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子
惠娘虽然非常疲累,但却觉得累得值,不到一个月时间便赚了两三千两银子,没有什么生意能比这个更赚钱了,诸位,等下我就派发工钱,每个人还有额外的奖金鼓励。大家伙儿好好休息两日,其他事情等休假完回来再说。
这时候刚把货物送出门的苏遮柒却折了回来,笑盈盈道:孙夫人,我这边刚过来两位来自关中的朋友,他们也想订购一批,不知道
惠娘刚说给师傅和工人放假,话才出口马上就有新的生意上门,惠娘感觉这幸福来得一茬接一茬,有些应接不暇。
这恐怕要问这些师傅和伙计愿不愿意了。惠娘脸上带着为难之色。
吕师傅等人立即站了起来:掌柜的说哪儿的话,只要有钱赚,我们巴不得每天都忙呢。
惠娘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诸位只需保持白天印书即可,每天下来有个两千本就差不多了不知苏掌柜是否觉得少了?
不少不少,本来这两位关中的客商订得也不是很多,每册订两千本,六册的话一共是一万二千本。但关中地区要交给他们独家经营,否则的话,以后他们可能不会再过来进货了。
惠娘颔首微微一笑。她越来越佩服沈溪提出的这个代理商的点子,让这些行商一人负责一个地区,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竞争,这样一来连环画就属于独门生意,利润会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商人逐利,见有钱赚自然会有更多地区的行商过来洽谈生意。
沈溪这天下午放学回来,惠娘已经把订单契约签完,跟以往一样四十五文钱一册,一万二千册就是五百多两银子。
看到惠娘和周氏正在高兴地数钱,沈溪有些惊讶,待问明情况后,他摇头苦笑:姨,你们这笔生意做得不对。
怎么不对了?不是按照你说的来吗?四十五文钱一本,一万二千册就该这个价啊。
沈溪无奈地耸了耸肩:说了上次是量多才给予的优惠,现在每册两千本就四十五文,那回头苏掌柜他们再来,又是大批量进货的时候,肯定得跟咱压价您说到时候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惠娘和周氏无言以对。
沈溪又道:以前我们印一本的成本是六七文钱,现在油墨由我们自己配置,材料成本略有降低,可工人的工钱却涨了不少,一本的成本大约要**文。这样下去,利润可就被大大摊薄了。
周氏气鼓鼓地道:臭小子,用得着你来教训老娘和你孙姨?
姐姐别这么说,小郎也是未雨绸缪,为将来打算这生意可是小郎一手操办出来的,我们岂能怪他?
惠娘劝解周氏,心里既惭愧又有些彷徨,看着沈溪,小郎,你快说说,后面有什么补救措施没有?
沈溪无奈摇头。
其实这次苏遮柒带关中商人来谈生意,非常聪明,趁着印刷作坊刚赚了钱正在热乎劲儿上,把连环画的价钱压低到了四十五文,这样就形成固定价钱。后面再来大笔订单就可以趁机压价,偏偏按照道理来说还得让利。
如果再次屈服,这就会泄露印刷作坊要靠这些行商来盈利的事实,把自己的短处暴露在了这些奸诈的商人面前。
周氏有些气恼:那你说怎么办才好?这儿可是五百多两银子,难道我们还收错了不成?
惠娘非常自责,懊悔地道:要是等小郎回来再谈生意就好了,以后这些行商过来,咱们要多留一个心眼儿。
算了算了,事情既然发生,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再者,他们爱买不买,咱们可还有杀手锏没亮出来呢!
沈溪握紧拳头,自信地说,咱们有彩色连环画,这事连印刷作坊里的师傅都不知道,若他们再来压价,那咱回敬他们,以把彩色连环画的代理权交给别人作为威胁,怎么都可以保证连环画四十五文钱的批发价不变。
惠娘和周氏的脸色这才好转,心中宽慰许多。
小郎,你总说你的彩色连环画,可到现在还没送到印刷作坊那边开印,不知能不能维持咱这印刷作坊的利润?
惠娘看着沈溪,想套他的话。
孙姨这是不放心我?沈溪慧黠一笑。
没有,你这是说哪儿的话?我只是想问问你,你总故作神秘,连我和你娘也只是看过一次你弄的彩色原画。却不知这东西成本如何,要是太贵的话,可能还不如印现在这种黑白连环画赚钱。
沈溪点了点头,道:话是这么说,但有好的东西,不能总藏着掖着,老百姓还是更希望看到彩色连环画。以后随着作坊的规模再一次扩大,还能印制彩色的年画,市场就不仅仅局限于连环画这一门生意,就算断了跟这些行商的业务往来,咱的印刷作坊也能继续红火下去。
印制年画,是沈溪提出的又一构想,也是他为印刷作坊找到的另一条赚钱门路。
:第二更送上!打赏感谢名单天子会在下一章更新时送出,这儿继续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第一〇八章 大脚丫鬟
在这个时代,过年贴春联,是家家户户除旧迎新必须要做的事情。而家境稍微好点儿的,还会张贴门神画。
最早的门神画是神荼与郁垒,唐代出现了新门神钟馗,到了前朝,秦琼和尉迟恭这两个与民间传说息息相关的门神开始流行。
这种门神通常都是请人来画,只是简单的黑白色,要是印刷作坊能批量印制颜色鲜艳的门神画,必将开时代先河,引为潮流。
至于彩色大张且带着故事性的年画,这个时代尚未出现。
眼下印刷作坊盈利主要靠印制并批发连环画给外地客商,毕竟宁化县内的市场太小,以如今印刷作坊的规模,一天的产量宁化县城以及周边乡镇都消化不了。由于外地客商掌握了销售渠道,那些人刚开始估计还没什么,时间久了一定会回味过来,慢慢地就会通过压价等手段来压缩印刷作坊的利润。
按照沈溪的意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坚决予以回击,让那些人知道,就算印刷作坊离开他们,仍旧能实现盈利。
惠娘听到彩色的年画,不由带着几分希冀问道:小郎,你快跟我们说说,这彩色的年画是何模样?
彩色的年画就跟那些普通的门神画差不多,只是颜色丰富许多。而且我们可以改进,把连环画的内容加到年画当中,一整幅年画,上面五颜六色,不仅有连环画故事,下面配上文字,又或者年历也行,普通百姓买回去后贴在墙上作墙纸。
你这憨娃儿,既然有这样的好东西,怎不印几张出来让我们瞧瞧?周氏一听彩色年画这么好,不由急声催促。
姐姐太着急了,这只是小郎提出的设想,现在咱们的印刷作坊生意挺好的,而且距离过年还早,不用急着做年画生意。咱有了彩色连环画和彩色年画作为未来经营的方向,就算那些外地商人想联手打压我们,咱也不怕了。
惠娘本来因沈溪提到暴露其短会被外地行商压价的事而揪心,这时候终于缓了过来,脸上涌现轻松的笑容。
沈溪赶忙道:孙姨,咱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单从生意讲,咱是不怕苏掌柜那些人,但他们毕竟走南闯北交游广阔,就怕他们背地里耍阴谋诡计。比如说背后挖人,或者是给咱的作坊捣乱放火不过最担心的还是他们跟官府的人勾连,或者干脆就是达官显贵摆在明面上的代言人,到时候咱们就有麻烦了。
权钱勾结之事自古有之,官员手里有了权力,便想以权生财,贪赃枉法并不是好主意,因为按照《大明律,贪官是要遭受剥皮酷刑的。
按照朝廷规矩,官员不能经商,他们便会将权力出租,又或者把银子交给旁人,充当幕后金主,同时给与这些商人政治和政策上的便利,只要这些商人背后的官员背景够大,那他们无论把生意做到哪里,都会有官府支持。
民不与官斗,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原本不如农民和工匠,但由于官员的庇护,实际上商人的地位要比想象中高得多。一旦真的与之对上,以药铺和印刷作坊的现状,明显是螳臂当车。
惠娘郑重地点了点头:那我们以后防着点儿就是了,左右这单生意已经接下来了,还是先做着,毕竟这一万二千册的订单也可以赚四百多两银子。
惠娘和周氏将之前的不快一扫而空,把这几个月来的盈利清点了一下。从创立印刷作坊开始,前后三四个月时间,带来的利润却超过两千五百两,刨去之前买下药铺店面和印刷作坊场地以及后来连续扩充投入的银子,剩下的仍旧有两千两左右的净利润。
姐姐,这笔钱实在太多了,你先把你那份拿走。
按照之前的分成比例,印刷作坊的利润惠娘和周氏四六开,周氏出力少但是赚得大头。上次只是三百多两分红周氏已经觉得了不得了,这次却是创纪录的一千二百两,她已经没法保持冷静,怎么也不肯收下。
你说手头一下子多出这么多银子,我该如何处置?要是被人发现,还不得充公交给家里?到最后讨不了好不说,说不定反会指责我藏匿私产。妹妹,你先收着吧,搁你那儿我放心。
周氏表现出对惠娘的充分信任,就算是大笔银子,她也更愿意寄放在惠娘这里。
惠娘略微有些迷惑:妹妹本来是想,赚到银子应该扩大经营,把印刷作坊做大做强,但以现在的规模似乎已经足以应付,再扩大反而有铺张浪费之嫌唉,这可真是愁煞人。小郎,你平日主意多,可以说说这笔银子怎么用么?
沈溪笑道:孙姨和娘现在每天都那么忙,为何不找些帮手?至于这笔钱,根本就没必要马上花出去,咱们先观望一下,若是有门路再投资也不迟。
周氏摆手道:还找门路啊?这同时经营药铺和印刷作坊,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若是再经营别的行当,这身子骨先垮了。
惠娘浅浅一笑,露出两边的小酒窝:姐姐不觉得忙也是有福气的事?还是小郎说得对,咱有钱不急着花,或者回头去城外买些田地也可。不过在这之前,我得去找牙婆买两个丫头回来,早知道上次多买一两个,这些日子也不用这般劳累了。
惠娘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她一旦决定做什么便会雷厉风行实施。
第二天惠娘去找牙婆,经过上次沈溪提醒,要去见这些人,首先要雇几个力夫随行,免得出什么意外。
以惠娘现如今在城中的地位,几乎所有生意人都要逢迎巴结她,无论是做药铺生意,还是做米粮生意,甚至是经营文房四宝,见到惠娘都客客气气。因为惠娘不但是药铺商会的当家人,还是炙手可热的印刷作坊掌柜,更加重要的是,惠娘手头有不少外地客商资源,跟惠娘搞好关系,他们以后做生意会方便许多。
地位高了,连买卖人口的牙婆也恭恭敬敬把惠娘供着,上次去买丫鬟,有什么好货色都要给豪门大户留着,这次惠娘去,牙婆几乎将所有好人家的闺女都找了个遍,甚至有宁化本地的丫鬟。
这年头女娃子地位低,很多人家养不起,就想送到大户人家做事,卖身投靠,以后在大户家当个滕妾,或者是几年后当家人恩许嫁给府里的家丁或者伙计,算是恩典。
惠娘选了两个时辰才回来,这次她带回来两名少女。
跟之前秀儿三人来的时候不同,这两名少女身上的衣着虽然破旧但很干净,并非是从灾区逃难而至的难民,却是宁化本乡本土人。两名少女看上去都很瘦弱,目不识丁,但模样却清秀可人。
看着喜欢就把她们买下来了其实也不算买,最多是过来帮着做几年工,等她们长大些,我一定给她们选户好人家嫁了,还要嫁得风风光光的。回到药铺,惠娘打量两个新丫鬟,越看越喜欢。
周氏瞅了一眼,叹道:就怕两个丫头片子中看不中用。
没事儿,咱也不用她们做重体力活,妹妹我就是看中她们脚大,这样走路什么的也方便,能稍微帮咱分担些活计就好。惠娘说着,心里有些感慨,因为她是缠过足的妇人,平日里进出多走几步就会累,她自己也体会到这份苦楚,就算陆曦儿到了缠足的年岁她也没去勉强女儿。
弘治年间,并非所有女子都会缠足,尤其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儿需要从事农活,很多都是天足。沈溪知道,从宋朝以后缠足便开始流行,但不同时期社会的开明程度决定了缠足女人的多寡,要到全民女子都缠足,那是清朝鼎盛时期的事情。
小郎,现在轮到你了。
就在沈溪看着两名少女的脚发呆的时候,惠娘的一声轻唤让他回过神来。
嗯!?沈溪不解地看着惠娘。
惠娘迈着她的三寸金莲,来到沈溪面前:你忘了?上次秀儿她们来,是你给起的名字,我早前也问过,这两个丫头在家里没个正式的名字,还是你来取吧。
沈溪没多想,脱口而出:就叫绿儿和红儿吧。
惠娘看了看两名少女身上的旧衣服,的确是一个绿一个红,只是因为褪色基本看不清楚本来的颜色。她笑着点头:挺好的,很贴切。你就是绿儿,你就是红儿,以后这家里,除了我和你们这位沈家婶婶做主外,小郎你们可以称呼小少爷或者小掌柜,他的话也必须听从,明白吗?
奴婢知道了。
两名少女都是十三四岁,闻声低着头应道。
惠娘把她们的包袱拿了下来,交给旁边的宁儿帮着收好,随后又道:家里的屋子不多,你们过来,一个先去药铺那边跟秀儿一起守夜,她每天晚上一个人总要有个伴儿才行,另一个,我会给你们再添置一张新床和被褥,回头每一季都会让你们回家看看,到底是咱宁化人,离家近也方便。
绿儿有些着急:夫人,我们离家时,爹娘说走出家门就跟家里无关,要是回去会打断我们的腿。
哦,这样啊
惠娘想了想,那也无妨,等你们长大几岁,成婚生子以后,家里对你们的态度就会淡下来。你们跟秀儿她们一样,也是每个月一百文月钱,吃住不用你们发愁。但若谁偷懒的话,我可不会轻饶你们。
惠娘平日里好说话,但依然在新丫鬟面前表现了一下她的威仪。
奴婢不敢。绿儿和红儿一起行礼。
等说完事情,惠娘让宁儿带着两个新来的丫鬟去后院熟悉环境。
目送窈窕的背影消失在门帘后,惠娘摇头感慨:年轻真好啊,什么都不懂,什么事都不用发愁,想想不过才几年时间,已经回不到当初的心境了。
惠娘感怀身世,话语中带着几分凄楚。沈溪看了大感怜惜,可惜现在的他,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在心里暗暗叹息。
:第三更送上!
谢谢山有木木下水老衲失羞信阳柯震东西方之猪毛毛:)~夏天的鱼~君逸明企鹅店兰殇璃xjie06109334天下纵横有我郭福生魔女麾下王羲之的鹅书友160217005854000百里夜雨梦也许在飞心跳crazyggbong圣战之雄狮东四十来自大海的石头定风波0328看不个有拾山潜水老虎和创世书友鱼跃大海111书城用户_______荒城旧梦sauelfl皓天大大的打赏!
为了激发大家的热情,天子搞两个活动吧,第一个活动是请大家在的《寒门状元书评区发书评,特设一等奖一名,奖励18888起点币,二等奖两名,奖励5888起点币,三等奖四名,奖励1888起点币。第二个活动是视每日的打赏人数爆发,起点创世和书城加起来打赏超过50人,便会在两更基础上加更一章,如果能超过100人,便会加更两章。
最后,请大家继续踊跃收藏和推荐票支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