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大姐茫然道:“有吗,姐怎么不记得了?”
这时,黄思豪轻咳了一声,立时屋内静了静,可见老爷子在黄家的威望,他道:“好了,大家各忙各的去吧。”他对渠源锐道:“渠掌柜,刚才多有怠慢,请不要见怪,来,请茶。”
渠源锐谢过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黄思豪问候了渠源锐几句,对黄来福道:“福儿,你和渠掌柜商定大事,爹不干涉你的事,只是,这么大的事,你有把握吗,毕竟这可是几万两银子的大事。”
黄来福笑道:“爹,孩儿做事,您还不放心,这水车之事,您不就是很满意吗?”
黄思豪叹了口气:“也是,我儿是好气魄,为父是老了,远远不如啊。如换成了我,这么大的事,说不定就不敢下手。”
旁边的顾千户也是叹了口气,道:“是啊,我们都是老头啦,孩儿们的事,就让他们放手去做吧。”
杨氏一直在旁边注意听着,此时她帮腔道:“老头子,你瞎担心什么?不是有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福儿看定的事,哪会是错的,反正我看过福儿的水车后,就觉得这开垦荒地的事准没错。”
黄思豪和顾千户都是点头,只有顾云娘一直没说话,不过却是不时以异样的眼神看向黄来福。
“好了,好了,开饭了。”众人正说着,大姐过来道。
杨氏笑道:“你看来,光忙着说话,连开饭也忘了。”他对渠源锐道:“渠掌柜,今天你来得巧,我亲手堡了一些汤,做了一些馄饨,等会你多吃些。”
渠源锐忙道:“多谢老夫人。”
此时黄思豪对渠源锐态度已是完全不同,让他坐了客座。黄来福在旁边相陪。顾千户,顾云娘等人,还有几个姨娘,几个姐姐等,坐在一旁,将一个大桌挤得满满的。几个小孩们,也是一旁欢叫着,要吃这,要吃那。渠源锐看在眼里,微微笑了笑。
杨氏对渠源锐道:“来,渠掌柜,请先吃些点心。”夹了几个火烧在他碗上。渠源锐忙谢了。
今天的各种糕点还是很丰富的,有火烧、黄米面枣糕、蒸角儿、肉兜子等。而今晚是冬至节,馄饨和冬至酒是必不可少的。
吃了饭前糕点后,众人又吃了馄饨,喝了酒,期间,桌上虽然摆满食物,仍是不断地上汤上肉,算是黄来福醒来后今年吃的最丰盛的了。
晚宴的气氛很热烈,吃得热闹时,黄家专在几天前请来的戏班又来屋前上演了,山西人又叫这为唱堂会。上面唱戏,下设酒会,一边看戏,一边喝酒。而山西地方戏曲的形成、繁荣又与晋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晚唱的戏是上党梆子,戏有好多幕的,又叫出,每一出戏有一个名字,写在戏目纸上。下面的人圈点上那一出戏,戏班的人就演那一出戏。
黄思豪客气地请渠源锐点了一出戏,渠源锐微笑地点了。黄来福舒服地靠在椅子上,屋内火炉正燃,温暖如春,眼前这一切,多少让他有点想起了后世的事。加上喝了些酒,迷迷糊糊的让他有点似分不清现实和梦幻。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3章 疯狂开垦土地(1)
宴后,黄思豪请渠源锐到客房休息,可以看出,黄家对渠源锐的态度确实不同。
黄来福也是累了,就回千户宅原来自己的房间休息。
黄来福和渠源锐去休息后,黄思豪和杨氏,顾千户几个大人仍是在堂屋里,几人毫无睡意,都是谈论着明年黄来福和渠源锐合作开垦田地的事。顾云娘表面上装着毫不在乎的样子,其实还是依在杨氏身边,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大人们的谈话。
女孩儿的心里其实挺复杂的,以前顾云娘总是对黄来福抱着鄙视的态度,抱怨黄来福不长进,不过现在黄来福长进了,而且还是脱胎换骨的长进,特别是今天黄来福说了这种投资为数万两银子的大事,顾云娘震惊外,心里却有些担心起来。
如此发展下去,怕是将来黄来福的成就不可限量,她倒是有些自卑起来,将来自己能配上他吗?到时会不会有别的女人来勾引他?这种小小的心思装在顾云娘心里,又不能和别人说,让她内心颇有些烦闷。
她的心事无人知,堂屋中几个大人是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家发表着对此事的看法,人人都成了专家。
黄思豪说了几句,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站起身来,缓缓地在屋内踱步。
杨氏道:“啊呀老头子,你不要走来走去的,走得老身头都晕了。”
她叹道:“我这儿啊,出门一趟后,倒是长进了不少。不过突然太长进了,几万两银子的大事,说做出就做出了,倒让老身心中有些忐忑。”
黄思豪转头对顾千户道:“世兄,你觉得来福此事有把握吗?”
顾千户抚须沉吟道:“我们都是看过来福贤侄做的水车等物的,依那些水车的guàn溉能力来说,就算明年开荒数十万亩地,各地有水guàn溉,产粮数十万石也是正常,最不济,也不会亏本。”
杨氏吁了口气道:“这就好,其实亏本也没什么,反正亏的钱也是亏那位渠掌柜的。老头子,我记得来福没有往里投钱吧?”
黄思豪道:“我只给了来福二百两银子,他哪来的钱投?”
随即他又道:“妇人家,就是胆小怕事,还没做事,就想着亏本,真是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
杨氏骂他道:“你又有多大见识了,看你那战战兢兢的样子,又比我好到哪里?”
众人说了一会后,才心满意足地去睡了,至于他们晚上会不会失眠,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
第二天一大早,黄来福还没起床。何副千户,江百户,杨百户几人却上门了。
原来各人回去后,和家人说起这事,都是又兴奋又激动,搞得一个晚上都睡不好。第二天一早何副千户起来,打算去千户宅拜访一下黄思豪,走到街上,却发觉江百户,杨百户几人也是同样往千户宅而来,原来各人都是一样的心思,便一起结伴前来了。
见了黄思豪,说起这事,何副千户道:“黄老大人,昨天和黄少商谈这事后,回到家里,我这心啊总是在跳,七上八下的,您是五寨堡的主心骨,您说说,我们这事能成吗?”江百户和杨百户几人都是在旁附和,各人语气中,都是掩不住的激动与忐忑。
黄思豪表面上作出不以为然的样子,道:“各位大人不用担心,此事我儿早己说于我知晓,区区数万两银子的事,并不是什么大事,大家安心等待就好,老夫保证,到明年底,大家都会有一个好收成。”
各人这才放心地离去,何副千户和江百户更是对千户大人的镇定佩服不己,怪不得人家是千户,自己只是副千户,百户。
※※※
渠源锐做事也是雷厉风行的人物,第二天和黄来福商定此事的大小细节,并签订契约后,第三天,便乘马车去岢岚州钱庄取银子,他的银钱有一半是存放于岢岚州的钱庄中。
此时大明各地虽钱庄众多,但各地钱庄的银钱兑现都只限于本地,象那种异地汇兑银钱的票号还要等到清时的道光年间才广泛出现,此时异地运送大笔现银都要靠镖局运送。
渠源锐前往岢岚州钱庄兑取白银,黄思豪知道后,特地派了三十个家丁去保护他的安全,主要是保护银子的安全。
10天后,渠源锐从岢岚州回来,运来了白银二万两。这二万两银子,相当于后世一千二百万元人民币,可算是一笔巨款了。
黄来福及黄思豪与五寨堡的大小军官们,都到堡门口迎接渠源锐一行人。还特地找了五寨堡靠近千户宅的一块地方,给渠源锐做为会馆。
有了钱,就好办事,黄来福豪气顿生,准备大干一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黄来福要准备好那些开垦田地之用的工具。这些,就要用到五寨堡的军匠们。
公元1590年1月5日。这天是小寒。
黄来福在何副千户和渠源锐及杨管家的陪伴下,又将刘总旗等各军匠们召来。
这些天,黄来福将要开垦五寨堡数十万亩土地的事由何副千户等人传出,早己在五寨堡内传得沸沸扬扬,还飞快地向五寨堡外各处传去。
五寨堡的军户们个个听了都是目瞪口呆,几十万亩土地,对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了。不过他们随后又是个个期待,心想要开垦这么多土地,那黄少爷需要的人手就更多了。
前些时间,黄来福雇佣五寨堡军匠们及对黄家田庄采用的新方法可是带给他们不少希望,看着别人吃饱穿暖,这些没被雇佣的军户们个个都是羡慕得直流口水。
刘总旗等军匠们也是如此,这一个多月中他们为黄来福做事,制作水车等物,人人都是吃饱,而且每几天还吃到实实在在的大肥肉,一个月后,还拿了五斗月粮回家,家中的老婆孩子也跟着喝上热呼呼的粥,这种好日子让他们如在梦中。走在街上都是扬眉吐气,挺着腰板。
此时见黄来福又招集他们,刘总旗等人心下又是忐忑,又是期待。前些天黄来福将要开垦五寨堡土地的事,他们当然也听说了,不过事到临头,黄大少今日召他们来,还是让他们心下有些忐忑不安。
何副千户道:“大家静静,请黄少爷训话。”他笑呵呵地对黄来福道:“大少,人都到齐了,请。”
黄来福点了点头,扬声对刘总旗等众军匠道:“前些时间,我雇佣了大家制作水车等物,大家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大家都做得不错,接下来,我还要继续雇佣大家。想必这些天大家都听说了,我和渠掌柜合资开发五寨堡荒地的事。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说,接下来我雇佣你们的时间,将长达二年,待遇和以前一样,基本还是月粮五斗,不过,为了更好地鼓励大家做事,我将仿效前些时间我在大田庄的做法,设立一些奖罚措施。”
众军匠听在这里,都是略略sāo动了一阵,各人又是高兴,又是忐忑。高兴的是,他们果然再次被黄大少雇佣了,还长达二年的时间,这样表明了接下来的二年中,他们都可以吃饱饭。忐忑的是,不知接下来,黄来福的奖罚措施会是怎么样的。
黄来福说道:“和我在田庄设立的赏罚措施一样,懒者罚,勤者奖,我将按军匠们的技艺高低分为数等,每等军匠每月钱粮不一,每人钱粮以月粮加每月制作加工的工具为准,多劳多得。另每人制作出来的工具还要加上记录编号,如有何工具质量出问题,都要唯此人是问。”
大明的工匠军匠们由于待遇低,一向工作没有什么积极性,打造的东西当然谈不上质量而言,虽然前些时间军匠们为黄来福制作的水车等质量还不错,不过长久下来,黄来福怕他们有些松懈,轻视了质量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提前搞出一些制度条例。
众军匠们都是凛然答应,不敢怠慢。最后,黄来福让他们和杨管家签订契约,更具体的待遇,他们可以询问杨管家,众军匠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将杨管家围个水泄不通。
招集完军匠们,黄来福又会见了自己黄家名下的各个佃人们,除了黄家大田庄的五十人外,另黄家还有佃人数百。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23章 疯狂开垦土地(2)
在黄家大田庄的晒谷场内,几百个衣衫褴褛的黄家佃人们站在下面,一边敬畏地偷看上面的黄来福,一边听仔细地听旁边的杨管家高声说着什么。
黄来福在大田庄中的那些措施,这些佃人们可都是打听清楚了。这一个多月来大田庄庄丁们的待遇,可是羡慕得他们直流口水,在这种年景中,有一个稳定吃饭的地方,比什么都强。
反正在哪里不是干活?拼死拼活地在田地中劳作,一个月也得不到五斗米,而且依黄来福的庄丁条例,如果勤力肯干,那各种奖励是层出不穷。佃人们不怕干累活,干重活,就怕干了还吃不饱饭。
让他们庆幸不已的是,果然,黄来福将完全在佃人们实行与大田庄一样的待遇措施,这些人都是一样成为了庄丁。众人立时是一片的欢呼与感谢声,感谢黄来福大少爷,仁慈地让他们有吃饱饭的机会。
杨管家宣布完后,小心翼翼地对旁边慢条斯理喝茶的黄来福道:“少爷,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黄来福道:“没有了,杨叔,等会让他们都和你签订新的契约吧。”
杨管家说道:“是,少爷。”他的脸上红光满脸,这段时间跟随黄来福的左右,虽然是忙碌些,但事业的充实感却让他焕发出第二春一般,人都显得比以前年轻了许多。
在场下众人火热沸腾中,黄来福带着江大忠和杨小驴离开了大田庄。
下午时分,黄来福在何副千户,江百户,杨百户,几个镇抚的陪同下,还有自己千户宅二十个家丁为伴,在五寨堡的较马场内会见了被招集前来的五寨堡军士们。除去驻守在五寨堡外各堡寨的300军士及军士家属。五寨堡内还有800军士及军官军士家属。
这些堡内的军士们被召来后,在各百户,总旗的督促下,在较马场上排成了稀稀拉拉的队型,半天时间,还是闹哄哄的,不成一个队形。
今天是大寒,天气刻骨的冷。不过很多军士还是衣裳单薄,被刺骨的夹雪寒风吹得满脸乌青,身体哆嗦个不停,时不时跳动几下暖和一下身子。再仔细看他们,有老有少,年轻的军士有十几年,老的有五十多岁,许多人都是面黄肌瘦,随时会倒地的样子。让黄来福看得不由摇头不已。
五寨堡的军士们理论上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田。不过多年来,他们从来没有过cào练,加上募兵兴起,在外主战的主力都变成了民兵营兵,这些军士们天天种地为生,已经都变成了典型的农夫。
黄来福要到明年才替职,他今天招见这些五寨堡的军士们,当然不是来阅兵的。只是看中了这些军士中的一些壮年劳力。他的开荒需要大批的人手,这些军士们当然不会放过,至于练兵,等到五寨堡钱粮充足后再说吧。没钱没粮,拿什么来练?
同时黄来福又心想,看来这些人以后就是自己的军队班底了,只是这些人,不说依后世极为严格的选兵条件,就是依此时的大明军神,戚继光将军的封建似军队的选兵条例来说,也至少有一大半的人不合格。
这些不合格为兵的人,到时就让他们在自己田庄做个庄丁吧,至于兵源,自己到时慢慢想办法了,唉,想来想去,都是五寨堡的人口太少。
下面的军士们哆嗦着,大眼瞪小眼地等待上官的训话。不过各人偷眼看向上面黄来福的目光时,都充满了期待。这些天,五寨堡内的那些军匠们和黄家大田庄庄丁们的待遇,他们都是听在耳边,看到眼里。
其实一代一代的为军官们劳作下来,他们早没有将自己当成是军士了,以前没有指望,现在人人只想进入黄家的田庄中,好好做个庄丁,能吃饱,每月还有月粮来养活老婆孩子。这就是眼下众军士们人人的心思。
何副千户和两位镇抚在下面忙活了一阵,勉强让众军士们列了一个阵形,然后何副千户匆忙忙地跑到黄来福身边,乐呵呵地献殷勤道:“大少,众军士们都到齐了,您可以训话了。”从那天黄来福和何副千户等人商议了开垦五寨堡荒地的事后,何副千户这些时间可说是忙上忙下,比谁都上心。
黄来福不动声sè,对身旁的江大忠道:“大忠!”
江大忠忙道了一声:“是,少爷,大忠明白。”
他一挥手,喊道:“都抬上来。”
就见黄家的一些家丁忽哧忽哧地从旁边的营房中抬出一锅锅的热饭、热面、热菜汤,还有一坛坛的美酒,还有几锅的大肥肉。
军士们都sāo动起来,个个露出喜不自胜的神情。果然,他们心目中的好事降临了。不过见军官们在上面,特别是两个镇抚就虎视眈眈地在旁注视,他们可不敢大动,这镇抚是在卫所中专管军纪的,他们可不想在美食当前时,被抓出来打军棍。
黄来福道:“大忠,将饭食酒肉都分下去。”
江大忠道:“是,少爷。”他喊道:“大家不要乱,一个个来,每人都有。”指挥黄家家丁们将酒肉分下去。
军士们一个个眉开眼笑,每人lún流上来,从家丁们手中接过碗,然后喊道:“多谢黄大少。”一时场中一片欢腾,许多人喝到热汤,吃到酒肉时,都流下泪来。
江百户裂开大嘴瞧着忙活的儿子江大忠,心想自家的儿子给大少做家丁,看样子混得不错,很得大少的器重。等过几个月黄大少就是五寨堡下一任千户,依黄大少眼下的情形来看,将来成就不可限量,自己儿子也是跟着水涨船高,想着当年自己不顾家中婆娘的反对,将儿子送入千户宅做家丁,真是英明的决定啊。想到这里,他的嘴笑得更开了。
酒肉的热气香味似是冲淡了天气的寒冷,各军士们都是吃得眉欢眼笑,场面的火热沸腾中,突然下面一个粗豪的声音道:“多谢大少赐酒赏肉之恩,大少厚恩,我二牛愿为大少效死。”
他的话似乎是带动了场中的气氛,各军士更是喧哗。
“对对,我等皆愿意为大少效死。”
“只要大少一句话,刀山火海,我大狗决对不皱一下眉头。”
“大少如此仁厚,如不报效,那还是人吗?”
五寨堡军士们虽然大多已经变成了农夫,但百年来的军队传统还是让他们有些血气,此时酒肉下肚,不免各人的豪气上升。军士们的想法很简单,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为谁卖命。虽说眼下黄来福只是一饭一酒之恩,但也让他们感动不已,特别是在这军官们盘剥得让他们麻木的时代,更显得珍贵。
见众情涌涌,何副千户,江百户等人都是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黄来福只是赏了一些酒肉,就让五寨堡的军士们归心,这人比人,真是不能比啊。不过他们倒是从来没想自己是否给将士们吃过酒肉。
黄来福大喝一声:“好。”他喝道:“刚才说话的二牛和大狗是谁?
就见两个军士从队列中出来,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向黄来福高声施礼道:“小的二牛(大狗)见过大少。”二人都是二十多岁的样子,身材高大,虽一样的衣衫褴褛,但jīng神气,却比旁的军士好得多。
黄来福笑道:“好,好汉子。”他扫视了场下的众人一眼,喝道:“来人,给赏!”
立时杨小驴就上来,从怀中掏出二块碎银子,每块约有一两,抛在了地上,二牛和大狗大喜,忙各捡起一块,又大声谢过黄来福。一时间,场下的众军士人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黄来福扬声道:“大家都看到了,愿意为我黄来福效力卖命的人,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还有,前些时间我黄家田庄的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我知道大家都很羡慕那些庄丁们的待遇,不过我要说的是,你们以后,将会过得比他们还好,因为你们,以后都将会是我的兵!”
“以后你们就会明白,作为我黄来福的兵,是多么的荣耀!”
※※※
黄来福离开较马场时,这些五寨堡的军士们,已经个个暂时成为了黄来福的雇工,黄来福许给了他们劳作的这些时间里,他们每人月粮六斗,每天还管给伙食。干得好的话,还另有奖赏。
黄来福许下军士们的待遇时,没什么表情,不过何副千户,江百户等人却都是吸了口冷气,每人月粮六斗,这是多么的财大气粗,不过想想这些钱粮都是黄来福和那位渠源锐渠掌柜出,他们就没什么好说的。
不理当时沸腾的众军士们,黄来福又匆忙地领着众家丁,离开了较马场,他的事情多着呢。
公元1590年1月6日。
黄来福在五寨堡内贴出告示,招募五寨堡军户及外地的民户开垦土地,待遇方面,五寨堡内的军户壮丁每人月粮五斗,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妇女月粮三斗。而五寨堡外的民户壮丁每人月粮四斗,民户不招妇女和老人,以上皆每日供给伙食。
可以看出,军户和民户的待遇是不同的,黄来福就是有意识地区别军户和民户的待遇,他要潜意识地培养军人及家属们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此次黄来福共招募的人数是在六千左右,五寨堡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到四千,其它的二千多人,就要向堡外的民户招募了。
消息传出,各地震动,不说五寨堡内,就是五寨堡外的各地民堡,也是人流不断涌向五寨堡内招募地点,此时正是农闲,大家都有闲力,加上年景不好,为黄来福做工能每月有粮四斗,每日还管给饭食,谁不想干?谁不抢着来?
此时就是那些边镇为营兵劳役的军壮民壮们,也不过是每日给银一分,每月合银钱月粮不到三斗。不说五寨堡内的军户们,就是外地招募的民壮们,也是个个有月粮四斗,每日还供给伙食,这么优厚的待遇,因此告示才一贴出去,报名的人就从各地源源不断地涌入。
而听到这个消息后,面对黄来福如此大手笔,一时间,五寨堡周边各地的卫所,州县,各军镇们也是一时失语,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个事情。不过商人闻听到这个消息,凭他们灵敏的嗅觉,顿时感到商机来了,很快,随着招募人流的到来,许多商人也来到了五寨堡。他们运来不少粮食,布匹,猪羊等物,大大地解决了黄来福的燃眉之急。
前些时间,虽然随渠源锐运来的两万两白银,同时运来了几千石的粮食,但远远不能够满足接下来的需求,这些商人来后,总算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些商人的到来,也让小小的五寨堡市面繁华了不少,毕竟那么多商贩民壮在这里经营做工,还要解决食宿消费问题,也算是带动了一下五寨堡的经济。
当然,这些商人们也会各自打听一下这堡中的风云人物黄来福,打听一下这黄大少如此大动作的原因,很快,他们就知道了黄来福将在来年在五寨堡大力开垦土地的事情,而他们见识过黄来福的大水车和畜力水车之后,一些人还抱着观望的态度,一些人,则是心思灵动起来。
1...1314151617...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