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迷失在一六二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所以琼海军虽然对大明保持技术垄断,却也允许电报房在内的各种机构为当地民间服务,眼下琼洲岛上的商人团体与广州之间的联系已经常常使用电报。而随着琼海军在大陆上的据点逐渐增加,琼州府与大陆上的联系也越来越方便,包括这些地方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变得快速起来,甚至连一些官方讯息都开始通过电报传递。

    比如不久之前,在得到西班牙进攻吕宋的消息后,王璞就通过电报直接向北京方面发去了一封比较急切的奏报——虽说琼海军方面也会向大明通报,但作为朝廷派驻海南的最高馆员,如果王璞这边没有动静,或是反应太慢的话,肯定会被人攻讦。而如果他能用与琼海军差不多的速度把消息送往北京内阁,那么毫无疑问,朝廷对他的评价又会高上一些。

    而王璞在这份奏报中也顺带提了廖勇一句,这让廖勇非常高兴——在那史同知尚未抵达吕宋之前,他廖千户可是第一个在此地上任的大明官员,也是随同琼海军统共抵御西洋夷寇的唯一一个大明军官,这个名义可不仅仅听起来光荣而已,等到战斗结束,琼海军获胜以后——这时肯定的




五一五 并不浪漫的海上战斗
    
五一五并不浪漫的海上战斗

    “轰轰……轰……轰轰轰轰……”

    清晨的马尼拉港口外,从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阵阵炮声。四五月份的天气,早晨时海面上很容易起雾,所以从陆地上面看过去只是一片模模糊糊,除了偶尔可见火光闪亮之外,并不能看到海战的景象。

    不过在马尼拉城里的很多居民仍然设法爬上了周边山丘,或是那些宽阔能看到海面的地方,伸长了脖子朝海湾方向张望过去——哪怕看不见场景,听听从风中传来的炮声也是好的。看热闹是广大市民的天性,对于战争尤其如此。更何况这种纯粹一边倒,没什么危险的战争,绝对比后世那些战争电影大片更吸引人呢。

    依附马尼拉城墙修建的战俘营中,弗兰克等一干人也都竖着耳朵倾听从海上传来的声音……

    “炮声密集起来了……应该是我们的舰队在进攻!”

    “非常猛烈的炮击!整个舰队似乎都投入了战斗……我听到了旗舰‘圣胡安’号的炮声……没错,只有圣胡安号上那门超级巨炮才能发出如此巨大的声音!就是英国女王的舰队,在这样猛烈的攻击下肯定也会退却的……”

    人群中,那个来自战舰队的俘虏正口沫横飞向大家直播着战场实况——当然完全是凭他的想象与猜测。不过这小伙子既然是舰队成员,先前随船跟英国人打了好几仗,又千里迢迢坐船从欧洲来到亚洲,对于自家的舰队当然是无比熟悉。虽然他自称连具体是哪几条船上的火炮在开火都能分辨出来也许有点吹牛,但能从断断续续的炮声中判断出西班牙舰队总体动向,这方面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

    所以在场的西班牙俘虏们一边侧耳倾听着海边方向传来的炮声,一边也聚精会神听取这个人肉收音机的现场直播。那小伙子口才不错,虽然和这边众人一样只是对着高墙,却把一场海战描述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他口中,战俘营那帮子俘虏仿佛都能够亲眼看到他们的海军同胞与那强敌浴血奋战的场景……

    然而事实却远非那名高墙后水手想象的那么浪漫,实际上,此时此刻,在琼海号的炮位上,炮兵指挥林深河正有些无聊的打着哈欠:

    “哎,真是太平淡了……就是打靶训练也比这有趣些……”

    ——前方的西班牙舰队肯定不会这么认为,那个战俘营的海军小伙儿有一点倒没说错:凌晨时分,当琼海号大模大样出现在西班牙舰队之前,向这个欧洲老牌帝国的海军官兵发出挑战时,西班牙人毫不犹豫应战。所以到此时,所有能动弹的西班牙战舰船已经全部压上,正乒乒乓乓朝着琼海号疯狂射击,确实是整个舰队都扑上来了。甚至连同舰船上的路军官兵都在拼命开火,只是那效果极其有限。

    绝大多数的炮弹根本连琼海号的边都挨不着。因为老郑师傅很精确的控制好了距离,使琼海号与对方舰船始终保持在四五百米这个距离,这个距离虽然在对方火炮射程之内,但对于这个时代没什么观瞄系统,完全依靠肉眼和经验来设计的西班牙海军炮手来说,能否命中完全要凭运气,还得是非常好的运气才可能打到。

    而即使那些炮手运气很好,打中了一两炮,也只是在琼海号的钢铁外壳上面增加几个瘪塘或者是白印子而已,除了让船上人员听个响儿之外没啥效果,连让人感觉震动都作不到——琼海号上火炮射击时的震动还比它大一些呢。

    如果那个正在战俘营里慷慨激昂讲故事的小伙儿耳力能更好一些,便能听到在他们西班牙海军震耳欲聋的炮声中,另有一种他不熟悉的炮声不紧不慢,但却始终保持不间断地在响着——四五百米这个距离,却正是琼海号的炮手们平时做打靶练习时最喜欢的标距,他们不慌不忙一艘一艘瞄准,一炮一个的打点射……就好像手持长矛的披甲武士正在欺负只能拿匕首的敌人。基本只有他捅人,别人够不着他,即使不小心被撩了一两下子,也刺不穿铁甲,构不成什么伤害。

    在那些西班牙的船长中,也有想要靠近上来打接舷战或是纵火拼命的,但帆船的行动能力完全要取决于风向,而马尼拉湾作为一座半封闭的海湾,在正常天气下不可能有太大的海风。老郑师傅在明朝这些年,对于帆船操控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时候驾驶着琼海号慌不忙逆风而行,让对面那些帆船个个都难受无比。

    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下,依然有几条西班牙船表现不错,要么是速度快,要么是射术好,只可惜在此时表现抢眼绝非好事——林深河率领各炮组专拣硬茬子打,通常情况下使用一座炮塔打一条船,但如果发现对方有表现勇猛的,或者射击比较精准的,又或者舰船机动力较强的,统统受到重点照顾……开战没多



五一六 瓮中捉鳖
    
五一六瓮中捉鳖

    史可法并不是庸人,当然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些。不过,对于大明王朝的忠诚,以及那些短毛对他的特别友善态度,使得他对于这支特别的军队也有一分特别的期望:

    “琼镇诸人心高气傲,吾亦深知。若换了别人拥有如此精妙之器械,恐怕只会比他们更加骄狂……只是正是因为他们自愿投效我大明,随时出身海外异邦,却可见其对于我中华仍有忠义之心,若能善加引导,当可大有利于国家矣。”

    史可法这句话让那位师爷微微点头,心想自家老板总算还不是太迂腐。事实上以琼海军的实力,他们居然肯向大明王朝俯首称臣才是让人奇怪的事情。这位师爷私下里也曾扪心自问,如果换了自己拥有短毛这等力量,会不会和他们一样选择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若自己当真拥有如此强大恐怖的武力,恐怕早就跳起来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一方面是对于权力的尊崇与敬畏,另一方面却又抱着“吾可取而代之”的念头,这种对于权力的嫉妒与蔑视几乎是深藏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当然通常情况下这种念头只是妄想,可在琼海军这边,他们分明是有能力将其转化为现实的。

    ——以这艘钢铁大船所表现出的战力,如果短毛不是坚持只将其用于南方,跟一伙远道而来的西夷死磕。而是掉头北上直趋天津卫,大明朝那点可怜的水军根本无法对它构成任何威胁。而以琼海军陆战之犀利,自天津出发,直接取下京师也就是旬月之事耳……

    想到这里时那位师爷不禁失笑,这番计议并不算什么高妙之策,只要是个有点头脑,并且能看得懂地图的人都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想来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向那些短毛提出过类似建议了吧……这时候他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当初自家东主的那位老朋友王璞王介山在请他们吃饭时会说:只要是了解琼海军的人,都会对他们当初居然肯接受朝廷招安觉得奇怪。事实上按照这些明朝文人的观点——如果不考虑自身立场的话,扯旗造反才应该是最适合这帮短毛的路子。

    可他们却放弃了未来大有前途的反贼身份,转而在这艘无敌铁船上悬挂了大明旗帜,并且还愿意把自己打下来的土地交给大明的官员来治理……如此计议,果然不是自己这类常人所能理解。自家老板认为他们这是对大明抱有“忠义之心”,并由此而想要拉拢他们更进一步向大明靠拢,虽说想法有点天真,但终究也能算是一条理由吧……至少除了这条之外,自己也找不出其它理由来解释他们的举动了。

    两人又议论了几句,忽然听那小厮兴奋道:

    “看!西洋人的船队在分散——他们要逃跑了!”

    ——这种一边倒的海战,其持续时间当然不会太长。不过这年头的海战总体节奏还是比较慢,双方从清晨战至将近中午,在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战舰之后,西班牙人终于意识到:他们无论座船还是武器都根本不可能是这边的对手,于是便开始试图逃跑,以躲开这艘梦魇般的钢铁战舰。

    虽说海战的一条基本规律是——你若追不上对方,那也就肯定逃不掉。但西班牙这边的舰船毕竟数量众多,大家四散开来各自逃窜,想来那一条钢铁战舰也顾不过来——西班牙的舰队司令在下令舰队分散撤出战场时是这么打算的。只可惜他没有和当初进攻海南岛的那些海军同僚接触过,如果他和那些人有过交流,便会知道这种想法根本行不通——先前人家二三十条分属不同国家的舰船同时逃散,还是在较为宽阔的琼州海峡里,结果都还被一一追上击沉。

    如今这马尼拉湾内洋面虽说比较广大,终究只是一大片内海,出口只有一个,随便你怎么四散,最后总要从口子那边跑出去吧所以北纬也没刻意去追,只不慌不忙回到马尼拉湾的出入口,科雷希多小岛附近洋面上游弋。凡是有胆敢靠近,企图往外面跑的就开炮轰打。

    在接连击伤击沉了好几艘想要冒险的帆船之后,西班牙人很快意识到靠硬冲是冲不过去的。不过那些人倒也狡猾——他们干脆把整个舰队彻底分散,躲藏在马尼拉湾深处,也不过来了,就在这里面耗着——你守在海口我们拿你没办法,可只要你冲进来我们就有机会跑出去了。

    北纬知道西班牙人是在指望天黑,等天黑以后他们就有可能趁着夜幕掩护逃跑了,不过他也很自信——对方肯定想不到琼海号上有一件叫做雷达的装备。打到现在西班牙人原先的狂妄与骄傲已经被不复存在,但北纬就是要把他们最后一点希望都打掉,这样才可以



五一七 受降仪式
    
五一七受降仪式

    在海军竖起白旗之后,已经登陆到吕宋岛上的西班牙陆军又坚持了小半天,终于在夜里决定也向唐健等人投降。

    事实上自从海上舰队初战不利开始四散逃跑之后,岛上的西班牙陆军就知道大事不妙了,士气很快便丧失殆尽。只不过因为还没有直接遭受到攻击,他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总不见的人家还没打上门来就主动找过去要求投降

    如此在忐忑不安中过了一夜,当晚也不知道有多少西班牙兵在咬牙切齿诅咒那些把他们丢下的海军混蛋,等到天亮时朝海上一看,那些人乐了——也许是他们的诅咒当真起到作用,那些海军混蛋没能逃掉,仍然龟缩在靠近马尼拉的近海洋面上呢!

    之后舰队方面的司令官倒是派人来跟陆军接洽,表示他打算向对方提出一个“体面结束这场战斗”的方式,同时询问陆军是否愿意赶紧登船,以便在交涉成功之后赶紧离开这座已经彻底落入黄种人手里的岛屿。

    不过昨天还大骂海军丢下他们不管的陆军方面人员今天却毫不犹豫拒绝了上述要求——就这一晚上舰队又减少了三分之一,剩下也个个带伤。这让陆军上下对海军彻底丧失了信心,这时候就算那位舰队司令盛情相邀,他们也绝对不敢进入这些漂浮的活棺材了——不管怎么样,在陆地上好歹还能依靠自个儿的两条腿,总比跑到海上去听天由命强一些。

    当舰队司令派出那位马丁神父出面去跟对手洽谈的时候,陆上人员也开始考虑自救。他们军中同样有来自马尼拉本地的带路党,要找个使者出来并不困难。只是陆军方面的指挥官是个老牌贵族,对于西班牙欧洲老大帝国的荣誉感更强一些,即使到了眼下这种危急关头,依然不想向他们素来看不起的黄种人示弱,至少不想在海军之前示弱。

    不过这老家伙毕竟在陆地上多待了十天半月,跟琼海军较量了好几场,对于这个战争对手也算是有了一份了解。他知道到了战事现在这个地步肯定是没啥指望了——对方先前挡住他们的进攻根本就是轻而易举,无论在武器还是战术上均占据全面优势,可这十几天来始终保持守势,看来就是在等待今天这场海战了。一旦海上后路被切断,人家下一步肯定就要收拾他们。

    因为他一直小心翼翼观察着,拖延着,在海军方面作出投降决定之后,又尽可能的多坚持了一段时间,这样今后即使回到西班牙本土,也可以对外宣称陆军是经过奋战,在海上后援断绝之后方才投降的,这样名声好歹比那位率先提出投降的舰队司令会好一些。

    当然了,不管找什么借口,投降总是免不了的。陆军拖拖拉拉遮遮掩掩又耗了半天,眼看海军舰船在挂起了白旗之后,老老实实按照对方要求把所有残存舰船冲上沙滩自行搁浅,从而彻底丧失了逃跑的可能。而那艘腾出手的钢铁巨舰则靠近岸边,三座炮塔上七门火炮高高竖起,朝他们的军营瞄准过来……

    而此时马尼拉城里的守军也开始大模大样出城列队,显然是准备向他们发起总攻的架势。见此情形,那位陆军指挥官不再犹豫,赶紧下令……从西班牙军的营垒上面立即升起一面早已准备好的大白旗,在日益昏暗的夜色中非常醒目。

    ——如此,这场犹如闹剧般的西班牙反攻作战算是暂时告一段落。菲利普四世国王与奥利瓦雷斯公爵愤怒的派出国中精锐,想要惩罚这些胆敢冒犯帝国威严的亚洲人,结果却只是给琼海军送来了好几千名战俘,以及若干艘他们急需的远洋海船而已……自从大航海时代开启以来一直在东南亚横冲直撞的欧洲军队,这次算是彻底输光了。

    …………

    当天夜里,当西班牙的军人陆陆续续从营垒中与搁浅舰船上走出,来到指定空地上向琼海军缴枪时,史可法作为大明王朝的官员代表也赫然在场。

    人家对他很客气,将他安排在第三个受降的位置上,就连赵立德都自愿让他站在前头。说吕宋这边既然挂了大明的旗帜,那么阁下作为大明朝派在这里的最高官员,总要出来亮个相。琼海军方面已经有两位代表立于人前,自己就没必要抛头露面了……如此盛情相邀再三,方让连连说道惭愧,说自己未有尺寸之功,不好掠人之美的史宪之同意出场。

    只是一旦站出来之后,当史可法身穿一身大明官服,趾高气昂立于那两名夷酋之前



五一八 尚未结束的战争
    五一八尚未结束的战争

    四月份,在南方地区必然已是温暖的春日,但在这个时代的山东半岛上,吹过大地的阵风却还是带有几分冷洌。走在路上的行人个个缩手缩脚,一点也不象将近五月的时节。

    “这鬼天气……我们那时候的山东可没这么冷。沿海地区,都四月份了,居然还有可能被冻死,难怪大明朝会有那么多老百姓起来造反呢。”

    解席裹着披着一件军大衣,却很没有风度的把双手抄在袖筒中,一副街边老农民样子,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在他们琼海军的控制范围内当然不至于出现饿殍。军队的补给装备也很充足,只不过在气候宜人的海南岛上住惯了,跑到这里来一时间就很难适应,哪怕解席自己原先就是山东本地人都受不了,更不用说那些一起过来的南方士兵。

    他的老搭档庞雨一边哼哼哈哈应付着解席的牢骚话,一边闷头翻译刚刚收到的电报文书——当前吕宋那边的战事自然是琼海军上下所有人头号关注的内容,即使山东这边也要每天和海南本岛固定联系一次,随时了解最新战况。

    本来翻译电文的工作自有专门的译电人员来做,不过按照琼海军的安全条例,涉及到军事情报的电文需要由几名译电员分别翻译,以确保不会出错。这样一来效率难免低下,解席性子又急,连这点时间都不愿等,到了固定联系时段干脆迫不及待跑电报房来亲自翻译,偏偏本身业务又不熟练,搞了几次嫌麻烦,干脆又拉上庞雨一起……原本说好大家一人翻一半的,可解席干到一半借口手太冷偷懒,跑玻璃窗边上看风景去了,让庞雨一个人干苦工……

    这间电报房是专门挑选的基地最高处,旁边修建有一座信号接收塔,兼作瞭望塔之用,视野不错,远远望出去整片基地尽在眼底,更可见远处的蓝天碧海,风景甚佳。如果不是因为吃不消冷风,解席都想把窗子打开朝外头吼两嗓子。

    只是如果转个方向,朝陆地那边看过去,心情就没那么好了:成片成片乱糟糟的灾民窝棚拥堵在基地围墙之外,大批拖儿带女的逃荒饥民挤在琼海军开设的几处粥棚旁边,领受每天只有一碗的薄菜粥——这是当前保证他们不至于饿死的唯一手段。

    “见鬼,难民好像又多了一点……今天的粥棚定额恐怕会不够用!”

    解席皱眉道,庞雨却连头都没抬:

    “那是吴南海操心的事儿,反正我们的后勤供应都是由他负责,只要他有本事在下一批运输船到来之前保证部队的粮食供应,腾挪出再多军粮去救济难民我也管不着。”
1...163164165166167...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