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美]约翰?托兰
将军的反击中止了华盛顿当局用那些觉得李承晚太刚愎自用的人铲除李的企图。在大邱,穆乔及其幕僚热烈支持麦克阿瑟。当日晚,两辆c-54飞机飞到大邱接李、穆乔和他们的幕僚们参加仪式。
9月29日凌晨,陆战队卫兵被隐蔽地安chā在从金浦机场到圆顶国会大厦也叫政府宫的道路沿线。正当塔普莱特在大厦附近设立安全警备网时,一辆车鸣着笛呼啸着穿过大门。塔普莱特注视着一群身穿军服,手拿作战装备的人从车中跳出,就像他们马上就要发起一场战斗似的。他们说他们是情报官员,想找个地方换一下衣服。塔普莱特把他们邀请进大厦。他们很快穿着显示其礼仪兵身份的军礼服重新出现。
陆战1团的特德塞尔下士和一等兵萨姆 贾菲受命开车前往阿斯克姆城(音译)机场,迎候麦克阿瑟。“不能让他在我们防区被杀。”他们的班长说。二人比麦克阿瑟预定抵达时间早一个小时到达机场。他们还穿着邋遢的粗布作战服,空军的炊事员拒绝向他们提供服务,因为他们没有餐具。塞尔抓起一块薄饼,让会餐的人放了一块腊rou在上面。贾菲也这样办了。然后他们走到外面等候那位大人物,一面不时地在作战服上擦一擦他们的油手。
上午10点,盟军最高统帅的飞机着陆。将军携夫人走上柏油甬道。他穿着一件熨得服服贴贴的漂亮的野战服,没有系领带。麦克阿瑟被引向五辆雪佛莱汽车的头一辆。随后是为新闻记者和其他客人准备的五辆一尘不染的吉普车。他们很快来到汉江边,开近一座浮桥,爱德华罗尼中校的工兵正在那里qiāng修。这座浮桥在前天晚上已建好,但狂风又把它吹散了,扭弯的部分还得送到仁川的工厂里重新打制拉直。当迎宾车队开始通过时,中校还在进行最后的修理。罗尼曾给妻子写信说他很希望麦克阿瑟能从水上过江,此刻他一直不安地注视着将军的汽车直到他安全抵达对岸。事前麦克阿瑟拒绝乘直升飞机前住国会大厦,他坚持说检阅式更能给汉城人留下深刻印象。
街道两旁站满了列队欢迎将军的市民。但车队开得太快,以至于很多人弄不清眼前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同塞尔一道紧跟在麦克阿瑟后面的贾菲在挡风玻璃边上chā上一小面美国国旗,这带来了欢呼声。
当他们通过国会大厦外面的大门后,塞尔吩咐司机停车,他和贾菲跳出汽车跟在麦克阿瑟后面。将军情绪激动地把银星勋章佩戴到阿尔蒙德和沃克xiōng前。那两个满身wū秽的海军陆战队下士被吆喝着离开。但塞尔牢记无论如何他必须紧随将军的命令。他们打听到麦克阿瑟即将发表演讲的地点,不顾高级军官们忿怒的目光,硬挤到里面,站在俯瞰演讲台的楼厅上。
李承晚的专机于11点抵达。总统的车队开往汉江。渡江时,这位显贵想起了三个月前他们在这儿乱哄哄的别离场面。在他们进入汉城时,沿途一些市民发出欢呼。很多人兴奋地流出了眼泪。
看到毁坏严重的城市,总统感到心寒。汉城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京破坏得更为严重。首先见到的街道被毁于战火。当他们来到市中心时,却发现许多建筑显然都是在北朝鲜人撤退时被火烧毁的。国会大厦大部分窗户都已破碎,巨大的铜圆顶也有些变形而且被熏黑了。
几分钟后,切斯蒂普勒的吉普车来到大门口。普勒从来都不穿正式场合的军礼服,他穿着皱巴巴的脏作战服。自仁川登陆后他一直没有修过面,看上去不像个样子。一名穿戴整洁的宪兵少校拦住他的吉普车。只有本部的汽车才允许进入围墙内。
普勒从嘴里拿出烟斗,“少校,这个地方是我们的不动产,是我的士兵攻占这个该死的地方的。”
“这是命令,上校。我很抱歉,我不能放您过去。”
普勒猛然抓住挡风玻璃站了起来。“我不管给了你什么命令。给我的命令是到那里去。我一定要进去。你现在就给我滚开。”
“今天不行,上校。”
“听着,少校,如呆你想在这儿滥用职权,你应该在陆战1师突破这些街道时就到这里来。那时你会让自己口鼻流血的。”
“这是命令,先生。您不能进去。”
普勒转向司机,“闯过去,琼斯!”
琼斯把车子发动起来,普勒被甩进车座。宪兵少校跳到一边叫道,“你从里面出来时我会收拾你的。”
大厦的主厅拱形圆顶的国民议会厅挤满了大批美国陆海军军官、联合国官员、穆乔大使等外jiāo官、李总统伉俪以及许多南韩官员和军官,还有几名穿着白制服的英国军官。
这个主厅的屋顶是个巨大的天窗。在平台上方呈曲线型延伸的楼厅上,麦克阿瑟的礼仪兵藏着闪亮的头盔像塑像一样静静地站着,令在场的几名海军陆战队成员感到厌倦。“你一定会想,”克雷格对普勒埋怨道,“他们应该举行仪式,把荣誉分些给攻占这个地方的将士们。”
大钟指向12点时,麦克阿瑟和李承晚挽着手步入大厅。除摄影记者跑来跑去照相外,所有的人都肃立着。塞尔下士与一等兵贾菲站在楼厅中仍招来不满的目光。塞尔点了点,有满满三排穿着卡叽布制服的美国将军。他一直不知道有这么多将军。还有几排国会成员和其他高官显贵。但只有4名海军陆战队军官普勒上校、默里上校。史密斯将军和克雷格将军。
大厅还散发着烟味。塞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小型武器的jiāo火声。偶尔的大pào轰响震动着大厦。麦克阿瑟从容地走上演讲台,他后面坐着李总统夫fu和一名鲜为人知的陆军下级军官詹姆斯豪斯曼。
“蒙仁慈的上帝的恩赐,”将军开白道,“我们的军队在人类最大希望与鼓舞的旗帜下英勇奋战的军队联合国军,已经解放了朝鲜的这座古都,它已经从共产主义的专制统治下获得自由,它的人民再次获得机会实现他们关于生活的信念,即坚持把个人自由和个人尊严放在首位的不变的信念……”
被pào火震松了的玻璃突然从高高在上的镶边的天窗上雨点般落下。就像一只上帝之手伸下来,一位海军陆战队员回忆说。军官们迅速戴上头盔,但光着脑袋的麦克阿瑟丝毫没有畏缩,他继续不紧不慢地讲着,就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李总统,我很高兴能代表联合国军司令部把你的政府所在地归还予你。在这里你可以更好地完成宪法赋予你的责任。”
他停顿一下,然后请大家起立同他一起背诵主祷词。大家站起来时都取下了头盔。
“我们的主啊,在天之灵,你神圣的名字……”泪水沿麦克阿瑟两颊流下来,但他的声音浑沉而坚定。祷告后,麦克阿瑟转向上了年纪的李,深怀感情地说:“总统先生,我和我的军官从现在起将收回我们的军事责任,把履行国内职责的权力留给您和您的政府。”李站起来紧紧握住麦克阿瑟的手。“我们崇敬您!”他大声说道,泪水从他皱纹满面的脸颊不停地往下淌,“我们像热爱民族救星一样热爱您!我如何才能对您表达出我以及朝鲜人民对您永不减退的感激之情?”
普勒在整个仪式过程中一直用崇敬的目光观察着李。“他抗日三四十年,努力拯救他的国家。他的手指残废了,被日本人折磨过的手指都断了并且留下累累伤痕。他也同样强烈地反对共产主义。而现在华盛顿的官僚们却试图抛弃他。”普勒离开大厦时,四下张望寻找威吓过他的那个陆军少校。很幸运他没有发现他,因为切斯蒂还在生气。“他们对海军陆战队竟连一个字都没说,”他嘟哝道,“你能想象这件事吗?他们竟然不想想整个战役是谁打下来的?”
在其他记者、高官显贵们簇拥在麦克阿瑟四周时,玛吉希金斯一直在一旁观看着。他还穿着邋遢的作战服,努力避免同麦克阿瑟打照面,但他看到她了,大叫道:“喂,那儿,高个的金发妞!有空来看看我!”
不久之后他便上了飞往东京的飞机。当他叼着烟斗信步走上长长的jīng致的舷梯时,他正在筹划着结束东京的工作。
战争突然有了起色。经历了被驱赶到几近朝鲜半岛最南端的耻辱之后,他以全力打回汉城的行动震惊了世界。大获全胜指日可待。
第五部 中国谜团
作者: 托兰
点击: 2824 投票: 8
第15章 越过三八线
第16章 “来了好多好多中国人”
第17章 死亡行军
第18章 máo zé dong设下陷阱
第19章 功败垂成
第15章 越过三八线
作者: 托兰
点击: 2824 投票: 8
(9月29日-10月15日)
1
在汉城出现欢庆时刻前两天,参谋长联席会议通知麦克阿瑟,其军事目标是摧毁北朝鲜军队,但在任何情况下,其军队都不得越过满洲或苏联边界。麦克阿瑟答复说,第8集团军将越过三八线,直取平壤,第10军将在东海岸的元山实施两栖登陆,然后穿过朝鲜半岛,协助沃克拿下北朝鲜首都。
但麦克阿瑟心目中的目标远在平壤以北,他要的是整个朝鲜。正处于其军事生涯巅峰的麦克阿瑟,9月29日下午以胜利者的姿态昂首跨出汉城的国会大厦几小时之后,在朝鲜居上风之势。但最先采取军事行动的是李承晚总统,而且他采取行动时并未和这位将军磋商。李召见了参谋长钟日昆,问他沿三八线是否有什么标记,钟回答说没有,所有碑界和标记均被拿掉了。“你认为还把这些东西当回事?”总统问。
“这条线”,钟说,“只是划在地图上的一条线。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李想听的正是这句话。对他来说,三八线是外国人搞的一个象征xing的东西,整个朝鲜都应属于大韩民国。“为什么不让你那两个团越过那条线?”钟辩解说,采取这种行动的权力掌握在联合国军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手上。“那好,你是联合国军的参谋长还是韩国军队的参谋长?”钟说是后者。“这样的话,你不认为你应当服从韩国总统的命令吗?我授予麦克阿瑟将军指挥大韩民国军队的权力是临时xing的。如果愿意的话,我今天就可以把权力收回来。”
“是的,总统先生,如果您给我命令,我立即就去执行。”
李大笔一挥,几下子就写在了一张纸上,“这就是我的命令。”它指示钟迅即向北进军,而且总统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钟很快乘一架轻型飞机赶往那几个正在推进的团队。9月30日晨,他乘吉普车上了东海岸的公路,追赶第3师。上午11点钟,他遇到一位团长,团长说他的部队都很兴奋,他们都想成为第一个进入北朝鲜的人。“我无法控制他们了!”他说,一个营已经靠近三八线。钟问那个营长所处的确切位置,有一个人哆哆嗦嗦地回答说,这些人正由他率领,“营长已经在三八线那边6英里的一个镇子里了。”
“你能和他联系上吗?”钟问。
团长用报话机找到了他。
“你知道你这么干违犯了军规吗?”钟说。
“知道,先生,”那位营长说,“可是……”他犹豫了一下,“三八线不是不再管用了吗?”
“我明白你是怎么想的,但你已经破坏了军法。你准备上军事法庭吗?”他说是。“那里地形如何?”
“一个连在一座山的后面。”
“你能看到北朝鲜军队吗?”
“可多啦,先生!他们正忙着逃跑和焚烧粮仓。请给我们下令继续前进吧,我们决不丧失这个大好时机!”
“一个连够吗?”
“这会儿一个排就足矣。”
这个时候,既没有联合国军、沃克将军,也没有李总统,只有一名勇敢的营长。“向北前进,”钟告诉他。
关于越过三八线,麦克阿瑟没有发表任何公开讲话,但他显然认为他有权这么干,这从他致送国防部长的一份电文中可以看出来:“敌人不投降,我就视为整个朝鲜是向我们的军事行动敞开着的。”次日(10月1日),他要北朝鲜军队总司令举手投降。
绝非巧合,就在同一天共产党中国的第一个国庆节,周恩来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警告西方,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第 34 章
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对于这种如果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就要介入朝鲜战争的明确威胁,华盛顿不以为然。参谋长联席会议电告麦克阿瑟:“我们希望,在你今后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再作解释或声明。一切服从作战需要。”
参谋长联席会议已经告诉麦克阿瑟,杜鲁门希望降低越过三八线之影响,任何公开声明都可能“使联合国一下子陷入窘境。”东西方世界已经有所反响。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在10月2日提出一项计划,呼吁在朝鲜实行停火并撤出所有外国军队。近午夜时分,在北京,印度驻华大使贾瓦拉姆潘尼迦被叫醒,说中国外jiāo部亚洲司司长陈家庚正在客厅等他。在表示歉意之后,陈请潘尼迦立刻去周恩来的住处见这位总理。
半小时后潘尼迦离开其住处时,北京的街道上一片寂静。他猜想突然叫他与朝鲜有关,急不可耐地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周恩来有什么新建议要转达给尼赫鲁?中国人已经参战?他发现周和往常一样谨恭和富有魅力。在照例上茶后,周先对潘迪特尼赫鲁对和平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然后说,如果美国人越过三八线,中国将被迫干预。
他已听到美国人已经越过分界线的消息了吗?潘尼迦问。周回答说已有这方面的消息,但他不知道在何处越过。
10月3日凌晨1点半,潘尼迦用电报把这次会谈的要旨发回新德里。虽然麦克阿瑟在当天晚些时候才宣布大韩民国第3师已越过三八线,但潘尼迦当时料想他们已经过线了,而且他肯定集结在满洲的中国军队也已经跨过鸭绿江。那天上午,他把情况告诉了英国驻华公使。
当这个消息传到艾奇逊耳朵里时,这位国务卿并没有认真对待,因为他信不过潘尼迦。“他不是个好通讯员。”对于周最近发表的如果北朝鲜遭入侵中国不会袖手旁观的讲话,艾奇逊也没有给予重视。
然而,潘尼迦的确是位消息确切的通讯员。周恩来的警告可不是开玩笑,而且就在那一天,máo zé dong已经决定派军队赴朝鲜同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作战。满洲有中国 80%的重工业,不得不受到保护。被称为志愿军的中国军队,原定由第4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任其战场指挥官。诡计多端的林声称有病,不少人认为他对同美国人打仗不感兴趣。
10月4日中午时分,一架飞机抵达在西北的第一野战军司令部,随机带来了给司令员彭德怀的命令,要他立即动身去北京参加中共中央的特别会议。彭出身农民,进过军事院校,当过军阀部队的团长,后参加了毛的军队。
彭到达首都时已是下午4点过后,在颐年堂举行的会议已开了一会儿,有位同志告诉彭,máo zé dong在会议开始时让中央委员会尽量摆派军队帮助其北朝鲜兄弟的不利条件。在听了大家坦率地列举了出兵的弊端之后,这位主席说,“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危急,我们站在旁边看,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尽管毛得到了周恩来的支持,但彭感觉到出席会议的大多数人反对开战。彭相信毛是对的,但因为有一种自卑感而未发言。和日本人作战期间,彭曾组织过使敌人大感震惊的百团大战,但妒忌他的同事们后来批评这次战役没有必要且代价高昂。在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生活中,类如“百团大战”引起争论的问题是永远不会被忘掉的。
休会时彭由中央管理科的同志送往北京饭店用餐。彭仍然没有发表意见,但当晚怎么也睡不着。“我以为是沙发床,此福受不了,搬在地毯上,也睡不着。”脑海里怎么也摆脱不掉会上的情景。美国入侵了北朝鲜且与中国隔江相望,威胁中国东北。美国又控制了台湾,威胁上海和华东沿海一带。“美国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迟早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
彭得出结论,他们必须进行抵制,以保卫每一寸土地。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他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就永远不可能。“如果美国决心向我作战,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利于对付日本那一套。我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为本国建设前途来想,也应当出兵。”
“邻人危急,我们站在旁边看,怎样说,心里也难过。”彭把毛在会上讲的这句炽热的话一直记在耳边。其他言语谨慎的同志是民族主义者而不是国际主义者。“我想到这里,认为出兵援朝是正确的,是必要的,是英明的决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拥护主席这一英明决策。”
第二天下午,中央又在颐年堂开会。在其他同志表达了不同意见之后,彭最后一个发言,而且讲得慷慨激昂:“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máo zé dong迅速宣布彭将指挥志愿军,彭也没有推诿。散会后在中南海畔,一位同志向他说:“看来还不服老哟!”
就这样,不是为了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一个威胁要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中国不情愿地进入了朝鲜冲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本已赢得了朝鲜战争。金日成被彻底打败,不再对南朝鲜构成威胁。但麦克阿瑟梦想拿下整个朝鲜,而且或许向更北的地方推进,迫使毛介入一场他几个月来一直试图避免的战争。
由于美国人一直拒绝认真对待周恩来发出的警告,美军对大祸临头一无所知。谁应当受到谴责呢?受谴责的不仅是梦痴麦克阿瑟,而且还有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杜鲁门政府。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杜鲁门政府本可以抑制麦克阿瑟,但却在这个由其在仁川震惊世界的胜利这实际上是金日成送给他的,而且可以说是一场付出极大代价而得到的胜利而在整个西方世界的民意测验中仍然居高不下的人面前卑躬屈膝。现在,美国及其盟国打的是第二场朝鲜战争,一场同更强大的对手红色中国的战争。
毛做出干涉的决定和苏联没有关系。虽然斯大林在冲突bào发后最初几天曾盲目乐观,但联合国军重新占领汉城使他相信已丢掉这场战争。他曾电告北京:“金日成同志只好来中国东北建立流亡政府。”但当斯大林听说中国已决定出兵后,据说他潸然泪下,夸中国人好。然而,对于《纽约时报》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来说,这乃是鳄鱼的眼泪。他认为斯大林用一把钢钳把毛给死死地夹住了。
2
在成功湖联合国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围绕着韩国军队越过三八线争论十分激烈,美国代表团不得不把朝鲜问题提jiāo联合国大会,美国在联大的影响大大压过了苏联。美国人这么干是为了达到其目的。联大通过了一项决议,授予麦克阿瑟以征服和占领北朝鲜的绝对权力。就参谋长联席会议而言,这项决议是对在三八线以北展开的行动的支持。他们给麦克阿瑟发了一份决议的副本,后者将其视为允许他摧毁北朝鲜军队,因为金日成对最近要他投降的呼吁不予理睬。
沃克的韩国第1军(由第3师和首都师组成)正从陆路沿东海岸推进。尽管遭受了重大伤亡,但最终还是bī近了位于三八线以北110空哩处的元山港。这正是准备实施两栖登陆但却连启航准备也未做好的阿尔蒙德的第10军的目的地。沃克显得不耐烦了。尽管供应不足困扰着他,但他仍准备从西海岸向平壤发起主攻,尔后将由韩国第1军和美第9军(由美第2师和第25师加上波多黎各65团组成)在中部发起进攻,韩国第1军在东部展开行动。沃克认为麦克阿瑟用船把第10军运至元山的命令没什么意义且冒很大风险,那样费时太长,且会使供应线复杂起来。沃克的韩国第1军从陆路只需几天即可抵达元山。
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在元山实施两栖登陆行动也心中无数,但又觉得难以对这个在仁川登陆赢得所有美国人,包括其政敌的一片喝彩的人的判断提出质疑。
10月6日,沃克的韩国第6师也越过了三八线,紧接着,韩国第7师也于次日越过这条线。沃克打电话给东京的希基将军,希望知道他何时可得到麦克阿瑟开始向平壤发起主攻的命令。当时仍任代理参谋长的希基答复说,“你做好准备之日便是主攻开始之时。”
两天后,沃克通知麦克阿瑟他已命令其指挥官们向平壤发起攻击。骑兵1师已越过开城以北的三八线,该城曾在6月25日晨被北朝鲜军队占领。和盖伊的部队一同作战的有英国27旅,白善烨的韩国1师和美24师。沃克信心十足。他又和林奇乘飞机飞往距现时部署很远的地方察看了敌情,对可能面临的威胁作了估价。在其他人看来,他跑那么远似乎是一种鲁莽行动。但通过其作战的本能和亲自侦察,他几乎已对安危置之度外。他将以职业军人的风范来指挥这场进攻。
受到这次突然行动和联合国决议的鼓舞,麦克阿瑟再次通过无线电广播要金日成投降。可以预料到,金日成明明知道麦克阿瑟的部队已蜂拥压入北朝鲜,但仍拒绝投降。同一天,由于担心麦克阿瑟鲁莽行事,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他“在采取任何针对中国境内目标的军事行动之前要有华盛顿的授权,”但这封电文未能阻止麦克阿瑟。一切都比不上成功。10月10日,沃克在东海岸的几个韩国师进入元山,街道上的激烈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黎明时占领了该城。沃克得意洋洋:当阿尔蒙德的第10军还在海上时元山已到了他的手里。沃克自信这条好消息会便麦克阿瑟让他指挥第10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