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晓非
    吴玠的军队在伐夏之战中损失惨重,枢密院专程为吴玠输送了一大批士官过去了。

    吴玠踏入帝事学院的大门,他今日是一个人来的,也没有人知道他来了。

    帝事学院的樱花早就凋谢,路边的树倒是繁茂葱郁。

    吴玠心情有些沉闷,因为他在今年二月的时候,书信岳飞,二人那个时候便约好七月一同到这里来论道,相互交流,相互切磋。

    没想到岳飞居然被监察院盯上了。

    他在路边辗转片刻,也全然没有心思在进去,而是调头离开,向军督府而去,他要去见种师道,请求种师道与他一同去向皇帝求情。

    眼下,岳飞之事,大宋军中,竟无一人愿意为岳飞求情,除了宗泽,种师道也向皇帝说过几句。

    吴玠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岳飞出了事,没有人愿意求情,是岳飞人缘太差了吗

    但吴玠是见过岳飞的,并且与岳飞交谈过。

    岳飞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而且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

    那为何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连吴玠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人战功太大,会无形之中得罪很多人。

    当吴玠到军督府的时候,种师道正在和宗泽下棋。

    “相公,外面有一人自称是西北而来的吴晋卿。”

    种师道和宗泽微微一怔,道:“晋卿来了!快叫他进来!”

    吴玠进去后,作揖道:“末将参见种帅!巧得很,宗公也在此!”

    “晋卿,你伤病如何了”

    “劳烦种帅和宗公牵挂,已经痊愈。”

    “痊愈了好,你什么时候到的东京城”

    “今日刚到。”

    “来怎么也不说一声,老夫派人去接应你。”

    “不劳种帅费神了。”

    “快坐!”

    吴玠坐下,道:“种帅,宗公,实不相瞒,末将前来是想两位与末将一道进宫面圣,为鹏举说情。”

    提到岳飞,宗泽叹了口气,种师道也颇为无奈。

    “晋卿,该说的,我们都说了,皇帝一直没有明确态度。”

    “那现在鹏举身在何处”

    “昨日被从江陵府带到了东京城,此刻正在监察院的牢狱里。”

    吴玠大惊:“好你个秦桧!天子并未下令抓人,他倒是下手够快。”

    “证据确凿,我们也奈秦桧不得。”

    “不行,鹏举可是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怎能就这样被关在监察院的监狱里,难道陛下没说什么”

    种师道摇头:“宗室的事,已经够陛下烦忧的。”

    宗泽道:“晋卿,你且不要去面圣为岳飞求情了,以免秦桧参了你一本!”

    “我不怕,难道他秦桧还能颠倒黑白不成,以莫须有的罪名抓了我不成!”

    “晋卿,此特殊时期,你不要掺和进来了,陛下自有打算的。”

    吴玠是一个标准的直脾气,不过并不急躁。

    “我听闻,朝野诸公,态度都偏向秦桧,若是岳飞真的被发配了边疆,是我大宋的第一大损失!”

    他又强调了一遍:“并非我吴玠自贬,事实上,一个岳飞抵得过整个揽月军!”

    听了吴玠的话,种师道和宗泽也陷入了沉默。

    吴玠这话并不是从纯武力的角度,而是从战场上的作用来说的。

    岳飞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将领,他能将最差的一支军队训练成铁军,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一支大军就能比的。

    若是陛下真的贬了岳飞,大宋损失巨大。

    但站在种师道的角度来看,不贬的话,危害更大。

    “你今晚且在这里休息,不要再四处走动,与他人说岳飞的事,秦桧最近四处咬人,连宗公都差点被他弹劾了!”

    吴玠叹了口气:“秦桧这是要误我大宋!”

    第二日,东京城不知何处刮来的一阵妖风。

    在东华门外的酒楼里,流传着关于岳飞与岳飞前妻刘氏的事。

    据说,岳飞飞黄腾达后,将前妻刘氏抛弃,转而迎娶了皇帝的妹妹仪福帝姬。

    最近除了宗室案是老百姓议论的热门以外,岳飞也成了头号话题。

    随着监察院将人抓回东京,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本来就引起了无数人的注意,突然又蹦出了一个刘氏,这下简直炸开了锅。

    据说这个刘氏,是岳飞明媒正娶的原配,当年金兵南下,岳飞去从军,立了军功,飞黄腾达,天子器重。

    岳飞竟然欺骗天子谎称自己未婚,天子才将仪福帝姬许配给他。

    刘氏多次找上门,被岳飞拒见。

    这样看来,岳飞是有人品问题了!

    有人私下瞧瞧道:难怪我听说朝堂上没有人愿意帮岳飞请求,岳飞本身有很大的问题!

    为了表示自己早就看透了这一切,有人干脆跑到酒楼开了个讲:

    我早就说过!我早就说过岳飞有问题,从这件事上来看,灭夏之战,可能另有隐情,灭交趾也是,说不定随同皇帝北伐,也有弄虚作假在里面!

    什么我是怎么推断出来的

    你想想啊,岳飞是不是欺骗了皇帝

    是不是欺骗了仪福帝姬!

    因为岳飞欺骗了皇帝,欺骗了仪福帝姬,那肯定就欺骗了我们!

    他这种言论,迅速在东京城扩散开。

    充分说明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道理。

    有人在回忆岳飞案的时候,对这个现象也做了点评:有些人,从来就不去寻找真相,他们生了一张嘴,做恶比吃饭更加勤快。




第三百七十七章最肥美的沃土(第一更,求订阅!)
    昨天,赵桓接见了秦桧,便又回到韩妃的寝殿,他在这里过了一夜。

    他亲眼看见韩晨晨吃下去三个大鸡腿,吃的满嘴是油。

    看她这样子,明显有长胖的趋势啊!

    第二天,一大早,厨房又送来了御膳。

    赵桓吃完早餐才离去。

    赵桓刚到垂拱殿,邵成章便跑来道:“陛下,吴玠求见。”

    “吴玠”赵桓微微一怔,又突然想起来了,还是自己将他从西北招到京师来的。

    这些天事太多,差点忘了吴玠了。

    “快宣!”

    吴玠被宣召进宫。

    “臣参见陛下!”

    见到吴玠,赵桓非常高兴。

    吴玠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但人看起来非常有精神。

    人一旦有了精神头,就会显得年轻。

    吴玠看起来似乎才三十出头的青年,一头黑发整齐竖起来,他的轮廓不算帅气,但看起来很舒服,他的眼睛无时无刻都很明亮,似乎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但偶尔,他的眼中也会露出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出现的锋芒。

    私下,他更像一个邻家的叔叔。

    战场上,他又恢复到了那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吴玠。

    而此刻,在皇帝面前,他是忠心耿耿的臣子。

    赵桓上下打量了一下吴玠,道:“吴爱卿,你的伤势如何了”

    “多谢陛下挂念,臣的伤已经痊愈。”

    “朕这次找你来东京,一是要你在东京城好好在静养一段时间,宫中的太医会轮番给你诊脉,要确保你的身体二是要让你在军事学院去编写你的作战心得,朕要将它编入帝事学院的必修课里。”

    吴玠顿时受宠若惊,他心中颇为感动。

    没想到皇帝到现在都还惦记自己的伤势,而且他没想到,自己在皇帝心中有如此重的分量。

    “谢陛下,臣唯有以死报陛下之恩!”

    “卿是朕的护国大将,卿要好好保重身体才是,朕不准卿动不动在朕面前谈死!”

    吴玠尴尬一笑:“是!”

    吴玠又道:“陛下,臣有一事要说。”

    “吴卿有何事,但说无妨。”

    “请陛下对岳飞从轻发落。”

    赵桓道:“吴爱卿就不要担忧岳飞了,此事自有监察院处理。”

    “陛下,臣并非要僭越,只是觉得岳飞此人乃是难得一见的人才,行军打仗、排兵布阵,臣皆不如岳飞,陛下不可失去大宋栋梁。”

    赵桓笑道:“吴爱卿,你在朕面前谦虚了,不管你刚才说的是不是真的,但至少你吴晋卿的胸怀没几个人比得过。”

    他似乎不想与吴玠讨论岳飞的事情,便打断吴玠的话,继续道:“好了,吴爱卿,此事不是你该操心的,朕自会处理。”

    皇帝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吴玠也不好在说什么。

    “黑水镇的边防如何”

    “回陛下,一切有条不紊,去年到今年,在黑水镇修建了城寨十座,连接东边的黑山防线。”

    “耶律大石最近在干什么,你们可知道”

    “回陛下,耶律大石在草原上招兵买马,他现在号称有二十万大军,不过据臣了解,真实的兵力应该在十二万。”

    “十二万,也不少了,真要是让他发展到二十万了,就危险了,对耶律大石做些牵制,暂缓他的势力发展,爱卿认为呢”

    “陛下英明,一旦耶律大石真的到了二十万大军,草原上其他的部落都将不是他的对手,最重要的是,他有底气反咬我们一口,毕竟,我们现在占据了最肥美的河套,若河套落入他手中,指不定会成为李元昊第二!”

    看来吴玠对局势心中是非常清楚的,这一点完全不必赵桓担忧。

    赵桓之所以资助耶律大石,是希望耶律大石帮他分担金国的压力,好腾出手来解决国内的事情,以及西北的事情。

    现在,国内基本太平,那些人要跳,也是小打小闹地跳了。

    党项被他灭了,经历了整整五年的时间,宋军无论是军备,还是军纪,都已经焕然一新,绝对有底气和金军正面作战了。

    更何况,皇帝的火器还在不断改良中。

    所以,耶律大石的作用,已经开始减弱,甚至变得有些多余。

    弄掉耶律大石只是时间的问题,不过赵桓还是想让耶律大石多和完颜晟打几仗。

    对耶律大石的敌意,不能轻易露出来。

    “吴爱卿,朕让人给你安排一座府邸,你先暂时在东京城住下,太医每日过去给你诊脉,确保你真正痊愈,岳飞之事你不要再多问,该如何处理,便要如何处理。”

    “是!”

    眼看皇帝还有要事处理,吴玠也不做停留,他便先行告退。

    徐处仁、李纲、种师道、石洵和唐恪都候着,当然,还有赵仲琮。

    皇帝进了垂拱殿。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礼吧。”

    “谢陛下。”

    “赵宗正,事情你都说了”

    “回禀陛下,都说了。”

    “那诸位可有商议个结果出来”

    唐恪很想说,陛下,臣是反对分封的,原因是宗室们太蠢,不能担当此大任。

    但这话唐恪不能说,因为唐恪也知道皇帝为什么会搞分封。

    宗室案之后,宗室就是烫手山芋,不送出去,搁在大宋迟早是个祸害。

    与其这样,不如赶紧让他们滚蛋。

    “陛下,军备就从交州路调派,张浚那边现在有甲士十五万,各自增援两万大军,足以保护侯国安危。”

    听李纲这话,是不打算一上去就主动进攻,而是做防御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显然,种师道也是赞成这样的,没有出兵的理由,出不义之兵,引起占城和真腊全国反抗,局面就糟糕了。

    “粮食也可从交州路抽调,不过既然是封了侯国,便不能算是朝廷无偿资助了。”

    徐处仁开口道,听他这意思,是要宗室们出钱买了!

    一边的三司使周朝也立刻附议这个提议。

    他们俩秉承着能省一笔是一笔的态度,这样年末的财务汇报上,压力也会小很多。

    赵桓倒是小瞧了自己这些御前大臣了,没想到这么会给自己省钱。

    尤其是周朝,这货能不出钱的,绝对不会出一分钱。
1...130131132133134...3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