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汉皇刘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牛道人
这日,张温召部下诸军主议事。四将齐至,唯董卓不至,张温强抑心中忿怒,连连相催。董卓方来。
张温道:“董将军,军中议事,何故来迟?”
董卓瞪着眼珠子,粗声道:“张车骑勿怪,军中有急务,故此来迟。”刘备心想,这倒是个会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满嘴酒气当大家都没鼻子的吗?
董卓如此无礼,张温恨不得把董卓给推出去砍了。不过张温不愧是做过三公的,政治上的大风大浪经历得多了,也就习惯权衡利弊。思来想去,砍了董卓以正军法,自己是爽了。可是董卓出身凉州,向来粗鄙跋扈。跟这种人计较掉价不说,万一董卓所部要是闻主将被杀,一怒之下反了,那该如何收场?
天子派自己来是平叛的,而不是让自己挑起内乱的。到时真这样,自己的能力免不了就被人看低了。算了,还是不和这莽夫计较了,大局为重。等凉州事了,再和他计较不迟。
想得明白,张温竟硬生生的忍了下来。于是岔开话题,商讨起如何攻打槐里来。
众人讨论得殷切,说来说去,就只有一件事,速速进兵,围住槐里,攻打叛军。只有董卓此时站了出来,说道:“将军,末将以为不妥。凉州贼众十数万,皆西方精卒。我军宜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切。否则胜负难料。”
众人讶然看着董卓,这哥们几个意思啊?刘备也不禁怀疑,这董卓是脑子坏掉了还是个双面间谍?
凉州贼再兵精将广,难道还敌得过汉军人多?还敌得过汉军洪流的碾压?在坐的人可都是和凉州兵交过手的,凉州兵是强,可还没强到让人害怕的程度?
一时之间,大家真不知道董卓是想干什么了,跋扈也得有个程度?
其实董卓只是想提醒大家进军慎重点,要打就要打赢,一击必中的那种。谁曾想喝了点酒口齿不清舌头打结,说话辞不达意,让诸人有些误会了。
张温阴沉着一张脸,冷哼一声,道:“就依计行事,三日后,大军拨营,攻打槐里城。”
众将领命,一个个鱼贯而出。
孙坚走在最后,他看董卓向来不顺眼,这次董卓胡言乱语,动摇军心,他也顾不得许多了。便向张温道:“董卓不怖罪而邸张大语,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
这是要张温下手了,张温想了想,道:“董卓素著威名于陇蜀之间,今日杀之,西行无依。”张温想得很透彻,董卓名震西凉,到时兵进凉州,还要他这个本地土著配合呢。杀了西进就没依靠了。
孙坚又劝道:“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章、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未威者也,是以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于是在矣。”
张温思来想去,最后还是不忍,决定以大局为重。于是对孙坚道:“君且还,卓将疑人。”孙坚拿张温没办法,只好起身而去。
刘备这些日子,对董卓也做了个大概的了解。觉得董卓做一个武将,大抵还是能够合格的。至于说董卓骄横,历代以来,哪个武将不骄横?董卓如此,不过是自仗武勇军功,觉得张温镇不住他罢了。要是张奂、皇甫嵩、朱俊等在此,他敢如此?军人还是挺简单纯粹的,只认军功勋章,不认你曾经做过多大的官。
后世军区的人,又何曾把地方官员放在眼里了?哪怕是封疆大吏,说不睬你就不睬你。这样看来,董卓还是挺可爱的。董卓后来成事,只不过是京师的人办事太蠢,让他看到了中央朝廷的腐败无能,助长了他的野心而已。野心谁都有,权力谁不爱?换刘备到董卓那个位置上,刘备也要这样干。
不过,刘备决定,尽可能的找机会,阻止董卓入京。这家伙就是一粗汉,啥也不懂,毁了太多的东西了。结果作威作福了一阵子,还是免不了败亡。因为他始终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士大夫群体的配合,他一个军将,如何能够掌控朝廷?只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至于陶谦,刘备对这个史书上的恩人,也观察了一阵。不过也没太多结交的意思。陶谦属于大器晚成的,快五十的年纪了,还在军中。不过,到后面几年,才是他人生的巅峰,他会因徐州黄巾祸乱,而出镇徐州。最后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其实刘备最感兴趣的是孙坚孙文台。孙坚着实是个有本事的,人长得帅不说,手上功夫也棒。虽然死得早了点,但架不住人家养了两个好儿子呀。
小孙策今年也应该十一岁了。其实刘备很想知道,孙坚长期在外,儿子放家里散养,怎么就养出个孙策和孙权这么牛的孩子了。这也未免太神奇了点。孙权还好,孙策的武力值,简直就是惊人呐。
于是这些天,刘备一直在和孙坚拉关系。心想到时孙坚要是死了,小孙策无依无靠,让他来投自己这个世叔得了。然后为自己效力打天下,就不要去割据江东和自己争了,这样多累。
刘备的行动,还是有些成效的。毕竟刘备虽然年轻,但名气在那呢。这头上光环,比孙坚的耀眼多了。而且刘备资历那也是足足的,县令、太守、东中郎将等职务,都是孙坚没有经历过的。所以刘备要接近孙坚,简直是再容易不过。最关键的是张温帐下诸将,也就孙坚和刘备年岁相近。孙坚只大刘备六岁,不比其他人,都比刘备大一轮以上,没话题有代沟……
孙坚出了帅帐,没有回自己的营地,反而到了刘备帐中,来向刘备诉苦了。
孙坚一进帐,见了刘备,便道:“玄德,今日董卓那厮,对张车骑太过无礼,玄德为何不阻之?”
刘备笑道:“文台兄,两军临战,用人之际,张公岂会处置董卓?且看罢,张公心中自有计较,待凉州事了,必有动静。”
孙坚尤自不平,道:“不斩董卓,如何服众?”
刘备心想,孙坚三十岁了,在政治上还挺幼稚啊。不过转念一想,孙坚之前只担任过几任县丞,从未任过郡县守令之正职,然后黄巾大乱,他就以佐军司马的身份入了军中,一直到现在……也怪不得他有些事情看不透。
于是刘备便道:“文台兄,张公乃一军主帅,他的眼光所及,自然要比我等更长远一些,所虑也会更多一些。比如斩了董卓,他部属的反应。斩了董卓,凉州与他相交好的诸豪杰反应……如此种种,是以张公目前暂时置之不理,一切以大局为重。要到凉州事了,才有可能发作。”
说到这里,孙坚才有所悟。两人又闲话一阵,孙坚才向刘备告辞,径返军中。





汉皇刘备 第一百一十八章 凉州之战 三
槐里城,韩遂、边章等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营帐,心中忧惧,不禁想道,还以为中原大乱,汉廷已无力西顾。看来自己还是想岔了啊。
此时边章、韩遂等已有退意。而北宫伯玉等却死活不肯。叫嚣着要和汉军决一死战。韩遂心想,要死战你们去,老子却是不会奉陪的。
边章却开始埋怨道:“文约,早依我之言,称雄凉州便可,何苦入寇三辅来哉,此时引汉军大举来攻,如何是好?”
韩遂闻言大怒,他早就对边章不满了。要不是边章当初一口答应金城太守陈懿出营说降,他如何会听陈懿之劝,也跟着出来?结果倒好,入了贼营就出不来了,反而成了贼首。死后无面目见祖宗不说,每日里处在军中,也是凶险得紧,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命就玩完。这一切,都是拜边章所赐。
于是韩遂反诘道:“数万骑盘踞凉州,凉州残破,粮饷从何而来?扫灭郡县又能获得几何?难道领着义从军去攻打羌人?真有这想法,我等只怕便要立马**了,这破城又各矮又小,汉军精于器械,如何守得住。出去较量一番,不能胜,便退走。比死守在此处要好得多。”
北宫伯玉等听了,觉得也是如此。凉州儿郎崇尚进攻,守城确实是有些难为了。
于是众将尽起大军,出城与汉军相持。
刘备在左军,见凉州精骑尽出,与左右众将道:“若得凉州兵,纵横天下不是难事。”
荀彧道:“奈何其桀骜难驯。”
张飞在一侧道:“这凉州,几十年间就从未消停过,不是这家反,就是那家叛,最后还是难逃覆灭的下场,何苦来哉?”
刘备却是知道,凉州作乱的,大多是羌人。就是这次的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也都是归附的义从首领。说白了,也是异族。虽然羌人作乱,有着种种理由和借口,但在刘备心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未来,要么把羌人彻底打服,要么就把他们全部给灭了。否则,凉州难安。
自从羌乱以来,凉州成为四战之地,残破不堪,汉民想要获得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也是一种奢求。兵祸来临时,只能弃了田宅,逃离自己的家乡,成为流民。流离失所久了,要想活下去,便只有从军一途。于是为了活命,汉民也不管官军叛军便加入其中。对于这部分人,刘备心中只有怜惜。他非常能理解,乱世之中,一个人如何能够生存?抱团取暖才是道理,活下去才是道理。
汉军摆开阵势,鼓声隆隆,动地而来。前方,凉州骑兵耀武扬威,持了兵刃在马上怪叫个不停。渐渐离得近了,凉州骑兵开始加速冲阵了。马蹄声轰鸣,直奔汉军。刘备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骑兵冲锋,一时之间不由心旷神怡。
骑兵冲到汉军阵前,前方的盾手一个个脸色发白,咽了口唾沫,把大盾死死抓住,以期待马上来临的巨力撞击,身后,一排排长矛兵,把长矛斜斜刺出盾阵,他们坚信,只要凉州贼敢来,就要他们好看。
凉州骑兵眼看就要撞上冷森森的矛尖了,却一个唿哨,把马儿一拨,斜斜的从汉军眼前掠走,汉军迎来的,除了一股扑面而来的烟尘,还有飞蝗一般的箭雨。军中的屯长军侯们,凄厉大叫起来:“手盾!”
阵中的汉军忙不迭的举起左臂,用手臂上的小盾护住头脸要害。只听见一阵阵噗嗤的声音传来,那是箭矢射入汉军身体的声音。
而后,惨叫声立马传来。刘备在寨楼上,看见己军倒下大片,不由深吸一口凉气,道:“凉州贼军骑射功夫果真了得!”
众人此时也不禁收起轻视之心。当初在蓝田,打了个巧仗,让李文侯狼狈而逃,当时还有些小视凉州兵。如今见了,才知道,当初自己是有多幸运。要李文侯有这等本事,自家军队对上了,不说输,但惨胜是必然的。
张温于中军之中,不停的发布命令。汉军的伤亡者,立马被转移,然后空缺又被后备军补齐。有了防备,第二轮、第三轮箭雨,伤亡就没这么大了。
这时,刘备也看出己军的缺陷来。没一支拿得出手的骑兵部队。所以只能任由凉州骑兵**。虽然己军也有数千骑,不过却被张温掌控在手中,准备关键时候来用的。此时若把骑兵拿出来与凉州贼较量,只怕会死伤殆尽。
韩遂等人也知道,不把这支汉军彻底打败打残,他们就算有大半骑兵,也拿汉军无法。自己粮草全靠掠夺,汉军粮草源源不断,他们只要步步进逼,就可以轻松把己军逼入凉州。凉州虽大,但自己终归有退无可退的那一天。到时,只怕就是授首之日了。于是拼了老命的率领麾下进攻。
来了!凉州贼军悍不畏死,血红着双眼,口中嗬嗬叫着,连人带马一齐撞在盾阵之上。虽然撞上来之前,许多凉州兵已经被长矛刺死,但惯性使然,他们还是把盾阵撞得东倒西歪。许多盾兵闷哼一声,口中沁出一缕血丝。这巨力撞击的滋味,着实不好受,许多人因此受了内伤了。
在凉州贼军不计伤亡的冲撞之下,汉军大阵终于被撕开一条缝隙。贼军大喜,便顺着这条缝隙杀了进来。喊杀声陡然响起,凉州贼军想击破汉军之阵,汉军想把凉州贼一个个留下来。于是刀枪并举,血花四溅。
残肢断臂飞舞,人马各自哀嚎。刘备看了,对张飞、黄广道:“两位替我守住中军大营,照顾好文若、宪和。不得有失。”
而后又与黄忠、关羽、严颜道:“披甲整军,随我出战!”
简雍大惊,劝道:“主公,凉州贼来势汹汹,主公不如留在中军营中居中筹划如何?”
荀彧也劝:“主公,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乃一军之主,身份尊贵,如何能上阵厮杀?”
刘备爽朗的笑道:“文若,宪和,我久在军中,又岂惧厮杀。勿须多言,且看我如何破敌。”
于是更不多言,领了众将,出营而去。
左军是刘备,孙坚所部。此时已经混战成一团。方才在高处,刘备见了孙坚率了一部人马,浴血奋战,哪里人多便往哪里杀。已经与凉州兵搅成一团了。
刘备引军方出营,迎面便有一将领军杀来。旁边黄忠大喝一声,飞马而出,把此将一刀斫作两段,枭了首级系于马颈,刘备身后诸军不用多说,一拥而上,把惊讶不定的凉州叛军分作几段,然后砍马腿的砍马腿,剁人的剁人。一会儿功夫,这一小支叛军便死得干干净净。
刘备看着麾下专业的手法,不禁笑道,幸好没白教,又看看黄忠、关羽和严颜,心道,文若和宪和也是白担忧,有这几位保镖在,我几乎可以在敌阵中横着走,若还有失,那就真成笑话了。
凉州兵早先撕开汉军阵形,一古脑冲了进来,初始,还是对汉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的。骑兵对步兵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不过,随着凉州兵未能凿穿汉军大阵,骑兵速度上的优势丧失之后。汉军的战斗力立马便爆发出来。
此时,凉州兵开始出现大量伤亡了。韩遂和边章在后面看得清楚,心痛不已。这是凉州精骑啊,与汉军哪怕是一换二,他们都觉得亏死了。可如今在汉军阵中,竟然多数是一换一了。而北宫伯玉李文侯这些傻子,还带了人在里面杀个不停。
边章大喊道:“鸣金收兵!鸣金收兵!”
后面的听了,停下脚步不再向前,而汉军营中的北宫伯玉等,却已经杀红了眼,浑不觉自己身边的铁骑正在逐渐减少。他们正享受着大肆屠戮汉军的快感。听到鸣金,却又哪里肯退。
边章见北宫伯玉等人死战不退,不由大怒:“简直岂人太盛!”这些羌贼把他劫至营中,借助自己声望起事,明面上举自己与韩文约为帅,私底下却牢牢掌控部曲,又何曾对自己真正尊敬过?
此时自己鸣金收兵,他等却置若罔闻,不把自己一军主帅放在眼里。边章怒极,却又无可奈何,已入贼营,双手鲜血累累,再想全身而退。已不可能。只能一步步别回头,向前走了。只是北宫伯玉等,却须好生谋划一番。
身边韩遂未发一言,但眼中的凶光却证明了,他对北宫伯玉等人的极度不满。
又过了一会,边章道:“文约,北宫伯玉、李文侯再不知好歹,我们便引军后退罢,不留在这陪他们一道送死了。”
韩遂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汉皇刘备 第一百一十九章 凉州大战 四
北宫伯玉不是没听到鸣金的声音,只是他体内的残暴因子一苏醒,便已经停不下来。而且,他似乎已经望见汉军的后营了。再冲杀一阵,便可把汉营杀个通透。为何要退?
北宫伯玉是不想通,李文侯是退不了。他好死不死,率了数千骑一头栽进刘备大营。交手还没多久,上次见过的众将都出现了。这几个家伙武力值有多高,李文侯自然心中有数。见了黄忠、关羽等人,李文侯不由一阵心惊肉跳。觉得不太妙,于是拨转马头就走。可惜此时两军犬牙交错,他又能走到哪里去?
黄忠远远见了李文侯,大喝一声,拨马就追。这头关羽见了,也引军前来截杀。李文侯带了人马左冲右突,结果被汉军死死围住,就是冲不出去。
刘备所部,比其他汉军在训练上又要严格许多,刘备自己对阵形半懂不懂,但他不会,有人会呀。他只是严抓军纪,严抓队列,然后其他的,阵形也好,兵种配置也好,全交给专业的人来干。新兵在队列和军纪上形成了习惯[刺就刺,说砍就砍,整齐划一不说,关键是还不怕死,袍泽在身边倒下,其余的人却眼睛眨都不眨一下,该干嘛干嘛。于是李文侯悲催了。
死伤上千之后,李文侯撑不住了。他一心想杀出去,但是汉军众将却调度大军把阵形变得超级厚,杀到最后,无非是看谁人多了。但是李文侯不看好自己。骑兵失去了机动性,坐在马上,简直就是人型靶子。后方的汉军弓箭手已经在发威了。一轮箭雨就不知道要射翻多少个。
李文侯东躲西窜,终于还是被关羽给追上了,他知道躲不过去了,于是拨马回身道:“我愿降!”
话音方落,回答他的却是一道如匹练般的刀光。好大一颗头颅飞上天空,空中,李文侯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世界,脑中莫名的想道,若有来世,就在家里种田,也不造反了,可惜了家里那么多女人……然后,就是永恒的寂灭。
关羽自然听到了李文侯求降的声音,不过关爷他傲得很,像这种在他手中撑不过几合的人,他觉得就是降了,留在主公营中也是吃白饭,浪费粮食的那种。于是毫不客气的一刀剁了出去。
李文侯一死,所部大惊。纵横凉州的首领就这么死了?被眼前这个年轻的将领一刀砍了?汉人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羌人也是人。是人,就知道怕。今日与汉军交战,杀到现在,没占到什么便宜不说,一伙老兄弟反而折了不少进去。看看周围一地的残尸,再看了看四周把自己围得死死的汉军。又看了看地上脑袋没了,脖子还在溢血的李文侯。于是,当的一声,有人心中惊惧,先扔了兵刃。然后像似得了传染症一样,一个个的全部弃了兵器,跪拜于地。
刘备被严颜护得严严实实,一路行来,见了地上数千凉州叛军,他虽然心喜凉州军兵力。但对这种动不动就犯上作乱的义从军实在是不喜欢。他真要招兵,去招凉州六郡良家子就行了,这种双手沾满汉人鲜血的异族,不如杀个干净。省得他看了碍眼。
于是刘备道:“全都杀了,一个不留!”
跪在地上的降兵听了,心神都抖了几抖,想反抗,却又提不起一丝气力了。厮杀到现在,已经筋疲力尽,全凭一口气撑着,这口气泄了,再想动一动,已经是没力气了。
黄忠、关羽听了,便把手一挥,准备让麾下军士去砍人头。旁边严颜忙劝道:“主公三思啊,如此精卒,杀了着实浪费。且自古杀俘不祥,战场之上,人多眼杂,若有人知道主公杀俘,张公必然不喜。”
刘备想了想,觉得严颜言之有理,张温自己和他不熟,要是他知道自己杀降数千人,搞不好就要参自己一本。自己现在可还没有资格和皇帝掰手腕,亮肌肉。皇帝一道诏书,立马就可以把自己打回原形。算了算了,把这帮人先收押着,到时和文若商量下该怎么使用。让这帮人去开荒或者修路都行,比一刀杀了,似乎要划算得多。
于是刘备便道:“汉升,云长,你们派一部兵押送俘虏至营中,然后其余人跟我救援右军。”
等刘备这里弄好,右军已经不需要他救援了。北宫伯玉也不是傻子,发泄一通后清醒过来,看着汉军越来越多,自己部曲越来越少。立马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于是率部调转马头,拚命冲了出去。
韩遂、边章正准备拨营退走,见北宫伯玉冲阵,此时大局为重,不愿内斗,于是也遣了一枝军前去接应。两方前后呼应,终于杀透数重围,突营而出。
凉州兵败而不乱,又多骑兵。于是汉军追了一阵,也便见好就收。
凉州叛军连退数十里,然后扎营,检点损失,唯独不见了李文侯。问遍帐中诸将,皆是不知,最后只有一牙门将道:“末将于战场,远远看见李将军旗号在左军,然后不久便断了……”
边章、韩遂等人面面相觑,帅旗都没了,那还说什么,李文侯肯定是折在汉军手中了。也是李文侯倒霉,湟中义从和羌人叛乱,他们也是按照部落来推选头领的。李文侯的嫡系先是在蓝田偷营,偷鸡不着反蚀了一把米,损失大半。然后回了主营中,他的势力便变得弱小起来。这些羌人厮杀了一辈子,从来不讲什么仁义道德,见有机可趁,便四下出击,许愿、威胁等等各种手段,把李文侯的部属挖走大半。结果李文侯就只剩下了不到万人的嫡系。
留下一些老弱伤病看守自己营中所劫掠而来的钱粮财帛,李文侯带了数千精锐出战,想不到一战而灭,连他自己一起,全部折在刘备手中。真是时也命也。
不过李文侯今日不死,迟早也要死在自己人手里。
听说李文侯死了,北宫伯玉那是一刻也不愿等,便向韩遂道:“李文侯所部老弱,由我来照顾。”
韩遂终究是汉人,吃相要文雅得多,他还没开口呢,便被北宫伯玉抢先了。北宫伯玉此言一出,帐中便热闹了,其他人也你一言我一语争吵起来,吵着要分李文侯的家产。韩遂和边章两人对视一眼,不由苦笑。韩遂见中军帐中吵成一团,便把刀抽出来往案上一砍,怒道:“吵什么吵?汉军还在身后不远,你们就要拨刀子了吗?李文侯所部钱帛,我与边帅共取三成,其余人口辎重,尔等自行分配,今日便要商讨完毕。明日一早,大军拨营,前往武功。”
说完,也不理众将,与边章一道出营而去。
没多久,各头领分配完毕,径往李文侯营中,领取自己的战利品去了。当然,对于李文侯的死忠分子,他们也是毫不手软,一个个的剁翻在地,杀得李文侯营中血流成河。异族,向来只崇尚武力。各部落之间,战败者不但要遭到清洗,就是被兼并了,待遇也没有新头领原来的族人好。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李文侯一死,他麾下精骑便立马投降的原因之一。
1...4142434445...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