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愿(全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阿琐
“你好好休息。”玄烨也不再犹豫,转眼又跃上了马鞍。
侍卫们这回不敢再大意,四五个人控制着皇后的坐骑,舒舒却不要凳子,依然自己踩着马镫翻身而上,利落地从侍卫手中接过马鞭。
玄烨与她目光相接,微微一笑:“走了。”
年少的帝后策马扬鞭,双双飞驰而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他们的身影,几乎没有人看见灵昭被搀扶离开,只等帝后跑远了,才零星有人提起几句。
玉儿吩咐苏麻喇:“去看看,别叫她忍着不说,摔坏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虽然场上无人惦记受伤的小皇妃,但灵昭还是受到了妥帖的照顾,太医们迅速赶来诊治询问为她包扎伤口。
灵昭只是手臂擦伤见了血,别处都完好无损,那上马用的凳子,终究也没多高。
“小姐。”陪嫁的丫鬟冬云端来茶水,“您喝口茶吧。”
“你吓坏了吧。”灵昭说,“我自己也……冬云,我真没出息,是不是。皇上有心请我同行,我却把自己摔了。”
冬云好生道:“至少皇上有这份心啊,您没瞧见,您摔倒了之后,皇上立刻就跳下马来看您,都不带犹豫的。”
“真的吗?”灵昭很惊讶,“当真?”
“奴婢不敢骗您。”冬云说,“皇上待您一直都很好啊。”
“但眼下……”灵昭垂下眼眸,“皇上他,还不懂什么是儿女情长吧。”
冬云笑问:“小姐,您懂吗?”
灵昭摇头,轻声嗫嚅:“我也不知道。”
话音才落,苏麻喇到了,仔细询问灵昭的伤势后,请她好好休息,今晚会去南苑岛上过夜,之后还要在那里住两天,陪太皇太后散散心。
“正好,您能养伤。”苏麻喇说,“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也要早些让伤口愈合,别留疤痕才好。”
灵昭心头一紧,为什么赫舍里舒舒脑袋顶着疤痕,也能做皇后,而她……
“娘娘?”苏麻喇见孩子出神,温柔地说,“娘娘别担心,不会让任何人扫兴,也不会有人笑话您,这是猎场上常见的事。”
“是,嬷嬷。”灵昭谦恭地说,“不过,我心里还是很过意不去,辜负了皇上的好意。”
苏麻喇猜得出她的心思,多难得的机会,下一次再能一起骑马,谁知猴年马月,这她就这么错过了。
马场上,疯跑了几圈的玄烨,心满意足地紧缰绳。回眸便见舒舒紧赶慢地追上来,她脸颊绯红,神采飞扬,但是,风扬起了她的刘海。
玄烨引马而来,和舒舒贴得很近,朝她伸出了手。
琉璃愿(全集) 第727章 别怕,没事了
舒舒心里一紧张,可皇帝的手已经伸过来,她避无可避。
玄烨轻轻拨下她的刘海,遮挡了那道疤痕,而后顺势将舒舒脑袋上的簪子推了推,说:“簪子松了,你骑马戴着簪子,不方便还危险,下回可别戴了。”
舒舒分明感觉到,玄烨动了她的刘海,可他又轻描淡写地说些别的话,从小就受这道疤痕困扰的姑娘,一时摸不清,皇帝究竟是嫌弃她,还是她保护她。
但她心里很明白,皇帝立她做皇后,并不代表不嫌弃她的疤痕,因为就算是嫌弃,为了江山社稷,他也只能选择自己,舒舒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你生气了?”玄烨道,“你看刚才那样,万一摔了,脑袋上还插着簪子,多危险?朕不是责怪你,是担心你。”
舒舒的心松下来,笑了:“是,臣妾记下。”
于是前头侍卫牵着马,二人并肩缓行,玄烨问舒舒从前跟谁学骑马,彼此说些小时候的事,玄烨问她:“石榴是我额娘的人,你留在身边,会不会不自在?”
舒舒道:“臣妾的陪嫁太年轻,坤宁宫里的人则不熟悉,但里里外外的事需要人来做主张罗,石榴是臣妾可以信任的人。”
玄烨道:“那就好,你若是觉得不自在了,就大大方方告诉朕,咱们再安排。”
舒舒答应:“真有那一天,臣妾一定来向您禀告。”
玄烨说:“有什么事都好商量,或是与皇祖母商量,或是与朕商量,往后紫禁城就是你的家,在自己的家里,不要客客气气的,日子要高兴着过才好。”
舒舒莞尔:“臣妾都记下了。”
玄烨又道:“你和朕的年纪,本该是终日胡闹嬉戏的时候,但既然成了天下至尊,你我就必须有担当。”
“是。”舒舒答应。
“委屈你了。”玄烨道,“将来会有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朕亦如此。”
这日傍晚时分,皇帝仪仗自城郊归来,到达南苑行宫,今夜驻跸南苑,并要再多逗留两天。
外人看来,似乎只是祖孙俩想出门散散心,但玉儿计划用这两天的时间,来和鳌拜商谈汤若望一案。
祖孙俩更是一早就商量好,不要露出紧张忧虑,就当是一桩稀松平常的事,成则成,不成天也塌不了。
如此,玄烨到达南苑后,待祖母和嫡母都安顿歇息下,他便带着大李子在岛上转了一圈,想起受伤的灵昭,径直就往她的住处来。
皇帝突然亲临,让灵昭惊喜意外,按捺住满心的欢喜,规规矩矩地应对着玄烨的问话。
“若是疼得厉害,要宣太医,别忍着。”玄烨说,“下回要小心一些。”
灵昭听皇帝说“下回”,不论是随口一言,还是真的期待下一次,至少是她心里的安慰。
听说帝后一整天都在一起,她心里失落得难以言喻,后妃之间的差距,终究是这样慢慢地拉开了。就像是命中注定,不该是她的。
“多谢皇上,臣妾没事了。”灵昭应罢,稍稍犹豫后,主动问玄烨,“皇上今日可尽兴?”
玄烨说:“没能下场狩猎,难遗憾,不过也不要紧,过几年就好了,毕竟我们还是孩子。”
灵昭鼓起勇气说:“皇上,将来臣妾还愿随您去狩猎骑马。”
玄烨点头:“好啊,人多才热闹。”
正说着话,太皇太后派人送来饭菜,担心灵昭的伤口,要她好好休息。
玄烨便说:“皇祖母还在等朕去用膳,明日再来看……”
玄烨的话还没说完,脚下的地就颤动起来,紧跟着桌椅柜子,房梁屋顶,都跟着剧烈晃动,外头有人大声喊:“地震,是地震……”
“快走!”玄烨一把抓了灵昭,带着她就往门外跑,跑到空旷之处,震感稍有减缓,才要松口气,屋顶上一大片琉璃瓦轰然坠落。
碎瓦四溅,灵昭失声惊呼,可一转身,她就被玄烨抱在怀里,护着她的身体,耳边是少年坚定的声音:“别怕,没事了。”
“皇上?皇上?”
“护驾,快来人护驾。”
越来越多的人涌过来,大地不再颤动,瓦片也不再坠落,玄烨松开了灵昭,立刻朝祖母的殿阁奔去,一路上问着:“皇祖母有没有受伤,有没有人受伤?”
地震突然发生,所幸不是大半夜,人人都及时跑了出去,玄烨急着找皇祖母,玉儿也急着找玄烨,见彼此都安然无恙,顿时松了口气。
“玄烨,京畿一带必然受灾,要马上命人排查灾情,我们必须立刻回紫禁城。”玉儿冷静地说,“天灾难防,但朝廷不能丢下百姓不管。”
“是。”玄烨应道,之后询问嫡母是否受伤,见舒舒在太后身边,知道她一切安好,也就没顾得上,立刻要动身返回紫禁城。
地震之后,暴雨如注,京城上下一整夜不得安宁,谁知翌日天蒙蒙亮时,再次地动山摇,玄烨从乾清宫冒雨跑到慈宁宫来,玉儿见到湿漉漉的孙儿,又欣慰又心疼。
“皇祖母,汤若望对孙儿说过,地震之后必然余震不断,防不胜防。这些日子,您暂时别回寝殿了。”玄烨说,“在空旷的地方搭个帐篷,委屈几日以防万一,孙儿也在乾清宫院子里搭帐篷住。”
于是,宫人们在慈宁宫前花园里搭建了帐篷,玉儿带着太后,和福临玄烨所有的后宫,暂时在此避难。
令人恐慌的是,前后连续五天发生余震,京畿一带多数房屋受损,伤亡人数也不断地增加,面对天灾,人心惶惶,大臣们也是一筹莫展。
待一切安稳,玉儿再搬回慈宁宫,已是七天后。紫禁城里虽不至于满目疮痍,可要修修补补的地方数不胜数,令人揪心。
玉儿责令工部暂不修缮皇宫,将更多的人手派去京城和京畿一带地方,帮助地方官员赈济百姓,眼看着北风紧,不能在天寒地冻后,让百姓无处安身。
这些日子里,人人不得安宁,也许只有一个人,心里一直暖滋滋。
灵昭忘不了,危急时刻,玄烨抓着她的手就往外跑,忘不了在自己惊慌害怕时,他抱着自己说别害怕。
皇帝手臂的力量,和他胸腔的温暖,一直还留存在身上。
“小姐,您在高兴什么?”冬云去内务府领了月例归来,笑道,“今日是奴婢领月例的日子,奴婢都没敢高兴呢,大家都说,但凡朝廷有大事的时候,都是不能笑的。”
灵昭忙敛笑容:“我没笑,没事儿。”
冬云道:“宫里一些会做木匠的小太监这会儿可吃香了,到处给修屋子,不知道几时才有人来拾掇咱们这儿。东配殿的瓦全掉了,光秃秃一片,看着很吓人。”
“会好的,皇上自然要先照顾老百姓,紫禁城这么大,咱们还能没个住处吗?”灵昭说着,走到门前,将院子里看了看,说,“明年开春,在院子里多种些花草,瞧着兴旺些。”
冬云道:“他们都说,翊坤宫风水好。”
灵昭一笑:“不过是恭维的话。”
冬云点头:“要说风水好,那还是景仁宫。”
灵昭摇头:“是因为孝康皇后,才让那里成为了风水宝地,而不是那个地方成就了孝康皇后,至于我……”她走到院子里,将宫殿上下看了又看,喃喃自语:“能不能成就翊坤宫,谁又知道呢。”
“小姐,皇上那天……”冬云走上来。
“你有没有对别人说,皇上那天拉着我抱着我的事?”灵昭醒过神来,问道,“说了吗?”
冬云连忙摇头:“奴婢有分寸,小姐,这怎么好随便对人说呢,显得您轻浮。”
灵昭松了口气:“那就好,别告诉任何人。”
“不过……”冬云为难地说,“那天好些人看见呢,奴婢不说,只怕别人也会说。”
灵昭的心一咯噔:“皇后会知道吗?”
舒舒当然会知道,她陪嫁的宫女共有四人,虽然舒舒说她们年轻,可不论如何都比舒舒年长,且是在赫舍里府上挑细选用心栽培的,她们进宫的目的,就是做主子的眼睛和耳朵,就算不是亲眼见到的事,也一定能有法子听见。
这件事,早就经其他宫女的嘴巴,传到了她们的耳朵里,自然也就传到舒舒跟前,她不以为然,彼时什么话也没说。
但从帐篷搬回坤宁宫的这天,石榴侍奉小皇后入寝,舒舒坐在被窝里,命其他宫女都退下,只留下石榴一人。
“娘娘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吩咐奴婢?”石榴主动问。
“姑姑,我想把陪嫁的四个宫女撵出去,往后再另外挑选合适的人,来顶替她们的位置。坤宁宫里人手这么多,真的少了四个人,也不妨碍什么事。”舒舒道,“但她们没做错事,我想她们离宫后,能继续太平度日,你看,能有什么法子安排吗。”
石榴跪在脚踏上,谨慎地问:“娘娘,出什么事,能告诉奴婢吗?”
地震那会儿,玄烨保护钮祜禄灵昭的事,让舒舒心有忌惮,但她忌惮的不是灵昭,更不是玄烨,而是那些留在自己身边的人。
“这样就值得他们大惊小怪,往后宫里风吹草动,皇上宠爱任何一个妃子,都成了了不得的大事,要急着往家里送话,这如何是好?”舒舒道,“使不得。”
琉璃愿(全集) 第728章 灵昭若能产下皇长子
石榴见舒舒对她推心置腹,便也坦率地说:“这件事若是奴婢出面,府中大人们必定以为佟府想要架空您,让您与赫舍里一族断绝往来,甚至于,怀疑太皇太后的用心。”
舒舒神情凝重,她委托石榴,实在是因为自己尚没有这个能力,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事。
“姑姑,我完全信任你,也请你相信我。”舒舒道,“虽然长辈们都亲昵地说,我们还是小孩子,可我这样出身的孩子,七八岁那会儿就懂好些人情世故,就算我想天真可爱,心里头也什么都明白。”
“奴婢都知道。”石榴道,“奴婢也是看着孝康皇后,一步步走来的。”
“我知道家里对我有怎样的期待,可我还是想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皇上和太皇太后的身上。从此我是爱新觉罗家的人,至于家族,但凡我好了,他们就差不了。”舒舒说,“从皇上将玉如意赐给我,我就想好,若是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哪一头都顾不上,绝不会有好结果。”
石榴热泪盈眶:“您如此懂事,倘若小姐她还活着,该多欣慰。”
舒舒冲石榴微笑:“姑姑,我会好好成为皇上的皇后,让额娘在天之灵能安息。”
石榴吸了吸鼻子,便又道:“府里派来的四个人,大可不必赶出去,赶出去了,惹出麻烦不说,府里照旧会再派人来。眼下这四个人,您还看得见,将来若是来几个您看不见的,心里更没有底。等过几年,皇上亲政,后宫有了变化,咱们再做打算。”
舒舒答应了:“就照姑姑说的做。”
石榴说:“孝康皇后生前最得太皇太后器重的,便是她绝不会将听见的看见的到处说,所以,奴婢也绝不会辜负她。娘娘您放心,您对奴婢说的所有心里话,奴婢都会藏在心里,绝不会一转身,就去告诉太皇太后。”
“姑姑,起来吧。”舒舒道,“和你说说,我心里舒坦极了。”
石榴为舒舒掖被子,说:“娘娘早些休息,明日蒙古的格格到了,科尔沁的人来了,您还要一并去接待呢。”
科尔沁这一遭,来的不是时候,京城刚经历了地震,朝廷实在无暇盛情款待,玉儿在慈宁宫摆了两桌家宴,便算是接风了。
这一回他们送来的孩子,不足十岁,论辈分,是玉儿的堂侄女,玄烨还要喊一声表姑姑。
但谁也没说这孩子是要来给玄烨当妃子,玉儿说十岁的孩子可怜见的,先养在宫里。
而朝廷忙着赈灾济民,震后重建,科尔沁的人没留多久,玉儿便说往后下雪路不好走,早早将他们请回去了。
更重要的是,玉儿还欠着玄烨一桩事没办,鳌拜代替太皇太后送科尔沁贵族离京,再返回慈宁宫复命时,苏麻喇摆下了香茶和点心,玉儿说:“坐下吧,咱们商量一件事。”
鳌拜眉头微微一颤,茶点他是不会吃的,只恭恭敬敬地说:“太皇太后,您有什么事,只管吩咐,臣必定竭力办妥。”
“汤若望的案子,你打算怎么结?”玉儿便开门见山,坦言,“我希望朝廷能网开一面,放过他们。”
“太皇太后!”鳌拜一脸严肃,“这般让步的判决,岂不是成了,我大清惧怕洋人?”
“没这么严重,但你看,这次地震之灾,多严重。”玉儿说,“借着天灾,正好给彼此一个台阶下,权当是朝廷大赦,饶他们性命。”
鳌拜垂眸不语,以沉默抵抗。
玉儿道:“自然,我更该顾全你的颜面,所以汤若望他们将全部离开京城,送到南边去,没有朝廷旨意,不得再北上。沿海一带也同时禁止传教士宣扬教义,违者以窃国论罪,如何?”
鳌拜沉吟须臾,却是开口反问:“臣实在不明白,您和皇上,为何非要保一个满口胡言乱语的洋人。”
玉儿道:“并非玄烨之意,他不过是在朝堂上,传达了我的心意。鳌拜啊,福临从小喜欢汤若望,时常去他的教堂里坐坐,福临这一生,受了太多委屈,我这个做额娘的,实在对不起他。我只想,能留下一些他喜欢的东西和喜欢的人,仅此而已。”
鳌拜面色一峻,躬身道:“太皇太后,臣有所冒犯,求太皇太后恕罪。”
玉儿道:“是我一个妇道人家的私心,本不该和国家朝廷纠结在一起,可我……鳌拜,我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就当是看在太宗的面子上,成全我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心,如何?”
鳌拜顿时心软,屈膝道:“是臣不知太皇太后辛苦,是臣该死。”
玉儿说:“你对大清,功在千秋,是要名留青史的人。我知道外面的人,对你诟病无数,可我从来不当一回事,是我把你从赫图阿拉带来,我就知道自己不会选错人。鳌拜,我把玄烨交给你了,这一次,咱们一定要为大清培养一位盛世名君。”
鳌拜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人,太皇太后这番话,勾起了他过去几十年的辛苦和荣辱,太皇太后都求到这份上了,他实在不能再强硬。
“汤若望一案,臣会召集各部再议。”鳌拜说,“请太皇太后放心。”
玉儿喝茶,抬眼悄悄看了他一眼,说:“起来吧,地上凉,此外还有一件事,索尼病了,你知道吗?”
鳌拜颔首:“是,臣昨日已去探望过。”
玉儿说:“索尼年迈体弱,虽是四大辅臣之首,到底力不从心。所以往后大事小事,都落在你的身上,我希望你也要保重身体。”
她说着,将苏麻喇叫来,苏麻喇早有准备,送上一支硕大粗壮的野山参,玉儿道:“东北今年刚送来的,补身体最好。”
“如此贵重之物,臣不敢。”鳌拜连忙推辞。
“鳌大人,您下吧,太皇太后打从第一眼瞧见这支野山参,就念叨要给鳌大人留着。”苏麻喇笑语盈盈,“您若推辞,岂不是辜负太皇太后的心意。”
“太皇太后厚爱,臣却之不恭,受之有愧。”鳌拜接下野山参,叩首道:“谢太皇太后恩典。”
玉儿请他礼,之后再商议了几件事,苏麻喇便亲自送鳌拜离宫。
鳌拜一路念叨着宫里地震损毁的殿阁还没修缮,实在对不起太皇太后和皇上,苏麻喇附和着,说是鳌大人心系天下,忧民所忧,以天下为先云云,说尽恭维的话。
玉儿这边,则为了防宫里有鳌拜的眼线,祖孙俩没急着等他一走就见面,直到玄烨傍晚来请安,才告诉他鳌拜答应让步。
可是玄烨并不高兴,这用皇祖母的尊严求来的结果,他有什么资格高兴,恭恭敬敬给祖母磕了头,说皇祖母辛苦了。
“你说过,要避和鳌拜起冲突,往后遇事忍让三分。”玉儿道,“待有一日,你长大了,能把他踩在脚底下,那就再也不要让他起来。玄烨,你一定能做到。”
日落后,遏必隆悄悄来到鳌拜府,进书房,便见桌上摆着一支硕大的野山参,他忙恭维:“这东西,价值连城,吃了定能长命百岁。”
鳌拜冷哼:“是太皇太后赏赐之物。”
遏必隆忙道:“失敬失敬。”他又一笑,说,“您听说了吗,皇上对我家灵昭十分亲昵,不仅嘘寒问暖,地震时在南苑,皇上更是拉着灵昭一道逃生,抱着她护着她。”
“是吗?”鳌拜眯着眼睛,“看来,皇上喜欢灵昭?”
“别的还能装一装,危急时刻最见人心,皇上对灵昭,是错不了了。”遏必隆说,“四五年后,灵昭若能产下皇长子,到时候……”
鳌拜冷笑,摸了把胡子:“我昨日去看索尼,他病得不轻。”
遏必隆上前,压着声:“到时候,想法子把赫舍里氏从坤宁宫撵出去,待灵昭入主中宫,从此大清,就是您这位义父的天下了。”
鳌拜鄙夷地看了眼遏必隆,负手走开,背对着他道:“这是爱新觉罗的天下。”
如此,在玄烨的坚持下,玉儿的“恳求”下,汤若望一案终于有了结果,他保住了性命,但钦天监大换血,自前明传下来的《时宪历》亦遭废止。
佟国纲受玄烨所托,去探望了汤若望,年迈之人禁不住牢狱之灾,虽去一死,但极其虚弱,只怕难以长久。
玄烨很难过,可不能明着袒护,唯有请舅父想法子,派人多多照顾。
转眼,已是康熙四年腊月,今年皇帝新立后宫,本该是好好庆祝一番。但太皇太后下旨,道是皇后担忧百姓之苦,请求将今岁之内宫贺年用度减半,以救济灾民,愿百姓也能安度除夕。
自然,这并不是舒舒主动提出来,她还是孩子,莫说前朝之事,后宫之事也尚未掌权,不能擅自干涉。可玉儿要给孙媳妇好名声传扬天下,这样好的事情,自然都算在她身上。
除夕前,后妃家眷进宫拜贺送节礼,钮祜禄氏自然也不能落下。
遏必隆毫不掩饰地对女儿说:“你看,太皇太后以皇后的名义,缩减内宫用度救济灾民,这样的好事儿,就只能是皇后,哪怕将来皇帝再如何
琉璃愿(全集) 第729章 玄烨,你疯了?
灵昭羞愤难当,瞪着父亲:“这样的话,在家中您就说了无数遍,希望将来阿玛再进宫,不要再提这些话。宫人人多,隔墙有耳,阿玛不怕死,我还想活下去。”
遏必隆说:“你看你,连个封号都没有,听说宫里的人,拿你的闺名来称呼,都喊你昭妃娘娘?”
灵昭傲然道:“太皇太后说,我的闺名好,既然宫里人如此称呼,将来做正经的封号也不是不成。想来,我的闺名还不是阿玛所起,是已故世的太老爷,可惜太老爷没见到今日。”
“这样憋屈的事,你还得意洋洋?”遏必隆啧啧不已,“昭儿昭儿,他们拿你当猴耍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