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宁中南

    于是,两位社长做出决定,今天全部加班,接待读者。

    读者接待工作很简单,他们有的人因为看了文章很感动,一个人感动也就罢了,非要找人倾诉,找人倾诉也就罢了,偏偏要找上青年文摘编辑部,说他们做的好,说到感动处,一把鼻涕一把泪,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你们不知道啊,我们在北大荒,那叫一个辛苦。”

    “那是六九年,我刚刚从高中毕业,还没缓口气,就钻进去东北的闷罐车,两天两夜,北平转了躺车,再往东北,等到了北大荒,天南海北的知青聚在一块,刚下车,倾盆大雨,连遮雨的地方都没有……”

    没有上山下乡的人,听到这些,感觉很新奇,却体会不到其中的五味杂陈。

    林晓光虽然没当过知青,但对这些事情知道的不少,体会也有一些,但比不上亲身经历的人,不过数量大。

    每一个知青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但别的知青的故事,他们却不知道。

    而林晓光是知道的。

    他写关于知青的小说,目的很明确,打动这些人。

    隔一天,在学习班结束之后,清华文学社召开扩大会议的时候,他就说起这件事。

    “一本读物要有个定位,它的受众,也就是读者,是一个什么群体,为什么九月刊的青年文摘很受欢迎,因为我们打动读者,准确地说,是打动读者中的知青。”

    &n




第四十九章:统一战线
    1936年,在尚海的文学界发生两个口号之争,提倡“国防文学”的周扬一派,与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文学一派,进行过激烈的论争。

    这场论争,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深远。

    不丹买下许多人事纠纷,而且这论争本身,也反反复复,高朝迭起。

    延安时期,曾以革命阵营内部争论为由,假意抚平,等到十年运动时期,却以阶级路线问题,对“国防文学”口号痛加批判。

    但是,无论是支持哪一个口号的论争者,去着眼点大抵放在政治路线上,因此,政治上一有反复,是非标准就有不同,而人们往往则忽视一个问题,这是文学口号论争。

    鲁迅是谁周扬又是谁

    前者是文学家思想家,后者是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主席,由此可见这论争到底影响有多大。

    林晓光不怕文学路线之争,就怕文学被政治化。

    因为《武训传》,因为吴晗所著《海瑞罢官》,这都是前车之鉴,现在不是以前,可青年文摘引起的动静不小,学生们又比较冲动,万一将文学路线之争扩大化,引起上层注意,那时候就麻烦了。

    单纯就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化之争而言,他并不怕。

    这股来自于精英文化的暗流,不只是他感受到了,杨蓝也感受到了。

    隔天,林晓光请她们宿舍,这帮北大读者协会的创始人去吃饭时,路过红楼,便听到有人说很难听的话。

    他之前就小有名气,后来被传出是青年文摘总编后,更成为圆明园这附近的名人,来往北大又颇勤快,很多人不认识他,但也知道他这一号人。

    就比如五四文学社,没有几个不知道他的。

    这不,他们刚从那边过来,就有人看到他,故意高声说着:“现在这啥年头啊,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创办刊物,我们北大也就罢了,听说有理工科学校办文学期刊,真是令人贻笑大方,他们有几个懂文学的”

    林晓光笑容灿烂,就像没听到一样,继续和杨蓝吴倩说笑着,和几个女孩子一块离开。

    但是有人依依不饶:“有人想考北大中文系,连门都摸上,被称为清华叛徒,我看咱们北大也不赖嘛,这一个个的,吃里扒外,跟一个清华男生待一块,真是不知羞耻。”

    这话一出,别说是林晓光,杨蓝吴倩徐亦微几个女生,都生气了。

    尤其是大姐大丁抗美,柳眉倒竖,瞪着几个男生,冷声斥道:“谢晨阳,葛军,你们嘴巴放干净点!”【#  免费阅读】

    “我有指名道姓吗”一旁的葛军很是不忿。

    “你嘴上说的是谁,你心里自己清楚。”丁抗美怒视这几个工农兵学员,毫不留情地揭短:“你们一个个二十多的人了,自己长得丑,就别出来丢人现眼,更别嫉妒那些比你们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你们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玩你们那些幼稚的把戏。”

    这话一出,即便是谢晨阳,脸色也有些难看:“丁抗美,好歹都认识,你说这话,过分了吧”

    “过分”

    丁抗美更是生气:“要不是顾忌邵小兵的面子,我早抽你了。”

    谢晨阳气得脸色铁青,胸膛不住的起伏着,恨恨地瞪着丁抗美,终究是顾忌眼前这位的背景,要不然换别人,早抽过去了,女人他照打不误。

    “走!”

    这个世界,不是二元对立的,有的人喜欢青年文摘,有的人讨厌,有的人无所谓喜欢还是讨厌,这并不奇怪。

    经历这件事,丁抗美便有些歉意:“小光,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

    林晓光摇头轻笑:“没什么见笑不见笑的,说起来,要不是因为我,他们也就不会无端指责了,是我连累了你们。”

    人总是要顾忌身边人的看法,就拿杨蓝她们来说,身为北大的学生,却帮清华学生做事,临到头,还让清华文学社力压五四文学社一头,有点集体荣誉感的人,都会觉得不舒服。

    “唉!”



第五十章:文学路线之争
    对于挑起这场斗争的人,林晓光很是讨厌。

    不管是居于什么目的,比如是真的推崇严肃文学的那些文学青年,那就是单纯的文学路线之争。

    还是假借文学青年的名义,以集体荣誉为由,挑动五四文学社和清华文学社的战争,就像那天跑来质问林晓光的邓国庆,以及丁抗美认识的邵小兵,谢晨阳和葛军,这些是北平的清北文学社谁强谁弱之争。

    再就是,在清华文学社斗争中,失意下台的祁明远,不甘离开的范天明,还有心怀怨愤的周承辉,这些估计就是单纯的泄愤。

    林晓光感觉到反动派在合流,像官僚、买办、地主士绅一样的文阀、学阀以及失意社阀,联合起来,绞杀大众文学这个工农革命联盟。

    祁明远之流最卑鄙不过,邵小兵也没好到哪里去,至于文阀们,也不是纯洁无瑕。

    敌人来势汹汹,谁都感受到了,梁振道就宽慰他:“人啊,想要做事,肯定会遇到阻力,唯一不遇到阻力的,就是混吃等死,小光,你要撑住。”

    “我当然能撑住,我就是无语。”

    林晓光最近受到的压力很大,作为大时代的小人物,处在风口浪尖上,还真有点不淡定。

    “你说那些文阀们,你要写自己的严肃文学,你特么自己去写不就得了,偏偏还叫别人写,别人写个通俗文学,你就叽叽歪歪的,你看真正的大文豪,谁像你一样,鲁迅有指责过张恨水吗”

    最近,也有不少人说读者协会,就是清华文学社的狗腿子,陈一鸣作为读协社长听着也很是气愤。

    “这话我赞同,大文豪都是虚怀若谷的,他们即便不写通俗文学,也不会蔑视,只有那些半瓶水才晃荡,装什么大尾巴狼。”

    “还有那个谁说,有垃圾观众就有垃圾电影,有垃圾读者就有垃圾文学,我去年买了个表。”林晓光愤愤不平。

    “你看人家鲁迅,他母亲是张恨水小说迷,但他是个孝子,每逢张恨水新书出版,一定要买回去给他母亲看,鲁迅有说过读者垃圾,有说过他母亲没有审美吗”

    他忍不住生气,就是听到有人说,青年文摘就是垃圾,这特么怎么能忍

    有些人别的不会,就特么会扣帽子。

    大众文学和小众文学的区别,并不在于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

    艺术与思考,本来就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它处在我们队生活的本能需求之外,尽管某些人将其视作必需,严肃文学与纯文学天生就与追求享受消遣的大众相矛盾,大众文学,必将失去一些“内核”。

    但精英文学就能看不起市民文学吗

    装什么精英贵族,三代以上有几个贵族出身的你说北平紫禁城的那一家子吗对不起,那一家成为过去式了,那还有谁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崛起的湘军淮军集团,还是早已灰飞烟灭的北洋军阀,亦或者偏安于台湾的蒋氏家族

    谁特么是精英贵族,经过十年运动,谁敢堂堂正正的站出来,宣称自己是精英贵族

    “文学终究不能只是少数人的自嗨,想要时期发挥更大的力量,必然要走向通俗化的道路,更何况,青年文摘并不低俗,给大学生青年看的,能低俗吗最多不是纯文学而已。”林晓光坚定信心。

    青年文摘的事情,很是牵扯他一部分精力。

    最近这段时间,就为忙这件事,每天两千字的《英雄志》抄书活动,他都暂停了。

    心里有些烦,便想找人聊聊,想起还没有回来的傅老师,他迈动脚步走向教职工家属院,希望这一次会有人吧。

    上楼后,没料到,门还真开着。

    他敲了敲门,一边喊着青桐姐,准备进来,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出来,登时一愣。

    “呃……同学,我找住在这的人”

    “哦,你是我小姨的学生,名字叫林晓光,对吧”傅徽眨巴着大眼睛。

    “额,对,我是林晓光,你是”

    “我叫傅徽,徽州的徽。”

    这一家子啊,还真是,一个叫安庆,一个叫徽州,估计嫌徽州不好听,便叫傅徽,再有一个孩子,是不给应该叫傅合肥。

    “傅老师没回来吗”林晓光看向屋内。

    &



第五十一章:那座城那个人
    “迎江寺的高塔,返映着眩目的秋阳,突出了黄墙黑瓦的几排寺屋,倒影在浅淡的长江水里。”

    “无穷的碧落,因这高塔的一触,更加显出了它面积的浩荡,悠闲自在,似乎在笑祝地上人世的经营,在那里投散它的无微不至的恩赐。”

    林晓光翻看着郁达夫的小说《迷羊》,想象着秋日的宜城,想念秋日的人。

    时隔一天之后,他再次来到这里。

    “小光哥,我写完了。”傅徽坐在书桌前,放下笔,将练习递给他。

    林晓光合上发黄的书籍,接过试卷,审视着地理和历史练习。

    不得不说这俩兄妹是一对奇葩,男的理科差的要死,女的文科差的要死,不过相对来说,理科要比文科难,所以傅徽的学习要比傅安庆好一点。

    这学期她才上初二,历史讲近代史,地理讲中国地理。

    很简单的内容,林晓光并不觉得有什么难的,照他的想法,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下点苦功夫,都不会学很差。

    既然傅徽学的很差,她又不是低能儿,那无疑就是不感兴趣。

    所以,他也不打算按照课本来讲。

    “徽徽,你对历史和地理很讨厌吗”他尝试着和初中生深入沟通。

    “也不是很讨厌,就是背的东西太多了,而且,我对历史和地理不感兴趣。”一想起这事,傅徽就觉得烦。

    一听她这么说,林晓光就笑了。

    作为一个高中老师,他从教三十余年,接触过的学生数不胜数,傅徽这样,也不是没见过。

    很简单,她这种表现,其实是成绩驱动。

    也就是说,她因为理科方面的成功,而获得学生和老师的尊重,更愿意在这方面花时间和精力,文科方面收获失败,所以不愿意学习,此消彼长,她越来越对理科感兴趣,对文科越来越没兴趣。

    不管能不能学好,只要心理有一点抗拒和排斥,能学好才怪。

    “你去年还没学地理历史那会儿,对它们还有兴趣对吧”

    “你怎么知道”

    林晓光轻笑:“那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你没有学过地理和历史,这一年,你都没有经历过,你还是在去年刚上初一那会儿,你现在在宜城而不是北平,可以吧”

    傅徽有些不解,皱着眉头:“怎么假设”

    “你想象一下,长江边的迎江寺,高高耸立的振风塔,安静流淌的皖河,清澈见底的菱湖,河边的水牛和天鹅,巍峨雄壮的司空山,明快朴实的黄梅戏,侉饼油条,山粉圆子烧肉,你是一个刚刚小学毕业的学生,无忧无虑……”

    林晓光还在轻声说着,傅徽却闭上眼睛。

    “很好,就这样闭上眼睛,慢慢回忆,听我慢慢说。”

    “你小时候有没有想过,长江为什么总是从西向东流,宜城这座城市它是怎么来的,它的过去发生过哪些事情,为什么它很少下雪”【 ¥免费阅读】

    “你知道迎江寺和振风塔怎么来的吗你知道天仙配和女驸马的由来吗你想听、邓稼先、张恨水、张廷玉的故事吗”

    “你的名字,徽,全国有个县就叫这个名字,你知道它在哪吗”

    林晓光像是在催眠,循序善诱。

    “小光哥,我不讨厌历史和地理了,你告诉我这些故事吧!”良久没听到他的声音,傅徽睁开眼。

    林晓光终于笑了。

    “好,那我来告诉你,徽是江淮省的简称,中国有个徽縣,但它却不在江淮,它在西陇。那我问你,中国有个陇縣,陇是西陇省的简称,你觉得陇縣在哪”

    傅徽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问他:“小光哥,我能看地图吗”

    “可以。”

    没有大地图,她盯着一张省级行政区划图瞅着,上面当然没有县级行政区,于是便试探道:“陇縣在江淮”

    “错了,它在西陕,我就是西陕人。”

    傅徽有些垂头丧气。
1...1314151617...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