊那里的东西也不是他想动就能动的。
程咬金了解马爷的性格,一听就知道没戏,当下也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把碗中的淡酒一饮而尽,结果却是吧唧吧唧嘴,感觉自己刚才喝的根本不是酒,而是带着股酒味的白水,幸好李休这里的菜还不错,倒也弥补了一些遗憾。
看着低头吃菜的程咬金,李休忽然想到长安城中混乱的局势,当下颇为感兴趣的向他问道:“程将军,你是秦王最信任的将领,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因太子蓄养私兵一事而纷争不断,不知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未完待续。)





懒散初唐 第二百三十一章 营啸的故事
听到李休问自己对太子蓄养私兵一事的看法,只见程咬金却是嘿嘿一笑,端起酒碗一口干了,然后这才开口道:“李祭酒这是想套程某的话?”
“程将军这可冤枉我了,其实我对朝堂上的事一向不怎么感兴趣,只是现在秦王那边肯定忙的要命,以程将军的身份,为何会有时间跑到在下这里与马叔谈生意?”李休这时终于问出了自己心中真正的疑惑。
“哈哈~,原来如此,不过李祭酒你可想错了,程某虽然效力于秦王,但是李祭酒不要忘了,在下只是个武将,冲锋陷阵自然没得说,但是像朝堂上这些勾心斗角的事,程某就帮不上什么忙了,自然有长孙无忌、杜淹和房玄龄这些人为秦王出谋划策。”程咬金听到这里大笑一声道,似乎根本没把朝堂上的事放在心上。
不过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暗自摇头,程咬金显然没有说实话,后世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程咬金被外吊出京,结果他亲自跑去劝说李世民,这才让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定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且程咬金也直接参与之后的政变,这样一个重要人物,竟然把自己说的像个局外人似的,这让李休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
程咬金是个人精,李休脸上的表情变化也没有瞒过他的眼睛,只见程咬金这时略一迟疑,当下再次开口道:“李祭酒,你想不想听我讲个故事?”
听到程咬金的话,李休和马爷都有些惊讶的看了彼此一眼,不过他们也没有拒绝,于是只见程咬金开口道:“咱们大唐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府兵,什么是府兵,就是战时为兵,闲时为民,每到出征之时,这些府兵就得自己准备武器铠甲,甚至连粮食都需要家中准备,以府兵的特点来说,是不可能长期在外征战的。”
说到这里时,只见程咬金再次叹了口气接着道:“不过这些年为了我大唐的稳定,各地的军队都是征战不休,这两年还好一些,国内也基本平定了,一些府兵也终于可以回家乡休养,但是我们北方的边军却不行,因为要防备北方的突厥,调往边塞的府兵几乎常年累月的驻守边关,他们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缺少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都要受到影响,更何况他们的口粮还要从他们家中出,这也使得边军家中更加的苦不堪言……”
“怎么可能,难道朝廷就不知道这种情况,不想办法解决吗?”没等程咬金把话说完,李休就十分震惊的打断道,他没想到边军中竟然还有这样的大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恐怕迟早会出大乱子的。
“朝廷当然知道,事实上秦王早就三番五次的上书,请求调各地的折冲府到边关轮流驻守,这样算下来的话,一个府兵只需要在边军呆上一两年就可以回家休整,对家中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可是因为驻守边关的守将大都是秦王的人,所以有些人担心这样做会增加秦王在各地折冲府的威望,为此几次三番的阻挠,哪怕后来陛下亲口同意了这件事,但军队调动之时依然受到别人的暗中阻挠,导致边军迟迟得不到调换,甚至有些边军家中被拖累的家破人亡……”
程咬金交待了这么多背景后,终于开始讲起他刚才说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支折冲府,这支折冲府三年前被调到边关驻守,本来在一年前就该回去的,但是因为接替他们军队却迟迟无法到达,这引起整个折冲府上下的不满,而且他们本来就来自一个穷地方,每个人家里支撑了三年,已经达到了极限,这时也实在撑不下去了。
这个折冲府的都尉数次向程咬金请求回去,因为手下的府兵实在都撑不下去了,再这么下去的话,说不定会有兵变的可能,但是程咬金虽然是军中主将,但却无权放他们回去,只能不停的催上面快点派人接替,一边又以强硬手段让这支折冲府不要出乱子,毕竟军队向来不是个讲道理的地方,一个将军如果军令不严的话,也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将军。
可是让程咬金也没想到的是,这支折冲府中的府兵一边担心家中的情况,一边又受到军中的弹压,使得将士们的焦虑都已经达到极限,结果在某天狂风大作的晚上,这支折冲府的驻地忽然发生了营啸。
“营啸?什么是营啸?”李休听到这里却有些不解的问道,他对这个名字感觉很陌生。
不过旁边的马爷听到“营啸”这两个字时,却不禁痛苦的闭上眼睛,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有些痛苦的道:“营啸又叫夜惊,是军营之中最可怕的事情,至于营啸的原因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每当营啸发生之时,军中将士全都变得像是野兽一般,手提兵刃见人就杀,没有兵器就用手指抓,用牙齿咬,一场营啸下来,整个驻地的军队都完了!”
“不错,李祭酒你没有见过营啸的可怕,不过我可以告诉你,那种场面简直比战场上两军厮杀还要可怕千百倍,所有熟悉的将士都像是中邪一般,根本不听任何人的命令,只知道像野兽一样杀人,而且这时无论派多少军队进去,这些军队都会像是被传染似的,变得也和那些人一样只顾着杀人,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军中只会封锁整个营地,等到天亮之后才敢派人进去查看,不过一场营啸下来,往往会死伤大半。”程咬金这时也补充道。
“那……那个折冲府最后怎么样了?”李休听到关于营啸的解释也不由得声音干涩的道,他没想到军营中竟然还有这样的事,不过如果从心理学上分析的话,造成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军营那种封闭、重压的环境造成的,毕竟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当压力超过这个极限时,整个人就会崩溃,而这种崩溃很可能会传染给其它人,从而造成营啸这种群体********第二天早上我去查看,发现半数人死于自相残杀之中,剩下活着的人中,也有不少人残疾了,整个折冲府没有战死在战场上,却死于自己人之手!”程咬金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痛苦之色,如果这支折冲府战死在战场上,他也许并不会说什么,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却让人实在感到不值和惋惜。
李休听完之后也是默然无语,如果没有一些人的阻挠,使得接替的军队可以早点到达,那么这场惨剧就不会发生,如果当时程咬金重视一些,使用一些怀柔的手段安慰一下这支折冲府,使得府兵的压力少一点,也许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可惜事情已经发现,再假设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原来如此,难怪你追着我做生意,恐怕是想把合伙做生意的收入分给手下的将士,这样也不用让他们再拖累家人了吧?”马爷这时也长出了口气道,做为军中的老将,他不怕在战场上与敌人真刀真枪的硬拼,但对营啸这种不可预知的危险却感到有些恐惧。
“马兄所言极是,我老程虽然爱钱,但却不懂得生财之道,所以只能向马兄你求助,只要你答应我去做生意,我愿意提供一切便利?”程咬金当下拍着胸脯保证道。
“行,边军的苦我也知道,冲着老程你的这份心,我哪怕是赔钱也会去做这桩生意,更何况还有李休帮我,到时你就等着数钱吧!”马爷这段时间虽然一直在做生意,但他依然是个武将,所以听到这里也立刻答应道。
“等一下,我有个问题!”不过也就在这时,李休却忽然打断他们开口道,“程将军手握重兵,如果现在与马叔合伙做生意的话,那岂不是又掌握了一条财源,一个将领有钱有兵,这样做会不会引起朝廷的猜忌?”
这个问题李休也早就想问了,毕竟一个将领手中的权力太大,怎么看都不是好事。不过程咬金和马爷听到李休的话却都是哈哈大笑起来,随后只见马爷这才开口道:“小子,你想得太多了,朝廷只要军队能打仗就行了,至于军队的其它事宜,朝廷还恨不得都让地方将领自己去解决,所以老程如果解决边军的问题,朝廷高兴还来不及,根本不会管那么多的!”
“是啊,李祭酒可能不知道,府兵最主要的收入只有战场上的缴获,不打仗就没钱,所以朝廷也鼓励府兵寻找其它的财源,不怕你笑话,以前我们为了钱,我甚至让军队假扮成强盗到草原上抢掠,可惜那些草原人大都穷的要命,根本抢不到什么好东西。”程咬金这时也笑着开口道,他也觉得李休想多了。
不过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暗自摇头,大唐对地方将领手中的权力不加约束,现在可能还看不出什么,但在大唐的中后期,各地节度使手中的权力过大,一个个听调不听宣,俨然成为一个个小王国,那种局面恐怕就是现在埋下的祸根。
酒宴过后,李休和马爷请程咬金送出门外,等到对方骑马离开后,马爷忽然微笑着向李休问道:“怎么样,对程咬金这个人有何看法?”
“老狐狸!”李休看着程咬金离去的背影笑着吐出三个字道,一个营啸的故事,不但成功的转移了之前的话题,而且还成功的让马爷答应了他的生意,这样的人不是老狐狸是什么?(未完待续。)




懒散初唐 第二百三十二章 开解平阳
春节过后,长安城中的局势继续恶化,李渊派去捉拿杨文干的官员竟然暗中向杨文干告密,结果惊恐万状的杨文干终于被逼着走上了绝路,在庆州举旗造反,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得朝野震动,只不过有的人是真震动,有的人是假震动罢了。
不管外界如何闹腾,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今天是上元节,长安城内外都是一片欢腾,哪怕连外界的叛乱也无法阻止人们对节日的向往,再加上夜间的宵禁也放开了,所以天还没黑,长安的大街小巷里就已经亮起各式各样的灯笼,各色行人也在这些灯笼间穿行不休,处处响起一阵阵的欢乐之声。
长安城太远,李休又太懒,所以就在家里摆了个小灯会,前院的面积足够大,上面拉上绳子吊上灯笼,然后在灯笼下面吊上灯谜,这种活动在唐朝时还没有开始兴盛,所以家里人都感到十分新奇,到了晚上之时,李休就坐在院子里,看着衣娘和七娘她们猜灯谜,猜中了相应的灯谜就有相应的奖励,引得家里所有人也都是争相参与。
“整个大唐也就只有你才会在这些小事上花这么多的心思,连赏个灯都变出花样了!”平阳公主看着院子里热闹的景象,当下也不由得向李休笑道,这么欢乐的节日,平阳公主却因为自己兄弟之间的争斗而担忧,所以李休才特意请她过来一同赏灯,现在总算让她露出难得的笑容了。
“呵呵,这可不是小事,家里人平时都那么辛苦,现在好不容易放松一下,自然要让她们彻底放开,日后才能更好的做事。”李休微笑着道,可惜他这种劳逸结合的言论在大唐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也只能在闲谈时和平阳公主说说。
正在说话之时,只见又一个丫头欢快的拿着灯谜的纸条跑过来兑奖,却是平阳公主的贴身侍女头盔,她们刚才也加入了猜灯谜的队伍,李休确认她的答案正确后,立刻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个小礼盒给她,结果这让头盔立刻欢天喜地抱着礼盒跑到一边拆开,其实盒子里的礼物一般不怎么贵重,但要的就是这份惊喜,所以无论盒子里有什么,得到礼物的人都会发出赞叹之声。
“公主要不要也试一试,现在奖品可是已经不多了?”李休这时笑着对平阳公主建议道,想要让人摆脱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忙于其它事情,从而无暇多想。
“我?还是算了吧,我可不擅长猜谜!”平阳公主听到李休的建议却是急忙摆手道,她好像在猜谜这方面的确没什么天赋,刚才大概看了几个谜面,结果连头盔她们都猜到了,可是她还是猜不出来,直到看到谜底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不擅长猜谜没问题,咱们还可以对对子!”李休再次开口建议道。
“什么叫对对子?”平阳公主听到这里却有些不解的问道。
“很简单,其实就是两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对偶句子,要求字数相同,结构也相同……”
李休简单的把对子的一些要求讲了一下,说起来对联虽然起源于五代,但是在之前的一些中,也经常出现一些对偶句,特别是骈体文中,对偶句更是随处可见,平阳公主的素养很高,至少比李休要高,再加上李休家的门边就贴着春联,这也是对子的一种,所以她也很快就理解了对子的要求。
刚开始李休出了几个简单的对子,只有简单的几个字,比如春花对秋月、山清水秀对人杰地灵等等,以平阳公主的聪慧,自然很容易对了上来,这也引起来了平阳公主的兴趣,暂时抛弃了烦恼,开始催促李休出点难的对子。
看到对子终于勾起了平阳公主的兴趣,李休也再接再厉,又出了几个有趣的对子,更让平阳公主在欢笑之余把对子对了上来,不过接下来李休却是开始出大招了,只见他皱眉思索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开口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咦?这个对子有些难了!”平阳公主听到李休出的上联也不由得一愣,随即也露出思索的表情,不过李休的这个对子却是后世的一副经典对联,看似简单,但意境却很高,想要找出意境相同的句子也不是那么容易。
平阳公主苦思半天,倒是想出几个很工整的句子,但是在意境上却还是差上许多,连她自己都不满意,最后只得投降道:“这句我认输,它的下联是什么?”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李休一脸淡笑的道,他之所以想起这副对联,其实也与平阳公主现在的境遇有关。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平阳公主听到这对完整的对联先是一愣,随后也开始仔细体会其中那种淡泊自然的意境,过了好一会儿这才长出了口气道,“这种对子恐怕也只有李休你才能想出来,它也是你的真实写照,只是我想做到你的这份豁达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听到平阳公主这么说,李休也有些无奈的一笑,随后想了想再次开口道:“虽然这副对子公主没有对上来,不过之前你已经对上了几副对子,不如我泡茶给你喝,算是对你的奖励?”
“泡茶也能做为奖励,你也太小气了?”平阳公主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禁有些好笑的道,自从炒茶出来后,泡茶就变得再简单不过了,不过这反而让不少人觉得炒茶不如原来的茶那么高雅、有趣味。
“嘿嘿,这可不一样,泡茶也是一门学问,刚好我让人制了些泡茶用的工具,今天就给你泡一次真正的茶!”李休这时却是神秘的一笑道,后世谈生意时,他也去过不少茶艺馆,虽然没有学到茶艺的精髓,但也记得泡茶的程序和用具,现在倒是可惜照搬过来。
听到李休的话,平阳公主也感到有些好奇,于是站起来与李休一起来到前厅,随后李休亲自搬出一个造型古怪的桌子,然后拿出一套茶具,这才跪坐在桌子后面,并且向平阳公主做一个请的手式,这让平阳公主也是一笑,随后同样跪坐在李休的对面。
当下只见李休燃起炭炉、焚上檀香,边烧水边与平阳公主闲聊,等到水开之后,这才一板一眼的开始清洗茶具、取茶、洗茶等等,做这些时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表情一定要虔诚肃穆,李休做不到,只能全程板着脸,倒也可以唬人。
等到最后李休把壶中的茶水分到茶杯之中,这才双手送到平阳公主面前请她品尝,对于这种新奇的茶道,平阳公主也颇为惊讶,当下郑重的接过茶品了一口,结果颇为惊讶的道:“好茶,这茶喝起来的确比平时多了几分回味,难道粉儿又制作出新茶来了?”
“哈哈~,公主你被骗了,这茶其实就是咱们平时喝的茶!”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大笑一声道。
“这怎么可能,但我感觉这茶的确比平时喝的更有味道啊?”平阳公主听到这里却不禁疑惑的问道。
“嘿嘿,其实并不是茶的原因,而是刚才我的那一套动作欺骗了公主,使得公主在喝茶时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从而可以更加沉下心来品味茶中的滋味,所以你才会觉得这茶与原来喝的不同!”李休笑着解释道,这并不是什么唯心论,而是前世时一位喜欢喝茶的老客户对他讲的喝茶体会。
“这个……”平阳公主听到李休话也不禁露出沉思的表情,她感觉李休的话中有话,明着是喝茶,但其实却是借茶向自己讲述着什么道理?
“秀宁,人这一辈子其实就是活一个心情,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与其每天担忧这个担忧那个,还不如放下心中的担忧过自己的生活,他们爱怎么争斗就怎么争斗,就算闹得再大,一切都还有陛下压着呢!”李休这时终于直接开口劝道,这也是他请平阳公主来的主要原因,毕竟他也不忍心看着平阳公主因担心兄弟的事而寝食难安,甚至她整个人都因此而消瘦了许多。
听着李休的劝说,看着他眼中担忧的眼神,这让平阳公主也不禁心中感动,而且刚才李休的一连串举动,以及他的这番话也让她颇有触动,当下重重的点了点头道:“我知道,多谢你为我做的这些事,日后我会尽量的让自己放宽心,不再理会朝中的那些事!”
听到平阳公主的保证,李休却还是没有露出轻松的表情,因为他知道平阳公主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日后听到李建成和李世民争斗的消息,肯定还是难免会担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离开长安,避开长安城的这些纷争,可是李休却又舍不得。
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外面的院子里传来几声女子的尖叫,随后又伴随着胖姐等人的怒吼,这让李休和平阳公主都是一惊,当下急忙跳起来冲出门外!(未完待续。)




懒散初唐 第二百三十三章 张十一的报应
听到外面侍女的尖叫,李休和平阳公主也立刻冲出客厅,结果只见衣娘正抱着七娘躲在旁边,月婵还有柳儿等侍女护着她们,只是几人脸上都带着惊恐,顺着她们的目光看去,却只见胖姐和头盔等人正围着一个黑影拳打脚踢,不时传出痛苦的惨叫声,听声音像是个男人。
“怎么回事?”李休急忙来到衣娘身边问道,家里除了他之外全是女人,平阳公主带来的也全是女子,所以那个挨打的男人肯定是外来的,只是这大过节的,谁会没事跑进自己家里,而且又把自己的家人吓成这样?
“我们也不知道,刚才大家正玩的开心,这个人忽然从墙上跳了下来,然后就把我们吓了一跳,幸好胖姐她们反应快,立刻想把对方抓住,却没想到对方还想反抗,于是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衣娘低声回答道,现在天都黑了,忽然从墙上跳下来一个人,她第一个反应就是强盗或小偷,所以才抱着七娘躲到这里。
“从墙上跳下来,这习惯怎么这么熟悉?”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摸着下巴自语道。
“别……别打了,我是来找李休……啊!”也就在这时,忽然只听正在被围殴的那个人惨叫着高声叫道,结果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声杀鸡似的惨叫打断,借着满院的烛光,李休分明看到有只秀气的小脚正踢在对方的“人中”要害。
“好狠!”李休看到这里也感觉胯下一凉,能下这么狠手的自然只有秋娘,也不知道这小子日后还能不能人道了?
“停手,把他带过来!”李休这时终于出声制止道,既然对方口口声声是来找自己的,自然也要先搞清楚对方的来意,如果来者不善的话,那可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听到李休的命令,胖姐她们这才住手,不过挨打的那个人这时已经倒地不起,根本站不起来,毕竟刚才秋娘的那一脚可太狠了,是个男人都受不了,无奈之下胖姐只好提着他的衣领把他拉过来。
不过也就在这时,李休终于看清了对方的长相,这让他也不由得大吃一惊,当下急忙抢上前道:“这不是十一兄吗,胖姐快放手,这是我的贵客!”
李休也是糊涂了,他说放手胖姐立刻放手,结果让对方再次惨叫着摔倒在地,这让李休也急忙上前搀扶。
来人正是虬髯客的儿子张十一,上次他来见李休时就是跃墙而入,当时还没有胖姐等人,不过这次算他倒霉,李休家里不但有胖姐这几个女护卫,另外还有头盔等几个侍女,下手比胖姐她们还狠,因为她们要保护平阳公主的安全,刚才没有动武器也是怕弄脏了李休的院子。
等到李休把张十一扶起来,对方这才抬起头来,本来挺英俊的一张脸现在却已经肿成猪头,特别是额头上也不知道被什么砸了一下,鼓起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包,看起来像是长了一颗独角似的,脸颊上甚至印着一个鞋印,从这只脚的大小来看,很可能是胖姐留下的。
1...8990919293...4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