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拜见君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连山易子

    ……

    ……

    ()是,,,,!




第551章 立封禅而祭之,冀近帝座
    【】(),

    封青岩来东山时,的确没有想过要参透,乃至是勘破圣象。

    但是来都来了,肯定要瞻仰一下吧?

    例如夏后登天留下的脚印,商帝悟道残留的梦境等等,毕竟东山上有种种古老的传说,残留着种种令人无法言喻的神迹。

    他自然不过错过。

    倘若有缘参透,自然是好事。

    若是无缘,亦不强求。

    他只是遵循“来都来了”的惯例而已。

    只是东君为何如此说?

    这时他顿时明白过来,为何东君在大殿问他,若是不急可到境内走走。

    原来东君以为他急着去参悟圣象。

    但这是谁说的?

    我没有说过。

    他不由一笑,摇摇头道:“圣象岂是如此容易勘破?诸圣追根溯源残留下来的圣象,莫要说是勘破了,即使是想看到,亦是一件难事啊。”

    “这东山上,每日上上下下多少文人?”

    封青岩指了指东山上的文人,感叹道:“但是,又有多少文人看到圣象?万里挑不出一啊。”

    “勘破圣象于他人来说,的确难如登天。”

    东君点点头。

    不是他看不起天下人,而是天下人真的难以勘破,道:“但是封圣却不同,封圣乃是诸圣之后,人间第一君子,第一虚圣……”

    “东君过誉了。”

    封青岩摇摇头,并不觉得自已能够勘破圣象。

    这时东君没有再言圣象之事,而是驾着云朵飘荡,为封青岩介绍东山之景,以及流传下来的各种传说。

    东山之景,如东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等,皆是天下闻名。

    当游完一遍东山,三人便回到神境内。

    东君歉意几句,便带着九歌离开,由妃白亲自来招待封青岩。

    而妃白则带着封青岩来到神府外,一连片的宫宇神殿前,道:“封圣只需安心在此处住下即可,一切事务皆可吩咐妃白来操办……”

    封青岩点点头,便走进一座宫宇。

    “听东君所言,东山有秘境,宗伯可知,何是秘境?”

    在宫宇中的一处亭子坐下,便立即有神女奉上酒茶、玉液、神果、点心等,待神女离去封青岩便问。

    虽然东君说秘而不宣为秘境。

    但是,还是一脸茫然,对东山秘境没有丝毫的了解。

    似乎东君之言,这秘境不简单,或许有诸圣追根溯源残留下来的圣象……

    妃白闻言,眉头便微微蹙起来,沉吟片刻便言:“东山虽有秘境,便是秘境十分玄奥,对于一些人来说,它的确存在。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它并不存在。”

    “?”

    封青岩有些疑惑。

    “妃白虽然有幸为东山神府宗伯,亦有幸感知到秘境的存在,却从来没有进入过秘境。”

    “为何。”

    “妃白虽想进秘境,却进秘境无门,因而不可进。”妃白摇摇头道,“这秘境如何说呢?或许它真的存在,或许它亦不存在,难以说得清。倘若封圣感应到它的存在,或许它便在眼前,或许在东山上,或许在东山内外的某一处……”

    “如此说来,这秘境倒是有几分神异啊。”

    封青岩道。

    这时,他对所谓遥秘境,亦有几分好奇了。

    “东山秘境的确神异,世人难以窥视。”妃白点点头,又道:“进入秘境之门,或许便在脚下,或许在山上,或许在云中,或许在东山天地的任何一处……”

    “谁都说不清,因各人而异。”

    “传言,夏后登天留下的脚印,商帝悟道残留的梦境等等,一切皆在东山秘境之内。”妃白想了想便补充道,“当然,亦有可能是在秘境之外……”

    “谢宗伯解惑。”

    封青岩道。

    “封圣客气了。”妃白站起来,道:“封圣可是有何事要吩咐?君上已交代妃白,让妃白听从封圣吩咐。”

    “谢过东君,谢过宗伯,青岩暂时无需。”

    封青岩道。

    “那妃白告辞了,若封圣有需要,只需要呼一声妃白之名即可。”妃白在走前道,并送上一枚令牌,“对了,此乃宝鉴令,可随时出入神境……”

    “此令青岩已经有。”

    封青岩道。

    妃白便没有多言就走出宫宇。

    而封青岩则掏出,东君早时所送的宝鉴令,背面刻有:“天地无私,神明鉴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

    “此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

    “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损人利己,切宜戒之。”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做。衣食随缘,自然快乐。”

    “算什么命,问什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自速,谛听吾言,神人监服。”

    咦?

    当他掏出宝鉴令时,似乎天地间传来一个煌煌神音。

    正是东君所言。

    据老师所言,这可通过宝鉴令,有机会参悟东山上种种神迹,难道宝鉴令与秘境有关?

    倘若有关,为何妃白却言,进秘境无门?

    他摇了摇头便走出宫宇,通过宝鉴令来到东山,正好站在东山之巅,即“东山安,四海皆安”巨石前。

    “见过封圣。”

    “见过封圣。”

    巨石前有不少文人学子,见到封圣突兀现身,亦不觉得惊讶。

    “诸位有礼了。”

    封青岩回礼,便仔细打量巨石,特别是“东山安,四海皆安”七个大字。

    这七个字的确是大气磅礴,似乎有滚滚历史浪潮,从七个大字中汹涌而出,犹如见到无穷无尽的金戈铁马。

    人站在它面前,犹如面对星海般,使内心生出渺小之感。

    片刻后,封青岩从七个大字中回神,便仰望一下天空,突然有感而发:“天高不可及,于东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帝座也。”

    众文人闻言,心中皆有些震惊。

    不由相视起来。

    难道远古有如此多帝王,在东山上封禅祭祀,便是为了冀近帝座?

    要不然封圣为何发出此言?

    ……

    ……

    ()是,,,,!



第552章 阴阳线切割昏晓
    【】(),

    东山神境。

    巍峨神府山后,乃是一片接天断崖。

    断崖下则是无尽云海,隐约弥漫着几许混沌气息,似乎正是神境的尽头。

    在断崖上。

    走来一名身材高大的威严男子。

    一身镶金边的黑袍随风飘扬,身上散发煌煌的神威气息,犹如天上君王般。此时,他在断崖边上停下,俯视下方混沌气息交织的云海,便道:“九歌,你可知这个天下,有多少山神?”

    九歌默默跟在身后,摇摇头说:“九歌不知。”

    “不足双手之数。”

    东君仰望天宇,微微叹息一声。

    “啊,这么少?不、不应该吧?”

    九歌有些惊讶。

    “的确是不应该啊。”东君叹息一声,道:“你可知,在周前是多少?在商前是多少?在夏前又是多少?”

    “这、这个……九歌不知道。”

    九歌有些为难道,不明白东君为何要与他说这些。

    “很多很多,几乎每一座有名的大山,都会有一名山神。”东君沉吟一下道,“可是现在……”

    他摇了摇头。

    “不过现在,天地变了,一切皆有可能。”

    他回头看了一眼满脸茫然的九歌,内心不由叹息一声,道:“而你有幸取得山字鼎,说明日后必定能取得一席之地。我不祈求山神能够统治天下,重现昔日之辉煌,但祈求山神能够在天地间,有一席之地。”

    “东君,九歌只是侥幸……”

    九歌连忙道。

    “不管是侥幸,还是什么,这都是天运使然。”

    东君道。

    ……

    东山之巅。

    封青岩在仰望天宇时。

    似乎看到了东山的种种往事,便有感发出“天高不可及,于东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帝座也”的感叹。

    他在冥冥之中感觉到。

    传说中的远古七十二王封禅于东君,的确是与帝座有关。

    东山的确是一座隐藏着诸多秘密的神山。

    这让他对东山越来越感兴趣了,毕竟来都来了,不去探索一下东山的种种秘密?再说了,连夏后与商帝两大天地帝者,都在东山上留下痕迹……

    这说明什么?

    而在此时。

    封青岩有感而发的“天高不可及,于东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帝座也”之言,在东山上的文人学子中迅速传播起来。

    不少文人学子都被震惊到了。

    “难道远古诸王在东山封禅,乃是为了帝座?”

    “这很有可能。”

    “毕竟世间一直有传言,说东山乃是直通帝座之地,要不然远古诸王为何要在东山上封禅,而不是天壁山上呢?”

    “天壁山不是更高?”

    在众文人学子议论纷纷时,亦有不少学子行走东山各处,在寻找昔日残留下来的种种神迹。

    这乃是莫大的机缘。

    不过,神迹或许可寻,但机缘却不易寻,而诸子追根溯源残留下来的圣象,更可遇不可求。

    在东山上。

    不少匆匆赶来的文人学子,并不是为了一睹封圣之风采,更不是只想见证封圣勘破圣象的盛事。

    而是欲借封圣之势,来助自已获得东山的种种机缘。

    或许他人登东山,东山依然平静如水,不见半点波澜。但是,封圣有大势,必定会打破东山长久的平静,乃至掀起阵阵的波澜。

    那么他们或许有机会,参透一些什么。

    正因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文人学子匆匆赶来,便是想借封圣之势……

    这时有不少学子围上前询问,远古诸王封禅是否真与帝座有关。

    封青岩没有给出确凿的回答,只是说了句“或许”便离开,在东山上随意行走。

    虽然东君驾着云朵,带着他飘了一遍东山,但只是走马观花,并没有多大的感觉。况且,有些神迹还需要自已亲自去寻……

    一是商帝悟道残留的梦境。

    二是诸子追根溯源的圣象。

    商帝与他息息相关,乃是他的前前世,他自然要弄清楚商帝在东山上,到底悟了何道,为何会残留下梦境。

    这悟道是否与诡异有关?

    而圣象……

    据他所知,诸子在东山上联手追根溯源后,似乎才决定归隐。

    诸子为何归隐,他很想知道,这不仅关系着圣道,亦关系他成圣。倘若有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弄清楚成圣之路为何断了。

    眨眼间。

    一个白天过去了。

    他并没有寻到什么,心中没有丝毫的失落,十分平静。对于一些事情,他不会强求什么,一切顺其自然。

    翌日。

    天亮了,他便来到东山之巅,整个人犹如站在云海中。
1...333334335336337...3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