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晓非
赵桓道:“这些你们去安排即可,朕没精力过问那么多,朕倒是有个疑惑,万一真腊和占城都同意我们在他们的地盘上建立侯国,怎么办”
这话问的非常刁钻了。
陛下你似乎做好了人家不同意的打算,所以故意在那里安插两个侯国,去恶心别人
深怕别人同意了你的要求!
原来你是做好了别人不同意,然后开战的准备了!
见大臣们面面相觑,皇帝继续道:“在占城最南边,九龙江入海之处,有一片沃土平原,当地人称之为九龙江平原,仁宗朝,占城水稻便是从那里传来,那里的粮食比交州还要多!”
大臣们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皇帝是打了那块土地的注意。
但皇帝怎么会知道这么清楚
占城是偏远小国,大宋虽然与占城有贸易往来,但对于那里的粮食状况,却并不清楚。
下午上限免,中午章节晚点更新
今天下午14:00开始限免了,所以今天中午的章节晚上一起更新,给大家看免费的。
谢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希望各位能帮我在你们的书友圈里多多推广一下我的书。
成绩越好,我的写作动力越足!
你们敢不敢让我全职来写!!!
全职我就天天爆更了!!!
第三百七十八章四矩阵战略
大臣们看着皇帝,心里想着,皇帝你当年打交子主意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开始打九龙江平原的主意了!
无论是去年的黄河水灾,还是今年的江陵府旱灾,都给朝堂诸公带来了许多困扰。
灾情严控,人员组织,秩序整顿,粮食调派,灾民救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尤其是粮食的调派,两次灾难都出现了吞粮事件。
两次灾难都有不少人饿死。
到现在,当皇帝告诉大臣们,有那么一个地方,一年四熟,又有河流哺育土地,而且还濒临大海的时候。
大臣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卧槽!这好啊!要是成为大宋的就更好了!
然后,再一反应:卧槽,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大宋的呢!
相对陆运来说,水运是非常方便的。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将其拿下,徐处仁的任务,再加把劲,肯定能够完成了!
大臣们震惊完后,转念一想:卧槽!这也是皇帝早就想好的战略!
陪着这皇帝已经浪了快六年的大臣们,不得不承认,皇帝看起来很莽,做事很粗暴,但在整个大宋的未来方向上,他比谁都看得远,想得深。
赵桓道:“这事要快,不要拖,谁胆敢阻止分封,朕就要他的脑袋!”
“遵旨!”
“石洵!”
“臣在!”
“交州的学校办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交州升城(原交趾都城升龙城,避讳龙字)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尚未筹办大学,臣以为,大学之事不宜操之过急。”
“为何”
“大学所授之学,皆实用之学,在交州百姓真正归化大宋之前,先从小学和中学开始授业!”
“不必,一切按照大宋学制便可。”皇帝道,“朕知道你们心中在担忧什么,怕分封了诸侯,造成了周代之乱,反倒有侯国取代宗主国之患,亦可能如晋有八王之乱。”
唐恪道:“全然如此,不过毕竟在蛮夷之地,岂能与泱泱华夏对抗,不足道尔!”
周朝道:“只是,若侯国有某乱之意,粮食可能被断。”
李纲道:“陛下,不若派兵前往,如灭交趾一般灭真腊和占城,另设路府!”
刘彦宗则道:“李相公所言非也,西南运输复杂,距离京师遥远,治理交州已经不宜,若是再攻打派兵攻打占城和真腊,打赢倒是容易,但要占领,却实属困难。”
刘彦宗这一点倒是说到赵桓的心坎上去了。
设置路府和设置侯国,是完全不同的思路。
路府受制于朝廷,例如打下来了,要移民多少过去要怎么平息当地的反抗
若是当地势力跟你打游击战,该如何
朝廷离真腊与占城太远,前方所有的情报都可能脱节,官员随时可能与汉代的赵佗一样自立为王,这与分封有何异
这相当于给朝廷培养出来了异姓王!
分封就相当于宗室们在自己创业,自然会更加上心,例如如何统治快速瓦解当地的势力,会更加积极。
比朝廷直接去控制效果更加明显。
这就是后世的那些巨头,在开办新业务的时候,不愿意内部腐化的原因。
内部利益链条太复杂,很容易就胎死腹中,不如在利益圈之外成立一个公司或者投资一个公司,等时机成熟后并购即可。
赵桓道:“朝廷对外的战争,并非广施天朝威势,而是要得到确切的收益,亏本的仗,朕可不打!”
大臣们早就习惯这皇帝的治国方略里夹杂着经商的思维了。
“打仗并非一战定胜负,交州的战争真的结束了吗!”皇帝扫视了一眼大臣们,“没有!交州的百姓一日不彻底成为我华夏之百姓,这仗就未结束!”
“只有种师中、姚古他们在打仗吗当然不是,你们都在打仗!”
“有朝一日,种师中替朕打下了金国的土地,石子明,就要为朕打下金国的百姓!徐相公,要为朕拿下金国的良田和铁矿!唐恪,要为朕拿下金国的商贸!还有赵鼎,为朕拿下那里的命脉!”
若是一般人听到皇帝的话,肯定会觉得莫名其妙,但大臣们却是听懂了,不由得对皇帝更加敬佩起来。
赵桓继续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拿下了土地就结束了,前唐之威势远播西域,为何安史之乱后,影响骤缩”
“因其只以武力定国界!”
“朕要做的,不仅仅是武力,占城的百姓,从小便习汉字,修华夏经典,着汉服,只许用皇家银行印出来的交子购买粮食,买到的任何东西,背后都是大宋商人提供的!包括侯国!而他们的领地安全,则由大宋的军队提供保护!”
“你们都记住了,你们每一个人,都在战场上,只不过战场的位置不同而已,例如他石洵,若是没有把教化给朕办好,他的战场会失利,造成了对种帅的压力!为何种帅会有压力没有教化好的蛮夷,是会造反的!”
皇帝已经把话说得裸了,再来看皇帝的分封之策,倒是觉得没什么了。
中央帝国掐住了侯国的咽喉,从思想到身边无处不在的东西,全盘汉化,全部按照大宋的规则来,要造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造反成功的几率所剩无几,谁还敢轻易造反
大臣们高呼:“陛下英明!”
大臣们被皇帝说得热血沸腾,这已经不是一个大国的地盘扩张,而是文明的传播!
”分封之事毋庸再做争论,占城必须快速拿下,建立侯国做管控,大宋的百姓等待粮食的心情,就像男人等待女人脱衣服一样急切!”
大臣们心中同时来了一句:草!
“此事的筹备由赵宗正全权负责,诸位好好配合他!”
众大臣道:“遵旨!”
赵仲琮心中颇为得意,没想到宗室案不但没让他掉脑袋,还让他高升了。
这件事好好做,与侯国打好关系,以后自己背后也是有势力的,在官场上多疏通疏通,说不定还有机会进入政事堂。
毕竟,徐处仁他们都老了,人老了,很容易病死的。
赵桓突然转头对赵仲琮道:“明年年终的汇报,朕希望看到大宋的商船自由停靠在九龙江的渡口处!”
赵仲琮微微一怔,连忙道:“遵旨!臣一定办到!”
他刚高兴完,心中就一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皇帝这是要他用一年半的时间,将占城先搞到手!
一年半的时间!
这事得加紧了!
徐处仁等人用同情的目光看着赵仲琮,好像在说:你以为你捡了便宜了你被这皇帝盯上了,以后别想着睡好觉,看到我们的黑眼圈了吗!
ps:有人说字数少了,那我晚上的那一章补上这两章的字数咯!
限免这个推荐有点爆炸:从下午14:00开始,到现在,近五个小时,收藏涨了1200个
第三百七十九章岳飞的去向(第三更!)
皇帝刚和御前大臣们议事完,何礼明便匆匆来报,他将今天东京城街头关于议论岳飞的言论,上报给了皇帝。
赵桓看后,眉头立刻皱起来了。
这显然是有人故意造谣。
有些人对岳飞的嫉恨,远远超出了赵桓的想象。
这是要岳飞身败名裂!
何礼明道:“陛下,在酒楼里大肆宣传的那个人叫李顺,是一个书生,已经带回皇城司审问,他说他也是听别人说的,再往下已无法查找,陛下恕罪!”
赵桓道:“空穴不来风,这个刘氏还能不能找到”
“我们已经在全城搜查。”
“将刘氏找到,通知下去,东京城找不到,就在其他地方找,动员所有皇城司找,给朕挖地三尺也将这个刘氏找出来!”
“遵旨!”
何礼明心下惊诧,最近京师传闻最多的就是皇帝对岳飞的处置,监察院已经将人关起来了,听说皇帝要严惩岳飞。
但现在看来,为了岳飞的名声,皇帝不惜调动全国的皇城司卫。
皇帝到底会如何处置岳飞
何礼明转念又一想,此事已经不仅仅关乎岳飞的名声了,还关乎到仪福帝姬的名声,皇室的声誉!
不知作俑者到底为何人
“卑职告退!”
何礼明转身离去,但他心中还是有怀疑的对象的。
最近岳飞处在风口浪尖上,而表现出对岳飞最仇恨的,则是秦桧!
当然,何礼明只敢想一想,秦桧是军御司使,乃皇帝的御前大臣,没有确切的证据,是绝不可能乱说的。
赵桓并未再多想,岳飞他已经想好处理方式了,他现在最在乎的是韩晨晨。
刚忙完,赵桓就急不可耐向韩晨晨寝殿走去。
当他刚到韩晨晨的洗尘殿的时候,却看见仪福帝姬赵圆珠正在里面跟韩晨晨有说有笑。
赵桓道:“咳咳,九姐回来了,都不说先去找朕!”
赵圆珠连忙起身,对赵桓行了一个礼,然后道:“我这不是听说嫂嫂有了身怀,所以才急着过来嘛,官家心胸似苍穹,肯定不会跟我这个小女子一般见识的。”
赵桓非常疼爱地看着赵圆珠,赵桓有三十四个妹妹,不过现在活着的只有二十一个。
可能是赵佶做的混账事太多了,赵桓有十几个妹妹要么夭折,要么英年早逝。
而现在这些妹妹中,赵桓最疼爱的就是赵圆珠了。
赵圆珠的性格很好,天真烂漫,且待人温和,聪明乖巧。
这不,被赵圆珠这么一说,赵桓心都化了,笑道:“就你一张小嘴会说,我是说不过你的。”
“什么时候回来的,岳云和岳霖有回来吗”
“都回来了。”
“那个,九姐,岳飞的事……”
“官家,我知道,你不必说。”
韩晨晨在一边看原本相亲的兄妹两人,快要把话题聊死了,连忙道:“官家,你说的那个辣椒,什么时候能好,妾好想吃了!”
吃吃吃!你刚吃完三个鸡腿!四只猪脚!朕还给你弄了半斤牛肉来了,你是猪吗!
心里抱怨着,但表面却是和和气气:“辣椒的生长时长至少两个月,想要吃,还等一段时间,而且你有孕在身,不可吃辣。”
“那你说的土豆、红薯呢”
“那至少还有再等两个月,到九月下旬的时候,天气转凉了,朕给你烤着吃。”
韩晨晨似乎心有不甘:“那现在吃什么”
“你不是刚吃完两个大肘子吗,哦,我的意思是,你不是刚吃完两个猪蹄吗”
“可是我还饿!”
赵桓无奈地招手,邵成章立刻跑过来:“臣这就去通知厨房。”
赵圆珠在一边笑道:“看来嫂嫂是要生一个大胖小子了!”
与韩晨晨腻歪了一会儿,赵桓便带着赵圆珠出了宫,一路去往监察院。
岳飞就关在监察院,更准确的来说是禁闭。
因为监察院尚未正式宣布岳飞的罪名成立,是不可以关入天牢的。
得知皇帝来了,秦桧屏退左右,安排皇帝和仪福帝姬去见岳飞。
赵桓并没有进去,他和秦桧站在外面,等赵圆珠进去。
赵桓则在外面喝着茶,他发现,这一刻和历史有一部分相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