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迷失在一六二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然而瞿式耜却没有老钱那么“灵活”,传统士大夫情节更重一些。对南方髡匪的观感也和当时的其他人没两样,非但自己不想去,还竭力劝说钱谦益也别去那些人可是反贼啊!恩师你一世清名,岂能跟一群反贼搅在一起!

    师徒之间没能谈拢,最终老钱只好一个人孤零零上路。但他的冒险却获得了成功,并且由此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那么瞿式耜呢

    若是换个脸皮厚一点,功利心强一点的,写封信道个歉,或者干脆是装作啥都没生过,重新贴上来混个前程其实不难。可瞿式耜不是这样的人啊读书人都好个面子,而且性格大都执拗,瞿式耜更是如此。历史上他担任南明兵部尚书,与张居正之孙张同敞死守桂林,被孔有德擒获,屡次劝降都遭拒绝,最后从容就义。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恬着脸去求官哪怕是跟自己关系最亲密的老师也不成!

    于是尽管那段时间,乡里人人都说钱氏既起,瞿氏自当弹冠相庆,连家里仆人都给老爷预备上京起复的行李了,瞿式耜却毫无动静,稳坐钓鱼台足足一年半!反而把钱谦益那头给急得要死。

    钱谦益骤得高位,根基并不稳当,夹带里没人的弱点非常明显。虽然号为东林魁,在年轻一代士子中很有威望,可短期内能拿得出手,真正可以承担实际政务的人才却并不多。先前推荐的那几个赵翼赵凤翔志在兵工,且情商太低嘴巴太臭,动辄得罪人,让他做个技术人员凑合。可因为有孙元化的例子在前,钱谦益实在不敢推荐他为官。另一门生孙昊孙太初,起初还满腔意气,可自从登州府一战中被琼海军震慑之后,却反而变得消沉起来,连座师的推荐都婉拒了,如今只在兵部职方司上消磨




六九八 铁杆(中)
    “劳烦恩师费心,学生感激莫名。无以为报,唯有尽忠报国尔!”

    对于钱谦益的安排,瞿式耜自然没什么意见该拿架子的时候已经拿过了,如今是需要表忠心的时段。何况这位置绝对是老钱手里最能拿得出手的“重要岗位”了。先前拥有类似地位的两个人王璞王介山,史可法史宪之,如今都被朝中视为无与伦比的经世之才,而钱谦益对自己的期望,毫无疑问,绝对不在那两人之下。

    想到这里,瞿式耜心里倒是有点忐忑了以自己的资历和辈分,本应该是“钱派”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如今却落于人后,他心里也知道这是自己拿乔拿出来的后果,虽然谈不上后悔,却终究有些不是滋味。

    好在恩师对他的信重未变,而且似乎还有一种神奇的谜之信心……

    “说起来,起田啊,你的名字,似乎也是在琼镇诸君那边挂过号的,他们对你的看重,恐怕不在史宪之之下。”

    作为大明朝中与短毛接触最多,利益相关也最为紧密的大佬,钱谦益早就现,短毛那帮人号称来自海外,之前从未踏足过中原大6,可他们对于大明朝的熟悉程度却远胜常人,尤其是在人物方面,更是有一种神奇的先知先觉之能,当今大明朝的诸多仁人志士,在他们那边好像早就给划分成了三六九等,仿佛早看过这些人的生平传记一般。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待遇,甚至很多朝廷高官,在短毛那里也没什么印象。不过但凡他们知道名字的,多多少少都有些特异之处。而且,对于这些人,短毛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容忍与友好当然有时候也会相反,比如可怜的温阁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被他们另眼看待的人物,通常都比较容易收获到善意,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谄媚比如徐光启,比如孙承宗。就连自己,其实也沾了这方面的光随着与那些短毛交往逐渐增加,双方彼此了解日益加深,现在朝堂中渐渐有了那么一种论调说他钱某人不过是走了运,正好碰上短毛自己想招安,才会这么顺利的将此事办成。当时若换了随便谁去,其实都是能捞到这份功劳的!

    对于这些羡慕嫉妒恨的论调,他钱大尚书明面上向来是表示不屑一顾。私下里原先倒也曾暗自得意过谁让你们不敢冒险呢当初“髡匪”恶名最盛,我钱某人孤孤单单,一个人坐在去琼岛的海船上提心吊胆之时,你们这帮说风凉话的在哪儿咱钱某能有今日,那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独闯龙潭虎穴换来的!

    但在现了短毛对本朝人士其实早有定见这个“真相”以后,经过暗中试探与多方求证,钱谦益逐渐感到自己在此事上大可不必心虚气短。招安之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办得了的比如他现在就能确定,如果当时是温体仁去操办此事,肯定给人乱棍打回,没准儿连小命都送掉。而自己在短毛那边的名声,虽然不象徐光启徐子先那么人人称颂,有些小年轻甚至会公然在自己面前表露出某种奇怪的轻蔑与嘲笑情绪。但至少,现在回想起来,他可以确定,有一个人必然是对自己抱持着极大善意的。

    那便是短毛军的大头领,李明远李老先生。而那位老先生的态度,恐怕才是自己能获得这份“好运气”的最根本原因。

    觉察到这一点让钱谦益颇为自得,当然他不会愚蠢的四处宣扬,最多只是暗中窃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愈注意这方面的迹象,并且还真得有所现比如前段时间,派驻吕宋的史可法忽然向京师奏报,说是要向短毛军索取一些缴获的西夷舰船,在朝廷里颇是激起了一番风浪,连他都受到波及。当时王璞正好回京述职,钱谦益和他商议时,王璞就对此很是担忧,觉得自己那位挚友为国心切,有些操之过急了,恐怕会激怒对方。

    当时王璞还跟自己仔细商量过如果琼镇方面飙翻脸,朝廷该如何加以安抚,他们东林党派系又要如何弥补因为史宪之被逐而带来的损失……然而这一切谋划都没派上用场,琼海镇居然同意了史可法的要求,非但给了一条最好的大船,甚至连火铳火炮都有!

    消息确定后,京师上下都说史宪之本事非凡,居然能从老虎嘴里抢下肉来。然而朝中公认对短毛了解最深,关系也最好的王璞却觉得很不可思议,他在钱谦益面前非常确定的表示琼海军那些人绝对不是冤大头,也不可能因为害怕朝廷而屈服。他们肯拿出这么大的好处给朝廷,只可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必然能从中获益,而且肯定是所得过付出的大利益。

    “琼镇此举,必有深意。只是下官愚昧,尚看不出他们的目的之所在。史宪之不过恰逢其会,撞了大运而已,万不可以此



六九九 铁杆(下)
    终于登6上来了,昨天一直登不上,大家见谅。 ——

    所以在此之前,钱谦益是不大敢插足此地的,他不想自己派去的人被灰溜溜驱逐回来。即使安排了几个人过去,也都是比较偏远的地方,担任些诸如县令,县丞之类小官儿,与东宁府相距甚远,这样就不容易接触到琼镇驻军,也不会被对方误会朝廷想要谋取台湾岛。

    不过如今么,他倒是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子。顺带着也可以试探一下,看看在琼海军那伙人的印象之中,瞿式耜大约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摸清楚这一点,对于接下来他们整个“钱党”的展计划大有助益。

    没错,钱党!虽然钱谦益是东林魁,可东林党内部也是有种种派系的。说起来大家乃是同道中人,理应守望相助,可各人根据师承不同,多少会有些偏向,彼此之间互帮互助的力度自也不同。

    眼下朝中说起东林党人,地位最高的当然是他老钱。而且不管宫中也好,民间也罢,人们只要一想起与短毛有关的事情,也都理所当然会把他钱某人视作与短毛打交道的桥梁人物。在朝野民间均极有声望,可谓形势一片大好。

    但在钱谦益内心之中,终究是有一份隐忧的他今年已经五十二岁了,在官场中这个年纪还称不上老,但也绝不年轻了大明历史上固然有六十三岁才入阁拜相,足足活到了八十七的老严嵩,以及八十岁的徐阶这些例子,可张居正死的时候也才五十七!

    而在他们东林一脉的下一代中,公认前途最为远大的,却是左光斗一系的两名弟子王璞和史可法。而且和他老钱一样,这两位也都跟短毛关系密切,未来的展道路必然也是跟短毛息息相关。这两位既是同门,私交又极好,有什么事情必然都是同气连枝,眼下虽然都还在地方上历练着,可迟早都会入京大用。到了那时候,他钱某人可就不再是朝廷里,独一无二能跟短毛沟通的桥梁了!

    钱谦益心中对此是颇为忌殚的,当然他的性格毕竟与温体仁那类人不一样,还不至于因此就干出阻人前程,背后下刀之类的龌龊事来。不过把瞿式耜推出来,培养一个更加亲近的“自己人”加入竞争,这却是理所当然,正大光明的手段。就算是王史二人本身,对此也不可能有任何芥蒂,而且还必须要竭力相助,让瞿式耜能尽快加入到他们那个体系当中去,就好象先前他钱谦益推荐了史可法一样大家都是东林党人,理应互帮互助么。

    眼下他计划的第一步还挺顺利在把这消息向陈涛透露以后,过了几天,对方就给出回复管理委员会并不反对瞿式耜前往台湾任职,也会通知那边的同志尽量配合瞿稼轩阁下的工作当然先要前往海南岛接受培训,以及施政方针必须按他们琼海军的规矩来,这些要求是不会变的。

    钱谦益对此当然不会表示反对,能为瞿式耜争取到这份前往东宁府任官的许可,他便算是尽到了责任,接下来,可就要看瞿起田自己的努力了。

    不过么,毕竟是自家的铁杆小弟,各方面的提点还是可以多给一些的……于是接下来,钱谦益便把他所知道的,关于琼州短毛的各种信息,尽量都向瞿式耜介绍了一遍。尤其是对于短毛的种种离经叛道之举,更是预先提醒道

    “起田,琼海镇那边绝非寻常藩镇可比,他们的人确实桀骜,但也果真有桀骜的本钱。吾知汝为人方正,到了那边,恐怕会经常接触到一些与我大明习俗截然不同的事务或言论。可时间长了你就会知道,短毛那么干往往还真是有其道理在内的,到时候可不要妄自议论,自己丢脸不说,误了朝廷大事,可是后悔莫及。”

    瞿式耜为人确实古板些,但自古以来能当官儿的哪个不是能屈能升闻言只微微一笑,

    “恩师提点,学生自当铭记于心。我想既然连史宪之都能在吕宋那等夷人聚居之地干的不错,学生在东宁想必也不会输于他。”

    钱谦益暗自点头,知道这个学生心里头是抱着竞争的想法了比起今年才三十多岁的史可法,瞿式耜无论从年龄还是科场论,都属于不折不扣的前辈。但如今两者的地位却相差甚远史宪之是人人称颂的东林党未来之星,王介山调任内地之后,大明朝在琼海镇辖区内地位最高的官员,某种意义上他就是大明朝在琼镇的代理人。而且通过要船这件事,朝野都认为他这个代理人做的很称职,名声响亮,前途更是无量。

    而瞿式耜呢刚刚才从常熟乡下回到京师,在被夺职之前他担任户科给事中,虽然只有七品,但位卑而权重,甚至有权封驳皇帝旨意的,一向属于未来中枢大员的培养地。而如今钱谦益给他谋的东宁府同知,名义



七零零 大开眼界(上)
    事情其实还要归结到史可法身上。

    他从短毛那里为朝廷要来一条巨舰,看过的人都说极大极好。正好可以用来弥补朝廷自登州兵变之后损失掉的水师力量。而出于稳妥考虑,这次重建的水师驻地不再位于山东,而是放到了天津,是为津门水师。

    构想是很好的,但真正实施起来,各种实际问题就都冒出来了。最基本一点你至少得有座军港不是

    天津卫开埠很早,但它更多是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口,为大运河服务的。而不是作为海港城市设立,三座卫城均是靠近河口建立,距离海边其实挺远。唯一靠近海边,可作为港口使用的,便是在海河的入海口,大沽口地区设有墩台,放了几门老式铜炮,算是有一个最简单的海防体系。而在朝廷的计划中,未来津门水师驻地,也就是放在此处。

    只是这套体系当初并没有考虑要设置港口,安置舰队的需要明朝以前,准确点说直到清末,中原政权从未遭受过来自海上的战略性进攻。就算有倭寇骚扰,仍然只是海盗流窜抢劫模式。大军自海上登6,直取京师要地这种战术,还是一帮文人在看到琼海军舰船多次往来之后才想到的,朝廷诸公能想到在这里摆一支水师防备一下,已经算是很有战略眼光了。

    只是想到了,却并不等于就能做到。中枢文到兵部,兵部派人过去实地一看,地形水势倒还不错,确实可以停泊大型舰船。可码头栈桥这些设施就差得远了,当地原本最多只是些渔村私港,贩运些走私货物还行,要想增建到能驻扎水师战舰的地步,没有几十上百万两银子的投入,休想办得下来。而如今的大明朝廷,任何事情只要一谈到银子上,肯定立马抓瞎。不要说崇祯皇帝,就是内阁大臣也不可能同意在西北东北战事都吃紧的时候,再挪出一大笔银子去营建港口。

    朝廷不肯拨银子,可事情却总得要办,毕竟人家琼海镇那边增送的巨舰已经出,总不见得等到了地头却现连个停泊的码头都没有,那绝对是要闹大笑话的。于是这担子就全压到地方官头上了。若是换了任何一个传统的明朝官僚,面对这种情况肯定是两手一摊,说一声非是下官无能,可这事儿绝对办不下来!

    朝廷一毛不拔,却要求在短时间内弄出一座能停泊巨舰的军港,这有谁能做到

    王介山可以。

    琼海军出现在这个年代,除了他们亲身参与的事件生很大变化外,也在其它许多不起眼的小地方引起了“蝴蝶效应”。比如把天津三卫合并升格为天津府,除原本的军事防御用途外又额外增加民政,盐运和税收等建制,这在历史上原本是要到清雍正年间才会生的事情,但在这个时空,却是大大的提前了趁着前段时间,大明朝廷在南方新辟的吕宋,台湾两地新设府治的东风,天津府的设立也搭了个顺风车,给一并办理了。

    而王璞王介山作为任天津知府,才刚一到任,便迎头被压下这么一副重担,换了别人肯定是一肚子火,但他却反而愈的兴致盎然天津府再小再破,各方面条件总比当年的琼州府要强得多。而王璞在琼州府这几年,亲眼看着那十来个短毛是如何从无到有的一步步展壮大起来,心里早就想着有机会自己也来模仿一把,如今这个状况,天津知府正是最适合他的位置了。

    要建港口没错啊,就算是没有朝廷的喻令,他主政天津后的头一件事情肯定也是大建港口。就好像短毛占领了琼州府之后头一件事情也是扩建白沙港一样。比起周边地区,天津府最大的优势不就是靠着海么。只要海上路线通畅了,山东,江浙,福建,两广……这些地方的资源都可以为己所用。

    至于说没钱对于一般只知道搜刮田赋的庸官来说,天津附近大都是盐碱地,沼泽塘,粮食收成偏低,确实很难弄出钱来。但在跟着短毛学了好几年的王璞眼中,天津港的位置本身就是无价之宝这里是距离京师最近的海边港口!光这一点就足以顶得上任何鱼米之乡了。商人重利,等到将来港口建成之后,甚至都不需要专门去搜刮,只要地方上能提供必要的服务,自会有巨大财富滚滚而来。这一点,可是他在琼州府那几年,看着短毛的所作所为,好不容易才终于领悟出来的。而只要想明白了这一点,哪怕府库里空空荡荡,他也能设法给筹措出开工建设的经费来。

    当然了,要想顺利行事,最终还是得依靠琼海镇的力量琼海军在天津开设的那家银行网点,第一个贷款大客户,便是由王璞王介山签名担保的大明朝天津府。

    …………

    “王介山竟敢以朝廷名义向琼镇借款当真是好大胆子!倘若到时候还不出银子,难道还要朝廷替他还债不成”



七零一 大开眼界(中)
    活动时间12月24号(周六)晚上2ooo开始

    活动地点网上多玩yy语音交流,频道号895588o4(只在活动当天使用)

    活动方式趣味对答,小说热论话题辩论(胜出者有奖品)

    主持如月海

    裁判6双鹤(作者)——

    跟在周延儒之后,一众幕僚也七嘴八舌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能够坐在这里作为辅大人的智囊,当然都不是无能之辈。平日里谈起经济之道,也多半是颇有些建树的。只是这一回,在王璞所展现出的这一连串动作面前,一个个却只感觉眼花缭乱,想法自然也是五花八门。

    于是很快,便有人理所当然的提出

    “以短毛的精明狡诈,他们居然肯同意这样的条款这帮人难道都被迷了心窍不成”

    “非也,非也,其实短毛一点都没吃亏这才是最让学生弄不明白的地方。”

    最初那个前往天津考察过的幕僚放下关于朝廷部分的记录,转而拿出了另外一叠都是关于短毛的收益部分,看起来比朝廷的还要厚。

    扶了扶额前刚从明光堂配出来的厚眼镜,手指头在舌头上舔了舔,捻开纸张,这位幕僚先生开始细细道来

    “先,是关于这五十万两本身据学生私下里打听所知,王介山在签署这两份协议的时候,琼海银行在天津府的那家铺面才刚刚开张,金库里根本就没有五十万两银子。短毛从南方确实运来不少银币,但都是直接送到京师这边,供琼市坊中使用了。在天津并没有留存。这一次是因为郑家人跟着他们的船队北上,一路上贩卖盐货赚了不少,到天津以后,把一部分银子存在了他们的银行里,这是他们那家‘琼海银行天津支行’开张后最大的一笔收入,但总数也不过三十万。”
1...216217218219220...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