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深静堂
说书?
尽管非常意外,但赵德全微微一怔,便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赵燕婉抿嘴笑道:“我爷爷很喜欢听说书的,光听不过瘾,有时候他还自己试着说,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想要改行当说书先生呢。只不过,说书在咱这一带不怎么吃香,担心赚不到钱,这才作罢。”
沈采萱眼睛一亮,忙道:“那可真是太好了!赵家爷爷,麻烦你今晚回去之后,准备一段说书,明儿个你什么时候方便了,就来咱家茶馆一趟,说给我听听。”
赵德全笑着应下了。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38章 冰镇酸梅汤
眼见时辰已经不早,沈采萱等人帮忙将赵燕回送回了家,随即向赵家人告辞。
临行之前,沈采萱取出一只麻袋,递给赵燕婉:“大夫说了,腿骨接好之后的几天里,伤腿不会有些肿胀,而且伤者极有可能反复发烧。这里面装着的清淤散热的药材,一共十二副,每天一副,够喝十二天的了。坚持服药的话,料想十二天之后,你弟弟的伤势就能够稳定下来了,再过上一段时日,便能够恢复如初了。”
一般而言,穷人摔断了腿,找个铃医将腿骨接上,也就差不多了,最多再开两副便宜的药材,就不可能再在这上面花钱了。
现如今,沈采萱等人不但将赵燕回送去了名声在外的医馆,请名医为其诊治,还一口气开了十二副药,帮其清淤散热,可以说方方面面都为赵燕回考虑到了。
祖孙二人本就极为感激沈采萱,看到这一大堆药材,愈发感激了起来,暗下决心,一定要拼命干活,报答这份深恩厚意。
沈采萱一行三人,原本是奔着凉粉草等而来的,却不想碰上这档子事儿,结果凉粉草什么的,一棵都没弄到。
不过,他们仨此行倒也不是一无所获,先前在回春堂的时候,沈采萱顺便买回了一麻袋硝石,足足有十斤重。
花钱给赵燕回治腿,这是行善积德,倒还罢了,沈采薇并不反对。
可花钱买这么多硝石做什么?难不成,要学道士炼丹么?沈采薇很是不能理解。
关于此事,沈采薇一直想问个清楚,奈何出门在外,不方便问。
沈采薇早已憋了很久,终于回到了家,她再也忍不住了,立刻追问了起来。
硝石的用途,沈采萱本就不打算瞒着沈采薇,当即让沈采薇去找两个铜盆——得要一大一小,顺便再找一双筷子,一并拿去房间里等她。
沈采萱自己则去打了一桶水,带上买来的硝石,随即也进了房间。
关上房门,沈采萱便开始演示了起来。
只见沈采萱先是往大盆里放入适量的硝石,然后往里面注入半盆左右的清水,搅拌均匀。
紧接着,沈采萱将注满清水的小盆放入大盆中。
随后,沈采萱便用筷子不断搅拌大盆里的水。
一旁的沈采薇看在眼里,心里困惑极了,忍不住问道:“四娘,你这大盆套小盆的,到底是在做什么?”
沈采萱眨眨眼,卖起了关子:“二姐,你仔细瞧瞧,这两盆水有什么变化。”
沈采薇不明所以,凑上前细看:“能有什么变化?就算你搅来搅去的,可这不还是水么……”
说到一半,沈采薇忽然发现大盆的外壁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水珠。
好端端的,铜盆外面怎么就冒出水珠来了?
沈采薇下意识的摸了上去,只觉触手之处一片冰凉。
沈采薇心念一动,隐隐约约有些明白了:“水里加入硝石,能够让水变凉对么?”
沈采萱笑道:“可不仅仅是变凉哦,稍等片刻,你就将看到更加有意思的景象。”
沈采薇凝神观察起来,只见大盆里的水渐渐凝结成冰,不仅如此,不多时,小盆里的水也逐渐凝结成了冰。
“啊,原来硝石可以把水变成冰!”沈采薇恍然大悟,欢喜道,“昨儿个我在聚仙阁的时候注意到,同样一碗酸梅汤,井水湃过的只卖三十文一碗,冰镇过的却要卖到三百文一碗。不就是冰镇了一下么?价钱就暴涨了九倍!
“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钱也太好赚了,要是咱家也能搞到冰就好了,就可以学着聚仙阁,卖冰镇酸梅汤赚钱了。可转念一想,要在夏天里弄到冰,谈何容易?估计只有底蕴深厚的大户人家,才能够弄到。咱家这种没有根基的小门小户,就不要想了。
“这么好的赚钱机会,咱家却把握不住,我心里头正遗憾呢,没承想,四娘你居然制出冰来了!太好了,太好了,往后咱家也能卖冰镇酸梅汤赚钱了呢!”
其实,沈采萱并非突发奇想,突然就想到要制冰。
她与沈采薇一样,在聚仙阁时,也发现了冰镇过后的酸梅汤价格不是一般的贵,觉得有利可图,这才萌生了制冰的想法。
古代没有冰箱,要想获取冰块,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冰窖存冰,另一种是硝石制冰。
前者需要有冰窖,而且需要在冬天的时候大量采集冰块,这两个条件,沈采萱家暂时都不具备。
是以,沈采萱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后者——硝石制冰。
制冰的原理很简单,硝石溶于水时会吸大量的热量,从而可以使水降至冰点,凝结成冰。
因为原理简单,所以操作起来也很简单。
这不,只用了一些常用器具,便成功的制出了冰来。
沈采萱笑吟吟道:“有了冰,不仅是冰镇酸梅汤,咱家还可以卖冰镇凉茶、冰镇凉粉、冰镇绿豆百合汤、冰镇银耳莲子羹等等。
“再者,硝石虽说不便宜,但也不是贵的很离谱。我粗略估算了一下成本,用硝石制出来的冰去冰镇饮品,折算下来,每碗只需花十几二十文钱。冰镇酸梅汤,聚仙阁卖三百文,咱家只要卖到三十文就能够稳赚不赔。”
“干嘛只卖三十文?要卖就卖,就卖……一百文!对,一碗冰镇酸梅汤,咱家茶馆卖一百文。”沈采薇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冰镇酸梅汤,只要卖出去一碗,咱家就可以赚到七八十文,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啊!”
这一瞬间,沈采薇感觉发家致富在眼前,乐得合不拢嘴。
沈采萱适时的提醒道:“这种冰镇饮品,不是每位客人都吃得起的,只要少数不差钱的主儿,才会买了吃。所以,咱不能指望靠着卖冰镇酸梅汤发家致富。要想发家致富,还得从点点滴滴做起。”
闻言,沈采薇稍稍冷静了些,点了点头,一脸严肃:“嗯嗯,我晓得了。”
说着,她话音一转,笑眯眯道:“四娘,今儿个在外头折腾了一整天,累都累死了,是时候听点《白蛇传》解解乏了呢。”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39章 男主死了
累了就去床上躺着,还听什么说书呀?
听说书解乏,亏你想得出来。
不过,沈采萱想了想,还是说了一段,不过不是单给沈采薇一个人讲,而是将大伙儿了都聚集到了院子里,一边乘凉,一边说书。
像昨天一样,沈采萱依旧分章节讲《白蛇传》——
话说,端午节那天,许仙与白素贞对酌。
许仙再三劝酒,白素贞推却不得,只得接过酒杯,打算抿一口酒意思意思。
却不想,许仙用手一推,满满一杯雄黄酒尽数灌入了白素贞腹中。
白素贞大惊,片刻之后,腹中便痛得如同刀割一般。
白素贞心知不妙,生怕露出原形,忙劝许仙出去看斗龙舟。
许仙依言来到江边观看龙舟,忽觉心神不宁,便打道回府。
回到房中,许仙隐约看到床上白影晃动,便踏步上前,掀开罗帐。
不看还好,一看……
我的乖乖!
只见床上一条白鳞巨蟒,头似巴斗,眼如铜铃,口张血盆,舌吐腥气!
许仙惊得神魂飘荡,大叫一声,跌倒在地。
“眼见得:气塞胸膛归地府,魂飞魄散丧残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完这两句,沈采萱装模作样的抬头看了看夜空,眼见月亮已经高高挂起,便说道:“时候不早了,大伙儿累了一天,早点歇息吧。”
此言一出,整个院子里都沸腾了——
“魂归地府?四娘,你的意思是,许仙死了?不、不是,他就这么死了,这故事还怎么往下讲?”
“没死成吧?许仙应该只是吓晕了,待会就能醒过来了吧?”
“就算死了,白娘子不是有千年道行的蛇妖嘛,肯定有办法救活许仙的。你说是吧,四娘?”
“许仙到底死没死?四娘,你倒是说说清楚呀!”
“……”
在场众人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听过些故事。
但,说着说着,男主死了,这种匪夷所思的故事还是头一回听闻。
更过分的是,到底是真死,还是假死,你倒是给个准信儿呀?
怎好像现在这样,说到最紧要的地方就停下,不清不楚的,吊人胃口呢?
在场众人不知道什么是断章狗,但大伙儿都一致认为,沈采萱这种断章的方式简直丧心病狂,纷纷对她怒目而视,强烈要求她再说一段,把话说清楚咯。
大伙儿的诉求,沈采萱恍若未闻。
只见她看向沈世华,笑嘻嘻的道:“爹,你不累么?早点回房休息不好么?”
沈世华苦笑:“四娘,好好的故事,你却只讲半截儿。后面的半截儿,你要是不讲出来,你爹我今晚怕是睡不着觉啊!”
“哦,这样啊!”沈采萱似乎终于听到了群众的声音,环顾四周,“大伙儿都睡不着觉么?”
在场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全都一脸期盼的看着沈采萱。
沈采萱善解人意,点了点头:“既然大伙儿都睡不着觉,那咱们就做点有意思的事情吧。”
在场众人以为沈采萱又要开讲了,然而……并没有。
沈采萱那所谓的“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由她领着大伙儿做卤瓜子和卤花生。
月上中天,五十斤瓜子和五十斤花生相继被从装满卤水的大锅里捞起,放入烫洗暴晒过的竹席上沥水。
虽说瓜子花生加起来也就一百斤,这么多人合力料理呢,这点分量小意思。
但,毕竟是头一回做,不太熟悉各项流程,不有些手忙脚乱的。
在场众人忙活了这一通,委实有些累了,个个睡眼朦胧,直打哈欠。
饶是如此,大伙儿依旧不肯死心,全都围在沈采萱身边,非要她再讲一个章节,大有一副“你不讲,咱就不睡,看谁耗得过谁”的架势。
沈采萱见状,只得认输,又讲了好长一大段,这才将大伙儿打发了。
一夜无话。
翌日,沈采萱早早起床,眼见苏氏等人起得比她还早,已经将早饭做好了,便凑到苏氏跟前,交代了她一通。
紧接着,沈采萱连早饭都顾不上吃,便召集沈采薇和张有粮,准备动身前往城外。
不拼不行啊,明天茶馆就要开业了,凉粉正是招牌菜之一,可用于制作凉粉的食材到现在都还没影儿呢,这还了得?
当务之急是赶紧把食材都弄回来。
为此,沈采萱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
沈采萱以为自己已经够早的了,没承想,赵德全和赵燕婉更早——家住城外的他们这个时候已经等在了门外。
见状,沈采萱疑心他们半夜就起来了,城门一开,就冲了过来。
昨晚,沈采薇已将下午的经历原原本本的说与沈世华等人知道。
沈世华等人很是钦佩赵家人的人品,一见到祖孙俩,便热情的招呼他们,料想他们出来这么早,肯定还没来得及吃早饭,便拉着他们一起用早饭。
初次上门,祖孙俩哪好意思白吃白喝?就想说自己吃过了,婉拒沈世华等人的好意。
奈何肚子不争气,一闻到早饭散发出的香气,便咕咕叫唤了起来。
没奈何,祖孙俩只好厚着脸皮坐下吃早饭了。
吃罢早饭,赵德全先不忙着说书,而是从怀中取出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随即将荷包里的东西倒在了桌上。
叮叮当当一阵响过后,桌子上堆了一堆铜钱,这其中还夹杂着两三块碎银子。
赵德全道:“这里总共有三百七十文钱和一两三钱银子。虽说远远不够抵消那笔诊金,但有一点是一点,请你们先下吧。”
苏氏道:“赵老爷子,咱家四娘不是说了么?还钱一事,不必急于一时,等你们拿到了工钱,再逐月从工钱里面扣。你们怎么又急吼吼的过来还钱呢?别这样,你们还是赶紧把钱起来吧。”
沈世华也道:“你家本就不太宽裕,如今还有受伤的孩子要照料,负担就更重了。现如今,你家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就别心心念念着要还钱了。”
说着,沈世华就将桌上的钱拢在一起,重新装入了荷包里,紧接着,就把荷包往赵德全手里硬塞:“赶紧的,把这些钱都起来。”
赵德全实在推拒不了,只得回。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40章 恩将仇报
眼见赵德全捏着荷包,脸上怪不好意思的,沈世华沉吟片刻,说道:“不瞒你说,我以前经常外出扛活。那么多年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在外谋生不易,要赚点钱实在是难,太难了!
“我好歹是一个壮劳力,都觉得赚钱如此艰辛。你们老的老小的小,赚钱就更加不易了。
“料想这些钱是你家全部的积蓄了吧?居家度日,没点家底怎么行?这些钱,你们就应该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沈世华说出在外谋生的艰辛,这话算是说到赵德全心坎上了。
赵德全觉得自己遇上了知音,激动不已。
激动之余,赵德全忍不住吐露了实情:“唉,咱家穷得叮当响,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哪可能有什么积蓄呢?荷包里的这些钱,绝大部分都是几个仗义的邻里听说咱家孩子受了伤,生怕咱家没钱给孩子治伤,就主动上门,借给咱家的。”
沈世华露出钦佩的神色:“家住棚户区的人家,日子大多不太好过吧?自己的日子还很艰难,却还不忘帮扶别人,这般人品,着实难得!”
苏氏感叹道:“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赵老爷子,你们是好人,所以你们身边也都是好人呢。”
赵燕婉闻言,深受触动,忍不住来了一句:“都是好人?呵,这可不见得!”
眼见赵燕婉流露出愤愤之色,沈采萱不禁有些好奇,便问道:“赵家姐姐,这话这么说的?难不成……有恶邻欺负你们?”
沈采薇也追问道:“快说说看,你们是不是碰上坏人了?那坏人做了什么缺德事儿了?”
赵燕婉刚要张口,赵德全却抢先说道:“这种糟心事儿,还说了作甚?别提了,算了,还是别提了罢。”
赵德全越是这样,在场众人就越是好奇。
最终,抵不过大伙儿的追问,赵德全只得同意赵燕婉道出实情。
话说,昨天傍晚,沈采萱等人离开之后不久,平日里与赵家人交好的左邻右舍便陆续登门探望赵燕回。
这些邻居,有钱的主动借钱,没钱的就拎着鸡蛋、红糖过来,反正就没有空手而来的。
其中一位邻居姓王,乃是棚户区的里正,他与赵德全相识多年,乃是至交。
王里正不仅大手笔的借了赵家一两碎银子,还给赵德全捎来了一则令人恼火的消息——
今天下午,好心人不但将受伤的赵燕回送去了医馆,在此之前,她还逼着纵马伤人的恶徒拿出十两银子作为赔偿。
那恶徒着实歹毒,拿出了银子,却不肯好好交到好心人手中,而是一抬手,将银子丢进了河里。
当时,好心人忙着给赵燕回张罗大夫,哪有工夫下河打捞银子?看都没看河里的银子一眼,直接就领着赵燕回去医馆了。
不久之后,王里正从自家孙子得知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寻思着赵家家贫,如今正是需要银子的时候,反正那十两银子是赔给赵家的,赵家拿了,再合理不过了。
思及至此,王里正就让孙子带路,打算让水性极佳的孙子下河捞出银子,再转交给赵家。
没承想,王里正祖孙走到半路上,就听到了一则传言——曹进宝家已经将银子捞了起来,还厚颜无耻的说,河里的银子是无主的,谁捞到就是谁的,他家捞到了,自然就是他家的了,没别人家什么事儿。
啥意思这是?想要将银子占为己有么?
可是,这,这不能够呀!
要知道,赵燕回舍身救下的小男孩不是别人,正是曹进宝家的小孙子。
昧下救命恩人的钱,这,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么?
王里正下意识的选择不信,奈何不止一个人这么说,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就在此时,王里正碰上了一个朋友。
那朋友为人相当实诚,从不胡说八道,就连他也证实了这一传言。
事已至此,由不得王里正不信。
王里正当即改道去曹进宝家,想让曹家人将那十两银子吐出来。
万万意料不到的是,曹家人跑了,拿到那十两银子之后,就举家卷铺盖跑路了!
王里正立刻向曹进宝家的左邻右舍打听了一番,很快就推测出,曹家人应该是投奔姻亲去了。
然而,曹家人的姻亲家距此甚远,到底在哪儿,怎么也打听不出来。
如此一来,那十两银子多半很难追回了。
沈世华等人并非当事者,饶是如此,听到这儿,也气愤不已。
要知道,倘若不是赵家人运气好,遇上了愿意垫付诊金的沈采萱,他家没钱,偏生那十两银子的赔偿又被曹家人夺走了,一无所有的他们根本无力供赵燕回接受治疗。
赵燕回伤得那么重,得不到治疗的话,腿瘸是一定的,搞不好还会丧命。
而赵燕回为何会受伤?究其原因,还不是为了救下曹家小孙子的性命么?
可以说,曹家人的做法完全没有顾及到救命恩人的安危,这分明是置救命恩人的生死于不顾。
恩将仇报,不外如是。
如此行径,着实令人齿冷。
“哇,这不是恩将仇报么?”沈世华愤怒的一拍桌子,“简直岂有此理!”
沈采薇愤愤道:“早知如此,就让曹家的孙子被马踩死算了!”
苏氏闻言,不赞同的瞪了沈采薇一眼:“见死不救,这可不是做人的道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人遇到危难之时,咱们该救还是要救的。”
“的确,该救是要救。可是,曹家的孙子并不属于该救的那一类。”沈采薇冷笑一声,“那种黑心烂肺的人家,还要孙子做什么?就应该让他家断子绝孙!”
苏氏皱眉道:“二娘……”
眼见母女俩就要为这破事儿吵起来,沈采萱忙岔开话题:“赵家爷爷,昨儿个不是让你准备一段说书么?怎么样,准备好了没?”
赵德全忙道:“准备好了,都准备好了。”
说着,赵德全便清了清嗓子,当众说起书来。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41章 鲤鱼传说
赵德全所说的故事,大概内容如下——
在某个滨江临海的地方,有一个渔夫,早年丧妻,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长大。
平日里,父子俩相依为命,过着极为贫苦的日子。
这一日,渔夫的儿子忽然得了重病,渔夫却拿不出看病钱。
眼看儿子就要不治而亡,渔夫一咬牙一跺脚,便冒着生命危险出海,希望能够捞到海里的大鱼,换成了钱,给儿子治病。
渔夫的船是条江船,贸然下海,极有可能船毁人亡。
或许是否极泰来吧,尽管在海上遭遇了风暴,渔夫的船却奇迹般的安然无恙,不仅如此,渔夫还意外捕获到了一条金色鲤鱼。
在江里捕到的鲤鱼不稀奇,在海里捕到的鲤鱼可就稀奇了,更何况,这条鲤鱼还是金色的!
渔夫觉得,这条鲤鱼一定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自己的儿子有救了。
或许是察觉到自己即将面临被卖的厄运,那鲤鱼忽然口吐人言,央求渔夫千万不要将自己卖掉。
猝不及防的突然闻此异声,渔夫大惊,便问道:“你一条鲤鱼怎么会说话了?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成啦?”
那鲤鱼坦然承认,说道:“我是修炼了九百九十九年的鲤鱼,还差一年就能够修成正果,飞升成仙。
“奈何飞升之前有一劫难,我没能经受住,差点灰飞烟灭,幸而遇到了你,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现如今,我法力全失,需要找个地方修炼一年。
“倘若你不把我卖掉,并帮我找一个鲜为人知的清净地方,让我安心修炼,但凡你有所求,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都会尽心尽力的帮你实现。”
听了这话,渔夫心动了,便没有将鲤鱼拎去集市,而是悄悄拎到了他家附近的荷塘,将鲤鱼放入了这处人迹罕至的荷塘里。
紧接着,渔夫就双手合十,对着荷塘许愿道:“大仙啊大仙,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让我发一笔小财,好让我有钱给我儿子治病。”
刚许完愿,渔夫就发现不远处银光一闪,走近一瞧……
好家伙,一大锭银子赫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有了这锭银子,渔夫的儿子得到了医治,很快就痊愈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