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超级农业强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凌烟阁阁老

    第三类主要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了。这些国家工业不发达,农业资源禀赋也不见得丰富,但是为了外汇,只能忍痛从国民口中夺粮,廉价出口资源以换回其他生活必需品。

    第三类国家无疑是最吃亏的。

    其实,基于一个简单的“价值交换原则”就能知道,齐政为什么会持这样的观点了。

    你出口农产品的收获,是否能换回同等价值甚至超出价值的资源如果不能,那就是亏大了。

    这就能看出工业化的威力了——只有工业化加工,才能赋予产品超出资源本身的价值,才能换回更多的资源。

    不然,你就真的只能老老实实地“卖血”吧。

    更何况,回到嘉谷本身,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通过灵阵滋润出产的优质农产品,应该会对人体有益。

    大规模生产并全民推广后,弄不好,几十年后就能整体提升国民素质。

    &nbs




第117章 你还真敢叫天价啊(2/3)
    谈判当然没有一蹴而就。

    金宇顺提出要去养猪场考察,张泽宏满足了他。现代化而绿油油的养猪场,显然给金宇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挑毛病都无从下手。

    他又要对产品进行科学检测,张泽宏也好脾气地同意了。检测结果显示,猪肉的感官特性、营养价值、肌间脂肪等指标远胜于一般标准,金宇顺无话可说。

    张泽宏唯有在价格上咬得很紧,气得金宇顺牙痒痒的。

    最终达成的出栏价格是27元/公斤,嘉谷每月向南韩新罗酒店供应1500头生猪。

    虽然价格还是很感人,但张泽宏终究是退了一步不是吗

    金宇顺还顺便采购了一批绿色养殖的鸡鸭——价格同样比在国内的翻倍。

    就这样张泽宏还是勉为其难地东拼西凑才匀出金宇顺所需的量。

    量少价高!

    金宇顺基本是不想再跟张泽宏接触了。

    这么拽的农企,老实说,前所未有。

    最气人的是,他还不得不捏着鼻子承受嘉谷的霸道。

    ……

    齐政已经将金宇顺抛在脑后了,对他而言,这笔生意成了当然不错,不成的话也没什么影响,不值得他时刻关注。

    眼下的大事是布局了一整年的“茶香稻”终于成熟了,齐政有些激动,这是真正的灵植啊,放眼全球都是独一份的呀,总算到了收获期。

    仿佛一夜之间,稻田就被铺上了金灿灿的地毯。

    三十万亩“茶香稻”稻田,分布在普诚县的三个种植基地,全部采取机械化收割。

    稻香弥漫,机器轰鸣,一台台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中地来回穿梭作业,切割、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收割好的一袋袋稻谷摆满田边便道,由嘉谷的员工整理进仓。

    在嘉谷的统一管理下,合作社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茶香稻”,生长情况良好,亩产达到了750公斤。

    嘉谷给合作社的稻谷收购价达到了4元/公斤,在这个普通稻谷收购价约为1.3元/公斤的时代,引起了轰动。

    即使只能耕作一季,而且种植标准高,要求严格,但亩产高啊,几乎是普通水稻的1.5倍;收购价居然还是普通水稻的3倍有余,再加上稻田养鸭的收入……那些当初不肯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悔得肠子都青了。

    嘉谷当然不是有钱烧的。

    “茶香稻”的种植要求本来就高,如果没有巨额收益,肯定会打击到农民的积极性。

    如今嘉谷开出了3倍于普通稻谷的收购价,充分保障了合作社社员的收益。可以想象,明年在普诚县全面推广“茶香稻”的种植,将是何等的受欢迎。

    作为“灵植”,“茶香稻”从秸秆到米糠,就没有一丝一毫是多余的。

    秸秆被全部回收起来,运到养猪场,经加工后,变为青储饲料,是猪宝宝们的最爱——即使是秸秆,也蕴含着淡淡的灵气,品质之优越,连牧草都比不上。

    为将“茶香稻”更好地保存储藏,嘉谷将收购的储粮仓进行了现代化改造,防潮隔热躲光,保障水稻达到最佳储藏保鲜效果。

    从普诚县收购的两家粮油加工厂被整合成一家新厂,引进瑞士布勒的国际先进生产线,出米率能达到70%,大大提高了大米的生产加工质量标准。

    今年嘉谷合计收获“茶香稻”稻谷23万吨,预计加工得到大米16万吨。

    这点产量,如果是普通的水稻,简直是不值一提。

    但作为嘉谷在大米领域的高端战略支点,“茶香稻”必须在高端大米市场构建充分的“霸权和统治力”。

    民以食为天,而最基础的食物便是大米和面条。

    可是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大米却一直在原地踏步,在国际市场也没有几个可以叫得上名字的品牌。

    相比之下,我们的邻居岛国,则将大米做成了一项产业。

    越光大米之名,甚至响彻世界。

    &n



第118章 唇齿留香(3/3)
    看到王昱业瞠目结舌的模样,齐政哈哈大笑起来。

    王昱业反应过来,没好气地说道:“吓得我啊,还以为你真想这么定价呢”

    谁让他刚刚一脸严肃的模样。

    “我又不是发疯,50元/斤的价格,真说起来,估计没有百万身家的人都吃不起。”

    按照一个正常人的饭量,一个月大概需要15到20斤大米,一年下来单单米饭就要一万多了,别说在这个年头,再过十年,也没几个人敢这么吃。

    高端农产品,不是奢侈品。因为是吃喝的必需品,只是在品质上、价格上明显高于普通产品,但是绝对不能奢侈。

    高端农产品的价格一定是重度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购买、反复消费能够承受得起,并且一定物有所值。

    否则的话,像奢侈品一样价值远离现实,近乎纯粹炫耀性,对农企没有任何意义。

    50元/斤这个价格,是后世齐政一位同事去岛国旅游时买到的越光大米的价格,当时给齐政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是从那时起,齐政才知道大米也能这么值钱的,所以刚刚就脱口而出了。

    “不过要是真能定到这个价位,我算算,哇,我们的大米能值160亿呀,比现在的公司还要值钱了。”齐政都要流口水了。

    王昱业撇撇嘴,“嗯,很有道理,前提是你能卖得出去。”

    齐政呵呵直笑。

    “仙茗大米定价最多是一般大米的五六倍吧,再贵的话消费群体就会大大减少了。”齐政最后认真说道。

    王昱业想了想,觉得这个定价还算合理。

    “现在市场上好点的大米价格每斤在1.1元左右,那仙茗大米的定价就在每斤6-8元这个区间吧,具体定价让战略部做一下市场调查再确定吧。”王昱业说道。

    齐政点头,认可了这个方案。

    最终给仙茗大米的定价是6.5元/斤。

    ……

    要从头开始建立一个高端品牌谈何容易。

    不是提价就高端。

    你要有品牌内涵,你要符合消费者价值取向,你的形象还要有档次……

    消费时代,人们需要情怀,需要故事。

    没有故事,也要创造故事。

    仙茗大米产自普诚县,这边有山有水有茶园,大米氤氲在茶香之中,完成了自身的涅槃,自带茶香,芬芳满田。

    在包装上使用特殊的防虫的牛皮纸袋进行真空包装,设计上体现“道可稻,非常稻,稻法自然”的理念,主打“阳光”“自然”的审美需求。

    高端品牌也需要相对高端的渠道。

    广泛覆盖的街边小商店、批发店,在形象上稍逊风骚,对于初生的仙茗大米而言,并不合适。

    这时钟华志扩展的食材配送体系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并入嘉谷体系后,钟华志得到了总公司的大力支持,食材供应链在越省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建设日趋完善。

    这两块地方,都是经济发达之地,高收入人群比比皆是,是高端农产品的主要潜在消费对象。

    凭借着与众多高级餐厅的合作,钟华志直接通过这一关系将精致小包装的仙茗大米作为礼物,送给了在餐厅消费的高收入人群。

    短短十天内,钟华志就通过这一渠道,送出了超过5000份“500克装”的仙茗大米,只要有三分一的客人认可了仙茗大米的品质,已经铺货的仙茗大米就打开了市场。

    ……

    萧况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副总,他在和朋友吃饭后收到餐厅赠送的小礼品,也不怎么在意,看着挺精致自然的,也就顺手带回家了。

    第二天,他的女儿看到搁在茶几上的小包装仙茗大米,好奇地问道:“老爸,这是你买的吗”

    萧况看过来,摇摇头:“餐厅送的,那是大米吧我没怎么看就带回来了。”

    女儿将大米从礼袋里拿出来,“哇,老爸,这大米卖六块五一斤呀,上次我跟奶奶买的泰国香米好像也不过两块五,好贵啊!”

    从厨房里出来的萧家奶奶听到这话,吓了一跳,“夭寿了,现在的商家都是抢钱的吗,难不成这是仙米吗”

    女儿捂嘴而笑,“奶奶,人家就叫仙茗大米,可不就是仙米吗”

    萧家奶奶摇摇头:“唉,人心不古啊,以前再好的大米,也就几毛钱一斤,人家进口的香米两块多,我都觉得过分了。这个更离谱!谁敢吃啊”

    女儿拆开包装:“我们今天就煮这袋米吧,看看它怎么敢开这个价”



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给国人(1/3 求订阅!)
    仙茗大米的营销就不走寻常路。

    初期是通过钟华志深耕的中高端餐厅渠道打开了局面。

    作为礼品赠送出去的仙茗大米没有浪费,尝过的用户大多被它的品质所征服,纷纷将家里的大米换成了仙茗大米。

    虽然仙茗大米的价格是第一档的,但能在中高端餐厅消费的客户也大多不差这点钱。

    喜报频传,新上市的仙茗大米销量节节上升。

    “在越港澳地区的仓库都准备好了吧”面对喜人的形势,齐政更关心渠道的问题。

    钟华志说道:“都没问题,我们食材供应公司本身就有自己的仓库体系,如今空出给仙茗大米的库房,都是最高标准的。”

    齐政满意地点点头。

    “茶香稻”在普诚县出库加工成仙茗大米后,真空包装,并尽量在最短时间内销售,以保留了更好的口感。

    “茶香稻”的储藏齐政不担心,他甚至为此在稻谷仓布下了“三星聚灵阵”,确保稻谷的品质不会下降。

    反而是面向市场的仙茗大米的储存要多加关注。

    仙茗大米的销售并没有经过粮油行业传统的深度分销体系。

    深度分销在粮油行业实施了十多年,从厂家到经销商再到门店,一层层延伸,是目前最成熟的销售渠道。

    日后变革商业渠道的淘宝尚未问世,深度分销正处于黄金发展期,追求渠道网络大而全是目前企业的普遍心态,因此粮油行业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

    但仙茗大米作为一种品质和品位的象征,经销商渠道过于低端和宽泛了——更不要说很多经销商过分功利,总想快速上销量,容易进一步拉低产品档次。

    所以,即使没有建立直销渠道,仙茗大米也是自拓渠道,直接与大商场对接供货。

    这就要求在市场前端起码要有自己的送货体系。

    好在有钟华志的食材供应链前期建设。

    “营销传播进行的怎么样”齐政又问道。

    兼任嘉谷粮业负责人的钟华志对此早有准备:“我们的营销传播对象不是全体大众,更注重口碑传播。因此我们更多是使用公关软性传播的办法。”

    仙茗大米没有在电视或报纸上做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反而使用公关、新闻等软性传播。

    譬如积极赞助一些沙龙论坛或者艺术展,建立与“高端圈子”的互动;

    譬如与一些生活时尚类和商务类的媒体杂志合作,推出“仙茗大米:稻法自然”的主题活动,传递健康自然的饮食理念……

    总之,就是要端起“架子”,讲究“腔调”。

    而这种针对特定群体的营销方式,效果显著,从仙茗大米不断攀升的销量就能看出来了。

    当然,投入也不菲就是了。

    ……

    因为产量的问题,仙茗大米主攻岷省和越港澳地区的市场,除了消费者以外,中高级餐厅是另一个大客户。

    嘉谷向南韩出口高端猪肉的消息已经在两省的高端餐饮市场传开来了。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出口价是国内的翻倍,还被限量,这就大快人心了。

    有高级餐厅的主管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终于有企业统一国货内外品质,把最好的中国生产,留给最亲近的国人了!”

    这是时代的无奈,也是民族的悲哀。

    “高质量的中国制造不在中国卖”这一现象,由来已久。

    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食品行业来说。数据显示,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常年保持99%以上的高水准,而现在的内销食品呢唉,说多了都是泪……
1...4142434445...1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