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许显纯说道。
“不必了!”
韩爌阴沉着脸说道。
汪文言在这里受的刑都已经成为传奇了。
这个不看也知道。
紧接着一行继续,然而下一个囚犯……
“诸位阁老,不想竟在此处相见”
王化贞坐在他恍如书房的专门监狱,端着茶杯看着阁老们。
很显然他的待遇就纯属许显纯自己打脸了,这个家伙不但有干净整洁的专用牢房,而且里面还有伺候的小厮,书架上摆满了书,喝着茶看着书,王参议真恍如养老,而且看起来还在写书。实际上他是一个医学家,而且不是那种滥竽充数的,他是真正精通医术,故此正在杨信授意下写他的医学专著,这样以后就可以用这本医学专著来减刑了。
“他懂医术啊,我们这里有病都找他治啊,人家有真本事,在监狱也是要受照顾的。”
许显纯理直气壮地说道。
“诸位阁老,不进来喝一杯吗刘阁老,咱们可是刚刚书信往来过!”
王化贞说道。
刘一燝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杨佥事,巡视完了,这诏狱难道没有个喝茶之处”
韩爌说道。
“请!”
许显纯赶紧说道。
韩爌眼神复杂地看了看刘一燝,然后叹了一口气。
其他几个阁老也都看了看刘阁老,很显然他们都已经明白了熊廷弼之死的真相。
杨信不是栽赃陷害。
熊廷弼真是被那些激进的南方士绅,雇佣孙得功在战场上暗杀的,而刘一燝就算不是主谋,至少也是参与了这个计划,而且这些人还将把柄留给杨信,现在杨信手中肯定掌握了足够的东西。
但这个狡猾的小坏蛋却并没有再次掀起一场大狱。
那么他就肯定别有所图,想借着这件事达成其他方面的目的,接下来就该是谈判了,想保住刘一燝,避免杨信把此案扩大化,从而导致东林党再一次惨遭重创,那就必须得答应他一些东西了。
王化贞可是叛变了。
一个他这样级别的叛徒会造成一场灾难。
这个灾难会不会降下,那可全在杨信的一念之间了。
“我的要求很简单。”
一处专门的会客室内,杨信端着茶杯说道。
“第一,之前我和孙兵部关于蒙古那些人封爵的奏折,我不希望再出现内阁不出票拟,或者六科不给通过的事情。”
他说道。
“可以!”
韩爌很干脆地说道。
这个不重要,至少跟东林党无关,反对也只是意气之争,
第二八五章 手里捧着窝窝头……
火耗归公……
这只能是个提议而已,大明朝目前朝廷的执行力,根本就不具备把它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很复杂。
并不仅仅是一个官员贪腐的问题。
耗羡这种东西由来已久,自古至今始终存在。
南梁大臣张率看着家奴一车车往自己家运粮食,颇有些疑惑地问这些粮食都是从哪里来的后者回答这是征收的雀鼠耗,张率很开心地笑着说,好大的老鼠和鸟雀啊
到一条鞭法后简化成了火耗。
也就是征收税银重铸过程中的损耗,因为这时候银子劣质,重铸一次肯定就得有一定损失,实际一般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间,但问题是这东西没有明确的规定,地方官收多少全凭一张嘴,明末通常是收百分之二三十,也就是实际损耗的十几倍。
这不是最高的,最高是麻哥末期。
八钱!
一两税银地方官敢加百分之八十火耗。
所以官员无不怀念我麻哥,然后将火耗归公的四阿哥视为仇敌。
海瑞为何被官员士绅一致仇恨,因为他一边查隐田,强力推行一条鞭法,然后一边强制性规定了他管理区的火耗为百分之二,而且是通过对着所有百姓发告示的方式,他这个以身作则不但让下面的官吏没法捞,而且让其他地方那些收百分之三十的都很尴尬。
当然,他自己的确很穷了。
但问题是海刚峰只有一个,指望那些官员都做海刚峰是不可能的。
地方官员们肯定不会接受火耗归公,养廉银是定数,火耗是随心所欲,他们又不是傻子,另外明朝的财政体系也存在缺陷,火耗这种东西还是地方财政的一个重要支撑。明朝财政并不是自上而下,朝廷和地方是分开的,地方财政完全依赖存留,而存留比例最高的是田赋,皇帝发工资的只有一至九品官,此外的地方开支就靠存留。
甚至给宗室的也是。
这一点很重要。
宗室的费用很大一部分也是地方供应。
最终原本就不多的存留,必须拿出很大一块给宗室,导致了地方财政越发紧张。
所以火耗也罢直接征粮的也罢,一部分也被官员用于地方事务。
海瑞敢强制收百分之二,也是因为他在应天做巡抚。
地方财政不缺钱。
而且应天巡抚治下也没有藩王。
但绝大多数地方官员收的火耗虽然主要中饱私囊,也还是得有一部分用于补贴地方开支。
总之四阿哥能够火耗归公,第一他的控制力足够,各地驻防将军可以完全给他控制地方,第二地方财政不需要养宗室,铁杆庄稼绝大多数都在京城,这个是朝廷养的,虽然源头都一样,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他给的养廉银高啊。他给的养廉银数量是这时候根本不可能给的起的,一个县令都上千两啊,这时候大明皇帝哪能给的起,大明朝目前太仓一年那几百万不够养官员的,一品大员可是一万两,算算目前多少一品大员
如果不是足够高,官员还是一样搜刮百姓。
更何况这么高都没拦住他们,也就四阿哥时候强硬肃贪才有点效果。
十全老狗时候官员就想取消这个制度,虽然最终延续下来,但他们迅速用其他名目继续搜刮。
这时候推行不了。
至于杨信提出来……
他就是日常调戏这些老头子。
另外火耗归公的确不行,但却可以给各地定火耗标准,也就是给火耗征收设定一个上限,要知道这个火耗收取比率,一直像房价一样持续而且稳定增长但从不下落,目前是最高百分之三十,明末顾炎武记载就已经有百分之五十的了。这是肯定不行,必须设定一个上限才行,百分十或者再多一些,但百分之二十就不行了,这个范围内可以各地根据情况不同定。
比如说松江等地的重赋官田,超过百分之五都很高了。
而那些轻赋民田则可以适当放宽一下标准。
这才是他真正想实行的。
虽然肯定没用,但配合税监巡视短期内还能多少有点用处。
当然,这个需要一套复杂的计算,实行也得需要时间。
“黄澍有消息吗”
看着阁老们离开的背影,杨信问许显纯。
“没有,他家里和郑鄤家一样,在这之前就把他逐出族谱,咱们和东厂都在撒出人抓他,但始终也没有他的消息。”
许显纯说道。
这个结果没什么意外的。
这年头指望抓住一个被那些士绅保护起来的根本不现实。
别说是黄澍了,锦衣卫在南方搜捕郑鄤这么久都根本没用,像这样的人是完全具备望门投止能力的,各地那些支持他们的士绅可以给他们提供保护,同样那些支持他们的地方官员,就算知道也会无视,说不定这时候黄澍正在南方哪个士绅庄园和地方官喝酒呢!
“都很狡猾啊!”
杨信感慨道。
这种事情还得他出马才行。
回头再到江南继续祸害,逼着那些士绅把人交出来。
不过这种事情只能他亲自出马才行,其他人玩不了这个,黄澍这个人是必须要揪出来的,就冲他原本历史的那套操作,也不能让他逃过和凌迟的约会。
“走,去看看一些好东西!”
杨信说道。
“呃,杨都督有何好东西”
许显纯笑着说道。
杨信的好东西在城外的一片农田里。
跟着他到了这里的许显纯,首先看到了方汀兰,虽然还在守孝,但京城无论官民都已经把她视为杨夫人,此刻杨夫人正一副大妇姿态,站在黄英和杨佥事唯一的正式小妾前面。而几个家奴正拎着一筐筐玉米走出,而外面几个女人正围在
第二八六章 终于又要开始了。
阁老组团游诏狱的第二天,大明皇帝正式召见了蒙古贡使,紧接着以林丹巴图尔献皇宫遗宝为理由,封其为顺化王……
郡王。
不是藩属国王。
直接就是大明封爵体系内的郡王。
原本大明外姓只封公爵,郡王是死了的顶级功臣封赠,活着的只有宗室才能封郡王,但这只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理论上外姓也可以封郡王,所以给林丹汗的封号就是顺化郡王。
同样目前卜石兔的顺义王也重新确定为顺义郡王。
但原本的市赏都停了,改成按照封爵给俸禄,也就是每年两千石,但都是折银给的,不过皇帝陛下慷慨大方,所以干脆确定就是每年一千两,也就是朝廷每年给蒙古郡王们发一千两俸禄,前提是得遵纪守法,要是有什么不遵纪守法的事情那是会罚俸的。
双方贸易照旧。
至于察哈尔部其他人……
那个就不关皇帝的事了,只不过粆图留在京城,皇帝另外给他封官,其他那些台吉诺颜们不关皇帝的事,除非他们单独朝贡,并且另外接受册封。
虽然按说郡王得有属官……
可以啊!
皇帝陛下可以给你们派属官的。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大明皇帝可以按照郡王标准,给顺化郡王派遣一堆大小的属官,话说大明还是不缺官员,但以后做什么就得接受这些属官监督,实际上内部事务基本上就是属官们代劳了。
呃,那就算了吧!
林丹汗又不是傻子。
天启派一堆官员到他那里,作为他的属臣管理事务,那他还玩个屁。
总之以后顺化郡王一年领一千两工资。
但以后朝廷需要顺化郡王出兵参加作战,他是必须得接受征发的,比如说再对建奴开战,辽东经略要征召察哈尔部出兵,他们就必须得出兵。当然,实际上是不会的,用不着他们,但以后俄国人扩张过来,明军需要对俄国人作战时候,征召蒙古各部出兵就是必须的,这时候俄国人可是已经快到了。
必须提前布局了。
不过林丹汗那边对这些并不在意,他们不可能真正臣服大明,只不过是林丹汗被俘虏别无选择,至今后者还在广宁软禁,这场称臣纳贡的大戏不演完他是不会被释放的。但他只要获得自由,以后还是要追求梦想,为他那个想象中的帝国而战的,称臣纳贡只是为了能获得自由而已,回去他才不会在乎皇帝怎么安排呢!
不过那时候对于内喀尔喀和土默特来说,他就是敌人了。
他是大明皇帝的叛逆,而他们作为大明的忠臣当然不会与之同流合污,甚至还会站在大明的旗帜下揍他。
这就是他称臣的后果。
他的大义因为这次称臣纳贡荡然无存。
他不再是蒙古大汗了。
蒙古各部不需要再尊奉他,他和别人一样都是大明的臣属,他那个九斿白纛已经没用了。
而炒花得到了顺诚郡王的封爵,一切与林丹汗一样,而且大明皇帝听说草原上以九斿白纛号令各方,故此特意赏赐他和顺义王一人一个,以后草原上的王都有,所有被大明封王的,也都准许他们内部以大汗来尊称他们。
这样就可以了。
反正蒙古各部早就一堆汗了。
原本历史上连外喀尔喀的硕塞很快也自称大汗。
他原本也是济农。
另外大明皇帝亲自为他们划分牧区……
当然,不是他们个人的,而是他们各部间的。
医巫闾山最北端,向北到坨甸地,也就是科尔沁沙丘草原区,然后沿着这片区域边缘向东北到辽河,东边属于内喀尔喀,他们那四十多个诺颜另外分,西边属于察哈尔部,但止于经棚这个向西的出口。实际上就是辽西以西拉木伦河为中心的这片草原归察哈尔部,东边最肥美的辽河中下游平原归内喀尔喀,但再向西就是土默特的了。
虽然土默特如今一盘散沙,但卜石兔却是大明册封的顺义王,大明承认他是土默特部的首领。
而剩下没有归顺大明的那些先不管,他们只有前来称臣纳贡接受大明皇帝的封爵,才能被分配属于他们的牧区,没归顺前由三顺王负责为皇帝征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