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迷失在一六二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他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把这方面的麻烦缩减到最低——庞雨等人在各处招收流民,给吃给穿收获了无数人心,但他们从来不在这些人中间招兵。只有当这些人在海南本土建立起家庭,生活了超过一年以上,并且经过基层组织的日常考察,没有暴露出什么可疑倾向之后,才会被当作可靠兵源看待。

    招进来之后至少还要经过半年的军训,期间在思想上的改造和教育也必不可少,军队是个大熔炉这句话在琼海军中那真是无比贴切,哪怕本来怀着异心的,在这个阶段也能扭转过来不少,或者至少会露出些马脚。

    可即使如此多方防备,军队里每年也总会发生数起逃跑事件,有些是带枪的,有些只是空手,对于这些人的追捕和惩处十分严厉,连他们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但依旧无法阻止叛逃事件发生——有些人进来就是抱着特殊目的,事后调查起来连家庭成员都是假的,那真是没法子预防。

    向锦衣卫问罪人家两手一摊说这不




六九一 女人当家(上)
    恭祝大家国庆快乐,感谢各位朋友一直以来的鼎力支持。 ——

    无论旅顺半岛上生了什么样的的风风雨雨,等传到北京城中时,就都只剩下一丝涟漪了大明帝都么,任是外面再大的风波,在自认为见过大世面的京城人士眼中,终究不算什么。

    就算是最近一段时间,在京师中大肆流传的,关于琼州短毛的各类消息什么短毛要和勋贵老爷结亲了,什么短毛又要向朝廷进贡银子了……种种传闻,除了那些真正与之有关联的,其他人也无非听个热闹,当个闲话在茶馆里聊一聊,回家之后还依然要面对生活,面对现实,面对日常的柴米油盐。

    越来越局促的柴米油盐,对于北京城中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就是如此。

    每年春季,京师里照例要闹一阵子春荒自家米缸和朝廷库房里的存米都渐渐倾尽了,江南粮食还没送上来。家底殷实的还好,一般小门小户,这段时间就有些难熬了而这还是正常年景,漕运保持通畅,南方产粮区也没遭遇大灾的状况。若是遇到“不正常”的,比如崇祯二年京师被围,或者崇祯五年登莱之乱,叛军虽未杀到运河区,可朝廷的“剿匪”部队却将漕运粮食物资都挪去充了军用……若是出现这种变故,那对京城百姓的影响可就更大了。

    崇祯六年初春的大明朝虽然还没有遭遇到此类**,但最近几年从各地报来的天灾却是延绵不绝。诸如歉收,绝收,请求赈济之类的言辞充斥在各处送来的奏报之中若非如此也不会引得崇祯想法设法搜刮银子,最后为了盐税积欠朝文官集团大动干戈……地方上的天灾折射到京师,便是春荒的加剧,在这种艰难时期,北京城里的粮食变得愈短缺。

    原本应该是这样,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只是在这个时空里的北京城,局面略有些不同,因为来自海南的短毛在这里开了一家琼市坊。

    …………

    “外面好多粮店都关张了,琼市坊那边倒还有米卖”

    “没错,还是白花花的大米呢!就是样子有点古怪,很细很长,可煮出来还是大米饭肯定没错……据说是产自南方暹罗,安南那一带的稻种。”

    “听说琼市坊里的货物都是专供贵人所用,有些还是进上的贡品,咱们这种寻常人家怕是买不起吧”

    “我原先也这么想的,可昨个儿隔壁三婶就去买到米了,说起来也不是很贵。况且如今这市面上,除了琼市坊还有哪儿卖米呢家里都快要断炊了,总不能让孩子们挨饿吧。”

    “好吧,那明天去瞧瞧,早就听说那边的各种新奇南货极多,明个儿就算买不到米,看看热闹也好的。”

    ……诸如此类的对话,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北京城那些寻常百姓家中,本来么,象他们这种阶层的人,很少能有闲情逸致去注意自家生活以外事情,因为这年头光是要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就已经是太艰难的一件事,很难再有精力去关心其它方面。

    琼州短毛名气虽响,但在他们心目中,终究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偶尔在大街看见一辆金碧辉煌的四马车从身边驶过,最多也只是羡慕一下对方的富贵豪华,但多半不会觉得自己这辈子会和那些古怪的南方髡人生什么联系除非像现在这样,被逼的没法子了,才不得不去那家琼市坊里碰碰运气。

    而去了之后才现,他们的运气着实不错。

    琼市坊里仍然能买到粮食,还都是上好的精白米!

    琼市坊里的粮食居然不是很贵,价格比起去年并没有上涨太多!

    进入琼市坊其实并不像传说中那样有什么限制,任何人都能进,除了要把碎银子换成银元稍微麻烦一些外,其它各方面都很宽松。而换银元本身也并不让人感觉吃亏,因为那种精美的“崇祯通宝”银元一看就知道是很正规,很可靠的货币,即使在兑换时需要额外支付一些火耗费用,但用银元买东西也可以打折扣,折算下来,好些东西感觉反而还便宜了一些这是和外面有的比,至于那些除了琼市坊里外头就没得卖的,那就更不用多想了。

    当然了,有人欢喜就有人愁,往年这种春荒时节,原本也是京师各家大粮商一起财的好时机。人么,活就活在一张嘴上,但凡一天不死就总要吃。历朝历代,粮商向来是只有大后台撑着才能做的生意,为何就是为了这种时候。哪怕把粮价提的再高,也不愁没人买。哪怕城门洞里拖出去的死尸再多,也坚决不能降价,这种生意,寻常商家可做不了。

    这种时候朝廷也肯定会有一些限制措施,比如限定一个最高粮价,不得突破。但这种来自官方的限制也只能骗骗小孩子最简单的手法我严格遵守朝廷的指令,我卖的粮食绝对平价。可我本小利薄存货有限啊,每天卖个百来斤就关门了。这还是客气的,不客气的直接门板一上歇业,别人买不到粮食咋办那关我屁事,朝廷能限制粮价,可总不能强逼咱们商家开门做生意不是。

    &nb



六九二 女人当家(中)
    昨天网络有点问题,一直登6不上。 ——

    好在他们等的时间并没有很长,也就一盏茶功夫,那位近来名声鹊起的陈大雷陈总经理便匆匆跑了过来,见面就连连拱手作揖,口称抱歉,说刚才在城外接一批货,得到伙计禀报就赶紧回来,可地方实在远了点,这才耽搁了,还请各位年兄恕罪云云。

    总之比起这豪奢环境给予的压力,陈大雷本人的态度却还是十分的谦逊客气,这让那几位粮商心中总算略略舒服些。要知道也就差不多年把之前,这陈大雷初入北京城时,四处拜访本地商户,他们也都是收到过这位“陈总经理”拜帖的。那时候可没几个人将其当回事,有些人随手连帖子都丢了拜帖上不伦不类的写个什么“总经理”算什么衔头见了面怎么互相称呼你一南蛮子在吕宋那种化外之地关起门来自说自话没人管,可咱这儿是大明京都!不想守咱们的规矩,那就一边儿待着去吧。

    京师的商业圈子就是这么傲气,历年来想要打进来的过江强龙不在少数,但最后还不都老老实实向京师各大行会低头。哪怕你背后有人,哪怕你财雄势大又能怎样呢京师里从来最不缺的便是权力与财富。

    北京城的商业圈子一向是如此的自信以及骄傲。他们曾坚信这是所有试图踏入京师商家们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然而南方短毛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切,无论从商业规模,经营手段,还是背后的势力各方面比较,琼市坊这个怪物都绝对不象是这个时代本应该出现的东西事实也确实如此。

    但既然这大家伙已经出现了,那京城商业圈所有的规则,京城所有商户的想法,肯定都要顺应这个事实而随之改变。这些粮商也不例外他们来之前都在家里好一通翻箱倒柜,能把先前陈大雷那张帖子找出来的自是欢欣鼓舞,好歹证明是跟这位“陈经理”有交往的,不算贸然上门。而那些找不到的……在把管家或仆役臭骂一顿出气后,也只好多备些礼物,指望人家别在意这种“小事”了。

    幸亏陈大雷确实没什么架子,大家见面寒暄,无论有没有拜帖的都是一样对待,倒并不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势来。而那些粮商此时当然也绝不敢再拿老眼光看待他,口中接连称呼“陈总经理”不止,尽管他们依然不知道这个衔头代表什么意思。

    一番问候,各自落座后又说了一通闲话,好容易才进入到正题粮商中身价最厚,地位最高的那几位互相使了半天眼色,终于吞吞吐吐说明了来意无非就是希望琼市坊这边卖粮时能控制一些,最好每天设个上限,比如千把斤的样子,这样大家才好一起开心赚钱么。

    其实这帮粮商在来之前曾开会商议过,那时候还傲气的很,开口闭口都说这回定要让短毛把琼市坊的粮铺都关掉,就算不关,最多也只能和他们各家的铺子一样,每天只能以“平价”对外出售一百斤粮食,多了不行。要说他们凭啥敢这么理直气壮呢无非四个字同行共议,这是咱们粮商行会的要求!

    这年头的商家很少涉及多种经营,大都是只贩售同一种类的商品,所以相关行会的权力非常大。外地商贩新到一地,如果不拜码头,不把行会里那帮人伺候好了,那往往就会面临租不到房子,请不到雇工,组织不起货源,以及其它林林总总许多麻烦,这还是合法的,若是不合法的各种鬼祟伎俩,那更是防不胜防。

    所以尽管“行会”这种组织并非明朝官方机构,只能算是民间自成立的团体,但它却管理着大明朝的商业秩序。而在这些粮商心目中,他们这些“同行”对于同样出售粮食的琼市坊应该是有约束力的。

    只可惜这份自信在坐到这间会客室中的时候便受到了极大打击,到这时候还能硬着头皮提出要求,也算他们的意志比较坚定了。当然自觉把要求降低了许多,这个肯定是免不了的。

    对于粮商行会提出的要求,陈大雷只是笑了笑,倒也并不觉得惊讶或愤慨粮商行会并不是第一家前来提出要求的行会。琼市坊里什么都有卖,也就意味着北京城里几乎所有行会都能跟他们扯上关系。所以这段时间他们经常收到各种莫奇妙的要求,粮商行会要求限售粮食在其中还属于比较“正常”的呢。

    当然了,行会尽可以提出他们的要求,这边搭理不搭理那可就全看自家心情了。对于一般不太过份的要求,或者哪怕是稍微要打一点秋风的,给几个钱能糊弄过去的,这边倒也不介意手上略松一松。

    陈大雷本身就是个谨小慎微的性子,在与外人交往中



六九三 女人当家(下)
    几人沿着一条同样铺着高档羊毛地毯的走廊一路向前,途中又经过一座小花园,进入到另外一座小楼。┡Ω网越是往里头走,那几位粮商越是暗暗心惊倒不是说里面奢华到了什么地步,事实上这里头真正的办公区域反比外面接待客人的地方要简朴了许多,看来短毛也不是逮到什么地方都乱花钱的。

    但让他们感到吃惊的,却是这里面的工作人员居然大部分都是女性,而且绝非一般人家概念中的女仆,丫鬟之类伺候人工作,而是真正在管理着这个庞大商业机构的陈大雷在半途中好几次被捧着文件的女性文员拦住,向他询问一些技术性问题或者是相关资料,这位挂着“总经理”头衔的男人都一一耐心回答,丝毫没有对待下属的傲气,更不用说将其看作仆役了。

    这让那几位粮商心头皆是惊讶不已,他们自家店铺要说偶尔雇佣一些女性帮忙打打杂什么,那也是有的,但多半不会让她们接触到真正有关经营的事务,更不用说达到如此规模了这座小楼一层甚是开阔,偌大的厅堂中整整齐齐用木头屏风分隔出许多小间,因为分隔只有半人高,站着的人一眼便可看到大厅全貌,所以那几位粮商都看得很清楚那些小隔间里头简简单单的,就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以及若干摆放文件的柜子和架子。此时大约一半小隔间中有人,而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女性。

    “这个……大雷兄,你们这边竟然都是靠女人在做事么”

    一名粮商不禁讶异道,陈大雷则见怪不怪的点点头

    “倒也不完全是,男女各半吧。你看那些空着的位置,多半都是男性员工的。不过男员工在外面奔波的比较多,剩下在家里的轻松事务么,多半就是由女员工来做了。”

    见那几个粮商都是一脸的懵样,陈大雷忽然笑了笑

    “琼海镇的这群人呢,对于‘男女平等’这四个字真是看的极重,不单单是放在嘴上,实际上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干的诸位年兄想必已经知晓,如今琼镇的大头领乃是一位老夫人吧”

    见那几个粮商都点头,陈大雷却又带着某种恶趣味表情朝楼上指了指

    “如今琼市坊中能做主的几位,也全都是……女士。”

    …………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那几位粮商跟着陈大雷上到二层楼,这地方一看就知道是脑人物驻地倒不是说如何富丽奢华,其陈设布置颇为简单大气,但却让人自然而然有一种坐在这里的人应该主导一切之感。

    二楼外面依然是一间会客室,靠里间屋子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总经理办公室”的牌子,看来原本应该是陈大雷的地盘,但如今却显然被鸠占鹊巢了门外站着一排年龄大小不一,个头也高高低低的年轻女孩,看装束倒像是伺候人的女仆模样,但脸上却都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傲气,显然这些小姑娘本身并没有身为下贱的自觉,或者是她们的主人根本没有灌输给她们这类意识。

    果然,当陈大雷上前和她们说话时,其态度十分和善客气,而那些小姑娘也只是用公事公办的口吻与其交流。后面某个靠得比较近的粮商听见了几句对话,眼角不禁跳了又跳,心说这要是自己家里的丫头,敢这么跟主子说话,非得狠狠教训一顿,让她知道什么叫上下尊卑不可!

    话说回来,短毛这边还真是爱在称呼上闹幺蛾子,丫鬟就丫鬟吧,偏偏说是什么“助理”,就跟他们非要把掌柜叫作“经理”,东家唤作“懂事”一样……尽闹些虚文。

    当然了,无论肚子里怎么腹诽,轮到他们自己去和那些女孩打交道时,摆出的姿态却也是恭恭敬敬,甚至比那陈大雷的姿态还要低他们终究是商人,求人时该用什么态度,这些人都还是明白的。

    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句话放到哪儿都适用等这些粮商在被外面的排场架势狠狠震慑了一番后,再见到了陈大雷口中的那几位“懂事”,倒是觉得对方还挺客气。至少面子上的问候和寒暄听起来都挺真诚。

    当然他们也没能和对方说太多话,那几位都是女子,而且年纪甚轻,又个个打扮入时。尤其为的那一位“安夫人”,竟然还是个洋夷婆子,所穿的西洋式衣裳脖子下面露出好大一片,那几位粮商只匆匆瞄了一眼便赶紧低下头去,不敢正视这年头稍微有点身份地位的大户人家都不会让年轻女眷与陌生人打照面。虽然这些短毛女人似乎并不介意让他们窥视到真容,但粮商们依旧秉持了“非礼勿视”的中华传统。

    于是之后双方的交谈方式也是很符合中国传统的那几位短毛“懂事”依然坐在屋子里,粮商客人们则坐在外间,双方之间隔着一道水晶琉璃珠子门帘,有什么话都是通过小助理们来传达,倒也方便。

    在陈大雷略带笑意的目光下,那几位粮商战战兢兢的又把他们的“行业公议”要求给提了一遍,里头叽叽咕咕商量了一阵子,过一会儿,就有个小姑娘走出来,却是向着陈大雷问道

    “陈总经理,安娜夫人想知道,我们琼市坊有没有加入过这个粮业行会”

    陈大雷连忙摇摇头



六九四 进击的毕老头(上)
    同一时刻,在北京城的另外一边。

    “吁……吁!”

    随着车夫的呼喝声,一辆豪华西洋式大马车在路边缓缓停下,引来不少周围关注目光这种鎏金镶银,用大片玻璃窗装饰起来的西洋马车在如今的京师之中可谓是炙手可热,绝对是属于最为时尚的话题。

    “是短毛!”

    “真短毛诶,你看后面还跟着一队绿皮兵!”

    这个时代,人的活动范围其实非常有限,就算是以见多识广而自豪的京师居民,很多时候其实也不会离开家门十里地。琼海军那些人以往的活动范围多在南城一带,尽管有关他们的传说早就风靡了北京城,尽管琼市坊不分贫富贵贱对京师所有人开放,可真正见到个“真髡”,对这一带的居民来说,还是件很新奇的事情。

    于是当马车刚一进入这片区域时,后面就跟了好多看热闹的小孩子和闲人,如果不是畏惧车后那些背着火铳的绿皮大兵,肯定还要更靠近些。不过就算短毛也不能阻止大伙儿站在路边看看热闹不是尤其是当他们看见车门打开,从里面竟然走出来两个年轻姑娘时,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就更响亮了。

    “还是个女短毛她跑这儿来干什么”
1...214215216217218...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