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我在江湖做女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弓诚

    “请看,此地原是鬼方犬戎义渠等辈定居之地,直到秦惠文王时,发兵攻灭狄夷,才使得此地并入秦,后来秦灭汉兴,匈奴入寇,定居此地的人口大多被掳走,是武帝派兵北击匈奴,此地复归于汉。”

    此时袁绍点了点头,道“北域传来的秦话本中,有这一段,思之,令人向往。”

    西凉的重要性,在于丝绸之路,只是已经百年了,丝绸之路一直都未曾安稳,却是不复之前的盛况了。

    刘宏就曾经准备让全国每户人家出“十钱”,用以征讨凉州叛军,说是十钱又不多,百姓人家都能拿得出来,还好这个“好”主意被傅燮劝阻了,这所谓的“凉饷”才没有被推行下去。

    此时袁绍也听贾诩说起这件事,感叹道“这吾本不懂,不过这些时日,路途的一些见闻,方知天下之人,活的艰难的却还是良多。”

    此时他对贾诩道“不知道傅燮现在何处这等人物,定要认识才行。”

    此时贾诩叹息道“傅公之前在皇甫嵩麾下为任,去岁剿黄巾之时,立有大功,此前在朝中为议郎,之前大乱,吾也曾寻过他,却不知去向。”

    看了左右,此时贾诩道“若是得傅公之助,袁氏子就是想为西凉主,却也非是不可能!”

    贾诩此语,却引来袁绍一阵大笑,像是在掩饰什么,贾诩此时也不以为意,他知道自己的安全已经无忧了,在入西凉之前,袁绍不曾杀他,那么到了西凉,就更不可能了。

    ……

    洛邑,此时杨伊已经驾临了,当然此时,她还只是临朝执政,还未曾登上那至高位,不过此时,她也未有让她的那两个名义上的兄弟,去做那个傀儡位置。

    只是改了几个大殿的名字,先召集人,议了刘宏的谥号,当然此时自然不会是灵帝了,灵作为谥号可不是好意思,含义有荒唐胡闹、胡作非为等贬义在内。

    比如好鹤的卫灵公,最后被狄人杀死,肝被人吃掉;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一代雄主最后被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

    谥号灵此时的意思为乱而不损曰灵!

    国君在位时干了很多昏庸无道的事,扰乱国家,但又没有到亡国的地步,这样的帝王一般谥号都很差,比如楚灵王最著名的事件是修建章华台,然后在里面每天吃喝玩乐,为所欲为,和纣王的酒池肉林差不多,晋灵公更荒唐,厨师没有把熊掌煮烂,杀掉,大臣劝谏几句,他就要杀掉这位大臣。

    当然,汉灵帝也和这几位差不多,但是他也没到这地步,只是没人替他说话罢了,两个儿子一个早早被杀,一个一生都是傀儡身不由己。

    如今,杨伊自然不会任由这个灵帝的谥号加在刘宏的身上了,这些大臣议过之后,递上了几个谥号,杨伊看了一番,定下了一个“神”字,至此,刘宏的身后名也就算是定下了,汉神宗。

    只有后朝的皇帝才能为前朝的皇帝定下谥号,杨伊如此做,此心如何,也已经是众所周知了。

    太极殿中,杨伊将手头的奏章放到一边,自然有美人在一旁端过一碗酸酪,加上些蜂蜜拌好,捧到她案头。

    “辛苦文姬了。”杨伊笑着打趣一声。

    虽然此时,杨伊的身份,导致了她身边的人在宫中的显得有些尴尬,不过杨伊却依然故我,这也让那些骚动渐渐平息下来。

    “这几日的奏章好像特别多。”蔡琰此时忧愁得望着杨伊身边仿佛小山一样的奏章。

    杨伊应了一声,如今她稍微改革了朝政,大概就像是后来的内阁制,不过此时,还未曾如此大张旗鼓的改革,只是增添了一个机构内阁,替她处理事务,如今是定下了三位内阁学士,名曰翰林学士。

    此时的三位翰林学士分别是原辽州牧陈曦,原公主府长史郭嘉,以及原燕国国相沮授。

    如今杨伊要处理的文书大多经过这三位学士的手,陈曦、郭嘉、沮授三人会把下面的奏章分门别类然后加上自己的批注和见解再呈交上来。

    因为有了这个机构的存在,杨伊要处理的奏章并不是很多,绝大多数事务性的工作都由外朝代理,其实随着杨伊处理的政务越来越多,她觉得自己其实和古代的帝王们没有啥区别。

    就好比这个内阁学士吧,用品级较低的近臣去分权,这种事汉武帝就做过一次,武帝为了从外朝的丞相府分权设立尚书,以郎官担任尚书去分丞相府的职权。

    然后到了现在,尚书省渐渐演化成另一个丞相府,尚书令就是实际上的宰相,至于现在正经宰相的中书令,在武帝时期是一个由宦官担任的职务,最后一步步衍变为正经的宰相。

    杨伊很确定她今日为了方(偷)便(懒)设立的翰林学士,若干年恐怕就会变成后来王朝中内阁学士那种无相名而有相权的存在。

    虽然知道弊端,但是杨伊也不打算去改,此时她又打开一封奏章,飞快的浏览一遍,然后丢到一边去了。

    最近朝臣们都表现得十分活跃,大概是觉得那些碍手的人可能都已经完了,说不定被董卓裹走的那一批人都会被杀了,所以大家都很轻松,觉得空出来的那么多位置,于是乎就有很多聪明人和蠢人纷纷上书,为杨伊指路了。

    比如一部分聪明人就指出了杨伊和当年的大秦宣太后芈月,大汉吕后一样,都是女中尧舜,堪比周公的,这些人语中潜藏的意思,杨伊也很明白,这是让她向那两位学习呢。

    他们若是成了,杨伊听了,那么等以后皇帝登位,他们自然是从龙之臣,杨伊不听,却也奈何不得他们,毕竟他们是在夸人。

    这种不说正事一心准备靠站队谋出身的行为杨伊虽然看不惯但是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些聪明人现在也勉强能说是他的自己人了。

    除了这些聪明人,还有一些错估形势的蠢人上书,目标最为密切的就是目前摘下了黄巾旗号的大贤良师,如今大汉的明势候张角。

    杨伊是真不知道这些人的脑回路里都是什么,似乎是这些人错估了朝廷的力量对比,他们以为杨伊可能是那种飞鸟尽良弓藏的人,甚至在野狼仍旧四处肆虐的时候,就会剪除猎人。

    指斥张角违逆,仍有叛逆之心的奏章居然出现了不少,他们认为张角活着就是在损耗朝廷的威望,将导致朝廷失去天下人心。

    而且那些个黄巾大将,比如张梁、张宝、张牛角、张燕、管亥等人手握大军在外是非常不安全的,万一他们忽然作乱怎么办他们迫切的指出这些黄巾都是危险人物。

    其实杨伊当然知道张角正经是个危险人物,然而她觉得这些指责张角的人实在是太蠢了,如今百万黄巾的改编还在进行中,若是引得这些黄巾哗变,那么不说别的,青州和冀州会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最主要的是,将会再次把杨伊和她的核心势力圈隔开,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所以杨伊决定让这些蠢蛋滚回家去,虢除官身,回家种地去吧,哪怕是把这样没有脑子的人发配去交州、辽州或者凉州,那也要拉低当地之民的道德水准或者智商水准,所以这些人还是祸害自己的家乡去吧。




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贲赴西凉
    这些事都不是什么大事,如今却还有更重要的事,就是议功,此时看着上报来的一个名字,杨伊想了想,道“传虎贲将军王越。”

    王越这次功劳不小,刺杀何进,守卫宫廷,倒是值得一个列侯之位了,大汉的侯爵其实并不是那么值钱的,关内侯甚至在刘宏之时,用钱到位了,就可以买得到。

    “臣王越,叩见殿下。”

    此时杨伊未曾上位,所以王越也只能山呼殿下了,此人倒是很恭敬。

    “赐坐。”

    王越此时列坐,上首做的是如今的翰林学士郭嘉,朝他微微颔首。

    “诸卿,如今天下,四海仍有纷乱,吾所虑三处,一为徐杨,徐州扬州之地,民风彪悍,百姓悍不畏死,士族为尊,为天下心腹之患;一为益州,益州交通不便,隔绝内外,若有野心之人只需在汉中作乱,就能独霸一方,不可不察;一者西凉,凉州,为西域必经之道,西域之西,仍有无数疆域,西凉实为唯一便利通道,此地不可乱,若通道便利,吾以为大汉财富也将由此源源不绝。”

    虽然挟着强军南下,占青州,降服黄巾,命其改旗易帜,军威一时,无人敢于直视,但是高压之下,不服之人却是很多特别是董卓裹挟三公九卿等士族高宦西去之后,各大士族如今虽然不声不言,这却关乎着大汉王朝的脸面。

    一番商谈,各自献计,这次来的都是核心之臣,也都是有能力的,但是一言一语间,却也是毫不相让,如今先征伐何方,这关乎着他们的切身利益。

    看争吵的厉害,杨伊就调和一下,让他们回去写下奏章,然后令三翰林学士和虎贲将军王越留下。

    “王卿可曾游历西凉”

    “启禀殿下,末将少年间曾为西凉游侠。”

    “如今有一重任需要王卿去办!”

    “末将谨听殿下令旨。”

    其实王越已经隐隐猜到了杨伊的所思所想,不过他还是要从皇帝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才行。

    “吾想要王卿去往西凉,寻机刺杀叛贼之首韩遂。”

    此言,倒是让王越感觉有些困难,他的确是本事非凡,不过刺杀一方势力之首还是很困难的,而且自古以来便有不少刺客为了政治上的目的去行刺,不过效果未必会有多好。

    就比如刺杀大汉皇帝来说,先不说闯入宫中在一众高手的保护下刺杀皇帝有多难,即便是完成了,最后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结果,而且大汉皇室绵延至今,有那么多姓刘的,今天杀个,明天他们还能再捧出来十个,就比如刘宏之死,充满了很多疑点,但是杨伊已经盖棺定论。

    谥号“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若是历史绵延下去,后来的大一统王朝有两位神宗,比如王安石的老板宋神宗,能够任由这等语句在当时天下传扬,就可知一二“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再后,还有一个神宗,一位数十年不上朝仍旧牢牢掌控朝政的明神宗;在皇帝的谥号为“神”的时候,意思就是民无能名曰神。

    “民无能名”的意思就是大家不知道怎么说,说你好吧,不甘心,说你坏吧,不忍心;而“神”字用在庙号中还有”功业不足、半道而废“的含义,虽然也是上谥,但是其中意味就需要仔细思量。

    而此时的汉神宗则还意味着刘宏和神道的牵扯,一是在位期间,太平道举起造反之事,二是服药炼丹之事。

    虽然身死仓促,不过至少在现在看来,对天下像是没有多大的影响,若是接任之人安安稳稳的维持住局面,那么以后,这神宗就是美谥,若是接任之人未曾让大汉天下延续,那么这神宗的意味就不那么好了。

    所以,一个势力死去一个首领,或许有用,但是接任之人只要厉害,那么刺杀之事,就是最差的选择了。

    杀了韩遂就能保证凉州没问题吗王越是看不出这里面的因果关系。

    “如今北宫伯玉奉韩遂为首领作乱,虽然韩遂看似傀儡,但是其人声望颇高,要在重重包围之中刺杀他,实在是艰难。”王越接着话锋一转“若是陛下能允诺末将一件事,末将定然将此贼枭首。”

    虽然想不明白杀了韩遂,对于凉州有什么影响,毕竟韩遂是傀儡,不过王越也不在乎那么多,他对自己的武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天底下没有任何人能躲过自己的剑锋,不过既然帝王已经开口了,那么他能不能,都必须去做。

    哪怕是此时,杨伊还未成为实至名归的神州共主,大汉皇帝;在王越眼里,这也只是时间问题,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好,请王将军送韩文约默默死去就行,不需要大肆宣扬。”其实杨伊也很清楚杀掉一个韩遂未必就会让西凉叛军彻底分崩离析,不过如果韩遂的死会让西凉叛军陷入内战之中,那就算是争取到了宝贵的发展时机,此举,可敌千军万马。

    “如此,末将定然小心行事,不过末将斗胆,也有一事相求,万望殿下成全。”

    “讲。”

    王越这一点就有些逾越了,下属办事,是应该的,那可能讲什么条件,不过王越立功不小,自然可以宽宏一二。

    “谢殿下,末将请问殿下,可曾听说过洛水”

    洛水一听这个词就知道王越求自己得事情究竟是什么了。

    如果说天底下有什么河流最具备神秘色彩的话,那便是黄河和洛河了,相传伏羲执政之时,黄河之中出现了“河图”,而洛河之中出现了“洛书”,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推衍出了八卦。

    这也就是《易经》所说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王越此人嘴上说着想要出将入相,但是这内心里还是想成仙,这个洛字多半还是应在洛水上。

    “洛水吾怎么会不知道如今我大汉东都洛阳,天下之中,这有什么……”

    王越摇了摇头“殿下,草民所指的并非成周的那个洛,而是雒。”

    说着王越此时一展真气,凌空描绘了一个雒字,淡淡云气,经久不散,只是这离体真气,就非是常人可能想象的。

    杨伊看到这里摇了摇头,自己如今虽然没有帝王之名,却有帝王之实,身为帝王,对于天下的地理形势自然是了如指掌,王越写得这个雒字一出来,就自然知道王越所指多半是川蜀一代的雒县。

    雒县是古县,自秦汉时期便有雒县,在益州梓潼一代,是关中前往巴蜀的重要通道,其得名是因为有一条雒水流过,故而称之为雒县。

    “草民遍查古书,发现‘河出图,洛出书。’的雒在古书中作‘雒’,因而末将断定,当年神龟负洛书而出的雒水并非是洛都边上的洛河,应当是益州的雒水。”

    杨伊听完心里却是摇头,王越这样的考证完全就是胡来。自己可不是只观汉书,后世的书籍可也是遍历,对于河图洛书的典故自然了然于心。

    “河出图,洛出书。”在古书上的确作“河出图,雒出书。”不过这个雒本来就是指的洛邑的洛,洛邑古称雒阳,洛水的原名就是雒水,自商周到先秦,洛邑的名字就是雒阳。

    后来始皇帝挥剑决浮云一扫**,按照五行生克五德学说,认为秦为水德,所以便把雒改为洛,秦亡之后是汉,汉为火德,于是又把洛改回雒。

    之所以这“洛”字如此重要,被历朝帝王改来改去,归根结底还是出在河图洛书上,因为河图洛书的缘故,黄河与洛河自然便具备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黄河绵延千里不提,自从周武王命令周公营建成周之后,洛阳作为周公钦定的“天下之中”又增加了很强的神秘色彩。

    所以才有了一个字改来改去的事情,可不管怎么改,河图洛书的洛都是洛阳的这条洛水,巴蜀之地的那条雒水虽然同名,然而肯定不是河图洛书的洛水。

    王越看着古书随便拍脑门实在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闹了这么一个笑话。

    不过杨伊并不准备向王越点出这里面的门道,因为自己还要用这位天下剑宗去刺杀韩遂,如果一席话将河图洛书的来由讲清楚,那王越不想这什么没的,到时候又要请谁去刺杀韩遂

    事情的本来面貌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事情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杨伊决定继续听下去。
1...344345346347348...3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