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馆伴使,得整日陪着,那怕是朝堂休沐,他也得陪着使臣游玩乃至饮宴。

    一直就是这样的。只不过这次不同了。

    第一次接触就是针锋相对的,哪还有携同游玩的心情

    但馆伴使的职责,高宜又不得不在形式上完成。

    有一点可以保证,毕竟是在自家都城里,不存在冷遇。

    高宜心里有谱,也没想着气氛能和谐。

    所以……馆伴使跟西夏的使臣,就跟小两口生气一般,面对面坐在都亭西驿的厅堂里瞪眼。

    看来很不痛快呀。

    “这等军卒,大言不惭攻破贺兰山哼!”

    “一样一样,尔等也就能因国事互访来汴梁一次。要不出去多看看机会可不多。”

    还是不习惯太强硬,面对西夏使臣针对军卒的言论,高宜并没有顺杆子爬,然后挑起争斗。含含糊糊的绕过去了……

    这不是禁军军卒,护卫营军卒……那都是宝,他可不敢拿这些军卒斗气。

    “高使,尔曾言百万军卒可抵我大夏贺兰山……”

    “吴正使,尔也曾言,三十万骑士可进我汴梁城……”

    不就是斗嘴嘛这个高宜不怵。

    关于军卒的斗嘴最终还是会归到军卒战力上。双方往来还没几句,终于还是斗上气了。

    “哼!尔等军卒可敢跟我大夏武士比斗”

    这……这个他高宜真不敢应了。这不是禁军,他能做了禁军的主,即便就是伤了死了,他是文臣,也不会有多大责任,可这是太子亲军呀!

    早知道还不如带着禁军来。毕竟这西夏的使臣,在自家汴梁,就是有气也不可能随意斩杀自己。这不,只是说到比斗了。

    自己还是胆子小了,结果话逼到这份上,让自己为难了。

    “汴梁是都城……”

    “都亭驿也在都城!”

    这话赶话的,都亭驿前两天杀声震天,都知道的。高宜不得不去看自己的那个堂弟……咦有门,看这意思是可以约斗吗。

    “不知吴使欲如何比斗”

    “生死不论!”

    得!这事自己做不了主。

    高宜在沉浸,似乎在考虑如何应对,其实是在等高敬贤吭气。

    可惜,高敬贤没吭气,没法吭气,这是文臣的场子,基本的规矩他还是得遵守……不能让西夏使臣觉得国朝没规矩。

    高敬贤本来已经跟族兄说好了,有些事得自己做主。本以为得有个几天的胡搅蛮缠,才可能上升到约斗的地步。没想到这才第一天……

    早知道提前约定商量一下来。

    殿下要求侮辱对方,或者说给西夏使臣的怒火加点料。

    现在倒是个合适的机会,问题是没法言明呀。

    “吴正使,出使我朝,所带军卒归汝指




第二九六章 扬长避短
    护卫营的名声有,促成护卫营有偌大名声的却是国朝的禁军和安南。手机端>

    国朝对于辽夏的恐惧,不仅存在于朝堂,整个黎民都对辽夏恐惧。

    当听说护卫营要跟西夏武士比斗时,不管是朝臣还是黎民,在渴望胜利和担心失败的情绪下,都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还只是寅时,都亭西驿的周围已经围满了人。从花腿闲汉,到商贾名流,从脚夫苦力,到士子官员,甚至包括相国寺的僧侣和樊楼的小娘子……

    “为何太子殿下未到胜劵在握还是不忍见护卫营军卒拼杀”

    欧阳修时隔多年再次进入中枢,但有些内情他并不知晓。

    这都亭西驿附近的酒楼里,富弼、韩琦、曾公亮,包括身体有些不妥的包拯都在,却没见太子殿下,欧阳修有些奇怪。

    多少次,凡跟东宫或者护卫营有关的事件,太子殿下都会亲临现场的。今日居然未到

    “约斗以三日为期。今日看不到任何结果……”

    “我等又何苦在此守着”

    确实是,为何他们都在这个时刻就守在这里

    国朝对战西夏,具体战绩如何,在座的每一位,心里都清楚。

    此事,之所以丢开公务,全部集中在这里……是怀着期盼而来的。

    他们没有太子殿下对护卫营的了解程度,无法知晓在对战时的实力和方略。

    这些相公们跟黎民是一样的,一样有忐忑,一样有期望。

    “都亭西驿属于专门为西夏使臣所设,抛去往来国朝多次的使臣,即便是那些武卒,对于都亭西驿的熟悉也远远超过了护卫营。”

    “稚圭所言极是。且,从昨日约斗成立,西夏武士未曾出驿馆,如今形成了西夏为守,护卫营为攻方的态势。”

    富弼和韩琦的这番话,也算是解释了为何他们要守在这里的原因。同时,整个气氛也有些凝重。

    在北辽内乱之时,朝廷对辽夏分而待之的方略,已经算是在政事堂达成了共识。

    鉴于李谅诈反复无常的特性,这一次,朝廷已经在筹备对西夏的一场大战,相关征战的前期工作已经逐步推进……这也是太子殿下、护卫营、新军这些年的成效,让诸位升起了某些念想。

    可,一旦这次约斗惨败,别说是朝臣,就是他们政事堂的相公,也不敢保还有勇气赞同对夏作战。

    这已经不单纯是简单的约斗,是左右近段朝廷工作重点和方向的节点……

    “太子殿下为何答应约斗”

    欧阳修有点恼怒!这般涉及广泛的事件,应该放在朝堂上议定,那怕是由政事堂商定也可以。

    人多计长,商议时应该能考虑到约斗的各种后果和影响。可现在……

    “永叔,此事太子殿下征求过彦国和我的意见。多方考虑,还是同意了本次约斗。”

    “西夏叫嚣约斗,若退而避之,虽可以避免大战之前失败的影响,可在军伍中会滋生怯战情绪。”

    欧阳修翻了翻眼,很明显是不太赞同韩琦的说辞,可已经这时候了,又是太子殿下和东西两府主官商定的,也真不能再多言。

    快卯时了,都亭西驿的大门开了,就是在对面酒楼的富弼等人,也能看得清大门内的情形。

    五十名西夏武士,全副武装,标准的防守阵型……把整个都亭西驿的大门堵死了。

    按照约斗,场地为都亭西驿以内,也就是说,只要踏入驿馆的大门,就算是进入了战场。

    西夏武士,没准备给护卫营留一丝余地,直接想在护卫营进入驿馆大门时,就开始厮杀……

    以有备战无备!唉……胜算不大呀。

    那怕是护卫营装备精良,个人技战术优秀,驿馆门庭就那么大,在进入驿馆的一瞬间,对于西夏武士而言,一直是以多打少。

    “彦国、稚圭,这就是尔等赞同的约斗”

    欧阳修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个护卫营倒在驿馆门庭的景象!

    护卫



第二九八章 狄汉臣尚能饭否
    已经没意思,当诸位相公听完富弼的讲述,再看看西夏武士隔一阵,就会在驿馆大门里喊叫半天。这场约斗的胜败应该有谱了。

    都不是闲人,若不是担心约斗会影响当下的朝堂重事,这几人没人会来凑这热闹。

    现在嘛,从那些烦躁的西夏武士身上,已经差不多看到结果了。

    所以,他们也该着回去了。

    “那是狄汉臣”

    酒楼包厢是关闭的,相公们出了包厢,正待下楼时,韩琦无意中瞥了一眼被店小二推开的隔壁包厢门,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狄青狄汉臣。

    狄青是陪着护卫营的教导过来的,他是真正的武将,也是跟西夏作战多年的武将。吕公著等人邀请狄青过来,就是想让狄青给分析分析过程,从而知晓结果。

    不论吕公著韩缜,还是苏颂王陶,都对军伍之事不擅长,这些年有个一知半解,也比不上狄青在军伍上的造诣。

    太子殿下的侧妃段氏,今日要生产了,顾不得过来。所以,他们几个把狄青拽来了。

    在听到韩琦的话后,欧阳修便直接推开了包厢的门……

    朝臣们都知道,狄青最终被贬黜,是因为他欧阳永叔的奏折,可又有谁能明白他欧阳修的良苦用心。

    当初他用了大半篇幅阐述狄青“自初掌枢密,进列大臣,当时言者已为不便”的争议,和狄青为“军士所喜”的原因,并为他辩解和开脱,“然则青之流言,军士所喜,亦其不得已而势所使之然”也,以消除官家对狄青的猜疑。

    然而,官家是什么样的人,官家从来就不是个坚定的性子,从庆历年就清楚了。

    再说功臣遭忌的现象代代有,不急流勇退的,大多没好下场。

    因此,欧阳修不得不进而言道“深恐因此陷青以祸而为国家生事。欲乞且罢青枢务,任以一州,既以保全青,亦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并且在奏章之中,反复三次“乞”,“且罢青枢务,任与一州”,为了就是促使狄青早一点离开这是非之地,其苦心明眼人一看就明了,狄青在那种情况下还不思退的话,必有性命之忧。

    当他听说狄青在信阳患背痈并危在旦夕时,欧阳修曾懊恼过……或许狄青留在京师,便不会有此劫难,也不至于让国朝失去这一员大将。

    再后来,却是狄青因病致仕……

    欧阳修当时是见了狄青的模样的,使他更有了罪恶感。

    “汉臣……”

    欧阳修喊出的话还带着颤抖。时隔多年,再次看到一个健康强壮的狄青,又是国朝对夏作战的前夕,他如何能无动于衷。

    这应该不是情感,文臣的情感都在诗词里抒发完了。之所以有这样的情绪,多是因为国战思良将。

    不论是郭逵,还是种谔,以及折家的折继祖,整个西军中,真正让朝廷放心的,唯有狄青狄汉臣。

    “欧阳相……各位相公安好。”

    刚起身准备跟欧阳修打招呼,结果一溜相公鱼贯而入。

    从看到欧阳修,狄青已经起身了,还是恭敬的站着。

    狄青看到文臣就发怵,特别是这群相公们,哪一个都让他心悸。这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事了。

    一干相公,就是吕公著他们也都乖乖的起身了,虽然没狄青那心悸的感觉,该有的恭敬没少。

    相公还有相公的做派,一点也不客气,大咧咧的就把几位的座位给占了……

    “护卫营都喝清茶”

    “回相公,清茶还原茶之平和清静之本源,饮茶如修性,茶道即人道。”

    一般情况,只要赵曦不在,属于护卫营的事情都是吕公著解说。

    张罗着伙计另外上了茶具,又忙乎着给诸位相公泡了新茶……

    一时间整个包厢里安静了,仿佛都在体会茶的清香一般。

    &n



第二九九章 被动和主动
    狄青注意不到,在他讲述这番话时,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他,那怕是表情,也被人看的仔细。手机端>

    “汉臣,可有未尽之言此时吾等是旁观者,也是闲聊,并非正式奏对,也非朝堂。”

    虽然嘴里说的是闲聊,可就富弼一人问话,其他人都没插嘴的情景,根本就是朝堂的质询的规矩。

    狄青看了看,看了看所有人,重点在吕公著脸上停留了……

    吕公著无所谓的点了点头……他明白,狄青是猜到结果了。不过无所谓,也就三天,就要揭晓了。

    早一天让相公们清楚了,也能早一天做准备。

    “回相公,青判断,护卫营军卒很有可能会在第三日,或者三日内全歼西夏武士!”

    这应该是肯定了,或者说太子殿下定下的方略就是这样。

    其实,赵曦并没有这样要求,他只是要求侮辱西夏要加码,至于手段,直接交给下面人了……他们也该担事了。

    全歼西夏武士,是护卫营的教导和指挥使共同拟订的策略。

    这……

    不管是富弼还是韩琦,亦或是曾公亮欧阳修包拯,在听到全歼二字时,都严肃了,没有了一点看热闹的心思。

    国朝对战西夏,歼灭五十名西夏武士,这是要按大捷奏报的……

    关键是现在,朝廷虽然在筹备对西贼作战,可毕竟还只是筹备阶段。而驿馆一旦全歼五十名西夏武士,就意味着,对西夏的作战是一触即发了。

    “殿下何在”

    韩琦嗓音有些提高了。

    “回相公,在东宫。”

    不管了,或者说这里已经没必要管了,这时候必须得让太子殿下全盘托出了。

    这么大的事,太子殿下居然一个人谋划,然后一点一点的把朝廷拖进他需要的局面里,不得不按照他的意愿做出应对……

    段氏生产了,母女平安。赵曦只要在汴梁,自家女人生产时,他都会留在内苑。

    帮不了什么忙,就是那么个意思。
1...7172737475...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