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万古一逆贼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在下丰山洪景来!”洪景来直说自己乃是丰山洪氏之后,并不遮掩。
“在下乃是全溪李氏荣温公派李秉源!”李秉源整了整头上的网巾,向洪景来拱手。
确认无误!就是自己将来的连襟家!洪景来便让韩三石和李济初把背着的礼物放到房前长廊上。
“这是”李秉源有些莫名其妙。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包裹打开,是细纹棉布十段,苏绸一段,杭绸一段,大红纱罗两段。另一个就直接是整袋的大米,都是碾过的上好精米。
“这这这,未曾请教。”李秉源迅速换了颜色,喜笑颜开。
“前次使日听闻领判宗亲府李大监谈及贵父子,于宗亲中仍向学不辍者,殊为不易。”
李书久当然不会提及李秉源这种穷的抠脚的亲戚,洪景来不过是编个由头。总不能说闵景爀已经决定你们家李宷重做他家女婿,我提前过来烧冷灶了吧。
“不曾想薄名竟入了李判府之耳,快请进!”李秉源一年也就三节发恩赏的时候能见着李书久,连搭话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求证了。
不过两个人也就简单问个情由,洪景来大包小包带着东西来,就算是陌生人,他也不会往外赶。
正准备进屋,看他家里真是啥都没有,洪景来分明听到李秉源央着他媳妇去称一两茶回来。
心下暗笑,也不让人家难做,招来韩三石。让他去捉两只鸡,切上半条牛腿,再沽二斤酒来,交给李秉源媳妇整治。
韩三石小声嘀咕了一句穷酸,转身往外走。汉阳城外有草市,买上些吃食东西极容易。只是些许晨光,就看韩三石用根草绳,一头系着鸡一头系着牛腿挂在左肩上,手里提着一大壶酒回来。
“劳烦夫人了!”洪景来且把东西给了李家媳妇。
“实在让洪大人破费了。”李秉源带着些尴尬。
“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先热酒来,我与李兄且饮一回。”
几个随从,洪景来让他们照顾好马,拿些钱再去买些吃食自己打发了。看李家这模样,肯定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招待的。
“屋内气闷,不妨就在院中树下吧!”李秉源大概是觉得让洪景来看到他们家家徒四壁不好意思,主动让洪景来坐院里的凉桌上。
“甚好,春意融融,便在院下吧。”
两杯酒下肚,自然也就亲近不少。李镇翼也做了下来,他们两个大概是许久没得沾酒,喝的不快,像是在品。
“对了,几位公子”
李秉源听得洪景来问,把几个在屋里的孩子叫唤出来。别看大王生不出来,他们这些宗亲到个顶个的能生。
一溜四个男孩,从大到小,最大那个已经十**的模样。但大概是没怎么见过生人,有些畏缩的样子,只是问一句答一句。
至于老二李宷重,怎么说的,方长脸,吊眉小眼睛,鼻梁亦是不挺,嘴唇薄,脸颊上却又没多少肉,还拖着一条长麻花辫子。
咱们小白菜的姐姐居然给了这样一个人……
6.韩三石一语中的
想起闵家兄弟说的,两班贵族结亲那首重门第,次重人品,最末才是才学,至于相貌什么的,那都要排到苏门答腊去了。
可这幅尊荣,唉……
门第就不要提了,人家现在名字还写在宗亲府的牒谱上呢。正儿八经的全溪李氏后裔,和今上纯宗大王乃是八竿子可以打着的亲戚。甭管这日子过成什么样,他们家身上流着老李家的血,自然成为朝鲜第一户等。
这个人品嘛,瞅瞅!
“应当已然进学了吧最近读的什么书”洪景来专门用汉语的官话开始向李宷重提问,身为王族宗亲,一口流利的汉话乃是最基本的。
起先洪景来和赵秉源,赵镇翼谈话也是用的汉语,但是听他们家里女性谈话之类的还是用的朝语。而几个小的被叫出来时,和他们母亲的答话也是用的朝语。
这自然要考校一下这汉文化水平,起码知道学习的态度端不端正。肯用心向学的人,毅力上不会太次。
虽然李宷重应该听懂了洪景来说的是什么,可是他居然没有立刻就回答。而是低下头,踌躇了一会儿,直等到李秉源轻咳了一声,才磕磕绊绊的回答起来。
“进学已经七年,最近读的是《礼记注疏》。”李宷重说的很慢。
但是洪景来的听他的汉语,实在是…………
怎么说呢,一言难尽!大致上发音是没有错的,可是像极了那种以前学英语时用汉字标读音,然后读出来的英语。听着像,说的也是那个词,可是总归有些拗口。
大概是看到洪景来皱眉头,李秉源也知道自己儿子几斤几两,汉语都说不流利,怎么在两班贵族圈子里混。
可是一来是在客人面前,李秉源不好直接教训孩子。二来是李宷重起码答得没错,就是这个汉语的水平差一点。
语言这东西大家也知道的,你一个留学生扔到伦敦半年,你英语也能溜的飞起。可你要是在家闭门造车,那可能学的再好也不过是哑巴英语。
就他们李家这水平,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根本不敢想的。要不是李镇翼和李秉源父子两个都中过生员,是历经笔试面试,重重考验出来的人才,他们两个的汉语未必见得比李宷重好到哪里去。
说到底李宷重可能除了自己家的男性会和他说汉语之外,他根本没有这个学习的环境。能到这一步,也还算可以了。
“骑马弓箭文艺(书法)等可有涉猎”
“未曾!”这回答到是诚实。
“既为宗亲,礼不可废!”洪景来有些意动。
这和大过年的给熊孩子他爸他妈介绍点补习班,课后兴趣班。给熊孩子送点王后雄、启东、黄冈卷啥的,干这事洪景来非常乐意。
招呼守着马的李济初,回汉阳城去买徽墨一副,湖笔一套,上等细宣二刀。然后就是桦弓一张,箭二十支。这个稍微难买些,不过也没那么夸张。
自从火绳枪,也就是鸟枪传入朝鲜之后,原本以白衣骑射闻名的朝鲜官军,也大半换做了鸟枪兵。毕竟鸟枪总比弓箭来的好使,或者说更容易训练。
这下李宷重的脸色果然流露出愁苦的样子,明明读书学汉语就很吃力了,没曾想凭空蹦出来一个洪大人,送这送那,一下子给他报了好几个补习班。
“还不快谢过洪判官!”他老爹只知道这玩意儿都不便宜,洪景来肯定是出于“一片美意”!
“谢过洪大人!”
“哈哈哈哈哈,好说好说。”洪景来其实很想上去揉一把那个脑袋,可是看了看那一头有些时日没洗,泛着油光的长发……
不再难为这个虚岁十六实际只有十五的半大孩子,洪景来便也就算是见识了李宷重的模样。想想搁将来也就是个初三学生,居然马上就要娶闵家的女儿,成婚立家。
问话结束,几个孩子如蒙大赦,他们小的是不能和大人在一桌上吃饭的。洪景来多买一只鸡也是为了照顾这几个孩子,他们的母亲会在家里给他们弄上些吃食。对于这些可能平日里只能喝五谷糙米粥的孩子来说,能吃一顿肉,比过年还强。
剩下的也没什么好看的,虽说有四个儿子,但是将来会发达的也就这个李宷重,其他的最后都会湮灭于历史,泯然于众人。
和李家父子闲谈吃酒完毕,除开给李宷重的礼物稍贵重一些,其他几个孩子也多多少少给了些零碎玩意儿,算是雨露均沾。给他们留了名帖和地址,约定以后若是能回任汉阳再走动。
离开充满快活气息的李家,韩三石如今没背着东西,行路轻松不少,跟着洪景来的马若有所思。想了一阵之后,靠近洪景来。
“阁郎,问你个事儿。”
“恩”
“我记得闵大监说过宗室稀疏,是不是主上大王家没有男丁的意思”
“是的,除开主上殿下,先正庙、英庙、景庙都无有成年男丁在世了。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韩三石像是确定了一样,本来就已经很小的声音压得更低,洪景来差点要俯下身,凑近才可以听清。
“莫非这个李家的老二要被抱进宫里”韩三石的神情有些激动。
“什么你怎么会这么想”洪景来先是一愣。
“大哥,你刚刚说什么!”韩五石跟在马后,但他是顺风耳,耳朵灵的很,明显听清了他大哥说的话。
“主上无有兄弟,成婚两年也没见着响儿。而阁郎明明不认识这个孩子,却跑来结交,难道不是这个意思吗”韩三石看周围没有其他行人大声了些。
“不可说!慎言为妙!”
洪景来也没有想到韩三石跟着在自己身边办事行走,加上他本身是个会思考的稳妥人,居然能联系前后,推测到这一步。
纯宗大王只生了两个儿子,都是短命鬼,先于纯宗大王去世,继位的宪宗大王也是个短命鬼,活了二十二岁未有子嗣就死了。
而李宷重当时虽然也已经去世,但是李宷重的儿子作为近枝宗室,居然一个都没有选上。
闵家在提前布局安排女儿,连韩三石这样的人都看明白如今老李家的局面。其他的大家族不可能不布置起来,甚至可能早就有其他人也被突如其来,带着巨额嫁妆的老婆砸中。
这里面也许还有故事!
7.东莱有贡骇听闻
洪景来回家的路上越想越不对劲,老李家人都死的快绝户了,李宷重的几个儿子居然都没选上当大王,这背后肯定有推手。
到底是哪个京华士族也开始挑选值得投资的“宝货”,做一次吕不韦的买卖
就算为了将来考虑,这时候关心一点也绝对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洪景来记得清楚,今上纯宗大王不是长命百岁的,别说什么花甲古稀,连五十都没活到,四十出头就蹬了腿。
自己这才二十多的青春年华,还有的活了,世界这么美好,咱们还没全见识过呢。
“三石啊,我过不久就要回到东莱任上,你呢就留在汉阳。仔细打听主上殿下还有哪些在世的近枝宗亲,最好亲自去见见,看看他们有没有人送钱送物,甚至联姻结亲的。”
“阁郎是要……”韩三石大概明白这里面的意思。
“你知我知,不要再教第三人知晓。”洪景来有一些讳莫如深。
“省得!阁郎放心,一旦弄清楚我就去东莱。”
“如果要使银子你就去湾商的账房上支,让他们去铁山会账!不需要吝惜!”
做秘密工作,哪有不花钱的想要打入xx内部,不大把大把的银子使下去,连个响儿都见不着!这种事情上面不能小气了,关乎未来呢。
“明白!”
把这件事秘密安排下去后,洪景来在汉阳也没有什么空闲,帮洪在敬成婚进入丰山洪氏,又接受了纯宗大王的赐宴。
全部忙完都到了五月天,天气渐热,即使是在和山(屏蔽)东同纬度的汉阳,也已经热意逼人,和京中的熟人们辞别,洪景来匆匆踏上了回东莱的道路。
倒不是说急着回去,而是柳成用托人送了信来,在东莱外洋小岛上已经开始私铸掺杂白铜的豆银了。这件事洪景来知晓他的重量,总要回去见识一下,才能放心。
另外就是庆尚道的道府行文给东莱府,今年东莱的呈贡要开始准备了。
这属于洪景来这个分驻富山浦东莱判官的职责所在!
至于要办的东西到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想来很多人都是见过甚至吃过的。
梨膏糖!
水梨是农历六月底(我书里的时间全部都是农历嗷!)开始收获,七月初大致开始办理贡品的征集事宜,因为还需要熬煮以及分装,所以时间可以久一些。在月底就要准备解递进京,九月十五秋风起前,一定要完成!
封建时代的地方官,哪个没有经历过办贡品这一遭,那真就是开玩笑了。你任所就算是只有石头山,那也要拉着石板往京城送,不送地方土产贡品,怎么显示得了君王统辖列民,受万民拥戴的伟业呢
道理我都懂,就是苦差事!
这不洪景来只能风餐露宿,一路快马加鞭往东莱赶。总不能其他人任上都办的好的差事,到了自己手上连个按期送达都做不到。
回到富山浦,人未洗尘,马未解鞍,李禧著像是天天在衙门等着似的,突然就出现在洪景来面前。
“洪大哥!啊!阁郎!您可回来了!”李禧著那神情明显不是着急,而是兴奋。
“怎么的”
“你知道吗就这几天,你这衙门天天一大早就有人来打听,保不准马上就有人来求见!”
“阁郎!门外有个府衙来的差役求见!”李禧著话音未落,韩五石从外面走了进来。
你这嘴开了光了
“求见禧著你先说是怎么回事”
“发财了呀!所有人都等着您回来发财呢!”
“发财五石,你先让人在公事房候着,等我问明白再回他。”
眼前李禧著这快活劲儿,就差手舞足蹈起来。
“您知道东莱要办多少梨膏糖吗”
“这我自然知道,二百十六斤!但以我的估计,如今陈规陋俗不少,起码要办到三倍,才能足够!我说的没错吧。”
洪景来在公文里早就看到要办贡的具体情况,官场的陋规洪景来心里也有数儿。什么加倍征收,折变预缴,那都是已经摆在明面上的规矩。你就是说要办百斤一千斤,都算是等闲,加上前世里在各处看惯了这般内容,这会儿说起来也算现学现卖。
“哈哈哈哈哈,我的洪大人哟,您这是第一任亲民官儿,真真儿是太小看如今的贡品咯。”
“那你说要办多少”看李禧著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洪景来也不生气,这官儿又不是天生就会做的,慢慢学嘛。
“要办四千斤!”李禧著把四个手指竖起来,在洪景来面前晃了晃。
“四千斤!”洪景来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