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琉璃愿(全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阿琐
然而,提到“恪尽职守”四个字,她想起了今日皇帝赐予钮祜禄氏香囊时说的话,于自己,是母仪天下,于钮祜禄氏,就是恪守本分。
此刻,紫禁城里,玉儿带着苏麻喇,在奉先殿为福临和元曦上香,告诉他们玄烨要成家了。
她站在灵牌之前,久久凝望,之后,目光便落在了皇太极的画像之上。
玉儿从苏麻喇手里拿过掸尘的掸子,缓步走来,轻轻擦拭画像,口中念念有词:“转眼,孙媳妇要进门了,而我现在白发已经遮不住,有时候想,还好你不在了,不用看见我老了的样子。”
苏麻喇上前接过掸子,抬头看见格格眼角的晶莹,她便留下格格一人,默默地退了出去。
在奉先殿外,苏麻喇却见到了石榴。
“回来了?”苏麻喇很惊喜,元曦故世后,石榴就回了佟家,小泉子来旺他们,则去了宁寿宫照顾母后皇太后。
佟夫人说,石榴将一切都献给了元曦,想带她回去好好照顾,虽然留在宫里能伺候玄烨,但对玄烨和石榴来说,彼此都是触景生情,绕不开的悲伤。
“姑姑,奴婢回来了。”石榴说,“奴婢想去坤宁宫,伺候新皇后,来请姑姑做主。”
苏麻喇说:“这事儿不坏,但新皇后是怎样的个性,我们都还不了解,贸然将你安排在坤宁宫,只怕皇后心有芥蒂。你若愿意,这件事待太皇太后决定后,还是要和皇后打个招呼。不然你是一片好心,只想照顾皇后,皇后却觉得,你是太皇太后派去的监视。”
石榴很有信心:“日久见人心,奴婢会尽心伺候皇后,皇后年纪太小,纵然聪明高贵,也怕叫人欺负。小姐不在了,奴婢一定要保护好她的儿媳。”
待玉儿从奉先殿出来,见到石榴也很高兴,听说石榴想去坤宁宫伺候皇后,一时不能答应。
虽然没有比石榴更合适的人,但还是要顾及皇后的感受,人家必定会从娘家带来贴心信任的人,宫里强行为她安排掌事宫女,只怕不合适。
“有过孟古青的经历,我不能再随随便便把皇后当孩子看。”玉儿对苏麻喇和石榴说,“大清最尊贵的女人,理该受到尊重。”
眼下,皇后选了,七月行采纳礼,九月大婚,所有的日子都定了,可对玄烨似乎没什么影响。
他在选秀之后,就回到书房继续上课,反是福全坐立不定,围着玄烨不停地问,那个西鲁克氏是怎么样的人。
转眼数日过去,京城上下如火如荼地准备帝后大婚,朝堂上坐着的小皇帝,却几乎没什么改变。
从他的眸子里,看不出任何欲望和情绪,毕竟所有人都认为,皇太后这么早让皇帝成亲,目的就是在于让皇帝早日亲政。
可是少年皇帝毫不兴奋,那日众臣恭喜他选了皇后,玄烨也只是淡淡地说了声:“众爱卿,平身。”
今天,朝会上再议汤若望之案,鳌拜要将汤若望凌迟,一如既往地用他的大嗓门和凶悍来“胁迫”皇帝表态,过去从不会吭一声的玄烨,今日突然说:“这件事需谨慎考虑,诸位臣工回去之后,再做思量,择日再议。”
朝堂上一片肃静,鳌拜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怒然大吼一声:“皇上!”
玄烨冲他微微一笑:“朕耳朵灵敏,鳌大人往后不必大声说话这般嗓子,朕都听得见。”
鳌拜的脸涨成了猪肝色,握紧拳头,咬牙切齿,玄烨却一脸淡漠,问众人:“下一件事,是什么?”





琉璃愿(全集) 第722章 同心结
汤若望的案子,在玄烨的坚持下,再次被搁置,大臣们见小皇帝态度坚决,纷纷附议,说皇上大婚在即,不宜大开杀戒,这件案子推迟再办也不迟。
至于其他的,玄烨没有说鳌拜半个不是,还当朝下旨,要为二皇姐和鳌拜的侄子,举办隆重的婚礼。
鳌拜不得不跪下谢恩,弄得颜面扫地。
四年多来,君臣之间第一次明着出现矛盾,纵然玄烨温和应对,矛盾终究是矛盾。
散朝后,大臣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鳌拜越来越老,可皇上渐渐长大越来越聪明沉稳,四年前或许还是个孩子,在那龙椅上坐了四年,傻子也坐聪明了。
年轻气盛的少年,还能被继续压着欺负?
这朝廷,早晚有一场震荡,鳌拜一个外臣,若要弑君篡位,必定天地不容,他最终只会有三个结果。
一则服软老实,得皇帝恩赐颐养天年,再则,不是皇帝杀了他,就是在他杀了皇帝后,被其他勤王之军所杀,哪能容得瓜尔佳氏,窃取爱新觉罗的江山呢。
努尔哈赤的子子孙孙,还没死绝呢,眼下不过是恼怒四大辅臣全是外臣,那些亲王贝勒们在挣扎不果之后,作壁上观,且看小皇帝怎么被折腾,就是不出手遏制。
鳌拜风风火火地走出紫禁城,脚下跟踩雷似的,一步一巨响,几乎要踏碎西华门前的青石板,策马扬鞭从街巷横扫而过,弄得百姓们怨声载道。
回到府中,众门客与旗中部下纷纷规劝他冷静。
眼下正为了皇帝筹备婚礼,而外头谣传鳌拜对皇帝不敬,四年来不曾消停,但苦于都没有真凭实据,毕竟朝堂上的事,外人怎么能知道,但若影响了皇帝大婚,数万万人的眼睛都看着,鳌拜就洗不清了。
“他也不想想,没有我,连他的短命亲爹都死在少年时了,他连生都生不出来。”鳌拜把茶几拍的砰砰响,“我一心一意为这个国家,效忠他们孤儿寡母,我问心无愧。”
玉儿的眼线,早八百年就往鳌拜身边安插,这些话原原本本地送回慈宁宫,玉儿对苏麻喇叹道:“没错,她是大忠臣,为我扶持了儿子和孙儿,当年在赫图阿拉,还出手救过我。可以说,没有鳌拜,就没有今天的大清。”
苏麻喇道:“这四年多,不管他如何大开杀戒制造冤假错案,皇上都忍着,于是太平无事。可您看,今天就这么一件事,他几乎要把天都翻了,听说乾清宫外有小太监都吓得尿裤子了。往后,若再有什么事,奴婢真担心……”
玉儿安然喝着茶:“他真闹到弑君的那一步,也就到头了,我对范文程说过,我愿大清的忠臣,都能善始善终。”
她放下茶碗,问:“坤宁宫和翊坤宫要加紧修缮,所有家具器皿一概换新的,再有……那俩孩子,在家可安好?”
“一切都好,不过……”苏麻喇道,“奴婢原想,这是家务事,不该咱们多嘴。”
“怎么了?”
“赫舍里府上的光景,和钮祜禄一族,是天差地别的不同。”苏麻喇道,“倒也不是皇后和妃子的差别,这两家人从骨子里就不一样吧。”
苏麻喇告诉格格,两府对待自家孩子的态度,和新皇后新妃对待家人的态度等等,十分地心疼灵昭,她是个被家族摆布利用,得不到半点关爱的孩子。
“这要不是生了漂亮脸蛋子,只怕庶出的小女儿,随便就被遏必隆拿去送人。”玉儿叹道,“虽说八旗秀女不得擅自婚配,可他们只要正经和朝廷禀告一声,我们也不会为难他们,该嫁也就嫁了。所以啊,那孩子自己争气,争到了这个命。”
“将来日子久了,不同的性情必定给各自带来不同的境遇。”苏麻喇道,“这紫禁城,又该热闹起来。”
玉儿道:“上回说,为玄烨选暖床宫女的事,你也放在心上,但这回是后妃先进宫,所以这事儿到时候,还要和她们讲明白。”
“奴婢记下了,已经在留神挑选。”苏麻喇笑道,“倒是挑花眼了。”
“只要不是歪瓜裂枣就成,不必挑太漂亮,难道还压过一后一妃不成。”玉儿道,“老实忠厚,最要紧。”
“是。”
“舒舒和灵昭进宫后,坤宁宫有的,翊坤宫也要有。”玉儿说,“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许底下的太监宫女,拜高踩低,惹是生非。”
九月,皇帝大婚,因之前福临先后两次大婚,大婚礼仪已十分完善,又逢天公作美,顺顺利利地便将新皇后和新妃迎进门。
玄烨在太和殿宴请众臣,玉儿和太后在慈宁宫招待女眷,宫里第三次摆这样隆重盛大的宴席,终于不再是一群蒙古人张扬霸气地坐着,果然新气象。
而太皇太后决心不再娶蒙古皇后,至少得到了大部分满洲宗亲的认同,这一步,把因为四大辅臣不出自宗亲而散了的人心,回三四分。
太和殿和慈宁宫热闹的时候,新娘子们,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宫殿里,从此这里就是她们的家,这一生一世,都要在紫禁城里度过。
舒舒脑袋上的朝冠,华丽而沉重,总早到晚一整天,各种繁荣复杂的礼仪,将十二岁的孩子折腾的够呛,可她还是顶住了。
宫里派来为皇后梳头的侍婚福晋,被要求为她留着刘海时,有些为难。
人们往往将额头饱满,天庭宽阔视作福气,侍婚福晋劝说了几句,舒舒却大方地说:“我额头上有疤痕,一国之母的仪容很重要,我不想露给别人看。”
如此,朝冠之下的舒舒,依然梳着刘海,在一个个光亮饱满的大脑门之间,格外显眼。
今晚玄烨不会来与她行周公之礼,但合卺之礼不能,到吉时,玄烨就该来了,来了之后,还要走的。
“皇后娘娘,皇上那儿已经起驾了。”宫女前来禀告,恭敬地说,“请娘娘稍作准备,娘娘,您要喝茶吗?”
舒舒含笑婉拒,从容地坐直了身体。
很快,门前人声响起,仿佛几十个人涌进来,但都止于殿外。
最后进门的,只有皇帝,舒舒用心记下了他的脚步声。
宫女们迎上前,伺候皇帝准备行合卺之礼,而在这之前,玄烨要先掀开喜帕。
“请皇上为皇后娘娘掀开喜帕,从此称心如意。”侍婚福晋送上挑开喜帕的秤杆子。
“用手吧,这东西戳疼了皇后怎么办。”玄烨突然这么说,在一众人的惊讶下,他用双手掀开了舒舒的喜帕。
舒舒也很惊讶,一时忘了低头,满眼都是皇帝的脸。
这些年彼此见过几回,这还是头一次凑得这么近,看得这么久,烛火朦胧了他脸上的麻点,将英俊的眼眉凸显出来,他长得很好看。
又或许因为,这世上没有比笑容更好看的,他那么温和地笑着,迎接自己成为他的妻子。
他们还小,在懂得情爱之前,先学会了责任。
“皇上。”舒舒开口,“福晋们,还等着呢。”
众人便围上来,将帝后的衣袍系在一起,端来合卺酒,端来子孙饽饽,一项一项礼仪之后,终于要散了。
但不同于过去两次大婚,这一次,皇帝也要跟着走。
“同心结怎么办?”
“要不拆了?”
“怎么能拆呢?”
侍婚福晋们窃窃私语,皇帝要走的话,衣摆就要拆,可这样似乎很不吉利,因为此番大婚特殊,众人在婚前把什么都考虑到了,偏偏这件事到了眼门前才想起来。
“怎么了?”玄烨见几位婶母伯母和嫂子们面露难色,问道,“还有什么礼仪没做足?”
康亲王福晋跪下道:“皇上,您等下要回乾清宫,您与皇后娘娘衣摆上的同心结,该如何处置?”
玄烨低头看了看,又看看舒舒,微微一笑:“朕把龙袍脱下来,摆在这里陪着你可好?”
舒舒顿时脸颊通红,点了点头:“是……”




琉璃愿(全集) 第723章 别辜负了四季风光
在新娘娇羞而好奇的目光下,玄烨起身展开双臂,等候在一旁的大李子立刻上前为皇帝宽衣,龙袍被脱下了,而同心结完好无损。
这脱衣裳的情景,让舒舒想起了那年元旦,她被石榴姑姑带去换衣裳,皇帝从外头闯进来时,也是这样站着,他连衣裳都不会自己动手脱。
但事后爷爷告诉她,这是规矩,皇帝不用动手做生活起居中的任何事,是规矩。
“朕去乾清宫休息了,就在前头,中间隔着交泰殿,没几步路。”玄烨温和地说,“若有什么事,就来乾清宫,叫太监领你来。”
“是。”在玄烨的笑容里,舒舒越发放松,离榻福了福身,“请皇上早些休息。”
玄烨道:“明日早朝后,朕就去慈宁宫请安,你先过去,朕等等就来。”
彼此和和气气,都是大方开朗的孩子,玄烨随便披了件袍子,就离去了。
宫女们这才来侍奉皇后更衣,她的喜服也被小心脱下,龙袍凤袍结着同心结,被安置在床榻上,舒舒躺下前,又看了一眼。
随着各宫灯火熄灭,热闹了一整天的紫禁城终于恢复宁静,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慈宁宫这儿,玉儿见苏麻喇喜滋滋地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嗔道:“你的嘴角快咧到耳根去了,就这么高兴。”
“提心吊胆了几个月,就怕横生枝节。”苏麻喇说,“赫舍里一族终究了不起,顶下来了,不然天知道,能不能顺利举行大婚。”
玉儿道:“不错,这恰恰是我看中索女孙女的缘故,但……”
这大喜的日子,格格脸上却露出忧心,苏麻喇不得不敛笑容,问:“怎么了?”
“一则,索尼年迈,赫舍里一族将来什么样,无法预估。”玉儿神情严肃,“再则,舒舒这孩子,是会把心交给玄烨,还是留在家族里,你我又如何知道。”
“是啊……咱们那儿来的格格,好歹离家远,往来书信也差着好些天。”苏麻喇道,“这会儿皇后和娘家,不过是隔了一堵宫墙。”
“自然,我们也别这么悲观。”玉儿道,“多留个心眼便是了,皇后也不能不为皇帝着想,没有了玄烨,她做哪门子的皇后呢。”
苏麻喇笑道:“一步步来吧,咱们还有什么没见识过的?”她又提醒格格,“科尔沁的孩子,十月到京城,您别忘了提前告诉皇后。”
玉儿不以为然:“才十岁的孩子,先养在宫里,是配玄烨还是嫁入王府,将来再说。”
“是。”苏麻喇道,“到底是咱们雅图有法子,没叫他们来搅和立后之事。”
玉儿道:“吴克善那样执着的终究是少数,他年纪也大了,不中用了。”
她走到镜子前,拨开自己的长发,岁月不饶人,苏麻喇可以为她呵护滋养肌肤,让皱纹慢些爬上来,可头发该白的,还是白了。
“睡吧。”苏麻喇上前来,“就是总也操不完的心,能不老吗?”
玉儿不大乐意:“我真的老了?”
苏麻喇笑:“不老不老,嫩着呢,梳头的时候,我会好好把你的白发遮起来。”
说到遮起来,玉儿问:“听说皇后戴着朝冠,还留着刘海,那样会不会不够大气,叫人背后念叨?”
苏麻喇说:“娘娘一整天盖着喜帕,奴婢也没瞧见。但是听福晋们说,皇后认为一国之母不能仪容有损,刘海并非难看的发式,也没有什么律法规定女子嫁人后就不能留额发,既然刘海能遮住她的疤痕,那就该好好地藏起来。”
“她倒是不避讳。”玉儿说,“这样好,不过是一道疤痕,没什么见不得人的,皇后当以贤德表率天下女子,一道疤痕算什么。刘海的事儿,咱们都别提,孩子乐意怎么打扮,就由着她。”
“知道了,能睡了吗?”苏麻喇笑悠悠,“你不累,我还累呢。”
夜色渐深,对于新嫁的皇后皇妃而言,这都是在婆家度过的第一晚,但是她们的丈夫,都不在身边。
自然因为彼此尚年幼,太皇太后不愿违背人伦礼法,暂不许同房,可好歹,玄烨亲手掀开了皇后的喜帕,将同心结留在了她的身边。
而翊坤宫里,当宫女嬷嬷都退下,灵昭紧绷的身体和神经才放松下来,她离了被窝,光着脚在屋子里转了一圈,心中彷徨不安。
门外有宫女听见动静,来询问娘娘何事,灵昭倒有几分皇妃的尊贵,淡淡地说:“没什么事,你们歇着去。”
她不用向奴才解释自己要做什么,让她们听话就好,这一切,家里都教了上百遍。
可是,她心里害怕。
漫漫长夜,小新娘不记得自己何时睡着,翌日在宫女们的催促中醒来,洗漱穿戴,早早就要去慈宁宫向太皇太后行礼。
翊坤宫外的路,对着坤宁宫西门,宫女们领她在这里等候,果然不多久,众人拥簇着皇后来了。
“臣妾叩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灵昭行礼,努力掩藏她的失落和不甘。
“叫你久等了。”舒舒道,“我们走吧,别叫太皇太后再等。”
宫人们送来肩舆,要抬着娘娘们去慈宁宫,舒舒说:“正好认认路,我们自己走。”
灵昭怎敢有异议,便跟在皇后身后同行,但不久,舒舒就停下脚步,等她走上去,笑道:“昨晚休息得可好?”
灵昭愣一愣,尴尬地点头:“睡得很好。”
舒舒道:“我有些认床呢,不过后半夜,背着千字文也就睡过去了。”
二人从一前一后,变成了并肩同行,舒舒说的都是些家常话,说起昨天几时就起床准备洗漱等等,除了规格仪制上有所不同外,两人本是经历了一模一样忙碌而紧张的一天。
灵昭说道:“一整天没怎么吃东西,子孙饽饽到口中,真想再多吃一块,但她们就端走了。”
舒舒笑:“我认床睡不着,她们就给我准备了宵夜,宫里的吃食,实在致。好在今天,咱们不用饿肚子了。”
灵昭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看着舒舒端庄的背影,花盆底子稳稳地踩在脚底下,自己学过的一切,赫舍里一族必定也悉数教给了舒舒。
昔日以为是孤僻不合群的人,如今这般大方好亲近,不端皇后的架子,却又自有她的尊贵,想起钦安殿等待遴选时她说,因为彼此的身份不同了。
“怎么了?”舒舒发现灵昭没跟上,再次停下脚步等她,“你累了吗?”
“不是。”灵昭上前来,“刚才被沙子迷了眼睛。”
“没事儿吧?”舒舒关心道,“别用力揉,眨巴眨巴就好了。”
灵昭僵硬地点头:“娘娘,不敢叫太皇太后久等。”
“是啊,走吧。”舒舒笑道,“我以为没多少路呢,走走也不远,这要是从东六宫绕过来,真要走好半天。”
说着话,就到了慈宁宫,苏麻喇亲自来迎接,玉儿在大殿升座,接受孙媳妇的叩拜。
从前她们进宫,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如今这就成自家的孩子,看在眼里,心里果然就不一样了。
“上前来,叫皇祖母好生瞧瞧。”玉儿说着,朝两个孩子伸出手。
灵昭没敢挪步子,只等皇后到了太皇太后跟前,她才跟来。
苏麻喇端来礼盒,盒子敞开着,是两套一模一样的文房四宝。
“之后几年里,你们除了来慈宁宫陪皇祖母说说话,伺候皇上的事,和宫里的事都不用管,每日闲着大把大把的时间,就好好念书写字。”玉儿说,“紫禁城有限,可书里的天地很宽广,皇祖母希望陪在玄烨身边的女子,你们,能有开阔的眼界和心胸,能心怀天下。”
二人后退谢恩,礼仪周全,都是大家闺秀该有的品格,她们各自的家族,那是都了不少心思。
“你们年纪还小。”玉儿温柔地说,“人前的规矩之外,私下里,只要不出格不违背君臣之道,大可以做些你们




琉璃愿(全集) 第724章 皇祖母,您吓着她们了
太皇太后亲切和善,舒舒和灵昭亦是有教养的孩子,一场拜见气氛极好,二人离开时,脸上都挂着笑容。
她们要再往宁寿宫去,从西边绕到御花园北路,再经过东六宫,舒舒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
灵昭问:“娘娘,您累了?”
舒舒摇头:“真冷清啊。”
灵昭说:“很快就会住满人的,先帝一朝,后宫也不少。”
舒舒笑而不语,继续往前走,灵昭也赶紧跟上,时间刚刚好,两人到宁寿宫时,天上下雨了。
太后将两个孩子带进门,左看看右看看,虽然都是漂亮脸蛋子,到底还没长开,眼眉间稚气未脱,她刚来北京时,也就这样。
“之后先去见过淑太妃,完了再来这里,后院几位太妃,也想见见你们。”太后说,“昨日忙一天,今天还要到处转悠,怪辛苦的。不过你们都是小孩子,小孩子睡一觉起来,就不累了。”
待东边一整片转完,要再回慈宁宫,太皇太后赐了午宴,但这时候,已是大雨瓢泼。
深秋时节的雨,打在身上凉得很,宫人们请求二人坐轿子,舒舒也不再坚持,和灵昭一起在路边等候。
可她们的轿子还没来,宫道尽头突然有太监宫女慌慌张张地乱跑,好一阵躁动后,才又静下来,寂静得瘆人。
明白发生了什么的人,十分尴尬,低头当做什么也没看见,很快二人的轿子来了,一前一后,抬着往慈宁宫去。
她们到慈宁宫时,玄烨早到了,许是知道她们要来,特意等在门前。
舒舒见了皇帝,便淡淡含笑,灵昭则一脸紧张,低垂眼眉不敢直视皇帝。
“昨日辛苦了。”但玄烨却对灵昭说,“翊坤宫里一切可好?”
灵昭没想到皇帝是在对自己说话,听说“翊坤宫”才明白过来,抬起眼睛,他正温和地冲自己笑。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特别自负骄傲,家里的兄弟们便是这样,爱欺负女孩子,不论是喜欢还是讨厌,他们的表达方式都是可劲儿地欺负。
灵昭很讨厌他们,可每次看到皇帝,心里都一片柔和。而她比玄烨大一岁,好些事,开窍得更早些。
1...246247248249250...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