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楚氏赘婿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百里玺
就这芝麻绿豆点的小事,定不了小昏侯的罪啊。
唉~!
丞相府里众官吏们想到这些,便心如刀绞一般的痛。奋笔疾书,有朝一日追上这金陵大纨绔小昏侯。
王肃副相看到楚天秀坐在谢主相的座位上,面色顿时有点尴尬。
感觉,好像是副相在跟主相说话一样。
小昏侯这是在占他便宜啊!





楚氏赘婿 120 派系之争,我居然被排挤了?
王肃副相终究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
忍了!
小昏侯爱坐谢主相的座位就坐吧。
最该恼火的,还是谢胡雍主相。而不是他这个副相。
他找小昏侯唠嗑唠嗑,倒也不是闲得慌。
这元宵节刚过,御史台的众官员们,便逮着今年“岁举”不放,主动挑起一场战火。
这是挑起朝争啊!
这五六日下来,只要一上早朝。
御史们便跳出来,一个个上场轮番开火,猛烈抨击众举子。
当然也骂举子背后的金陵十大门阀,因为很多举子都是各大门阀举荐上去的。
痛骂门阀只顾一家之私利,举荐一群平庸之才给朝廷,却让真正的才能之辈遗落民间。
现在朝廷,只要一开朝,就在争吵这件事情。
这桩大事,当然绕不开小昏侯。
岁举的优甲头名,恰恰就是小昏侯。
殿试策问是皇上一人亲自主考的,岁举的有很多情况,包括举子们的对策内容,外人并不知晓。
只公布了最终的殿试排名。
小昏侯楚天秀,举荐自己,殿试优等甲名。
御史大夫孔寒友举荐的弟子,董贤良、晁方正,优等乙、丁。
大农令杨褚举荐的主父焰,优等丙名。
这意味着,殿试的前四名,全都不是来自金陵十大门阀。
十大门阀举荐的几乎都是自家子嗣....要么上等,要么中等,甚至还有最惨的下等,可谓是惨不忍睹。
御史台此番忽然猛烈开火,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冲着十大门阀去的。
王肃副相,也想找小昏侯唠嗑,了解一些岁举的情况。
“小昏侯,你这几日去了丹阳县,可能还不了解朝廷最新的情况。
御史台的御史们,这次骂的可真够狠。
先挨个点名,把你,还有所有举子骂了一遍,骂你们这些举子们都是一群废物!接着把十大门阀,又都骂了一个遍。”
王肃副相淡淡的喝着茶水。
“别的举子平庸也就罢了。我是殿试头名,大楚皇朝的头号才俊,这么出色。他们看不出来吗,骂我干什么?”
楚天秀奇怪。
“御史们当然要狠狠的骂你,你可是小昏侯。元宵过后的次日,他们花了整整一个早朝来骂你。”
王肃副相翻了一个白眼。
“哦!还有这种事情?”
楚天秀好奇。
自打他来到大楚,只有他骂别人的份,还真没听人当面骂过他。
御史大夫孔寒友都不敢当面骂他。
这些御史台的御史们,胆气也够大的。居然趁着他去了丹阳县,拼命朝他开炮。
有种,他在金陵城的时候开炮啊!
“这骂的,可就不是一般的刁钻刻薄了!
金陵大纨绔小昏侯,乃是大楚有史以来的第一纨绔败类,十余年来在金陵城犯下的事,那叫一个罄竹难书。
从你十多岁的时候在青楼上撒尿,把路过的金陵府尹淋了一头,还丢东西,把府尹给打破了头,金陵尹自那以后见了你就躲。
一直到你现在二十多岁,足足十多年呢,三天两头在金陵城闹的鸡飞狗跳。你自己算算,有多少事来骂?
实在是太多,御史们在朝堂上骂了足足一整天,口干舌燥,喉咙冒烟,最后都懒得骂你了。
其他朝臣都没法插嘴,干瞪眼看着。
骂完你,第二天,接下来御史开始痛骂其他举子。
这骂的可就更毒了!
御史们这样说的:
‘小昏侯乃是金陵城头号昏庸大纨绔。
但他这样昏庸透顶,居然夺得了殿试优等甲名。可见其余的举子,比小昏侯还不如,简直是一滩烂狗屎。’
‘所以,今年岁举,乃是大楚立朝以来,最庸碌最废物的一届。前所未有,惊世骇俗的一届举子。’
你说,御史台这班官吏这指桑骂槐,不是在磕碜人吗!”
王肃副相摇头。
这御史们骂人的功底,也雄厚啊!
先是把“小昏侯”这殿试优甲头名,给牢牢地钉死在昏庸透顶的耻辱柱上了,没人能替小昏侯翻的了盘。
然后一转手,御史们借小昏侯这个殿试优甲头名,把举子们踩在脚底下蹂躏。
既然这届举子都是废物,那么举荐之人也逃不了干系啊!尤其是金陵十大门阀,当然被痛骂。
但这样一骂,一环扣一环,还真是有道理。
这几日下来,金陵十大门阀,被御史们骂了一个狗血淋头,硬是没办法反驳。
“这...好像也挺在理的!”
楚天秀也不由无语。
御史们拿他来骂众举子、骂门阀,这倒也很会找刁钻的角度啊!
想要反驳,那就要证明他这小昏侯并不“纨绔、昏庸”。
这可不是一般的难。
之前的十多年就不多说了。
哪怕他穿越到大楚以来,干过的事情,发明昏侯纸拭秽、给沈太后献仙丹,也是桩桩摆脱不了昏庸的嫌疑。
“御史台没有孔大人的指示,他们是绝不会开战的。孔寒友这是剑指何处?”
楚天秀沉吟,问道。
“这当然是剑指两大派系之争。”
王肃副相淡淡道:“当今大楚,最大的派系就是门阀勋贵,和儒派。
门阀勋贵派系,以金陵十大门阀为首,李、谢、崔、王等等。要么举荐自家子弟,要么举荐亲故。
御史大夫孔寒友,出自山东孔门,以儒宗正统自居,和天下儒生自成一派。
孔大人跟我们金陵十大门阀,从来不是一伙的,他是儒派的首领。
这朝廷官吏,绝大部分要么是门阀勋贵一派,要么便是儒派。必依附两派,方能在官场上混得开。
其余杂流小派虽有,但不成大气候。
在朝廷三公九卿里面,只有大农令杨褚大人是杂派的首领,他举荐的主父焰殿试第三,也算是不错了。
这次殿试,御史大夫孔寒友,他举荐的亲传弟子董贤良和晁方正,为殿试的第二和第四名。
但这次金陵十大门阀子弟和亲故,无一人进殿试优等,可谓是丢脸了。
更让孔大人底气十足,御史们骂起来金陵十大门阀来,当然毫不客气。”
“哦,我呢,我算是你们哪一派?”
楚天秀很感兴趣。
朝廷大小三个派系,他也不知道自己算是朝廷的哪一派。
他是平王府的上门赘婿,又是小侯爷,这算是门阀勋贵这一边?
“你?”
王肃副相呵呵一笑,意味深长,道:“你乃先楚王族后裔,大秦灭先楚,大楚皇朝又灭了大秦。
你昏侯府这算是前前朝的遗子喽,可不是我们大楚皇朝的门阀勋贵,什么派都不算吧。
连杂派,你也不是。
但你以后生下的儿子,继承了平王的王爵,倒是李氏门阀的家主,是门阀勋贵里的翘楚。”
这朝廷的派系,泾渭分明,跟自己的“出身”是直接挂钩的。
不是自己想加那个派系,别人就会容纳你。
哪怕金陵门阀士子,很多人都是学儒术,甚至是儒家宗师,他们依然是门阀勋贵一派,坚定的门阀立场。
孔寒友所代表的儒派,在朝廷并不强势,甚至有些弱势。
可是,儒派通过私塾传授,早就在大楚的中下层成了气候,人多啊,天下无数郡县的乡绅、富户的子弟,多如过江之卿,大多都是儒士们,都是属于儒派,不依附于门阀。
门阀勋贵一派虽然强势,但也不敢小瞧了儒派。
小昏侯的出身,注定了昏侯府的子孙,就是孤家寡人,什么派系都不收。
“呃...你们排挤我?!”
楚天秀惊了,一股无名怒火狂邵,豁然站了起来。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堂堂一介小侯爷,又是平王府的女婿。还是殿试头名,县令里的翘楚,沈太后眼里的孝臣,皇帝眼里的忠臣,未来的朝廷大员。
你们这些朝廷大臣拉帮结派,目中无人,居然不算上我一个,这是排挤我?
朝廷派系之争,党同伐异,这可是非常常见。
以后我在朝廷上,岂不是被孤立?
没事就挑我出来狂殴一顿?
就像这次,明明是朝廷“门阀勋贵”和“儒派”之间爆发的争斗,居然先拿他小昏侯当开胃菜,狂喷一顿,然后两边才开始掐架!
你们打就打啊,欺负我,算什么本事。
这我还能忍?
楚天秀愤然,甩袖出了丞相府。
“告辞,回头本小昏侯让你们领教一下厉害!”
...
王肃副相看着气愤而去的小昏侯,淡淡的品着茶,反倒是更悠闲了。
“副相大人,这些朝争之事...为何要跟小昏侯挑明了?”
丞相府长史谢煦,疑惑道。
朝廷派系之争,疲于应付,本来已经很头疼了。
小昏侯再掺和进来,岂不是更是让人头疼欲裂。
“孔大人挑了头,先骂小昏侯,又把我们骂的这样惨。
小昏侯一怒之下,骂回去,岂不是最好?
小昏侯的战斗力,那可是冠绝金陵。恶人还需恶人磨啊,孔大人的骂功一绝,但小昏侯也不弱。不知道,孔大人能否招架得住!本相是很期待啊!”
王肃副相淡然道。
“呃,对啊!孔大人是从小昏侯开始骂起的,让小昏侯直接骂回去...大人妙招!”
长史谢煦茅塞顿开,赞道。




楚氏赘婿 121 成年人的世界,要学会单枪匹马去战斗!
楚天秀恼怒的拂袖出了丞相府。
阴沉着脸,面色如铁。
以前,他这个金陵四大纨绔之首,不混朝堂,只跟着金陵城一群大小纨绔们闹腾,把纨绔们都收拾的服帖。
朝廷派系跟他无关。
自然也必要理会朝廷的派系争斗。
如今他进了朝廷当了官,居然被三个大小派系的官员们,给联手排挤在外面。
他堂堂小侯爷,在大楚官场上,居然成了孤家寡人!
你说这可恨不可恨!
王肃副相这个老狐狸,有意的“提点”他,也不是什么好人。
这分明是想让他小昏侯一怒之下,和御史大夫孔寒友对骂。
但三公之一,御史大夫不好惹。
在大楚朝廷,丞相府权力最大,太尉府次之,御史台最次。
身为儒派领袖,御史大夫孔寒友掌管的御史台,有十五名御史在皇宫里,随时可向皇帝禀报天下各方的动向。
御史台还有三十名官员在办公,负责监察天下百官。
上骂昏君,下责昏官。
监察行政、军务、财政,纠察、弹劾官员。
分布天下各郡的御史们,更是多不胜数,到处巡视,专门挑官员的各种毛病。
“御史,可风闻弹事!”
这是说,只要御史听到了,不需要证据,他就能弹劾你。
别说官员的政绩,连官员的“品性”都挑刺,找到由头就能喷你。
要是抓到了铁证如山的罪证,贪污、受贿、徇私舞弊之类,直接下狱问罪。
那是大楚朝堂,战斗力最彪悍的一群官员。
御史有骂人的权力,骂了你也不承担责任。
所以大楚官员,轻易不敢招惹御史。
惹上御史,绝不是什么好事。
御史们从来不是单枪匹马,他们能喷出一片唾沫海,活活把你淹死在海里。
王肃副相在他面前说这些,这不是有意让他去斗御史,当炮灰吗?
门阀勋贵们为什么能扛得住御史们的炮轰?
那是因为他们是一群更庞大的派系,门阀集团、勋贵集团。
以前他这个大纨绔小昏侯,无关朝堂的轻重,两大派系的官员根本不去理他而已。并不是他能斗得赢御史大夫。
楚天秀暗自寻思着。
不行啊。
一旦朝廷爆发争斗,他直接被大楚官场的两大派系,给排挤成渣了。
哪怕他想投靠其中的一方派系,人家未必就愿意容纳。收了,可能把他当一个炮灰来用,就像王肃副相这样。
他得立刻做好准备——自力更生。
自己在朝廷上站得稳,才不会被这两大派系,给一下挤扁了。
...
楚天秀想了许久,终于还是琢磨出了一个让自己在朝廷上,站稳脚跟的主意。
但光靠他自己不行。
要施行这个主意,还得去找太子爷项天歌,一起干。
有活一起干,黑锅一起背。
太子不属于朝廷里的任何一个派系,身为储君,未来的大楚皇帝,太子在朝廷也是极为特殊的存在。
太子也还太年轻,东宫的官员们不想让他太早卷入朝廷斗争。
这是太子最特殊的地方,朝廷两大派系,也不敢轻易针对太子。
他这个主意,得从太子这里开始下手。
楚天秀把沈万宝找来,又派人去东宫把太子爷项天歌给请出来,一起到鸿门客栈,商量一件大事。
“小昏侯,有何事?”
沈万宝有些疑惑,小昏侯找他和太子做什么?
“不急,等太子来了,一起说。”
楚天秀道。
过了不多久,项天歌从东宫乘马车来到鸿门客栈,垂拉着脑袋,心情显然很是低落,“小昏侯,你找本太子有何事?”
“太子怎么如此沮丧?”
楚天秀笑道。
“还能有何事,之前不是跟你说了么。自从元宵犯了事,我就没见过父皇和母后、太后。这都过去这么久,宫里也不召见我。我这不是心烦,憋得慌嘛!”
项天歌颓丧道。
“宫里忙着呢,哪有功夫理会你啊!”
楚天秀说道。
他将朝廷派系之争,围绕着“岁举”,正在争吵,跟太子项天歌和沈万宝一说。
两人点头,他们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只是,他们对这个其实也不太感兴趣。
况且,跟他们两家也没关系。
一个是太子储君,一个是沈府外戚,这场朝廷派系之争,根本牵扯不到他们身上。
“你把我和太子叫来,就是说朝廷的派系之争?你是朝廷县令,跟你小昏侯倒是有一点关系!...但这事,跟我和太子两个有什么关系啊?”
沈万宝疑惑不解。
商人重利,跟他没关系,没好处,他是不会掺和的。
“本小侯爷居然被朝廷的门阀勋贵、儒派、杂派这三大派系给排挤了!他们简直目中无人,居然不跟我拉帮结派。”
楚天秀十分不屑,说道:“不过本小侯爷也不在乎。
成年人的世界,抱别人的大腿算什么本事,就要学会单枪匹马去战斗!
他们不屑跟我拉帮结派,本小侯爷自己单干,一力把他们都撂倒。把他们干到都怕了,都服了为止!”
“咦~!”
项天歌眸光一亮。
仔细琢磨这句话,“成年人的世界,抱别人的大腿算什么本事,就要学会单枪匹马去战斗!”
至理名言啊!
豪气冲天啊!
太子甚至有些崇拜了。
他从小,最佩服的就是这样单枪匹马,一力挑群雄的盖世豪杰了。
遥想当年,太祖皇帝西楚霸王,就是这样厉害!
单枪匹马自立一家势力,逮着谁打谁,一力挑众诸侯,横扫六合。
这满天下的诸侯,杀的杀,降的降,就是这样被硬生生打趴下了,跪着求见西楚霸王,成就了太祖的霸业。
“小昏侯,你准备怎么搞?”
项天歌兴奋了起来。
“这件事情,我们三个一起搞。太子,我送你一份天大的功绩!你给皇帝上一道奏章,就说你想办一份《大楚邸报》。”
楚天秀立刻道。
“大楚邸报,是干什么用,我父皇会答应?”
项天歌疑惑。
“你就说,这份《大楚邸报》,专门记载了大楚、匈奴、西域、南疆以及天下诸国,重点是大楚郡国的百姓灾异情况,记载各郡之风土人情。广开各家言路,以防耳目闭塞!
这邸报,要花钱买的。朝廷官员、百姓皆可以购买,了解天下事。
皇帝最怕被手下的臣子们蒙骗。你这太子献上奇策,大开眼界,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皇帝知道了,喜不喜,开不开心?他定然会觉得,太子终于成熟了。”
楚天秀笑道。
这邸报,起源于唐朝。
也就是把皇帝的谕旨、诏书、君臣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相当于对外时政公告,还谈不上新闻。
他现在直接拿来用了。
什么广开言路!
只要这邸报办成了。
这邸报就是我小昏侯的言路。
我让登什么就登什么,看老子怎么骂死你们!
这是天下第一份邸报,新奇又有大用处的东西,记载了足够的信息量,肯定卖得出去。
“《大楚邸报》,广开言路,记载天下。居然有这样的好东西?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项天歌听得一震,眸光大亮,浑身热血沸腾。
广开言路!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一直就是明君的象征!
他一旦献上此策,他在父皇、母后和太后的眼里,那就是一个贤明、开明、有大眼界,心怀天下的太子啊!
这是天大的功绩,定然得百官赞许和拥戴。
谁还敢来挑战他的太子之位!
他项天歌根本不用发愁,会被废掉太子了。
“大楚邸报,操作不容易吧?一张邸报,一个人抄不知多久。一百份,就要上百人抄写,怕是成本极高!...而且,我做什么?”
沈万宝疑惑。
“邸报的发行,你不用操心,我已经发明一个新东西,可以大量的印刷邸报。只需十人,一日之内就可以印出上万份,成本不到十文铜钱。
你沈府造了那么多昏侯纸用的完吗,你只要出纸就行了!不白拿,别人买邸报是要花钱的。卖了邸报,你一起跟着分钱就是。
沈万宝,你可别说我不带着你发财!我和太子爷,再加上你,咱们三个一起干。”
楚天秀笑道。
他自己有纸。
但是,《大楚邸报》这事情风险高,而且还需要大笔资金的。拉着沈万宝和太子两人一起干。
万一《大楚邸报》出了事,被大楚官员们围殴,还有人一起背这口大黑锅。
太子项天歌,和沈太后侄子沈万宝在此。
怎么也压不死他小昏侯。
“好!”
沈万宝一震,面色狂喜。
沈氏作坊一日能产三万张以上的昏侯纸,可金陵城市面上已经被小昏侯的纸给占了。
他正愁不知往哪里卖呢。
这要是能每日卖出一万张邸报,沈氏作坊就活了,而且能赚不少的银子。
“我负责内容这一块,还有印刷这一块。不过,还需要有人去各地,收集天下新闻。”
楚天秀琢磨着,说道:“干脆把谢安然也拉进来。让他招募一批人,派去各地,从全天下收集各色新闻。”
他最初是不太想把谢安然拉过来。
谢安然是谢氏门阀,跟门阀勋贵一派,走的近。
他迟早要跟门阀勋贵开骂战。
但是,谢安然不混官场,在金陵城的人缘极好,本事也极高。他要是愿意加进来,定然是一个大将级的人物。
这几乎相当于,打造了一个新闻情报网了。
谢安然对这一块,应该是极为娴熟拿手。
“对,就这么干!”
“咱们四大纨绔,就数谢安然最清闲了,在公主府里,他整日游手好闲,也没啥事干,天天去青楼遛鸟。”
“咱们金陵四大纨绔,一起干这件大事!也让天下人瞧瞧,咱们金陵四大纨绔也不是只会玩乐。”
项天歌和沈万宝兴奋,连连点头道。




楚氏赘婿 122 《大楚邸报》问世
楚天秀立刻派人,去秦淮河烟雨画舫,把喝的半醉半醒的驸马谢安然也给找来。
谢安然有些稀里糊涂,这小昏侯不是去丹阳县上任了吗,怎么一转眼又杀回金陵城里来了?
不过,谢安然也没追问。
小昏侯这人做事,纨绔又随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拦不住他。县令这活太简单了,没多少事来干。
1...6162636465...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