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没事了,现在你不是也有爹有娘了吗?爹娘都会疼你的。沈溪用柔软亲昵的语气说道。
林黛抬头看了沈溪一眼,随后撅起嘴:才没有呢,爹娘都是你的,不是我的。他们现在宠我爱我,全是因为有你!
沈溪幽幽一叹,怪不得林黛要在周氏和沈明钧面前表现得像个乖乖女,其实她是担心将来会被周氏抛弃。说到底她也只是周氏收养的小童养媳,将来要是她不能满足周氏儿媳妇的标准,那她将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沈溪笑着将林黛小脸上的眼泪抹了一下,林黛猝不及防之下,头往后缩了缩,险些摔下床榻。
好在沈溪眼明手快,一把将她拉住,连声安慰:小媳妇儿,就算爹娘不疼你,不是还有我吗?等你长大一些,我们天天亲嘴儿,以后我是你的相公,你就是我娘子。
林黛终于破涕为笑,吐吐舌头,道:不害臊。
好像是在骂,但语气神情却跟沈溪亲近了许多。
沈溪上了床,让林黛睡在靠里的位置,开始讲故事这次,沈溪讲的是《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因为故事的女主人公跟林黛只差一个字,她听了后觉得很新奇。
你骗人的吧,她为什么叫黛玉?
这个问题我不好回答,也许是你跟她有缘吧。其实黛玉的身世很可怜,她六岁时母亲亡故,后来连父亲也病逝,她住在外祖母家里,那是一处叫大观园的地方,里面有很多美丽的小姐和丫鬟,假山亭台,楼宇水榭,真是美轮美奂
沈溪把故事说得很慢,林黛听得非常认真,因为她跟故事的女主人公只差一个字,而沈溪的切入点也是从林黛玉初进大观园开始,林黛很快就融入到了故事里。
等沈溪把男主人公的名字贾宝玉说出来时,林黛突然恍然大悟般说了一句:原来也叫玉啊。
沈溪瞪了她一眼:你还听不听故事了?我说得正起劲,却被你打断了你管他叫什么啊?
林黛笑着吐了吐舌头,刚才谈及身世的不快已经一扫而空,美滋滋地催促:你快说呀,哪个什么玉,是不是坏人?
沈溪心想果然小萝莉的思维跟人不同,或者她因为身世的原因对人满怀戒心,所以听到一个陌生名字后,会直观地判断这个是坏人还是好人。
沈溪继续说着他的红楼,故事没有原著那么复杂,只是把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说出来而已,可《红楼梦实在太长了,沈溪讲了半个多时辰,才讲了几个章节的内容,而这时林黛已经美美地睡着了。
睡梦中小丫头脸上带着恬静的笑容,好像已经融入到了故事中,成为那个就算是失去了爹娘,也有外祖母疼爱,还有宝玉疼惜的林黛玉。
看着林黛海棠春睡的如花玉容,沈溪心中甚为平静。
他确实想保护好这个小萝莉,让她可以拥有纯真快乐的童年。但要呵护好她并不容易,需要他全身心地疼惜才能做到。
:第三更送上!
谢谢定风波0328明浩然飞翼武者书友160223152509571潜水老虎梦也许在飞攀爬的纸鹤元首的意志天下纵横有我奇迹/九月海津沙自由的汝暗黑晨星徐伯离百里夜雨草木成灰暗夜中的影子亲吻热豆腐风樱庭临海长城1159560189大大的打赏!
天子已经很努力了,大家也请收藏和推荐票走起哦!
第六十七章 团圆饭
第二天,林黛跟着沈溪到药铺帮忙,做事的时候总显得神思不属,没事就对着盛药的簸箕发呆。
沈溪把晾晒好的药材拿了过来,见林黛目光呆滞,好奇之下用手在她面前晃动几下,结果小丫头连眼都不眨一下。
沈溪心想,这小萝莉是被什么勾了魂去了?
喂!做什么呢?
沈溪在林黛耳边大声说了一句,顿时把林黛吓了一大跳。
你你干嘛?
林黛从神游天外中惊醒过来,撅着嘴死死地瞪着沈溪,但在与沈溪对视片刻之后,她的脸色和缓下去。
沈溪道:该我问你干嘛才是,娘让你把药材拣出来,这都一上午了,你就拣了这么一点儿?
啊我
林黛看了看面前的簸箕,有些惭愧地低下头,我在想黛玉后来怎么样了,谁叫你故事只说了那么一点儿哼
沈溪蹲下来帮林黛分拣药材,嘴里道:明明是小姑奶奶你昨晚睡着了,难道你睡了我也跟你讲,你听得到吗?留点儿神,要是被娘看到会骂你的想听故事,等到晚上再跟你讲。
林黛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当下用心做事,二人配合无间倒真像是一对小夫妻。
到下午的时候,周氏去街上采办了一些年货回来,因为城外闹乱贼,城里很多店铺都关门歇业了,本应是供销两旺的时节也没买到太多东西,不过鸡鸭鱼肉大米以及糯米粉等好歹都买到了,虽然价格比起平时来几乎翻了一倍。柏渡亿下潶演歌馆砍嘴新章l节
娘,您买这么多做什么,咱又吃不完。沈溪看过周氏买的东西,除了吃的还是吃的。
周氏一边收拾一边骂:你个小屁孩懂什么,这叫积谷防饥或许年后城外乱贼闹得更凶,城里想买点儿粮食和肉食会很困难。快收拾好抬回去,反正店里也没什么客人,你孙姨很快就会从新铺子那边回来,下午咱们扫扫屋子,也好过年。
周氏把柜台上闲着无事做的小玉叫过来,帮忙一起搬东西到沈家院子。
虽然新来的三个丫鬟照道理说是药铺的伙计,但基本上两家的事有什么要做的都可以随意使唤,这三个人不敢有丝毫怨言。
等安排好,周氏想出去到街口找往桃花村方向去的人给老太太捎话说不回去了,可寻了半晌也没找到人,详细问清楚才知道乱贼闹得厉害,昨天又有商队遭劫,死了五个不说,另外有四名妇女被掠去了,如今已经没人敢再出城。
沈溪算是看明白了,现任知县韩协因为治理瘟疫有功已调任南京,眼看就要出发了,他自然不想管这乱贼的事,想把事情推给继任者,可继任者要到年后才会来,所以就算官府那边说要平乱,也只是喊口号喊得响亮,出来收钱收得欢,但衙门的巡捕和巡检司那边的人都没什么动作。
巡检司始于五代,盛于两宋,元因宋金遗制也有设立,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除了无行政裁量权之外,也没有常设主官管,其功能性以军事为主。明朝依其例沿用,不过佐以行政权力。
朱元璋曾敕谕天下巡检说:朕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由此不难看出,关津要冲之处,是设置巡检司的主要地点,到后来矿山商贾辐辏之地民族交错地方州县交边区域距治所遥远之地流民往来集聚之处也先后设立。
巡检司的主要任务是盘查过往行人,同时担负着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等责任。
不过,巡检司的兵丁并非是正规军,而类似于乡勇的存在,抓几个私盐贩子或者还行,对付有组织还有兵器的乱贼,个个躲在后面谁也不会奋勇向前。
下午惠娘很早就从新铺子那边回来了,连本来要留下看铺子的秀儿也一并带了回来,一家人开始打扫屋子,准备迎接两天后的春节。
在地方上,本来春节的庆祝活动很多,一年中从初一到十五上元节,都非常热闹,尤其是上元节的花灯会,可说是城里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但因为瘟疫刚过,城外又闹起了乱贼,是以这个春节过得分外萧条,甚至沿街的店铺大多都没像往年那样挂上喜庆的红灯笼。
大年三十,本来周氏盼着沈明钧早点儿回来过除夕,结果快临近黄昏的时候,沈明钧才让人带话回来,说是主家那边有事,连春节也不能回,周氏原本高昂的兴致登时低落到了冰点。
沈溪和惠娘都出言安慰了几句。
周氏嘴里骂骂咧咧,其实心里却在担心沈明钧,同时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对劲,之前跟着王昌聂去湖广武昌府看望下狱的王家长公子不回家也就算了,现在连春节都不回来,明明只有几步路,怎么也说不过去。
骂归骂,怨归怨,但最后周氏还是认了。其实沈明钧不回来,对于两家人来说也算是好事。毕竟惠娘那边很希望能跟沈家凑在一起过年,但惠娘毕竟是寡妇,若沈明钧回来的话有诸有不便。
这样两家人一起准备年夜饭。
天黑了,惠娘让身高体重能爬高的秀儿把灯笼挂上门口。
这个春节一点儿也不热闹,天色暗下来后,城里城外一个放爆竹的都没有。但不管日子如何惨淡,子时辞旧迎新之际,惠娘决定还是放上点儿爆竹,图个吉利喜庆,让来年有个指望。
年夜饭煮好,跟平日里没多少区别,南方主要以米食为主,新年并不会煮饺子,而是蒸年糕包粽子和捏饭团。
这一年里惠娘的药铺经营得不错,虽然在年底的时候盘了一家大铺子,还买了三个丫鬟回来,但手头上依然有些结余。
这天的年夜饭很丰盛,惠娘和周氏亲自下厨,两家院子两个灶头同时烧菜煮饭,家里除了小的都去帮忙了。
林黛和陆曦儿这两个小家伙,搬来小板凳在药铺的后堂坐下,围着沈溪,听他讲《红楼梦的故事。
对于还不到六岁的陆曦儿来说,故事稍显深奥,只能听个大概,然后便是跟着瞎起哄,林黛则完全是个小怨妇一样,把自己代入了故事的女主人公,好像那虚幻的生活就是她将来所要面对的。
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
林黛眨了眨眼,脱口而出:活该,谁让他淘气不好好读书。
沈溪不由咳嗽一声,这萝莉的反应果然迥异常人,难道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宝钗和黛玉的反应吗?
哦,或者林黛已经把自己当作是黛玉,把她的感想说出来了。
吃饭了,吃饭了,快去洗手,再不快些,都吃完了可没你们的份儿了。就在这时,周氏过来张罗,两家人欢聚一堂的首个团圆饭,正式开始。
:第一更送上!
今天还是三更,稍晚会送上其余两章,天子继续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第六十八章 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夜饭一直持续到很晚。
虽然是两家人,但加上刚到药铺安家落户的三个小丫鬟,六个女的,却只有沈溪一个男孩子,实打实的阴盛阳衰,。
这顿年夜饭家里人吃得倒是挺开心,吃过晚饭后因为要守岁并没有即刻入睡,而是齐聚药铺后堂,用小火盆烤着火,惠娘整理账目,周氏则缝缝补补,沈溪作为孩子王,继续讲他没说完的《红楼梦。
听众多了,自然气氛热闹了许多。
最初惠娘和周氏两个大人觉得孩子的故事再精彩,也是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根本入不得耳朵。
可是在听了一段以后,惠娘和周氏情不自禁地专注起来,连手里的活计都不知不觉停了下来,聚精会神地听那有趣的大观园的事情。
甚至当沈溪说到精彩的地方,惠娘偶尔还会问上一两句,这让沈溪讲得越发地详细,就连原本不打算说出来的鸳鸯晴雯司琪这些丫鬟的际遇,还有贾家与薛家史家王家等家族的渊源纠葛以及如何由盛转衰也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如果是无心人,定然把沈溪的故事当作是消遣听了,可林黛却已经彻底地融入到了故事里面,跟着故事中林黛玉的喜怒哀乐,神色不断变换,三个丫鬟中相对沉默寡言的小玉或许是感怀身世,眼眶红了起来。
故事进入中段后,虽然依然在描述大观园的富贵荣华,可已经有了夕阳落花一切将尽的感觉。
故事说到这里,连沈溪自己都觉得快讲不下去了,于是决定搁置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这一段先不说,把一些有趣的部分,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宝钗扑蝶湘云醉卧等内容补充了一下。
反正这个故事是他第一个说出来的,原作者曹雪芹起码要过两百多年才会出生,没人跟他争版权,他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
更鼓敲响三下,惠娘起来看了看天色,便让沈溪去后院准备早就备好的两挂鞭炮,一会儿到了子时,要拿到街上去放。
虽然style_txt;这样的年夜有些无聊,但到底比以往独门独户过热闹多了。陆曦儿年纪小,还没等到时候就已经靠在惠娘的怀里睡着了,惠娘先抱着她回了房间躺下,等出来时,外面已经隐约有爆竹声传来。
惠娘笑眯眯地道:小郎,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放鞭炮的事就交给你了。
沈溪看着旁边比他高大强壮许多的秀儿,有些不情愿地道:让秀儿姐姐去不好吗?
惠娘微笑着解释:还是你去最合适,图个吉利希望明年你无病无灾,健康长大。另外,家里就你读书,希望你学业有成,早些让你娘过上好日子。
这下沈溪不再推辞了。
一家人高高兴兴拿着鞭炮来到外面的街道,不用找地方挂起,只是把鞭炮放在地上,沈溪一手捂着耳朵,一手拿着香上去点燃引信。
噼里啪啦的声音中,火光映现在所有人的笑脸上。
林黛笑着掩耳朵,秀儿宁儿和小玉却眉飞色舞,显得很开心。
放完鞭炮,便到了换桃符的时候。
桃符早在秦汉以前就出现了,过年时在大门的左右悬挂两块桃木板,画着或刻着降鬼大仙神荼郁垒。
桃符是怎样演变为春联的呢?据宋人黄休在《茅亭客话中记载:五代时后蜀每到除岁,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一般都是上题元亨利贞四个字。当时蜀太子长于文词,善书札,在本宫策勋府桃符上题了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字,以为词翰之美。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据《宋史·五行志记载:宋代每当除夕日,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点,置寝门左右。《梦梁录也记载除夕夜钉桃符,换春牌,这种桃符春牌正是春联的原始形式。宋代周密《癸辛杂识记载:黄谦之题写桃符的联语为: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在桃符上题写春联逐步发展成为流行一时的风尚。
到了如今的大明弘治年间,纸写的春联早已取代了在桃符上的题写,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桃符也就是春联。
惠娘看着沈溪,道:原本我琢磨着临近年关才去春联摊请人写春联,不想叛贼作乱,到处都寻不到写这个的。小郎,家里只有你是读书人,这写春联的事就交给你了,要写得整齐一些,挂出去也好看。
沈溪笑着点头。
写春联他可不是第一次,前生经常会写,同学朋友还有单位上的同事知道他字写得好,每道过年都会请他挥毫泼墨。想到这里,沈溪不由有些黯然神伤,到底是再世为人,很多事都有种曾经沧海的感觉。
想写出好的春联有些难,严格来讲一幅好的春联能够结合实际,描述时代背景,但毕竟只是图个好彩头,沈溪提笔写就吉祥如意福临门,锦绣富贵财神到。一时忘了收笔,一幅字下来毫无凝滞,行中带草,哪里是一个小娃娃能写得出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