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看来,高看他们了,也没多少钱。

    嘿嘿,最后赚钱的,还是自己这一波的操作。

    好像有点发国难财了……

    那是……

    “胆大包天!立即通知开封府……”

    “富相,来不及了。待开封府到了,这粮店的摊子早砸烂了,人也没影了!”

    都看见了,没法看不见。

    这大清早的,除了看粮食降价热闹的,这条算是商业集中区的街面,并没有多少人。

    这时候突然从街头窜出一大群人来……

    “中正,尔等下去吧!以制服为主,必要时可开枪!”

    什么玩意就在这汴梁,在这天下脚下,就敢玩这下三滥的伎俩。

    是认为开封府是摆设吗还是说国朝的所有衙门都是摆设

    王中正听到这命令,那是相当高兴。

    怎么说呢,护卫营都有事,就是指挥使也可以外出练兵,时常调教一下那些快废了的禁军,可他不成,李宪也不成。

    多久没动过手了,都快生锈了。

    这一群花腿闲汉……聊胜于无吧。

    “李宪,比一下”

    “好!”

    得占住理,在对方没动之前,他们是不会动手的。不能给东宫护卫营找麻烦。

    气势很凶,乌泱泱的一群,棍棒带了不少,小跑着,直冲冲的奔着粮店而去……

    “砸……”

    “砰…砰……咚……”

    这刚喊话的人呢

    已经直挺挺的躺地下了。

    就在喊出这一声砸时,李宪已经动手了。

    没带刺刀,就枪杆和枪托,直接抡枪托,甩过去,绝对管用,一下就能放到一个。

    “耍赖……”

    顾不得争究,直接冲进了人群就那些花腿闲汉的人群里。

    只听见噼里啪啦的响……

    过来解决这事的护卫营,就七八个,面对几十个花腿闲汉,就跟虎入羊群。

    七八个人,即便是打架斗殴,也是同样的矢锋状冲锋阵型……

    “这就是护卫营”

    “这就是护卫营!”

    这应该是相公们第一次看到护卫营实战,真正面对面的实战。

    有点惊讶,真的。国朝军卒什么样,臣工们心里有概念,可现在看到护卫营这样…有些心思难免会升起。

    “殿下,护卫营所训练军卒,可达护卫营几成实力”

    “不低于五成吧。”

    赵曦也很想多说点,可是事实上是真不行。

    不是说没改变那些军卒的风貌,而是基础。

    几次轮换,所有护卫营训练效果评估报告都说明了,护卫营在国朝,真的不可复制,他们也确实是真正的精英。

    百万军卒中遴选出来的两千人,哪那么容易复制出来。

    “可练兵几许”

    “如今成军者五万余!”

    够了,或许真的够了。当初开朝,太祖也就是用十万精兵打下的天下。如今,有此五万精兵……

    有想法了,这是好事。

    至于街面上的打斗,没必要关心了。

    他们是不关心了,可有人关心。

    “这是东宫护卫营的人。”

    “高家老三是护卫营的指挥使……”

    “如何是好”

    眼看开封府的巡捕和衙役已经到了,接下来就是这群花腿闲汉被押走,然后过堂。

    “没留下手尾吧”

    “没有,转了几转呢。”

    这时候能脱身就不错了,真不能再考虑这法子了。看看这些降价的店铺,没一个省油的灯。

    “筹集




第二五八章 选择
    许禄早忘记蹴鞠行高东家的羞辱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从哪里能搞到粮食

    太子殿下……不对,是太子殿下!

    早先听说过什么轨道,他们行会的还嘲笑过。漕运是怎样的,汴河是怎样的,太子殿下居然夸海口,说堪比漕运……

    “邱二,出西门……”

    许禄心里基本已经确定了……

    赶车的不知道东家啥意思,就听从东家的话,往西,往惠民河而去。

    “东……东家……”

    结舌了,没办法不结舌。自己多久没往这边来过,啥时候这地方有了一座城……就是一座城。

    远远的就能看到那城里有高耸的烟囱,浓粗的白烟不停的冒着……

    “这……”

    许禄也呆了,这里居然有座城……

    “什么人莫要再近前,否则休怪不客气!”

    还很远,可是已经有人喝止了。

    “邱二,顺国道往南……”

    这次没走多远,许禄叫停了驭手。

    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看着轨道上跑动的那么多马车,许禄知道,这一次,整个粮食行会全被埋了。

    他很想跪在地上痛哭……

    几十年的积蓄呀,就这么栽进去了!

    怪谁能怪朝廷吗还是说能怪太子殿下若没有贪心,若不发这灾难财,太子殿下所有的谋划都没用,这些粮商也不会都栽进去。

    老天……这是造孽了呀!自作孽不可活,报应啊!

    “邱二,你回城吧!告诉咱家的店铺,全面降价,粮价与今天降价的商铺同。”

    “若有人问我,就说我去荥阳筹措钱了……”

    汴梁是不能回了,最起码现在回不去。

    许禄不想其他,自己有一大家的人养活,这时候顾不上什么同仇敌忾了,该撤就得撤。

    或许现在撤,自己还能减少些损失,再迟……怕是老本都没了。

    “东家……”

    “莫担心,在十里铺把我放下,我在驿站待几天。等汴梁的粮价跌的不能再跌时,你再来接我。”

    “记住,告诉家里人,必须跟随那些降价的店铺粜粮!任何人不得违抗!这是吾信物……快走吧……”

    不想看了,看不下去了。就他跟邱二说话的档口,已经有三辆马车进去那座城了…~这么大的马车,这得拉多少粮食呀!

    不看了,越看越难受,憋屈的要死!

    邱二放下东家,死命的往城里跑。

    好歹是跟随东家多年的长随有些事他也能明白。

    得快点,再快点,越快降价,挽回的越多,亏损的越少。

    他也知道,这些马车……啊!怎么这里也有马车

    出城时没注意,这时候他才看到,顺着西城门的城墙跟儿,一溜排着三辆马车,都是八匹马拉的那种,跟轨道上一样……

    行会要买空这些粮食……找死呀!买空买个屁吧!

    不行,得再快些!

    东家躲出去了,意思很明白,自家得悄悄的降价,不能让人知道了。

    街市上的人已经多起来了,邱二赶着马车进了城,根本就跑不起来。

    只能憋着心里的着急,慢慢的顺着人群往前……

    “五十文呀,都是新米。”

    “买了”

    “买了!少买了点,反正汴梁又不缺粮,先少买点改善改善。话说常平仓的粮食确实难吃。”

    “听说常平仓也换粮了,都是新粮……”

    “汴梁这么多的粮店都是五十文,这得有多少粮啊”

    “切!不知道吧我可是听说了,现在汴河上齐刷刷的十条大船,全部装着粮食,就等着东家过去水门那边通关呢。”

    “结果你知道咋滴东家没来!”

    “为什么”

    “这还用问吗没见这些粮店都把粮食摆大街上了,就是库房里满了呗!库房都满了,船上运来的粮食往哪放”

    &n



第二五九章 脸打的很疼
    来了,终于等来了。

    在看到街边有马车,还是从粮食行会出来的马车,赵曦就知道,好戏该开场了。

    就等着这一出呢,千万别让自己失望。

    一辆……两辆……三辆……不少也不多,出了粮食行会,就分散开了。

    “该杀!”

    除了士子,其他那种身份,在相公们嘴里说杀,都很容易。

    特别是看到了这种情况,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在搅局了。

    确实该杀!

    其实有比杀他们更好的办法,就比如让他们尽情的购买粮食。

    赵曦不认为这群人还会有钱,会有足够买空整个汴梁粮食的钱。

    “该死!奸商该死!”

    原本特轻松,特愉悦的街市,瞬间又凝重了。

    苦哈哈的老百姓,已经兴高采烈的畅想未来了。

    多好!虽然是个灾年,可今年并没有流民,朝廷常平仓粮食按月供给,又有这样多的新粮……不用担心揭不开锅了。

    没田地的工役,不用担心自己家再次回到赤贫,而有田地的,不用考虑自己把田地抵出去了。

    挺好的事!

    可就是有这种断子绝孙的人……

    听着铜钱哗啦啦的响,人们都知道,这是来购粮的……有准备把这些粮食买回去囤积,然后高价粜出。

    后日的奸商!做这种断子绝孙的事。

    可没办法,也只敢背后嘟囔几句。

    穷不跟富斗,都是平民百姓,哪敢找人家商贾的茬。说不定拐个弯,就得到人家手里谋营生。

    唉……早知道前晌买点回去…

    就这么看着辆辆马车往那些粮店去……

    原本准备散去的百姓,又一次围拢过来。

    就想看看,着些狗日的奸商,会不会真的把这些新米都买走了。

    卖粮的居然笑呵呵的干嘛跟他们笑

    开门做生意,那能不笑脸待人

    再说了,自家这本来就不是卖粮的,只是临时的营生。

    在这档口,能趁这价格粜出去……那是好事。

    “买粮”

    “嗯。”

    “要多少”

    “看钱给粮。”

    “好咧!二郎,出来数钱……”

    看钱给粮太好了。自己这点存粮该差不多粜完吧谁知道他这一车钱是不是只买这一个铺子的粮。

    先把钱收拢回来再说!

    东家已经吩咐过,这价格只能维持一两天,说不定那天就降价了,能赚多少是多少。

    店主很清楚,不说其他行业的存粮,就他主事的这粮店,存粮都快够以前半年的量了,还都是稻米…~啥时候能粜完啊!

    这下好了,来了大客户!

    咱不坑人,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至于最后你是不是被坑,那可就管不着喽。

    “二郎,数多少了”

    “才十贯。”

    “先把十贯钱的粮食给人搬出去,让人歇心!”

    到底是谁怕反悔傻傻的分不清了。

    好像这卖粮很担心买家不买了。

    一手钱一手粮的,连最后统一算的心思都没有,真的是看钱给粮。

    都一样,整个汴梁城低价粜粮的店铺,都这样做这,生怕买粮的不买了,生怕这些粮食砸手里了。
1...6667686970...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