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迷失在一六二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至于铺子里面,则除非有预约否则绝不能入内,连门票都不卖。普通人压根儿进不来,纯粹就是专供那些达官贵人的高档消费场所。而且经过陈大雷的精心布置,明光堂内部现在已经不能以普通商铺视之——客人进门之后首先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展示厅,而是一个采光良好,装饰精致的休息厅堂。有穿着得体,礼貌周到的仆役们奉上咖啡,奶茶,以及蛋哒之类本朝本地见不到的精致小点心。之后他们可以去模仿海南岛上水晶宫的那处大展示厅里参观各种内藏珍品,也可以进入到小隔间中喝茶吃点心,让仆役把要推介的商品端上来细细挑选……已经很有点接近于后世那些高档专卖店的感觉。

    陈涛对于这种经营方式是不太熟悉的,毕竟在后世他也只是一个普通平民,大学毕业才没多久就“穿”了,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真正上层社会的生活。但茱莉对于这套东西却是熟门熟路——无非就是通过强调等级差异,让客户充分体会到高人一等的快感。在这方面,香港长期的英皇崇拜可远比闹过文革,连国家主席都能打倒在地再踩上一只脚的大陆有优势得多。

    而陈大雷作为在西班牙占领区里成长起来的商人,对于殖民地文化也深有体会,很快便吃透了茱莉那些“建议”的奥妙之处。并与当代实际相结合,制定出一整套针对京城富贵人士的服务措施,效果极佳——按照一户一天计算,上门预约参




五八十 贵客临门(中)
    五八十 贵客临门(中)

    一边把李老教授送给他的那副金边眼镜从额前摘下,小心翼翼用软布细细擦拭着——钱谦益对这副眼镜确实非常喜爱,连保养工作都是自己亲自做,哪怕最受信任的老仆也不得插手……一边貌似随意的笑道:

    “……对了,陈小友,这些日子老夫与礼部同僚闲谈,提起这眼镜一物,各人都是颇为羡慕的,想要购买的也是不少,只是听说此物并非买回家就能用,而是颇有其独到之处众人不知虚实,便不太好动作……”

    “嗯,主要是眼镜片要根据每个人的近视度数单独配置,我们这里有配镜师傅专门干这个的,他们只要上门来测一下近视度数就可以了。”

    陈涛先是随口回应道,不过随即看到钱谦益似笑非笑的神色,愣了一下,总算有点开窍,连忙又补充道:

    “当然,我们可以上门服务——过几天我带配镜师傅过去一趟吧。有需要的都给测一测,然后回来磨制好镜片,再送过去。”

    钱谦益这才微笑起来,点点头道:

    “如此甚好,老夫也在部里想想法子,挤一笔钱出来,统一买上一批,也算是为公务所用罢。”

    陈涛闻言登时大喜——小款不如大款,大款不如公款!不管什么产品只要能进入到政府采购体系,那就好像跳进了米箩筐的耗子,尽管放心大吃就是——这一点古今皆然啊。他连忙向钱阁老道谢,而后者只是虚虚摆了摆手:

    “不必客气,还是你们的东西好,大家伙儿都想买,老夫不过顺势而为罢了。”

    过了片刻,却又幽幽叹道:

    “其实以你们的财力,原也不必在这点小钱上下功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老夫也是入了内阁,方知国用之蹙,国事之艰哪!”

    深深的叹了几口气,钱谦益仿佛闲聊一般,开始渐渐提及最近朝堂上的动向……

    从二月份开始,陕西流寇开始四处流窜,有一路进入河北,连续攻克赵州,西山,顺德,真定等地,杀了好几个守备,主簿等地方官,甚至击败了前去围剿的左良玉部。

    另一股流寇则进入了河南,其首领名为李自成!此人在诸多流寇中地位原本并不高,只能算一股小绺子。只是随着排名在他之前的几个大头目,如紫金梁,王自用等人先后或是被杀,或是病死,他的位置才慢慢变得重要起来。就在这一年,李自成吞并了另一个大首领王自用的部下两万多人,其实力一下子便壮大起来。

    就在最近的一场战事中,他先是设伏击杀大意被围的参将杨遇春,随即利用缴获的明军服饰与旗帜突袭,一举击溃前去追剿的川军总兵邓杞所部,气焰十分嚣张。此时的大明朝廷,还没有把李自成看的太过重要——相比其他流民军,此人目前的势力尚不算大。不过钱谦益已经觉察到:在诸多匪首之中,大约要以此人行事最是狡猾。

    流寇已经是如此麻烦,而外围满洲的女真人更加不得消停——七月份,后金军出兵攻打旅顺。这支后金军的指挥者不是旁人,正是前大明叛将,登州之乱的罪魁祸首孔有德!

    不得不说,孔有德这个人确实很有大将之才。先前在得知登州老窝被抄,全军准备回头与那支突然出现的什么“琼海军”大战之时,他已经让心腹之人悄悄在黄县以北的海边秘密准备了一些海船,当时叛军尚在围攻莱州府,手头能动用的资源还多,做这些准备并不困难。

    等到黄县第一场大战打完,数万人被对方区区两三千打了个落花流水,局面一下子变得险恶:前方莱州府攻不下来,后方登州老窝被抄,往内陆腹地则是一片穷山恶水,北边则是汪洋大海。对于一支数万乃至与十余万的大军来说,算是陷入了绝境。但对于孔有德麾下早就准备好的百十名心腹,倒还有条后路——最后他们也正是利用那些海边小船逃出生天。之后便如同真正历史上那样:投了满洲。

    不过这一时空的孔有德与历史上相比,局面要窘迫了许多:好基友耿仲明挂了,不要说携带什么大炮之类技术兵器了,最后能跟他逃出大陆的才不过区区百余人。后金方面对他的待遇自然也不可能像历史上那么好。封王是甭指望了,能保住命就不错,甚至最初有人主张把这数百汉人打散了分给各家做包衣奴才,拉去北大荒开垦种地。

    总算皇太极颇为英明,力排众议仍然收留了孔有德这支降军,将其编入到汉军八旗。比起历史上皇太极亲自出城迎接,见面亲切拥抱,一开始就封其为“恭顺王”的超高,本时空孔有德的后金仕途之路要坎坷了许多。但在某一方面他却要比历史上强些,那就是关于火器的应用与



五八一 贵客临门(下)
    五八一 贵客临门(下)

    这事情还要从今年年初说起——前段时间因为花钱之处猛增,天子及内阁都在想办法弄钱添补窟窿。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历年盐课上,结果整理下来发现全国各省共积亏盐课银子三百二十余万两,崇祯皇帝随即下令各地有司必须限期如数全部缴齐,否则指名参处,同时还规定必须要成色最好的金花银。

    这道命令一下,各路官员自然是叫苦连天——连年天灾,连正常田赋都收不齐了,突然间朝廷一声令下,各位地方官脑袋上凭空又增添出三百多万两的“积欠”指标,这谁吃得消大家都说难以完成。但崇祯帝却不为所动,坚决要求地方执行下去,谁做不到就摘谁的乌纱帽!

    为此他还专门抓了个典型——华亭县令郑友元亏欠金花银两千九百两,崇祯帝指令户部尚书毕自严查处此事。而毕自严与郑氏关系很好,便为后者遮掩说已经上缴了一部分,余下会慢慢补齐。本来这种事情都是瞒上不瞒下,糊弄过去也就罢了,谁知道崇祯帝突然变得极其认真,亲自派人彻查内库,发现一两银子都未入缴。于是乎龙颜大怒,不但将郑某人下狱,连毕尚书也一起关进去了。后来虽然在群臣的劝说之下将其释放,但其户部尚书的位置肯定是保不住。

    不少人,包括钱谦益都曾向皇帝求情,说毕尚书本身一向很清廉,这件事情不过受人牵累而已。关键一点在于毕自严乃是当今大明朝廷里最为精通财政的干员,他这一去就没人能接下户部那个烂摊子!

    但崇祯的刚愎性格在此事上表露无疑,坚决不肯听。于是,就在这个急需调派钱粮支援前方的关键时刻,户部尚书出缺了!还不仅仅是户部尚书一处,好几个关键位置上,由于主官拖欠了税银或是上缴不及时,统统都被皇帝说一不二的拿下。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缺乏经验——他也不想想看,会因为缴税问题而受到牵累的,都是些什么官儿——必然都是来自那些直接负责管理钱粮银谷的部门啊!象钱谦益所负责的礼部就不太可能被牵扯进去,而这些管理钱粮的位置在历朝历代,任何官场中都会被看作什么——肥缺,绝对的肥缺!

    可以想象一下,在原本一个萝卜一个坑,好位置都给占满了的当下,一下子忽然冒出这么多肥缺来,就好像往恶狗群中丢了几块肉骨头,朝中各派势力还不为此大打出手大明朝当前对内对外都面临着诸多麻烦,正需要镇之以静,依靠一个比较安定团结的官僚体系去应付难关。可崇祯却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大刀阔斧搞人事调整!

    原先的大明朝廷就像一辆老爷车,虽然某些零件破了坏了,开得慢慢腾腾摇摇晃晃,又时不时要爆个两声,但总算还能勉强往前走着。而车辆所有者兼驾驶员朱由检同志嫌它太破太慢,高举大扳手冲上来刷刷刷直接把他认为不好的零件统统拆掉……好吧,这车子直接趴窝了。

    ——之后的局面自是理所当然:一时间,整个大明朝廷都为此骚动起来,上至内阁元老,下到各部郎中,都在忙着串联奔走,要把自己或是自己人安插进去,至少也不能让对手轻易占了好位置……这中间难免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利益交换,各派之间的谈判与妥协也免不了。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在朝中大佬们没有决定好由谁来接班之前,与这些职位相关的一应事务肯定都要暂停。

    到现在那些位置要么还空缺着,要么虽然换上了新人,但因为还不熟悉情况,一时间也很难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去……如此一片乱糟糟局面下,谁还会去关心什么旅顺口

    钱谦益是因为入阁时间不长,资历不老,夹袋里也没啥人才,对于那些位置没抱多少指望,倒还有心思翻看公文,这才从一大堆被积压下来的各地汇报中看到了黄龙的求救信——也亏得黄龙发了不止一封,否则早不知道被压哪儿去了。只是钱阁老虽然知道了此事,却也没什么解决办法。他是以礼部尚书入阁,在政务分工上负责比较务虚的那一摊子,什么祭祀礼仪之类……而专职负责兵事财计的那几位阁老连同周大首辅如今正为了争夺户部尚书之位,人头几乎都要打出狗脑子来,谁还有心思去管一支既远离中原本土,又本就不为朝廷所看重的东江军

    反正隔着一片大海呢,靼子又没水师,过不来的!

    …………

    狭窄斗室之中,堂堂大明礼部尚书,钱谦益钱阁老就像个上了年纪的糟老头子一样絮絮叨叨的发着牢骚,陈涛坐在旁边陪着笑脸倒着咖啡,一边时不时点点头说一声是,拍拍手道一声好,只安心作个捧哏角色。

     



五八二 钱阁老的新建议
    五八二 钱阁老的新建议

    后方女眷之间的气氛倒与男人这边完全相反,那位陈老夫人对陈玥儿的印象极好,临出门时不但褪下手上一只成色极好的翡翠镯子送给对方,还拉着她的手邀请她上门做客。钱谦益站在后面笑眯眯看着,忽然间灵机一动,又想起一个话题来——小样儿,这回看你们还不上钩!

    稍微放慢了些步伐,钱阁老刚刚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

    “哦,对了,陈小友,老夫受几位友人之托,还有一件私事想要请问,只是恐怕有些冒昧,若失礼还望勿怪。”

    “啊没事儿,您尽管说。”

    钱谦益犹豫了一下,又回头看了夫人一眼,方才说道:

    “据老夫所知,贵方诸位之中,还有不少人,比如唐王二位将军,庞赵两位军师……好像都还未曾婚娶罢”

    陈涛一愣,心说您堂堂一位阁老怎么会关心起这种事情来不过这种事情倒也不是什么秘密,当即点头道:

    “没错,他们都还是单身呢……我们中间大部分人都是单身汉,结婚的只是少数。”

    钱谦益捋了捋胡子,微微笑道:

    “如此说来……论理本不该老夫来多嘴,只是在京师这边,除了老夫之外竟好像没人能开这口,也就只好失礼僭越一回了——你们中间可有人愿意在这大明朝落地生根,开支散叶的么”

    …………

    送走了钱阁老一家子,陈涛屏退旁人,独自回到自己那间屋里呆坐了许久,脑海中思绪万千。今天钱谦益说了半天国家大事,陈涛都咬牙顶住了,但唯独最后老钱临走时似乎是随口丢下的一句话,却让他一下子思绪不宁起来。

    事情的原委倒并不复杂:随着他们琼海军在大陆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事迹流传越来越广,明朝各阶层人士中对他们的印象也日益正面化——从最初的反贼形象,到前些日子很嚣张跋扈的军头,再到最近拥有大量财富,并可以给合作者带来许多好处的阔佬……随着印象的改变,相对应的态度自然也在慢慢调整:最初只是一味的害怕;后来胆子大一些了,但除了少数人之外大部分仍然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再到最近,随着与短毛接近的第一批人纷纷发达起来,旁人在眼红心热之余,自然也开始考虑自家是否有办法跟着跨进这个圈子

    而联姻,毫无疑问是最古老,但也多半是最有效的法子。

    对于琼海军来说,本土势力试图通过联姻这种方式与他们增进关系,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从当初地质男舒中开始,到后来特种兵北纬的婚事,虽说首先是男女双方自觉自愿,但也多少都带了点这种联姻的意思。就是后来的郑氏家族,在自家里找不到合适女子的情况下干脆从外面买了几个美女送过来,却也被叶孟言个眼皮子浅的毫不客气统统笑纳……宅男们对这种手段向来没什么免疫力。

    当然了,如果还只是普通人要求联姻,那陈涛也不会这么激动。可能够让礼部尚书亲自出面说合的,又岂会是普通人家——这其中居然有一家侯府!两家伯爷!还有另外几户也都是世代勋贵。按照中国人三代穿衣四代吃饭的说法,这些人家能够连续数代长保富贵,传至今日,都已经是标准的钟鸣鼎食之家了。

    天子脚下,皇城根儿,北京城向来最不缺的便是世家豪门。大明朝自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历朝历代崛起并定居于此间的权贵不在少数。所谓“开国辅运推诚;奉天靖难推诚;奉天翊运推诚;奉天翊卫推诚”四等封爵功勋,除了朱元璋时代那批开国勋臣多在南京落户,后世所有最顶尖的明朝豪族无不以能够定居北京为荣。即使随着年月变迁,时势起落,其中大多数人家富贵不过一两代便迅速败落下去,但终究还是有些家风严谨的一直延续了下来。而这么一批人,便构成了大明帝国除了皇家以外的所谓最上流阶层,帝国金字塔的顶峰。

    如今在这个阶层中有人家愿意与短毛的光棍们结亲,就说明琼海军这个组织已经得到这个阶层的认可,觉得他们拥有跻身于明帝国最顶尖阶层的资格了——虽然其实无论从掌握知识还是手头势力各方面评价,琼海军早比那群明代贵族强出去不知多少倍,但能够被这帮子眼高于顶的世家认可接纳,依然是一件让人感觉倍儿有面子的事。

    对于陈涛就更是如此了,他之所以冒着某些脑残官员忽然翻脸的风险硬往明朝腹地里钻,不就是想要尽可能接近这大明王朝的中枢么整个团队一百三十九人,只有他对于得到明帝国统治阶层认可的期望超出了被其抓为人质的担心,这才愿意不辞劳苦跑到北京来发展。由此可见在他心目中,融入这个古老时代的愿望有多么强烈。而今天,钱谦益的那一番话,却正满足了陈涛长久以来的期望,让他感觉自己在这里的一切辛苦都不曾白费,于是整整一晚上心潮澎湃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n



五八三 婚姻大事(上)
    五八三 婚姻大事(上)

    “公侯之家看来我们这边光棍汉的行情倒是越来越见涨了呢。舒中北纬他们当初跳围城跳得稍早了点儿了啊……”

    看着手上刚刚从电报房抄来的最新前方通报,解席忍不住哈哈大笑。笑了一会儿尤嫌不过瘾,又把话题扯到旁边老友身上:

    “怎么样,庞雨有没有兴趣——人家可是直接点名了哦:‘庞赵二军师,唐王二将军’,可都是他们相中的好目标呢!”

    但庞雨只是斜着眼睛看了他片刻,随即轻轻反问一句:

    “今天你袜子洗了没”

    “我靠!”解席脸色登时一垮,“你记性能不能不要这么好!”

    这回轮到庞雨哈哈一笑,两手一摊:

    “没办法啰,谁让当初某人信誓旦旦的样子太潇洒呢,印象深刻啊。”

    ——当初解席追求茱莉时曾经雄赳赳气昂昂发出过豪言壮语:一定要让那个高傲的香港妞为自己洗袜子。后来人是追到手了,但茱莉却不知从哪儿听说了他这番煌煌大言,自然当时立即俏脸一板……于是之后纵使茱莉在其它任何方面都表现的无懈可击,完全符合一个好妻子的定义,可唯独在这一点上保持了绝对的强势——解席从此要洗双份袜子,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
1...181182183184185...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