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迷失在一六二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可是茱莉不教,那帮小丫头自己却会学啊——这些十多岁小姑娘本来就是可塑性最大的时候。她们从小到大受到地教育一直是女人只能依附于男人存在,本以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却被眼前这么一个活生生地例子彻底推翻。




一七三 严打
    一七三 严打

    女经理的信心不是没有理由的,穿越众这边对于情报工作向来重视。以前只有十三个人在琼州的时候,就安排了庞雨和敖萨扬两人专门负责此方面工作,现在又增添了一个阿德。有这几个人坐镇,管他什么帮派黑道,她才不在乎呢。

    虽然这边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海峡对岸,大明王朝的动向上面,但对于自家内部事务当然不会忽视。事实上,那边几个团伙的头目们才刚刚一座破庙里聚会,这里王辛芝就屁颠颠跑来报告了。

    “不会吧现在还有黑社会敢打我们的主意”

    当庞雨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不太相信,他们短毛可是把大明朝正规军都给掀翻了,前段时间又刚开了一座庄子,眼下还是威势正盛的时候,有哪家帮派吃错药了敢来和他们放对

    阿德听到这消息,也只是在嘴角边露出一个轻蔑笑容,都没怎么搭理,仍然闷头分析从几位“天使”那儿套来的消息。

    只有敖萨扬稍微了解点情况,但他脸上却显出几分怜悯之色来。

    “噢,估计也是被逼急了……怪可怜的。”

    听到这句评语,另外两人自是奇怪,之后敖萨扬简单解说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

    ——并不是那些帮派吃错了药找死,而是这边的城管大队过于强势,黑白两道通吃。快把他们逼得没活路了。

    所谓帮派么,无非敲诈勒索,靠收商铺的保护费过日子,王辛芝自己当年也是干这个地。然而城管大队建立以后,除了接受上面的财政拨款以外,委员会唯一允许他们自创收入的渠道,就是收取本地经营户的管理费。这一条恰恰是和那些黑帮在抢饭碗了。

    本来那些黑道人物还算识相,只要是城管队涉及的范围。他们全都主动退让。当然也有少数人不懂事,开头还想硬顶一下。但在城管队的精锐藤甲和圆头木棒面前,他们很快都学会了谦让——那时候敖萨扬才刚刚新官上任,正是劲头十足的时候,经常带着他地新部下们全副武装出去搞“集体活动”:一起打架,打完架再一起去吃个饭,高兴起来再去澡堂子里泡一泡……对他来说这可是快拉近他和手下们关系。在群体中建立起威信的大好机会呢。

    只可惜这样地机会现在已经不多了,在几次打击之后那些帮派都老老实实承认了城管队的地位,退出了琼州府最繁华的几条商业街,只在郊区一些地方苟延残喘。而敖萨扬也没兴趣赶尽杀绝,就这么拖下来了。

    但到如今,茱莉总经理却将城中各大商户来了个一把抓,将那些商户统统纳入到琼海贸易公司旗下——贸易公司肯定不会再允许旗下店铺去向本地黑帮缴纳保护费的,这方面费用已经全部被打入成本预算。统一作为管理费直接和城管大队结算掉,不会再有额外支出。

    这样一来那些黑帮最后的,唯一稳定的经济来源也被切断,他们也许还可以通过小偷小摸,赌局骗钱之类小手段弄些钱。但这种收入一方面不稳定,另一方面。现在短毛对于城市治安越来越重视,对于各类民间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能够抽出时间和精力加以惩处,黑钱是越来越不好赚了。

    两下相逼,帮派头目们终于急红了眼——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你短毛这么干明显是不给咱们活路,那还不如拼个鱼死网破!于是几家大佬相约在城外山神庙聚义,打算联合起来搞一次大地,目标就是短毛们最近大力宣扬的那个什么大市场。

    按理说这应该是一场比较秘密的聚会,不过要指望那些明朝黑社会们学会保密显然是不现实的。王辛芝虽然改投白道了,他在本地黑帮中的眼线却从不缺乏。通过某些运作。他轻松让手下亲信卢劲娄直接混进了那场“聚义”,甚至还弄到了结盟的名单。

    茱莉的那个大市场是绝对不容破坏的。人家当初支付管理费地时候可是一点折扣没打,要多少都痛快给了。可如果这边拿了钱却没办成事,哪怕大市场遇到任何一点小麻烦,香港妞儿的刻薄话肯定不会少,而城管队的威信也必然大受影响。这一点敖萨扬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看来有必要搞一次大扫除……”

    正当这边三个情报头子闭门商量的时候,那边李明远教授却派人来找他们开会——居然也是为这事儿。结果开完会回来敖萨扬那么好脾气的人物也禁不住破口大骂——那帮子黑道实在是太他蠢了。居然提前满世界地英雄帖子,还在酒馆茶社里面大声谈论,公然叫嚣什么“廿九拔毛”……结果就是把这场类似于造反的行径操作成了一场近乎于江湖大会的闹剧,还搞得整个琼州府满城风雨,成了人人皆知的秘密。

    明王朝对于基层的管理能力薄



一七四 王进士的心路历程
    一七四 王进士的心路历程

    总体来说,这一次的“严打”工作还是相当成功。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琼州府的治安都堪称大明朝善之区。掌管刑律的推官王璞非常高兴,等到短毛允许他们重新跟朝廷联系之后,他在写给朝廷上官的第一份报告里就非常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管理治安方式,及其优良效果,并且建议大明王朝的其它地区也可以效仿之。最好是每隔一年半载就来上一次,无论什么流民反叛,肯定都被制压于无形之中。

    同时被王璞正儿八经作为先进经验介绍给大陆同僚们的还有另外一条,也是阿德所提出来的——那时候琼州府与外界的商业交流已经非常密切,人员往来频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安分守己做生意的良民,但也有一些坏分子夹杂其中,诸如间谍密探啊,小偷扒手啦,还有一些流窜逃犯之类。如果不能从往来人群中把这类人有效鉴别出来,地方治安与政府安全都会受到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由赵立德同志提议,经委员会慎重商议,其间还生过几次大争论,最后终于决定祭出他们另一件不下于城管的大杀器——暂住证制度。

    说是暂住证,实际上更接近于签证——所有来到海南岛上的外地人,当他们从码头上登陆的时候,都必须要经过一道类似于出入境边检的程序。他们需要向工作人员申报自己的身份,来意。计划停留时间,以及携带地主要货物等内容。所有这些资料都将被汇总纪录,形成一式双份的文件,一份存档,另一份本人持有,就是所谓暂住证了。

    如果是从其它没有边检措施的口岸登陆,又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在入境时没有来得及办理证件的。这边所有的商铺,旅馆。饭店等服务场所都有义务提醒客人:请主动前往州府衙门办证。这里的官府经常会抽查那些看起来可疑的外乡人,如果被城管或衙役抽查到,却又拿不出有效证件地话……官府可以帮你补办,但时间会比较长,通常需要三个月。

    而在此期间,这位老兄将不得不到长昌煤矿去待着……每日三餐是可以保证的,如果干活儿勤快点地话。除了支付自己伙食费以外还有可能拿到些外块——当然,相信大部分人肯定不愿意跑那儿去赚钱。

    王璞对于这类管理措施非常感兴趣,他觉得如果大明朝能够引入这些措施的话,那么令朝廷极其头痛的流民问题应该可以得到妥善解决——明政府对于人员流动本来就是持压制态度,朱元璋时期确立的“路引”制度是由出地进行管理。不过在实际操作中间,凡是会产生大规模流民的地区,其地方官府的控制能力肯定已经非常低下,社会秩序也早已紊乱。在管理上肯定是力不从心。

    而短毛的这种“暂住证”制度却是在人员流动地终点进行管理,能够接受外来人员的地区,官府的实力肯定比较强,社会也比较安定,控制起来更加容易。

    王璞原本想要建议在大陆各地都实行这种制度,不过经过深入了解以后。他现这种制度看起来简单,真要实施起来还挺困难。关键在于——申报和记录将产生大量的文书工作,这就需要大量识字的文员来进行处理。短毛能够用非常恐怖的高效率成批成批教导他们手下识字,但明政府却反而做不到这一点。大明朝读书人不少,可凡是读了书的无不想着科举当官,很少有人愿意作这些普通而繁琐的档案管理工作。

    经费方面也是一个问题,短毛可以养一大帮子人什么都不干,每天就这么抄抄写写,可明王朝却养不起。王璞跟这群短毛相处时间长了,也渐渐习惯用数学方式来思考问题——他在写报告地时候大致算了算所需人员的工资。最后很沮丧的现哪怕是按最低俸禄标准。官府也肯定拿不出来。

    所以最后王璞只能提议:可先在京师和南京两处实施此法,至于相关原因和措施则足足写了四五十页纸。交上去的报告比一本书还厚。

    到最后朝廷有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这个不清楚,但他王介山在吏部倒是得到了“干练有才,思虑周密”的风评——当然是在叛逆帽子被摘掉以后。再加上他本身又是正宗进士出身,底子足够硬,对他日后在官场上地升迁就很有帮助。

    不仅仅是王璞一个,明朝吏部的官员们甚至渐渐现:凡是从短毛那边出来的官儿,其办事能力都不错。所以到后来,他们甚至有意识的利用短毛来培训官员:把那些觉得有前途,或者打算培养的目标安排过去当官儿,时间也不用长,半年左右就能出炉。哪怕是一些原来比较迂腐,或者不怎么通世事的书呆子型官员,在被打到短毛控制区待上一段时间之后,头脑也会变得相当灵活变通,行政能力也都有了极大提高。



一七五 别了,大明天使(shang)
    一七五 别了,大明天使(shang)

    虽然开张的时间还很短,开张的铺子也还不到一半,但琼海大市场依然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了琼州府城的新中心,每天都有大量人流在这里出入。

    商业区的积聚效应很快显现出来,除了正规商铺外,很多流动性的摊贩也自聚集到这里经营。茱莉对此早有安排,早在设计之初就安排好了专门的摊贩位置。那地方和正规店铺一样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卫生,有骡马饮水和洗涤池子,有垃圾收集站,到了晚上还会提供一段时间的路灯照明。

    为了把小商贩们收揽过来,所有这些服务都暂时不收管理费,相关费用由贸易公司来承担——不过经营税还是要收的,跟原来一个标准。

    逛商店本就是人人会有的爱好,明朝的老百姓也不例外。即使没什么要买的,他们也愿意到市场里面转一转,看看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听听讨价还价的声音,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里的商品并不是高不可攀。大部分货物都是原来本地商铺就有的,但是在被集中到一起,相互之间有了选择和比较之后,很多商家不声不响自己降低了价格——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么。

    短毛生产的东西在这种比较中毫无疑问占据了绝对上风,无论是布料,工具,还是粮食调料,只要是有一艘大船图案的“琼海牌”标记,那东西肯定就是好。价钱也要贵上个三五成去,不过买地人还是趋之若鹜,基本上都要排队。

    商品极大丰富,民间货币储藏量也不成问题。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补工资奖金以及各类生活补助大行动”,不但正式在编的官吏们钱袋子都鼓了起来,其他凡是和短毛官府能搭上关系的人都多多少少落了点好处。

    而就算完全没路子的平民百姓,也不是没办法弄钱——短毛的几处工地都在招小工。市场的中心区本身就有一个大工地,隔壁琼山县还有一个煤矿在到处拉人。只要有把子力气就能赚钱,银元这东西,在民间已经不是啥稀罕物了。

    有供给,有需求,商品本身地流动也很顺畅——尽管这和林峰梦想中的商业王国还相差甚远,但至少,象征着财富。繁荣,以及前进和展地时代之轮,已经在这一六三一年的海南岛上慢慢开始转动起来了……

    缓缓走在这热闹的人群中,来自广州的锦衣卫副千户周晟满脸惊讶之色,仅仅两个多月之前,他刚刚登陆的时候曾在这里走过,那时候这边还是一片废墟荒地,想不到才区区几十天工夫。竟然已经变得如此热闹繁华

    旁边的那位琼州安抚司俭事方文正,以及跟在他们两人身后的随从们也个个张大了嘴巴,几乎可以塞进一个鸡蛋去。有些人还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身边钱袋,估摸着有没有机会进去看看……

    他们这伙人现在正是在去白沙港码头的路上,这个大市场是建立在城市和码头之间,不过道路是修建在旁边的。本来不用横穿市场。但这边的计划行程中早就安排好了这条,他们把这几位“天使”引进来,可不仅仅是打算让他们路过而已。

    “时间还早,船要下午才到码头,诸位不妨进去看看,买点小玩意儿好了。来海南一趟,总要带几件东西给家里人的。”

    与这几位走在一起的包括了李明远教授,解席,庞雨,以及阿德等大部分委员会成员。在与这帮人交涉的过程中。他们这群人自然是有黑脸有白脸的分工。基本上。解席和庞雨等原先几个在琼州地扮演了黑脸角色,而李教授等后来的人物则显得友善许多——此时此刻。就在老李教授笑眯眯的眼神中,一位工作人员捧上来一个托盘,里面放着若干小钱袋。

    周晟轻轻哼了一声,根本连看都不看那些钱袋,这样一来旁边方文正自然也不好伸手,只能冷笑一声道:

    “何故前倨而后恭既然关了我们两个多月,不妨一直关下去好了,我大明……”

    “行行行……方大人,今天咱们不谈判,不用扯你们大明官员的气节了。”

    旁边阿德随口笑道,方文正明显对他有些惧怕,见他开口,居然还真就闭嘴了。阿德是后来人中间唯一一个唱黑脸的,不过他唱得很有技巧——周晟的脸上到现在都有一块淤青,但他们在阿德面前居然却硬不起来。

    “关押你们地原因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不过我这人很有耐心,不妨再说一遍:我们很想尊重大明王朝的使者,但你们却不肯尊重我们。既然口口声声说我们是海外蛮夷,那就别怪我们拿出点蛮夷之举来啦。更何况你老兄还非要以海上苏武自居,那咱们总要创造条件来满足客人的要求不是”

    “巧言令色!”

    旁边周晟禁不住低声呵斥,他对于阿德这种嬉皮笑脸的态度显然很是抵触。旁边庞雨抬起头看看他,对于这位向来一本正经的锦衣卫领,庞雨也总是保持同样态度相对:

    “周大人,既然你不喜欢玩笑,那我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在和约没有谈成之前,我们两方仍属敌对,你见过哪个头脑正常的统帅会允许敌方使者在自家城池里乱窜的更何况还是锦衣卫!”

    周晟把脸偏过一边,不再说话,这帮短毛个个言词犀利,眼前站的这一排人,无论年轻年老,没一个好对付的,这一点他们已经充分领教过。

    阿德则随手拿起了一个钱袋子,放在手中抛一抛。&nbs



一七六 别了,大明天使(中)
    一七六 别了,大明天使(中)

    到了中午的时候,按照中国人的惯例,客人们被请在一起吃了一顿饭,算是送行宴。

    大市场里头有专门的用餐场所,为工作人员和客人们提供餐饮服务。高中低档场所都有,委员会请客,自然是在最宽敞的一处三层楼上——在贸易公司的那栋“核心建筑”没建成之前,这座酒楼是整个市场里最高的房屋,在三层的包间里可以俯瞰大市场全景,风景很好。

    参观者们已经陆陆续续买了不少东西,这边给的钱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算少,这里的奢侈品市场还没开张,生活用品价钱都不算贵,十块银元就可以买一大堆了。

    大部分人选择买铁器,诸如各类剪刀,镰刀,锯条之类,都是琼海牌的——这些使者中间很多是武人,都识货啊,很快就看出来这里的诸多货物中要以铁器质量为最佳,远远过大陆上的同类日常用品。有个家伙甚至买了一口大铁锅,扛在背上活像个乌龟壳子,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忍俊不住。

    方文正则是买了几匹棉布,找了个随从帮他扛着。而周晟只买了一件,也很大,但他居然是亲自携带的——当这边的接待人员们看见这位堂堂锦衣卫副千户竟然拎着一个大大的抱抱熊布偶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抱抱熊,沙皮狗,以及各种布娃娃以及卡通形状的靠枕抱枕——大市场里面有个专门卖玩具地铺子。这些东西当然都是现代人的创意了,一帮女孩子本来只是做来自己玩自己用的。不过后来也被批量化生产出售。

    虽然只是些玩具,但这类布偶的定价可不低,在大部分平民眼中又属于没什么实际用处的玩意儿。而且大部分父母在面对赖在玩具柜台前不肯离开的小孩子们的吵闹时,往往就会说:

1...5455565758...2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