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庶子风流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人的心理就是如此嘛,春秋能起死生,那么他的医术自然深藏不露,虽然不知春秋小小年纪从哪里学来的医术,不过保持着这种神秘感,反而让孙琦觉得更加不可思议,现在他将这医学宝典送给自己,显然是要倾囊相授,当然要好生钻研,否则就是暴殄天物了。
孙琦已打算雇请几个学徒了,只是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留了心,至少药方得绝对保密,学徒们要做的无非是看一些寻常的小病,开一些医馆里的特效药而已。
至于还账的事,叶春秋自告奋勇的要亲自去一趟,这个舅舅是恨透了那赵高,叶春秋怕二人之间言语冲撞又打了起来。
所以他怀揣着二百两银子,在月末正午时分,便直接出门左转到了博仁堂,几个伙计见了他来,都显得表情古怪,叶春秋倒是一丁客气都没有,直接落座道“将赵高叫出来。”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来,或手机访问.》





庶子风流 第八十章:上头有人
有个伙计忙是匆匆到后堂去了,过不多时,赵高脸色阴沉地走出来,同济堂自从上一次让人起死生,生意自此火爆啊,反而博仁堂前来问诊的人却是少了许多,自己挨了叶春秋两次揍,赵高对叶春秋更加有儿忌惮了,他黑着脸“叶秀才来,不知有何见告?”
叶春秋开门见山道“不是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吗?我舅父欠你的银子,今日如数奉还,借据呢?拿来!”
赵高知道近来同济堂的生意很好,但是万万料不到短短一月之间,同济堂就挣来了二百两银子,羡慕嫉妒恨啊,当初的时候,他料定了孙琦拿不出二百两银子来,想要趁机兼并同济堂,而如今,这同济堂反而抢了他不少的生意。
同行是冤家,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
赵高的脸色都绿了,再这样下去,他这博仁堂还怎么经营?人家的诊金可比博仁堂贵了三成哪,就这去看病的还趋之若鹜呢?
赵高强忍住心底的不高兴,嘿嘿一笑道“好说,好说。”便叫人取了借据来,叶春秋看了借据一眼,收入怀中,而后道“还有一件事,却总要说个明白。”
赵高皱着眉道“你还想说什么?”
叶春秋对这个家伙厌恶到了极,却还是平静的道“当初我舅父是因为买药,所以才借了你的银子,可是这那一大车的药却是假的,我舅父说那药商和你是串通的,这没有错吧?”
赵高并没有表现得情绪激动,反而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虽然这一次栽了跟头,可是说来说去,那姓孙的还是上了自己的当,现在看叶春秋蕴怒的样子,反而老神在在起来,捋着须道“哦,这事啊,这种事可不能凭空污人的清白,无凭无据的,你怎么就说老夫与卖假药的老孙串通?话又说来,就算老夫承认了,你又如何,凡事得有凭据对不对。”
本质上,同济堂还是吃了大亏,起初濒临倒闭,虽然挣了钱来还账,保住了同济堂,可是仔细一想,这同济堂当初亏的药钱其实还是落入了赵高手里,赵高串通人合伙空手套白狼,依然还是春风得意。
叶春秋的脸上透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沉稳,这件事虽然可气,他却知道没必要暴怒,这只会让赵高笑话罢了,不过他的口气却是步步紧逼“这么说来,你是承认了?”
赵高笑了“噢,你说承认就承认吧,不过你若是告到衙里,我是不会认的,还有,小子,你莫要嚣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知府大人固然是你座师,可是你不过是数百人中的一个生员而已,你是秀才,老夫固然不及你,可是嘛,你要知道,老夫在鄞县立足,自然也有根本,主簿大人”
叶春秋似乎一下子抓住了重“你这博仁堂也有主簿大人一份,是不是?兜售假药的事,你一个小小的大夫怎么有这胆子,这背后之人也是鄞县主簿是不是?”
赵高脸色阴沉,这时候反而没什么担心了,反正已经撕破脸“有些事,你少知为妙,没听说过县官不如现管吗?你终究只是个秀才而已。”
长长的吸一口气,一切都水落石出了。
所谓同济堂和博仁堂之争,本质就是鄞县某个‘大人物’巧取豪夺的把戏,赵高一个医馆的大夫如此嚣张,有这样的胆子,根本的问题就在于在他背后有一颗大树,博仁堂名义上是赵高的产业,而本质上只怕是县里那位主簿大人的私产,看来这个主簿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叶春秋笑了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不过现在他的笑容只剩下了当初糊弄人时的纯洁“很好,小生明白了,不过有一句话,小生想要烦请赵兄代为转达。”
赵高冷笑,只以为叶春秋服了软,其实若不是不得已,他也不会隐晦的醒叶春秋,这儿是鄞县,鄞县里头,县老爷固然很大,可是主簿却是县里的事务官,别看县老爷高高在上,可是绝大多数如钱粮、税赋、转运之类的事可都是主簿负责,一般县中的主簿,最次也需举人才能充任,既有功名,又是官员,再加上盘踞在这鄞县,可谓是地头蛇般的存在,明面上的力量可能远远及不上县老爷,可是要对付一个药堂,能够动用的力量却远在县官之上。
“叶案首要传什么话”赵高故意在说到叶案首的时候,故意拉长了尾音,讽刺的意味很明显。
小子还是不知天高地厚啊,以为靠着有一身的功名,有一医术,就可以翻盘,哪里晓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叶春秋凝视着赵高,依然带着微笑,笑容也照旧纯洁如初,他一字一句道“请告诉那位主簿大人,从今儿起,我叶春秋要吊打他到悔不当初为止,也请转告主簿大人,有同济堂,就没有博仁堂,有博仁堂,我叶春秋的名字就倒过来写,从今儿起,我和你们不共戴天,走着瞧吧,后会有期。”
叶春秋抛下这一句话,居然还不忘朝赵高作了个揖,然后返身而去。
走着瞧
赵高楞了一下,他有儿发懵,这个叶春秋是疯子吗?主簿大人的虎须,他也敢捋?
不过那么就走着瞧吧。
看着叶春秋的背影,赵高笑得有些冷,低声道“到时候有你好看的。”
这件事自然不能善罢,其实叶春秋就算是肯服软,没有兼并同济堂的博仁堂也绝不可能收手,毕竟现在同济堂的利润实在太大,怎让人不眼红?
赵高想了想,没有犹豫,立即叫了伙计看着医馆,接着便出了门。
这几天书评太多了,好的坏的都有,没时间,感谢某些书友的指正,错误是有,老虎能改的尽量会改。其实,鼓励的最有爱了,哇哈哈,瞧着心里舒服。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来,或手机访问.》




庶子风流 第八十一章:经营之道
鄞县衙门附近有座茶楼,本是专门供一些听差的差役们歇脚的地方,差役们每日清早了卯,大多数都会来这儿闲坐,且看县里有什么事,随时候命听候差遣;在茶肆的二楼有一座雅室,里头已传出了蕴怒的声音“不是已经说了,没有什么别的事,不要在衙里来寻本官。你糊涂了吗?有什么话,不可以等到老夫下了值之后再说?”
说话的是个四旬的干瘦之人,因为正对着窗,遥看着对街的鄞县县衙,所以看不甚清相貌。
赵高弓着身站在他的身后,大气不敢出。
“说罢,到底什么事?”
赵高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嗫嚅了片刻“博仁堂的生意一落千丈,那同济药堂的孙琦自从认了个案首的外甥,如今风生水起,海宁卫的事,大人想必也有所耳闻,自从那事之后,宁波城里许多人都将他当做了神医,问诊之人络绎不绝,博仁堂现今反倒是门可罗雀……”
“哦,你说的是那个叶春秋?此人……老夫是略知一二,他是新晋的案首,小三元,近来风头正劲,后生可畏啊。”
赵高皱眉道“可是眼下,博仁堂有些难以为继了,今儿那叶春秋跑来还了此前的帐,同济堂……”
“只是这些?他们既然风生水起,月底还清了欠款不是理所当然的吗?难道连这些,你都没有预料?”背对着赵高的人,语句之中带着几分恼怒。
赵高忙道“不,不,小人不是这个意思,小人的意思是,叶春秋在还清了帐之后,还让小人代传一句话给大人,说是从此之后,同济堂与博仁堂不共戴天,还说,要让大人吃不了兜着走。”
赵高话音落下,原以为这时候主簿大人会恼羞成怒,谁料雅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良久,主簿呼出一口气,不禁笑了“哦,是吗,小小年纪,颇有志气,那就试试看吧,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换做是别人,敢说这样的话,本官早就教他家破人亡了,不过此人……终究近来风头大,又有功名在身,不急,治大国尚且如烹小鲜,何况是你我呢,凡事要谋而后动,这几日,你好好的盯着那同济堂,那人叫叶春秋是吧,叶春秋,有些意思……”
“是,是……”虽然主簿的语气还算平淡,可是赵高依然还是感受到主簿大人平静的语气背后带着一腔的怒火,忙道“小人一定盯牢什么,有什么消息,随时禀告大人。”
主簿坐下,眼睛依然落在对街的衙门里,他徐徐道“离入冬的时间不远了,南京各部堂的冰敬却是拖不得,同济堂……”他冷笑一声,雅室里又陷入了静寂。
………………
吊打博仁堂。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叶春秋就已经没有反悔的可能了。
当然,这事儿还得跟自己的舅舅商量。
孙琦老半天没回过神来,不过这一次,他固然是有些心乱如麻,却没有表现的得像上次一样的慌张无措,反而是镇定下来“春秋,我早听说博仁堂与本县主簿不清不楚,想不到博仁堂竟是他的产业,所谓民不与官斗,主簿虽是九品小官,却也不是随便开罪的。春秋要有所准备。”
叶春秋却比他看得远一些“舅父,那主簿早有吞并同济堂的心思,现在同济堂名声大噪,油水更加丰厚,他会轻易放过吗?既然迟早还是要面对他,那么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化被动为主动。我已想好了,我们不妨筹措出一笔钱,将隔壁的铺子下来,先扩大同济堂,现在同济堂生意越来越好,将来可多雇请一些大夫和学徒,反正药方掌握在我们手里,到时候来这里看诊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既然已经翻了脸,那么就索性让博仁堂无路可走,且看他撑不撑得住。”
叶春秋的想法十分大胆,说起来,同济堂不过占地百来平米而已,作为一个糊口的医馆倒还尚可,可是如今名声大噪,看病的人这么多,无论是大夫和学徒都有些不足,单凭孙琦和叶春秋,怎么忙活得过来,可是一旦要雇请多一些人,那么店铺就显得小了,既然想要把买卖做大,门脸、人手、药材的储藏量都必须增加,隔壁的博仁堂门脸就不小,而且大夫和伙计有十几人,占地有三百多平米,不过博仁堂的主意暂时打不了,叶春秋却是看上了同济堂另一边的一处店铺,这儿原是家米行,不过生意并不好,前后有三进,占地很大,前头有三四百平,后头有个储藏谷物的大仓库,还有个小院,加起来有近千平米之多,规模很大,若是能将这间米行买下来扩充同济药堂,那么同济药堂的规模将会极大,前头可以改装成看诊厅,后头既可以储藏药草,还可以改装一些大夫们休息的场所,再预备几个囤积药材的仓库。
同济堂的名声是有了,不愁没有人登门,唯独缺的就是规模,有了规模,看病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现在却因为规模太小,导致许多人左等右等也瞧不上大夫,所以索性就在隔壁的博仁堂里问诊,这无疑是造成了病人的流失,假若扩充了店面,不但同济堂的生意可以蒸蒸日上,而且能将博仁堂最后一病人的资源都抢夺干净,使他们无路可走。
孙琦听了,也是动了心,这一个月来的买卖,他是一清二楚的,生意很是火爆啊,他毫不怀疑若是扩大了铺面,同济堂的收入会翻上几番,这药堂最讲口碑的,现在整个宁波,口碑最好的药堂除了同济堂还有谁?
只是他接下来又为难起来“话虽如此,只是那米行的周东家虽然想将铺子兜售出去,可是价格却是不菲,这铺子占地不小,没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是不行的,可是一千二百两银子,这……”




庶子风流 第八十二章:神医
一千二百两银子绝对不是小数,放在正德朝,完全是一笔超级巨款,若是单以米价来计算的话,这笔钱搁在后世就是百万巨款,或许在后世人眼里,一百万不算什么,可莫要忘了,这个时代的人收入却是极低,许多人操劳了一年,也不过挣来三石米而已,也就相当于两千多人民币而已,在平均月薪不足三百的时代,一百万就是天文数字。●⌒
叶春秋现在的处境,其实和穷光蛋也没什么分别,一个穷出了新境界的人,现在却想盘下宁波最繁华地段且一个占地不菲的铺面,实在有儿不知天高地厚。
不过叶春秋却是笑笑“舅父,我听说那米行的东家一直想转手,只是一直寻不到人接手,这才耽误了下来,不过也不要紧,整个宁波买得起且有意愿买他铺子的人并不多,舅父若是和他去好好谈谈,索性就以咱们同济堂和药方来作保,约定这店铺的价钱在一年之内还清,每月还他百两银子,到时再寻个德高望重之人居中作保,他未必不肯同意,实在不成,价格高一些也无妨,大不了就以一千三百两银子购入,我们同济堂现在的生意好得很,药堂里的秘方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只要有抵押,他难道会不肯?”
孙琦听罢,顿时醒悟过来,喜滋滋的道“不错,这药方就算是万金也买不下来,何况,若是我们赊欠不还,大可以在保上约定卖家可以随时收铺,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只要铺子买来,修葺一番,多招募人手,这宁波城里半数人都会来同济堂看诊,博仁堂哪里还会有人登门,就这么办,我去和周东家谈一谈。”
孙琦是个老实人,可是老实人也未必就没有野心,现在这个外甥简直就是上天赐予他的大礼包,此时他对叶春秋可算是言听计从。
美好的前景就在眼前,他毕竟打理过这么多年生意,经验丰富,对同济堂的未来也有信心,现在这个小门脸一月下来就有一百多两银子进账,假若扩大规模,能随时接诊,一年之内还清欠债不成问题。
孙琦去谈铺面的事,而叶春秋也不闲着,他写了一个招牌出去,招募大夫和学徒,给的价钱倒是颇为优渥,不过每个来应征的,却需让叶春秋过过眼。
因为白药对于外伤、骨伤以及内伤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现在叶春秋倒是不愁大夫和学徒的医术如何,至少治疗这方面疾病的,只需要懂的下药就好了,所以叶春秋更看重人品的好坏和家世的清白,有一些即便资质差一些的,只要品德过得去,也可考虑。至于擅长其他病诊的大夫暂时却不太好寻了,毕竟真正的名医都是用钱砸出来的,一般都有家学渊源,寻常的大夫,叶春秋又觉得不甚满意。
心里为此烦恼了一阵,固然外伤也能挣钱,可也不能做专科啊,人总要有追求,叶春秋现在不但需要钱,而且还需要信守自己的承诺,说好了吊打博仁堂和那个什么主簿的,男子汉大丈夫,一诺千金,本该就是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没有足够的噱头,怎么吊打?
这一日正午,叶春秋还在看诊,正与几个病人嘱咐着用药,医馆里除了叶春秋,就只剩下新近孙琦叫来的一个远方亲戚了,他只是个小学徒,现在只能做一些杂事,至于孙琦,今儿又去和隔壁的周东家吃酒,买铺子的事还需要再谈一谈。
好在这时候因为正巧是午饭的时候,所以病人不多,叶春秋起身去送最后一个病人,少不得又赠送金牌v会员出去,说了诸多会员的好处,将人送走,长舒一口气,却见一个马车稳稳当当的停在门前,马车里的人却没有出来,车夫倒是顺着车辕下了车,到了门前道“我家老夫人差我来问,敢问可是叶神医吗?”
虽然只是车夫,叶春秋的礼数却是周全,作揖道“神医不敢当,小生叶春秋。”
车夫又问“我家夫人还问,伤口生脓,乃是何故?”
这……
叶春秋一开始觉得那所谓的老夫人理应是个病人,可是细细琢磨,又不像,一时猜不到来意,只好道“噢,这个,伤口生脓是因为感染的缘故,这个,不是小生傲慢无礼,只是一时半会也说不清。”
车夫朝叶春秋笑了笑,道“请叶神医少待。”说罢返身回去,对着车里的人低声细语几句,车帘子这才掀开,叶春秋一看,才发现车里坐着的乃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夫人,老夫人伸出手,车夫忙是将她搀下来,接着下了车,等这夫人徐徐走到医馆门口,她抬眸看了一眼同济堂的匾额,道“老身也略知医理,听闻这儿出了个神医,所以来看看,叶神医能请老身进去坐坐吗?”
“这……当然可以。”叶春秋连忙让过身去,道“请。”
老妇人年纪虽是不轻,可是步履还算是矫健,她入了医馆,鼻子一嗅,不露声色地道“你这里有剧毒之物是吗,让老夫猜一猜,可是草乌?叶神医果然名不虚传,敢用剧毒之物用药的大夫,若不是不学无术的草包,就是对医理尤为精湛的名医了,叶神医的名声不小,据说能起死回生,想来不会是草包,那么还真不枉老身自无锡赶来。”
叶春秋顿时呆住了,草乌确实是剧毒之物,而且叶春秋的白药之中也确实用了草乌,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减去了它的毒性而已,可是这老妇人只一进来,便能从味道之中判断出草乌的成分,这个人是谁,有这样的本事?
老妇人的话其实也很有道理,就好像后世电视剧里的大夫,总喜欢用砒霜入药,其实真正的大夫,哪里敢用毒药去给人治病,治死了人可不是好玩的,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用药之人对病理和药性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只有这样神医中的神医,才有这样的自信。




庶子风流 第八十三章:妇科圣手
她根据这个,一口断定叶春秋乃是‘神医’,叶春秋心里也是苦笑,不过却不敢对这老妇人怠慢了,忙是殷勤的端茶递水,心里在想“这个老妇人,只怕也是同行,而且瞧她闻药识药的本事,绝不是平庸之辈。”
只是这个时代,女人也有大夫吗?
寒暄了几句,老妇人道“老身乃是无锡谈允贤,恰好听闻了宁波出了叶神医,尤其是一剂药便能起死生的传闻,这才来与叶神医讨教,叶神医这样年轻?你的医术,可是家学渊源?”
谈允贤
叶春秋的光脑已经启动,紧接着,一个个信息摆在了叶春秋面前。
还真是名医啊。
光脑之中,谈允贤的祖父谈复、祖母茹氏都是当时名医,而她的伯父与父亲还曾做过官。她自小聪慧,祖母就让她学医,就在祖母的教导下学会的精湛的医术,祖母去世前将一生所收集、编写的药方病理都传给了谈允贤。此后她嫁作人妇,等到她的丈夫病逝之后,她便索性出来行医,还曾撰写过一本女医杂言,这本书也在光脑中收录,算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妇科病宝典。
叶春秋顿时来了精神,面对这样的前辈,他哪里敢有丝毫造次,忙是说“久仰,久仰,小生的医术,乃是恩师所授,说来也怪,是在梦中所授,或许谈夫人不信,可确实如此,因而小生的医术和对医理的了解,在世人看来有些荒诞,所以”
谈允贤却是道“荒诞就言过其实了,若如此,岂不是孙思邈见了扁鹊,这孙思邈对医理的认知,在扁鹊眼里也荒诞吗?”
谈女神医开明啊,叶春秋顿时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孙思邈是唐朝时期的人,而扁鹊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谈允贤一句话,反而解释了叶春秋所有关于医术上难以解释的事。
跟女神医聊天不费心,叶春秋便兴致盎然起来。
二人彼此交谈了片刻,叶春秋倒不至把病菌、细胞之类的话说出来,不过是见招拆招,寻了些后世对于中医鞭辟入里的总结拿出来放肆了一通,谈夫人有时候听得皱眉,觉得这个小子怪怪的,不像是精通医理啊,有时候却是若有所思,觉得也并非没有道理。
彼此相谈甚欢。眼看着便有病人来问诊了,叶春秋先是让那远方亲戚挡一阵,一面问“谈夫人可是擅长妇科?”
谈允贤这时觉得这个小家伙颇为有趣,尤其是叶春秋的本事居然是梦中为人所传授,这就更了不得了,这个时代的人,显然对于这种神神怪怪的事总有那么dǎ儿敬畏之心,谈夫人阖首“不错,老身颇善妇科,怎么,叶公子也懂吗?”

叶春秋脸有dǎ发烫“小生略知一二。只是还想讨教,却是不知谈夫人暂居何处,下次小生若是得闲,还要登门请益。”
谈允贤道“怎么,叶公子这么急着赶老身走,你既要看病,老身坐在这里看着也无妨。”
叶春秋就不客气了,人家摆明着是想看看自己治疗的效果啊,忙碌了足足一下午,接待了十几个病人,叶春秋已是累得气喘吁吁,好在身体不错,否则早已趴下了,那谈夫人只在一边看着,有时若有所思,或是有人来换药时,她见那病人声称昨日是被柴刀割伤,可是取下缠布的时候,那伤口之处明显已经开始生出了一些肉芽,谈允贤满是震惊,昨日的伤口,今日就能大好,这到底是什么神药?她心里固然也知道一些治刀伤的秘方,而且效果比之叶春秋的药不遑多让,可问题就在于,那药都是宫中御医的di级秘方,所需的每一味药方都弥足珍贵,在民间想要筹措这些秘方,没有百十两银子连门径都摸不着,叶春秋的秘方显然价格十分低廉,毕竟那来看病的汉子分明只是个老实巴交的寻常百姓,难道舍得用那种一下子就能消耗寻常人家几年开销的‘仙药’?
1...2223242526...5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