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唐晓非
赵桓微微一怔,心中略有诧异。
申屠信那厮居然逃到日本国去了!
得派人将那厮抓回来!
赵桓思忖了一下,决定还是不要让申屠信搅了自己的雅兴。
他抚摸着韩晨晨的长发,外面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落进来,颇有诗意的夜晚。
“韩妃,此刻是你我二人的世界。”
韩晨晨幸福地笑起来。
第二日,一大早,谢大海刚刚进宫,赵桓便道:“皇城司在南方的布置如何了”
“回禀陛下,江南二路、荆湖二路、广南二路都已经成立了皇城司的衙署。”
“分别有三千六百人,五千……”
“行了,这事你盯好,尽快让皇城司驻扎到镇上,定期去乡里巡视。”
自从去年的河北与河东路的叛乱之后,赵桓越发觉得,皇权必须下乡,否则在看不见的地方,还不知道都发生了什么勾当。
他交给谢大海来统筹皇城司的发展,又将王奎安搁置在了监察院的临时指派上,还暗中安插了麒麟卫,一时半会儿,倒也不惧怕皇城司因为发展过快而引发异变。
“派个可靠的人,去日本国,朕要知道日本国为何突然闭关锁国,瞬间将申屠信给朕抓回来。”
“遵旨!”
&nb
第三百一十八章杀鸡儆猴
一个月之后,日本国的使臣被拖回京师。
这个叫君麻吕的日本人,匍匐在大宋帝国皇帝的面前,全身上下每一根寒毛都散发着恐惧的气息。
“告诉朕,朕是不是华夏的天子”
君麻吕用流利地大宋官话说道:“陛下是宇内共主,四海八荒皆为陛下所有。”
“那为何你敢不辞而别!”
赵桓几乎是低吼出来的。
对于日本这个忘恩负义的国家,若不是有大海阻隔,早就派大军去杀得一干二净了。
这个国家,只崇拜强者,不接受恩义。
这样的民族,学习了那么多年的华夏正统思想,却依然保持着野兽一般的民族劣根性,像一只乔庄打扮的畜生,憨厚老实地匍匐在海的对面。
一旦给他们机会,他们就露出了畜生的本性。
所以,不应该给机会的。
君麻吕颤声道:“小国内乱,请陛下出兵为小国平乱。”
君麻吕故意转移话题。
赵桓道:“朕是问你,为何不辞而别”
君麻吕吓得额头冒冷汗:“陛下恕罪,小使是接到君上的君命回国。”
君麻吕口中的君上,便是日本天皇。
在日本的时候,君麻吕尊称天皇。
但现在在大宋天子面前,他是万万不敢说天皇二字的。
按照华夏的正统体系认知,天下唯有一位天子,代天统御神洲,其余国家,只能是王。
甚至王可能都需要皇帝来册封。
你敢在天子面前称呼你家主人是天皇,怕是不要狗命了。
耳边传来皇帝冰冷的声音:“你刚才也说了,这四海八荒都是朕的,朕未让你回去,你却擅自回去,便是蔑视朕,这是杀头的罪!”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小使也是被逼无奈!”
君麻吕不停用额头撞地面,撞得砰砰响。
“那你跟朕说说,到底为何回去”
“小使着实不知,只是收到了君上的书信,让小使立刻回国。”
“没有后续”
“没有。”
赵桓思忖着,看来这日本国要与大宋断交啊。
不应该啊不应该,后世的日本之所以有傲视全世界的工艺,那都是从宋人这里学过去的。
他们对唐宋的崇拜,简直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了。
而且在唐朝的时候,日本刚推动了大化革新。
在这个时代,又确立了平安京时代,一切都是学习华夏。
日本国内,对苏轼等人的书法和画作,都炒到了天价。
对汉字的崇拜,也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
就说汉字这种文字,非贵族不能用。
一切皆以华夏之物为荣,十足的被华夏文明彻底征服了。
还有无数日本女人要来大宋借种,想天方设地法睡大宋的男人。
怎么可能会和大宋莫名其妙断交呢
“还有说别的吗”
君麻吕整个人都贴在地上:“并未说别的了。”
赵桓点了点头:“朕有一事需要你帮助。”
君麻吕一听皇帝有求于自己,顿时心中一乐,这下算是活下去了。
但他表面却毕恭毕敬道:“小使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这可是你说的!”
君麻吕微微一怔,一种不好的预感浮上心头。
难道真的要肝脑涂地
皇帝笑道:“也不是真的让你肝脑涂地。”
君麻吕却硬着头皮道:“小使愿意为陛下做任何事情,难道是要了小使这颗人头。”
君麻吕一副十分忠义地说道。
赵桓道:“这你倒是说对了,朕真要接你项上人头一用!”
君麻吕微微一怔,顿时感觉口干舌燥:“陛下……”
赵桓道:“你的君上欺骗了朕,先拿你的人头给其他国家的使者看看,欺骗朕的后果是什么,委屈你了,朕会让刽子手把刀磨得锋利一点,不会疼,你安心去。”
“陛下……”
君麻吕用头用力撞地,大声辈呼出来。
&n
第三百一十九章赵桓对日本国的“待遇”
日本这个国家,在大化革新之前,国内一片散沙,没有制度,没有律法,更没有教化。
唐朝的时候,日本国内效仿唐朝进行了整体改革,才有了现在的日本。
自此之后,日本奉中土为天朝上国。
在日本人的概念中,中土物华天宝,广阔无边,长安城和神都洛阳更是仿佛天神居住的地方。
对天朝的向往,深入每一个日本贵族心中。
至于那些穷人,是想都不敢想的。
事实上,日本人对大唐是跪舔,对大宋则是狂热的跪舔。
早在几百年前,日本国的权力中枢就推行闭关锁国,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非常排斥。
例如,日本坚决反对与高丽的来往。
对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施行了闭关之策。
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对华夏!
其实,在日本,明面上写的规矩是对一切国家一视同仁。
但他们架不住大宋的东西好啊!
宋朝商人可是中国古代最会做生意的一群商人,在赵宋的鼓励下,他们为了追逐资本,脑子转得飞快。
你小日本采取闭关之策没关系,我多跟你的天皇啊,权臣啊,什么的,送送礼。
若是高丽国的商人送礼,日本国的那些达官贵胄是瞧都不瞧一眼。
意思就是,我虽然也穷,但比你强!
但是对大宋的东西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说日本历代天皇的传家之宝是什么
是当年大唐传过来的东西!
在遣唐使们的描述下,那片浩瀚无垠的神州大地上,随便一件东西,都比日本国内最名贵的还要高贵。
从唐朝开始,贵族们就对华夏的一切疯狂热爱,甚至包括汉字。
所以,大宋的商人们,给日本国权臣们送茶叶,送丝绸,很容易就可以将那扇门打开。
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权臣藤原道长当年就收了大宋商人诸多好处,对大宋商人的走私,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日本举国上下对走私都默认了。
当然,只是对大宋商人走私货物到日过默认,高丽的还是不行的。
这种默认程度有多高呢
日本为此专门设置了一个叫做大宰府的衙署,和大宋的市舶司一个性质,古代的海关。
这个大宰府就是专门接待大宋商人的。
但是,赵桓却得知,这个衙署在两个月前,被撤销了,日本国以后都不会再有这个衙署了。
按照大宋与日本国做生意的那套走私逻辑,上自天皇,下至一般贵族,甚至武士,都对大宋的东西狂热无比,怎么会突然之间不要了呢
原来是鸟羽天皇死了,儿子崇德天皇开始清洗父亲和祖父的派系。
崇德的父亲鸟羽天皇和曾祖父白河法皇都是亲宋派。
但到了崇德天皇掌权后,出于政治上的目的,开始那大宋和日本的商贸来做文章。
当然,事情远远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如果赵桓不派人去调查,就差点以为崇德那个脑子抽筋的小屁孩真的疯了,胆敢挑战他这个天子的权威。
而派人去调查后,赵桓可以肯定的是,崇德那小屁孩是脑子还没有发育齐全,被人唆使了。
被谁
申屠信那个狗日的!
看了送回来的汇报,赵桓不停摇头。
这大宋人才是真的多啊,就说这申屠信,在东南搅动风浪后,又跑到日本,才短短两年多时间,竟然就打入日本高层了,成了天皇的老师!
不得不感慨,大宋这块金字招牌就是好使!
只要亮出身份来,不仅贵族跪舔,连天皇也要跪舔!
“唐恪。”
“臣在!”
“一个人有能耐,理应当是好事,但放在申屠信身上,却成了坏事,而且是大坏事,你说这是为何”
“陛下,夫子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说得好,看来孔老夫子的学说,还真乃正道也!他申屠信读的也是圣贤书,可惜却干着混账事!”
唐恪道:
第三百二十章赵桓的毒计,釜底抽薪!
说行动就行动了起来,在对付日本这件事情上面,赵桓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高度的热情。
能够多快弄死日本,就多快弄死日本。
日本国在宋朝这个时期,是不太平的。
国内有好几方势力在角逐。
天皇因无法支付高额的抚养费用,下放到各地方的皇族成员形成的贵族集团,因为对利益把控太过严苛,导致新兴的越来越壮大的武士集团不愿意再为贵族集团效命。
这个时代是幕府的前夜,天皇的地位依然很强大,但武士们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武士。
贵族却依然还是过去混吃等死的贵族,矛盾点已经一触即发。
无论是百年前的藤原道长还是现在新兴的平氏集团,都是武士壮大的表象。
申屠信在日本国内插的一手,显然是傍上天皇,在政治资源上占据了绝对主动地位,随即又联合了几大旧的贵族,蓄养了一批武士。
开始对以平氏为首的新武士集团施压,并且扬言要夺回贵族与皇家昔日的荣耀。
但作为后世人的赵桓却知道,日本的旧贵族和天皇实力,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如申屠信这种在大宋本身也是传统贵族势力的人,到了日本国,自然是选择和日本的传统贵族和天皇势力站在一起。
在这种人眼中,从来不相信那些靠喊打喊杀的莽夫能成事。
而事实上,平氏集团,也正是在这些年积累的力量。
此时的平清盛还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人,他的父亲平忠盛正在继续力量。
而申屠信第一个要弄的就是平忠盛。
事实上,如平忠盛这种新兴的武士首领,对大宋的商品非常渴望。
虽然他们的力量正在壮大,但毕竟出身不好,需要一些东西来装点自己,而大宋的商品就是最好的装点身份的。
现在那些旧贵老爷们,家里屯了一大堆,突然说要严格执行禁海令,这就惹毛他们了。
搞清楚这中间的利害关系后,赵桓立刻就给韩峰写了一封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