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别闹别闹,回家去咱们自己做……”
所以那家名叫“萌萌熊”地布娃娃店铺虽然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看热闹,但真正购买的人却并不多。好在这家铺子本来也就是一帮现代女孩们联手投资——这帮丫头现在都有点积蓄了,然后委托给贸易公司经营。实质上是她们自娱自乐地小基地罢了,根本不在乎赚钱与否。里面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但价钱都贼贵,宰到一个算一个——这不,总会有冤大头上钩的。
面对这边众人诧异的眼光,那位一向冷淡自持的锦衣卫领脸上也终于显出几分赧然之色,好在老李教授很快迎上去,随手从他手中接过玩具放到一边,并笑问道:
“给孩子买的”
算是帮忙解除了尴尬。周晟露出感谢的神色,冲老教授点点头:
“家中有一小女,年方七岁……”
谈到家庭,周千户那一直刚硬地脸上终于显露出几分柔和线条,以此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位来自大明王朝的使者终于放下戒备,相信这些短毛今天真是打算以礼相待。
彼此有了互信基础,此后在酒宴上的气氛就变得融洽许多。在几轮敬酒之后更是彻底放开。方文正甚至开始吟诗作词,只可惜这边没什么人能应和——他们记得的名作大都是明朝以前,老李教授也许知道一些清代诗词,但他是肯定不愿抄袭的。
不过方文正倒并不介怀,甚至还挺得意——这帮短毛自称所学不同,不懂这些。可他们的鉴赏能力却都不低啊,说什么都能听懂,自己完全不用担心对牛弹琴。而且这些人对于前朝的一些名作名句他们也还能吟诵上几句,应和起来倒也贴心,最妙是本身却又不会作诗唱词,不正好衬托自己么
于是在几杯上等白酒下肚后,这位在先前谈判中一直显得有些猥琐地方某人居然渐渐“倜傥”起来,拿出放浪不羁的名士派头,评古论今无所不谈,言辞间愈无忌。如果是一般常识也就罢了。偏偏还都是些隐语典故之类。这边众人都有点招架不住。若是王璞在这里,倒是还能跟这位老兄谈谈说说。只可惜王介山自惭“从贼”,羞于见到大陆来人,始终不肯和这些使者碰面。
到最后只剩下对古文极感兴趣的陈涛和老李教授两人在与他周旋,其他人都不声不响转换了阵地,反正方大才子正是文思泉涌的时候,也根本不管有没有听众了。
相比之下,与周晟作陪的几位倒还轻松。大家一开头就说好不谈公事,天南海北的随便扯些闲闻逸事,这方面现代人应付起来还比较轻松地,阿德凌宁等几人跟他聊得还比较开心。
正在闲聊之际,那堂倌儿送上来一大盆烤牛肉,凌宁随手摸出一把匕去切割。他原来的那把瑞士军刀是珍重收起来了,现在用的是自制刺刀,与自制步枪配套那种。
锦衣卫的眼睛多毒啊,周晟的目光只一闪,就立刻注意到那刀的与众不同之处。他很客气的询问凌宁能否瞧瞧,这边自然不好拒绝,连刺刀带皮鞘一起递给他。周晟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把玩不已,就和先前另一位千户官张陵的反应一样——爱不释手。
武人么,碰到这种东西肯定是两眼光的,直到把它还给原主人地时候周晟还在恋恋不舍:
“想不到一把短刀竟还能做得如此精致……不知那边地店铺中可有售卖我们
一七七 别了,大明天使(下)
一七七 别了,大明天使(下)
“果然是稀世奇珍……”
在这个年代的明朝人中间,任职于广州府一带的官员应该算是最有见识的一个群体了。他们经常和外番夷人打交道,洋货见得多,知道什么东西贵重,什么东西普通。曾经也有外国商人试图象哄骗美洲土著那样运了半船玻璃珠子到广州来当珠宝卖,结果只落得个人人嘲笑鸡飞蛋打的下场。
不过现在,无论心有所思的周晟,还是已经有点迷迷糊糊的方文正,站在这面大玻璃镜面前时都暗自倒抽一口凉气。他们在西洋人那里曾经见过玻璃镜,但这么大,这么清晰明亮的,说实话,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是你们自己做的还是出自西番红夷之手”
面对周晟的询问,解席傲气十足的哈哈一笑:
“当然是自制品——今天送给你们的所有物品都是海南制造,只除了那两瓶酒——但酒瓶酒杯也是我们自己造的。西洋人的技术和我们相比,那还相当的……嗯,初级。”
似乎对解席的自吹自擂有些看不过去,李教授微笑着补充了一句:
“这种幅面的镜子,是我们当前所能制出的最大玻璃面了,第一件就拿来作为赠送给崇祯陛下的礼物,也算是体现出我们对大明朝的尊敬,以及对和谈的诚意。虽然此次谈判并没有能达成具体条款,但今后完全可以继续交涉。我们相信,只要双方都能抱有诚意,终究可以得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这份心意,还希望两位使者及王总督能代为转呈。”
提及本朝天子,不但周晟,就.连有些醉醺醺的方文正都立刻肃然起敬,两人朝着北侧大陆方向,深深躬下身去行了个大礼,之后周晟才抬头肃容回应道:
“这是自然,此等珍宝,本非人臣可.僭用之。王督必会上奏朝廷,着专人呈送。至于谈判之事,我等回去只能据实奏报,如何应对,自有上官定夺。”
很冠冕堂皇的话,没给什么具.体承诺。作为外交使者,周晟这个锦衣卫实在比旁边那位安抚司俭事官员要高明许多——这些话本该是方文正来说的,但那位方大才子现在正捉摸着要作一咏镜之诗,哪儿还顾得上此等俗务。
验看过实物之后,就有工人进来,把整座镜面屏风.当着两位使者的面拆卸装箱,到了地头再把它重新组装起来。其实那些红木底座背衬之类都不是什么要紧事物,到时候北京城的能工巧匠另外重新配一套更高级的也说不定——既然上一代天启皇帝酷爱做木匠,紫禁城里的木工总体水平肯定很高。
关键就在于那三块大玻璃镜,都被反复用棉布和.丝绸包裹起来,箱内也采用了最好的防震措施——中国南方港口常年对外出口瓷器,运送这类易碎品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不过两位使者依然特别小心紧张,登船时周晟亲自在旁边看着,直到监督船工把那箱子搬进了自己的睡舱,这才安心。
双方在码头上告别,不过现在只有周晟一位“天.使”在此,方文正先前喝得太多,闹得太疯,一进船舱就躺下啦。反正该说的话都已说过,最后李教授只是朝对方伸出手去,微笑道:
“一路顺风,希望还能再见。”
毕竟在这儿待.了两个多月,周晟已经知道这是短毛的握手礼节。他犹豫片刻,终于还是伸手和对方相握:
“我也希望如此,后会有期。”
在长长的启航号角声中,海船离开码头,径直朝广州方向开去。
…………
海面上风平浪静,船行甚是平稳。大明使者,锦衣卫副千户周晟端坐于船舱内,桌子上并排摆着两个小木盒,床上是一个大锦盒,而在他脚边则又是一个大箱子,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客舱。
——短毛送的礼物都在这儿了,交给别人不放心,周晟要亲自看守。
外面传来脚步声,随即船舱门被推开,方文正打着呵欠走进来,脸上犹有倦色,见周晟黑灯瞎火的一个人坐在舱内,先是一愣,随即失笑:
“诶,周大人还未休息么,真是好酒量啊。那短毛的菜品寻常,酒倒是不错。”
大明朝的文官和锦衣卫之间本来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关系,不过方文正和周晟两人一块儿在短毛的监狱里蹲了两个多月,也算是患难之交了,彼此有了一份交情在,说话自然随便许多。
“我们吃来是不怎么样,但你注意到没有:他们那边哪怕是贩夫走卒,只要能掏出钱来,就能吃到同样的东西,喝同样的酒……”
周晟语气低沉,似乎正有心事。不过眼见方文正一副不明就里的表情,他也懒得多说,直接把一个小木盒往前一推:
“这是他们给你的,挺有趣的一套小玩意儿。”
借着舱外月光,周晟向同伴演示了那套随身工具的用途,果然引起对方莫大兴趣。
“真是有趣……哈哈,想不到区区剃须净面之物,竟也有这么多的讲究……真难为他们怎么想出来的,这么精巧的小东西,还要用钢铁制作,怕是比做金银饰还麻烦些。若拿到市场上售卖,怕是价钱也不低……”
说到这里,方文正禁不住嘿嘿一笑:
“来了这么多天,也就今天不谈公事的时候才过的最舒心……这帮短毛,看不出来都还挺风趣
一七八 舟中闲话
一七八 舟中闲话
念及到各自的失策之处,方周二人只能相对苦笑。大陆上一直认为这群髡人只是来自海外的蛮夷之辈,跟西方夷人一样傻乎乎的,想必很容易欺骗——大明沿海官员从前就多次假借谈判之名,把西方夷人的船长船员骗上岸后予以扣留,跟蛮夷是不用讲信义的。
可现在这两人都已经明白了——在那群人面前,反而是自己更像蛮夷。己方的一举一动,仿佛都在对方预料之中,全都被提前压制住。
“还好还好,这些短毛还算客气,给了我们这几件东西,要不然回去还真不好交差……”
方文正终于回过神来,摸了摸脚边那大箱子,又擦了擦脸上冷汗,心有余悸说道——他先前出使的时候可是说了不少大话,什么不用朝廷动一兵一卒,自己定能让段毛自缚归降之类……长期郁郁不得志的小官吏么,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肯定要吹嘘吹嘘。
然而最终结果却是:他没能从短毛那里得到任何承诺,不要说自缚归降了,就连那份文书上所有条款,人家连一条都没答应——对方压根儿不承认自己是叛逆,他们白白在这儿耗了两个多月……
如果就这样空着手灰溜溜.回去,即使总督大人不降罪,以后在同僚之间也休想抬起头来,将来前途恐怕也黯淡的很……幸亏短毛知情识趣,给了他们一件珍稀贡品,回去后好歹能有个东西交差。要是运气好,这件宝物当真对了万岁爷的胃口,来个龙颜大悦什么,没准儿还能往上升一升……
见方文正居然还能笑得出来,周.晟无奈摇摇头……看来思想简单点也不是没好处,至少总能保持个好心情不是
其实周晟自己的情况也与方.文正很类似,虽然他原先计划中的两项任务:与锦衣卫派驻当地的密探接头,以及与短毛官府中尚忠诚于大明的官员取得联系,这两条都没能实现——他根本没什么机会出门,偶尔能出去也是在公开而严密的监视下。但光是在最后一天所看到的一切,亦足够他写出一份能让上司满意的报告了。
然而周晟却并不因此而感到满意:他想要了解的.情报,对方一点都没让他知道;而他所知道的一切,虽然也有些价值,却全都是对方主动透露出来的——自己完全被人控制着!作为一个情报人员,这种感觉实在非常不好。
再回头想想自己人这边,周晟仔细回忆了一下这.两个月来他们这群人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和短毛交谈时曾说过的一些话……最后很郁闷的现,恐怕他们所知道的一切,短毛都能知道——只要他们稍微仔细点。
可这也怪不到谁,连自己尚且在无意间漏了嘴,.手下那些人又有几个能守口如瓶的更不用说安抚司那批只会说大话的文人了,怕是连自家老婆穿什么颜色的裤子,对方也已经摸得清清楚楚啦……
“一败涂地,一败涂地啊!”
见周晟忽然满.脸沮丧之色,方文正虽然不怎么理解他的想法,但还是上前劝慰道:
“周兄弟,何苦呢。短毛不是也说了:这次不行,下面还可以继续谈么。成与不成,那是上面大人们的事儿,咱们不过跑跑腿罢了。现在看来那些短毛还算讲理,以后再来也没什么危险。多跑几次,拿些小礼物,不也挺好的吗……”
这句话却反把周晟给逗乐了:
“怎么,雅斋兄,你到现在还以为短毛送给我们的仅仅是礼物吗”
“啊……这不是礼物是什么我亲眼看着他们装箱的,难道他们掉了包”
方文正先是不解,随后大为紧张——这可是要送到皇宫大内的东西,万一里面有什么不妥之物,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对于这位同伴动辄大惊小怪的举动,周晟这么长时间也算是习惯了。随手阻止了他要撬开箱子做检查的举动,摇摇头道:
“礼物本身没问题,但我的意思是说:短毛送给我们这几样东西,每一件都是有其深意的……我也是刚刚才想到。”
知道对方肯定听不懂,周晟的手指先后朝桌上那两个小木盒,床上大锦盒,以及脚边的木头箱子点了一点,缓缓说道:
“先说这最小的,雅斋兄,你觉得短毛做的这些东西,和我们大明的工匠所制,有何不同”
方文正想都不想就脱口而出:“精巧,非常的精巧……”略加考虑之后,又补充道:
“实用,他们所有的东西都很实用,包括这些礼品在内,没有一件是单纯的摆设,都有极强的实用性。我大明虽有能工巧匠,能做出比他们繁复十倍的饰物来,但那仅仅是装饰,没什么实际用途……”
周晟点点头,这位老兄总算还不是无药可救。
“不错,精巧而且实用——就这么简简单单一个小盒子,仅仅用来剃须修面之物,他们尚且能做得如此细致精巧……那用来杀人的兵器呢”
方文正一愣,而周晟却已经满脸羡慕之色:
“刚才在宴席上,我看到他们一把短刀,做的也是精巧无比。有几处古怪形状,我刚刚才想明白其用途……千百年来型制不变的刀剑都能如此,火铳火炮之类那还用说么”
伸手在小木盒上拍了拍,周晟苦笑一声:
“来之前就听说短毛的火器犀利无比,可朝廷诸公,都以为不过是市井传言,或夸大其词罢了。然而这件小小东西,却是短毛在提醒我们——传言绝非虚妄,他们能做出远胜我大明工匠的物品,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火器!”
“啊……”
&n
一七九 军事会议
一七九 军事会议
差不多同一时刻,琼州府衙的会议室内,白天刚刚送别了明朝使者的众人都聚集在这里,商讨下一步对明王朝的策略。
这边之所以肯放那些明朝使者离开,除了探听到两广总督把过年当成了某种期限外,最主要原因还是阿德已经弄到了足够情报,再把人留着也榨不出什么油水了,这才同意把人打走。
“形势比较严峻。”
这是阿德在第一次情况通报会上所说的第一句话。从明使那里得来的消息五花八门,肯定要经过分析筛选之后才能拿出来作为讨论的依据——情报分析远比情报获取更加重要,这一点每个现代人都清楚。
阿德前一段时间就主要在做这项工作,到现在总算是大致整理出一个脉络来。不过,他所得出的结论,却实在不能让人乐观。
“先前庞雨他们的推断没错,王尊德确实得到了来自云贵川湘一带的援兵——奢安之乱已经大部平定,明朝的南方军队已经可以腾出手来……收拾咱们了。”
——即将过去的崇祯三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还算是个不错的年份。在上一年闹得天翻地覆的几处烦,在这一年中先后被平息下去。在北方,满洲人围困了京城数月之后,于五月间彻底退出了长城沿线。而在南方,自称“大梁王”的奢崇明,自号“四裔大长老”的安邦彦,虽有合众十余万进攻永宁,贵阳等地的辉煌,猖獗一时,但也终究逐一被总督朱燮元所擒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