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短毛和大明王朝的谈判并.不能影响本地人赚钱的热情,那些与琼海贸易公司合作的本地商户现在已经开始陆续往大陆方向货,基本上每天都有一条船从白沙码头出,驶往广州,粤港等地。按照双方的协定,琼海贸易公司只负责海南本岛的生意,所有岛外贸易则全部委托给合作商户们经营,公司不予干涉。反正那些货物在出时就定死了价格,此后是亏是赚都跟供应方无干。
只不过大家接触了那么久,那些.商户也算有点经验了——要指望这帮短毛完全不干涉他们的经营,那是不可能的。短毛的控制其实远比大明王朝要严格许多,只是做法比较隐蔽高明,不怎么引人反感罢了。
——这不,在送走那些明王朝使者.之后没几天,所有与琼海贸易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商户们都得到了一份通知,要他们集中去州府衙门开会。
拜先前积攒下的口碑之赐,对于州府衙门,商户们.现在已经没什么惧怕心理了,收到帖子的客户们先后到齐,不过大家多多少少还有点紧张——他们知道短毛这次邀约众人,肯定是和大明的使者有关,但具体是福是祸,这些商人心里可就没底了。
先前大明派遣使者前来的消息,多数人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私下渠道打听到了,不过没人敢对此表现出关心的样子——开玩笑,在短毛的控制区公然表现出对大明王朝还有所依恋的样子,这不是自己找死么。
不仅仅是商户,就连那些在衙门里当差的,无论.官员还是杂役,除了职责相关不得不与明使接触的人外,其他人都是能躲则躲,平时则绝不提起此事——包括那位向来自我标榜为大明忠臣的王璞王介山也是如此。当然,他的说法是羞于见到天朝来人。
不过短毛对此.似乎并不怎么忌讳——就在今天,他们把海南岛上大部分有头有脸的头面人物都给召来,连同王璞等本地官吏也在其中。之后,由李明远教授亲自言,向大家说明了召开这次会议的意图——这将是一次情况通报会。
老教授非常坦率的把前一段时期,他们和明王朝使者交流的始末细节向大家做了通报,包括那份由两广总督来的文书,也交给王璞请他当众阅读。甚至连同阿德通过种种手段,从对方那里打听到的那些机密情报也没隐瞒,比如对岸已经有三万大军整装待之类……
对于是否应该把这些消息告诉当地人,先前委员会内部还是有过一番争议的。有些人觉得不该让他们知道这么多,这些人只会添乱子。但另外一批人则认为把消息透明化,一方面有助于安定人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集思广益,充分利用本地人的关系网——而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赵立德和庞雨是主张后一种意见的,老李教授也是,所以他们坚持召开了这次通报会。然而实际情况却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当这边把消息公布之后,府衙大堂中先是沉寂了片刻,之后轰的一下就爆开来。许多人是直接瘫倒在了地上,还有不少则是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整个一副世界末日的样子。
“……这也太夸张了吧他们的承受力这么低”
阿德等人面面相觑,虽然原先也猜想过,当地人在听到大军压境的消息时可能会慌乱一阵子,但谁也想不到会这么严重。
“完啦……全完啦……什么都完啦!”
靠庞雨最近的一个位子上坐着许敬许信安,这位许大官人以前一直是最讲究风度仪态的,但此时竟也一把鼻涕一把泪,瘫在座位上老泪纵横。庞雨实在忍不住,上前拍了拍他:
“我说老许,至于吗明军是来找我们的麻烦,我们这些正宗短毛都没咋地,你们良民老百姓怕个什么”
“你们短毛当然不知道,大军刀下,焉有良民!这朝廷大军一到,肯定是玉石俱焚,玉石俱焚啊!”
许敬一边哽咽着
一八三 大忽悠
一八三 大忽悠
台下的窃窃私语之声在骤然增大了片刻之后,终于又渐渐平息,与会者们看向台上那几个短毛的眼光,也从先前的不敢置信,逐渐变成了若有所思。
这位庞军师的言辞可以说是极其狂妄,但自从这群短毛来到琼州,他们所做的狂妄事情还少么——才三十来号人就敢占据州府;凑了百把人的杂牌武装就大模大样要求全境缴税纳粮;弄了个什么贸易公司,仅仅两个月功夫就合并了府城里所有大商号……狂妄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他们总是能做成!
许敬等人在经历过最初的惊惶之后,情绪也终于渐渐平复下来,开始用较为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台上诸人——这些短毛做事情向来极有章法,他们说有把握,那想必是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策略了。
果然,接下来阿德拿出一叠字纸,依次分到各人手中让其传阅:
“这里有一些名单,以及相关的资料,都是我们所打听到的,在广州地区比较有名望,或者能在两广总督面前说得上话的人物。大家帮忙看看,这其中有没有能搭上关系的亲朋故旧,生意往来,或者哪怕仅仅是知道点情况的,有助于补充完善这些资料的,都行。”
有了具体的目标,那些人果.然镇定不少,众人开始互相交换着观看那些纸片。每一张纸上都记载着一个人的名字,以及关于此人身份地位的大致介绍。基本上都是些大商人,有名望的文士,抑或是大家族族长之类,这些都是庞雨等人用了好几个月时间从往来客商所带来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来,涵盖了广东福建地区几乎所有的知名人士——在这个时代,他们就代表了舆论。
咨询的结果还是挺让人满意的,.很快就陆续有人过来告知:某豪商和自家有贸易关系,或是某某家族与自己是同宗之类。中国人的关系网络就是这么奇特:虽然隔着那么宽一条海峡,竟也能找出许多联系来。其中又要以读书人之间的关系网最为宽泛——这年头文人都讲究个“四同”——同窗,同乡,同年,同门。有这四条框子一套,基本上明朝官僚之间多多少少都能找出点关系。
“幸好当初没有强征他们的田.赋啊,否则现在可得不到这么多信息……”
望着阿德那边带来的十几个书记员都在奋笔疾.书,庞雨禁不住出感慨——当初他们在琼州府征税时,黄册上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属于士绅家田,按明帝国法律免征税收的。当时就有人主张不必理睬这条,应该一并收税,不过后来终究没能施行——当时他们在琼州府的力量还不是太强,不想引起太多人反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就是因为这些士绅之家和明朝官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虑到未来招安事宜,可能会有用得上他们的地方。
到了现在,当初的计算果然见效——这些大家族里也.派人来参加了此次会议。虽然他们未必喜欢短毛的统治,但他们更不想让朝廷的平叛大军上岛——毕竟短毛没怎么打搅他们的生活,而朝廷前来平叛的将军们和那些彝壮蛮兵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些大户肥羊的。
到此时就有好几位告老还乡的进士,举人之类.主动站了出来,还拿来几份名单,表示可以和这上面的门生故旧联系看看。虽然未必有用,但好歹也算是条路子。
除此之外,他们.还把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广东,福建等地官场和官员的情况向这边作了介绍。有些都是很隐秘的东西,例如某某官员喜欢什么,某某幕僚在上司面前讲话特别管用之类……这也大大丰富了阿德手中的人物资料册子,让他们可以从更多方面去了解对方。
——总之,虽然在开头时不太顺利,但最终这场情况通报会还是按照老李教授他们所预想的路线顺利召开了。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大陆上的关系。但是通过这种联合行动,穿越众们成功把自己和海南岛上的富商和士绅阶层给捆绑在了一起。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岛上各个阶层都联合起来,共同面对来自岛外的压力,这才是李教授和庞雨阿德等人的计划核心。无论那些富商士绅的努力能否见到成效,只要他们能共同行动起来,那么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达到了。
大明推官王璞一直没什么动作,虽然他也全程参加了这次会议,但始终沉默不语,可也并不离去,就在那儿坐着。
直到别人都走了,王璞才慢吞吞站起来,走到这边几人面前:
“李老先生,庞军师,下官在对面倒也有几位同年至交,其中更有一人正是在那两广总督幕中参赞。只是我纵然写信过去,怕也没太大用处——在他们眼中,下官已是投贼戴罪之身,无论说什么,他们都不会相信的。”
这边李教授和阿德等人互相看了一眼,几个人都笑了。阿德还给他端来一杯茶水。王璞有些诧异,不知道这些短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呵呵,介山先生,我们对于你的期望可不仅仅是写两封私信而已。”
老教授示意王璞坐下,顺手拿起桌上一张名单:
“陈耀,字元朗,两广总督府的钱粮师爷。他是万历四十六年的举人,但此后一直没能考上进士——介山先生所说的同年至交,就是指这位吧”
王璞吃了一惊,想不到短毛早就查清楚了……抹一抹额上冷汗,点头道:
“正是,陈元朗当初赶考时与下官住的同一间客栈,又是一榜中的举人,是为挚友。下官能谋
一八四 特殊战线
一八四 特殊战线
大约十天之后,北纬率领侦察兵大队来到了琼州府。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另外几位不之客。其中有一个人是大家都没想到的——张陵张汝恒,大明帝国的正五品千户官。
自从在上次大战中被俘之后,张陵一直在协助管理临高那边的战俘营。不过在大半年之后,那个战俘营里面的俘虏差不多都被“消化”掉了——短毛的思想工作相当厉害,“转化”能力极强,大部分战俘——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改造后,都转变成了短毛的忠实支持者,然后就被作为正式员工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甚至是直接吸收进了军队。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包括张陵在内,还剩下大约四五十个俘虏始终不愿“从贼”,依然要求保留他们大明将士的身份。这倒不是说他们对明王朝的忠诚度特别高,事实上这些人对于短毛军的体制和装备都相当羡慕,只是他们有顾虑——和张陵一样,他们大都还有一大家子在明王朝治下,大明又是动不动喜欢来个株连九族的,他们实在不敢拿全家人的性命冒险。
好在短毛对于用人方面一向是极其灵活的——你不肯背叛大明没关系,照样能派上用处。琼州府那边穿着大明官服却帮短毛干活儿的人多呢,连正宗东林党都有,容纳一个武官自然更不在话下。
前段时间补工资的时候,张陵也拿到了属于他的一份。在计算薪水的时候大家才现:张陵的正式差事应该是琼州府的千户军官。尽管他从来没有真正上任过——刚刚上岛时就被派来参与剿匪,然后被俘虏,一直帮助短毛管理战俘营,还干得不亦乐乎……要不是这边编纂工资表,在制作档案时跑去询问他的品级,连张汝恒自己都没想起来。
战俘营这个单位在不久前.撤销了,张陵又不肯正式加入短毛军,于是在商议之后,根据他本人的意愿,还是安排他来琼州府上任。顺便把那四十多个死硬派一并调来,也不管原来是什么编制,统统安排到了他的手下。重新换上鸳鸯袄,挎上绣春刀,派到白沙码头那边去驻扎。人家外地客商跑来一看——哟,这里还是有大明的正规军在镇守么!也算是表示他们短毛希望招安的又一份诚意吧。
北纬对于这些小手段是不大看.得起的,但见老李教授他们都很热心,张陵本人又乐意,也就没多啰嗦——本来他一直想要把张陵拉到自己的侦察大队里来。
北纬的侦察大队可以说是穿.越众所有单位中,本地化最为彻底的一个。除了他和他的副手,一个名叫杨杰的小伙子,原解放军某部的优秀射手是现代人外,侦察大队其他所有成员都是标准“本地人”。
当初在练兵时,虽然有不少小伙子叫喊着要加入.特种部队,但在基础训练完成之后,他们全都被调往普通部队了——这段时间部队扩充太快,唐健手下需要大量的基层军官,知根知底的穿越众自己人肯定是被优先考虑。
不过北纬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侦察大队经常要.深入到敌占区去,在这方面现代人反而有先天性的劣势。即使在这个环境里呆了一年多,他们和明朝人依然有明显差异,无论是口音还是举手投足的动作,明显能看出不同来。
在临高还好些,不特别明显——但那是因为临高本.地的老百姓受他们影响太大,县城里现在都开始流行普通话了……可如果到了邻县,只要一开口,别人马上就能听出不同。即使黄晓东这个土生土长的海南岛本地人,他那四百年后的海南口音也和当下有着太多的不同。
“侦察兵不是人,特种作战也不是万能的……”
之后在和李教.授,阿德等人召开的碰头会上,北纬这样介绍他的部队道。同时,也对他们的袭扰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来之前我和唐队长谈过了,你们的策略不错。但我还要提醒诸位:别对侦察大队报有太多的,不切实际的希望。我们只是比普通的士兵更加善于隐蔽,掌握的技能更多一些——而这些技能还未必都是战斗用。我们的主要工作依然是侦察,而非作战。”
见对面几人都有点失望的样子,北纬笑笑,总算又给了点希望:
“当然了,小规模的暗杀,偷袭,以及破坏,这些工作也可以算是我们的业务范围之内。但是每一次具体的行动,都必须要有非常明晰的目标和计划才行——你们要攻击什么地方破坏到什么程度目标的防御力量如何周围有没有驻军当地的地形行动起的时机前往和撤退的路线以及后备计划和接应人员……所有这些都要谋划清楚了,我才会同意把我的队员派出去,否则就是纯粹的自杀行为——我们不是敢死队。”
一向沉默寡言的酷哥难得说这么多,虽然都是问题,阿德等人却很高兴——只要肯干事就行,条件么,好商量。
“放心,我们当然不会随随便便把侦察大队丢到海峡对面去。情报工作是关键——最近我们干的事情全是为了这个。”
庞雨把他们从本地士绅那里得来的消息拿出来同北纬共享,但后者只是粗粗扫了一眼,摇头道:
“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只是间接情报。我们需要更加清楚,有针对性的直接情报,这方面恐怕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nb
一八五 小间谍
一八五 小间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另外一侧角落里,那个年纪较小的孩子在片刻之后就报出了庞雨字纸上的诗句。从头至尾屋子里没人说过话,果然是无线电收报系统!
“太好了!这东西功率多大有效距离多少”
面对庞雨欣喜若狂的样子,北纬却忍不住笑起来——似乎每一个刚刚看到这台机器的人都会问同样的问题。而他也早就背熟了一整套介绍内容:
“这是个可以随身携带的袖珍版本,基本构造是仿制了1918年美军装备的scr-65-a型火花式报机,当然工艺比较粗糙,而且无法大量生产——包括半导体等关键性部件,我们还不能自制,都是用的现代产品。”
“它的功率不算太大,但在这个年代,大气中的电磁安静度非常好,没有任何干扰,所以电波覆盖范围远比设计值高,据张老师估计,覆盖到两广福建一带没问题。张老师那边还在研究更大功率的长波电台,未来可以覆盖全国的。”
“电源问题如何解决”
庞雨又提出一个关键性问题,北纬点点头:
“使用自制的铅板蓄电池,正.常情况下每天只开启一个小时,能够保证三十天左右的供电……电源不成问题,我们可以让商人送货的时候顺便替换。”
“有对他们进行密码学训练么”
阿德指着那两个小孩子问道,他.们出来时只知道无线电研制成功,具体应用也才是刚刚接触。
北纬摇头笑道:
“目前没有,这些孩子前不久才.刚刚识字呢。现在只是直接使用摩尔斯码和区位码进行通讯——就这也没人能看懂啊。”
“眼下是没问题,不过将来迟早……算了,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