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楚氏赘婿 113 丹阳县,本老爷来了!
楚天秀将《石头记》前半本的印刷任务,交给鲁老匠人,又把印刷作坊的诸多琐事交代清楚,一一理顺,便只等出发上任县令了。
这日一大早。
平王府已经准备好了一溜的豪华马车,李虞带着狄儿,将小昏侯前往丹阳县所需携带之物,全都备齐全。
里面有各色被褥、绸衣,以及腊肉。
甚至还有平王府暖室种的新鲜瓜果、蔬菜,现在还天寒地冻不容易腐坏,够吃好几天了。
这些鲜果蔬菜吃光之后也不怕,反正丹阳县离金陵城也近,每日派人送过来就是。
准备的如此充分,说是去丹阳县上任,其实跟出城郊游踏春差不多。
楚天秀心情颇为畅快。
出了平王府金陵城,他这个上门赘婿,终于不用再看二夫人和平王的脸色。他可以和李虞,还有两个丫鬟,自由自在的游山玩水,无所顾忌。
楚天秀、李虞,还有狄儿、祖儿上了其中的一辆豪华马车,在一支大队平王府侍卫的护送下,正准备出发前往丹阳县城赴任。
楚天秀忽然发现,马车外面毕恭毕敬的站着一个年青人,居然是李敢年。
李敢年也背着一个粗布包裹的行囊,看样子正准备出发。
楚天秀这才想起来,李敢年是殿试的中等甲名,要去外地郡县上任小吏。看样子上任的地方,离的也挺近,拖到今天才出发。
“李敢年,你去哪里上任啊?”
楚天秀好奇。
“姑爷,您还不知道么?”
李敢年见姑爷居然问,顿时满脸尴尬,拱手连忙道:“小人家父托了关系,在丹阳县补了一个县丞的缺。小人以后,就是您手下的县丞了。这不,正要跟着您一起去丹阳县赴任。”
县令之下最大的官,就是县丞了。
县丞是一个县城里仅次于县令,极为重要的执行岗位,需要得力的干将才行。
按理说,刚上任的新吏一般是郡县里的最小官吏,要在县衙熬资历、排座次,按照资历和功绩来晋升,正常是很难直接补位县丞。
县丞再往上一步,便有少许的机会熬成县令了。
就算你是金陵城来的门阀士子,到了县里地方上,也不太好使。
毕竟其他小官吏,要么也有些身份背景,要么便是本地的地头蛇。大家都等着升官呢,根本不会给你面子。
李敢年能补县丞的空缺,说来也是幸运。
丹阳县的老县丞,听说小昏侯楚天秀即将出任丹阳新县令,居然吓出病来。
小昏侯这位金陵城头号大纨绔的威名,在金陵城的周围几百里方圆,无人不晓,谁不惧怕?
民间有传言,说小昏侯在金陵城里强抢民女,打劫富户豪门,从太后外戚沈府,搜刮豪脂豪膏,无恶不作。
别人抢民,他敢抢官。
甚至打破金陵府尹的狗头,官府愣是没人能管束他。
连金陵尹这样的大官,都臣服于小昏侯的淫威之下,谁能治得了他!
还指望皇帝镇压他?
皇帝看在平王的面子上,都赏赐小昏侯一个殿试优甲,当上了丹阳县令大老爷了!
老县丞吓得惶恐难以终日。
他好不容易搜刮地方,存下一笔颇为丰富的养老钱。说不定,被小昏侯给讹去。
没过两日,便吓的病倒了。
他这把老骨头哪里经得住小昏侯的折腾,急忙向朝廷请辞,告老还乡。
惹不起,咱躲得起啊!
丹阳县衙里的小吏们,年青一些的官员,却是苦了,他们年青没办法告老请辞。
谁都怕这糊涂的小昏侯,在丹阳县里干出一些昏庸的事情。
万一出了大事,最先倒霉的就是负责执行的县丞了。
那岂不是倒大霉?
丹阳县也没小吏敢主动请缨去顶县丞这个缺,这才出了一个宝贵的县丞空缺。
李敢年寻思,他到哪个郡县干,也是一个最底层的小吏。何不到自家姑爷手底下去干事?
姑爷怎么也不至于,挖坑把他埋了吧!
李敢年的父亲便去了丞相府,找人疏通一下关系,就任丹阳县丞了。
“本县令的手下,居然是你?”
楚天秀吃了一惊,很快欣喜,“那感情好啊!有你在,正好可以交代你去干活。本县太爷能省事不少啊!”
他这个县令掌管一县,只需要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就行。
县丞是县令之下的第一佐官,负责县衙的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的管理,负责具体执行办事。
再往下,县尉,掌管县城士卒防御。典史,掌管缉捕、监狱的小杂官。等等不一而足。
县城里当了一二十年的小吏,各个都是阴奉阳违的老油条了,不狠狠收拾一顿,都不肯老实干活。
有李敢年当县丞的话,至少有一个听话的人,肯用心干活,他能省心多了。
...
楚天秀的一支豪华马车队伍,来到金陵城南门的时候。
出了城门,便是修葺的宽大笔直的驿道,四通八达,方便马车同行。
此时,另外三名新县令,早已经到了城门口。
董贤良和晁方正,各雇了一辆马车,马车里带上一些简单的行礼,来到金陵南城门汇合。
只有主父焰不同。
他自己一人背着一个行囊,包裹里就一身衣裳和从烟雨画舫花仕女图挣来的一笔百两银两,别无长物。也舍不得花银子雇请马车。
主父焰看到董、晁两人都雇佣了一辆马车赴任,这贫富差距太明星了,不由脸色酸溜溜。
唉,这就是差距啊!
董、晁两人虽非门阀士子,但也是出生富户人家,并不太缺钱。
只有他主父焰,是个穷县令。
董、晁两人谈笑,指着主父焰调侃。
可是,他们很快看到,小昏侯乘着座驾,带着一溜豪华马车座驾从城里出来,足足一排十多辆之多。
这才叫真正的豪门气派。
他们两个,显得太穷酸。
“小侯爷,你,这是去上任,还是去游玩?为何要带如此之多的行囊?”
董贤良目瞪口呆。
区区县令上任而已,居然出动了十多辆豪华马车,数十多名全副铠甲武装的王府侍卫随行。
如此奢靡铺张的,恐怕整个大楚也是头一个。
其余县令,哪个不是低调上任,一辆马车几个仆从已经算是很奢侈了。再奢靡一些的话,只怕还没上任,就想被扣上“贪官污吏”的帽子。
不过,小昏侯当然不怕被扣帽子。
小昏侯的纨绔名声,比贪官污吏更坏。
“不愧是小侯爷,上任县令都是一副纨绔侯爷的作风啊,丹阳县怕是要倒霉了!晁某,佩服之至!”
晁方正摇头感叹,一副酸溜溜的语气。
可惜,他不是御史大夫。
否则头一个打击的,就是小昏侯这种大纨绔,昏庸县令。
“没辙,吃穿住行用的多。你们两个少在这里嫉妒本侯。本小侯爷屈尊一个个小小的县令,难道还要亏待自己不成?”
楚天秀看了一眼主父焰,笑道:“哎呦,主父老弟何以如此寒酸。可要我给你派一辆马车,送你去湖熟县上任?”
“不必!自小贫寒,走贯了路,也没什么。金陵城到湖熟县城,也就五十里,本县令走走便到。
本县令这一路跋涉,询问农夫民生之艰难,查勘田地的肥沃优劣,还能顺便考察地方民情,不受地方小吏的蒙蔽!
这可不是你们三位大老爷,坐在高高的马车上便能够看到的。”
主父焰也没生气,摆手爽朗大笑,道:“此去一别,不久便能再见。明年丞相府的大楚郡县政绩大考,本县绝不相让,定要夺得大楚头名!诸位,告辞!”
他说完,背着行囊,大步流星往东南方向的湖熟县而去。
“主父老弟,出身低微,却胸有韬略...大气魄啊!”
董贤良大赞,“我也告辞了!如何治县,本县令浸润儒术、阴阳之术多年,早有诸多研究。来年郡县大考,我亦不逞多让!”
“来年郡县大考,谁优谁劣,那可说不准。诸位告辞,来年再会!”
晁方正心高气傲,随后也和楚天秀道别,各自上路。
他们上任的四县虽然都在丹阳郡内,距离不过百余里方圆,但是去路方向并不同。
“走,出发吧!”
楚天秀拉上马车帘子道。
“夫君,丹阳县可是我的封地食邑,咱们家的钱粮,很多都是从封地收来钱粮税赋。你治理丹阳县,可得悠着点!”
李虞幽幽道。
夫君要是把丹阳县的税赋败坏了,那她可立刻少了一大笔稳定的收入。
朝廷把夫君安置到丹阳县,就是怕小昏侯在其它县里瞎折腾,造成民怨沸腾,干脆让他“祸害”丹阳县去。
她也不放心楚天秀,自是要跟着去“监督”。
“夫人只管放心,为夫这一身本事,正无处施展呢!
你信不信,他们三个吹牛皮震天,其实加起来还抵不上我一只手能打。
为夫定要帮你好好治理丹阳县,成为天下郡县之首。收入什么的,翻个十翻,自没问题。”
楚天秀吃着祖儿塞进他嘴里的葡萄,模模糊糊,应承笑道。
“信~~,夫君的本事,当丞相都绰绰有余了!小小的县令,当然是手到擒来。”
李虞笑道。
楚天秀立刻朝马车窗外道:“李敢年!”
“在!”
“本老爷命你立刻赶去丹阳县,召集县衙诸吏和衙役、各乡的三老、亭长和里正,以及各家各户几百名青壮百姓。
敲锣打鼓,出丹阳县十里接风,迎接本青天大老爷驾到。
本老爷到任,乃是丹阳县有史以来,千古第一县令。这是丹阳县乡绅和百姓们的幸福啊!
欢迎的声势要摆足,喜庆气氛要到位,迎接的匾牌要准备好。谁敢阴奉阳违,有所怠慢,本县令从不吃过夜饭,让他当场撤职滚蛋。”
楚天秀淡淡道。
李敢年县丞闻言震愕,心头顿时生出隐隐不妙的感觉。
姑爷,这是要上任三把火,要搞大事?
一把火把丹阳县给烧透半边天?
他看了一眼郡主,结果李虞郡主已经听愣了,毫无反应。
“是!”
李敢年无奈领命,立刻驭马,朝丹阳县疾驰而去。
十余辆豪华马车座驾,在一队骑兵护卫之下,晃晃悠悠上路,前往西南面的丹阳县。
丹阳县的百姓们!
本县令大老爷来拯救你们于水火中了!
楚天秀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朝李虞道:“对了,夫人。他们三个说大楚全国郡县政绩大考,都考什么来着?”




楚氏赘婿 114 防火防盗放县令!
114 防火防盗防县令!
李虞听楚天秀要全县诸吏、三老、亭长、里正和几百名青壮百姓,一起出县城,敲锣打鼓,迎接他这位新县令大老爷的时候,一时惊懵了。
这作风,何止是大纨绔作风!
这已经升格为昏官作风了。
再听夫君,问起大楚县令的政绩考核,都考哪些方面。
李虞终于回过神来,翻了一个俏美的白眼。
夫君这个县令什么状况都还没弄清楚,连大楚县令政绩考核要干什么都还没弄明白,也敢夸口说丹阳县,成为天下县城之首。
她哭笑不得,“夫君,我又不曾治理郡县,也不清楚这些啊!回头问问县里的小吏吧,他们常年干活,应该清楚。”
若是说军务、马政,清剿地方贼寇、藩国,甚至是打匈奴,她都能滔滔不绝。
可如何治理地方,她却是从未研究过这方面的古籍。
纵有天纵之资,她也不知该治理郡县如何做起。
“姑爷,我记得朝廷发的文书里,好像有一本小册子,写了一些县令要考核的政绩。”
祖儿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翻找包裹,却是在行囊里找出一份朝廷的文书出来。
大楚朝廷也挺新潮的,已经开始改用昏侯纸,来发文书了。
楚天秀接过来,和她们几个一起看。
只见,上面写道:“大楚县令政绩考核:一、户口增额。二、农田粮食增额。三、税赋增额。四、入学蒙童。五、贼寇清剿。六、官司命案。七。其余特列。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
当年比上一年的增加额度,就是县令的政绩。
增额越多,政绩自然是越高。
尤其是前三项,几乎决定了县令政绩高下。
这第六项,官司和命案,当然越少越好。对升迁的影响最低。
丹阳县目前的户口是三千户,人口一万五千人,约户均五人。
丹阳郡主李虞的封地是丹阳县,食邑一个县。增加的新户口,向朝廷请求封赐的话,也会算入食邑人口。
狄儿看了,十分惊奇:“这户口,不就是县里的百姓们自己生小孩么?为何拿来,当做县令的政绩?!”
楚天秀想了想,笑道:“这户口,事关国力。耕荒田、修水利、种粮谷,靠的都是人口。自然是新增的人越多,政绩越高。
如果发生兵灾、饥荒、病疫带来大量死亡,造成一县的户口锐减,朝廷怕是要惩罚县令了。百姓生下来是容易,能否养活,就要靠县令的良政。
本县令,要让百姓们多生啊!”
古代的农业帝国,户口、农耕和税负,这是头等大事。
当然也是对县令考核的重点。
看完这个政绩考核表,楚天秀心里已经大致有底了。
户口、粮食和税收。
前两项,见效最慢。
税收,归根结底一句话,无非就是搞钱嘛!
这个他最拿手了。
这支豪华马车,在驿道上疾驰。
离开金陵城四五十里之后,这驿道开始泥泞,渐渐不太好走。马车的速度只好减缓了下来。
到了下午时分。
他们一行,已经抵达了丹阳县城外。
...
李敢年得了命令,不敢怠慢,纵马疾奔,以最快速度,在正午时分抵达了丹阳县城。
他气喘吁吁顾不上休息,严词,向县衙的众吏、衙役,下达了小昏侯这位青天大老爷的命令——出城迎接县令老爷的驾到。
疏忽怠慢者,当场革职。
这个命令来的非常突然,让丹阳县城上下措手不及。
不过,好在。
县衙小吏们知道小昏侯县太爷马上要上任了,都在县衙等着呢。
连上一任的县太爷,这几日都专门在县衙守着,准备和小昏侯进行交接。
“快!”
“新的县令大老爷马上要来了,县衙、各乡所有里正以上,赶紧出城十里,去迎接大驾!”
丹阳县衙的县尉、典吏等小吏、众衙役们乱成一团,心中忐忑恐慌,匆匆各组织一些县城里的百姓,前往迎接县令大老爷。
县里谁都知道,金陵大纨绔小昏侯,非同一般的厉害。
被小昏侯给盯上,连金陵城里的大人物,不死也要脱一层皮。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丹阳县城。
他们自然是不敢丝毫怠慢。
很快,衙役,便跑去乡下,通知各乡去迎接县令老爷。
县城周围的各乡老们,更是在各个村庄里,敲锣打鼓,高声呼喊。
“乡绅们、乡亲们,听好了!”
“小昏侯马上要来咱们丹阳县当县令大老爷了,各家各户的钱粮,都要藏好了!”
“小昏侯奢淫无度,爱美色,贪财如命,最擅长敛财。”
“这是我们丹阳县,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日子!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恐怕会持续四年之久。熬过这四年,便是春天到来!”
“我们就一句口号:防火防盗防县令!”
“大灾临头,各家各户都要警惕起来,团结起来,放哨的放哨,守夜的守夜,日夜警惕县令老爷,对我们丹阳县,刮地三尺,搜刮民脂民膏!
家里有美女的,都藏好了,别出来抛头露面!若是被小昏侯给发现,只能忍辱负重,为我们丹阳献身了。”
有粗丫头慌张,扬声道:“我这貌美如花,可是乡里数一数二的大美女。这...这可怎么是好?县老爷会不会抓我去当县夫人?”
“滚,撒泡尿照照自己!小昏侯的夫人可是丹阳郡主,咱们丹阳县三千户的主人。
你这个只会干粗活的胚子,连当洗脚丫鬟都不配。我说的是乡绅小姐,大户人家的小姐,关你屁事。”
乡老瞥了她一眼,骂道,“所有亭长和里正,立刻跟随老夫去迎接县令。”
终于,在一片乱哄哄的混乱之中。
即将卸任的老县令,带着县尉、典吏、衙役们,以及城里数百名百姓们,举着恭迎的匾牌。
还有从各乡赶来的三老、亭长、里正。
他们来到城外十里,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一片“喜气洋洋”,迎接小昏侯,这位从金陵城来的新任丹阳县令,大驾光临。
“快看,咱们县令青天大老爷的马车队伍正在朝我们驶来,全都打起精神来,唉声叹气干什么?!”
“衙役们,一个个都挺胸、抬头!向县令老爷,展示你们锐利的眼神,雄壮的胸膛,粗壮胳膊。”
“笑,都给我笑起来!你家死人了吗,笑的比苦还难看。就算是死,也要给我笑起来。”
县尉、典吏、乡老们,都是气急败坏。
“李县丞大人!小侯爷...县太爷,是我平生见过的最讲究场面和气派的新县令,居然勒令众官、百姓出城十里迎接。他就不怕御史台,各位御史,参他一本?”
只有老县令悠悠哉哉,一副神情轻松。
他马上就卸任了,丹阳县就算洪水滔天,烈火炎炎,也跟他无关。
只可怜,一县三千户一万五千口百姓,要在小昏侯的淫威下,瑟瑟发抖了。
御史台的御史们,知道此事,怕是会将小昏侯,往死里骂!
“哼,御史台的御史,抨击我家姑爷?
我只知道,御史大夫孔大人,对我家姑爷赞赏有加,特上书请求让我家姑爷参加殿试,这才得以出任县令。”
李敢年冷笑道。
老县令听的有些懵,御史台不是专门监察百官,鸡蛋里挑骨头的吗,孔大人为何还会欣赏小昏侯?!
却见,一支“轰隆隆”破尘而来的豪华马车队伍,十多辆马车座驾,在一支精锐骑兵侍卫的护送下,奔驰来到丹阳县城十里外。
威严的马车队伍,在迎接的县衙、百姓队伍前面,徐徐停下。
老县令、县衙众吏、乡老和百姓们,看着丹阳县令这新官上任的奢豪气派,都震惊住了。
哪里是什么县令上任,分明就是王侯出巡啊!
众小吏们一个个瑟瑟,不敢开口说话。




楚氏赘婿 115 父老乡绅别发抖,我是青天大老爷!
众丹阳县小吏、兵丁、衙役、乡老和百姓们,慑服于小昏侯的威名和气势,低头迎驾,不敢言语。
只有李敢年,习以为常。
他昂首挺胸,上前一步,躬身禀道:“县令大人,丹阳县衙众吏、衙役、各乡三老、亭长、里正、三百名青壮百姓在此迎接大驾,请县令大人视察!”
却见,一名年青俊美,肤白,养尊处优的年青县太爷,踏出马车。
正是名震金陵城的小昏侯,新任丹阳县令。
老县令看到小侯爷,顿时有一种上官前来视察、检阅的压迫感觉。
他不由自主的躬着身子,露出谄笑,朝马车方向道:“下官李甫,叩见郡主、叩见小侯爷!
下官早已经准备好了结交的文书、钱粮账目、库房钥匙,只等小侯爷前来交接,清点。”
丹阳县是李虞郡主的封地。
但这是“虚封”。
李虞自己没权掌控,只能由朝廷官员代为管理。
大楚皇朝的众多王侯,外姓都是虚封,只有项家诸侯王才是“实封”。诸侯王亲自掌管自家封地,可拥兵自重。
李甫这县令,是朝廷任命的官员。
不过,丹阳县里收上来的钱粮税赋,都归入丹阳郡主的账下。
丹阳县令,其实相当于丹阳郡主在封地的大管家,受朝廷任命,但也要对郡主负责。
楚天秀现在成了丹阳县令,还是小侯爷,而且更是丹阳郡主的夫婿。
他和郡主才是丹阳县真正的主人。
丹阳郡主这是从虚封,暂时变成了实封。只要小昏侯没有调任,丹阳县里的一切,他们夫妻二人说了算。
这也算是大楚皇朝最近数十年来,唯一的一个例外了。
当然,区区一县的穷地,三千户口,守城兵丁不过一百人,县衙的衙役不过一百人而已,朝廷也不会太在意。
李甫自称下官,谦卑无比,这自然也没什么错。
“嗯!清点账目,让县丞李敢年去核对一下钱粮便是了。”
楚天秀道:“不知老县令交接之后,调任何处?”
老县令苦笑,“下官这已经五六十岁,上了年纪,晋升无望,也该回乡颐养天年,已经向朝廷告老还乡,得了朝廷的恩准。交接完,收拾一下,过个十日便回老家去了。”
1...5859606162...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