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兴汉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武陵年少时

    东汉末年,许多关东诸侯都不承认朝廷的威权,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跟皇帝的合法性与正统性有关。

    现在皇帝比其他人看得开,他不在乎那些诸侯对他有没有虚无缥缈的尊重,既然你不承认我是皇帝,那就打呗,皇帝正愁找不到理由说服那些仍存有尊王攘夷思想的朝中大臣对地方州牧开战呢。

    要知道战争,永远是摧毁既得利益阶层的神兵利器。

    对待唐姬,皇帝来时就已想好了:“皇嫂暂且在这住几日,这几日我会与太尉他们为皇嫂商议出一个名分,以慰皇兄之灵。”

    “不、不。我”唐姬心里着慌,她本是个极为贞烈的人,不然也不会以死反对改嫁。面对皇帝给出的恩遇,她本能的想出口拒绝,刘辨已经死了,还留她一个名分做什么想到这里,她心里愈加悲痛。

    “当初皇兄待我姊弟不薄,你久在身边,又不是不曾见到。”刘姜沉稳的安慰道:“如今你身为遗孀,又肯为他舍身守节,陛下自然不会亏待你。www”

    皇帝心存别的想法,有意借题发挥。故在宣室举办的内朝会议上,皇帝主动提起了这件事:“董卓祸乱朝纲、危害天下,在此期间,朝中不乏忠臣义士,以死相抗。如今逆贼伏法,朝廷应该对那些被董卓残害的臣子有所表示,恩荫子孙、赠与哀荣,以示朝廷不忘忠臣。”

    赵谦这些天卧病在床,眼见就要不行了,朝中很快就要由三足鼎立变为马、杨之争,谁知道这时候皇帝横插一脚,力排众议,册立董绮为后,拜司隶校尉董承为车骑将军。

    虽然还未录尚书事,但董氏外戚在朝堂异军突起,与士族分庭抗礼之势再难阻挡。这意味着什么,无论是马日磾、还是杨氏众人、更或是时日无多的赵谦,都心知肚明。

    太尉马日磾本就因为这件事对皇帝心存不满,此时司徒赵谦因病缺席,座中就属他官阶最大,皇帝有所垂询,他不得不第一个说话。

    虽然皇帝提议的是件有利于士人的好事,但马日磾的回答依然有些敷衍:“陛下仁义,是臣等所不及。”

    皇帝将马日磾的搪塞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的越过了尚书令士孙瑞、仆射杨瓒,径直问向特许陪听的外朝官赵温:“卫尉有何见解”

    尚书仆射杨瓒与侍中杨琦两人对视一眼,眼底惊异之色一闪而过。

    卫尉赵温似乎早有预料,从容的应道:“眼下关中安静,臣私下里也曾与司徒




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辅
    “明君治国,三寸之箧运而天下定,方寸之基正而天下治。闪舞www”申子君臣

    这是贾诩第一次来到宣室殿,也是他第一次正式单独觐见皇帝。

    说是单独觐见,其实旁边还是有一人作陪的,贾诩轻轻瞥了眼在座的侍中荀攸以后,从容的对皇帝下拜稽首

    “尚书臣诩叩见陛下。”

    “且起来吧。”皇帝冲贾诩微微颔首,道:“军民屯田一事,已由尚书台昭告天下,自有大司农去处理但军屯不同民屯,其长官除了要有治民之能,还要熟悉军旅。所以我新设典农中郎将一职,专司关中军屯,驻守弘农,以段煨任之。我担心他从此脱离战阵,心有不愿,听说你与段煨是同郡乡人,特来想请你私底宽慰一下他。”

    贾诩知道段煨虽然外宽内嫉,对朝廷诏令却是无不遵从,皇帝让他退居二线,负责做类似于后世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作,要是放在别人身上,少不得会心生怨怼。可若是段煨就不一样了,皇帝仍给了他五千精兵,还封赏了爵禄,可谓是恩遇非常,段煨自无拒绝之理。

    可若这么说,哪里还需让贾诩亲跑一趟

    再说了,贾诩与段煨根本就没什么交情,皇帝以这个题目召见他,肯定是有别的事。闪舞www

    贾诩不动声色,说道:“臣谨诺。”

    “秦据关中,乃制六国高祖据关中,乃有天下。关中乃龙兴之地,荀君建议我经营关中,暂抚雍凉,先收并州,徐图巴蜀。不期十年,可得天下。”皇帝盯着贾诩,问道:“贾公以为如何”

    贾诩眼前一亮,不经意的看了荀攸一眼。荀攸不苟言笑,两眼规规矩矩的望着地面,似乎感受到了贾诩的视线,荀攸回望了他一眼。

    虽然没有说话,短短的眼神交流,两个当世顶尖的智谋之士便已互明心意。

    贾诩有意在皇帝面前表现,这有点自荐于人的意思:“陛下既有中兴之志,臣岂有不倾心辅佐之理若是听臣微见,可从容经营关中、凉并,再图巴蜀。坐观关东诸侯征伐,等时机一到,便可兵分三路,一路出河东,走井径入河北一路过弘农,出函谷入中原另一路发上庸,顺汉水入襄阳。万民心向汉室,如今既有明天子在上,强军在侧,天下可传檄而定。”

    “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贾公所言,与荀君之策不谋而合。”皇帝看看荀攸,又看看贾诩,很高兴的说道:“我有二位,犹如高祖有良、平,天下何愁不定”

    这是要拿二人当股肱之臣看待了,荀攸与贾诩对视一眼,双双拜倒:“臣等敢不效命!”

    皇帝亲自将两人扶了起来,这是从未有过的待遇,让二人心生感激。

    “时候还早,两位随我去一趟上林苑吧。”

    上林苑

    贾诩微微讶异,这几日有关于清丈上林土地的事在朝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个由董承一人挑起,由皇帝坚决贯彻下去的政策,短短数日就将大小豪强十数家一打尽。

    下手之迅速,过程之激烈,令关中豪族侧目,那些本以为皇帝是个宽仁开明之主,只需阿谀圣明就可以蒙混过去的人,在见识到了皇帝狠辣果决的一面后,纷纷改观,再也不敢轻视。

    清丈上林的行动已接近尾声,无数流民扶老携幼,在劝农令第五巡的统筹下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此时并不是谷物种植的时令,第五巡也没有让这些人闲着,他组织起数万流民在京兆尹与长安官府的资助下,营造房屋、烧荒垦地、挖渠开沟,准备着来年的春耕。

    皇帝带着众人一路朝城南而去



第二十一章丨才不从命
    “窃惟皇上念天下之计,至大至重,思得良大夫主之,故寤寐阁下之贤,复有此拜。www”与省主叶内翰书

    只不过贾诩太精明了、太执着于明哲保身了,皇帝要想彻底收服他,为己所用,非得有一个绝妙的说辞不可。

    “董卓在世曾言但杀二袁儿,则天下自服矣,这是真的吗”皇帝看着贾诩,缓缓说道。

    皇帝近来对肆意侵占上林之地的三辅豪族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看上去是有意抑制豪强,但是又对杨氏等士族百般优渥。这让贾诩一时摸不透皇帝的想法,这时又听皇帝提及汝南袁氏的两个当家人,出于谨慎,他答道:“董卓在世时,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这个回复很有抓不住重点的意思,皇帝不得不强调道:“我问的不是董卓有没有说过这句话,而是天下自服这句话是真的吗”

    贾诩避之不过,只得答道:“臣见关东诸人,强者唯有袁氏兄弟。袁公路自负意气,志在四海,而勇而无断,不足为虑。袁本初好务虚名,虽以宽厚得众人之心,实无魄力得以驭下。关东各地方伯大都仰赖袁氏,若此二人束手归朝,天下自无不服。”

    皇帝笑道:“朝臣不免都对袁氏等人抱有幻想,希冀他们献义输诚,你倒是敢说话。”

    不是敢说话,而是不得不迎合上意。

    见贾诩没有应答,皇帝也没有说话,直到车驾到了宜春宫旧址,皇帝带贾诩登上废弃的高台,对贾诩说道:“东边这块地界在前朝被唤作宜春下苑,孝武皇帝每每游猎过后,常在此暂歇。特有宜春禁囿令丞,不许百姓私自闯入,禁绝樵采渔猎。只是你看”

    顺眼望去,只见一条弯曲的河水,滋润着两岸阡陌纵横的田地,菽麦渐黄,农人在上面辛勤的劳作着。

    皇帝叹道:“映水轻台,缘堤弱柳,当年这里曾是何等风光。”

    他转身看向陷入沉思的贾诩,缓缓说道:“若不是这次清丈上林,又怎知这二百年间,堂堂上林禁苑,都化作了他人的垄亩田庄。”

    贾诩淡然答道:“据臣所知,此处曾为京兆王氏所侵占,如今王氏被董司隶拷掠入狱,家产抄夺。这方田地又回归朝廷所有,今被陛下用以安置流民、推行屯田,以为兴盛之基,不负祖宗留下的这块宝地。www”

    又是一次毫无意义的话,皇帝盯着贾诩,非得要逼他表态不可:“这天下侵田占地的豪强还少了吗若不是他们肆意兼并,暴虐地方,各州郡会有那么多百姓流离么他们说祸乱朝纲的都是那些阉竖,殊不知他们才是国之巨蠹!”

    “陛下!”贾诩赶忙冲皇帝拜了一揖,小心张望着四周,发觉穆顺早已将闲杂人等赶得远远去了,心里这才稍安:“万不可说此语,光武得天下,全赖豪强之助。如今满朝公卿皆是一时名士,陛下欲兴祖业,哪怕有约束之意,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行背离之事。”

    “任何事都有轻重缓急,我自有分寸,只是心里郁郁不平,非得与你倾诉一番不可。”皇帝摆摆手,制止了还想谏阻的贾诩:“宦竖当权,董卓擅专之时,天下士民皆呼讨贼。于是几年间大兴义兵,名门大族,富室豪强,不远万里奔赴一地。”

    既然



第二十二章丨治国治民
    “后世狂夫小子狡猾不道之人,或假其名以资盗,窃其器以售奸。”任臣策下

    皇帝冲穆顺招了招手,示意让等候已久的荀攸等人走上来。

    荀攸微皱起眉头,他私下里并不认为贾诩是什么光明磊落、忠贞为国的人不然当初也不会为了身家性命而唆使李傕举兵造反,若不是他与皇帝精心算计、提前做好布置,那次就差点让贾诩将好不容易安稳的朝廷政权给颠覆了。

    这样一个只顾私利而罔顾纲纪、后来凭借出卖李傕等人而侥获恩遇的人物,给荀攸带来非常差的印象。

    若不是皇帝力排众议、近乎偏执的欣赏对方的智谋若不是贾诩在安抚叛军的事中出过大力、此时还需他笼络凉州将校,荀攸早就进言皇帝将他给冷落了,又哪里会耐着脾性跟贾诩共事一主

    英雄所见略同

    除了谋略确实让荀攸高看一眼外,其余的人品,还真不能让荀攸甘愿与之为伍。

    这回皇帝有意支开荀攸,单独宣见贾诩,让他隐隐察觉到了一些威胁。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一边偷眼打量着贾诩,一边静听皇帝对劝农令二人说的话。

    “劝农令,你既负责募民屯田、劝课农桑等任,不知这旬月以来可有成效”

    “唯。”第五巡急促的应道,他此来匆忙,未有带来屯田图籍民册。幸而他这几天一直在忙于这件事,对此聊熟于心,足堪应付。他极具条理的禀告了三辅等地的情况,表示荒地都已经清查完毕,各郡县招募流民、田册等事也梳理清楚,各项准备工作皆已完备。

    见他说的十分详尽,皇帝首次对他提出赞扬:“辛苦你了,关中沃野千里,地广民少,听闻河东等地流民有数万户,不知道如今招募的流民有多少”

    第五巡想了想道:“朝廷屯田诏下发郡县不过旬月,流民闻风而至尚需不少时日,如今三辅、弘农四郡收纳流民不过才四、五万户,其中京兆最多,毕竟是朝廷所在,远近仰望,有三万多户。闪舞www”

    皇帝问道:“前些日子司隶校尉抄没三辅豪强,那些归附彼等豪强、私自开垦上林的百姓你算进去了”

    “陛下问的是流民,所以未曾计入。”第五巡有些迟疑,道:“若是算上这些,大概能有六万户。”

    “地够用吗”

    “禀陛下。”一旁的上林苑令突然插话道:“光是此次清丈上林就可得数千顷垦田,整个关中约有数万顷,可垦之地完全够用。”

    上林苑令倒是机警,以为皇帝不记得他的名字,赶忙接口道:“臣乃上林苑令胡邈,为司隶校尉所荐举,参与清丈上林等事宜。”

    皇帝不由多看了他两眼,立时想起了这号人物,胡邈,字敬才,是地道的凉州人。由于董承得势,急于建立自己的班底,加之又有笼络凉州将校的需要,所以对凉州出身的士人特别关照。

    据说这胡邈为人善于阿谀,很是讨董承的喜欢,所以才把原上林苑令以纵容豪强罪褫职,并举荐胡邈做上林苑令,好让他借此捞一把政绩出头。

    被人抢了话头,第五巡略带不满的看着胡邈,气不敢出。

    “你说屯田所用的土地够用,那我且问你。”皇帝毕竟还是要顾忌着第五巡的面子,有意为其伸张:“如今关中各地仍有流民未附,除了屯田推行时日尚短,远些的流民尚未获知以外,彼等不曾应募也是其中因由,你有什么法子”

    这本是劝农令第五巡的职责,而不该是上林苑令胡邈该答的话。www

    若是寻常人知道抬举,自然会识趣退至一边。

    可胡邈自诩结好董承,偏偏不把第五巡放在眼里,此时误以为是皇帝有意提拔他这些天皇帝对董承的优待,胡邈都看在眼里,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幻想。

    “如今关中流民凡数万户,或遍布乡野、或聚于城邑、更有举家合族匿迹深山,消息难通。”胡邈自信说道:“故而臣以为,可从郡县以下分摊需招募的流民户数,按屯田之效分批嘉奖属吏,以聚流民。”

    “实属谬言。”第五巡抓住空子,冷言说道:“若有奸吏耍滑,把有地百姓当做无地流民,强行纳入屯田,若是引发民怨,恐怕有违陛下屯田的本意。”

    这确实是胡邈没有想到的地方,他顿时失措,战战兢兢的看着皇帝。

    皇帝面无表情,随意的摆手道:“你下去吧!”

    胡邈不禁长吁一气,收起了卖弄之心,连忙退下了。

    皇帝冷言瞧



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
    “下之人观瞻感发,各有以兴起其同然之善心,而不能已耳。www”朱子语类卷十六

    汉初平三年六月二十六。

    此时正是晨光熹微的时候,对于长安城底层的百姓来说,一天的劳作已经开始了但对于北阙甲第、宣平贵里的达官贵人们来说,这个时候还正在好梦酣睡呢。

    田畴、鲜于银并辔缓行于街上,看着沿途寒家屋舍,安宁祥和,复又想起近日关中生机勃勃,百姓逐渐安定,远离战祸。

    鲜于银感慨道:“长安令不愧为王公从子,不过月余,便将长安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能有今天,岂是王公之德”田畴说道:“无非是国家会识人用人罢了。”

    鲜于银叹道:“据说国家迟迟未有任命京兆尹,就是为了让王凌一展身手。看来这人能干到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有人赏识。”

    这话触及了田畴的心事,他想起自己与鲜于银此行的使命因各种缘故迁延到现在,实在心里有愧,哪里对得起幽州牧刘虞的一片赏识

    “侍御史裴公与我等从无交情,不知今日是何故相唤”鲜于银问道,见田畴默然不语,顾自神游,面色艴然,有些不悦。闪舞www

    两人一路无话,各自揣着不同的心绪来到侍御史裴茂的府邸。
1...3132333435...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