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觉三千里
第87章不得编排王爷
狄青道:“太监是宫里来的,应该是来赏赐东西的吧。八贤王颇得内宫宠信,常有赏赐从宫里来。”
白玉堂摇头:“不是。应该不是给八王爷的。”
狄青道:“为何?”
白玉堂伸出一根手指,虚虚地指着前方:“那几个太监带着东西到了正堂,却从正堂出了两个人往咱们这边来了。那赏赐应该是给你或者我师父的。”
狄青是皇帝的表弟,拿皇帝的赏赐理所应当。至于夏玉奇,他在给皇帝做机关,这些日子以来,也到过几次从内宫来的赏赐。
多是些提神醒脑、益寿延年的补品,目的性非常明确,生怕夏玉奇沉迷研究把身体拖垮了。
白玉堂又道:“我看清楚了,那箱子上结着红绸。”
他从树冠上跳了下来,足尖点地,落地无声。
狄青看着他的腿:“每次我都想问,你的腿不疼吗?”
白玉堂促狭地笑了笑:“我师父一把年纪了,用得上红绸吗?必定是给你的了,新郎官——”
狄青涨红了脸,笑骂道:“就你有嘴!”
白玉堂嘻嘻地笑了:“表哥给表弟添妆了——”
狄青道:“女子才添妆!还有,”他神情凝重了些:“提到官家的时候,不可如此轻佻。”
白玉堂想到皇帝漆黑的瞳孔,后颈一凉,强装镇定地道:“难道他不是你的表哥?”
狄青忙道:“还他不他的!在人前切不可说这种话!要杀头的!”
白玉堂小声嘟囔:“我看他也不像是个喜欢随便杀人的样子……”
狄青没听清:“你说什么?”
白玉堂道:“我说,你说的那个江湖人士,包大人身边的,他是谁?”
狄青笑道:“你说他呀,他是……”
他本是想用展昭将白玉堂激下树来的,不过随口一说,没想到白玉堂还当真了。
他刚想把展昭的名字说出口,忽然白玉堂说了一声:“来了!”
狄青一回头,也听清了院外传来的脚步声,应该是找他去正堂的人来了。再回过头来,白玉堂已经不见了。
江湖人的轻功。
狄青暗自腹诽了一声,又庆幸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终究不是很多,能比得上如今的白玉堂的,全天下大概也只有不到二十个。否则他们还打什么仗,直接派江湖人去对面军营人头就完事了。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89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狄青忙道:“门没锁。”
敲门的人推开了门,狄青认出来是八贤王身边的一位管事,忙道:“王管事,这是……”
王管事笑道:“宫里来人了,请狄大人去正堂一见。”
果然是来找他的。
狄青跟着王管事到了正堂,刚一进门,下意识地一抬头,顿时魂飞魄散。
白玉堂正蹲在正堂的梁上!见他看了过来,居然还伸手打了个招呼。
狄青忙低下头,冷汗直流。
这也太大胆了!
这厮还穿了一身淡绿色的衣服,别提有多显眼了。但凡有个人抬一下头,他就完了!
你什么时候听墙角不好,偏挑在宫里来人的时候听墙角!
这些太监是代皇帝传旨,你听他们的墙角,和御前失仪是差不多的罪名啊!
八贤王正陪着宫里出来的太监坐在正堂,见狄青进来,那太监站起身来:“这就是狄大人吧。”
八贤王道:“正是内侄。”
狄青听这太监的口音,似乎不是日常替皇帝传旨的那几个太监。
果然,那太监道:“咱家替皇后娘娘,来给狄大人送些东西。”
他说得极客气,但狄青却不敢就这么把这话接下来。
皇后是君,他是臣。皇后给他东西叫赐,不叫送。
他忙道:“臣谢皇后娘娘赏赐。”
那太监又拿了单子念了一遍,随行的小太监将箱子打开,无外乎是些喜烛、软罗、杯盘之类的小玩意,红彤彤得一片喜气,一看就是婚礼上用的。
太监笑道:“狄大人是皇家亲眷,大人的婚事皇后娘娘一直挂在心上。这不,前两天还特地开了库房,寻了些先前帝后大婚时的物事出来,说放着也是白可惜,不如送给大人,物尽其用。”
又转头对八贤王道:“世子的婚事如何了?”
八贤王道:“还没寻到合适的人家。”
太监笑道:“可惜了。娘娘前天还说,找出了一顶极好的头冠,本想一起送来,可惜花样有些重了,范小姐不好用。什么时候世子的婚事定了,送给世子妃戴倒是妥当。”
八贤王道:“有劳娘娘心了。”
狄青听着八贤王的口气,似乎有些不太喜悦的模样。
那太监道:“好啦,东西送到了,咱家这就走了。八王爷,留步,不必送了。”
八贤王将他送出了正堂,转身回来看着这一屋子的红绸喜烛,轻轻皱了眉头,道:“给送到狄大人的院子里去。”
狄青道:“有劳王爷。”
八贤王道:“狄大人,官家很看重你。”
狄青心里一突:“官家体恤下情。”
八贤王笑了一声:“你不懂。”
他指着那一箱又一箱的东西:“官家从小就是个大方的性子,从不吝惜什么东西。他从小和允熙一起长大,本王和王妃因为——因为他小,总是偏疼他,什么东西都先给了他,再给允熙。”
狄青默然无语。
八贤王道:“他从来都不会自己独占什么东西,我们给他什么,他都分一半给允熙。有时候我和王妃也很头疼。”
狄青心道,兄友弟恭,这有什么可头疼的呢?
八贤王道:“但是,他从来都不知道允熙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他从桌上的果盘里拣起一颗葡萄:“就比如说这葡萄吧。冬月里,葡萄稀罕,都是暖房里拿火炭温养出来的。我们一天也只有一两盆,最好的先给官家吃。官家总会将他的葡萄分给允熙,允熙每次也和他一块吃了。直到他们七岁那年,官家进了宫,我们才知道,允熙根本不喜欢吃葡萄,他一吃葡萄就口干。从那以后,允熙再也没吃过一颗葡萄。”
“但是官家爱吃,一天能吃完一盆。可是,”八贤王转过身来看着狄青:“如果你从出生开始就和一个人同吃同住,片刻都没有分离过,你怎么可能不知道他爱吃什么呢?”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90
“你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吃了葡萄会口干呢?”
狄青道:“臣……不明白王爷的意思。”
八贤王将葡萄扔回果盘:“允熙不爱吃葡萄,他爱吃枣子,就是那种贩夫走卒都吃得起的枣子,二十文钱一大桶。所有果子里,他最爱吃这个。本王知道,王妃知道,连府里浇花的下人都知道,只有和他朝夕相处了七年的官家不知道。”
八贤王道:“七年啊,整整七年。狄大人,试想一下,你和一个人朝夕相处了七年,却连他爱吃什么果子都不清楚。”
狄青道:“可能,只是官家从未注意罢了。”
八贤王道:“没错,官家从未注意。”
“有时候本王总会想,官家不愧是生来就要做官家的。从他还小的时候,就和允熙不同,和所有人都不同。从没有一个七岁的孩子,比他更稳重,更安静,更知礼。他事事都和允熙分享,只是因为他应该这么做,而不是因为他想这么做。”
八贤王拿起一根龙凤喜烛,端详了一番,笑了:“狄大人,官家为什么忽然送了这么些不值钱的东西给你呢?若是赏赐臣工,赏些田宅金银不是更省心吗?何必特地为你翻出这些零碎呢?这些东西,都不值得他心去翻去找。”
狄青道:“这是皇后娘娘赏赐给臣的。”
八贤王道:“皇后,官家,都是一体。官家不授意,皇后怎么可能赏赐东西给一个外臣?”
狄青道:“可能是因为我快要成亲了。”
八贤王道:“对,你快要成亲了。这门亲事是官家赐给你的。”
狄青没明白八贤王是什么意思。
八贤王长叹一口气:“算了。”
他道:“反正你只是个瀛州节度使。”
狄青被八贤王一番云里雾里的说辞弄得没头没脑,此时忍不住顶了一句:“我不只是个瀛州节度使。”
八贤王疑惑:“什么?”
狄青道:“我已受封枢密。就在前两天。王爷不问朝政,可能不知道吧。”
八贤王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
狄青道:“我乃枢密使。”
八贤王的面色慢慢沉了下来:“官家封你做了枢密使?”
狄青道:“是。”
八贤王道:“你又要和范相的女儿成亲了?”
狄青道:“官家亲自赐婚。”
八贤王咬了咬牙:“荒唐!”
他气冲冲地喝道:“他怎么能让你当枢密使?”
狄青道:“臣不敢揣摩圣意。”
八贤王道:“本王要进宫面圣,请官家回成命。”
狄青也被激出了火气,心道,你觉得我不配做这个枢密使吗?
八贤王转身就走,狄青独自一人站在正堂里生闷气。
白玉堂从房梁上跳下来,乍舌道:“王爷为什么发怒了?”
狄青摇头:“谁知道呢。”
白玉堂笑道:“总不能是他儿子娶不到媳妇,拿你撒气吧?”
狄青捶了他一下:“不得编排王爷。”
第88章所忧者,唯有国内武人……
赵受益料到八贤王在得知狄青被他任命为枢密使之后会大发雷霆,甚至还会进宫来找他要个说法。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91
但他没料到八贤王的反应会这么大。
八贤王在宫门前求见的时候,赵受益正在玉宸宫看范仲淹送来的劄子。
赵受益知道这一定是来骂自己的。
他不太喜欢挨骂,但人家都找上门来了,这一顿骂看来是躲不过去了。
早死早超生,他干脆直接叫人将八贤王带进来了。
反正也无外乎是那老一套,什么狄青年纪轻轻难当大任啊之类的。八贤王不能干政,无法对他施加什么实质性的压力,最多只能骂他两句,一听一过就完事了。
赵受益怀抱着这样乐观的想法接见了八贤王。
出乎他意料的是,八贤王并没有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一上来就骂他不应该将狄青任命为枢密使。
他只是站在桌案前,手握笏板,严肃地问他:“官家,可还记得太.祖之制?”
赵受益道:“朕记得。”
太.祖在开国之初留下太多的制度了,赵受益不是很确定八贤王究竟指的是哪一个。
但无论如何,说记得就完了。
你爹打算骂你的时候,问你还记不记得你大爷爷定下来的规矩。
难道你能如实回答说我根本就没在意过那些规矩?
八贤王道:“既然官家还记得,那么臣请官家回成命,另择贤良出任枢密使之职。”
赵受益笑道:“皇叔这话,说得叫人糊涂。狄青出任枢密使是崇政殿君臣定议的结果,二府已发了明旨,就算是朕也不好擅改的。”
八贤王坚定地道:“此举大违祖制,请官家回成命。”
赵受益道:“究竟是哪一条的祖制,说朕不能让狄青来当这个枢密使了?”
八贤王道:“请问官家,为人君者,首要之务是什么?”
赵受益道:“朕竟不知为人君者首要之务是什么,请八贤王赐教吧。”
他的语气有些不悦,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叫人胆战心惊。
一般而言,别说八贤王这等最会明哲保身的人物,就连胆大包天如寇准者,听了这话,也只好告罪,不敢再和皇帝呛声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八贤王居然浑似不觉皇帝已经动怒了一般,继续说了下去。
“为人君者,首要之务乃是一个防字。”
赵受益笑道:“这是哪位皇帝教给皇叔的说法?”
八贤王道:“这是太.祖皇帝的圣裁。开国之初,太.祖皇帝定下数种政策制度,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一个防字,是太.祖皇帝留下来的祖训。”
赵受益手指轻点桌面:“日防夜防,也挡不住家贼难防。”
定下这么多七扭八歪的政策,防住了多少文臣武将,也没防住被亲弟弟偷家。这不是活该了么。
八贤王面色涨成了紫红色:“请官家慎言!”
太宗皇帝是他的亲爹,被人说自己的亲爹是家贼,任谁也受不了这个耻辱。
虽然自己亲爹确实做出了弑君篡位的事情。
赵受益道:“皇叔这回进宫,是想要叫朕防谁呢?”
八贤王道:“自然是防狄青。官家,你太过宠信他了。”
赵受益皱眉:“朕确实信任狄青,但当不上太过二字。狄青为朕的江山披肝沥胆,立下大功,朕虽让他当了一个枢密使,但也只是看在他才能足以撑得起这个责任的份上。其余金银财物,田园宅邸之类的赏赐,朕并没有给他多少。”
八贤王叹道:“官家富有四海,金银财物、田园宅邸,应有尽有。这些东西算不得珍贵,即使赐得再多,也当不得宠信二字。可是官家,自从那狄青从西夏回来之后,你为他做了多少事?他的婚姻,是官家御赐,赐了婚姻,还要将之前帝后大婚时的物件赐给他。允熙是官家的兄长,他的婚姻至今没有着落,犹不曾见官家垂问一句。可是到了狄青这里,却事事殷勤。”
赵受益面色沉了下来:“皇叔究竟是何意?难道皇叔怀疑朕和狄青有什么见不得人之处吗?”
八贤王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不就是他对狄青太上心了吗?天地良心,虽然狄青确实相貌出众,但他对狄青可没有一丝一毫的旖旎心思。他看着狄青,看到的不是他的俊美面容,而是他皮囊之下的,那闪闪发亮的武曲星君四字啊!
这可是天赐战神啊!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92
美人常有,而战神不常有啊!
他是有多傻,才会想和战神谈什么恋爱!
他又不是待字闺中的娇小姐,他家里可有皇位要继承啊。
情情.爱爱的,太耽误事业了。
他对狄青确实比对包拯多了一分上心,但那也只是因为狄青是寇准的徒弟,他对寇准的孺慕之情并不比对皇帝的忠诚少多少。他得尽力地照顾狄青的情绪,不让他因为师父的下台而对皇帝有什么怨怼。
这可和情.爱之事半点关系都没有啊!
八贤王也愣了一下:“什么?”
什么见不得人?
皇帝和狄青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他思忖了一会儿,忽然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难道以为,自己猜测他和狄青……
不不不不不!!!
八贤王忙道:“官家息怒,臣绝对没有这个意思!”
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皇帝是个称职的皇帝,既不好男色也不好女色,后宫至今只有一位皇后,更不曾听闻皇帝和太监宫女或者年轻臣子有什么牵扯。
至于狄青……
狄青虽然年少貌美,但也没做过什么夜宿禁宫之类的事情。
他和皇帝之间肯定是清白的。
八贤王倒也不是担心皇帝和狄青有分桃断袖之谊,甚至不如说,如果皇帝和狄青之间真的只是这么简单的话,他根本不会这么担心。
他担心的是……
八贤王叹了口气:“官家,臣的意思是,官家对狄青过于信重。臣知道官家绝无旖旎之心,只是觉得此人于国有功。可是官家,越是于国有功之人,越不能信重。尤其他还是个武人,这就更加危险了。”
赵受益道:“于国有功之人不能信重,难道朕要去信重酒囊饭袋吗?”
虽然八贤王没误会他和狄青在搞基这点让他很欣慰,但八贤王这话说得他就不爱听。
有能力有功勋的人不能重用,难道他要拿一群庸碌之徒来压制武曲星君吗?
那他要这个武曲星君有什么用!
譬如武者得到了一把绝世神兵,却不去使用,而是成天担心神兵过于锋利会不会划伤自己的手,依旧用原来那把锈迹斑斑的砍柴刀上阵杀敌。被人打败了,却怪罪那被束之高阁的神兵——为什么你不能帮我打败敌人?你根本不是神兵,只是一把二流菜刀!
或者是,即使被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却犹在庆幸,幸好我没有使用那把神兵,否则我就要被他划伤手指了。
可是,真正技艺高超的武者,根本就不会被手中的刀剑划伤手指。
八贤王道:“狄青确实年少有为,熟谙兵法,是个帅才。可他毕竟是个武人。越是有本事的武人,就越不能让他出头。官家,难道你忘了,周世宗是如何失其国的吗?”
周世宗是宋朝太.祖赵匡胤的上司,后来死了,赵匡胤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发动陈桥兵变篡了国。
毕竟是自己大伯干的亏心事,八贤王不好意思直接说难道你忘了咱们老赵家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吗,只好改用一种委婉的说法。
赵受益道:“因为他死的太早了。”
死的太早,继承人还没有长成,媳妇又不是刘娥这种厉害人,被人欺负难道不是很正常。
但凡周世宗多活个十几二十年,他和赵匡胤鹿死谁手还真就不好说。
八贤王道:“不是。是因为他……”
因为他没有压制好赵匡胤,让他得了势,夺了权。
赵受益问:“因为他什么?”
八贤王道:“官家心知肚明,何必字字逼人?”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93
赵受益叹道:“并非我在逼皇叔,是皇叔在逼我。皇叔说不能叫有本事的武人出头,可是有本事的武人不出头,出头的都是些酒囊饭袋。武人的职责是守卫国家,一群酒囊饭袋,如何能当此大任?”
八贤王道:“如今四方平定,哪里需要武人保家卫国呢?”
赵受益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反驳八贤王这样天真的说辞。
他道:“狄青刚刚从西北回来,李元昊刚刚被生擒。北边辽国局势尚且不明朗,等他们内斗完,一定要追究我们这几年不送岁币的旧账。这是北边。南边还有一个百越,百越之人向来野心勃勃,不甘臣服。这就是皇叔所言的四方平定?”
八贤王道:“李元昊已经被生擒,西夏已灭。辽国于我国停战交好已有数十年,只要我们依旧奉上岁币,自然不会南征。南方百越虽然有些骚动,但我们是大国,彼小国,必然不敢主动侵扰。只要我们不擅启边衅,自然是四方平定,边境无忧。所忧者,唯有国内武人而已。”
第89章请本王的金锏出来!……
赵受益抿了抿唇:“皇叔的意思朕明白了。”
八贤王道:“官家明白就好。”
赵受益道:“皇叔的意思是,即便现在群狼环伺,朝不保夕,我们依旧要丢弃仅有的藩篱屏障,任由外敌长驱直入,□□我们的子民,抢夺我们的财富?”
八贤王皱眉:“臣绝无此意。臣的意思是,现在的外患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官家过于宠信狄青,只会让他产生不该有的念想,于我国朝根基不利。”
赵受益冷笑:“他能有什么不该有的念想?他又不是我的哥哥,我的父亲!”
八贤王的面色唰地苍白了下来。
他又不是我的哥哥,我的父亲——
意思是,产生了不该有的念想的,是——
八贤王咬牙:“臣宁死,也不敢有此等大不敬的念头!”
赵受益冷漠道:“有没有念头不重要,朕论迹不论心,问心天下少完人。只要没有真正做出什么危害社稷的事情,朕都不会计较。皇叔请回吧,今日之事,朕只当没发生过。”
八贤王急道:“那狄青之事……”
赵受益道:“狄青的任命二府已下明旨,不能朝令夕改。皇叔不必再提了。”
八贤王道:“官家,此事真的……”
刘恩上前劝道:“千岁,回吧,金口玉言的事情,哪能说改就改呢。您一辈子的令名,干嘛为了这事儿想不开,非得和官家对着干呢。”
八贤王怒道:“我与官家说话,哪轮得到你来插嘴!”
赵受益道:“皇叔心里不痛快,何必为难别人?”
八贤王定定地看着他,忽然道:“受益。”
赵受益的眼皮跳了跳。
已经很久没人叫过他这个名字了。
从他被封为太子之时起,就已经改名为赵祯。宋真宗更偏爱赵祯这个由他亲自赐予的名字,偶尔病得不那么严重的时候,喜欢把他传唤到床头,叫他祯儿。
刘娥则更喜欢叫他受益,这会让她觉得他还是那个被她掌控在手里的小孩子。但刘娥也不是喜欢自欺欺人的人,自从他羽翼渐丰,她就只会平平静静地叫他一声皇帝。
1...5152535455...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