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几个月前,李如松领军从老营堡经过时,己觉该地生机勃勃,和很多军堡大不相同,不过和五寨堡一比,又有天上与地下的区别。
越近五寨堡,路上行人越多,叶梦熊还惊讶地发现,路上还不时走着一些身子长长的马车,似乎是从五寨堡城出来,通往城外的各个农场中,不论是谁,只要花几文钱,就可以乘上马车,来往城内外间,这让众人很是好奇。
其实关于这种马车行的出现,也是出乎于黄来福的意料之外,随着五寨堡及堡外各个农场的发展,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人员来往频繁。所以一些jīng明的商人看到商机,就开办了这个马车行,为了多赚钱,他们就将车身加长。每日从城内来往于各个农场中。马车乘坐的价格不贵,招手就停,有点类似后世的公交车。
说实在,五寨堡发展到现在。很多事物地发展,己经脱离了黄来福的想象,就类似五寨堡似一个活物般,己经拥有自己的生命力,会寻着合适的方向,寻找自己地出路。黄来福也乐观其变,只是默默地关注,并不怎么干涉。当然。那些新兴行业的商税可不能免。
叶梦熊就看到在一个水泥路口边,一棵大槐树下,建有一个茶肆,卖着热气腾腾的茶水,一群当地人提着大包小包。拥挤地坐在那里,一边喝着热茶。等一辆马车从前方而来。各人纷纷起身,向马车招手,然后马车停了下来,各人上了车,马车缓缓而去。
这是叶梦熊及梅国桢看到的一奇,此外,沿途农田中那些完善的水利设施,密密麻麻的深水guàn井,还有河边那一lúnlún林立的大水车,更是让各人看得兴味昂然。特别是五寨堡的标志性景物:黄来福大水车。更是让众人睁大了眼睛。
这些大人物都是如此。更不要说那些行军队列中地小兵们了,个个都是张大嘴巴。只觉眼前一切都是看得新鲜。而当地军户们富足地样子,也是让他们看得很是羡慕。
叶梦熊叹道:“早在以往之时。老夫就从邸报上听说五寨堡之事。初时还不相信。见到黄将军领军地将士时。也惊异于他麾下兵马地兵jīng甲利。此时老夫明白了。”
梅国桢也是叹道:“黄将军大才啊。只可惜他是个武将。”
他二人说话。策马骑在二人身后地李如松则是沉吟不语。五寨堡地情形。让他很是触动。想想自己掌控宣府之地。养几千个家丁。一直非常吃力。或许可以从黄来福这学到什么。
还有紧跟在李如松身后地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也是一边新鲜地看着周边地一切。一边大声地讨论着。说着等会到了五寨堡。一定要向黄来福多讨要一些五寨堡午餐肉罐头。这种午餐肉罐头味道。他们可是一直念念不忘。
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合路大军慢慢地离五寨堡城不远。此时就更是热闹。不时可以看见商人运货地车马。还有路边密密麻麻地作坊。各作坊中。进进出出地都是忙碌地工人。
随着五寨堡地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军堡州县经济地发展。特别眼下是农闲时。就更多地周边人员前来务工。每天地时候。都从五寨堡内运出大批地粮米商品。销往大明各地。又从附近地区。输入了各种原料。形成了一个良形地经济发展圈。典型地就是岢岚州。因为羊毛收购。很多人都得到了谋生之路。当地经济。也因此发展起来。
让人惊讶的是,忙碌地工人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女工。看到大军前来,她们也没有一丝畏惧,似乎知道在五寨堡之地,她们都是决对的安全,各人只是飞快地忙着自己的事。这让路过大军各人心中产生一些奇怪的感觉,每过一地时,都是良家妇女飞快回避,关门闪户,只有这里不怕他们。
离五寨堡南门不远时,如一条长蛇般的大军停了下来,准备扎营,李如松特别强tiáo军纪,不可sāo扰五寨堡当地。虽说李如松高傲,但他和黄来福接触的这些时间,也明白黄来福的性格,自己没必要和五寨堡的军队发生什么冲突。当然了,大军路过的粮草,自己可要五寨堡当地负责。
黄来福早己得到消息,和马久英公公一起,前来迎接叶梦熊、梅国桢、李如松一行人。
“总督大人,监军大人,提督大人,一路前来辛苦了,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黄来福笑道上前施礼道。
马久英公公也是跟着上前迎接。
“黄将军客气了,黄将军兵马之jīng锐,真是出人想象,我军同行出发,将军却是先行数日到达,真是让老夫感叹。”
叶梦熊微笑地说道,他对黄来福还算客气,但对马久英公公却是神情淡淡的,或许在大明朝。文官和太监之间,天生就是有矛盾,相互看不顺眼。他这个神情,马久英公公怎么会看不出来。当下脸sè就有些变了。
黄来福只当没看到,又对李如松旁的李如柏、李如樟兄弟二人打了招呼,笑道:“下官己经准备了大军食用的肉食粮草,等会就会送到。并在府内备下酒菜,为几位大人接风洗尘,以尽地主之谊。”
叶梦熊道:“那赶情好,有劳黄将军了。”
“请。”
“请……”
当下叶梦熊、梅国桢两人,还有李如松领着一干武将。随黄来福进入五寨堡。
叶梦熊等人见五寨堡城墙高厚。异常固实,不由暗暗点头。李如松久经军伍,更是可以看出,这五寨堡内只要粮草充足,就是数万大军日夜攻打。没有一年的时间,也不要想攻下来。
进入五寨堡内后。内中地一切,又给叶梦熊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堡内繁华不说,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里面非常干净幽雅,街道房屋有序,一条条的都是笔直干净地水泥路面,而且水渠不断,绿树成荫。
商人就不说,里面行走的军户们,也是个个jīng神焕发,衣饰整齐。街上几乎看不到身着补丁的人。也没有面有菜sè,衣衫褴褛的流民乞丐。真想不到。这里原先只是晋西北一个穷苦的军堡。
里面种种的一切,直让叶梦熊、梅国桢看得点头不己,对黄来福的体会,又更深了一层。不过李如柏、李如樟等武将则是没想到这些,只好奇地东张西望,对黄来福能拥有如此繁华之地,只是感到羡慕。
很快,众人就进入了黄来福的副总兵府内,里面早己摆下了热腾腾地酒菜,堂屋内又烧着火炉,火热地炭火让整个厅内显得暖融融的。
黄来福为叶梦熊等人引见了自己的父亲黄思豪,母亲杨氏等人,又让自己的妻子顾云娘出来拜见。黄思豪及杨氏,还有一些姐姐们,哪见过叶梦熊这么大的官,心下都有些紧张,不过杨氏想起自己儿子越来越有出息,接触地官越来越大,也是心下自毫。
众人谈笑风生,只有马久英公公因刚才叶梦熊等人没有给他好脸sè,还是yīn沉着一张脸。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梅国桢叹道:“如果天下边镇都如五寨堡这般,那何愁国家不安,圣皇不宁?以往观邸报时,老夫还不相信五寨堡之事,此时一见,不得不叹服啊。”
黄来福道:“梅大人过奖了,这都是仰赖圣上洪福,将士们同心协力,才有了五寨堡当下局面,下官可不敢独功。”
叶梦熊赞许道:“不骄不躁,果是年少英雄。”
他对黄来福道:“黄将军,老夫对五寨堡之事颇感兴趣,等宴后,老夫还要黄将军作向导,引领参观五寨堡各地。”
黄来福知道叶梦熊此次会因战功擢升为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后又升为兵部尚书,又转南京工部尚书,算是官运较好之人,和他搞好关系,肯定是不会错的。况且五寨堡地经营是自己的得意之作,他很乐意输出五寨堡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象叶梦熊这么的得力人士。
当下他连忙道:“熊公放言,下官敢不从命?只恐熊公车马劳顿,是否要休憩一晚后,放在明日再说?”
叶梦熊笑道:“无妨,今日正好。”
他们这边文绉绉,但旁边的一干武将却是听得不耐烦,只是上司说话,他们也不好随便chā口说话。好容易等叶梦熊等人说的告一段落。
辽东副将王略大声道:“请问黄将军一件事,你这五寨堡早日只是一穷苦军堡,是如何在短短数年内发展起来的?”
众人都是一齐看向黄来福。
黄来福沉吟了半晌,道:“农为天下之根本,解决了农业问题,则天下大兴。”
李如松想起一路前来,看到路边麦田密密麻麻的各样guàn井水车,心中若有所思。而李如柏、李如樟、王略等人则是听得膛目不知所云。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42章 先进经验
? 五寨堡经过几年的发展,由于军户们己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所以眼下堡内,己经形成了初步的市民文化。。qВ5、c0m
和很多京师,太原,苏杭等大城市一样,五寨堡内,也拥有越来越多的茶肆。特别眼下大冷的天气,进入热腾腾的茶肆内,喝一壶热茶,再听听说书,也是一种享受。
特别是原先堡内的军户们,更首先是富裕起来的一辈,从今年开始,他们除了生活支出外,普遍有一些闲钱。这些军户们,原先除了在堡内拥有房子外,在堡外各农场中,同样是拥有自己的居屋。
眼下各农场己是稳定发展,又是农闲,所以很多军户们都聚于堡内,整日喝茶听书,不亦乐乎。当然那些说书的,说的大部分都是黄来福这几年如何英明神武,在五寨堡及宁夏城大败胡虏的事,每当说到**处,茶肆内就是叫好声一片,茶博士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收入。这些说书内容,除了受到五寨堡军民的喜爱外,同样是受到了周边军堡州县民众的喜爱,甚至己经进入了太原市场。
除此以外,五寨堡的发展,作坊工人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增加了另外一种文化,那就是快餐文化的盛行。
从去年开始,堡内就多了不少沽浆卖饼之家,专门卖些蒸饼、粥饼,猪羊血羹,馄饨,面卷之类的东西。特别是各种面食,就更是丰富,什么猪羊阉生面、丝jī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炒jī面、大熬面、子料浇虾燥面等,应有尽有。
这些食品的出现,满足了堡内外军户工人们快速食用的需求。面对快餐食品咄咄bī人的势头,五寨堡内几家酒楼也不甘落后,纷纷研究出了许多快速炒菜的技法。
如五寨堡内很受欢迎的一道菜:爆炒腰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它的做法是,原料早己切好,只要客人进馆。就可以投入旺火滚的油锅中,迅捷短炒,烹制成菜,咄嗟可办。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五寨堡内各饭馆酒楼,各种快餐菜肴如花团锦簇般地争芳斗艳。
快餐食品地发展。也推动了快餐器具的不断涌现,像煎盘、烤炉、制油酥点心的模型,可压细条有漏孔的木床等,源源不断地出现。
吃的是一方面,另外在用的方面上,也体现了这种特点。现在地五寨堡及各农场,己是家家户户烧煤,没有一家烧柴的。煤的普遍使用,除推动神池堡大煤矿的规模越发扩大外。也推动了相关便捷炉器的涌现。
不知什么时候起,五寨堡出现了一种叫燎炉的东西,得到了居民们普遍使用。这种火炉外镶木架。可自由移动,不用人力吹火,炉门拔风,燃烧充分,火力很旺,清洁无烟,安全防火,且节约时间、人力和燃料,长久耐燃。又易于控制火候,颇为先进。
黄来福依稀记得这种燎炉曾在宋时地东京出现。当时东京百万人家。都是依靠煤炭。所以当时燎炉风行。没想到这个东西。又在五寨堡出现了。
“好一个悠闲富足之所。”
看着五寨堡内热闹地情形。商人云集。买卖兴隆。军户携带妻小。悠闲地逛街。各街茶肆满座。叶梦熊不由叹道。
刚才黄来福领着叶梦熊等人。参观了堡内地医馆。还有养济院等。举目所见。叶梦熊颇有感慨。对于黄来福这个军汉。竟能如此重视民政上地事务。叶梦熊和梅国桢。都是给出了很高地评价。
叶梦熊更是私下对梅国桢道:“堡内所闻。军民安乐。无一冻饿之人。鳏寡孤独笃疾之人。也皆有所养。圣人所言三代之治。不外如是。”
看过五寨堡内地情形后。对于五寨堡为什么这样发展。叶梦熊更是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因此他又催促着黄来福领他们到堡外各地一观。
“熊公,我五寨堡农田之所以能年年丰收,最重要原因就是在水利guàn溉之上。在五寨堡外,清涟河边,黄来福大水车身旁,黄来福对叶梦熊等人道。
清涟河边,庞大地,已成五寨堡标志景物的黄来福大水车不停地转动,哗哗的水,不断地引提上来,汇入岸上的水渠储藏起来。不过再过一些时间,河水就将结冰,忙了几个月的黄来福大水车,也将停止工作,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从这里望去,沿河林立着数十**水车,不断guàn溉着两边的田地。不过眼下的五寨堡,早己秋收完毕,特别是到了现在,一片的农闲,各农场田地中,并没有几个人在走动。
“老夫明白了。”
叶梦熊沉吟了半晌,叹道:“只是如此庞大的水车水渠,怕投入地人力钱粮不在少数吧?我大明各州县百姓,有此能力者怕是不多。”
黄来福道:“熊公高见,一语中的。寻常百姓,确是无此能力,各地官府,大多也无此财力。如强以役催之,又恐激起民变。”
黄来福沉吟道:“或许,各甲各里百姓,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出钱同力,这样人多财足,或可办理。”
叶梦熊想了半会,最后叹道:“难啊。”
只有李如松眼光闪动,他身为宣府镇总兵,兵多粮足,控制众多的军户,五寨堡的方法,对于他来说,或许不是问题。
随后众人又在黄来福的带领下,参观了五寨堡各个作坊,冰库,各食品厂,特别是五寨堡肥料作坊,让各人惊奇,这里生产的各种农田肥料及杀虫剂,让各人大开眼界。
怪不得五寨堡年年大丰收,有了完善的水利guàn溉系系统,又有了各种的肥料及杀虫剂,想不丰收都难。李如松己在盘算,将来是否要向五寨堡购买一些肥料,将来作为屯田利器。
还有五寨堡毛纺厂,也是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厂内高达数千人地工人。让叶梦熊等人有些不知所措。以往他们见到的作坊,最多几十人,哪见过这么庞大的人流的?他们只听说在江南,才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厂房,在北地,听都没听说过。
叶梦熊有些不安道:“黄将军。如此多地工人聚在一起,可否会闹事?如有居心叵测之徒煽动,怕又是一乱源啊。”
黄来福笑道:“熊公过虑了,这些工人来到五寨堡,只是为了挣一些钱粮养家活口,他们是不会毁了自己的谋生之路的。再说了,我五寨堡大军就在堡内,如有什么叵测之徒煽动闹事,我手中的钢刀火铳。可不是吃素地。”
马久英公公好容易抓到这个机会,忙道:“叶大人真是孤陋寡闻了,我五寨堡兴办毛纺厂也有几年了。几年下来,从没听说过厂内有人想闹事地。要知道,我们这毛纺厂,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进地,能进入厂内地,不知多少让人羡慕,她们才舍不得毁了自己的饭碗呢。”
听到马久英公公这样的语气,梅国桢立时变sè。李如松等人则是立时来了jīng神,站在一旁等着看好戏。
却见叶梦熊神情自若。只是笑道:“公公高见,老夫受教了。”
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两人对视着,只是相对呵呵呵,嘿嘿嘿而笑。
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叶梦熊等人,又在黄来福及以马久英公公的带领下,参观毛纺厂各处。马久英公公这几年对毛纺厂也倾注了很多心血,因此他谈起厂内诸事时。也颇有得意洋洋的感觉。
细心下来参观,叶梦熊等人自然是发现了许多好东西,各呢绒面料布匹不说,特别是那些山羊绒衣饰坐垫等,揩面如丝般滑腻,保暖华贵,叶梦熊,梅国桢等人,以往在各地购买这些商品时。都要花出很大的价钱。还经常有价无市。眼下这些物品就在眼前,各人都是睁大了眼睛。
各人感慨这种毛纺厂真是一种吸金怪兽。怪不得黄来福这么毫气。黄来福也是豪迈,在他们离开毛纺厂时,每人赠送了一套山羊绒产品,让众人欢喜无比,特别是一干武将,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只有马久英公公很不情愿。
接下来,各人又参观了五寨堡大果园,还有五寨堡大畜场,马蹄坡圈羊场。这里的一切,又是让众人啧啧称奇。参观这些地方时,各人普遍感到一股大气,似乎黄来福做什么事时,都是非常豪迈。那种大手笔,让各人有点自惭形秽,各人反思自己,以往自己做事是不是太小家子气了。
而且五寨堡大畜场,马蹄坡圈羊场中地地下暖圈,也让众人很好奇。还有畜丁们用土缸孵蛋,用索笼微蒸产出来的小猪小羊,也让各人大开眼界,原来还可以这样搞的,孵蛋竟不用jī妈妈。
眼下五寨堡地畜牧局局长是王启年,有这个养殖高手在,黄来福非常省心,各畜场、牧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到了此时,五寨堡共养羊四万多只,养猪二万多头,jī鸭无数。由于采用圈养带散养双重保险,加上防疫得力,所以各畜生的成活率,向来非常高。
各种圈养场,己经让人惊奇了,五寨堡散养的方法,也让众人大长见识,这里的牧场中,竟又分为一个个小牧区,小牧区中间是用一些刺树围栏隔开,然后每个牧区间放牧几天,又赶到下一个牧区中去。这些这些牧场中,竟又养着一些鹿和兔子,又让众人一阵奇怪。
叶梦熊等人所到之处,都觉得新鲜无比,自觉学到了很多东西。
现在的五寨堡军匠坊己经搬到了堡外,而且规模又扩大了许多,有军匠军夫达千人左右,每天这里都是叮当作响,制作火铳盔甲等,热闹无比。
对于叶梦熊,李如松等人的参观要求,黄来福也不藏私,带着他们一一看过。果然如黄来福在宁夏城所说一样,没什么特别,只是特别关注质量问题。稍微质量不过关的火铳盔甲等,决对不能验收。这才造成了五寨堡军队火器之利。
不过以李如松及叶梦熊的眼光,自然还是可以看出五寨堡军匠坊与别处不同地赏罚制度,原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只是各人想想眼下自己所处的环境,都是内心暗叹一声:“难啊。”
最后各人来到的是五寨堡大菜园。
大菜园在清涟山下,此时的时节。白菜,萝卜等,早己收完。眼下菜园中种的,都是一些耐寒型地蔬菜,如蚕豆、豌豆、荠菜等。
在这里,一片片篱笆与爬山虎围成的菜地,黄来福手压机井不时“哗哗哗”地流出了清澈的水,加上各水塘边种地榆树、桑树,柳树等。颇有田园景sè。所以在这里,颇有一些文人附风雅建立的草堂。
这种景sè,也是看得叶梦熊等人兴味昂然。毕竟他们也是文人。不过眼下天气慢慢寒冷,此时附风雅的文人己经慢慢变少,大家大多进堡去茶肆喝茶了。
此时在大菜园中活动地,除了园丁们外,就是五寨堡大学堂的学生们了。
五寨堡大学堂,在离大菜园不远的一座小山上,学堂四周景sè幽雅。大学堂自去年年底建好后,招收学生有一千五百余人,聘请教授、学正等五十多人。堪称规模巨大,为山西省之首。
这个学堂,是五寨堡人的骄傲,不过在确定大学堂的教学内容后,却引起了五寨堡及附近一些文人的议论,因为大学堂内除教习大明传统地礼、射、书、数课学外,还有农技,商业,武学等知识。这自然让许多文人们接受不了。一直靠着黄来福在五寨堡地威望。才压制下去。也有一些大学堂的老师停课表示抗议,不过都被黄来福赶走了。
在五寨堡大学堂内,劳动实践课是很重要地,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一块菜地,或是农田,果园等,或是进厂学习。每个孩子们,都要理论联系实际。亲自干活。特别是经过一年的教学后。眼下大学堂这个条例,己经很规范了。
这不。此时在一片菜地旁,就有一些孩子们在先生地带领下,蹦蹦跳跳地忙着什么,各人都是神情兴奋,说实在,比起枯燥的课学,劳动实践课非常受欢迎。每次来到菜地中,孩子们总是非常快乐,特别是看到自己种的东西慢慢成长,最后可以吃了,各人总是非常有成就感。只有先生们有些不情愿,认为是有辱斯文。
不过这个情形看在叶梦熊和梅国桢的眼里,却是让他们震惊无比,叶梦熊指着那些人,吃吃地对黄来福道:“黄将军,这是……”
黄来福哦了一声,笑着解释了一遍。
叶梦熊只是神情凝重地看着黄来福。
梅国桢忍不住道:“黄将军,你这不是有辱斯文吗?我辈学习圣人的微言大义,怎么能到这种地方来呢?”
黄来福微笑道:“农桑为国之根本,让学生们多接触农事,将来为国谋富,有何不可?”
梅国桢道:“那也不能让学生们在课中学习商贾之事啊。”
黄来福道:“圣人曾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商计不也是数的一种吗?至于武学,也可归为射、御之道。”
梅国桢皱了皱眉,叶梦熊叹道:“黄将军,你年少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千万不要走入歧途。”
黄来福道:“请教熊公,国朝每年应试士子数万,每年中举人数有多少?”
叶梦熊沉吟了半晌,道:“不到百人吧。”
黄来福道:“每年不到百人,有若千军万马过独立桥,过了,可称幸运。然余者士人中,有多贫寒之人,他们如不能中举,靠何谋生?我五寨堡学生将来也必是如此,千人中,不知有几人可中举?下官就是看到这一点,教习他们谋生之道,这样,他们就算不能中举,将来也可以在五寨堡谋到一个饭碗,养家糊口,这又何乐而不为?”
1...8687888990...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