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孙老匠有些稀里糊涂,不知它们做什么用处,但依然按照吩咐做了。
50 除夕宴
临近年关,金陵城内家家户户置办年货。
很快,便到了除夕这日。
楚天秀和李虞,以及祖儿、狄儿,在虞园准备过新年,让仆人打扫干净,随后用大红年画、窗花,将虞园的主室、书房、厢房,装饰的喜气洋洋。
这虞园是他们四人的小家,自然是要精心打理。
出了虞园,便是平王府的大家庭。
偌大的平王府,早已经被钱大总管带着管事、众仆人们大扫除了一番,红绸布编织的大红灯笼挂了起来。
傍晚时分。
王府内外,灯火阑珊。天空飘着雪花白絮,众小孩们在王府中开心的嬉闹,追逐着雪花,非常喜庆热闹。
平王府的大门外,高挂着两个巨大的灯笼。铜门上,已经贴上了神荼和樊垒这对门神。
王府的大门两侧,还有楚天秀亲笔写的一副春联。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楚天秀看着这大红喜庆的春联,颇为满意。虽然没有爆竹可以放,但是想想也挺美的。
今儿除夕,要吃大团圆饭,李氏子弟、外姓族从们几乎都会出席,人多的挤满了主庭院。
平王府李氏乃是自秦以来的陇西郡望族,先祖曾为秦陇西郡守、大将军、狄道侯、陇西侯,秦亡之后追随项氏打天下,更是被封为平王,后随帝迁徙至金陵皇城,成为金陵十大门阀之首。
李氏家主,平王李荣虽仅剩一女郡主李虞。
但是李氏一脉旁支子弟,多达数百之众,大多成为平王府的亲兵,或者举荐入朝为武将。靠着平王的荫泽,李氏旁支子弟们不少都有官吏之位在身。
王府正厅内,已经摆了一桌除夕宴席。
而正厅外的空旷场地,摆了足足有上百桌席,安排李氏子弟和其家人。
其余的仆人们则分散在其余的院子,一起吃除夕晚宴。
王府的除夕饭,是要一起吃的。
李虞、楚天秀和祖儿、狄儿,来到王府正厅。
却只见二夫人坐在主座,还有一名两鬓风霜,身披戎甲的老将军坐在厅内客座,并未见到平王李荣。
“咦,宋将军,今儿除夕,你怎么有空来了”
李虞惊讶。
“郡主,末将奉平王之命来的!”
那老将军呵呵一笑,颇为和蔼,目光却是打量李虞身后的楚天秀一番,颇有一副老丈人看女婿的神色。
楚天秀有些奇怪,这老头是谁
看这一身的戎甲装束,应该至少是一位四品将军的身份。三品以上武将甚至有机会列席大型朝议,这四品将军显然已经相当不低了。
祖儿看到那风霜老将军,却是刹那间露出无比欣喜,扑了过去,甜甜的喊道:“爹爹,你怎么来了!”
楚天秀瞬间明白过来。
难怪他总觉得祖儿、狄儿,她们两个跟王府里的其他丫鬟完全不一样,连平日的穿着都是貂裘大袄,跟千金小姐一般。
原来祖儿是这位老将军之女。
但不知为何在平王府做郡主的贴身丫鬟。
他很快想到一个可能。
这位宋老将军,莫非是平王的世代家将出身
若是这样,那便不奇怪了,平王早年统兵极多,手下有很多世代追随的亲兵,不全是李氏子弟,也有外姓,追随平王立下战功而升迁将军。
这种家将家族,始终会和主家保持非常亲近的关系。会让子女继续从小追随主家的后人,家将子追随主家子,家将女则往往主家女一起陪嫁。
宋家显然是平王府颇为一支显赫的世代家将。
正因如此,祖儿在平王府的地位不是寻常丫鬟可比,只听从李虞郡主,连钱大总管也都管不了她。
楚天秀有些疑狐,狄儿又是什么出生她脸庞样貌,看上去也不像是中原人,有些像西域那边的人。
不知她怎么成了李虞郡主的丫鬟。
那老将军露出慈爱,抚了抚祖儿的小脑袋,笑道:“王爷命爹去一趟焉支山,这一去不知多久才能回来。这不,爹过来跟你一起吃个年夜饭,便要连夜出发了。”
“今夜就出发为何如此匆忙,可是北疆出了事”
李虞吃了一惊,问道。
“郡主。今岁北疆大雪,匈奴颇有蠢蠢欲动,劫掠了不少西域商旅。虽无大战,但也比往年多了袭扰的次数。
焉支山乃西域之咽喉,又是丹山大马场所在,养了许多战马。自打我大楚十多年前拿下焉支山,匈奴一直怀恨在心,想着抢回去。
王爷不太放心那边的情况,让末将去那边看看,实地了解情况,以防不测!”
宋老将军摇头道。
“宋将军跟匈奴战斗经验丰富,亲自去一趟看看也好。”
李虞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并未见到她爹平王,不由奇怪道:“二娘,我爹呢”
“宫里有事,皇上急召他去了。估计要很晚才能回来,这除夕我们先吃吧!”
二夫人道。
李虞点头,没有再多问。
二夫人和李虞,还有楚天秀这上门女婿,带领众李氏旁支子弟,在王府正厅内祭祖,祭天地神灵,上香,上各色贡品。
按王府惯例,除夕要在祠堂进行祭祀先祖。
不过,平王李荣进宫去了,恐怕晚上很晚才回来。
二夫人谢丽元和李虞都不适合在王府祠堂祭祖。王府其他男丁也不是李氏主支,不能代王爷在祠堂祭祀。
所以只能二夫人带领众人,在厅内供桌上陈列贡品,猪羊鱼肉,钟鸣鼎食,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
“年夜饭,开席吧!”
祭祀完后,二夫人道。
众人在厅内各自落座,正准备开除夕宴席。
钱大总管令仆人们,纷纷端上热腾腾的佳肴。
却听,正厅外面的庭院,一阵“噼里啪啦”清脆声,响了起。
“爆竹”
楚天秀愣了一下。
他在长乐街找了那么久都没找到爆竹,怎么这平王府里忽然就有了
他立刻放下碗筷,惊喜的大步出去。
却见,在偌大的王府庭院内,一群李氏少年孩童们,在雪地里扫开了一处空地,生起了一大堆的篝火,手里拿着一些干燥的竹节,往火力丢。
孩童们欢呼着。
“爆竹响!”
“驱逐瘟神喽!”
那些竹节在火堆里炸裂,一大片“噼里啪啦”爆响。
楚天秀呆了半响,扭头回来,欲哭无泪。
爆竹!
居然是真的爆“竹”。
51 守岁,虞园小烧烤
平王府庭院外面,几百名李氏族人喝着酒吃着年夜饭,孩童们热热闹闹放着爆竹,欢闹喜庆。
正厅内,宴席上却是冷清。
王爷不在。
二夫人又颇为冷淡,除了偶尔和宋老将军说一两句,也不多话。
李虞和二夫人这位后娘的关系一般,自然也未多话。
祖儿显得很开心,今儿能和爹爹一起过除夕,甚是难得。
楚天秀有些郁闷。
王府大族规矩严,晚辈要敬椒酒于长辈。二夫人虽然瞧他不顺眼,他也不得不跟着李虞,一起给二夫人敬酒。
王府除夕年夜饭,猪羊鱼肉丰盛,楚天秀也没什么胃口,草草吃了小半碗,这顿年夜饭便算是吃过了。
他寻思着,等回虞园,再自己弄点爱吃的。
宋将军吃完年夜饭,便向二夫人和李虞郡主告辞,启程离开金陵城,要日夜兼程前往焉支山。
楚天秀和祖儿,一起送宋老将军出府。宋老将军怎么说也是他的半个岳丈吧。
宋老将军笑道“小侯爷,小女以后就托付给你了。她年纪小还不懂事,多多担待祖儿,等大礼之后,早点生个大胖小子。”
他对这位“女婿”,是极为满意的。
小昏侯的纨绔之名,不大好听。
但昏侯府的家承地位摆在这里。
昏侯府传承楚国,千年的诸侯王族,延续至今。
底蕴之深厚,大楚皇朝上下还没哪个家族比得上,不论是项氏皇族,还是金陵十大门阀都要差一大截。
宋家小女能跟着李虞郡主,陪嫁给小昏侯,这是宋家的荣耀。
“爹”
祖儿娇嗔。
“宋将军且安心,祖儿很懂事。”
楚天秀温柔的看了祖儿一眼,呵呵一笑,宋老将军道“本小侯爷,定不会让她吃亏。”
宋老将军一跃骑上战马,带着十几个亲兵,雪夜奔往北方。
“爹,路上小心”
祖儿喊道。
“宋老将军,保重”
楚天秀站在王府大门,伫立许久,凝目敬望着宋老将军等一行,消失在除夕夜的尽头。
楚天秀和祖儿送走了宋老将军,便回到王府的虞园。
李虞和狄儿也已经回来了。
回到虞园,楚天秀顿时感觉轻松了不少,这里才是他的地盘啊
跟着二夫人一起吃年夜饭,对这她那副冷冰冰的脸,这顿大年饭吃的都不开心。
“夫君,我看你晚膳似乎才吃了小半碗,除夕夜要守岁,熬到明日凌晨才能睡。”
李虞有些担心的问道,“要不,让伙膳房,送些菜过来”
“平日天天大鱼大肉,这一到过年,便感觉年夜饭的鸡鸭鱼肉太油腻了,吃不下。”
楚天秀摸了摸扁扁的肚子,忽然目光一亮,想到一个主意,“我们一边烧烤,一边守岁好了。”
反正除夕夜要守岁,从傍晚到凌晨还有好两三个时辰呢,无事可干,在虞园内烧烤,就当是打发时间。
古人的夜里,是没什么娱乐。
金陵城内除了青楼、酒肆等等极少数通宵营业的地方,平民百姓只能老婆孩子热炕头,天一黑就睡觉。
根本没有电视看春晚,也有手机不停的刷。
不找个法子打发时间,这守岁可难熬了。
“烧烤那是什么”
李虞好奇道,“像进山的猎人一样,把肉串起来,烤大肉吗”
“差不多吧不过本姑爷喜欢烤茄子、烤韭菜。”
楚天秀道“祖儿,去伙膳房弄点新鲜的瓜果蔬菜来,肉类不用太多香料,多弄些。”
“好嘞”
祖儿立刻兴奋的奔去。
烤蔬菜姑爷这个想法真奇特
狄儿也是目光一亮。
楚天秀带着李虞、狄儿,在庭院内扫出一块空地,架起了一个篝火烧烤架子。
三人燃起一堆火。
一堆木材开始噼噼啪啪响。
天气有点冷,但是在篝火前烘烤着手,还是挺暖和。
不到一炷香功夫,祖儿便兴冲冲的带着一群厨子、老嬷,挑着担,提着一些大篮子回来。
里面装着一大堆食材、水酒,盐、醋、酱、糖,各色香料,还有釜、甑等餐厨用具。
跟着来的,还有伙膳房管事,躬着身子满脸谄色,毕恭毕敬的向楚天秀问礼一番。
自打楚天秀在平王府大规模的扩建了暖室之后,这新建的几亩地暖室,蔬菜瓜果都是姑爷说了算。
这位管事便仿佛多了一位主子,想尽了法子来讨好姑爷。
厨子、老嬷们放下东西,便躬身告退,匆匆离开虞园,只有管事留下来。
管事寻思着,虞园的几位主子都是不碰庖厨的人,这要办烧烤,总要有下人来动手做吧。
他便主动留了下来。
楚天秀从篮子里翻了一下,找出几个圆咕隆的胖茄子。
他不知道为什么,这大楚的茄子全是圆球胖子,而不是后世的又长又瘦的茄子。
还有几根小葱、蒜,一小瓶酱,一瓶醋,一碗盐和糖,少量的黑胡椒、孜然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