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深静堂
幸福来得太突然,饶是王里正颇有见识,也震惊了。
震惊之余,王里正忍不住向沈采萱求证:“小姑娘,你此言当真?不是老头子我不信任你啊,可你看上去还很小。你还是个孩子啊,你说的话,能够作数么?”
就知道你们会有此一问。
沈采萱环视一圈,找到了被挤到了角落里的沈世华,冲他招招手:“爹,你是一家之主,你赶紧过来给大伙儿做个保证吧。”
沈·工具人·世华突破重围,来到王里正跟前,念出了分配给他的台词:“老人家,您请放心,我家小女儿所说句句是真,绝无半句虚言。对了,口说无凭,立字为据。如果可以的话,劳烦您做个中人,帮咱家与在场的六户人家签下白纸黑字的契约。”
说着,沈世华拿出他的道具——一锭银子,递向王里正:“这十两银子是保证金,请您代为保管。倘若咱家不照约定购,届时这十两银子将作为赔偿,一分为六,赔偿给在场的六户人家。”
这时,沈采萱适时的插话道:“咱家之所以不找别的人家,而要找你们这六户人家,是因为咱家听说你们都很仗义,都是极为良善的人家。咱家开门做生意的,最看重信义,当然希望与你们这样的人家合作。
“不过,说到底,这只是咱们一厢情愿罢了。毕竟,事先并没有征询过你们的意愿。倘若你们之中有哪户人家不愿意与咱家合作的,那没关系,直说好了,咱家就与剩下的五户人家签订契约。
“至于保证金,还是十两银子。要是日后咱家违反契约,那就将其一分为五,赔给签过契约的五户人家。”
这又是立字为据,又是提交保证金,这也太正规了吧?
事到如今,在场众人算是吃了定心丸,谁都不会再去质疑沈采萱所说的真实性。
至于签不签约?
这还用问么?签,必须签啊!
一旦签了约,对方按照约定购,己方可以采集鬼馒头换钱;对方不照约定购,己方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赔偿金。
不管怎么样,己方都稳赚不赔。
既然如此,不签是傻子!
于是乎,大伙儿就急吼吼的要签约。
沈采萱高声喊道:“先别忙,先别忙,等我把该说的都说清楚了,咱们再签订契约也不迟!”
在场众人诧异了,都说得这么清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在大伙儿不解的目光之中,沈采萱将篮子里的野草野花和野果一一展示了出来。
原来,沈采萱家可不单是购薜荔果,还购其他的,比如说,薄荷、凉粉草、爱玉子、枸杞子、金银花、蒲公英和夏枯草等。
大伙儿越往下看,眼睛越是发亮。
原因无他,这些东西之中,除了枸杞子、金银花和爱玉子不怎么常见,数量比较稀少,其他的在附近的河畔、田间或山上就可以轻易采摘到,几乎没有什么难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生长于野地里,乃是无主之物,可以随便摘,摘了拿去换钱,相当于是无本买卖。
忽而,一位面带愁苦之色的老大娘拼命凑到沈世华跟前,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个,甜菜子的话,咱这一带没有多少,我娘家那儿的山上却有很多。倘若我捎信给娘家人,让他们采了送过来,你家么?”
沈世华心肠软,看到老大娘瘦骨伶仃,身上的衣裳补丁叠补丁,破旧得不得了,便心生同情,忍不住想要答应下来。
然而……他说了不算啊!
沈世华看向沈采萱,等候领导指示。
见到沈采萱点了点头,沈世华这才答道:“您老放心,的的。”
这就完了?你这说的也太简略了吧?
沈采萱微一沉吟,看向老大娘,笑道:“这一带的甜菜子与您娘家那一带的甜菜子,应该长得差不多。只要您不说,咱家根本看不出来,就当成本地的甜菜子下了呗,如何会拒呢?没想到您很耿直的问了出来,您这人呀,真是太实诚了!”
“这就是我先前提起过的隔壁大娘——宋大娘。”赵燕婉夸奖道,“宋大娘不仅为人特别实诚,还非常的乐于助人,经常给左邻右舍搭把手,是很好很好的人呢。”
宋大娘被夸得都不好意思了,蜡黄的脸上泛出一丝红晕:“邻里之间,相互照应是应该的。至于实诚,谈不上吧?我就是觉得,咱们两家之间签订的契约,要是让我娘家人掺和进来,好像不大合适。
“可是我娘家实在是太穷了,好不容易有个用甜菜子换钱的机会,我就想替娘家人争取一下。这才厚着脸皮,有此一问。”
“原来如此。”沈采萱理解的点了点头,温言道,“没关系的,只要是在范围之内,不管是你家送来的是自家亲手摘的,还是别家代为摘的,咱家都的。”
好些人都在留心听沈采萱与宋大娘之间的对话,听到这儿,有人忍不住插口道:“小姑娘,什么叫做‘范围之内’呀?”
“所谓的‘范围之内’,就是契约上所规定的条款以内。”沈采萱细细解释道,“就以甜菜子为例好了。按规定,每户人家每天最多只能送五斤新鲜的甜菜子过来换钱。
“某一天,你家送整好五斤过来可以,你家送三斤过来也可以,你家一斤不送也可以。但是,你家要是送了六斤过来,那抱歉了,其中五斤咱家照价购,多出来的那一斤,还请你家原样拿回去。
“换做晒干的甜菜子,就没有这样的限制了。某一天,你家送十斤过来,咱家;你家送一百斤过来,咱家;哪怕你家特别特别有能耐,能够送一千斤过来,咱家照不误。”
原来如此。
听了这话,不少人都盘算了起来。
要知道,不光是宋大娘的娘家那一带盛产甜菜子,他们的亲戚家附近也盛产甜菜子。
反正采摘甜菜子除了花些工夫,并不花别的,不妨给亲戚家捎个信,让他家将采回来的甜菜子晒干了,运过来换钱。
唉,自家穷,亲戚家也穷,都过着苦哈哈的日子。
要是此事能成,亲戚家就能多个进项,多多少少能够改善一下生活。
眼见在场众人或是交头接耳,或是低头思索,沈采萱沉吟片刻,补充道:“送过来的甜菜子,倘若是新鲜的,就必须要足够新鲜,决不能为了图省事,在家放几天,再一道送过来;倘若是晒干的,就必须要晒得够干,决不能为了骗重量,随便晒晒,半干不干的,就拿过来。甜菜子如此,其他的野草野花和野果,也是如此。
“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谁家拿些品质低劣的玩意儿过来糊弄咱家,咱家二话不说,立即与这户人家解除契约。”
听了这话,在场众人纷纷表示:“理应如此。”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45章 漫天要价
既然该说的都说清楚了,沈采萱便请王里正依照方才所说,拟定契约。
沈采萱家要与六户人家分别签约,契约一式三份——签约双方与中人各执一份,总共一十八份。
“这也太事儿了吧?”王里正听说把契约写上十八份,面有苦色,“要不然一式两份吧?中人那一份,我就不要了。”
这就叫事儿啦?
沈采萱心说:“倘若真的要较真儿的话,还得另请一位中人。因为你家也是六户人家之一,与你家签约之时,你作为签约的一方,按理来说,是不能够兼任中人的。考虑到另请中人比较麻烦,就没有请。都已经简化流程了,你还觉得事儿?”
不过,这种购契约,对于沈采萱来说,其实无关紧要。
沈采萱之所以主动提出签订,不过是为了取信于人罢了。
故而,正不正规的,沈采萱并不在意。
“那行吧,就一式两份吧。”沈采萱想了想,说道,“王里正,您写一份就行,另一份由我来抄。”
王里正诧异道:“哟,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还会写字呢?”
沈采萱腼腆的笑了笑:“虽然稍微会写几个字,但写的不好。待会您老见了,可别笑话我。”
其实,沈采萱谦虚了。
事实上,前世里,沈采萱练过多年书法。
沈采萱的书法水平,不见得有多么高超,但绝对在平均线以上。
哪怕是在古代,也比读过几年书的寻常人强多了。
光是书写契约,就花了大半个时辰。
确认无误后,沈世华作为工具人,再次出场,分别与六户人家在契约上面签字画押。
签约完毕之后,大伙儿一哄而散,都忙着去采集沈采萱家需要的野草野花和野果了。
王里正夫妇也想跑路,却被沈采萱留了下来。
原来,沈采萱琢磨着,在这儿购了一大堆东西,势必要运回城里。
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只能由正当壮年的男人来负责。
别看自家人虽不少,可大多都是老弱妇孺,真正符合条件的,就只有沈世华、张有粮和何志祥。
张有粮得要说书兼学艺,铁定没有时间。
沈世华和何志祥早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茶楼开张之后,沈世华负责迎宾,何志祥负责跑堂——同样没有时间。
自家人没有时间,那就只好雇外面的人了。
沈采萱思来想去,决定从王里正家雇人。
这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唯一的选择——一时之间,初来乍到的沈采萱也找不到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每天把回来的东西归置到一起,然后送到城东,就可以领到三钱银子?”王里正又惊又喜,脱口而出,“三钱银子,这也太多……”
刚吐出一个“多”字,王里正就感觉到左脚被人狠狠踩了一下,立即反应了过来,老实闭上了嘴巴。
沈采萱笑笑:“三钱银子,其实不算多。因为拿了这钱,不光要给咱家送货,还要负责验货、货。尤其是验货,这可不是一个轻省的活计。”
不就是瞪大眼睛,验看那些个野草野花和野果的品质么?
这不就跟买菜一样么?
很轻松啊!
这三钱银子,简直太好赚了!
要知道,这年头,壮劳力在外面拼死拼活干上一天,也不过进账三四十文钱而已。
三钱银子,相当于三百文。
拿着十倍的钱,干着很轻松的活计,这是妥妥的美差啊!
“这活计你就放心大胆的交给咱家吧!”里正夫人王许氏拍着胸脯保证,“沈姑娘,你放心,有咱家把关,绝不可能让别人以次充好的,上来的东西保准都是品质上乘的。”
沈采萱道:“那就拜托你们了。”
说罢,双方又就此签订了一份契约。
午饭过后,沈采萱等人就陆陆续续到了不少野草野花和野果——主要是霹雳果,因为这玩意儿最好采摘,又占分量。
沈采萱还有其他事要忙,眼见上来的薜荔果差不多够明天用了,便将货事宜移交给王里正,带着薜荔果等离开了棚户区,同行的有沈世华、沈采薇和沈正榕。
至于赵燕婉和赵燕回,并未随行。
原来,城东距离这儿有相当长一段距离,中间还要经过一条凹凸不平的小路,而赵燕回腿伤未愈,乘坐骡车回去的话,极有可能会加重他的伤势。
沈采萱考虑过后,通过王里正,雇了两个孔武有力又诚实可靠的年轻人过来,让他们用担架将赵燕回抬去城东,赵燕婉跟在一旁,给他们指路。
离开棚户区之后,沈采萱一行四人并没有直接返回家中,而是中途去了一趟城南的集市。
沈采萱让沈正榕留在集市外面看车,她则领着沈世华和沈采薇直奔那个昨日卖她番茄的摊子。
在那儿,沈采萱并没能如愿看到辣椒。
原来,这儿的人不知道辣椒的用途,误以为辣椒是一种只能用于观赏的有毒植物,便不怎么乐意购买它。
给这个摊子供货的花农一连好几个月都没能卖出一棵辣椒,从前些日子开始,索性就不种辣椒了。
因此,这个摊子的摊主没能进到货。
不过还好,辣椒植株花农那儿没有,辣椒种子花农那儿还有一些,那摊主便帮沈采萱购了回来。
不仅如此,那摊主还帮沈采萱打听到了番薯的相关信息。
“你想让我帮你弄些番薯回来?这个嘛,不是不行,只是……”那摊主摆出一副为难得不得了的样子,“刚刚我也说了,番薯只在南疆那一带才有,一直没有传过来。要想弄到番薯,就必须托人从南疆捎回来。南疆据此何止千里,无缘无故的,人家怎么肯帮忙捎回番薯?肯定得给人家一笔跑腿,人家才肯干哪。”
瞧你这嘴脸!
沈采萱暗暗翻了个白眼,脸上却依旧笑吟吟的:“老板,那你倒是说说看,这跑腿给多少合适呢?”
那摊主眼珠一转,试探道:“这个嘛,怎么着也得十几二十两银子……”
“十几二十两银子?!”沈采薇直接打断了那摊主的话,“你怎么不去抢?!”
这话说的,很有些难听。
不过,那摊主丝毫没有动气,脸上依旧挂着营业性笑容:“说实话,十几二十两银子确实是有点多。不过,毕竟是从南疆捎东西呢,这千里迢迢的,多不容易啊,不给足银子,人家肯定不乐意啊!”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46章 买一送一
“老板,你说的确实在理。”沈采萱笑吟吟的点了点头,坐地还钱,“三两银子。”
“十两银子。”
“三两银子。”
“八两银子,可不能再少了。”
“四两银子,可不能再多了。”
“四两银子……”那摊主一咬牙一跺脚,好像吃了天大的亏一样,痛心疾首道,“行吧行吧,四两银子就四两银子,就当是赔本赚吆喝吧,成交!”
随后,沈采萱付了一两银子作为定金。
那摊主则交给沈采萱一张字据,上面不仅写明了定金和尾款各为多少,还注明会在半年之内交货,货物是五个品相完好的番薯。
离开这个卖花草的摊子,沈采萱本想领着沈世华和沈采薇打道回府,却被沈世华拦住了。
原来,这几天,苏氏一直念叨着府城的猪肉好贵,念叨得沈世华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就在刚刚,沈世华看到有人拎着一小块猪肉从他跟前走过,料想这集市里应当设有卖猪肉的摊子,便想过去打听一下价钱,倘若便宜的话,往后可以来这儿卖猪肉,就省得苏氏老是唠叨了。
“猪肉?”沈采萱一拍脑门,“对呀,前些日子我还想着要买猪肉回去做卤肉卖呢,结果忙着忙着,就给忙忘了,多亏你这么一提醒,我才想了起来。走走走,咱这就过去买肉。”
沈世华闻言,嘴角一抽:“那个,咱家不是开茶楼的么?茶楼卖卤肉……这,这不大合适吧?”
沈采薇也道:“食肆、酒楼什么的才卖卤肉,咱家一茶楼,卖哪门子的卤肉呀?”
面对质疑,沈采萱理直气壮道:“谁规定茶楼就不能卖卤肉的?夹一块卤肉,品一口茶,多惬意!”
沈世华小声嘀咕道:“不应该是夹一块卤肉,品一口酒么?卤肉就茶,这有什么好吃的?”
沈采萱耳朵尖,将沈世华的嘀咕听了个一清二楚,没好气的说道:“我也想让客人卤肉就酒啊!可问题是,咱家没资格卖酒,只能卖茶啊!”
原来,酿酒的原料主要是粮食,而粮食,无疑关系到国计民生。
正因如此,对于酒,燕国官府管理得相当严格。
整个青州,有资格酿酒的作坊屈指可数,除了官办酒坊之外,就只有寥寥几家私人酒坊。
这是生产环节,到了销售环节,同样严格把控。
不是所有商家都有资格卖酒的,只有少数取得许可的商家,才能够对外出售酒水。
沈采萱家小门小户,没什么背景,又是初来乍到,自然没有这个资格。
沈采薇斜睨沈采萱一眼,说道:“既然没资格卖酒,那还卖什么卤肉?得了吧!”
沈采萱不愿放弃,也不说话,就这么静静的看着沈采薇。
哼,看谁拗得过谁?
沈采薇哪里拗得过沈采萱?很快就败下阵来:“行行行,那就卖吧!”
说罢,沈采薇与沈世华对视一眼,父女二人心中均想:“就算卖不掉,也没什么,可以留着自家慢慢吃嘛。”
说话间,父女仨就走到了销售猪肉的区域。
这一区域,卖猪肉的摊子倒是不少,足足有五六家,不过可供沈采萱等人挑选的余地并不大。
要知道,此时已经将近申时,各个摊子上的好肉基本上都卖出去了,就剩下了一些边角料。
边角料做出来的卤肉,自个儿吃倒还罢了,拿去卖给客人……
呃,这不是砸招牌么?
沈世华打听了一下猪肉的价格,确实比自家附近卖的要便宜些。
不过他看来看去都没看到一块满意的,便打消了顺便买一块回家的念头。
自己尚且不满意,小女儿的眼光可比自己高多了,想来她就更加不满意了。
沈世华料想沈采萱绝不会买,便催促她赶紧走人。
来都来了,总得要有些获吧?空手而归多没意思。
沈采萱瞄了一圈,抬脚来到了第三个摊子前,指了指搁在肉案一角的猪脚,问道:“这猪脚怎么卖的?”
该摊位的主人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长得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的,一看就像是个杀猪的。
就快到摊的时候了,很难再有什么生意了,难得又有客人上门,那汉子顿时欣喜不已,殷勤的招呼起来:“原本卖三文钱一对,现在你只要给十文钱,我就把摊子上的这四对都卖给你。”
不知是否是商量好的,这几个肉摊上猪肉的价格都差不多——五花肉四十文钱一斤,前腿后腿肉三十五文钱一斤。
这价钱,相当于寻常壮劳力一天的工钱,可不便宜啊!
再看猪脚的价钱,四对猪脚怎着也有五六斤吧?只要十文钱,折算下来,一斤猪脚的价钱不到两文钱。
这价钱,相比起猪肉的价钱,简直不要太便宜啊!
“便宜是便宜,但猪脚上几乎没什么肉,都是皮,吃起来没什么意思。”沈采薇见沈采萱有些意动,劝道,“而且猪脚上的毛可不好拔,要是处理不当,保不齐会吃一嘴毛。所以说,还是别买了罢。”
正是因为都是皮,啃起来才有意思呢。
在沈采萱看来,猪脚不失为一种美味。
不过,猪脚上的猪毛确实比较难搞,处理起来时又力。
而明儿个自家茶楼就要开业了,今儿个有得忙呢,恐怕没工夫拾这玩意儿。
思及至此,沈采萱便打消了购买猪脚的念头。
眼见送上门的客人要走,那汉子急了,忙道:“这样吧,你们要是买下这四对猪脚,我就把摊子上的猪下水都送给你们!”
一听这话,本不想买的沈采薇迟疑了,心中盘算了起来。
所谓猪下水,就是猪的内脏,包括猪心、猪肝、猪脾、猪肺、猪腰、猪肚以及猪肠等。
这玩意儿,寻常人家都不怎么乐意吃,只有贫苦人家才会偶尔吃点解馋。
沈家并不贫苦,还没有沦落到靠吃猪下水解馋的地步。
但,沈采薇所在的二房处于沈家最底层,跟贫民没多大区别。
每年年底,沈家都会杀猪。
沈家其他人大块大块吃肉,沈采薇等人只能吃几口肉意思意思。
为了给儿女解馋,苏氏就将家里其他人嫌弃不已的猪下水要过来,烹制给儿女吃。
因为吃过,觉得某些猪下水的味道马马虎虎还过得去,所以沈采薇对猪下水并不是太反感。
听说花十文钱,不但可以买回四对猪脚,还可以得到一大堆附赠的猪下水,沈采薇立刻心动了。
沉吟片刻,沈采薇扫视一圈,问道:“老板,你这摊子上的猪下水都在哪儿呢?我怎么没瞧见?”
那汉子就指向肉案旁边的大木盆:“瞧,都在这里面呢!”
沈采萱顺着那汉子手指的方向一瞧……
哎呀妈呀,一大盆乱七八糟的玩意儿,瞧着真辣眼睛!
沈采薇倒没嫌弃,当即在木盆前蹲下,仔细研究了起来。
在盆里,沈采薇看到了两个猪肚,结合这摊子上有四对猪脚,她猜测这个摊子的摊主今天杀了两头猪来卖。
两头猪就有两副猪下水。
两副,那敢情好啊!
可问题是……
沈采薇拧眉:“老板,你这摊子上的猪心和猪肝都去哪儿了?”
沈采薇吃过猪下水,所以她很清楚,大部分猪下水都有一股子腥臭味,令人难以下咽,唯有猪心和猪肝,吃起来倒还不错。
正因如此,与其说她是冲着猪下水来的,还不如说她是冲着猪心和猪肝来的。
简而言之,倘若买下一副猪下水,别的沈采薇可以不要,猪心和猪肝那是一定要的。
现如今,偏偏就缺了猪心和猪肝,沈采薇很是接受不了。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47章 百年老卤
“猪心和猪肝虽然是猪下水,却没有太大的腥臭味,凑合凑合能当肉吃,却比正儿八经的猪肉便宜很多。有不少打细算的人看中了猪心和猪肝的实惠,时常买回去做菜,勉勉强强也算是给饭桌添了一道荤菜。我这个摊子上的猪心和猪肝向来很好卖,今儿个更是一大清早就卖掉了。”那汉子看出沈采薇很不满意,忙道,“可不光是我这个摊子,其他摊子上也是一样,猪下水之中,其他部位基本上都还剩着,唯有猪心和猪肝,早早就被人买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