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冰心刹影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始终。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千余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不过说实话,文本写到这里时,凌皓其实已经删减了不少内容了,剩下的桥段,他已经不敢再继续往下写了,因为这个世界的周王室还没有完蛋,它依然还是天下人民所共同认可的“正统”,虽然从五百年前开始,它的影响力已经渐渐不如七国强大,但正统性和法理性却是比谁都强的。

    这个世界里的庶民百姓们,也多是认可周王室的正统地位的,它并不像凌皓原本所认为的那样非常薄弱,相反,这种地位一直都非常稳固。

    看来这个周王室是远远不像自己想象当中那么好对付的。

    那么,难道就没有其他方法来消除周王室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了吗

    办法自然还是有的,这个社会的阶级非常简单,远不如明清时期那么复杂,无非也就是西周到战国这段时期的延续,制度结构一脉相承,但出身地位之间的矛盾可是相当尖锐的。

    奴隶渴望地位变成庶民百姓一般,庶民百姓渴望着跻身于贵族之列,贵族则希望永葆富贵,王侯将相们则希望能够称霸天下,让自己的国家成为这片大地上唯一的主宰

    那,自己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宗教势力,似乎也不太过分吧




第87章 试点,玄真观
    看完了太学堂,王猛又转向了武川镇的西北角落,那里坐落着一座道观,名叫“玄真观”。

    这玄真观自从建成起,便吸纳了一部分教众,教习百姓们“顺其自然”的处事方式,也顺便教习一些养生的法门供人们参悟。

    当然,也有眼尖的好事者冲着道观里那些年轻漂亮的小道姑们而来,企图占一占便宜

    不过这些人最后都被揍了一顿赶了出去,从此再不敢来这里。

    至于为什么,那自然是因为从道长到道姑,乃至一个跑腿的杂役,都有着不下地锁五重的实力,自然没多少人敢再有这样那样的猥琐想法。

    凌皓其实是准备借助这个世界的道家思想,来提前人工创立出道教来的。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是道教,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是神州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道教在古代神州的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对“道”之信仰的人格化体现。

    一般来说,道教起源于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神州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后世的现代世界当中也有积极发展地位。

    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但一直因为没有一个系统的宗教体系而不受待见。

    道教则是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作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成为神仙的方法。

    后世学术界所定义的道教,是指在神州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境界经典非修真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功德成仙,常见后来的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神者与道术的修练者。

    老子李耳把“道”作为宇宙本体、万物规律,是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以“道”为基点建立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老庄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为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修炼养生,老子、庄子先后提出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们所继承发扬。

    而到了战国中期的齐国,逐渐开始兴盛起了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道教,西汉前期的统治者也比较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而到了汉武帝时,罢百家尊儒术,百家争鸣之局面成为过去式,黄老学说便逐渐走向了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为黄老道,由政治信仰逐步转变为宗教团体。

    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构成宗教伦理道德的主体;墨家尊天明鬼、兼爱互助和科技方术等思想与内容,被道教所涵盖;易经是道士的基本经典,易学理论渗透到神学哲学、符箓丹道和斋醮科仪各方面;先秦道士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也为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汉时期黄老道教的太平经则宣扬气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负、乐生好善,以“太平世道”为目标。东汉丹鼎道派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将易学、黄老、火候三者参合,总结发展了道教的养生炼丹术。

    而到了魏晋时期,道教逐步分化为士族丹鼎道教和民间符水道教。茅山道人葛洪将道教的神仙方术和儒家纲常名教相结合,构建了一套长生成仙体系,为士族丹鼎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老庄玄学盛行,促进了道教理论的发展。

    公元364年,上清祖师杨羲得南岳夫人魏华存授予上清大洞真经等天书玉册,传承上清派;同时期,葛巢甫传承灵宝派,以传授洞玄灵宝部经而得名。民间仍然传播着通俗的道教,巴蜀地区五斗米道继续发展,李特、李雄领导的流民起义得到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的支持;江南地区流行帛家道、李家道和杜子恭的天师道。

    北魏太武帝时期,封建史上第一位被皇帝承认的的天师寇谦之,称奉太上老君之命,以去除“三张伪法”张陵、张衡、张鲁和礼教为原则对北朝道教进行改造,道教成为北魏国教,所以北朝历代皇帝都得临坛受道家法箓,老氏之教大行于天下;南朝宋文帝时期,上清派传人陆修静吸收儒家、佛教仪式对南天师道进行改造。寇谦之和陆修静的改革,使道教教规教戒、斋醮仪范基本定型,各种规章制度全面系统。南朝梁时期,茅山大宗师陶弘景继续充实道教的神仙学说和修炼理论,构建了道教神仙谱系,广大了茅山上清派,使之成为传承至今的道门正统

    但凌皓也深知,道教在历史上就是因为派系众多,又各自不和,才逐渐被儒教和佛教所压制的。

    更何况,历史上还有不少野心家打着道教的旗号行谋逆之事,像汉末的太平道首领张角,五斗米道的孙泰、孙恩等,都是打着道教旗号装神弄鬼,蛊惑人心的不轨分子。

    这就进一步地放大了道教的不利性,以至于对于古代帝王而言,道教之所以还存在,是因为道教的养生与炼丹之术极为发达,可以让他们“长生不老,永葆青春”

    但凌皓觉得,道教还是有必要弄出来的,只不过教义、宗教结构、宗教主旨得好好改一改,最好是不要跟七国的政治扯上任何关系。

    让道教保持在一个不脱离诸子百家学说的范畴,成为一个道家理论的附属品,这就算是在可控范围之内了。

    其次,这炼丹什么的乱七八糟的“法门”还是直接去掉比较好,这倒不是凌皓不想“长生不老”,他只是很清楚,道教的方法只能养生,不能永生。

    虽然不能让人“长生不老”,但道家的养生方法是可以让人延年益寿的,普通人听一听道观的讲学,活个六七十岁,七八十岁什么的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这是凌皓重点强调的问题,果然,果然,这个口号打出去以后,顿时就引起了一阵反响,还有人甚至主动要求加入道观之中传播“道义之本”的。

    当然,凌皓所人工创立的这个道教,目前还只是出于初级阶段,充其量就是试点,但即便只是个试点,也足够让武川镇的这些居民们感觉到新奇好奇了。

    但是,一听说加入道观以后,就必须得禁欲,这就让不少人打了退堂鼓。

    也有些人知道这道观里的男男女女全都是高手,跑来挑战,结果无一例外地全部落败了。

    因为玄真观的道长是,裴旻。



第88章 奴籍群体
    裴旻做了玄真观的道长,他自己本身就是个大高手,做了道长之后,这武川镇里除了武川镇军,谁也不敢得罪,他按照凌皓的指示,借助道观作为掩护,暗地里将洛邑城中的流民子女和奴隶子女们集结起来,给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待遇,而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儿,就是将来在凌皓需要攻占洛邑时为凌皓便利就足够了。

    而反观凌皓开出来的待遇,简直前所未有,惊世骇俗。

    第一,加入道观的男女,都能免除前三年的税务,可以自由出入武川镇的任何地方。

    第二,他们的家人可以获得在武川镇的土地经营权,只要是在武川镇的地域范围之内,他们的家人想做什么买卖都可以。

    第三,奴隶的子女加入道观之后,凌府会尽一切努力将他们的奴籍消去,让他们踏入庶民百姓这一普遍阶级。

    说起古代的户籍制度,真是让凌皓感到一阵头大。

    一般来说,户籍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贵籍,一般以世家大族为籍,第二等是良籍,便是普通的老百姓,第三种是商籍,顾名思义便是行商之人,第四等是奴籍,就是奴隶身份,一旦卖身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奴籍,除非主家开恩,舍得给官府一大笔钱,第五等便是贱籍,这贱户籍便是那些妓子,戏子h之类的这等人。

    贱籍又称贱民,是指不属于士、农、工、商四民之列的,神州古代的法定社会等级。贱民是等级社会中社会地位世代低于普通人甚至于奴隶的特殊阶层,一般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在很多朝代里,贱民和奴隶制度有关。

    贱籍制度自古已有,沿袭千年,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废除。

    贱籍世代相传,不得改变,贱籍社会地位最低,不得参加科举,不能做官,从事当时社会所谓的“贱业”,备受社会歧视。

    主要有浙江惰民、陕西乐籍、北京山西等省乐户、广东疍dan户、浙江九姓渔船、安徽的伴当、世仆、江苏丐户等。

    贱籍分布于古代神州各地,地位较奴籍还要低一等,浙江惰民、陕西乐籍、北京乐户、广东疍户、绍兴的“惰民”等。贱籍的产生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历史遗留、二是生活环境。前者大多本是达官贵人,因政治问题遭到迫害,祸及子孙后代。

    绍兴的“惰民”,相传是宋、元罪人的后代。陕西乐籍、北京乐户是坚决拥护建文帝的官员的后代,朱棣登基后将他们的妻女,罚入教坊司,充当官妓,陪酒卖银,受尽凌辱。陆地居住的广东人,将居船的疍户视为贱民。还有安徽的伴当、世仆,其地位比乐户、疍户更为悲惨。

    贱籍制度自古便有,至清朝雍正年间才废除。雍正认为,这是相沿之恶习,应开豁为良。下圣旨令各地督抚查明具奏,废除贱籍。上百万地位极度低下的贱民,重归良民。在这方面雍正不得不说做得非常到位。

    这个高武世界里还没有贱籍出现,但奴籍已经有了,而且这个奴籍群体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即便凌皓开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玄真观里也只有区区三百人左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还是奴隶制度的锅。

    古代最典型的奴隶制是古罗马,此外,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战国以前的中国,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都是属于奴隶制的范畴。

    中国奴隶制是从夏朝开始,历经商朝、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已经逐步消亡,到秦朝、汉朝奴隶制彻底被封建制度所代替。

    夏、商、周时代,奴隶多产生于战争,从敌方俘虏成为奴隶,也有因犯罪而被贬为奴隶的,有官奴和私属之分。

    由於在中国古代,农业、工业生产都是以自耕农和自由手工业者为主,奴隶在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大量使用,所以有人认为在中国不存在所谓奴隶社会

    不过这种看法明显太过想当然,实际上,神州古代的奴隶制度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隐藏起来了而已。

    但其实早在明初﹐奴仆制度在政府的保护下就有所发展。奴仆主要由官赐奴和官奴所构成。如明太祖赐李善长卒百二十人为奴军﹐后赐以铁册﹐又谓铁册军边地军队中的家丁与铁册军差不多﹔又如凉国公蓝玉有家奴数百。永乐时﹐凡从建文不附燕兵者多被杀﹐被害者的亲属全沦为乐户﹐编入奴籍。嘉靖以后﹐江南经济发达﹐富户尤多﹐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卖身为私奴者日益增多。有的富户蓄奴多达一两千人。凡此类奴仆都立有卖身契约﹐子孙累世不得脱籍。江北奴仆系由缙绅雇募﹐河南﹑山东等省都有蓄奴之风,但数量少于江南。万历﹑天启以后﹐在各地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奴仆开始起而反抗主人。明末清初,奴变遍及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明末农民战争中﹐奴仆乘势暴动﹐江西永新等地﹐奴仆占据主家田产﹐散发主家粮食﹐并捆其主人﹐斥问“奈何以奴呼我”他们所提出的“铲主仆﹑贵贱、贫富而平之”的口号﹐直指封建的人身压迫关系。江苏嘉定等地的奴仆操戈索契卖身契文﹐踞坐索身契者数万余人﹐声势浩大。有的地区奴仆有自己的组织﹐如湖北麻城有“里仁会”﹑江苏太仓有“乌龙会”﹐金坛等地有“削鼻班”等。清军入关以后﹐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奴变延及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东地区﹐索契斗争尤为激烈

    而到了清代康熙初年时期﹐在奴仆斗争的不断打击之下﹐富户不敢蓄奴。

    雍正年间﹐清政府被迫废除乐户奴籍﹐并解除徽州今安徽歙县﹑宁国﹑池州今安徽贵池三府世仆奴籍﹐江苏常熟的贱民也取得良民地位。这些都是奴仆不断斗争的结果

    同样,这个高武世界里的奴籍也有官属和私属之分,试问王公贵族们,谁家里是不需要仆役伺候的
1...5152535455...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