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杨小驴应了一声,从门下塞进了一张名刺和礼单,黄来福接过了。这明朝的名刺就和后世流行的名片一样,在官场、文人和商人中广为流行。谁出门要是没个名刺,都不好意思见人。
名刺制作还是很jīng致的,黄来福打开一眼,粮商渠源锐?晋商中的祁县渠家?
提起晋商,在后世那可是鼎鼎大名。明时,晋商就享有盛誉,他们通过经营边防军需物资起家,积累了大量资本,势力经久不衰。有“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之说。特别是后世晋商的票号,更是汇通天下。
明末晋商中曾有一部分人和后金勾结,不过显然此时这个事情还未发生。
而这祁县渠氏,好象有点印象……黄来福查起电脑来,这种明清时商业人物资料,他电脑中自然多得是。
查到了,看来这祁县渠氏在后世也是晋商中有名的人物,以票号“三晋源”汇通天下,资财雄厚,清季有资产达三四百万两银子。不过此时和众多的西商一样,渠氏只经营一些边镇军将的粮食,布匹,草料,还是众多西商中不起眼的一家,决对想不到后世自己家业的辉煌。
虽说此时渠氏不特别突出,但这是个潜力股,可以长期持有经营。
再看看渠源锐送来的礼单,好家伙,上面各种礼物加起来价值差不多超过20两,让黄来福不由暗道这些西商们的财大气粗,就是在后世,求个见面随便送上一万多块的礼物,也不是每个人都拿得出手的。
而黄来福在这一个多月时间付庄丁们和军匠们的月粮伙食,加制作各种水车的成本,已经是花了快近百两的银子,真是花钱如流水。看来父亲黄思豪给自己的200两银子,远远不能支持多久,自己需要赶快找财源了。恰好瞌睡就来个枕头,财神爷上门了,可不能往外推。
想到这里,黄来福扬声道:“小驴,你到厅上好生招待那位商客,我马上就出去会他。”
杨小驴应了一声,去了。
黄来福整理好记录的电脑资料,藏好电脑。出了书房到了客厅上,只见一个年轻的商人闻声站了起来,这人大约二十来岁,眼神中颇为的jīng明,有一股jīng干的味道。
眼看黄来福出来,那商人不敢怠慢,忙上前拱手作揖:“小的渠源锐见过黄来福少爷,匆忙打扰,还请黄少爷恕罪。”
黄来福笑道:“渠掌柜多礼了,请坐吧。”
渠源锐谢了一声,在椅中坐下了,他偷眼打量黄来福,见黄来福虽然看上去比自己还年轻,但眼中的jīng明之sè却不输于自己的父辈,不由心下暗暗称奇。
黄来福让下人奉了茶,道:“不知渠掌柜来,有什么要事?”
渠源锐道:“不瞒大少,小的在路上见到大少的大水车及畜力水车等物,心生仰慕,便特来拜会。”
黄来福心中道:“我又不是美女,仰慕什么。”他微笑道:“渠掌柜过奖了,区区奇技yín巧罢了。”
渠源锐试探道:“大少田园内有了这些水车利器后,无缺水之忧,想必明年必定会大丰收吧。”
黄来福立时明白了这个年轻商人的来意,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过这也是自己想要的。他微笑地喝了口茶,漫不经心地道:“以我黄家现在拥有的万亩良田来看,想必明年产粮数万石没有问题吧。”
渠源锐脸上现出喜sè,道:“五寨堡地广人稀,荒地众多,大少又解决了用水问题,如再开垦田地数万亩,那五寨堡以后将成为晋西北的粮仓,大少名利双收就在眼前,小人要先行向大少道贺了。”
黄来福扬声大笑:“数万亩?渠掌柜,你可太小瞧我了。知道五寨堡现在可耕种土地多少吗?近60万亩。可放牧的地方多少吗?近50万亩。以前没有办法,但现在来福有信心将他们全变成良田,变成牧场。”
“渠掌柜想想,到时五寨堡每年可产粮数十万石,甚至上百万石,每年还可养牧肥猪10万头,牛羊数万只。我有信心,单单我一个五寨堡,就可以满足山西,大同,延绥三镇二十万将士大部衣食所需!”
渠源锐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黄来福的气魄让他无法想象。真看不出来这才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少年,以前还背负着纨绔子弟,粗陋无名的名声。
同时渠源锐心中有一个声音在狂喊,难道这就是上午自己所感觉在五寨堡的发展机会?
和众多的西商一样,渠家也是靠经营九边军镇卫所的军需物资营生。他们不断向边镇将士们贩运粮食、马匹、食盐、草料等物质,他们既是盐商,而同时又是粮商。他们既是食盐的运转者,同时又是边地官军粮饷的供应者。
不过相比以前,现在西商普遍感觉生意难做,因为现在北方普遍欠收,民众家中无粮。以前的北方粮源重地晋中,关中,汉中一带自己都是自己缺粮,又哪有粮往边镇上运?只得千里迢迢从江南一带转运,这样在路上的耗费真是惊人,到自己手中利润已是无几。
利润减少,这还是其一。其二,由于江南商业发达,民众为了谋利,多种植一些经济性作物,导致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变成供不应求,多由江南百姓自己消耗了,粮源是越来越少。
所以现在西商们都在如饥似渴地寻找新的粮源,这其中竟争真是非常激烈,渠家也不例外。不过很多粮源都被一些大粮商垄断,渠家想从别人口中夺食,谈何容易。
不过现在机会却来了,如果五寨堡真如黄来福所说的那样,那真是一个天上倒下来的金蛋啊。
现在边镇的粮价是一天天的上涨,英宗正统年间一两银子还可买米4石,现在甚至连一两银子都买不到一石米,这粮食中的利润真是非常丰厚。
按黄来福所说的五寨堡如果一年产粮数十万石,自己坐收余粮出售,一年就可轻松赚得白银数万两,甚至十数万两。再加上黄来福所说的还有无数猪,牛,羊等物出售,这里再转手一笔,又可赚多少?
加上五寨堡附近就是山西镇,大同镇,延绥镇三镇,不似那些千里迢迢从江南转运的粮商,单只这路上减少的损耗,一年可以节省粮钱多少,这都是自家赚的。
盘算到这里,再想到家中父兄对自己的轻视,自己一直想证明给他们看,自己并不比他们差,现在机会来了……渠源锐再也忍不住了,站起来道:“小的愿为大少效犬马之劳,只请大少给小的这次报效机会。”
怪不得渠源锐这么失态,这个金饼实在是太诱人了,自己如不抓住的话,被别人抢走,那就后悔莫及了。再说,自己仔细分析一下,黄来福说的前景至少有七成实现的把握。
他在路上就详细观察过黄来福的河边大水车,井guàn畜力水车,手压机井,得出结论,就算明年北方仍是大旱,五寨堡单靠这些引水工具,每亩的田地产粮也可稳定在一石至二石之间。如再开垦数十万亩土地,整个五寨堡可产粮数十万石并不是空话。
这么难得的机会,不要说七成把握,就是三成把握,自己也不会放过。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1章 商议
当然,五寨堡现在一切还没起步,如要开垦土地,雇佣民夫,修整沟壑等,这些前期投入至少需数万两银子,这些银钱想必要自己出了,不过这钱渠源锐倒是心甘情愿出资,没有投入,哪有回报?这个道理渠源锐还是很明白的。
黄来福一直在暗暗在观察渠源锐的神情,此时他满意地放下茶杯,他刚才所说的五寨堡的美好前景,倒不是欺蒙渠源锐,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所说的十有八九会成功。
只不过这成功的后面,这初期的投资是非常巨大的,自己就是缺少这投资的第一桶金,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有实力的商人,还不大力忽悠?
当然,五寨堡成功开发后,这合伙投资人回报肯定是非常丰厚的。这渠源锐倒不愧是渠家的人,是个jīng明的人物,知道把握机会,立时便下了自己的决定。看样子,他很愿意负责出这开发的费用,黄来福也是坦然接受,这是渠源锐应该做的,不投哪有入?
对于渠源锐的表态,黄来福微笑道:“来,来,渠掌柜,请坐下,何必说效犬马之劳之类的话呢,我们大可一起合作,一起发财。不说外话,渠掌柜你说吧,你愿意出多少资金?”
渠源锐觉得黄来福比自己更象商人,而不似军户出身的军汉,他说道:“小的愿意出资白银五万两,用于五寨堡田地猪舍的开发,只请大少将来将五寨堡的余粮等物优先卖于我。”
黄来福心中大乐,五万两白银啊,自己真是发了,又感叹这些晋商钱财的丰厚,自己前些天用个几十两银子还要盘算再盘算,他们却是数万两白银不皱眉头就用了出去。
他点了点头,笑道:“渠掌柜果然是个痛快之人,说到将来的粮食等物外销,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到时我五寨堡所有的余粮,还有猪,牛,羊等物,全部包销于你,然后你大可坐等行商上门,然后分销往各处,不动而坐收厚利,我甚至还许你先提货,后付款,你看如何?”
渠源锐不由大喜,同时又是眼前一亮,觉得黄来福所说的有种让他思想大开的感觉,这是以前自己所想不到的。如此一来,五寨堡的货物不就由自己全包了吗?
他知道将来这五寨堡这个新粮源一出现,各地的大粮商定会闻风而动,先前自己还只想着结好黄来福这个未来的五寨堡千户大人,稳定一个重要的粮源,和父兄一样,成为一个知名的大粮商,倒没想到垄断整个五寨堡的粮源货物。
如今黄来福这样一说,将来那些大粮商怕要看自己的脸sè行事了,还有这其中的厚利。想到这里,渠源锐心中乐开了花。同时又对黄来福起了佩服之心,这个未来的千户大人看来年纪不大,商场之事,却懂得这么多。
看渠源锐高兴得满脸放光,黄来福继续道:“而且,将来或许还不止开发五寨堡一地,这西北的荒地众多,如再开发数地,你我合作,怕将来渠掌柜要数钱数到手发抖了。”
说到这里,黄来福大笑,渠源锐也是开怀大笑。接着二人又仔细商议此事,要如何开发这五寨堡之地。
现在两人关系大不一样了,黄来福向渠源锐透露了自己的大田庄经营方式,更让渠源锐惊讶。
按黄来福所说的,这样一来,他的田庄就可以用更少的人手办更多的事,而且比租佃方式产出更大,虽说这种田庄前期投入很大,但产生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而黄来福对庄丁们的奖赏方法也让渠源锐佩服万分,心想自己倒也可对自己的下人这样做。
黄来福还说了自己的猪牛羊圈养计划,这远比那种粗放式的喂养放牧来得要强,产出更大。
而且将来猪羊出圈后,还可以搞各种加工产业,如黄来福已经想到一个叫“罐头”的东西,此物可将新鲜的猪羊肉放于一个瓷罐之中,可保存数年之久,还可以远运万里之外。让渠源锐听了目瞪口呆。如此一来,此物还不大受欢迎,就是九边的军将们,怕也是人人踊跃采购吧。
黄来福还道,这五寨堡内各种资源丰富,就黄来福所知,五寨堡内有几物,到时可制成一种叫“水泥”的东西,此物可普遍用于房屋,道路,城堡的建筑使用,销路广泛。
到时这些东西全部包销给渠源锐,让他不发都不行。黄来福越说,就越让渠源锐欢喜,看来自己心血来cháo,跑来拜会黄来福是个英明的举措。
同时,渠源锐也是对黄来福越来越佩服,他越听,就越觉得自己的视野相比黄来福而言,真是短小得可怜。其实黄来福虽然在后世也是商人,但论起能力就不一定强过渠源锐,但这见识肯定是渠源锐远远不如的。
还有这水泥和罐头,都是黄来福早就想开始做的事,只是这些东西,前期的研制和投入都是非常大的,研制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毕竟此时的科技能力摆在那。黄来福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但现在有渠源锐愿意注资数万两白银,当然情形就不同了。
二人正说得热闹,这时听江大忠进来禀报,说道五寨堡何副千户和几个百户一起来拜访。
黄来福笑道:“正等着他们呢。”
方才黄来福已问过了渠源锐的表字,当下道:“之信,我们一起出去迎接。”渠源锐笑着应了一声,感觉这位将来的千户大人,倒没什么架子,可说是平易近人,让人很生好感。看来以前黄来福纨绔和粗陋的传言不可信,还是他出门游历后的改变?
二人迎到院外,就见何副千户和几个百户正低语着什么。
见黄来福亲自出门来迎接,何副千户等人不敢怠慢,这可是未来的五寨堡千户大人呢。几人忙上前拱手作揖。见渠源锐立在黄来福身边,都是怔了怔,不明白这个年轻人和黄来福是什么关系。
黄来福道:“诸位大人光临寒舍,蓬荜生辉,请进,请进!”
何副千户呵呵呵地笑着,更似一个老农了,他道:“大少真是客气了,老何可不敢当。”其它几个百户也是一样连道不敢。
众人进入院内,江大忠和杨小驴悄悄地跟在江百户和杨百户身边,各自轻唤道:“爹。”
江百户点了点头,道:“你小子跟着大少要用心做事。”
杨百户则是快速地说了句:“有话等到以后再说。”说着又笑呵呵地跟在黄来福等人身后。
众人进入大厅,分宾主坐下,献了茶。
黄来福给何副千户等人介绍渠源锐:“诸位大人,这位是祁县的渠源锐渠掌柜,家中做粮盐生意,你们多多亲近亲近。”
渠源锐忙欠了欠身。
何副千户原本呵呵呵笑着,听渠源锐只是个商人,立时神情冷淡下来,碍着黄来福的面子,只是虚应了下,随便拱了拱手,其它百户也是一样神情,渠源锐还是微笑着,显然对此已是习以为常。
何副千户迫不及待地说起水车之事,他都挂念几天了,其它百户们也是纷纷附合,这老天爷是指望不上了,他们都盼着开春用这些水车们浇地呢。
黄来福明白他们的心思,微笑道:“众位大人,这水车是决对没有问题,不过来福还有个更好的建议,大家可以议议。”
何副千户几人都道:“大少请说。”
黄来福将自己将要和渠源锐合作开发五寨堡荒地的事了,并说各位大人如愿意入股的,他愿意让众人合股分红。
何副千户及几个百户听黄来福和渠源锐将要注资数万两白银一起开发五寨堡几十万亩荒地,还要养猪羊数万头,都是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个黄来福少爷心这么大,一出手就是几万两银子。
随即,何副千户等人都是砰然心动。这可是一条大财路啊,事成了,每年的分红不知有多少。再说,自己到明年就是黄来福的下属了,此事与他合作,又有钱赚,又可讨好他,何乐而不为?
见众人心动的样子,黄来福不由微微一笑,黄来福其实不在意何副千户等人合股的那点钱,他们都是些穷军户,每人可出多少,是百两还是几十两银子?
黄来福让他们合股的意思,只是想将这些人都拉上自己的利益战车,毕竟只有整个五寨堡合成一条心,才好往外发展。再说,这军匠和营cào的事务都是属于何副千户的管辖范围,自己以后练兵,也需要几位百户的配合,更不说江大户和杨百户是江大忠和杨小驴的父亲。舍点小钱,将他们的利益与自己结合,这是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而站在一旁的江大忠和杨小驴二人也是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少爷气魄这么大,投资几万两银子的大事,随随便便就样做成了。这少爷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2章 过节
何副千户欢喜过之后,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承蒙大少厚爱,我等感激涕零,只是这合股的钱粮,老何我,这个,那个…”
何副千户盘算来盘算去,发现自己最多只拿得出一百两银子,这和黄来福与渠源锐总投资为数万两银子的大手笔来说,真是小巫见大巫,投的钱少,到时分红时自然也少,这该怎么说?
杨百户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须,也是盘算,自家能拿出钱不多,到时五寨堡发展后,自己能分钱也不多,可惜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机会。
江百户等人当然也是面临同样的问题,众人都是欢喜中带着遗憾。不过力有不逮,也无可奈何。
黄来福当然明白几人的想法,他微笑道:“无妨,钱财方面大家不用担心,能出多少尽自己心力就可,不过开荒造田,需要的人手众多,希望大家到时多想办法。”
何副千户等人纷纷拍着xiōng脯,就差说出赴汤蹈火之类的话了。
黄来福又对何副千户道:“何大人,各位大人,至于你们说的水车的事,我是这样打算的,这几十户军匠都要集中起来使用,年前可以先给各位大人生产一些水车等物。不过等过了年后,这些军匠们怕就要集中全力,用于将要开荒的田地中去。”
何副千户等人也放心了,其实依他们以前的性子,小衣小食惯了,突然参与几万两银子的大事,虽说利润丰厚,但总有点怕怕,将来有个万一,自己的田地总还有些依靠。
当下众人议定了之中的事情,到时生产出来的余粮,就包于渠源锐统一外销。当然,这期间的一切事务,都由黄来福来决定,他们只作为股东,年底分红即可。不过何副千户,江百户等人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何副千户等人意外满载而归,都是喜逐颜开地离开。黄来福和渠源锐一起送出去。此时的何副千户等人自然对渠源锐的神情完全不同。
看着何副千户等人离去的背影,黄来福对渠源锐笑道:“今日是冬至日,渠掌柜有没有兴趣到我五寨堡家中一坐?”
渠源锐忙道:“渠某是求之不得。”他略些迟疑:“只是,渠某还未急得备礼品。”
黄来福笑道:“不必客气了,以后就把我们当成家人好了。”
渠源锐微微一笑,道:“大少客气了。”
当下各人骑着马,回到了五寨堡千户宅。
到了千户宅门口时,只见那里己是装扮一新,节日的气氛浓厚。
大姐正在大门口指挥下人们忙这忙那,见到黄来福,笑道:“弟弟懂得回来啦,再不回来,娘亲就要派人去田庄寻你了。”看了一眼黄来福旁边的渠源锐,道:“这位是谁啊?”
黄来福笑道:“姐,我给你介绍,这位是渠源锐渠掌柜,你们认识认识。”
大姐笑道:“原来是一个商人。你们快进屋去吧,你大姐还要忙呢。”说着又是大呼小叫地指挥下人们去了。
黄来福对渠源锐笑道:“我大姐就是这个样,之信不要见怪。”
渠源锐忙道:“不敢,夫人这是性情中人,渠某见了只有欣赏。”
进了千户宅内,宅内各人见了黄来福,就听一溜的“少爷回来了!”的声音。
黄来福走进堂屋,只见那里张灯结彩,人来人往,各在桌旁不停忙着,摆放着点心酒菜,杨氏正在指挥着各人布置,顾云娘陪着她一起忙着,见到黄来福,顾云娘看了黄来福一眼,继续忙着,杨氏则是喜道:“福儿回来了,为娘正担心你不回来喝冬至酒,正要派人去唤你呢。”
黄来福笑道:“娘,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杨氏笑道:“你回来就好了,去陪你爹和顾伯伯说话吧。”
黄来福应了一声,对渠源锐示意了一下,带着渠源锐往黄思豪和顾千户那边走去。二人正在火炉旁烤火,一边说着什么。
见到黄来福,黄思豪微笑道:“福儿回来了,你娘刚才还说起你。”
看到黄来福身边的渠源锐,说道:“福儿,这位是?”
黄来福道:“爹,孩儿给您介绍,这位是渠源锐渠掌柜,我们下午一直在商谈五寨堡的田地开垦问题。”
渠源锐上前施礼道:“小的渠源锐见过千户大人。”
黄思豪微笑道:“渠掌柜多礼了,请坐吧。”
渠源锐道:“谢千户大人。”在一旁坐下了。黄思豪吩咐下人们上茶。
黄来福道:“爹,孩儿要和您说一件事。”
黄思豪道:“什么事?”
黄来福道:“孩儿已经和渠掌柜商定,由渠掌柜出资五万两白银,到时一起开垦五寨堡的数十万亩荒地。”
黄思豪正端起茶杯,要往口中倒茶,闻听此言,差点连茶杯都掉在地上,他开始只以为今天下午黄来福只是和何副千户等人商定水车之事,没想到一下子冒出一个投资几万两银子的大事,惊得一下子说不出话来。旁边的顾千户也是听得目瞪口呆,他吃吃地道:“贤侄,你刚才,刚才是说……五万两白银的事?”
黄来福笑道:“是的,顾伯伯,侄儿己经和渠掌柜商定,由他出资五万两白银,一起开发五寨堡的数十万亩荒地,如效果好的话,还将兴办各种如猪场,羊圈,鸭场等。”
杨氏在旁听得明白,也是大吃一惊,她过来道:“我儿,刚才娘没听错吧,这位,这位渠掌柜出资五……五万两白银,你们一起开垦这五寨堡的荒地?”
黄来福笑道:“是的,娘。”
杨氏怔在当场,五万两,对她来说,那是天文数字的钱财了,她这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连在她旁边的顾云娘也是瞪圆了眼睛。
这时刚进屋来的大姐听在耳中,先怔了半响,接着快步地过来热情地道:“这位是渠掌柜吧,你看这相貌堂堂,一表人材的。”接着她责怪黄来福道:“弟弟,你看你,先前渠掌柜来的时候,你也不好好给大姐介绍介绍。”
黄来福笑道:“姐,我不是给你介绍了吗?说这是渠源锐渠掌柜,是你不理人家的。”
1...1213141516...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