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陆双鹤
阿德并没有多纠缠于枝节问题,最关键的通讯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保密之类不妨放到下一步考虑,反正在这个年代,除了他们之外,暂时也没有别人能接收无线电波。
之后大家便商量着要送一个小孩子去广州,本.来第二天就有一班船可以出的,但却由于某个小意外又耽搁了两天——张安江居然亲自跑来了琼州,想要把小孩子领回去。
张老师这个人,.智商是极高的,技术上也非常厉害,不过情商方面就差点。北纬向他要人,当时随口答应了,但居然过了好几天后,他才忽然想明白是要派到哪儿去。而且张老师的性格……按照北纬的说法,有点婆婆妈妈,心特别软。
所以张安江坚决反对把他的得意弟子送去广州当间谍,他甚至表示自己可以代替孩子们去。庞雨跟阿德两人都劝不动他,最后还是李教授出面跟他长谈一番,好不容易才说服他,同意让一个小孩子去程家店铺做学徒。
“……才十四岁啊,放在我们那边还是在妈妈身边撒娇的年纪呢,学这个已经是挺难为他们了,还要送去敌占区做间谍……唉,作孽啊……”
虽然勉强同意了,但是到临出那天,张老师还是嘀咕个不停,就连旁边北纬都吃不消,无奈摇头道:
“没什么可担心的,张老师。一路上有我照顾,到了那边不过在商铺里面作作工打打杂罢了,跟一般普通小学徒没什么两样。就是每天固定时间开下机器,花费一个小时收讯息而已。只要他自己不犯傻说出去,就没有任何危险。我们侦察大队里面也有这样十几岁的小孩子,他们的训练可要艰苦危险得多——小小年纪也一样要学着干湿活儿呢!”
张安江叹口气,总算不再罗嗦了,但在临上船之前,却又走到孩子面前,替他把身上新棉袄的褶子一一抚平。
“到了那边,乖乖的,要听叔叔伯伯的话,知道不”
“知道啦,师父,你已经说过好多遍啦。”
才十四岁的小孩子当然不能理解老师的心情,反而高高昂起头,非常光荣的样子。张老师看看他,又看了看旁边北纬等人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
“万一……万一你被官府抓住了,也要乖乖的,他们问你什么就回答什么,别撒谎。把小命保住最重要,我们一定会来救你的,知道不”
旁边北纬皱了皱眉头,但也没说什么,转过身看着阿德与庞雨两人,微笑道:
“这第一次探路,又是去广州,你们在那儿有熟人……就不拉你们去了。不过你们俩最好多锻炼锻炼,这种侦查行动以后还会有很多次。我肯定要把你们轮流拉出去亲自看看现场——只有这样,你们制定出的计划我才敢执行啊。”
两个业余参谋唯有苦笑点头,北纬平时言辞颇为傲气强势,但真正行动起来却是慎重无比。这一次除了顺便护送一个小谍报员外,他没带任何助手,就是孤身一人前往。
虽然有人劝他带一个本地向导,免得到了那
一八六 海军!海军!
一八六 海军!海军!
东西绝对是好东西,只不过真想要把实物造出来,光靠做模型的经验显然是远远不足。王若彬本来也不着急,他打算慢慢研究摸索,从小到大慢慢造,多搞几艘实验船型,总能得出正确结果的——知道历史展,大势所趋的好处就在于此,他不用担心走错路。
只是现在外面形势严峻,却没空让他慢慢摸索了。尽管李明远教授很宽容,在制定对敌策略时并没有对造船厂提什么要求。但其他人可没这么好说话了——唐健一回来就找王老板谈话,要求他无论如何在三个月内,至少要拿出三四条船来。
“我们必须要建立一支海军了,但光靠两艘船是无论如何调度不过来的,而且这两条船都有其弱点——琼海号有燃料要求,公主号又太笨重。我们需要一些轻便的,能够随时搭载步兵快移动的船只,哪怕没有武装都无所谓。”
对于这个押送过自己的武警班长,王若彬是绝对不敢违抗的。于是他回来之后就立刻下令开工,造的船型是当地常见的一种平底沙船,载重量和航等指标都很一般,唯一好处是请来的老工匠头儿知道该怎么做,保证能在三个月内造得出来。但王若彬自己反而插不上什么嘴了,正是这一点让他感觉很不爽。
不敢跟唐健牢骚,他只好朝着前来了解情况的凌宁和文德嗣两人嘀嘀咕咕:
“你们想要船……那么好吧,两个.月后你们将会得到四条船。但我要事先说好——它们和本时代的其它船型相比,没有任何技术优势,碰到郑家或荷兰人的大海船只能赶紧逃跑,还未必能逃得掉。可是如果能再给我半年时间呢……只要半年,我就能拿出南北战争时代的轻便纵帆船来。度比这个年代任何船型都要快,至少快两倍,上面还能搭载几门小炮,碰到敌人想打就打,不想打掉头走……只要半年!”
看到黑枪贩子认真的样子,文德.嗣禁不住哈哈笑了:
“以后会有时间让你造新船的,.眼下这轮权当锻炼工人技术好了。回头等新船出来,这些老式的可以卖掉,不会浪费。至于技术优势么……咱们可不缺。你根本不用着急的,咱们都知道——委员会本就没指望靠帆船来取得技术优势。”
“这倒是……嘿嘿,你们这次来主要是看那艘大家伙的.吧就在里面,内船坞。改造方案我也看了,完成后绝对是件大杀器啊!”
笑着拍了拍王老板的肩膀,文凌二人开始履行他.们此来的主要任务,掉头向造船场深处走去。船厂的外围已经有武装巡逻的士兵在保护,而这里头,则又有另外一层更加严密的防范措施。就是文凌二人至此,也要拿出专属的通行证,才被允许入内。
在一个巨大的干船坞中,这个小团体最为宝贵.的那件资产——琼海号静静坐落于用许多粗大原木架设起来的龙骨墩上,它正在接受第二次战斗改装。
——琼海号的第一.次改装,只是搬走和拆除了所有易碎易损的家具和设备,其客货两用船的基本型制并没有变。而这第二次,却是要大动干戈了……
“根据徐工程师和冯博士的设计方案,我们将拆除船体前部三分之二的客舱,清理出射界,同时加固后甲板。然后沿船身中轴线,在前,中,后部甲板上各安装一架旋转式炮塔,并且在船身各处增加装甲,将琼海号改造成为一艘真正的战舰!”
现场施工总指挥为林汉龙,此时他正站在展开的改造方案图纸前,向两位特使介绍对这艘大轮船的改造计划。虽然并没有明确宣布,但大家心里都有数,将来如果要建立海军的话,负责人多半就是眼前这两位——文德嗣在技术也堪称内行,以前同样做过大飞剪船模的。不过因为他本人的主要兴趣不在技术方面,所以就没象王若彬,林汉龙等人那样做专业技术员,而是往综合方向展。
凌宁的优势则在于他对大航海时代非常精通,知道这一时期西方诸国海上力量的虚实。未来的海军肯定是和外国势力打交道比较多,他的知识对此非常有用。
“只有三门炮火力会不会单薄了一点”
凌宁皱眉问道,这个时代的西方战舰动辄就是几十上百门炮,琼海号上仅仅安装三门炮似乎有点寒碜
林汉龙却笑了笑:
“是七门——前后副炮塔是双联装,中央主炮塔为三联。在威力方面你们绝对可以放心——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艘木壳船能禁得住我们的高爆弹轰击。就算是公主号那样上千吨的大家伙,一轮齐射保证送下海。”
说着,他将两人带到后甲板处,这里有一架已经安装好的成品,炮塔呈半球形,两门火炮高高耸立,看上去甚是威武。
然而文德嗣却爬上去,伸手到炮口里面摸了一把,随即也皱起眉头:
“怎么还是用的十二磅青铜炮还是滑膛,这个射程能有多远啊口径也偏小了。”
林汉龙笑了笑,两手一摊:
“没办法,我们现在还炼不出专门铸炮用的优质钢材,用熟铁铸炮也还比较生疏。徐工程师认为在材料技术没有取得突破之前,没有必要再专门研究一款舰船用的青铜炮,所以还是使用比较成熟的陆军炮技术,口径也和陆军装备的拿破仑炮一样是117mm。这样弹药可以通用——琼海号的用途将来不仅仅只限于海战,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装上陆军火炮,作为移动平台,对沿海目标进行火力压制,弹药通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八七 多花了三五吊……
一八七 多花了三五吊……
在一片忙碌中,大明崇祯四年的春节悄悄来到了。公元1631年的二月二日,也就是农历辛未年的正月初一。
虽说外面的形势比较紧张,但身处海南岛上,特别是琼州,临高地区的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他们并没有这种感觉。与往年相比,很多人反而觉得今年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短毛的慈善行动起到了相当效果——就在过年前半个月,胡雯所领导的妇女部门通过茱莉居中联络,采用种种手段“说服”了本地若干大户,大家共同捐出一批物资来,对府城及其周边的孤寡老人和贫困户进行了一次“送温暖”活动。给每家贫困户都送上一袋米,一罐油,几尺布料,外加一条被子——东西不算多,却可以保证让他们安安稳稳过好这个年。
不过更主要的效应还是来自于商业——虽然开张的时间还不长,琼海市场的名头却已经传遍了整个海岛。
老百姓么,也没啥要求。手里有几个钱,这钱又能在市面上买到东西,就感觉是太平盛世了。而那家琼海大市场的存在,就是造成这种感觉的最主要原因——天晓得短毛打哪儿变出来那么多好东西,在那家市场里面几乎什么都能买到。吃的用的,看的玩的……从前还要等赶集的时候才有卖,而现在,店面一直开在那里,只要你有钱,随时都能来。
而钱也不算难赚,短毛经常.会收购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皮毛,药材,矿石之类……就算什么都没,庄稼汉么,一把子力气总是有的,到他们的工地或矿上去干几天活儿,用不了多久就能攒下几个。
给短毛干活比较辛苦,他们的规.矩也大,但有两样好处足以抵消任何不满——第一是他们在饭食上决不克扣,保证能吃饱肚皮。其次就是在工钱上很守信,说给多少就是多少,而且给的都是那种亮晶晶银元,从来没有成色问题,拿去买东西远比碎银子好使得多。同样的东西,用银元买往往会比用碎银或者铜钱便宜一些,那些商铺也更乐意收——按照和短毛的约定,银元免除的火耗银子利益,他们可以得到一半,顾客得到另一半。
于是在年末的那段时间,经常.可以看见那么一些乡下汉子,衣衫破烂,脸上还带着黑煤灰烟,手里攥着十天半月的辛苦钱,有些畏畏缩缩的走进大市场……半天以后兴高采烈出来了。衣服多半还是那么破——他们都舍不得买成衣,但脸上却肯定清洁多了。市场里面有免费的,带玻璃镜的盥洗设施,石刻水槽中随时随地流淌着干净的清水——而最重要一点,他们手中肯定是大包小包扛着拎着,高高兴兴回家过年。
全家出动,推着小车,牵着毛驴来采购的也不少见。.这些都是稍微有点钱的人家,但又不算太富裕,不能天天来逛市场的。于是就跟后世许多小康之家上市大采购一样,在市场里一次把年货全办齐。
——听说短毛的布料极好,比自己家纺的厚实许多,价.钱也不贵。女人们早已眼红了许久,趁着买年货的机会一并跟出来,唯独这时候当家男人才不会罗嗦。男人几尺,自己几尺,老大几尺,老2几尺……都有了预算。有些女人还事先来侦察过的,于是预算里又增添了几方雪白的毛巾,或者一顶结得很好看的绒线小囝帽……
然而等到真正进入市场之后,原先的预算往往.都被突破——倒不是说物价贵了。恰恰相反,几乎所有商铺都打出了“过年优惠”“大减价”之类的招牌。卖布料的足尺加三,卖盐卖米的把秤给足后还要抓上大把添头……可是顾客们并不因此而感到欣喜,因为他们看到了很多以前连想都没想到过的新奇东西。
——洁白晶莹的雪.花糖,花花绿绿的糖果蜜饯,以及散着清香的上等蜡烛……这些在以前被认为只有有钱人家才能享用的好东西如今却是成堆成捆的随意堆放在铺板上,价钱也是意想不到的便宜……这些还是认识的。有些东西则是头一回看见,但在店铺伙计们卖力的推销下,却也完全可以知道其用途。
“哎,老乡,来看看这铁皮油灯吧,短毛秘制的油捻子,比寻常油灯亮三四倍呢!……这外面有玻璃罩子,不怕风吹;亮度大小可以调节;比一般的油灯还要省油……好处多得数不尽啊!”
“这位大婶,来照照这镜子……啧啧啧,瞧见没连一根根头丝儿都能映照出来!哟,您脸上眉毛早起没梳理好啊……您用的铜镜子那难怪了,这可是玻璃银镜,比起铜镜那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大哥大哥,来看看这菜刀……瞧见没,这么粗的铁丝儿,一刀两断,刃上连个印痕儿都不留!俺若拿到外面去说这是钢刀,没人敢说不是!可俺不做这事儿,这就是铁器,但都是短毛造的铁器。您瞧瞧,比钢的一点不差吧这边还有镰刀,斧子,犁头……想要啥都有!”
——总有一款适合你!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面对这么多新奇物品,在眼花缭乱之余,肯定就要合计一下啦——预算里本来没有这些,要不要临时添加东西虽好,可那价钱也够咬手的,买了这个其它东西就买不了啦……再或者,干脆多拿些钱出来
难得今年运气好,缴完税后手里还能剩下几个,让一向捏得紧紧的手稍微放松一点,谁说不应该有短毛管束着,官家老爷不敢胡乱收税,今
一八七 代言人
一八七 代言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岛上居民渐渐开始适应短毛所带来的种种转变。说起来海南岛现在也算是“沦陷贼手”了,换了其它地方肯定是早就水深火热。不过到现在,就算是再怎么死硬古板的老学究,抑或是不通世事的底层民众,也不得不承认:这伙“反贼”与众不同。
除了与大明朝做对这一点还比较“正常”外,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完全不象是一群反贼应该干的事情。人民群众总是朴实的,既然这群人一方面杀官造反,另一方面却又于民间无害,那么很自然的,老百姓们开始把短毛看作当年梁山好汉那种类型,诸如“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之类的赞誉之词开始出现在短毛头上。
而那些读书较多的士绅之流则另有想法,他们比一般平民百姓见识多些,知道这个世界上可能会有所谓“侠盗”——少数心肠比较软,而且不愁吃穿的独行侠偶尔会把得来的财物分给老百姓。但却绝对不会有劫富济贫的“侠匪”——这种团体想要生存下去,就肯定要跟官府对抗,而这种对抗成本很高,必须要从外界攫取资源来支持。如果要想展壮大,那更需要大量物资和人力,容不得半点浪漫主义存在。
只是这群短毛跟朝廷对抗起来似乎很轻松,所以非但不需要从民间搜刮财物,还能拿出不少东西来收买人心——这帮人胸怀大志!未来能不能成就大业不知道,但至少,从当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他们的统治能力要过大明官府,这一点毫无疑问。
“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如此罢……”
王璞王介山最近就养成了这么个习惯:每到傍晚的时候,他总喜欢走到大市场边缘,或者是吃饭的酒楼附近,看着市场里面的人在讨价还价,肩挑手提;又或是那边高楼上的觥筹交错,欢声笑语……这一看就能看上半天。
有一天林峰碰上他又在呆,不由问道:
“王大人,不至于吧。你好歹也.是在北京城待过的,那地方有钱人多了,花钱享受什么肯定比这边厉害。”
“论起一掷千金的豪客,京师当然.是比这里要多得多,花费也厉害得多。但是能让那么多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这么开开心心的花钱——王某游学多年,走过不少地方,却还从没来见到过。”
王璞一边悠然回应,一边回过.头来,忽然弯下腰去,朝林峰深施一礼,可把后者吓了一跳,连忙躲开。
“王大人,这什么意思别开玩笑啊!”
“下官心中有一惑,百思而不得其解,还望林先生为.我解之。”
“哦”
林峰一愣,王璞听说年纪其实不大,但整天留一部.长胡子,看起来少说也四十来岁的人,在他们这帮天天刮胡子的小白脸面前总是摆出一副长辈架势。向来只有在李明远教授面前才比较恭敬些,象今天这么礼貌的样子可不多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