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尚南山
这几个人有一个人当时在庭审现场附近,事情都有可能有转机,只要廖炳勋不是马上死亡,凭况且的医术完全可以救活他,多重的伤都没问题。
况且此时相对别人来说倒是轻松许多,他张罗着让护卫们搬来桌椅,还有酒。
“诸位大人,这件事就算告一段落,大家也不用想了,结尾的事再辛苦办一下,把材料和亡人移交到北京,来,现在大家都请喝酒压压惊吧。”
他带头喝了一大碗,他也的确需要借酒劲儿来疏解心中的郁闷。
他对后面要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事已经有所预料,不过也不担心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没什么好担心的,有事说事,有事解决事就是了。
曹德麟几人也都是脸色惨白,一碗酒下肚后,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至少像个人模样了,原本略微发抖的身体也能坐直了。
他们是被吓的,不是杀人的场面,而是荣中军冲过来的那种气势。
他们并不知道荣中军是在演戏,没有杀他们的意思,但那股气势完全震慑住了他们,现在想起来心头还是怦怦乱跳。
几位大人当时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吓得瘫倒在了太师椅上。
况且也能想见当时的情景,他毕竟多次遇刺,每次都是刀锋擦着身边而过,或者剑尖触到鼻尖,他每次都能镇定如恒,不是艺高人胆大,而是吓得不会动弹了。
这也没什么丢人的,让任何没经过那种阵仗的人遇到都会吓得变成僵尸,这还算好的,再差一些的可能就大小便失禁了。
初上战场的人每个人都要度过这样一关,不要说炮火轰鸣,弹片横飞,子弹如雨,就是各种混合起来的声音也能让人感觉直接进入了无边的地狱,而不是在人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死神盯着,在死亡边缘转悠的每一分每一秒。
真正的战争只有残酷和灭绝,那种人人英勇无畏,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锋,子弹都跟长了眼睛似的从身边刷刷射过,却不伤及身体丝毫,只会在好莱坞巨资打造的战争片中出现。
大海商 第三百八十三章 消息走漏
此时,王崇古等人也过来端了一碗酒喝下去,他和方逢时都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王崇古去军营抓人没有抓到,方逢时倒是抓到几个,可惜都是老弱病残,没有重要人物,算是完全失败,这里又失去了唯一线索,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大人,这是一颗药丸,是荣中军临死前吐出来的,可能是毒药。”此时一个总旗过来,掌心里托着一枚药丸。
荣中军吐出这枚药丸时,看到的人并不多,曹德麟等人也没在意,就没加在证物里面。
这位总旗就是负责庭审现场的护卫首领,此次犯人在他的监护下被刺杀,他也感到罪过不小,好在他发现了这枚药丸,此刻交给给况大人,希冀能减轻些罪责。
况且无意责怪任何人,这种事发生前谁也不可能预料到。
荣中军是军方代表,又是将领,他随身不要说带一把匕首,就是佩带腰刀也是理所当然,没有理由因此拒绝他入进庭审现场。这样优秀的将领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甘心当一个刺客,算得上是一则奇闻了。
刺客一般都是亡命徒,或者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刺客,另外就是几大势力暗中培养的死士。
这几种人跟荣中军都搭不上边,荣中军可是履历清白,立有战功,在边军中声望很高的年轻将领。
况且接下了药丸并没有任何表态,而是对纪昌道:“把其余的七千人都调过来,不仅驿馆周围要布防,整个这一片街区都要严密布防,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违者抓起来,抗拒者就地格杀。”
纪昌唱了声喏,马上派了一个传令兵去外面调集人马了。至于在周围布防的事自然要由孙虎来做,他只是负责大人的人身安全。
听着况且杀气腾腾的命令,王崇古等人心里又是咯噔一下,这怎么听上去好像还要出大事的节奏啊,咱们又有什么地方疏忽了吗?
“钦差大人,这……有必要吗?”王崇古嗫嚅道。
他心里想这可是一万精兵啊,都调集过来严密布防,这是防谁呢?
况且叹道:“没这个必要当然最好,就怕这些还都不够呢。纪昌,你派人去跟戚帅说一下这件事,请他带领三千人保持机动,随时准备策应咱们这边的行动。”
戚继光此时人在军营,他是准备陪着况且去小王子的王帐做客的,小王子可是谁都不服,就服戚帅,戚帅之名在鞑靼也是家喻户晓。
“这……”方逢时也有些懵圈了。
“钦差大人,您是怕边军闹事吗?”
“不是怕他们闹事,而是他们必然要闹事,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李志鹏给咱们设下的圈套,咱们中招了,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先保护住自身的安全,然后再说其他的事。”况且苦笑道。
事情到了这一步,就是傻子也应该知道荣中军临死前大喊大叫的那些话,就是栽赃陷害他们,陷害的对象不仅是况且,还有整个谈判使团。
不过王崇古和方逢时对此事还是心有疑窦,他们并不是完全相信护卫和曹德麟他们的说法。
尽管众口一词,可是他们觉得荣中军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刺杀廖炳勋对他对边军有什么好处?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设套陷害况且和谈判使团,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好像有点说不通。
更何况万事悠悠,唯死为大。
就算有再多的好处,荣中军死后也得不到了。
所以荣中军为何要这样做呢?
荣中军并没有这样做的动机,这才是王崇古等人的疑虑所在。
如果说荣中军是被李志鹏派来干这事的,且不说为此失去一个培养多年的将领划不来,即使是对李志鹏又有什么好处?他们想破了脑袋也得不出答案。
廖炳勋就是招供,这件事也未必能连累到李志鹏,这一点可以从廖炳勋被抓的开始李志鹏和荣中军并没有当回事,他们出面要人只是因为手下指挥使的要求。
他们也都很了解李志鹏,其为人表面鲁莽,实则心里很细致,不过却也还算是光明磊落的人,绝不是那种心地阴险恶毒之徒,在他们看来,况且倒是心机很深,根本看不透他的心思。
此事笼罩着层层疑云,根本搞不清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崇古和方逢时心里都有一丝疑虑,这件事会不会是况且搞出来的,是他一手制造的假象,设的圈套?
虽说况且也没有动机做这样的事,不过这样一来所有线索断掉,案子就理所当然地转到北京了,况且就能轻装上阵,带着使团去塞外谈判,也算是一大收获,而且这件事发生后,使团内部的人也不可能对他有任何不满。
但是荣中军怎么会配合况且呢?还故意向况且身上泼脏水,刻意制造矛盾。
这又是说不通的地方。
“钦差大人,依下官看,要是边军那里有事,还是由下官和方大人先调解一下吧。”王崇古沉吟道。
在心里,他和方逢时还是不由自主的偏袒边军一方,毕竟都是本地势力。
他们现在表面上处处配合况且,站在况且这边说话,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是全权钦差大臣,是他的上级,不配合等于是挑战朝廷的权威。
王崇古也是钦差,明朝一般总督都是钦差大臣,只是未必人人有尚方宝剑赐予。巡抚就差了一等了,只有很少的巡抚是钦差,如海瑞巡抚江南,挂的就是钦差大臣的头衔,一般巡抚都是由内阁或者部院派出的,皇上只是同意而已。
钦差大臣就是以皇上的名义行事的,名义上对地方官员都有先罢免再弹劾的权利,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权利,一般人不会这样做,得罪人的后果太严重了。
你挂着钦差的头衔时没人招惹你,可是钦差大臣都是临时设置,不是永久性的官衔。若是有永久性的钦差大臣,岂不是多了一个皇上,不要说大臣们不干,就是皇上也受不了。如果你在行使钦差大臣职权期间过于专横跋扈,等你回去述职卸去头衔之后,一定会有人来找你的麻烦。
这跟尚方宝剑一样,只是为了增加钦差大臣的威严,不是给你乱砍人,虽说的确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况且比王崇古多了一个如朕亲临的权杖,这还不说,他还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锦衣卫的都指挥使向来都是皇上身边最红的红人,无一例外,所以他在众人眼里比王崇古级别高是必然的,就是王崇古也是处处以下级对待上级的礼仪对待况且,况且也坦然受之。
“王都堂调解一下也好,强龙不压地头蛇嘛。”曹德麟笑道。
况且淡淡一笑,并没反对,王崇古如果能压制得住边军的躁动,他当然没意见,就怕这件事已经超出王崇古的能力了。
“荣中军是我允许进入庭审现场旁听的,现在出了这种事我也有责任。”王崇古道。
曹德麟不愿意听了:“老王,你什么意思?这事你要是有责任,我不是责任更大嘛,是我同意他来旁听的。”
“王大人不是这个意思,曹都堂也是给我们地方上一个面子才这样做的,责任还是要由我们地方上来承担。”方逢时忙笑着道。
况且打断了他们的争论,淡淡道:“我刚才都说过了,这件事所有责任由我承担,诸位大人就不必揽责了。现在不是讨论责任的时候,大家都好好想一想,荣中军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临死前为什么要大叫大嚷那些疯话?”
“对了,他的那些话还没传出去吧?”曹德麟忽然想到这一点。
如果荣中军的话没传出去,外面的人就不可能知道,这个圈套也就不成立了。至于廖炳勋和荣中军怎么死的,当然可以实话实说,只要不对外人提起荣中军的那些疯话就行了。
没有这些话做前提,圈套也就不存在了,毕竟除了这些话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曹德麟他们想要“杀人灭口”。
杀人灭口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事,但是传到外人的耳朵里,大家会相信谁?是相信曹德麟他们,还是相信当时拼死力战而死的荣中军?
这就是圈套所在。
“对了,荣中军不是带来几个随从的吗?现在哪里?”曹德麟急忙问道。
“回大人,当时他们都在庭审现场外面,听到荣中军的话后情绪非常激动,就开始攻击我们,想要闯进去,被我们制住了,现在都捆绑起来关在一个小黑屋子里。”一个护卫总旗回禀道。
这个总旗当时负责庭审现场外面的警戒。
“一个都没跑掉?”况且急忙问道。
这可是关键所在,若是一个都没跑掉,况且担心的事可能就不存在了。
“当时外面的人全部都被制住了,属下敢拿脑袋担保。”总旗信誓旦旦道。
“那就好,那就好。”况且抹了把额头,并没有冷汗冒出来,他是习惯性动作。
“好像有一个跑掉了,当时那个随从距离比较远,不知为什么撒腿就跑,我当时还奇怪呢,现在才明白过来。”方逢时此时却颓丧道。
“什么,跑了一个?方大人,你确定?”况且追问。
“确定,我认得那个随从,当时还不知道他为什么跑,后来听说荣中军出了事,就知道他是回军中报信去了,可惜当时还不知道荣中军这些疯话,也就没让人拦着他。”方逢时后悔得直跺脚。
大海商 第三百八十四章 谁来定性
众人听了方逢时的话,都后悔不迭,尤其是几个护卫头目,更是脸都绿了,这可是他们的责任。
不过当时情形太混乱了,大家都只是顾着这些大人物的安全,没有人注意荣中军几个随从的去向,被制住的几个人还是因为他们主动攻击护卫,想要强闯进庭审现场才被武力制服的。
“好了,事情已经发生了,懊悔也没用。现在王都堂说句实话,如果边军真的鼓噪闹事,您弹压下去的可能性有多大?”况且将了王崇古一军。
王崇古偏袒边军,况且并不见怪,这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关键时刻还是应该分得清是非。
况且想要自己担下责任,想要自己来对付边军,同样是为王崇古着想,不想他作为本地的封疆大吏跟当地的军方搞得太僵。
可惜王崇古有些不买账,甚至怀疑况且在其中搞鬼,这就把事情弄复杂了。
王崇古想了想,沉吟道:“如果边军只是鼓噪,我弹压他们是有把握的,就怕他们闹哗变,那样的话我就力所不及了。”
方逢时皱眉道:“就因为一个廖炳勋的死,边军就闹哗变,没那么严重吧?”
“廖炳勋的死并不重要,但是荣中军的死太过蹊跷了。”王崇古叹道。
曹德麟马上恼了:“王大人,你把话说清楚了,什么叫蹊跷?我们可是把事情经过说的明明白白的,当时在场的又不是我一个人,上百双眼睛都看到的。要说蹊跷的是那个见鬼的荣中军,忽然发疯似的大喊大叫,我们还想让李志鹏总兵官交代一下呢,他的部下充当刺客,这到底是怎么回一事?”
王崇古双手一摊,苦笑道:“曹大人,下官不是针对您,您和诸位大人还有护卫们的话我跟方大人自然一百个相信,可是外人能相信吗?边军他们能相信吗?若是说这是李志鹏搞的鬼,也得有证据,不能随便给人扣帽子。”
曹德麟语塞,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这才明白况且说的遭人陷害而且中招了的意思。他们的确无言以对,事情经过的确是那样,可是事实归事实,任何事情都得符合逻辑,才能令人信服。
况且笑了笑,没有插言,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从一开始就已经料到了。
他急忙调来外面的七千护卫,就是怕边军闹事,冲击驿馆,王崇古相信他自己能调解,能弹压得住,估计也是没完全预料到事情的严重性吧。
此时,盖文虎忽然道:“先不说边军是否要鼓噪闹事的话,毕竟还没有发生,且说说富大人他们两位的事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
况且皱皱眉,盖文虎这是何意?
他看看曹德麟,曹德麟也是一脸的懵逼,看向盖文虎,也不知他此时忽出此言是什么意思。
案子到了现在是真的查不下去了,就是在一般的官府,也就是封卷处理,放到一边,作为悬案,等候以后有机会或许能重开案卷,这种可能性很小。
每年各地官府都有很多悬案无头案,办着办着线索就中断了,无法继续查下去,只好作为悬案挂起来,查到新的线索再行审理。
许多时候这种案子最后的告破都是因为在某地抓获了一个犯人,严刑拷打下,犯人熬不住酷刑,就把自己的做下的案子全都交代了,其中可能就包括以前在某地的悬案,于是一宗悬案就这样告破了。
查案不仅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查案经验和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等等,许多时候是靠机遇或者侥幸甚至偶然破获的,这种事不仅在古时候经常发生,就是在后世各种科学手段无所不有时也一样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死角案件。
“盖都堂难道还有什么高见?请赐教。”况且拱手道。
他刚才已经把案子做了处理,就是封卷,把卷宗和犯人的尸体都转交给北京的都察院等三法司,由他们决定是否查,如何查。
如果要查,第一个要抓捕的依然是廖京生,找不到人就只能发海捕文书,就是后世所谓的通缉令,最后能否抓到只能靠撞大运了。
况且估计,就是北京的三法司最后也只能封卷,此案将不了了之,或许哪一天碰巧抓到了廖京生,再重开此案的审查,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盖文虎讪讪笑道:“钦差大人,别误会,我不是说案子的事,而是说如果富大人他们确认是失踪了,咱们的人员可就少了两位啊,是不是应该要求朝廷再委派两个大人来了几句话。
王崇古苦笑起来,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况且等人。
“王大人,出什么事了吗?你这是什么眼神啊?”盖文虎正在得意中,看到王崇古此时的眼神,不禁有些毛骨悚然。
“李志鹏发难了,他派人来讨要廖炳勋和荣中军的尸首,说是他们都是立有战功的将军,不管死前有过怎样的错误,现在人死如灯灭,一切过错也应该消失了,还是应该让他们入土为安的好。”
曹德麟一听这话,激动起来,大声道:“放他娘的狗屁。有过怎样的错误?在三堂会审的庭审大堂上刺杀了犯人,然后还要刺杀我们这些主审官,这仅仅是错误吗?这是谋反。”
“就是,三堂会审不是一般的审讯,是最高等级的审讯,是代表皇上和朝廷的,荣中军不知受了谁人的指使和教唆,居然刺杀我们,这就是谋反。”盖文虎也攘臂大叫道。
王崇古和方逢时心中大惊,廖炳勋的案子没有查明白,无法定性他的罪行,不过荣中军犯的的确是死罪,但是说他是谋反就有些上纲上线了。
如果荣中军被定性为谋反,那么他军中的上级同僚还有许多好友都得接受审讯,若是这样处理,事情可就闹大了。
这两个人真还是不怕乱子大,难道真想逼边军造反不成?
“钦差大人,您怎么看?”王崇古心里有些打鼓道。
“李志鹏居然有脸来讨要犯人的尸体,他不知道国法二字是怎么写的吗?还是他眼中根本没有国法?他如此无礼要求,简直是不要脸了。至于荣中军的事怎么定性,还得由北京那里终审之后才能定,现在无法做定论。”况且道。
他毫不犹豫地否决了曹德麟两人的定性,开什么玩笑,荣中军如果真要定性为谋反,李志鹏还有边军一大半将领都得抓起来送到北京接受审讯,边军不造反才怪,这就叫官逼民反。
他虽然不怕边军闹事,却也不等于蓄意挑起边军闹事,这是两码事。
王崇古坐不住了,起身道:“我去军营里见见李志鹏,当面问问是不是他派人来要尸体的?另外荣中军这事跟他究竟有没有牵连,也要当面问个清楚。”
况且等人心里暗笑:你这样去问,不就是创造条件给他开脱罪责吗?
“好吧,那就麻烦王大人辛苦一趟了。”况且笑道。
王崇古前脚走,方逢时后脚也找个理由开溜了。
曹德麟看着两人的背影冷笑道:“钦差大人,他们跟咱们可不是一条心啊。”
况且道:“我知道,但是此时此刻实在不宜多事,给案件定性的事还是交由北京三法司决断吧。”
曹德麟也是气的,一时气急就脱口而出,盖文虎又从旁帮衬,差点就给荣中军的行为定了性,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他倒是忘了,作为法官是不能随便乱说话的,他随口说出来的可能都会是判词,是对犯人的判决。
崔中勇一直没能开口,因为他职位比曹德麟两位还有王、方两人低,此时才开口道:“钦差大人,照目前的情况,您说边军真的会闹起来吗?会冲着咱们来撒气吗?”
况且苦笑道:“这要看这场戏是不是李志鹏设计的,如果是他设计好的,边军必定会闹事,而且是大闹特闹,很可能有一场哗变等着我们。如果不是,那就只是鼓噪一番,说服压制他们并不难。”
“但愿是后一种吧,如果真是前一种,边军闹哗变,咱们可就要变成阶下囚了。”崔中勇恐惧地自语道。
刚才的刺杀情景让他余悸犹存,现在再想到边军大有哗变的可能,就更加恐惧了。
大海商 第三百八十五章 牵机毒药
崔中勇担心道:“若是边军哗变,咱们可就要变成阶下囚了。”
况且冷笑道:“崔大人放心,区区一个总兵官还没本事让咱们成为阶下囚。”
他的话语很冷,也很坚定,他有这个信心,李志鹏手下也就是五个指挥使,两万五千人上下,能征善战的也不过一万上下,若是真对上阵,况且有把握在一个上午解决掉这两万五千人。
他的锦衣第六卫可是按照特种作战部队的模式训练出来的,精锐程度必然让一般的边军望尘莫及。
“钦差大人有这信心就好,说实在的,本官也很是有些担心呢。”曹德麟叹息道。
此时,大厅里已经收拾一新,尸体都已搬走,放进了棺材里,周围堆积着大量的冰块,许多人都感到有些惋惜,冰块可是很珍贵的物品,却用来保存两具尸体,委实糟蹋了。
不过这两人的尸体是重要证物,不能有所损毁,必须不惜代价保存好。
假如案子在这里结案,也就没有这些麻烦事了,但是现在没能结案,需要北京三法司决定是否继续查下去。朝廷失踪了两位官员,这种事必须有个交代,不可能像一般悬案那样不了了之。
这就是官员和屁民的区别,若是一般的刑事案件,早就悬挂起来然后束之高阁了,卷宗也只能放在某个看不见的角落里蒙尘。
况且请大家进入大厅落座,然后宣布一个了命令。
“咱们不能被这些事拖住手脚,要争取这几天内完成跟鞑靼使团的交换,然后进入塞外。富大人他们两位的事如何处理,等候朝廷下一步的旨意吧,咱们在路上也能接到。”
官员们对此并无意见,他们在这里实在是待够了,各种怪事频频发生,连晚上想睡个好觉都成了奢侈的梦想,还不如到塞外睡帐篷,数星星和月亮入睡呢。
“钦差大人,这里的事怎么办?”盖文虎问道。
“这里的事就交给王总督和戚帅善后吧。”况且道。
大家都心里发笑,觉得况且太不地道了,自己惹出一堆麻烦来,却让王崇古和戚继光在后面给他擦屁股。不过况且这种事干的多了,在北京就是皇上和张居正跟在他屁股后面帮他料理善后,他竟然也习惯这样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