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晓非
宗室们对皇帝感恩戴德,这场酒大家喝得都很开心。
与宗室谈完后,皇帝便匆匆离去。
赵仲琮在皇帝的书房前恭候着。
“这件事交由你全权安排,确保赵子崧带领族人前往真腊,确保赵叔向带领族人前往占城。”
“遵旨!”
赵仲琮犹豫了一下,还是道:“陛下,万一,真腊与占城,都不愿意接纳……”
赵桓简单扼要地说:“朕不需要他们接纳,这不是商议。”
赵仲琮这才明白过来,皇帝是要发动战争!
让宗室们自己去打地盘!
“此事,你需要与李纲、种师道、徐处仁做商议,需要给他们多少人,多少粮食。”
“这……若是宗室们打不过……”
皇帝淡然道:“打不过,就等着被杀,自己的领地守不住,还有脸回来”
赵仲琮打了一个寒颤,皇帝可真是够狠的。
皇帝又补充道:“去那里,不是到了就打仗的,那里地广人稀,先划一块地驻扎下来,这些琐碎的事,朕就不过问了,你去找李纲他们,对了,让石洵安排人去那里建学校,诸侯国所有的文化教育必须与大宋一样。”
这事绝对不是像皇帝说的这么简约,至少封诸侯,是要举办仪式的。
这些具体事务,皇帝肯定不会去操心了,还得交给他这个管宗室的来操办,如此说来,还得去找礼部侍郎陈旸。
而且赵仲琮有预感,这以后分封的诸侯,他也得时刻操心。
诸侯之患,在史书上早就明确记载。
现在是诸侯,万一哪天这些诸侯不听话了,皇帝那肯定得想办法搞推恩令的。
所以,后面肯定还有一大窜麻烦事。
赵桓处理完宗室的事,准备回去美美睡一觉,毕竟明天还有一个更头疼的事要处理,岳飞的事!
他刚进了自己的寝殿,邵成章便屁颠屁颠进来:“官家,娘娘来了。”
赵桓知道朱琏是为何事而来,他犹豫了一下,道:“让她进来。”
朱琏进来后,连忙道:“妾身参加陛下。”
赵桓注意到朱琏的称呼和语气与以往都有些不同,情知她是来为赵谌请罪的。
不像21世纪那些清宫剧里的皇后,朱琏是一个很贤惠的皇后,她知书达理,将后宫也打点得井然有序,与郑太后的关系也处理得还不错。
要做到这些,其实是需要包容和忍耐的。
赵桓虽然忙于国事,但他也清楚朱琏的不容易。
赵桓上前,抓住朱琏的手:“皇后,这么晚了,你还没休息,注意身子。”
朱琏原本有些紧张的心,瞬间舒缓了下来:“官家,谌哥儿的事,是妾身管教无妨,官家你不要生他的气了,有什么火,就冲着臣妾来吧。”
赵桓心中一动,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朱琏能让后宫太平了。
一般的妃子可能会跑来跟他说,谌哥儿年少无知,官家您就不要跟他生气了。
年少无知所以就是在大事上胡来的理由
为何会年少无知,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但朱琏却将此事都拦在自己身上,这一下子就让赵桓没话说了,对朱琏又生了几分好感。
“皇后,也不全是你的问题,我身为谌哥儿的父亲,也有责任。”
赵桓也的确觉得自己有责任,但对赵谌失望是真的。
“官家,妾身以后一定好好教导谌哥儿!”
“皇后,朕打算让石洵来做谌哥儿的老师,你觉得如何”
“石洵是大宋翰林之首,官家重臣,有他亲自教导谌哥儿,妾身自是一万个放心。”
“好,便如此,皇后放宽心便是了。”
赵桓将朱琏拥入怀中:“今日便在朕这里休息吧。”
第二日,皇帝一大早便起床。
今日依然没有早朝,不是没有,而是赵桓故意推着不上朝。
江陵府旱灾突然爆发了好几件大事出来,赵桓得一个个来解决。
他今日若上了早朝,必然会被淹没在群臣对岳飞的事情上。
这事得再缓缓,分封的事先处理完也不迟。
天未亮,赵桓便坐在自己的书房里。
他一只手举着烛光,在南方的地图上照来照去。
他要在这个时候分封,并不是无奈之举,只是有他的打算的。
宗室的问题固然是要解除,但站在皇帝这个角度来看,宗室问题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从帝国最高点战略出发,无论是黄河水灾,还是江陵府旱灾,大宋目前最根本的问题,依旧是粮食问题。
虽然南方在大规模开发,虽然交州不断有粮食运过来。
但依然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许多人现在有罪基础的购买力了,更不愿饿肚子,粮商们的货经常被抢空。
赵桓认为,解决温饱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斗争,它不亚于对外的扩张。
人们太需要吃饱肚子了,江陵府饿死人,易子相食的人间惨剧,触目惊心。
交州的粮食还不够。
从地理位置来看,从中国境内,唐古拉山发源的湄公河,一直南下如海,流经了真腊、占城,在占城最南端如海。
这是一条文明的母亲河,它在最南端的占城哺育出最肥美的沃土,那里是一块粮食高产地。
就是21世纪人们经常说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带。
在宋代,它是属于占城占有的。
占城国在这里到处种植饱满的占城稻,占城的人根本不愁粮食。
而且因为濒临大海,要运送粮食会非常方便,那里简直就是一块肥肉。
交趾已经被灭了三年了,交州的局势已经初步稳定下来,是时候动真腊和占城了。
一旦占城和真腊成了大宋的侯国,粮食会更加畅通无阻!
整个西南大陆,将会成为大宋的另一个粮仓!
这才是皇帝看到的局面,他相信,徐处仁是不会反对的,因为徐处仁扛着解决大宋一半人口温饱的目标。
一旦战略制定者皇帝和战略实施者宰相,在方向上达成空前一致,许多事情就变得高效起来了。
为何赵桓要采用分封制,而不是直接派军队过去打,打完设立一个路府来统治呢
打仗容易,但打完要很好的统治,不容易。
就目前来看,在这里设置一个诸侯国,将权力充分放出去,是最快的扎根方式,效果也是最好的。
就像后世的那些巨头,我自己不做新业务,因为市场开拓和管理成本太大,巨头足够架构臃肿,本来效率就低,这样很容易玩死这个新业务。
最好的方法,就是成立一家新子公司去做,或者战略投资,一旦做出一定规模,直接并购。
如果战略投资的公司不想被并购,那就有太多种方式做狙击了,例如调走资源,例如掐断供给资金,例如赛道内的其他对手资源倾斜,这些都是很致命的。
同样,大宋要想很好控制侯国,也很简单。
侯国必然是在大宋的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并且教育上也接受着大宋的教育,侯国内部也驻派着大宋的精锐。
从这四大矩阵战略来看,大宋要动任何一个侯国,都是易如反掌,对方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想到这里,赵桓将两个小小的旗帜,插在了真腊和占城的领地上。
他又看到南方的大海,未来是可以在真腊和占城兴建大量的港口的,对远洋的贸易,也需要更多的港口。
这只是未来的布局,现在能拿下这片领地再说。
ps:我现在来规整一下每章的字数,一般情况下,每章3000起,不会太长,太长也担心大家看的累。
继续求一波月票!
第三百七十六章比吃饭更勤快!(第三更,求订阅!!!)
赵桓看着地图,正在他思考的时候,外面传来了邵成章急促的声音。
“官家,官家……”
赵桓的思维被打断了,他有些不悦。
“进来。”
邵成章非常激动:“官家,好消息,韩娘娘有喜了。”
赵桓微微一怔,一时间大脑一片空白。
他娶韩晨晨已经五年多了,两个人在床上做羞羞的事,也很多回了,但韩晨晨一直没有怀上。
太医说是宫寒,韩晨晨说自己小时候性子太野,好动,冬天喜欢跑出去打猎,应该是小时候落下的。
赵桓在原地发呆。
“官家,官家……”
赵桓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冲出去。
他健步如飞,邵成章在后面追赶:“官家,慢一点,小心脚下……”
皇帝走得飞快,谢大海紧随在皇帝身边。
当赵桓到韩晨晨的寝宫的时候,看见她正坐在床上,胡太医刚刚给她把完脉,在一边恭候皇帝的到来。
而韩晨晨却在啃油腻腻的鸡腿!
她就像三天三夜没有吃饭了一样,赵桓到的时候,她一边啃着鸡腿,一边用高兴的眼神看着赵桓,想说点什么,但嘴巴里却忙着咀嚼。
看见皇帝来了,所有人都行礼,韩晨晨也忙着从床上爬起来。
赵桓急切道:“你还是快快躺下。”
“陛下,韩娘娘脉相稳定,臣已经为韩娘娘开了安胎药,平日多休息便可。”
“好,有劳你了,下去吧。”
胡太医出去了,宫女太监们也都告退。
看着韩晨晨满嘴的油,赵桓微微错愕,韩妃,你这怀孕,怎么跟别人画风不太一样啊!
“我饿!”
“饿就多吃一些。”赵桓坐在床边,心中窃喜,他其实一直想很韩晨晨有个孩子,现在总算是如愿了。
“你想吃肉”
韩晨晨用力点头:“不知为何,特别想吃肉!”
“猪肉羊肉鸡肉还是……牛肉”
“都吃!”
“朕这就去通知厨房,以后每天给你变着花样做肉,你最近就不要到处乱跑了,好好养胎,把我们的孩子生下来。”
韩晨晨一边啃着鸡腿,一边点头。
“官家,如果生下来的是女孩儿,怎么办”
赵桓微微一怔,立刻又明白过来韩晨晨的担忧,生儿子生女儿区别是非常大的。
“放心,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喜欢,你不要多想,静静养胎。”赵桓笑道,“我今天就在这里,陪着你。”
“对了,我种的胡椒,还有红薯,土豆,都在茁壮生长,等它们都熟了,我让厨房做给你吃,你肯定会很喜欢吃。”
此时的赵桓,没有平日里的威严,更多的像一个普通人,甚至有点像一个少年正在跟自己心爱的姑娘炫耀自己的好东西一样。
很奇怪,赵桓跟朱琏的关系是相敬如宾,跟韩晨晨的关系,则是像情侣一样。
朱琏拥有诸多优点,给赵桓一种家的感觉。
而韩晨晨,让赵桓,感觉到生活不必无时无刻都那么严肃认真。
人是很奇怪的,人的感情是复杂多变的。
今天,赵桓在韩晨晨这里待了大半天,他哪里都没去。
大臣们找他,一律推掉。
关于韩妃怀了身孕的消息,也迅速在宫中传开了。
直到晚上,皇帝才接见了秦桧。
在皇帝接见秦桧的时候,东京城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西北站区的名将,吴玠!
吴玠这一次来东京,是专程到帝事学院来论道的。
帝事学院已经正式成立四年有余,将之前大宋的讲武堂并入到里面,且收集了古往今来诸多兵家经典。
听说里面出了不少人才,在今年春天的时候,有一批优秀种子军官毕业后,有59人被分配到西北,有78人被分配到燕云战区,还有10人被分配到了交州。
另外,前年成立的水师学院,在今年也有18人完成了学业,被分配到了杭州,编入大宋海军之中。
按照大宋军制,毕业的学员,可以直接拥有士官的头衔,不过一般都是下士。
下士的头衔比普通的兵还是要高一级,而且最大的不同是,下士在军中三年后,可以升为军官,也就是最基层的都头。
而普通的兵,一步步积累战功,达到条件了,也能升为都头,但比拥有学书的下士,要困难得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