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2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刀削面加蛋
而这个时间段云也没完全闲下来,而是站在工具柜前,拿出纸和笔,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起来。
&nb
第三十九章 全力生产
如果段云能在这个时候完成车架自动化改装计划的话,那么无疑将会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之前工厂产能底,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会得到极大改善。。
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技改也能很大程度上减轻目前厂领导面临的生产任务压力,所以段云感觉自己在这个车间有做技改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
但还还需要自己一步步来,毕竟身为一个刚上岗的徒工,没有那个厂领导会接受他的技改方案的。
饭需要一口口的吃,路需要一步步的走。
至少现在,段云还是可以靠着这台改装的车床多赚点奖金的。
车间各班组对工人超额完成任务的奖金都有明细的指标,而段云所在的粗车组,也同样有非常细致的奖励规定。
目前段云加工的这种粗车柱头,在完成定额的情况下,每多加工一个奖励八分钱!
不要小看这八分钱,一个熟练车工如果使出全力的话,除了完成每天四十个柱头的定额,还能再多做出四十个的额外产品。
四八三十二,也就是说是一天就能多赚三块二!一个月三十天那就是将近一百块的收入!
加上保底工资的话,这种收入在这年头已经是非常高的了,足以吊打车间主任一级的领导!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会这么拼命干活,车工是个细活,对人的精力和体力都耗费极大,是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的。
而且工件合格率也是个大问题,没人能保证自己加工的工件能百分之百合格,一旦不合格返工,会浪费很多的时间。
再加上很多人都留着力气回家干私活,以及正常的节假日安排,所以从建厂到现在,还从未有人拿到过超过一百块的奖金!
之前最高记录是一个叫马国庆的八级车工,也是连续五年的工厂劳模,他每个月加工的工件是最多的,但就是这样一个牛人,自从工厂实行奖金制度后,最多的一个月曾经拿到过五十一块的奖金,这已经是工厂记录了,一般车工顶多也勉强能完成工厂的定额而已,撑死了多赚六七块!
但有了这台改装的车床,段云可以轻易打破这个记录。
“咣当!”又一个新柱头加工完成,掉在了位于下放的铁皮盒子中。
看到成品已经快堆满了铁盒,段云拿出游标卡开始进行是个检查。
一连检查了十多个,尺寸精度全部都在合格品范围内,段云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车床依旧运行中,但在这一刻,这台53年产的俄国机床在他眼中俨然已经变成了一台印钞机。
这一刻,段云放下的手中的纸和笔,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车床上。
“五块六毛八……五块七毛六……五块八毛四……”
每掉落铁盒中一个成品,段云的脑子中立刻更新了一个数字,他对数字方面是有特别的天赋的。
段云从来没想过自己盯着一台机器看这么时间,而且还让他如此的亢奋……
从凌晨一点一直到五点,段云这期间更换了两次刀头。
而加工柱头的数量却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四十个!
这个数量已经远远打破了工厂的记录!
算下来段云可以将近三十块的奖金了!
而且现在距离下班还有三个小时的时间,起码还能再加工将近三百个柱头,总的算下来,那就可以赚到五十块的奖金!
也就是说,段云一天光是奖金就已经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一个月的工资了!
段云前段时间曾经一天最高赚到过一百五十块,但那样的生意不是天天有,其实从昨天开始,段云就已经把
第四十章 弹性管理
“书记”黄海涛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怒道:“书记同意你改装车床你当你谁啊一个连车床还没玩明白的徒工就要改车床,还把书记扯进来,你胆子挺大啊!”
黄海涛自然是不相信段云的话的。
管理是门学问,当领导的都是看人下菜单,手下工人什么家境,在厂里都有什么关系早就摸的清清楚楚。
段云现在在一车间是‘名人’,关于他的情况和家境众人皆知,倘若段云家里有一个父母兄弟还在这个厂子里上班的话,黄海涛也不可能对他说话这么横。
说白了就是柿子捡软的捏,先给段云一个下马威,让他对自己心生敬畏,以后管理起来的话,就会听话很多。
但段云显然不吃这套。
“我说黄班长,我耳朵又不背,你对我说话不用这么大声音。”段云眉头一挑,直视着黄海涛说道:“刚才我已经说了,我改装车床的事情,是书记许可的,你要是不信,你可以直接问书记啊!”
段云也清楚,人善被人欺,如果自己太老实,黄海涛这种人能把你当孙子一样吆来喝去的。
当工人就不能太老实,你稍微表现的刺头一些,领导有时候就不敢轻易的找你麻烦,而且平时对你还会比一般人客气很多,这种情况段云前世在机车厂工作的那三年里,见到的实在太多。
况且这是八十年代国企,厂长都没有权利轻易就开除一个职工,更何况他一个小小的带班长,所以段云根本就不怕他。
“你当我不敢当面问书记”黄海涛没想到段云根本没有半点服软的意思,随即冷笑着说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
“这马上交班了,书记一会儿就会到咱们车间转悠,你跟我到门口等着!”黄海涛说完,径直走向了车间门口。
“嗯。”段云应了一声,随即也跟着黄海涛走到了车间门口。
此时已经快到早上八点,白班的工人陆续开始进入车间。
当车间主任王强到来的时候,黄海涛和他例行简单的交了个班,王强看了段云一眼,又和黄海涛寒暄两句后,就进入了车间。
“黄班长,抽烟!”段云从左边口袋掏出一盒大前门,抽出一根递到了黄海涛的面前。
段云对人情世故还是比较圆滑的,本意上并不想和这黄国涛关系搞的太僵,毕竟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又是自己的直接领导。
“不抽!”黄海涛显然正在气头上,看到段云似乎有意服软,心中其实还是暗暗得意的。
“额。”段云闻言撇撇嘴,随即将香烟放在自己嘴里,掏出火柴点燃后惬意的抽了一口。
又过了几分钟,穿着白衬衣,带着金边眼镜的赵东升从办公楼那边走了过来。
“赵书记!”
眼见赵东升走到车间门口,黄海涛立刻快步迎了上去。
而段云则原地不动,继续悠闲的抽着烟。
“啊,小黄啊,下班还没回家呢”赵东升看到黄海涛后,笑吟吟的说道。
“书记,我找您问一件事情。”黄海涛转头看了一眼依旧站在远处的段云后,眉头一皱说道。
“什么事情”赵东升见状,神色顿时变的严肃起来。
&
第四十一章 串门
“谢谢赵书记!”黄海涛闻言一喜,连声道谢。
“行了,你也上了一晚上班了,回家好好休息吧。”赵东升微笑着说道。
“嗯。”
赵东升拍了拍黄海涛的肩膀,转身走入了车间。
眼见黄海涛向着自己走来是面色变的平和了很多,段云就知道自己没事了,这货十有**是被书记几句话给哄住了。
“行了,你下班吧。”果然,黄海涛对着段云一挥手,示意他离开。
“那我走了。”
“等一下!”
“黄班长还有什么事情”段云问道。
“那啥……”黄海涛深吸了一口气,对段云说道:“把你那大前门给我拔一根……”
……
段云回道家中后,如往常一样补了一觉,中午吃过饭后,来到了自己的出租房中。
画电路图,制作放大器和天线骨架,段云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都出于一个忙碌的状态。
虽然段云现在的天线生意没有正式开张,但他依旧需要提前做出几个成品来当库存。
没有直接做广告宣传的选项,段云现在的电器修理生意还只能靠之前客户的口碑发酵来传递,所以前期的时候,段云注定生意会有些冷清。
不过这肯定只是暂时的,因为整个厂区根本就没有一个出名的修理家电的高手,段云目前的生意没有竞争对手,所以并不担心自己的摊子撑不起来。
而趁着这段时间,段云除了囤积备货,剩下的时间则开始研究更为先进的,类似后世风靡全国的那种001有源天线。
段云甚至有过自己独立创造一家专门生产小家电的厂子,专门生产电视天线,电风扇和录音机等技术含量不算高,但市场需求大的产品,不过现在无论是在金钱人脉还是政策方面,都缺失的太多,段云还需要一些时间的等待。
图纸花了一张有一张,段云甚至开始试着做出了一个原始的电路板,但困扰段云最大的问题就是,东西虽然能做出来,但最终还是需要有一台电视机来反复进行测试效果的。
虽然昨天晚上李国胜承诺想测试天线,可以随时到他家来,但段云感觉有些不妥,一次两次可以,时间长了肯定会惹人烦,况且李国胜在厂子里是科长,段云虽然送过他家一架天线,李家说起来还欠段云一份人情,但段云是不会轻易把这里重要的人情用在测试天线这种小事情上的。
所以段云必须也有给自己家里购买一台电视机。
只不够段云现在手头的钱并不算太富裕,前两天刚买了一辆自行车,又购买了很多电子元件和其他工具,段云现在只有不到四百块,考虑到还需要留一些本金,所以若是想买电视机,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从中午一直到傍晚时分,段云都独自一人在出租屋中忙碌着,组装天线累了就喝口水坐在桌前写写画画,脸上满是亢奋的神色……
……
晚上七点多,李芸和母亲刚刚吃完饭,正在收拾桌子的时候,外边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谁啊”正在把剩饭剩菜端进厨房的李芸母亲问了一句。
“李大姐在家么”门外传来了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
“啊,小徐啊。”李芸母亲闻言面色一喜,连忙把碗筷放入厨房水池,快步走到了门口。
开门的瞬间,两个中年妇女出现在了门口。
“快进来!”李芸母亲笑吟吟的示意两人进家。
&n
第四十二章 推销
“咔哒。”随着一声轻响,李芸母亲揭开电视机上面的防尘布后,扭动了开关的旋钮。
“沙沙沙!”电视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片雪花。
连着转动了两个台,依旧是雪花一片。
“有台么”矮个女子见状,问了一句。
“这咋都是雪花呢……”高个女子也轻声说了一句。
李芸母亲脸色微微有些难看,转头对厨房喊道:“小芸,快过来。”
“等下。”李芸应了一声,随即端着一盘洗好的苹果走了进来。
“赶紧帮妈调调天线。”李芸母亲对女儿说道。
“妈,后面还没连上天线呢。”李芸走到母亲旁边,伸手在电视机后将馈线接头连接起来后,说道:“段哥昨天说过,这天线不能一直连着,遇到暴雨雷电和不用的时候,就要把接头断开,不然有遭雷击连电的危险……”
“妈记性差……”李芸母亲微微一笑。
“行了,妈你再换台试试。”李芸接好天线后,拍了拍小手上的土灰说道。
“咔哒!”
随着旋钮再次转动的轻响,电视上出现了中央一台画面。
这个时候正是国际新闻即将结束的时间,播放正是国阿根廷马岛之战,马尔维纳斯群岛的阿根廷驻军向英**队投降,解说员正介绍事情的经过。
“还行吧,画面挺清楚的。”
“挺好的,和总工家的差不多。”
李芸母亲的两个同事点头说道。
尽管话说的客气,但这两个中年妇女其实内心还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虽然厂区有电视的人家不多,但室外天线算不上什么太稀罕的玩意,大兴这地方距离北京进,有几户人家都买的成品回来安装上了。
不过由于大型这地方地处盆地,周围三面环山,由于电视信号的传输原理问题,所以即便安装了天线,也仅仅只能提高一些电视信号的清晰度而已。
这其中总工家的电视天线是最好的,是从广州那边买的,据说是从香港那边引进的,算是国内最好电视户外天线了,可即便如此,也依旧只能收到中央一和山西电视台两个台,只不过画面要比不接天线清晰很多而已。
李芸母亲说她家天线能收到好几个频道,而且清晰度都很高,在这两个女同事看来,显然是吹的有些过火了。
但接下来电视上出现的画面,却让这两人目瞪口呆。
“咔哒!”
李芸再次扭动旋钮,屏幕上出现了电影《地雷战》的画面,一个rb鬼子一脚踩在地雷上,瞬间驾鹤西去。
“这是什么台”眼尖的矮个妇女看到屏幕左上角不是熟悉的央视和山西台的台标后,立刻对着李芸母亲问道。
“这是河南台。”李芸母亲脸上闪过一抹得意,接着说道:“河南台天天转播完中央新闻后就开始放电影,其实也都是些老片子,《地道战》《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啥的,也没啥看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