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刘备回府,饮了一壶热酒。胸中豪气顿生。这一世,他改变了太多。原本的布衣刘备,变成了名声四播的一郡使君,他已名列高位,若是天下有事,还愁四方英雄不来相投?他除了家世外,隐隐间,已有了和袁曹相抗的资本,他还怕什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张角!天下群雄!我刘备来了!刘备把杯中酒一饮而尽,无声而笑。
唐周最后领了命,与马元义一起负责司隶。接到消息的时候,唐周就已经绝望了。京师,首善之地,若是其他诸州,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要是自己敢在京师折腾,小命还能保么?
唐周把师傅的看重与信任当作了让自己去送死。在那一刻,他的心态就失衡了。他不想死,他想好好活着。凉州等地边军的凶残,他早就见识过。那些人,就是一些杀人如草芥的屠夫。而据说拱卫京师的精锐北军,比边军还要厉害得多。皇帝再蠢,怎么会让京师乱起来,就算有内应,京师又如何乱得起来?只要北军还忠于皇帝,想让京师大乱,无疑便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师傅对我有恩,可是这些年为他鞍前马后,也做了不少事情了。还值得为师傅贡献出自己这条小命么?
一边是恩情,一边是性命,唐周挣扎了月余,终于在心底,暗暗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汉皇刘备 第八十七章 黄巾乱起
光和七年春,正月。马元义往来荆、扬,收数万众,约期会于邺。又与唐周一道,前往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为内应,约以三月初五内外俱起,同举大事。
月底,唐周扛不住精神压力,在洛阳向公府上书告之张角之谋。朝廷闻讯,震惊不已。不敢怠慢,立即上报于天子。天子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司隶校尉捕马元义、封谞、徐奉三人,车裂于市。又封洛阳十二门,令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张角太平道者,诛杀数千余人,一时之间,太平道于京师骨干见诛殆尽,洛阳城满地血腥。又星夜传檄至冀州,传令逮捕张角及其亲族。
春二月,张角等闻讯,知事已败露,来不及愤怒唐周的背叛,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冀州钜鹿,张角等三兄弟立于高台之上,身着道袍,头裹黄巾,遍告教众,言大汉朝政败坏,皇帝昏暗,以致天下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今有大贤良师张角,奉天行事,欲解黎民于倒悬,拯百姓于水火。分田地,均富?,先把京师给防护严实再说。又令司隶校尉统率京师,城门校尉严查严防,若有异动,立即锁拿。
皇帝一番布置,觉得洛阳应该无恙之后,这才心下稍安。于是诏敕天下州郡,命郡守等修理城防,简练器械,以防黄巾。又召群臣以商方略。是时候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了,这个时候的天子,还是很冷静的,知道要虚心纳谏了。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人氏。前度辽将军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之侄。父亲皇甫节,长年镇守雁门。这也是个世代将门,皇甫嵩少习文武,通《诗》、《书》,弓马娴熟。初举孝廉、茂才,当时的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连征辟,却不到任。真是个聪明人,要是受陈、窦二人之辟,只怕早已成冢中枯骨了。后来皇帝登基,公车征为议郎,后迁北地太守。此时皇甫嵩亦在朝中,于是出列道:“陛下,如今蛾贼作乱,州郡失据,天下震动,宜开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
皇帝就有些小郁闷了,那些个党人,一天到晚叽叽歪歪,沽名钓誉,对朕和朝政横加指责,烦得要命。他们又不能上阵杀敌,把这些苍蝇放出来干什么?还有,国库里不是还有钱吗?为什么要动用朕的私房?
皇帝一迟疑,身边的中常侍吕强就急了,我的陛下啊,这都到什么时候了,火烧眉毛了你还惦记这顾虑那的,再这么弄下去,黄巾可就得打进洛阳城了,到时大家都玩完,于是赶紧低声奏道:“陛下,老奴以为皇甫义真之言有理,党锢久积,其亲族皆有怨气,若此时不赦,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
皇帝一听,都快吓傻了,黄巾贼都是些流民和普通百姓,这些泥腿子他不怕。可是若是党人这些社会精英也跟着搅和进去了,那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党人一个个饱读诗书,无论他们能力怎么样,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家伙一个个都享有清名远誉。若真投了黄巾,这两股势力一合流,这天下,只怕危矣……
一念至此,皇帝吓出一身冷汗,他又不是傻子,怎敢放任祖宗基业在自己手中葬送?于是立马同意皇甫嵩之建议。
壬子,天子下诏,大赦天下党人,还诸徒者。且黄巾贼若迷途知返,既往不咎。唯贼首张角等不赦。天子又心痛自己的私房,于是命公卿出马、弩以助军资,让公卿列个表,把将门子孙以及民间深通兵事战阵的人,公车征辟至洛阳见用。
又依四府所议,拜卢植为北中郎将,率副将宗员,统北军五校军士出洛阳,进讨冀州张角部。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拜朱俊为右中郎将,率三河骑士及河南精兵进讨颖川黄巾波才部。又以刘备文武兼资,拜其为东中郎将,急诏刘备让其自行征募大军,自益入荆,进讨荆州黄巾。
说下中郎将,自秦至汉,本来只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这三中郎署,主要是统领禁宫、皇室的护卫。后来到了汉平帝时,又增了虎贲中郎将以统虎贲郎,又增了羽林中郎将以统羽林军。到了现任皇帝,他要卖官安插人,官位不够,他就自行创造。于是又高东南西北四中郎将。是以卢植和刘备,一为北中郎将,一为东中郎将。
皇帝见部署得差不多了,他这些日子担心受怕,也没好好休息。**的牌子都好几天没翻了。于是打着呵欠便欲拨腿就走。
身后,中常侍吕强拉长着嗓子喊道:“有事启奏,无事散朝!”




汉皇刘备 第八十八章 黄巾乱起 二
刘宏欲走,又有大臣出列,荐袁绍袁本初、袁术袁公路。皇帝大手一挥,准了。又有人荐议郎曹操曹孟德,说他幼读兵书,悉通韬略,于是拜曹操为骑都尉,随皇甫嵩出征。
朱俊一看大家都荐人,也不甘落后,于是荐下邳丞孙坚孙文台,说他胆略过人,有勇武。于是表孙坚为佐军司马,归朱俊所部。
皇帝又开言道:“诸臣若有所举,奏书至尚书台处,诸公卿议后依诏而行即可。尚书拟诏,诏命地方郡县自行征募兵员,以抗黄巾。待大乱平后,再论功行赏。”光武帝罢天下郡国兵,天下安宁百余载,除了边军就只有京师精锐了。中央军一部分出征,一部分要拱卫京师,边军实在是不能动。如此一来,兵力实在是有些捉肘见襟。皇帝也只好出此下策,把兵权下放,让天下州郡自行募兵筹粮了。不如此也没有办法,国库有没有钱他不关心,要是再由朝廷主持征发大军,自己的私房就保不住了。就让地方去自行对抗黄巾,这样花费最小,黄巾之乱平后,再赏{赐几个官爵便是了。
皇帝此言一出,便有谏议大夫出列奏道:“陛下不可,除东中郎将刘备乃方面之将,特例可自行征募兵员粮草外,天下州郡岂可例同?自世祖以来便无此例,兵事在中枢,不可外放啊!”朝中还是有明白人的,知道军权不在朝廷,泛滥于地方,后果必定是地方尾大不掉,光武帝为什么要罢天下郡国兵,后世为什么要搞分税制,国税地税分开?还不是为了让地方无法对抗中央吗?
皇帝自信的笑道:“无妨,此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可也。蛾贼势大,席卷天下。朝廷如今财力紧张,兵将有限,无法一一派兵平靖地方。莫若让地方自行募兵筹粮,保境安民。待黄巾贼乱之后,朕再下诏让其自行解散便是。如有敢不从者,哼!”皇帝也不是笨蛋,地方豪强的种种不法他也有耳闻,那么就让黄巾和地方豪强去拼个两败俱伤好了。一举两得。至于军权下放,他能下放,也自然能收回。怕什么?
众臣其实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也是他们刚才没有如这谏议大夫一般出来反对的原因。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帝的这条命令,再合情合理不过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黄巾贼的势头,不求地方能够击败黄巾贼,只要与之周旋对峙,为朝廷大军赢得时间,便是胜利了。
可惜众臣和皇帝都没有想到,张角见诛之后,天下却是更乱了。张角更像是一个伟大的先行者,杀了一个张角之后,又有千千万万个张角站了起来。虽然如黄巾起义这样席卷天下的大规模叛乱没有了。但小规模的叛乱却此起彼伏,多如牛毛。一时之间,中央军和地方军忙都忙不过来。皇帝和朝廷见形势如此,便没有立即命令州郡解散各路乡军、义军。于是一个个说一不二的地方军阀开始逐渐成型。
而更要命的是,众臣都没有想到,皇帝虽然年纪轻轻,却纵欲过度,这些年连续不断的吃喝玩乐,已经严重透支了皇帝的生命力。以致于没多久,正值盛年、风华正茂的皇帝便一病不起,龙驭宾天了。众臣没想到,皇帝更是没想到。他还以为自己有着大把的时光可以来玩乐,可以来挥霍呢。可惜却连太子都来不及指定,便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结果等皇帝一死,朝廷没有了一位壮年君主的弹压,党人、勋贵、外戚、阉宦等各政治团体,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一个个相互攻击,导致朝堂一派混乱。于是大将军何进联合一部分人,想谋诛阉宦,结果却谋事不密,一场火拼之下,京师大乱,却被凉州豺狼董卓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董卓祸乱京师,天下群雄讨董之后,中央权威江河日下,大家谁也不把皇帝看在眼里了。于是地方州郡各自为政,不服中央朝廷管辖的岁月就此拉开了序幕。
袁绍,字本初,汝南人,家自高祖父袁安以下四世皆居三公之位,由是势倾天下。袁绍的爷爷太尉袁汤生了四个儿子,袁平、袁成、袁逢、袁隗。袁成为左中郎将,袁成早卒。袁绍为袁逢庶长子,一生下来就过继给袁成去续香火去了。袁绍打小就没了爹,因为过继的原因,只能称自己亲爹为叔父了。所以袁逢、袁隗对袁绍打小就各种关爱。而袁绍又长得好,小时候是个美貌小正太,长大了也是个花样美男。于是打小亲弟弟袁逢的嫡子袁术就看这哥哥不舒服,这也是后来二袁分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却说袁绍既有姿貌威容,又能折节下士,于是士多附之。当时可以说是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交游满京师,只要是说得上号的人物,他都认识。曹操少年之时,也和袁绍玩得好。后来袁绍出仕为濮阳长,没多久,就在家服父母丧六年。六年之后,隐居不仕,不妄通宾客,不应辟命,专与游侠,以及海内知名之士相交。当时中常侍赵忠见袁绍往来之党徒大多是些同情党人的,便阴阳怪气的说怪话:“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当时袁隗听到了吓出一身冷汗,回家逮住袁绍就骂了一顿,你要么老老实实的隐居谁也不见,要么老老实实的应辟出仕。不然家族都要受你所累。于是袁绍就闭门谢客。当时刘备还想去拜会下袁绍呢,结果出了这事,刘备也不好贸然上门了,最后便不了了之。
如今天下乱象已生,袁绍静极思动,便也应了征辟出来做官了。
却说刘备接了诏书,心中却不禁一阵愕然,东中郎将,这不是董卓董仲颖后来取代岳父卢植去广宗时所受之官职么,怎么现在套到自己头上了?俄而又是一笑,思道,有了自己,还有董仲颖什么事儿?
刘备既受命,便疾书了数封书信往涿县而去。他既为方面之臣,单独负责荆州黄巾作战,那么也是该建立自己的幕府了,那么,涿县的小伙伴们,都过来。
刘备打开舆图,根据朝廷的信息,分析如今黄巾的形势。目前忽略小股黄巾不计,已经形成最主要的三处战场。
张角三兄弟率领黄巾主力,席卷冀州,沟通幽州,事实上已经成为黄义起义的中心;而卜已、波才、彭脱等人,率领一部黄巾,控制颖川,汝南,东郡一带,成为东方黄巾的主力;最后则是张曼成等,率领南阳黄巾军搅得荆州不得安宁。其余还有一些人,联络纵横山野的群盗,劫掠郡县,与各部黄巾相呼应。
别的且不去管他,刘备拿手指在荆州上面重重一点。就是这里了。自己把荆州黄巾速速剿平,然后提兵北上,与岳父合兵一处,击破张角。免得阉人作乱,卢植被免,槛车押送京师的悲剧再度重演。
心下计较已定,刘备就在巴郡招起兵来。
真的不好意思,最近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二十号恢复正常更新。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汉皇刘备 第八十九章 黄巾乱起 三
刘备在巴郡招兵的消息传开,不数日,便有严颜来投。刘备见严颜单枪匹马来此,不由讶道:“守正缘何来此?”
严颜道:“使君,今天下纷乱,黄巾肆虐,百姓受苦。使君受天子之命,荷海内之望,正是提兵扫清海内之时,严某不才,愿随使君一道,为朝廷出力,报效君王。”
刘备责之道:“守正为地方守令,岂非报效君王哉?”
严颜拜道:“使君,一县之令,天下人可为也。某已封库挂印。且某自幼爱好耍枪弄棒,心慕军旅之事。今番乱起,正是我辈儿郎奋起沙场之时,某愿为使君前部,先死黄巾!”
刘备见如此,便表严颜为军司马。一同主持募兵事宜。又遣人至蛮部,相招沙摩等板楯蛮。
却说关羽在涿县,混得如鱼得水。这里黄忠、张飞两个势均力敌的家伙,便让他心喜不已。黄忠刀法雄健,又值壮年;张飞臂力过人,枪法也是走的大开大合的路子,霸道威猛。两人与关羽交起手来,能斗+不出来。兵凶战险,他可不敢说打仗的时候也把族人带着一道行军的蠢话。要是父亲也随自己去了益州,这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让他如何放心?
刘恭便笑道:“你们且放心去博个前程,老家就无需担忧,有我和宽夫在,莫说涿县无黄巾,便是有黄巾贼来,我等也是不惧!”
张博被刘恭之言激发满腔豪气,也是仰天大笑道:“不错,我等镇守后方,真有黄巾贼子敢来,也叫他见识见识我等的手段!”
事已至此,夫复何言。关,张,黄三人当时便收拾妥当,在涿县募得健儿数百,一路星夜往南方而去。
罗耶珂闻得刘备募兵,亲率罗部二千精壮至江州。见了刘备,便掉泪道:“才过几天安生日子,如何便让你去平贼?你可是个文官儿。”
刘备扶住笑道:“天子有命,岂能不从,此国家危难之际,人人思报君恩,又岂在文武之别哉?”
罗耶珂泣道:“战阵之上,刀箭无眼,若你万一有个好歹,让我们娘俩怎么办?”
刘备最见不得女人哭,虽然心烦意乱,也只得好言抚慰:“为夫少年之时便随恩师至庐江,后又至巴郡,又不是初历战阵。自然知道如何趋利避害。你且放宽心,在此好好照看我那孩儿。待为夫亲提兵马扫平黄巾,凯旋之日,再来看你们娘俩。”
劝了半天也是无用,罗耶珂的泪水便似珍珠似的,滴个不停。刘备便叹道,怪不得说女人是水做的,这罗耶珂当年也是倔强坚强的蛮部公主,如今做了娘,性子怎地软成这样了?见温言相劝无果,刘备便也不再多言,一把抱起,就往榻上一扔,解了袍服,便合身贴上,反正是在自己书房,也无外人。
罗耶珂正自哀叹伤心,却见刘备如此,不由俏脸羞红,嗔道:“这可是白天……”话还未说完,便被火热的嘴唇堵住。身子顿时软作一团,哪里还说得出话来。一番云雨自是不用再提。
刘备募兵,便显出他这几年在巴郡养民的好处来。只见无数精壮农夫呼朋唤友,结伴而来。到了大营外,黑鸦鸦跪了一地。刘备出来相迎之时,便见众人齐呼道:“某等感使君活命之恩,特来从军,愿为使君效死!”
刘备见了,心神不由大为触动,说真的,他在巴郡也没有多做什么,只是连续两年带着流民们开垦了无数荒地,然后把这些荒地以极低的代价租给他们耕种而已。而这些,是他这个巴郡太守为了维稳而必须做的。想不到百姓竟然如此反哺。刘备心中叹道,我勤劳善良的同胞啊,刘备何德何能……
身后严颜却是一脸狂热的看着刘备,觉得刘备做官做到这份上,真是自己的榜样。刘备不知道自己成了他人心中的标杆,把百姓一一扶起后,便朗声道:“刘某承父老不弃,愿意生死相随。某也在此承诺,必不负父老之望,定率本郡儿郎,杀贼立功,以报君恩!”
“杀贼立功!以报君恩!”底下人群齐声喊了起来。
接下来,就是烦琐的募兵选拔了。本来是刘备亲手在抓,严颜来了,就被刘备抓了壮丁,让严颜负责,自己却当了甩手掌柜。
刘备募兵,家中独子不要,十八岁以下的不要,四十岁以上的不要……这一大堆条件,就刷下了许多人。便有人在嚷道:“某也欲为使君效力,如何不让?”
严颜解释不听,弹压无法,只好拉了刘备出来,刘备碰见这等死活要为自己卖命的人,也不好板着脸斥责,只好好言相劝,说这是朝廷规矩。数天下来,说得喉咙都哑了,刘备只好写了几张大字报,让通文晓字的书吏来向诸人解释。
一开始,巴郡大户知道刘备要离开巴郡打仗了,一个个欣喜得不得了。谁曾想,刘备在巴郡,不停的募兵,只要是精壮健儿,便来者不拒。于是这些家伙一个个的便急了,刘使君到底要招多少人?听说巴郡府库都搬空了?再招下去,这粮草如何筹集,也没见朝廷派粮草官来呀……
正暗自猜测间,刘备的帖子到了,三日之后,请大家于太守府赴宴,务必到场。
感谢书友江湖过客,,,,,的打赏。还有明天一天,后天就正常了。真的不好意思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汉皇刘备 第九十章 黄巾乱起 四
太守府,满堂士绅济济,气氛却诡异得很。诸人脸上神色怪异,口中无言,目光的触碰交流却不停的在继续。
主位上,刘备大马金刀,手捧青铜樽自斟自酌。不时拿目光扫一下满堂诸人。就在刚才,他提出来自己受命征募大军,不日将提王师北上讨贼安民。然军中粮草不济,而战情如火。希望诸位爱国人士能够慷慨解囊资助一二。
下面的士绅大户们心中却满是苦水,刘备原本就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如今又贵为一方统帅,兵权在手,便纵然知晓在以往的相处中刘备是个讲道理的,可如今形势不妙,若惹恼了他,后果实在是让人堪忧。
最关键的是刘备也不说个具体资助的数目,口中只说一切自愿。刘备在巴郡日久,每家每户资产几何他心中难道没有个数?一切自愿,捐多了自己心痛,捐少了自己心惊,这,如何是好啊……再看一看主位上怡然自得的刘备,心中怒气便不觉高涨起来。暗地咬牙切齿的时候,却看到刘备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刘备最起码可以拍着胸脯担保他的军队,待遇绝对是目前汉廷中的一流水准。
不过,军队待遇保障了,但军队的忠诚和战斗力,也得保证。刘备什么都不相信,只相信纪律。一支勇武刚强的军队,若是毫无军纪,败亡可见。一支战斗力平平的军队,若是纪律森严,刘备也有信心把他**成纵横天下的雄师。
于是,在选拔了五千壮士后,军营中的第一项要务不是教习军阵,颁发武器,而是强调纪律。严颜被暂任为军法官,他把“不听号令者斩”不厌其烦的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每天在三通鼓后,聚众在校场列队。一站就是两个时辰。将台之上,刘备全身披挂,面如沉霜,不怒自威,按剑而立,一同陪站。
队列,是他的第一个要求。在培养士卒听从号令的同时,也在培养着他们的耐力。尤其是山野之间出来的板楯蛮人,一个个精力十足,可是让他们安安静静的站两个时辰,却浑身别扭。这些日子,军法队的尽把这些蛮汉拖出去于众目睽睽之下打屁股了。打完之后,严颜就会大吼:“使君免尔等家人田赋,又出月俸。还未上阵厮杀,只需尔等列阵而立,这等简单要求若也做不到,要尔等何用?告诉你等泼才,外头等着入营的儿郎多得是!全他妈一个个给老子站直站好了!莫让使君看轻了!”
还别说,普通农夫就是最听话的,他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报效刘备,却没想到进来之后待遇这么好。吃得比家里好,还有钱拿,还能免除家中部分赋税,这等好事天下哪里去找?至于打仗会死人,如今乱世人命贱如草,哪天哪里不死人?饿死的,被贼人抢劫杀死的,到处都是。跟着使君,活着能为使君效力,为家人谋福利,死了听说使君还有妥善的安置。按照使君的性子,还怕残了死了使君能亏待得了自己和家人?农夫最纯朴,也最会耍小聪明。心里面的小算盘,噼里啪啦的,可是算得比谁都清楚。于是一个个的拼命学习。短短时日里,不但把左右分得清清楚楚,在校场上,也能屏息凝神一丝不苟的站满二个时辰了。
刘备对这些农夫们是满意得不得了,心想怪不得后世戚爷爷招兵,就喜欢种地的老百姓呢。忠厚老实可塑性高啊。让刘备头疼的,却是那些有些本事的刺儿头。他们一个个的,往日里纵横郡县,自命不凡,都是些祸乱的根源,若不是本性不坏,刘备就要拿他们祭旗了。现在来投军,也是冲着发家致富,立功受赏来的。当着刘备还好,乖得很,也知道不能把军主给惹恼了。对严颜可就没这么乖巧了,他等来自四处,见严颜年轻,又不知严颜过往,还以为严颜不是凭真本事便居高位,心中哪里肯服,于是话里话外总透着股子阴阳怪气的味道,偏生还油滑得很,总让严颜没法子。严颜也是个性烈如火的人,这日把他惹恼了,沉着脸对着那帮泼皮道:“专耍些嘴皮功夫,又算得甚好汉,有种的,可敢来校场,不就是瞧着小爷的位置眼红嘛,哪个胜了小爷,小爷马上退位让贤,必无虚言。哪个带种的,敢来与小爷较量一番?”
1...3132333435...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