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洛娜215
两条狗狗坐镇下怎么还有老鼠敢进来?这怕是长了豹子胆吧?
真相很快揭晓。
荀岏接过夏东篱的手电筒,沿着竹钢地板照了一圈,然后他来到了靠近水池的那半边,取出螺丝刀将地板卸了几条下来,露出了底下的土层。
夏东篱凑过来一看,顿时感觉有些毛骨悚然。
这块地面下散落着蜗牛壳,还有一些昆虫的翅膀、动物的骨骼还有些果核,一看就是某只动物的饭堂。
其中蜗牛是本地最常见的灰壳蜗牛和百壳蜗牛,粗略一数居然有二三十个,还不包括一些已经碎裂的壳子。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_297
“这是什么虫的翅膀?”夏东篱拿小镊子捡起来一片翅膀放到地板上。这翅膀特别小,呈长条形,夏东篱感觉自己好像看到过这造型,有点像是蚊子?
荀岏凑过来一看,很肯定得说:“是白蚁。”
“白蚁有翅膀?”夏东篱愣了一下,随即想了起来,“哦对,它们发情期的时候好像是有翅膀,据说是定居后翅膀会掉下来……等等,这些白蚁不会是在我们这里定居了吧?”
夏东篱感觉整个人都有些不太好,他有些迟疑地看向了自家的木地板,仿佛能从竹钢坚硬的表面看到里面的白蚁王国。
事实上,竹钢的硬度是相当可观的,虽然原材料是竹子,但宣传说这种新材料的单位重量强度能够达到钢材的2.5倍。
虽然需要注意单位重量这个前提,但用下来这段时间夏东篱觉得这东西的确不错。而且当初在安装时候,工程队用来锯竹钢的工具是合金刀具,让夏东篱更觉得这东西硬度可观。
但人就是这样,哪怕知道这东西硬度足够,却还是会因为它的原材料是竹子就开始思考这玩意能扛过白蚁的侵蚀不。
白蚁可是建筑最大的敌人,不要说木料,就连混凝土和岩石它都能靠着蚁酸给腐蚀掉。
不想那么多,夏东篱迅速掏出手机开始搜索白蚁的最佳防治方法。后来还是荀岏的最新发现安抚了他——他在残渣堆里找到了疑似白蚁残骸的东西,说是残骸,其实就是被吃到一半的尸体。
但有尸体在就是个好迹象,说明这儿曾经出现过以白蚁为狩猎对象的动物。
吃蜗牛白蚁的是什么动物?还有这个奇怪的条状物……夏东篱拿着树枝挑起了一个呈长条形的残骸,因为它没脑袋所以增加了辨识的难度。这东西就泥鳅那么长,骨头的模样倒是有些像夏东篱吃过的鳝鱼。
“是小蛇。”荀岏凑近看了一会后判定道,两人面面相觑,同时说出了一个嫌疑人,“刺猬!”
“我们这里住进来刺猬啦?”夏东篱赶紧拿手电筒就着被掀开的地板下照,试图找到那东西的身影,表情是十足十的惊喜。
刺猬这种动物看起来可可爱爱,小手小脚软肚皮,唯一的攻击性就是一身的尖刺。乍一看是将所有的生存点数都集中在了防御上,但如果看过它们捕猎手段就知道其实它们是一种以防带攻的动物。
虽然大部分人都因为小时候看过刺猬背着果子的连环画觉得它们是素食主义者,但刺猬其实是吃肉比较多。
而且它们基本不太挑食,幼鸟、蛋、小蛇、昆虫都是它们的狩猎目标。尤其是蛇,它们在对付同体型的小蛇上简直具有天然优势。
刺猬身上尖刺可以为它们抵挡住大部分狩猎者的攻击,同时也能够帮助它们狩猎。
如果是刺猬家族的话,它们甚至可以一起挑衅一条大蛇。毕竟蛇最强的攻击战术——缠绕和啃咬对刺猬都是无效的,而且刺猬可以扛住一定的生物毒素,一般的蛇毒甚至会变成给它们的尖刺增加上毒buff,帮助它们抵御下一个敌人。
东北有“五大仙”的说法,“狐黄白柳灰”中的白仙指的就是刺猬,五大仙中也唯有白仙是最温和的,这可能也和它们的原型最可爱有关。
就像夏东篱,刚听到家里有老鼠那就是喊打喊杀,现在听到家里有刺猬,那就是怀揣着看热闹的心态想要看看新邻居,哪怕这个新邻居身上其实也会携带病菌和寄生虫,但心情就是和刚才完全不同。
这大概就是颜值带来的区别。
咳咳,当然也不只是颜值啦,主要是工作力的差异。刺猬可是实实在在的益兽,它们虽然也会偷吃些瓜果蔬菜,但它们没有储粮的习惯,所以能吃得也没错少。
这点损失比起它们吃掉的东西来说实在是差得太多了,一只刺猬一天就能吃掉几百条虫子,而且大部分还是虫蛹,一家子刺猬就能保护好几亩地的安全,还无毒无公害。
别的不说,单单冲它吃了白蚁夏东篱就要给它点个大大的赞。
不过那只刺猬灵活度十分可观,在两人这么一耽误间早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
“希望没有惊吓到它。”夏东篱有些蔫蔫地说,“可别搬家啊,我们家的虫子都靠它了。”
这可是他们家黄金vip房客,是夏东篱家那么多小动物中第一个主动自觉交房租的小动物,这么优质的房客怎么说都是要挽留一下的。
夏东篱捻起了那个被他强取豪夺得来的小果子,细细看了下,又递给荀岏辨认,然后二人齐齐将目光转向了大米。
“米宝,来。”夏东篱和颜悦色地冲着家里的爱犬招招手,然后将果子递给大米,“大米乖,找找看它的主人在哪?”
大米汪十分认真地嗅了嗅,然后骄傲地挺起胸脯,一脸自信地“汪”了一声。夏东篱大喜,撸了把狗头后就跟着大米走。
走着走着,二人就走出了小院,最后往小水池的下游去了。
这条路夏东篱并不常经过,因为附近的坡比较陡,也没什么开发价值,但当初在建造小水池的时候,夏东篱为了防止水池溢水在这里建造一条水道。
早期他在这条粗糙的小道里铺了没用完的土工膜,不过在经历过一次大风后这些土工膜被石子所取代。
别看石子之间有各种缝隙,长着要漏水的模样,但是只要把土层压压实,再往石头缝隙里摔入泥巴,它就会形成一个相当密实且防渗的空间。
农田里的引水渠基本都是这么做的,这样的水道只要不干涸到发裂就不会渗水,后期的维护成本也相当低。
在挖水道的时候他倒也没多想,只是单纯想着把水引到距离小砖屋远一些的地方,防止地下水侵蚀到地基,所以水道造到一半他就停手了,但在小水池开工半年后的现在,这条水道周围却是变了一番模样。
在水道停止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小水洼,面积只有脸盆那么大,周围坑坑洼洼,看着像是被动物刨出来的。
里面虽然只有浅浅的一层水,但周围明显的动物足迹以及水里还飘着的一片鸟羽,足以证明它有多受周围小动物的欢迎。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_298
野花野草甚至于小浆果沿着水道一路生长,甚至边上还有了小号的灌木丛。可能是因为他们家水池不是天天都有富余的水资源泄水的缘故,连水道里的石子间都长出了一些草本植物,夏东篱甚至看到了一丛狗尾巴草中一闪而过的白色身影,看模样像是正在带孩子的某种禽类。
这是他一直没有注意到的角落。夏东篱还记得在铺设水道时候这儿一片死寂的模样,但似乎就在不经意间,这儿就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夏东篱一边惊讶于这儿大变样的场景一边有些纳闷,刺猬不是夜行性动物吗?大白天的这么活跃的吗?被吓了一下就跑了这么远?
正在他怀疑大米是不是给他带错地方的时候,就见前头领路的大米汪停下了脚步,它十分骄傲地冲着夏东篱叫了一声。
夏东篱看到了一片小绿灯笼,顿时有些无语。
好吧,大米看来是理解成了他要找这个果子了。不过来都来了,看到这个标志性的形状夏东篱顿时就想起来这是什么果子啦!
因为他曾经吃过这个亏。
当年有一种水果以极高的逼格以及特殊的名字横扫水果市场,它的名字叫哥伦比亚龙珠果,一斤能卖到二三十块,而且大部分都是在秋冬季上市。
在大棚蔬果以及进口蔬果还没有那么流行的当年,这种水果靠着其明艳动人的外貌以及甜中带酸的口感一度成为春节送礼佳品,后来夏东篱才知道这就是东北特产的姑娘果,学名叫菇娘,在东北5块钱就能买到一大袋。
不过他记得这东西是黄色的,而且在冬季上市的啊,难道是红色的品种现在就熟了?
夏东篱一个没忍住,挑了一颗将外皮扒开,发现里面的果子绿中带红,一看就是没熟透的。他想了想,小心翼翼地将果皮咬开,就那果汁接触到牙齿的一瞬间他就感觉到自己的灵魂都要升华了,又酸又涩又苦,特别难吃。
但是味道闻起来的确和那个被他抢走的小果子差不多。
好吧,那只刺猬看来是经历了一番挑细选,在这些没成熟的姑娘果中挑出了一颗少有的成熟果子,哼哧哼哧跑了好几百米,结果惨遭抢劫……
真的是特别惨啦!
夏东篱感觉自己有些心虚,但他觉得自己是真的没办法从这一丛穿着衣服的果子里挑出成熟的那个,所以他准备用自己的方法补偿。
他再次打开了自家繁殖箱,挑了几条化蛹的大麦虫盛在小盘子里,然后放到了被掀开的两块木板下头。
大麦虫化蛹和蚕宝宝不同,它是不结茧的,蛹虫只上半身比较坚硬,下半身却是柔软的,所以它没有运动的能力,放在小碟子里不用担心虫子逃走。
当然,为了确保租客对他这个房东的歉礼满意,夏东篱在地板上放了一个小雪人,然后将镜头对准了缝隙处。(喂!)
荀岏过来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小夏同志撅着屁股在地板上一边看手机一边调整探头,但因为小雪人的脸是圆的,他调整得相当艰难。
他愣了愣,在夏东篱边上蹲下身:“阿东?”
“小岏!”青年有些狼狈地坐起身,他揉了一把脸,咬牙道,“你那个陶泥还能用吗?借我用一下!”
于是,当天夜里,阿刺迈着犹豫的步伐向着自己的食堂走去时显得有些紧张,白天的时候人类似乎发现了这儿,它觉得这儿已经不够安全了。
但是偏偏,它灵敏的嗅觉告诉它这儿有食物的气息。
阿刺这几天都没有填饱肚子,这里原来是个食物充足的好地方,但先是来了会和它抢蚯蚓吃的乌鸫鸟,后又来了饭量非常大的蜻蜓,最近就连和它食谱重叠了一大部分的乌鸦都来了。
阿刺的行动速度缓慢,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自己是夜间狩猎而且主要以昆虫的幼虫以及蠕虫为食,而夜间其余的动物都是休息的,没人和它抢食物。但成虫都被那些竞争对手给吃干净啦!哪来的幼虫哟?
所以阿刺不得不将狩猎对象转向了味道其实没那么好的蜗牛。哎,它其实真的不太喜欢吃蜗牛的。
但现在,蜗牛也快被它吃完了,所以白天的时候阿刺不得不跑到外头找了些果子吃,哪知道就是那只果子暴露了它。
嘤嘤嘤,现在应该怎么办?它闻到了食堂里有人类的味道,但是那里也有虫子的味道啊,还是化蛹期的,这时候的虫子最好吃了,好想吃啊。
阿刺在原地转了几个圈,最后还是没能忍住,向着小饭堂靠了过去。远远地它就闻到了异样的味道,原本已经记熟的路面也多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阿刺靠过去摸了摸,触觉有些奇怪,有些粗糙,但也有些地方滑滑的。阿刺很快就不感兴趣了,它小心翼翼地摸到了盘子,伸出小爪子快速捏起了一只正平躺的虫子,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虫子塞到了嘴里。
唔嗯!这是什么虫?好好吃啊!这里居然还有这种虫子吗?以前怎么没吃到过呢?
小爪子探呀探,很快摸到了第二只虫蛹,阿刺赶紧抓过来塞进肚子里,同时它的爪子摸向了第三只。
刺猬家族的家训,只有吃到肚子里的虫子才是属于自己的好虫子!别看刺猬平日里动作缓慢,但论吃饭速度它可是不输给任何人。
在小碟子里摸来摸去确认没有更多之后,阿刺失落地回了家。
然后第二天,它晚上起来工作的时候发现门口又出现了几只虫子。
第三天……第四天……
嗷!这是什么神仙地方?
阿刺嚼着香喷喷的食物,开始考虑要不要将自家的亲戚一起带过来了。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_299
于是,又过去三天后,被夏东篱放置在地板下头的监控探头为他清晰地捕捉到了刺猬大军浩浩荡荡迁移的场景。
大刺团带着小海参浩浩荡荡走过来的场景,简直可爱死啦!
作者有话要说:来之前:
阿刺:这里有好多好多吃哒!特别好吃特别多。
来之后:
冻梨:的午餐是不能多吃哒,还是要努力干活哟!!
阿刺:qwq
第135章
东北的夏季总是特别短暂,过了夏至日后,随着日照时间渐渐变短,气温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七月到八月间,北方度过了一段间干间湿的艰苦岁月。
别误会,所谓的间干间湿指的是前两周还滴雨未下旱到要抽水灌地,下一周立刻暴雨倾盆,涝到要挖沟排水的极端气候。
洪水预警和干旱预警互相蹦迪,就看谁先能跳下一等,这种极限气候不光光是植物动物,就连人也被折腾得不轻。
而在这全省紧张的气氛中,小锦村就是属于比较异样的一个。
虽然大家每天起床看新闻或者看手机的时候也都能看到各种警报,打电话聊天时候也能听到别人家过得有多艰难,但在小锦村……还真没什么实际感觉。
旱也是旱的,好多天没下雨也是真的,但就在别的村已经开始为了这家抽水多那家抽水少闹起来的时候,小锦村却依然过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日子。
他们村一团和气的模样其实也挺惹人瞩目的,很快就有各村的村民闻讯赶来,尤其是小锦村的下游村民,不过他们来的时候气势汹汹,回去的时候却有些灰溜溜。
作为下游村民,他们来的目的自然是抗议小锦村拦截了太多灌溉资源,以至于他们村的水不够用了——这也是每个下游区居民的苦逼之处。
因此他们来的时候多少有些气势汹汹,结果到了人小锦村一看人家的表,如果排除抽地下水和河水灌溉的话,其实人家的水和他们的水用得差不多。
但之所以小锦村人能用差不多的水资源供应全村,而他们却互相打飞狗脑子的理由,是因为几年前他们全村大部分的农作物土地都铺设了滴灌系统。
小锦村农户们的滴灌系统正是之前陈粒给夏东篱安利过的那种贴片式滴灌带,这东西到了冬天不用的时候可以卷起来,到了灌溉机一拉一扯就能沿着农作物的生长方向铺开,再对准需要灌溉的植物根部位置打个洞通水就行。
滴灌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让土壤完全湿润,以此让根部吸饱水,而且滴灌的渗透方向是向下渗透,它在土面表面的湿润区其实很小,所以即便是到了日头最大的时候土壤表面完全被烤干,土中层和下层的土壤也还是湿润的。
这就像是个小空调房一样,保证了根部的寒凉。
下游村民看着小锦村人给他们展示的水闸和藏在茂密植株里头的灌溉带,心情别提有多复杂了。
“哎呀,宋村长,你们铺了这好东西怎么也不和咱们说一声,大家都是邻居,以后共同进步嘛!”下游村的一个村长酸溜溜地说。
小宋村长笑得极其阳光灿烂:“吕村长贵人多忘事啊,这我们前年春天不是还做过工作经验分享?主题我记得是……”
他目光征询地看向小李助理,小李助理随即灿烂一笑:“《关于鼓励村民开展滴灌管道铺设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发表在前年5月的省公众号上,吕村长当时可能比较关注我们工作开展时候的教训,没多注意经验吧。”
这话可说得相当不客气了,就是指着吕村长说他当初只顾着看小锦村的笑话了,吕村长一张脸顿时就涨成了猪肝色。
夏东篱第一次看到小李助理这么有攻击性,以前一直和和善善的一张脸都成冰山样了,原本在村子群里看到下游人来闹事于是来准备舌战群儒的夏东篱立刻缩回脑袋,向着自己熟悉的大海叔凑了过去。
然后他就在大海叔口中听到了两个村当年的一番爱恨情仇。
鼓励村民铺设滴灌管道这件事情是小宋村长毕业后做的一件大事,也是小李助理被拉过来后两人齐心协力做的第一项政绩,从现在看效果是十分好的,但当时可不是。
滴灌当然是一件好事,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嘛,但说实在的坐拥丰沛灌溉水源的小锦村其实并不差这点水资源。
当时大部分村民在灌溉时候都是拿抽水机去河流水道里抽水大水漫灌的,这样除了电外没什么成本,而建滴灌管道就不一样了。
管道这东西当年还不像现在这么便宜,平均每家人家都得投入小几千块不说,效果也没多少差别,至于社会责任感和下游居民的感受……呃,老实说当时的小锦村人还没这么在乎,大不了就是和对方打一架,哪年旱了的时候不和邻村人打一顿的,早就习惯了。
所以当初小宋村长真的是一家一家去做功课一户一户地去推广,到最后还有不少钉子户不肯接受,还是老村长出面去找人谈心,大家才不甘不愿地安装的。
不是小宋村长一定要搞个100%的好看数据来,这是灌溉这种事一旦有一家人家搞了大水灌溉,别的人家就会觉得自己吃亏了,加上小锦村全村经济条件都不错,只有一家贫困户,所以小宋村长才决定必须要抓好这个开头。
而这样的举动在外人看来就不是那么回事。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 我做农场主的那些日子里_300
当时下游村子的吕村长在开会时候更是屡次点名小宋村长,暗戳戳表示他不注重工作方法不尊重村民意见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云云,总之没少煽风点火。
“为啥啊?”夏东篱就不明白了,要是吕村长是别的村子也就算了,可以说是看不惯小宋村长刷政绩,但他们是下游村落,小锦村做滴灌最大的得益者就是他们。
滴灌节水之王的称号可不是瞎说的,小锦村全村搞滴灌管道的话一般情况下起码能节约三分之一的用水,这些水可不就都流到下游了。
“嗨,就是不相信滴滴答答地浇水能有这么大用处呗。”大海叔看得倒是十分透彻,“其实在当时咱们也觉得没啥用,现在才知道这东西有多给力。如果不是靠着这玩意,大热天的谁还有空出来跳什么广场舞啊,都得闷着头浇水去。”
小锦村的劳动力短缺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不过前几年据说也还好,但当时小宋村长就特别关注这方面,除了铺设滴灌管道外还把机械租借的企业硬是拉到了村里,建了一个小门面好方便大家租借工具。
另外还有公众号和微信群的建设以及促进广场舞秧歌队这类业余活动,这些都是为了增加大家的联系,保证谁家需要人的时候能喊到帮手。
而如今的发展就如小宋村长预料的那样,就在这些年,小锦村的年轻人出去得越来越多,回来的除了寒暑假探亲的外,就只有一个夏东篱了。
幸而在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小锦村村民之间的关系还真不错,毕竟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经欠过人情或者来帮过忙,指不定还做过舞伴或者老对手。
也因为这样,小锦村的村民对小宋村长还是十分信服的。
夏东篱摸了摸下巴,感觉好像知道了宋郸一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原因——他想要将那些劳动力再拉回来。
绿色农业以及有机农业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随着城市里的人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及他们的经济能够承担购买偏昂贵的天然食品和天然材料,这个行业只会越来越好。
而且这种种植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益能够跟上的情况下,这个劳动力缺口可以避本地青壮继续外流,甚至可以吸纳已经前往省会城市打工的小年轻重新回到农村。
为了留住这些在城市里从事轻体力劳动的年轻人,农业工作也不能过于繁重,这就需要机械和科技的力量。
唔……夏东篱再次肯定了小宋村长或者种田文主角的设定。
正在他思维发散的时候,忽然肩膀一重,刘大海凑过来关心地问道:“小夏,你山上那些地整得咋样了?我听说你买了一堆的樱桃树?来年我们家的樱桃可就靠你了啊。”
一听到樱桃树小夏同志立刻就高兴起来。他立刻划拉出照片给刘大海炫耀了,“我们家樱桃树全部都缓苗成功了咧!”
夏东篱家的果树在这个不适合移植的季节能够全部缓苗成功,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了。
他觉得除了科技的力量,运气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因素。
此前小锦村连日干旱的时候,他的树苗们全都被挡在了遮阳网下,干旱时候多大风,这些穿过树枝之间的干燥气流卷走了树枝上从原生果园中带来的昆虫和虫卵,同时有效避了在树木虚弱时候可能爆发的细菌病←细菌们一般都比较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
而等到新芽纷纷冒出夏东篱摘开防晒网后,这些果树又经历连日的倾盆大雨。虽然山下的植物要考虑水涝灾害,但小土坡本身就是存在地势高低之差,这些原本是制约小土坡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拦路石,在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反倒及时帮助果树们疏散过多水分了。
1...7677787980...1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