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徐盛顿时头大如斗,他小子居然想把人家姑娘第一次留客伴宿的好事给搅了,心急点的男客岂不要气死
朱慈烺听后暗暗一笑,也拿他没办法,李少游一遇到漂亮姑娘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与平常在军中时不言苟笑作、战勇猛时判若两人。
朱慈烺一行人走到园子中一处楼楼阁前时,立刻有看门的小厮赢了上来,恭敬道:“敢问公子可是受金陵四公子邀请前来为方公子践行的”
“金陵四公子原来复社在这里有个集会......”
朱慈烺早就听闻金陵四公子的名头,他们也称复社四公子,分别是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冒襄。
四人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在江南士林中的影响力很大,也是复社的第二代领导人物。
大明科举以八股文取士,读书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而以江浙一带尤盛,复社就是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的,有三千多名青年士子组成,声势遍及海内。
不过复社是继东林党之后又一重要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文学社团,朱慈烺对他们早有关注,这帮人的影响力太大了。
复社一共举行了三次大型集会,吴江尹山大会、南京金陵大会、和苏州虎丘大会,每逢春秋集会时,青年士子们衣冠盈路,一城出观,在江南的影响力极大。
尤其是近几年,许多复社成员相继在恩科中登第,声动朝野,许多文武将吏及朝中士大夫、国子监中的生员,都自称是复社创始人张溥的门生。
去年之时,在南京的复社士子不满南京兵部侍郎阮大铖招摇过市,贪赃误国,曾联名写出《留都防乱公揭》,公布阮大铖的罪状,让阮大铖在南门外山里躲了好久,一直不敢进城。
朱慈烺看向小厮,笑呵呵道:“是的,本公子是受邀前来为方公子践行的。”
小厮见朱慈烺这身行头打扮不俗,言语间的气质一看就是富家子弟,又带着一众随从,心下不敢怠慢,连忙低头引路。
朱慈烺一行人进入第三重院子,发现里面居然是一处有着假山水带的园林,里面几乎都是青年士子。
这些青年士子穿着倒是正常,没有像其他读书人那样身着女装,可见复社士子还真是主张兴复古学,有点意思。
最终小厮将朱慈烺引到了一处二层小楼中,里面又是一番天地,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nbs
第426章 有个找死的家伙
金陵四公子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希望朝廷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
当然了,这是他们自己喊出的口号,其实说白了,屁点实质性的建议都没有。
复社主张免除积欠的租税,抬高废员的地位,撤掉镇守太监,停止内操,其实是代表了“吴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的利益。
不过他们与江南一带依附工商业的市民阶层关系密切,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官的都不愿招惹他们,当年内阁首辅温体仁想拿他们开刀,结果被朝中势力阻止了。
复社不仅金陵四公子出名,还有很多大佬,比如黄宗羲、顾炎武等人。
翩翩佳公子黄宗羲晃着已经有些微醉的身子走了过来,道:“朝宗兄此言差矣。”
众人看向他,侯方域也是好奇道:“太冲兄有何高见”
听侯方域称对方为太冲,朱慈烺就已经知道他是黄宗羲了。
传闻黄宗羲天赋异禀,不但精通儒学,还懂得天文地理、数学物理、连经济学都涉猎极广,据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他不知道的。
当然了,面对前知五千年,后晓四百年的朱慈烺,他还显得嫩了些,朱慈烺随便列举个飞机、潜艇他就不知道......
不过黄宗羲在朱慈烺刚穿越那年就已经在京师出名了,当时黄宗羲才十八岁,他爹是东林七君子”之一的黄尊素,被魏忠贤和崔呈秀整死了。
崇祯上台后,除掉了魏忠贤和崔呈秀,并对阉党余孽进行了会审,黄宗羲出庭作证,见害死父亲的凶手他毫不生气,回话作证一套流程平静的走完了。
审讯完了也不走,黄宗羲当场抄起袖中藏着的锥子奔着锦衣卫二把手的许显纯,直接把他给扎死了。
搞完后黄宗羲又奔着第二个杀父仇人,对着崔应元拳打脚踢,把姓崔的打了个鼻青眼肿不说,还生生扯下了他的胡须。
当时刑部大堂里主审官和陪审人员非但不阻止,还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连崇祯事后都叹称其为“忠臣孤子”,黄宗羲一下子就火了,人称“姚江黄孝子”。
按道理这么大的名声,火了当官会蹭蹭蹭的往上升,然而黄孝子愣是没考上,与官场无缘了,只能参加复社抒发下爱国情怀,继续与人切磋学问。
众士子见这位愣是没考上的黄孝子反对,也都好奇了,暗道你学富五车都没考上,还要替科举制说话
黄宗羲放下酒杯,道:“科举固然不好,但大明的教化制度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朝廷设立社学不应该为了养士,更不应该为了科举!”
有士子道:“读书不就为了当官吗,那你说社学应该为了什么”
黄宗羲端起酒杯自斟了一杯,一口闷下,接着道:“朝廷设立社学应该形成良好的风尚,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之气!”
众人面露奇色,多表现为不敢苟同,侯方域则呵呵一笑,道:“太冲兄,吃菜啊,别光顾着喝酒!”
雅室中的朱慈烺闻言,面露惊叹,这黄宗羲的教育思想这么先进
朱慈烺通过历史了解,黄宗羲在南明时期当官,其政治表现和其他东林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视野狭碍,思想顽固,观念偏激,但偏偏又自以为清高道徳,自以为是,眼高手低。
终南明一朝,他都没有为朝廷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算是东林党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只顾内斗拖后腿。
但不可否认,黄宗羲虽然在政治的表现幼稚得连儿童都不如,但在思想学术上确实达到了中国古代最高境界。
朱慈烺陷入了沉思,一个优秀的思想家未必就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晚晴时的康有为就是典型,还有不放便透露名字的某某人。
见众人不屑,黄宗羲再次放下酒杯,便作势不满想要离去。
方以智连忙道:“太冲兄这是去哪里,佳人马上就要来了,是李香君哦!”
黄宗羲身形一顿,不过还是兀自下了楼去。
侯方域连连摇头道:“这个黄太冲,太冲动了!”
接着他又挑起的话头发表高论,这次聊的话题是皇太子朱慈烺和天武军。
方以智接茬感叹道:“皇太子年纪轻轻就带着天武将士平流荡寇,收复辽东失地,真乃英明神武之君,此番来南京监国,恨不能觐见。”
四公子之一的冒襄摇头道:“方兄忘了皇太子是如何对待我们江南乡绅的亦或是忘了他如何抢掠晋商的这是在挖咱们士绅的根基啊!”
方以智避而不谈皇太子,又道:“自万历朝以来,江河日下
第427章 杀杀江南才子的锐气
媚香楼,是秦淮河边名楼之一,里面的姑娘各个都是多才多艺,有几个绝色的更是清倌人,才华横溢,卖艺不卖身。
像朱慈烺所在的这栋楼,是江南名士们吟诗作对讨论学问的地方,兼顾有社交和文化场所的作用。
也有达官贵人,富商豪客来这里主要目的是为了社交,满足文化生活需求,并非是只为满足身体的需求。
当然了,士子们做学问的同时偶尔也看看美人,相比与同姓吟诗作对,他们更喜欢和这里的姑娘们淫诗作对。
也不知道这媚香楼的老鸨有什么后台,从教坊司弄来了不少犯官的亲眷,经过她一番调教,各个姑娘都变得精通琴棋书画,兼之一个个娇滴滴的作派,很是勾那些士子们的魂。
对于大明的士子才子们来说,想玩姑娘并不是难事,只要有秀才功名,自然有地主大户送钱赞助,来秦淮河畔潇洒一晚还是没问题的。
读书人自古就有些自持身份,玩也要玩高档货,普通青楼里的那些胭脂俗粉他们很难看得上,最主要的是和凡夫俗子共用一女,这个捅捅,那个捅捅的,太失读书人的体面了!
因此,江南的士子们喜欢来媚香楼后院这等高档的地方,即便知道这些姑娘看得摸不得,也心甘情愿的往外掏银子,就喜欢乐在其中这股劲。
用朱慈烺的话来说,就是贱皮子,舔狗!
“李香君来了!”
随着一声不知名士子的吆喝,众人齐齐转头望去,只见二楼北面空出的一片位置中悄然走入一名怀抱琵琶的女子。
朱慈烺也偏头看去,乍入眼帘的犹如一副古典仕女图,女子素衣如雪、淡雅梳妆,虽隔着帘子看不清那女子的脸蛋,但那身段儿行止有韵,还有那若隐若现的脸蛋,如一轮明月清辉照耀了整座媚香楼。
朱慈烺暗道,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果然不负盛名,单是那举止、气质,已是雅致不俗。
在秦淮八艳中,李香君的样貌和才气虽然排不到首位,但她却高居秦淮八艳榜首,她之所以声名远播,主要还是她对爱情的忠贞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
秦淮八艳之所以在后世名声响亮,除了相貌,更多的是她们留下了众多文学、艺术佳品,以及在家国危难之际保持了民族气节。
朱慈烺身边的几个年轻将领早已蠢蠢欲动,皆是伸头凝神望去,只有吴忠最为镇定,无论对方美也罢、丑也罢,早就跟他没关系了。
复社的一干士子们虽表面装的一本正经的,但其实内心早已按捺不住了,以侯方域最为心切,他哗啦一声打出绘着桃花的折扇,妆模作样的轻扇了几下,想引起李香君的注意。
李香君年芳十七,她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隔着帘子对众人行了个柔美的万福礼,开始坐下摆开琵琶奏唱。
李香君自幼跟人习得艺家诸艺,音律诗词、丝竹琵琶无一不精通,尤擅南曲,歌喉圆润,深得四方游士追慕。
此时她弹唱最擅长的《琵琶行》,歌声甜润,更是引得在场青年士子们的倾慕。
方以智忍不住赞叹道:“串插甚合局段,苦乐相错,可师可法,而不可及也,李香姑娘真乃才女!”
侯方域也摇头晃脑道:“李香姑娘琴艺超绝,声圆甜润,恨不能日日倾听!”
李香君又名李香,是媚香楼的镇楼之宝,平日不轻易与人歌唱,若不是李香君的义母李贞丽与方以智私交甚密,她说什么也不会当这么多人的面轻易献唱。
曲毕,李香君准备离开,立刻引起了一众青年士子的嚎叫:“李香姑娘,别走啊,再来一曲啊!”
侯方域也是急了,立刻伸手道:“姑娘留步!”
李香君身形一顿,转过头来,轻轻抚开珠帘,美眸瞧了他一眼,娇声娇气道:“公子何事”
美人一视,侯方域心中大动,感觉自己快飘了,连忙作揖道:“在下金陵侯方域,姑娘可愿与在下一起说诗论词,切磋曲目”
此话一出,立刻引
第428章 玩不起?
李香君与侯方域《桃花扇》的故事家喻户晓,如果不出意外,二人今日会看对眼。
不过遇到朱慈烺,侯方域这个扑街货注定要扑街。
金陵四公子中,侯方域的品性最差,历史上清军入关后,陈贞慧隐居不出,冒襄放意林泉,方以智出家为僧,三人皆是不仕满清,唯独侯方域参加了满清科考,还为满清入主中原出谋划策,为时人所讥。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朱慈烺却不认同,陈圆圆跟了孙应元,每天不是照样甜蜜蜜的吗
朱慈烺决定了,侯方域与李香君的姻缘,他断定了!
朱慈烺会心一笑,心里已经有了算计,呼道:“拿笔来!”
他来到雅室中的一旁小桌案前,吴忠会意,忙摆开小桌案上笔墨纸砚。
朱慈烺提笔,一气呵成写出了一首诗,将之递给赵景麟,笑道:“速速背下来,去露脸吧!”
赵景麟接过一看,顿时喜笑颜开,对朱慈烺拜了数拜:“多谢殿下大恩!”
朱慈烺摆了摆手,笑道:“快拉响铃铛,别让人家捷足先登了!”
赵景麟今年二十五岁,是勇卫营的老人,最早追随朱慈烺,也是天武军狙击大队最早的队长。
赵景麟凭借着高超的枪法多次射杀敌军大将,阿巴泰、老回回等人都死在了他的枪下,被朱慈烺钦封“神射手”,现担任天武军旅帅,自领一军,是朱慈烺倚赖的天武军年轻一代。
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引得楼中众人纷纷侧目,朝朱慈烺所在的这间雅室看来。
赵景麟走出雅室,高声道:“李香姑娘,某不才,想来一试!”
“这人是和那武夫一起的,莫非也是天武军的人”
“应该是,那这家伙的气质,一看就是武夫。”
一众才子议论纷纷,有人投去了不屑的目光。
侯方域见他身穿布衣,一挥桃花扇,嗤笑道:“你来你是何身份,也敢来此处扰乱盛会,亵渎李香姑娘”
赵景麟微微一笑,道:“我乃天武军旅帅,朝廷钦封神机将军,领从一品荣禄大夫,比令尊昔日任职的户部尚书官阶还要高一级,身家如何不行”
楼中一片哗然,任谁也想不到这位年轻武夫的身份如此高,连李香君都是一脸讶然的瞧了瞧赵景麟。
被当场打脸,侯方域脸色难看,嘴角微微一抽,哼声道:“不知你会些什么,来此地不但要有身份,还要德才兼备,肚子里没点墨水,可别来丢人现眼!”
赵景麟是狙击手出身,心里素质极高,他含笑道:“不劳侯公子操心。”
李香君见他是朝廷高官,又年轻英俊,颇有风度,一副儒将形象,含笑启口道:“请将军赐教。”
赵景麟微微点头,一抱拳,道:“赵某献丑了!”
一众青年士子看向他,有人不屑,有人等看笑话,侯方域则是冷笑连连,看他如何出丑。
赵景麟缓缓平复心中的惊喜,轻轻踱步道:“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好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