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深静堂
“这个时候,我的卤煮火烧铺子开张了,你们说说看,本地人还会对卤煮火烧避之唯恐不及么?我料想多半不会了,不出意外的话,应当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乐意掏钱买一份卤煮火烧尝尝鲜,哪怕得知里面含有猪下水,也不会太介意。
“这,就是广告的作用。”
沈采薇闻言,细细琢磨了半天,隐约有些明白了,缓缓的点了点头:“在《白蛇传》里夹带自己想要推广的东西……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干的啊!别说,这招真的很厉害诶!什么猪脚面啊,什么卤煮火烧啊,用上这一招,都不用咱劲巴拉的四处吆喝,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推广出去了呢。”
沈采萱一脸自信道:“广告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思维和习惯,倘若运用得当,岂止是猪脚面和卤煮火烧之类的吃食,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商品,都可以有效的推广出去。”
话音刚落,沈采薇就嗅到了巨大的商机,万分欣喜道:“四娘,你总说要把咱家的生意做大做强,往后不仅要做茶楼生意,还要涉足其他行当。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一直心存怀疑,怀疑你能不能够做到。可是现在,我一点都不怀疑了。有了广告,何愁商品推广不出去,何愁没有销路?我相信,不管干什么行当,咱都能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
沈采萱提醒道:“光有广告可不行,关键还得要商品的质量够硬。倘若商品的质量不过关,就算客人受了广告的蛊惑,闻讯前来购买,买了第一回,发现自己上了当,就不会再买第二回了。这样一来,生意还是做不起来的。”
“我晓得,我晓得,严把质量关嘛!这话你时常挂在嘴边,这里面蕴含的道理我是懂的。”沈采薇笑吟吟道,“有了广告,只要咱家把控好质量,出售的商品不输于同类商品,就不愁无人知晓,没有客人上门呢!”
很显然,得知了广告这个大杀器之后,沈采薇对自家生意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在做生意这一块,沈世华、苏氏和沈正榕的嗅觉远不及沈采薇敏锐,直到现在,他们方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广告的巨大作用,又惊又喜,不禁啧啧称奇。
其实,岂止是沈采萱的家人,就连猫在房梁上的暗卫也对广告这一新鲜事物惊叹不已。
是的,从沈采萱一家人迈进青州府城的第一步起,便进入了凌原熙所在阵营的视线,再说的直白些,沈采萱早就被人盯上了。
一天十二个时辰,除了睡觉的时候,其他时间,沈采萱几乎无时无刻不处于监视之下,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暗卫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上报给他的主子。
负责监视沈采萱的暗卫名叫万俟弦,别看他年纪轻轻,身手和反应都很不一般,乃是暗卫之中的翘楚。
作为顶尖暗卫,万俟弦机敏过人,当他听到“广告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思维和习惯”时,心念一动,刹那间便意识到了广告的巨大价值,并做出了决断——方才听到的这番话必须一字不漏,立刻上报。
别误会,万俟弦决定将涉及到广告的言论火速上报,可不是为了与他的主子分享沈采萱家的生意经,而是……另有用途。
要知道,今上得位不正,为了夺取皇位,不惜弑父杀弟,就连年幼的侄儿都不放过,可谓心狠手辣之极。
这些年来,万俟弦的主子一直想要报仇雪恨,奈何今上手握一国之力,轻易无法灭掉他。
要想灭掉一国之君,刺杀不失为一种手段,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阳谋。
阳谋能否成功,有时候得要取决于民心所向。
“广告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思维和习惯”——你品,你细品,这话颇有深意。
直觉告诉万俟弦,倘若运用得当,广告可以用来争取民心,也未可知。
事关重大,万俟弦迫不及待的想要将涉及到广告的言论告知他的主子,希望他的主子能够从中受益。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59章 外卖窗口
梁上的万俟弦琢磨的是如何辅佐主子改朝换代,乃是家国大事;梁下的沈采萱琢磨的是如何领着家人发家致富,实属鸡毛小事。
尽管干的是些鸡毛小事,沈采萱却热情高涨,为此而殚竭虑。
沈采萱翻阅着账簿,沉吟良久,斟酌着道:“我注意到,咱家茶楼的生意虽然蒸蒸日上,但益却没有大幅上涨。这是为什么呢?据我分析,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咱家茶楼的接待能力有限。
“虽然咱家茶楼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宾客盈门,里里外外挤满了客人,生意看似火爆的不得了,可事实上,生意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好,因为并不是每位客人都会在咱家茶楼花钱。
“要知道,咱家茶楼的座位有限,至少三分之二的客人进来之后,找不到座位。没有座位,什么猪脚面啊,卤肉面啊,凉粉啊,就算想点,也点不了,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了什么花销。
“剩下三分之一的客人虽然有座位,能够随心所欲的点餐,可问题是,在座的客人基本上都要听完一场说书才肯走,一场说书一个时辰,也就是说,在座的客人差不多要在各自的座位上待一个时辰,才会离席,而在这一个时辰里,在座的客人不可能一直点餐,花销极为有限。
“如此一来,就算进来的客人再多,咱家茶楼实质上也赚不到太多的钱。”
沈采薇闻言,皱起了眉头,沉吟道:“要不,咱再加几张桌子?”
“这个可以有。我打算定制几套高脚桌椅——高脚桌宽约一尺,高约三尺,至于长度,根据咱家茶楼的情况,四尺、七尺、一丈不等,总的来说,颇为狭长,不占地方——搁在茶楼的角落里。如此一来,就可以增加一些座位。”说到这儿,沈采萱话音一转,“不过,茶楼就这么大,能够增加的座位必然很有限,只能够适量缓解座位不足的情况,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那可怎么办?”沈采薇灵机一动,又有了一个主意,“要不,咱把二楼的那几个雅间给拆了?雅间里那么大块地方,却只放一张桌子,实在是太可惜了。倘若拆掉了,那地儿至少能够摆上四张桌子呢!”
“别别别!”听了沈采薇天马行空的提议,沈采萱差点儿就给跪了,“雅间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大有用处,哪能够随随便便就拆掉呢?退一万步讲,就算拆掉雅间,最多最多也就多出三四十个座位,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我看来,咱不应该将目光局限于茶楼内部,光想着如何增设座位,而应该换个思路,往外看,试着向外拓展。”
“向外拓展?”沈正榕眨眨眼,满脸好奇的问道,“怎么个拓展法儿?难不成要在外面支几张桌子?”
“嗯,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这办法,与在里面加桌子一样,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沈采萱也不卖关子了,直截了当道,“我的想法是,在咱家茶楼的正门附近开设一个外卖窗口。何谓外卖窗口?顾名思义,就是出售打包外带商品的窗口。
“有不少客人慕名来到咱家茶楼,却被汹涌的人流挡在了门外,进都进不去。来都来了,总得做点儿有意义的事儿不是?白来一趟,空手而归,那多没意思。听不成说书,那就买点东西带回去嘛。
“有了外卖窗口,客人不用走进茶楼,就可以通过窗口,购买咱家的吃食。比如说,卤瓜子、卤花生这类易于打包的吃食。再比如说,猪脚面、卤肉面、凉粉这类虽然不易打包,却可以设法打包外带的吃食。如此一来,既方便客人购买,也方便咱家赚钱,一举两得,多好。”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都觉得开设外卖窗口的点子很好,纷纷开口赞同。
沈采萱道:“开设外卖窗口,地方是现成的,只要花点工夫将靠近正门的那块地方隔一下就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手。外卖窗口开始运营之后,里面至少需要两个人——一个负责取餐,一个负责钱。咱家茶楼很忙的,一时之间,可抽调不出两个人来。”
听到这儿,沈世华主动请缨:“四娘,你不是让我负责迎宾嘛。咱家茶楼现在这个情况,客人不请自来,而且拼命往里挤,已经没有必要迎宾了。要不这样,就让我去外卖窗口吧。算账我不大灵光,干不了钱的活计,那就让我负责取餐吧,这活计我干起来应该没问题的。”
沈采萱点点头:“爹,你反映的情况其实我早就知道了,我也认为咱家没有迎宾的必要。这两天,我一直在琢磨,应该把你调到哪个岗位比较合适。琢磨来琢磨去,我决定,让你跟着我一起外出采购,顺便搞搞市场调查。所以说,取餐这活计,你也别争取了,让给别人吧。”
沈世华就问道:“别人?谁呢?不是说咱家茶楼抽调不出人手来了么?”
“咱家茶楼是抽调不出人手来了,但咱可以从外面雇人啊!”沈采萱道,“前几天,赵老爷子给我推荐了好几个不错的孩子,当时我就想从这里面挑出几个来,为咱家所用。只不过,咱家茶楼新开张,我实在是抽不出空来,没那挑人的工夫。现如今,咱家茶楼的生意逐渐稳定下来了,我想,也是时候开始挑人了。
“明儿个王里正的儿子过来送货,我让他给那几个孩子捎个口信,请他们后天过来一趟。到时候,爹你就和我一起挑人吧。”
沈世华当即答应下来,随即叹了口气,面露忧色:“陈记车马行的人都已经走了好几天了,怎么还没把你表哥表姐接过来呢?该不会是,该不会是……出了什么差池吧?”
“爹,你就别自己吓唬自己了!”沈采薇劝道,“张家和苏家,都离这儿好几百里,况且一个在山里,一个在海边,道路十分难行。这一来一回的,别说走几天了,要是不巧遇上大风大雨,就是走上个十几天都有可能。你呀,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别瞎操心了。”
然而,事实证明,沈世华的担忧不无道理,确实出了差池。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60章 曾经与如今
翌日一早,沈采萱嘱咐了沈采薇等人几句,便领着沈世华外出采购了。
结束了采购任务,沈采萱并没有立刻返回,而是来到了府城的南门附近。
青州府城三面环山,府城的东门、西门和北门之外皆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惟有南门之外并非山峦,而是一条宽广的江流。
江流靠近南门的那一段设有一个码头,名为南门码头。
南门码头上停靠着数不胜数的船只,往来着络绎不绝的人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看到那些在码头上辛苦扛活的力夫,沈世华不禁感慨万千。
就在不久之前,自己还是其中一员,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几乎每天都在为赚取一点微薄的工钱而拼死拼活。
而今,自己在繁华的府城有了立足之地,有家又有业,再也不用外出讨生活,过上了殷实安稳的日子。
不过短短数日,自己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与如今,人生的境遇可谓是天差地别,恍如隔世。
沈世华心中感慨不已的同时,跟着沈采萱在这一带四处转悠,从喧闹的码头转悠到了附近的巷子里。
这条巷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并不宽阔的道路两边不仅食肆、茶寮和酒馆等林立,还有布行、客店和车马行,可谓是衣食住行一应俱全。
沈采萱拉着沈世华一间商铺一间商铺的逛过去,逛了半天,又热又渴,眼见前面不远处有间茶寮,便抬脚走了进去。
直到落座,后知后觉的沈世华才想起来要问一问来这儿的缘由。
“四娘,咱跑来这儿做什么呀?”
“实地考察呀。”沈采萱道,“倘若要将咱家的生意做大做强,光有一个陶然居可不够,远远不够,还得要设法开设其他铺子。
“开铺子,首先得要有铺面。城里的铺面我找人打听过了,比较紧俏,一时之间很难找到合适的,而且租金都不便宜。我思来想去都觉得不大合适,就想到城外来看看。
“我寻思城外最适合做生意的地方就是南门码头这一块了,今儿个亲自过来一看,果然,不仅租金远比城里的便宜,而且客流量还很大,确实蛮适合做生意的呢。不出意外的话,我将在这儿开一间食肆。”
沈世华点了点头,说道:“温阳县城位于清川江畔,城外设有一个很大的码头——温阳码头。之前,我就一直在温阳码头上扛活。我听人说过,清川江东西绵延数千里,贯穿数个州府,沿岸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码头,府城外的南门码头也是其中之一。
“温阳码头我很熟,那儿几乎每天都会停泊很多条客船,许许多多的旅客在那儿上下船。眼前这个南门码头看上去可比温阳码头大多了,料想途经这儿的旅客只多不少。这么多的旅客,其中必定有人要吃饭的,在这儿开间食肆,出售饭食,不愁没有客人上门。”
沈采萱算计道:“不仅仅是旅客,还有码头上的力夫,也是食肆的重要客源呢。”
“力夫?”一直以来,沈世华都对沈采萱做生意的手段十分信服,可听到这儿,他不禁摇了摇头,苦笑道,“四娘,原来你不光想做旅客的生意,还想做力夫的生意啊?唉,我劝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就别想着能够在力夫身上赚到钱了。”
沈采萱挑眉,显然不赞同沈世华所说:“为何要死心?力夫干的可都是重体力活,体力消耗极大,必须要吃饭补充体力。开间食肆,供应价廉物美的饭菜,应当不难将力夫招揽上门,如此一来,何愁不能从他们身上赚到钱呢?
“当然了,我也清楚,力夫手头不宽裕,要想从他们身上赚到大钱,那是不可能的。但,大钱赚不到,赚点小钱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眼前沈采萱如此乐观,沈世华缓缓摇了摇头,说道:“确实,在码头上扛活的,要是什么都不吃的话,很难扛得住,要想坚持一整天,或多或少都得要吃点东西。
“可问题是,要是家里的日子过得去,谁乐意来码头上卖死力气?选择来码头上扛活的绝大多数人都手头拮据,恨不能将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哪里舍得花钱买饭吃?据我所知,力夫基本上都是自备干粮。”
说着,沈世华道出他的亲身经历:“每次来码头之前,我都会事先准备两个馒头或是一张大饼。倘若当天能够揽到活儿,便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拿出馒头大饼来,就着江水吃下肚去;要是当天没能揽到活儿,就把馒头大饼带回去,留着下一顿吃。”
这话一出,饶是沈采萱心肠颇为刚硬,也忍不住鼻子一酸,心中破口大骂,将严氏等人骂了个狗血喷头。
沈采萱“怒其不争”,没好气的说道:“温阳码头我去过,那儿的阳春面五文钱一碗。你在码头扛一天活儿,再怎么着也能赚个三四十文钱吧,就不能花钱买碗热腾腾的面条吃么?江水就干粮,亏你想得出来,也不怕吃出毛病来!”
江水可不是河水、井水,浑浊得很。
未经澄清、没有烧煮的江水很不洁净,直接饮用,搞不好会得肠胃炎。
到那时,腹痛、腹泻那是轻的,就是丧命都有可能。
要知道,古代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有时候,就算是小毛小病也未必能够治好,然后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一命呜呼。
喝江水喝死了,找谁说理去?只能认栽。
一想到这儿,沈采萱就气不打一处来。
“哪里有三四十文钱?温阳码头上,力夫一天的工钱普遍是三十文钱,有时候,雇主压价,只肯给二十五文钱,甚至二十文钱。不过,偶尔也有给四十文钱一天的。”
话到此处,沈世华脸上流露出感激的神色:“有一回,林记商行急着要将一大批货运走,便雇佣力夫连夜搬货上船。那天晚上,我也去了,不仅领到了四十文钱的工钱,半夜的时候,还补了一顿夜宵——白菜猪肉包配萝卜骨头汤,啧啧,油水可足了,那可是过年才能够吃上的好饭食啊!林记商行,厚道啊!”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61章 不容拒绝
闻言,沈采萱暗自叹了口气,沉默片刻,说道:“爹,听得出来,你在码头上扛活的时候,像你这样的力夫,很喜欢也很需要吃有油水的饭食。阳春面里统共没有几滴油,却要卖到五文钱一碗,这就难怪力夫舍不得花钱买了吃了。
“那么,同样是五文钱一碗,里面颇有油水,且能够尝到肉味,这种饭食,爹你舍得花钱买了吃么?”
沈世华一怔,下意识的怀疑道:“颇有油水,还能够尝到肉味?区区五文钱,能买到这样的饭食?这,这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卤煮火烧啊!”沈采萱道,“昨儿个我有说过,我想要开个铺子,做卤煮火烧的生意。不瞒你说,我计划在这附近开的食肆,其实就是一间以卖卤煮火烧为主的铺子。”
“卤煮火烧?”沈世华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哦,昨晚你有说过的,就是里面有烧饼、猪头肉和猪下水的吃食对吧?
“嗯,猪头肉虽然也是猪肉的一种,但是很便宜。至于猪下水,更是便宜的不得了,价钱之低,跟白给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卤煮火烧的成本不会很高,料想五文钱就能够买到一碗了。”
说到这儿,沈世华顿了顿,忍不住发出质疑:“可是,卤煮火烧真的好吃么?猪下水的脏器味儿很重的,除了猪心和猪肝之外,全都又腥又臭。尽管你不止一次的说过,你有办法去掉那些腥臭味儿,但是,但是……真能去得掉么?不是爹不信任你啊,而是千百年来,就没有人能够将猪下水处理干净的。”
“前人做不到,并不意味着后人做不到。”沈采萱凝视着沈世华,正色道,“爹,我的手段你还信不过么?既然我说了有办法去掉猪下水的异味,就一定能够办到。”
看到沈采萱满是自信的眼神,沈世华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嗯,爹相信你。”
沈采萱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笑问:“这么说来,爹你是支持我在这附近开间卖卤煮火烧的食肆咯?”
“自然是支持的。”
“那么好,”沈采萱立刻顺杆爬,“开食肆需要铺面,租铺面的任务就交给你啦!”
沈世华吓了一跳,顿时慌了,忙道:“租车我行,可租铺面……我、我怕我干不了啊!四娘,这事儿就别交给我了,还是由你来办理吧。”
沈采萱摇了摇头:“要想租到合适的铺面,就得要实地考察,多看多问,这很时间的。咱家茶楼开张不久,我还不能完全放手,得要时常照看着,可不能够一整天都在外面晃悠。我实在腾不出手来,就只能将租铺面的事宜拜托给你了。”
对此,沈世华毫无信心,很担心会把事情搞砸,慌里慌张的摆手:“不行不行,我眼光不行,保不齐就租了间很不合适的铺面,那不是耽误事儿么?我、我不行的,这事儿还是……”
沈采萱指派沈世华负责租房事宜,固然是想偷懒躲闲,但更多的是借此锻炼他,岂容他拒绝?
只听沈采萱果断的打断他:“爹,实在不行,你就负责找铺面好了,记住多找几间。找好之后,你领我过去看,届时由我来把关,最终决定租下哪间,你看这样可好?”
沈世华抿了抿嘴唇,沉默了好一会,期期艾艾的说道:“那、那好吧。”
谁让所有人都在忙活,惟有他这个迎宾无活可干,闲的发毛呢?
正是用人之际,不行也得行,他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沈采萱得寸进尺,继续布置任务:“找都找了,索性多找一些。你在给食肆找铺面的时候,顺便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仓库和宅子。”
还找?
这还有完没完?
沈世华苦着张脸,问道:“铺面租来开食肆,仓库和宅子租来干什么?”
“这还用问么?自然是租来存货和住人呀!”沈采萱解释道,“咱家茶楼后面虽然有十几间屋子,可这些屋子要么充当了库房,要么充当了卧房,都在使用中,如今已经没有空着的屋子了。
“从城外购的木馒头等物正源源不断的运过来,眼看着就要将现有的库房堆满了。为了妥善保管木馒头等物,咱得要尽快另寻仓库,用于存货。
“而现有的卧房,最多只能够再往里塞三四个人。我可是打算再招十个八个学徒工的,不另租宅子,大多数学徒工住哪儿?总不能让他们睡咱家的院子里吧?”
说到这儿,沈采萱顿了顿,“善意”的提醒道:“对了,张家表哥和表姐快到了吧?要是不赶紧租宅子,就只能让他俩与别人挤一间屋子了,那多不好啊!”
大姐的儿女好不容易来一趟,却不能够给他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仔细想想,有怠慢之嫌,确实不大好。
牵扯到自己一直敬重的姐姐,沈世华终于不再推脱,勉强接受了沈采萱交给自己的任务。
任务成功甩了出去,茶也喝得差不多了,沈采萱便打算起身离开了。
就在此时,茶寮里走进来一个中年文士,身着半旧长衫,相貌儒雅,文质彬彬,但眉头微蹙,似乎颇有愁色。
“啊,冯先生来啦!”
伴随着一声惊呼,许许多多的人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不约而同的涌向这间生意惨淡、门可罗雀的茶寮。
片刻之后,这间茶寮里面就换了一副景象,只见宾客盈门,好不热闹。
啥情况这是?
沈采萱与沈世华面面相觑,都是一脸的莫明其妙。
碰上了不同寻常之事,沈采萱不忙着走了,继续坐在原地观望。
很快,谜底就解开了。
原来,那位冯先生是来这儿说书的,蜂拥而来的人全是来给他捧场的。
至于说的是什么书?不消问了,自然是《白蛇传》了。
1...5253545556...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