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深静堂
听了这话,沈采萱心念一动,当即转头看向其他摊位。
果然,其他摊位的肉案旁也摆放着类似的木盆,里面同样装着猪下水。
看起来,猪下水的销路不咋地啊,怪不得买十文钱猪脚就送一大堆猪下水呢。
就在此时,沈采薇说道:“都没有猪心和猪肝,那这盆猪下水咱要了做什么?算了算了,这猪脚咱不买了。”
说罢,沈采薇拉着沈世华和沈采萱,就要离开。
“小姑娘,你等等,别忙着走啊!”那汉子叫住沈采薇,“你要是不满意猪下水,我可以送你别的。你看这棒子骨怎么样?我可以送你们两根。”
说着,那摊主指了指堆在肉案边缘的棒子骨。
尽管棒子骨上的肉早就被剔得干干净净,但拿来熬汤还是相当不错的。
沈采薇略一沉吟,说道:“总共也没几根,索性全给咱得了!”
这分明是要买下猪脚的意思啊!
沈采萱瞥了沈采薇一眼,轻声道:“咦,你不是嫌弃猪脚吃起来没劲儿,又很难弄,劝我不要买的么?”
沈采薇小声回答:“这不是便宜么?而且还送这么多棒子骨呢,可划算了,不买多可惜!”
沈采萱感觉,沈采薇这是中了商家买一送一的套路。
不过,沈采萱并没有多说什么,继续将目光投向肉摊。
只见那摊主先是劈开了棒子骨,紧接着,拿出两张荷叶来,一张将棒子骨包起,另一张将猪脚包起,皆用细麻绳捆好,一并递给沈世华。
“东西都买好了,你怎么还不走?”眼见沈采萱还杵在肉摊前不走,沈采薇轻轻推了她一下。
沈采萱问道:“二姐,要不咱把猪下水也买下?”
沈采薇反对道:“没有猪心和猪肝的猪下水买了做什么?这不是浪银钱么?”
“我知道,你嫌弃剩下的猪下水腥臭。”说到这儿,沈采萱压低声音,“我有办法去掉那些腥臭味儿。”
沈采薇心念一动,但她沉吟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就算去掉腥臭又怎样?不还是猪下水么?又不可能变成猪肉咯!猪下水有什么好吃的?咱还是别买了啊。”
沈采萱道:“我跟你说,倘若猪下水处理得当,比猪肉还好吃呢!”
比猪肉还好吃,这怎么可能?
沈采薇不信,不过她并没有直说自己不信,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劝说沈采萱:“且不说猪下水处理之后,味道如何,处理猪下水肯定要花不少工夫。明儿个咱家茶楼就要开张了,家里忙的不得了,哪有工夫处理猪下水?”
其实,不用沈采薇提醒,沈采萱也知道这当口不适宜买猪下水这种超难处理的玩意儿回去。
可她这不是看猪下水便宜么?
买猪脚就送一大盆猪下水,妈耶,猪下水相当于是白送的。
花钱买的话,估计最多花个两三文钱,就能够买到手了。
再联想到以猪下水为原料的各种美食,沈采萱就忍不住要买下物廉价美的猪下水。
买还是不买?
沈采萱心中一番“天人交战”,最终决定暂时不买猪下水。
不过,沈采萱并没有就此打道回府,而是跑去其他的肉摊上转了一圈,将这个集市上所有的猪脚都包圆了。
结果就是,沈采萱一共买回了二十多只猪脚。
相比起猪下水,猪脚要好处理一些。
但那只是相对而言,要将猪脚上的毛拔得干干净净,绝非易事。
当天晚上,众人齐聚在亮堂堂的茶楼大堂里,听赵德全、张有粮和何志斌轮番上台试讲《白蛇传》。
不要以为观众很好当,只要坐那儿行,啥都不用干,其实不然。
要知道,台下的观众不仅要给台上的说书先生提意见,还要负责给手里的猪脚拔毛。
是的,除了何周氏之外,每位观众都分到了两只猪脚,在听说书的同时,一只手拿猪脚,一只手持镊子,都在努力拔毛。
虽说苦逼是苦逼了些,但是付出是有回报的。
众人今晚的付出,第二天就得到了回报。
翌日一大清早,织锦街上就隐隐约约漂浮着一股勾人的卤香。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卤香越来越浓郁,在整条街上弥漫开来。
到了后来,不仅仅是织锦街了,那卤香甚至流窜到了附近的居民区。
啧,真香。
织锦街这一带的人们心中都很困惑,这是哪家酒楼推出新菜了么?
不多时,织锦街的最北头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街尾新开了一家酒楼啊!
就冲着香味,不少有钱又有闲的主儿便决定给这家新开的酒楼捧捧场,纷纷往街尾走去。
到了地方一看……
陶然居?
这名字起的,怎么不像是酒楼,倒有点像是茶楼呢?
再走进去一看,得,这分明就是一家茶楼嘛!
不、不是,茶楼怎么卖起卤味来了?
这套路不对啊!
不少人疑心自己找错地方了,传出卤香的并非这家茶楼,而是附近其他商铺。
何志祥、沈采薇和沈正榕被沈采萱派来跑堂,这会儿他们仨都在大堂里候着。
眼见好几位客人站在大堂里,脸上都是一副困惑不已的样子,沈采薇忙迎了上去:“咱家的猪脚面由百年老卤秘制而成,各位客官要不要来一碗?”
这么说来,自己并没有找错地方,散发出勾人卤香就是你家茶楼是吧?
可是百年老卤……
真的假的?!
一位客人忍不住问道:“小姑娘,你家的卤水当真上了百年?”
沈采薇心说:“当然是假的。自家那锅卤水是四娘昨晚刚调配出来的,别说百年了,一天都没有。”
但是,这种大实话肯定是不能够说的。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48章 西湖美景
“自然是真的。咱家的卤水,那可是咱们了大周折,花了大力气,欠下了好大的人情,好不容易才从南方的某家百年老字号那儿弄来的,确实有百年历史。”沈采薇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信的话,您闻闻这味儿,是不是很醇正?这要是没有历经百年,怎么可能散发出如此醇正的香气?”
那客人一闻,醇不醇正的不知道,但是真的好香啊!
尽管出来的时候吃过早饭了,尽管大热天的并不是很想吃汤面,尽管猪脚是穷人才吃的贱物,自己这个有钱人看不上,尽管……
但,来都来了,还是吃一碗再走吧。
“那啥猪脚面是吧?给我来一碗!”
有了这位客人带头,其他客人也纷纷表示要来一碗猪脚面。
不多时,一碗又一碗猪脚面被端了上来。
只见金红色的汤汁里浸着几块晶莹肥嫩的猪脚,上面撒着切碎的翠绿色蒜叶,看上去赏心悦目,令人食指大动。
再一品尝……
哇,好吃,太他娘的好吃了!
但凡吃了一碗的,必定要点第二碗,有些客人甚至要点第三碗。
一位客人连吃三碗,抚着肚子朝一旁的沈采薇招了招手:“小姑娘,你家这面是挺好吃的,但是为什么要卤猪脚呢?百年老卤诶,卤猪肉不好么,居然用来卤猪脚这种贱玩意儿,这不是糟蹋好东西么?”
沈采薇心说:“卤猪脚怎么了?好歹两文钱一斤呢!四娘说了,等忙完这几天,她要买猪下水回来卤呢!猪下水,那才是真正的贱玩意儿!”
沈采薇心里直吐槽,脸上依旧挂着和煦的笑容,张口就来:“这道猪脚面的方子与咱家这百年老卤一样,都来源于南方,据说传承了百年。咱家铺子开张第一天,不敢随意更改方子,就中规中矩的按照方子上所写的,用猪脚做原料。”
那客人点点头:“原来如此。南边那儿跟咱这儿不同,听说那儿有的地方还没开化,还在茹毛饮血呢,吃猪脚什么的,再正常不过了。咱这儿可不一样,不习惯吃猪脚的,所以说,你家这方子还是赶紧改改,改成卤猪肉吧!”
话音刚落,邻桌的好几位客人便随声附和道:“就是,除了苦哈哈的穷人,咱这儿谁吃猪脚啊?都是吃猪肉的好吧!”
这话说的,好像他们正在大快朵颐的不是猪脚似的。
沈采薇从善如流:“各位客官说的是,咱家马上就改进,争取明天就推出卤肉面。”
那客人满意的点了点头:“嗯,那我明天还来。”
说罢,那客人就取出了荷包,看来是打算结账。
啥啥啥?客官您这就要跑路了么?
咱家是茶楼啊,您还没喝茶,怎么能跑呢?
沈采薇连忙笑道:“客官,猪脚面虽然好吃,却有点腻,您要不要来一碗茶解解腻?咱家铺子既有寻常的绿茶,又有秘制的凉茶,除此之外,还有桂花酸梅汤、绿豆百合汤、银耳莲子羹和薄荷冬瓜饮,都是清凉润燥、消暑解渴的上佳茶饮。对了,咱家的茶饮不仅有刚沏出来的热茶和井水湃过的凉茶,还有冰镇过的冰茶。”
那客人一怔,好奇道:“咦,你家一面馆,怎么有这么多种茶?就跟人家茶楼似的。”
话音刚落,那客人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哦,对了,你家不是面馆,就是茶楼呢!”
沈采薇嘴角一抽,机械的重复道:“是的,咱家是茶楼呢。”
那客人摇了摇头:“既然你家有百年老卤,就该专心做卤味生意,怎么就想不开,开个茶楼呢?茶楼卖卤味,这多不伦不类啊!”
沈采薇感觉自己快要顶不住了,好在这个时候,沈采萱溜溜达达的跑了过来,接过话茬:“那是因为呀,咱家不仅有百年老卤,在茶饮和茶食方面,更是有很多独到之处呢。”
“哦,独到之处?”那客人就喜欢新鲜玩意儿,一听这话,立刻来了兴趣,“你给讲讲呗。”
沈采萱道:“比如说凉茶,咱家的凉茶遵循秘方熬制而成,无论是口感,还是功效,都属上乘,远胜寻常的凉茶。
“再比如说凉粉,咱家的凉粉由特殊食材制而成,洁白如玉,清甜软滑。这个我敢打包票,今日之前,您肯定没有吃过。”
凉茶并非什么稀罕玩意儿,基本上每家茶楼都有得卖,不足为奇,任沈采萱吹的天花乱坠,那客人也不为所动。
倒是凉粉,这还是那客人头一次听说。
这不由得勾起了那客人的好奇心。
反正不差钱,那客人当即点了一碗尝鲜。
不一会儿,凉粉便被端了上来。
只见青花瓷碗之中,一个个指甲盖般大小的小方块晶莹如玉,上面浇着琥铂色的玫瑰蜜水,还放入了两片青翠欲滴的新鲜薄荷叶作为点缀,看上去格外雅致。
首先这卖相就很好,再一品尝……
真香。
干掉三碗猪脚面和两碗凉粉之后,那客人再也干不动了,抚着肚子站起身来,就要离开了。
用卤香吸引客人过来,先推销一波猪脚面,再推销一波凉粉,哄着客人打开荷包——你以为这样的套路已经很深了?
并不是!
因为真正的套路,真正的大戏,还在后头呢!
就在这时,茶楼正中央传来一阵别具一格的乐声。
紧接着,只听得一道颇为沧桑的男声响起——
啊……啊……
啊……啊……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
春雨如酒柳如烟哪
唱到这儿,一道极为甜美的女声接上——
有缘千里来相会
紧接着,之前那道男声续上——
无缘对面手难牵
……
诶,这曲子……
有点意思。
在座的客人绝大多数都是被卤香勾过来的,原本打算吃完了猪脚面,就抹抹嘴走人的。
可听了这首曲子,都觉得颇有意思,纷纷改变主意,想要听几首小曲再走。
众人看到茶楼正中央的祖孙二人,就想当然的认为,这是茶楼请来卖唱的,至少得唱个十首八首的吧。
然而,事情的发展脱离了他们预想的轨道。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49章 开门红
唱完了这一曲,那孙女向在场客人万福为礼,便干脆利落的走下台去。
只见留在台上的那祖父将手里的二胡搁在一旁,站起身来,理了理身上的长袍,径直走向了身后的木制高脚长案,面向客人,拱手道:“咱们陶然居新店开张,多谢各位客官捧场。今儿个,小老儿要给各位客官讲的是《白蛇传》。方才那首曲子名为《西湖美景》,就是根据《白蛇传》的故事谱写而来的。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话说前朝杭州府钱塘县有一户许姓人家,乃是个中医世家,他家有位公子,单名一个仙字,表字汉文……”
搞了半天,原来不是唱曲儿,是说书啊!
说书能有什么意思?切,没劲儿。
在座的客人几乎都是富贵闲人,大多都对说书这种老套的消遣方式不感兴趣。
要不是刚刚那首曲子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才不会耐着性子坐这儿听说书呢。
可听着听着,众人就发现这个《白蛇传》与外面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别具一格,自有引人入胜之处。
陶然居的说书暂定一天三场,上午一场,下午两场,三场内容一样,时长也一样,均为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之后,台上的说书先生赵德全说到了许仙的姐夫发现妻弟拿回的银子乃是失窃的库银,心中天人交战一番后,大义灭亲,将许仙押送到了官府,便不再往下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言一出,乖乖不得了,立刻捅了马蜂窝——
“咦,好端端的,怎么继续不往下说了?这不是吊人胃口嘛,过分了啊!”
“就是就是,正在兴头上呢,突然就不说了,多让人难受啊!”
“哎哟,吊人胃口也不是这么吊的!断在这儿,实在是太不厚道了!”
“……”
赵德全想要下台,奈何被众多“愤怒”的客人团团围住,根本下不来台。
“不是小老儿不厚道啊,实在是这故事太长,一天一讲,得要讲上一个月,才能全部讲完呢!”赵德全一脸无奈,“要是想再听一遍的,可以下午再来,下午有两场,与这一场的内容一样。要是想听新的内容,那咱们再会。”
啥啥啥?要讲一个月才能讲完?!
这世上竟然有这么长的故事!
众人震惊了。
原来,当下的说书,说的几乎都是短故事,基本上讲一两个时辰就能够讲完了。
偶尔也有长故事,但分三四天讲,也就差不多讲完了。
《白蛇传》的长度,远超众人想象。
一下子全部听完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多听一点嘛。
于是乎,众人就闹着让赵德全再讲一场。
眼见群情激奋,赵德全无奈看向沈采萱,沈采萱沉吟片刻,无奈的点了点头。
就这样,赵德全加了一场,这才好不容易把难缠的客人们哄好了。
上午可以加一场,下午却怎么也不可能加了——
一个时辰一场,四场下来就是四个时辰,相当于八个小时。
张有粮和何志斌还没出师,暂时还不能够登台献艺,现如今陶然居能够说书的就只有赵德全一个人。
赵德全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虽然看上去颇为硬朗,但到底上了年纪,说八个小时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再多说几个小时,身体极有可能会扛不住。
饶是没有加场,沈采萱等人也忙到了很晚,才将手头的事情忙完。
尽管已经很累了,沈采萱一家却没有立刻回房休息,而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聚在了陶然居的大堂里。
“算出来了!”沈采萱理完账,颇为雀跃的说道,“扣掉各项成本,开业第一天,咱家净赚十两二钱银子!”
话音刚落,在场众人都惊叹出声。
“一天十两二钱银子,十天就是一百零二两,一个月就是三百零六两,一年下来……”说着说着,沈采薇的声音都颤抖了,“三千两,一年下来,咱家能够赚到超过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三千两……”苏氏简直不敢相信,“四娘,你、你没算错吧?今儿个咱家真的赚到了十两二钱银子?”
这,这也太吓人了!
沈世华神情恍惚,结结巴巴道:“我、我不是在做梦吧?”
就连素来深信沈采萱的沈正榕,也一脸惊疑不定。
“错不了!”沈采萱当即把账细细算给大伙儿听,“先说猪脚面,三十文一碗,一共卖了八十一碗,加在一起,差不多卖了二两四钱银子。猪脚面的成本很低,连二两四钱银子的零头都不到。换句话说,光是猪脚面这一项,咱家就赚到了二两银子。
“再说凉粉,三十文一碗,一共卖了二百二十四碗,加在一起,差不多卖了六两七钱银子。凉粉的成本也很低,两百多碗凉粉,成本还不到七钱银子。也就是说,在凉粉这一项上,咱家赚到了六两银子。
“除了猪脚面和凉茶之外,咱家还卖出了卤瓜子、卤花生和各种茶饮。虽然获利不及猪脚面和凉茶那么丰厚,但也有不少。
“这些加在一起,可不就有十两二钱银子了么?”
尽管沈采萱把帐掰碎了讲给大伙儿听,可大伙儿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沈采萱道:“虽说咱家茶楼位置偏了一些,可这儿毕竟是在城东,乃是府城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在这么好的地方,开一家两层的茶楼,只要经营得当,一年下来,赚个三千两,这很正常,你们犯不着大惊小怪的。”
为了确保取得开门红,赢得满堂,为后来的生意开个好头,鼓舞大伙儿的士气,沈采萱祭出了三板斧——百年老卤、凉粉和说书。
凉粉和说书倒还罢了,百年老卤,那可是沈采萱发动了“食指大动”这项附属技能,方才好不容易得来的,绝对是世所罕见。
都动用了这么珍贵的法宝了,一天还赚不到十两银子的话,沈采萱真的可以“洗洗睡了”。
尽管沈采萱让大伙儿不要大惊小怪,可大伙儿还是惊到了,深深的震惊到了。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50章 乱点鸳鸯谱
过了良久良久,大伙儿方才回过神来,随即喜笑颜开。
沈采萱买回了很多猪脚和猪肉,这事儿大伙儿都知道。
直到不久之前,大伙儿都还在为处理猪脚而忙碌着。
可知道归知道,猪脚和猪肉能够给自家生意带来多大的影响,大伙儿并不是很清楚。
直到此时,听了这话,大伙儿这才意识到,有了这些猪脚和猪肉,自家生意就能够更上一层楼。
思及至此,大伙儿振奋不已,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所有的疲乏好像一下子全都消失不见了。
沈采薇乐呵了好一会儿,忽然间,她想起了一事,犹犹豫豫的开口道:“那个,四娘,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二姐,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呗。”沈采萱鼓励道,“都是一家人,用不着有什么顾虑。”
沈采薇就说了:“卤味给咱家茶楼招揽了好多客人,无疑是个好东西。可是,今儿个不止一个客人对我说,咱家开茶楼的,却卖起了卤味,有些不伦不类的。”
“哦,不就是说咱家茶楼看着不像是正经的茶楼么?这种话,今儿个我少说听了十几二十遍。”沈采萱不以为意道,“客人要说,那就让客人说呗。没事儿的,不必在意。”
沈采薇拧眉:“可是……”
“噫,没什么好可是的。总不能因为客人说,咱家茶楼就不卖卤味了吧?”沈采萱正色道,“咱们开门做生意,客人向咱们提出了意见,咱们确实应该侧耳倾听。但,倾听归倾听,并不意味着要全盘接受,真正正确的做法是有选择性的采纳——好的意见,咱们予以采纳;不好的意见,咱们听过就算,不必在意。
“倘若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听客人的,将与茶楼不搭的卤味撤掉,咱们往后还怎么招揽客人?要知道,没有卤味散发出的香气的指引,不是特别熟悉这条街的人,几乎不可能知道街尾有家茶楼,自然而然的,就不会找上门来。客人不上门,咱家茶楼往后还怎么开下去?”
百年老卤可是沈采萱发动了极为难得的辅助技能得来的,相当的来之不易。
这才上架第一天呢,还没有物尽其用,沈采萱是绝不可能同意将它下架的。
沈采薇理解的点点头:“其实,我也知道咱家茶楼离不开卤味,就指望着它拉生意呢。只是,在我耳边念叨卤味不适合茶楼的客人实在是太多了,我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实在是没法儿把这些话当成耳旁风。
“现如今,我把这些话说给你听,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让你试试看,看能不能想出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既能够让客人少说两句,又不妨碍到咱家的生意。”
“两全其美的法子……”沈采萱无奈的笑了笑,“要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来,谈何容易?一时之间,我哪里能够想得出来呢?”
沈采薇轻叹一声,说道:“这样啊,那也没有办法了,就只能任由某些客人继续说道了。”
沈采萱宽慰道:“你放心,相信不久之后,就不会有客人说道了。某些客人之所以说道,无非是觉得咱家茶楼不按常理出牌——在青州,其他茶楼就没有卖卤味的,唯有咱家茶楼卖起了卤味——与众不同。
1...484950515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