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尚南山
第二身边居然还有大内侍卫级的高手做保镖,还是女人,现在又发现他酒量没底,居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御医。
御医是什么,那是给皇上、娘娘们治病的,御医品级并不高,可是地位优越,谁也不敢得罪,话说人吃五谷杂粮,谁没有个病痛?得了病要是能请到御医给治病,那就是天大的福分,可惜他们都没这个福分,给他们治病的是军医,医术也很高明,可是跟御医还是没得比啊。
现在的御医不像国初时那样了,弄不好就被皇上砍头,现在连皇上和娘娘们对御医都很敬重,病治好了重赏,治不好只能怨自己的命不好,却不能治御医的罪了,毕竟皇上也讲究文明治国啊。
“大人,您已经是御医了,怎么还当我们的指挥使啊?”纪昌笑着问道。
“我哪儿知道,你问皇上去。”况且一摊双手道。
“这个……末将实在做不到。”纪昌苦笑起来,他问皇上?连内廷的门他都进不去。
众人又是哄堂大笑。
“闲话少叙,我现在喝了两坛子了,还有没有人想要接着拼酒?”况且大声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应声,这个便宜谁都不敢占。
拼酒没这么拼的,这就是车轮战了,可是车轮战能赢吗?要是一百多人分别上来车轮战,或许还有赢的可能,可是那样还要不要脸了?那还叫拼酒吗?
“大人,还是别拼了,我们认输。”纪昌爽快认输。
“那就好,你们继续慢慢喝,初来乍到的,不用急着值班,我这儿一向风平浪静,不会有什么事。”况且说完就跟周鼎成出去了。
“你这个下马威不错,既立了威又不伤和气。”回到正房大厅里,周鼎成笑道。
“这是一群刺头,能收服他们的心,就能为己所用,若是不能收服他们的心,光靠军法立威早晚都是个麻烦。”况且坐在椅子上道。
他是存心的,既然皇上送给他一个班底,如果他不能彻底收服,那就说明他无能,就不堪大任,他也就输了。
他把这一切看成是在跟皇上下对手棋,不是想赢,因为根本赢不了,但必须自己做活,不能莫名其妙地被吃掉。
对他而言,能够继续在京城存活下来,不用逃亡海外,他就算赢家。
其时虽不是明朝鼎盛时期,但是承平已久,没有荒涝灾旱。对普通人而言,生存虽然也不容易,却总能活下来,对他却是截然相反,灾难随时有可能发生。
大海商 第四十章 文人将兵
况且蓦然一拍桌子,愤然道:“他奶奶的,这算怎么回事,本公子居然还带上兵,当上武官了?”
他真的很愤懑,一向以文人自居,应该过才子风流的逍遥日子,怎么会跟军人武夫扯上了关系?现在他的家竟然成了军营,他还成了锦衣卫的上层人物。就是做二十年的梦,他也不会梦到有这一天!
他对锦衣卫并无偏见,就像他对宦官没有偏见一样,严嵩是文人领袖,可是他对国家造成的危害不比刘瑾、魏忠贤少,危害或许还更大。
锦衣卫跟刑部、各省衙门的捕快差役也没有好坏之分,好坏都是相对的。另外锦衣卫人员特别干练,地位超然,特权很大,这些确是实情,但究其实质,只是执法内涵不一样罢了。锦衣卫可以说特勤局跟fbi的联合体,既保护皇室的安全,又拥有对全国所有人的执法权,权力似乎是全覆盖、无死角。
因此,加入锦衣卫是一种荣耀,作为国家级卫队的锦衣卫,社会地位是相当高的,后世对锦衣卫的看法很糟糕,主要是受文人笔墨的影响。
多少代下来,锦衣卫有些臃肿了,主要是公侯伯贵族、还有各个时期达官显宦的弟子荫袭的缘故,官多兵少,不过荫袭的官员大多是闲职,没有实际职务,介于寄禄和实职之间,很多人占着锦衣卫的编制,却没有实职所享有的权利和职能。
周鼎成笑道:“你本来就应该带兵的,尤其是你想去海外开拓一片乐土,没有兵没有将哪来的乐土?那不是给海盗和倭寇送钱送人头吗?再者说海外那些人本来也是你的,可惜他们是听调不听宣,只是保护你,却不肯效忠你。”
“海外那些人有多少,势力究竟有多大?”况且问道。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听说势力很大,你想啊,敢跟沿海八大海盗家族硬拼,势力小的话早就被吞掉了。听说他们有二十几条船,上万人马,还占了不少地盘,他们要是肯忠于你,人员、地盘都是现成的,乐土马上就成了家园。”周鼎成道。
况且摇头,心里想着:人家拼死拼活打拼几十年创下的基业,凭什么拱手让给你?就为了一个所谓的大义名分?
大义是什么?况且不知道,那些人估计也不清楚,就是清楚也未必肯忠于这个虚无的大义。他还是得从头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
“你说皇上给我转实职是不是已经摸清我的底细了?”况且幽幽道。
“那是当然,宫廷内职必须摸清祖上八代,这是规矩。但你不一样,可能连爷爷辈的事你都不知道了,再上几代连名讳都弄不清,按说这履历没法写啊?皇上怎么可能授你实职指挥使?”周鼎成想到这个问题也有些迷糊了。
在给兵部的履历中,他只是写了父亲、祖父的名讳,职业都是医生,籍贯就是苏州,当时也就是随便一写,因为上几代的事他不知道,还问过张居正,张居正说不要紧,随便填上就是了,兵部那里他会去说一声。
本以为履历不清,肯定不会过关,他巴不得如此,那样的话,就可以直接退回南京了。没想到竟然顺利通过,皇上还直接给他封了寄禄指挥使,现在又转成了实职。况且感觉自己身不由己进了一个套子,一个光辉灿烂的套子。
“或许是有老夫子、张大人给你背书吧。”周鼎成排解道。
陈慕沙跟嘉靖、隆庆父子两个都有很深的交情,书信往返一直没有断过,况且是陈慕沙的衣钵传人,皇上能信得过应该就是因为这个,另外他是张居正的幕僚,张居正当然会给他背书。
“还有魏国公。”况且道。
“魏国公?”周鼎成倒是没想到这个。
况且告诉周鼎成,魏国公在给皇上的奏章中有这么一句:况且忠诚如赤子,保无异心。他当时还奇怪呢,现在想来魏国公的这句话,应该是对皇上垂询时做出的答复。
但皇上也有可能就是用这些来麻痹对手。这是况且暗自的想法。
周鼎成思忖道:“我想啊,主要是你有武城侯府二公子的身份,魏国公担保一个功臣子弟,一点也不奇怪。”
“国公大人的担保事出有因,老师和他的关系是关键,主要还是皇上向他垂询了。”
况且苦笑起来,他一直疑惑不解,皇上为何要拉他这个文人加御医进锦衣卫?这恐怕就和他武城侯府二公子的身份有关了,功臣子弟带兵每朝都如此。
“这些问题还是别去想了,我的脑子已经成浆糊桶了。”周鼎成叹道。
况且点点头。他和皇上下棋,那边有正式的非正式的各种信息来源,他这里啥都没有,信息严重不对称。
这盘棋太难下了。
皇上有遍布全国的政府衙门,有各地的镇守太监,更有其他一些非正式办事人员,比如江南织造、各地皇商等等,这是他没法比的,他现在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只有张居正那里。
张居正的信息对他是完全公开,没有任何保留,不过那里的信息量不大,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掌握在高拱手里。
自己是不是应该去高拱徐阶那里串串门,趁机多弄到一些各地的信息?他如此想着。
锦衣卫也有一套自己的信息网络,他既然成了指挥使大人了,应该可以接触到一些,但锦衣卫的信息网络主要是针对京城和直隶辖区,其他省份的信息微乎其微。
他正想着这些,慕容嫣然回来了。
“前辈回来了。”况且和周鼎成上前迎接。尽管慕容嫣然一向非常尊重况且,况且却从不敢以公子自居,那样的话,慕容嫣然不爽了,估计他离掉脑袋就不远了。
“嗯,上面传下话来,皇上心意还是难测,咱们还得做最坏的打算。”慕容嫣然神色比较沉重。
“上面是哪些人,是天师教主这个级别的吗?”况且问道。
慕容嫣然苦笑道:“公子,你就别套话了,我真的不知道。上次我被召去开了个会,见到了上面几个人,却只是见到他们的影子,根本不知是谁?”
“影子?”况且和周鼎成都是大惊。
以慕容嫣然的功力,就是隔着一条街,也能清晰察知一个人的相貌,在一个屋子里开会居然看不清那些人的面目,难道世上真有影子人不成。
“他们不会是特殊生物影子人吧?”况且问道。
慕容嫣然失笑道:“公子想象力太丰富了,这世上哪里有影子人。”
况且可不这么认为,既然千机老人能把影像和声音侵入到他脑子里,这世上出现任何怪事他都相信。
“那次会议都商议了什么事?”况且问道。
“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过现在还只能对公子保密,没到说的时候。”慕容嫣然歉然道。
“为什么?是因为我级别太低,还是我不值得信任?”况且觉得受到了轻视。开口闭口公子公子的叫着,还不如叫傻子更准确一点。
“不是,会上研究的大事都是为了公子您的安全,不告诉你实情,也是为了保护你。”
“保护我?什么都不让我知道就是为了保护我?有这么个保护法吗?真当我是三岁小孩子不成?现在皇上对我的情况可能都比我自己还清楚,我却一切都蒙在鼓子,这就是你们所说的保护?”况且爆发了。
他一直以来都克制着、忍受着这一切,今天实在是忍不了了。欺人太甚了。
周鼎成吓得不敢说话,只是低着头扳弄手指。
“请公子相信我,我不告诉你,是因为我没有这个权力。”慕容嫣然也很无奈。
“那究竟谁有这个权力,给我和他安排一次会见吧。”况且道。
“我可以汇报上去,能不能见就不知道了,我估计那个人是不会见您的,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慕容嫣然解释道。
“为什么?什么时候时机才算成熟?等皇上惩罚了我之后吗?”况且瞪大了眼睛问道。
“我做什么事都是奉命,从来不问为什么,我只能做自己权力范围之内的事。对我来说,所有的为什么加起来最后还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奉命行事。”慕容嫣然叹道。
她心里同样有怨气,自从到了北方,她就觉得受到了排挤、压迫,远不如在南方那样自如,甚至感觉北方这些人把她当作外人来对待。
她的怨气一直积压在心里,无处消解,若不是使命在身,不是保护况且这几年有了些感情因素,她早就抬腿回江南了。
况且叹了口气,说来说去都是白说,只要他无法见到最顶层的人,永远无法知道事情的根由,也就无法揭晓他的身世之谜。
一直猜下去,一直等下去,人会终老的呀,真的要前年等一回吗?
“不过上面对你这次的任命也有一种猜测。”慕容嫣然突然道。
“是什么?”况且问道。
“驱、虎、吞、狼。”慕容嫣然一字一顿说出这四个字。
大海商 第四十一章 话说宁王
驱虎吞狼?
况且听着这四个很霸道的字从慕容嫣然嘴里说出,却是充满了阴谋的气息。
“谁是虎?谁又是狼啊?”他问道。
“这只是个比喻,就是让咱们和护祖派斗个你死我活,然后朝廷坐收渔翁之利。”慕容嫣然道。
“这个?前辈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勤王派和护祖派都是江湖门派,皇上没必要插手江湖事务吧?”况且哑然失笑道。
“公子有所不知,许多年来,咱们和护祖派同样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咱们和护祖派一直死磕,而且相争不下,谁也灭不了谁,朝廷乐得装着看不见,让你们玩。其实呢,朝廷想管也管不了。”
“朝廷管不了?”况且听不懂她的话,也不相信有朝廷管不了事儿。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进里面谈吧。”慕容嫣然听听周围动静道。
周鼎成道:“前辈放心,外面那些人虽然有几个练家子,功力有限,听不到咱们的动静。”
“我不是防着屋外的人,是防着大门外有人偷听。”慕容嫣然道。
“怎么,周围有人监视我?”况且讶然。
“我还没有发现,不过没发现不能说没有,皇上既然把你转为实职,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还是小心为妙。”慕容嫣然道。
况且心里暗笑,他自己本就是阴谋论者,凡事凡人都往坏处想,没想到慕容嫣然比他还要偏执,起码可以加上一个狂字。
几个人进入内宅,在内宅和外宅之间的大门口,已经有两个锦衣卫护卫在站岗。
“给大人请安。”
“不必多礼,你们干你们的。”况且挥挥手就进去了。
他没说不用他们站岗,既然来了这么多人,不用白不用,如果拦着他们啥都让不干,反而会引人怀疑。
“目前宅子里面的人应该没有问题。”进入内宅后,慕容嫣然忽然说出这么一句。
“哪些人?”况且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就是皇上给你派来的护卫队啊。”慕容嫣然淡然道。
“前辈怎么知道他们没问题?”况且纳闷了。
“他们若是有问题,就会有动作,然后统统变成了死人。”慕容嫣然冷峻道。
况且和周鼎成相互看了一眼,苦逼脸对苦逼脸。心道,难道两位把纪昌百十号人打倒在地的时候,还趁机查明了他们的内心?不然何以保证里面没有异心者。
“前辈会读心术啊?”况且忍不住问道。
“没有,若要查明一个人心向着哪一边并不难。”慕容嫣然道。
况且不再问了,再问下去脑筋就要抽筋了。
“这些人的底细很快会查清楚,公子暂时可以大胆用着他们,这些小鱼小虾翻不起大浪。”慕容嫣然道。
况且点点头,不再问了。
他忽然明白了慕容嫣然的意思,可以肯定,这些人里面没有护祖派的奸细。他们既然是皇上派来的,当然都是皇上的人,不过他们还是会听命于况且,除非皇上另外还有交待。
“师父回来啦。”听到慕容嫣然的声音,小姑娘和萧妮儿两人迎了出来。
“回来了。”慕容嫣然道。
“师父吃饭了吗,我们可是吃完了。”小姑娘嘻嘻笑道。
“你们吃什么了?”况且凑上前问道。
“要你管。”小姑娘给他一个大白眼。
况且冲萧妮儿做个鬼脸,讪讪笑笑,看来萧妮儿给小姑娘做工作的成绩实在不咋的,小姑娘对他还是一脸不屑。
来到内宅中间的一个厢房里,慕容嫣然这才坐下,显然她认为这里足够安全,能够避开外面可能存在的耳目。
“前辈吃饭了吗?要不要我让他们安排一下。”况且问道。
“不用,我一天不吃饭也没事,再说也没心思吃饭。我要跟你说的都是绝密,决不能出这个屋子,甚至尊夫人也不能知道。”慕容嫣然正色道。
“好吧。”况且没有心理压力,他的事没告诉萧妮儿的多了去了,有的事他即使说出来也没人相信。
“在正德年间,我们曾经有一个最好的机会,那就是宁王造反的时候。”慕容嫣然抚弄着桌上的空茶杯,想了一会才慢慢说道。
“什么最好的机会?宁王造反跟咱们有关系么?”况且问道。
“如果没有咱们,宁王根本不敢造反,就凭他三个卫的亲兵,连中山王府都打不过,还想对抗朝廷?也可以说咱们才是宁王造反的最大推动力。”慕容嫣然苦笑道。
这段历史有记载,宁王是贿赂太监刘瑾和锦衣卫都指挥使钱能,才得以恢复亲王三个卫的护卫亲军,起家也是靠这三个卫的兵力。慕容嫣然的话有道理,就凭三个卫的人马起兵造反,的确是很不靠谱的行为。
明代军制以卫为单位,一个卫的兵力大约五千五百人上下,也就是一个旅的兵力,三个卫一万五六千人马想要造反,太自信了也太自不量力了。朝廷果真要用兵的话,可以聚集百万大军,仅京城的御林军、京军就有七八万人,更不用说各地精锐剽悍的边军。
然而宁王起兵后,却如秋风扫落叶般,几天间就占据了江南数省,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都以为成祖“靖难”一幕又重演了。
这段历史在勤王派里也是绝密,慕容嫣然能知道这个是因为她是勤王派江南组织的重要人物,不过这也是勤王派历史上的一个污点,所以很少有人提起。
“宁王起兵后,很快就扫荡了江南数省,这些地区一直是由咱们勤王派掌控的。”慕容嫣然接着道。
“咱们还掌控了一些城市?”况且惊讶的叫道。
“公子,你不知道的事多了,你根本不知道咱们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这么说吧,只要下定决心,就凭咱们勤王派,现在也能拿下江南。”慕容嫣然很骄傲地道。
况且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能拿下江南,那就是半壁河山,而且是最富庶的地区。朝廷每年的收入大部分是来自江南……粮食、食盐、绸缎和瓷器等物品。
“这个……”站在门边负责警戒的周鼎成也震的浑身发麻。
他是勤王派的人,对勤王派这段历史却一无所知,对勤王派的家底根本不清楚。
“那时候朝廷已经慌了手脚,做好丢掉整个江南的打算,南京城戒严,不许任何人出入。尽管地动山摇,中山王府却一兵不发,全力戒备,因为王府知道无法抗衡咱们和宁王的合力打击,已经做好固守南京待援的决心。”
况且听得热血沸腾,他倒是没想到勤王派还有这么大的能量。
明武宗年纪小,又受了刘瑾等人的教唆,做出太多荒唐事,比如因为自己姓朱,所以天下不许杀猪,没事就领着一支部队到塞外跟蒙古人大战几百合等等。至于修建豹房,荒淫无度,事情当然有,但也不乏文人夸大其词。
不过当时朝政废弛,丑类盈朝,民怨沸腾,这些倒是真的,尤其他归还宁王三个卫的亲兵建制,难道他不知道朱家的亲王都是属豆芽菜的,有点阳光就灿烂?宁王拿到这三个卫的亲兵后,就发力“起义”了。
史料上看到的都是表面文章,今天他才知道里面还有暗黑内幕,勤王派居然是宁王的最大靠山。
“后来呢。”况且知道宁王最终还是失败了,叹口气问道。
“本来这计划是非常好的,有把握助宁王夺取江山,我们跟宁王签订了一系列协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登基后全面废除永乐帝对建文诸臣宣判的罪状。咱们就不用再潜伏在地下了,可以光明正大地浮出水面,做各种事。”
“做各种事?什么事?”况且问道。
“协议具体内容我不知道,这些是听我师父讲的,毕竟是五十年前的事了,我还没那么老嘛。”慕容嫣然笑道。
况且乐起来道:“您当然不老,我要是有姐姐,一定像您这样。”
慕容嫣然笑了,要是别人敢这样说,下一刻就是人头落地,不过况且这么说,她倒是觉得很受用。
“公子说笑了,要是令堂还活着,倒是可以跟我姐妹相称。”慕容嫣然道。
况且的记忆里已经没有母亲的印象,他对此很是疑惑,按说当时他的记忆应该能保存下来,儿童只有四岁以前的记忆可能随着长大慢慢消失,母亲去世时他至少应该五六岁了。
不过他记忆里有一大块被禁封住了,他能感觉到那块记忆,却无法打开,就像一个密封的盒子。
“后来怎么样?”况且收拾起黯然的心情,继续问道。
“后来这计划突然被叫停了。”慕容嫣然道。
“叫停了,被谁叫停了?”况且讶然。
“这我就不知道了,能叫停这计划的人当然是握有最高权力的人。”
“可是,这计划难道不是那个人谋划的吗?起码也是他批准的吧。难道是他反悔了?”况且不解。
“公子还记得咱们当时对郑家的追杀吧?”慕容嫣然话头一转,忽然说起这个来了。
“当然记得。”况且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日子。
“我当时奉命杀掉郑家所有兄弟,这命令就是他传达的。”慕容嫣然指着坐在门口的周鼎成道。
“的确,是我的话。”况且谨慎,没有用命令这个敏感词。
“然后,也是突然被叫停了。这两件事大小虽然不成比例,在意义上却是一样的。”慕容嫣然饶有深意道。
大海商 第四十二章 谋逆之罪
况且呆住了,他听得出慕容嫣然的意思,辅助宁王造反的计划是他祖上叫停的。按年代来算,应该是他祖父或者曾祖父。
拥有最高权力的人?
他不解,他的祖上难道也拥有过最高权力,还有慕容嫣然的话中之意是他一样拥有最高权力,可是他有个屁的权力啊,连个知情权都没有,连组织结构、人员组成、部署等等全然不知。这就叫权力?还最高?我呸!
况且心里咒骂一声。不过,这是慕容嫣然出生前发生的事,她也是听师父或者师父的师父说的,可靠性不是很大。
“前辈为什么跟我说这件事,这事跟今天的事有关系吗?”
况且是绝清楚,不过只要您坚决反对,这事成的希望就不大。”慕容嫣然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