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五好青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允锋
大同军那里好办。
只要杨信罢手,商周祚有信心劝说那边也罢手。
说到底大同军那里也终究需要个结果,朝廷已经容忍了一个昭义市,无非就是再容忍一个超大号的特殊省份而已,浙江士绅想自治也行,只要把税交足甚至比过去多一些,那皇帝那里也就忍了。皇帝并不在乎别的,他要的只是钱粮,只要继续交税,那么一切好商量,其实浙江一年那点税不值一提,整个浙江的田赋仅仅比苏州府多一点。
而工商业全面放开后,就算再加点也无所谓。
说到底真没多少。
再说皇帝不忍又能怎样,除非把辽东的精锐军团都调来,否则是解决不了大同军的,甚至就算调来都未必能赢,大同军加上团练,背靠那一堆军火工厂,还有无数棱堡,辽东的边军又能怎样?杨信不上,这大明几乎没有能打败大同军的军队,这样也就可以恢复和平,而浙江士绅也可以继续他们的快乐好日子,包括商周祚的族人亲属们……
他可是绍兴人。
实际上这件事对士绅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至少士绅已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未来已经在向他们展开。
以后皇帝再不听话,大家还是可以再接着玩的,无论大同军的所向披靡还是团练的强悍实力,都已经证明了士绅有能力以武力对抗皇帝,说到底手中有枪就有发言权,而皇帝手中旧的军事体系已经毫无意义。
真的。
官军在面对大同军时候,没有取得哪怕一场胜利。
包括以能打著称的土司兵。
湖广的土司兵在大同军的火枪长矛方阵面前完全被赶鸭子,他们的确很骁勇敢冲锋,但面对斑鸠铳十轮射敢冲锋有什么用?骑兵都撞不开的阵型何况是些步兵,而拼凑的卫所兵更是望风而溃,就是那些将领的家丁,也一样是被暴打。鲁钦的五百家丁连一个营级方阵都无可奈何,这些原本精锐的骑兵,在方阵面前完全被吊打。
只要没有杨信。
只要这个让人很无奈的家伙不插手。
张名振都能打到京城。
这样以后士绅们在面对皇帝时候就很有资格提条件了,宗室要的太多,需要减一减,不减我们地方士绅就要搞民变,朝廷敢派兵我们就玩团练,官军打不过团练就得听士绅的。
贪官勒索士绅?
让你有命拿钱没命离开。
税监下去横征暴敛?
过去还只能鼓动老百姓拿着大棒子上阵,这次直接团练把枪炮摆出来说不。
真的。
过去对付皇帝靠吼。
靠着东林党那些嘴炮,靠着他们在朝中玩那些勾心斗角,现在想想真是好笑,早他玛练出几万团练还用得着那么麻烦?事实上此刻的士绅们还得感谢杨信和忠勇军,要是没有他们也不会让士绅们这么快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现在刘宗周这些人连思想体系都打造出来了。
当然,前提是杨信不下手。
只要这个家伙下手,意外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生,然后让一切成功瞬间付诸东流。
可惜啊!
他终究还是站在了士绅的对立面。
“河间侯,好自为之吧!”
商周祚说道。
这时候一艘小船靠岸,船上一个太监走了下来。
“李公公怎么来了?”
商周祚说道。
“圣旨到,河间侯接旨!”
南京守备太监李明道捧着圣旨堆着笑容说道。
“李公公,你就直说吧!”
杨信很干脆地说道。
“这倒也是,河间侯的确无需这些繁文缛节,那小的就直说了,恭喜侯爷,不对,得称公爷了。
万岁爷有旨,南京都察院副都御史,总督江南军务,提督操江熊明遇诬陷忠良离间君臣,革除一切职务并削籍,以南京兵部尚书商周祚督师江南,统帅各军剿灭逆党。河间侯平叛有功,晋爵瀛国公,辽东经略孙承宗奏报,建奴意图进犯辽东,以瀛国公总督蓟辽军务,讨伐建奴。
另外裁撤常州府,以宜兴县并入应天府,无锡,江阴两县并入昭义市。
裁撤镇江府。
公爷,小的恭喜公爷。”
李明道笑着说道。
说话间他将圣旨捧到杨信面前。
商周祚也看着杨信。
这可以说是皇帝那边能够给出的标准答案,包括熊明遇自己都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他上奏的时候就知道,天启肯定以处罚他来安抚杨信,指望天启直接定杨信造反是不可能的,皇帝很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根本不可能直接定杨信一个造反。
那么就只能处罚熊明遇。
天启何时真正定杨信造反,那得看官员士绅们给他的压力。
但现在只是开始。
“河间侯,不对,应该是瀛国公,您不准备接旨吗?”
商周祚说道。
“这个真不能接。”
杨信很干脆地说道。
“你想抗旨?”
商周祚说道。
“为了大明,我就抗旨一次吧!”
杨信一脸大义凛然地说道。
“理由呢?”
商周祚说道。
“很简单,我对你不放心啊,你是绍兴人,此刻不但绍兴已经降贼,而且据我所知,等轩公族人中,颇有一些还加入了逆党,这样江南战区就不能交给你了,万一你和许都同谋,岂不是整个江南危矣?这圣旨杨某是万万不能接的,杨某受命讨逆,当以社稷安危为重,遇到特殊情况也只能特殊对待,杨某会另行向陛下禀明情况的,想来陛下会理解的,总之是不能接旨的。”
杨信说道。
好吧,这个理由算得上充足。
“那么商某可以避嫌,南京有的是可充此任者,阁下觉得这南京还有何人可任此职?”
商周祚说道。
“这个哪是咱们为臣者能决定,得交给陛下来决定,不过若是陛下任命之人与逆党有旧交,那杨某还是不会接旨的,毕竟当以社稷为重,万一他勾结逆党卖了江南百姓呢!”
杨信说道。
商周祚很干脆地拂袖而去。
这个混蛋就是个疯子,跟这种疯子完全没有道理可讲。
“李公公,你留下来陪我钓鱼吗?”
杨信问捧着圣旨的李明道。
后者一脸尴尬地站在那里。
“小的,小的还是不打扰公爷雅兴了。”
他说道。
然后他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商周祚的扫兴而归,代表着官绅集团与杨信谈判的彻底破裂,紧接着返回南京的商周祚,和南京的一帮官员联名上奏,弹劾杨信抗旨,拥兵自重等等数十大罪状,并称其包藏祸心意图谋反。要求皇帝招安大同军,并以大同军讨伐杨信,而且还附带一份许都等人的上书,在这份上书里面许都自称对炸皇宫一事毫不知情,参与其中只为锄奸而已。
自己祖父兵备道,叔祖南京兵部尚书,可谓世荷国恩,不能坐视奸臣祸乱朝纲,故此参与锄奸。
但绝无弑君之心。
组建大同军也只是不想死于奸臣之手而已,大同军也非造反,只是无缘直达天听,故此欲效法先贤清君侧而已,若皇帝陛下能赦免其罪,麾下十万大同军愿为皇帝陛下擒拿杨逆以谢天下。
这份奏折直接以五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紧接着引发轰动。
虽然奏折进宫后再无下文,甚至就连内阁都没收到,直接在司礼监石沉大海,但在京城却恍如地震。
这是撕破脸了。
杨信是不会造反的。
这一点大家都清楚,虽然这些年大家骂他奸臣,骂他祸国殃民,甚至也说他造反,但事实上无论朝野都知道杨信不会造反的。虽然都不愿意承认,但哪怕是那些士绅,也都清楚杨信是忠臣,在忠于天启这一点上估计整个大明也就比九千岁差一点,说他造反简直扯淡。但这份奏折却等于向天启摊牌,是要他还是要江南士绅甚至江浙籍的大臣,是保这个宠臣还是保江南的江山。
这不是奏折。
这是下给天启的最后通牒。
这是在逼着他做出选择,现在玩别的都没用了,就是直接挑明。
皇帝还想要江南士绅,还想要江南士绅的忠心,那么就给杨信定一个谋反罪名然后招安许都去对付他,要是不这么做,那么就等着失去江南吧!
就在奏折送到京城的同一天,张名振的大军转头攻陷湖州,卢家的天雄军在略作抵抗之后,立刻从湖州撤往宜兴,紧接着大同军西进攻陷广德。就在此时天雄军内部分裂,卢家退守宜兴仍旧拒绝投降,陈名夏率领天雄军主力在溧阳迎降。张名振兵分两路,一路向西迅速攻陷宁国,在他攻陷宁国之后,此前退守徽州的张可大所部兵溃,徽州士绅正式投降大同军。
而张名振率领的大同军主力连同陈名夏部天雄军,浩浩荡荡越过茅山。
在他们和南京之间,就只剩下了一个溧水。
(今天两章)
第五三八章 终于可以干票大的了
南京。
“都疯了!”
南京守备武臣,南京五军都督府掌府事怀远侯常胤绪,站在聚宝门城楼上看着外面千军万马叹息道。
真得都疯了。
杨信第六次抗旨,以新任总督江南军务张鹤鸣年逾七旬,恐一旦猝死军中将贻误军机为理由,再次拒绝移交总督江南军务一职,同样也拒绝率领荡寇军转往辽东……
野猪皮已经开始进攻了。
在饥荒驱使下,野猪皮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出山。
他还是习惯性地玩声东击西,以佯攻沈阳将孙传庭从辽阳吸引过去,紧接着集中八旗满洲精锐突袭攻破鸦鹄关。
都快饿疯了的建奴汹涌而入。
在孙传庭得到消息迅速返回时候,他的大军已经到达辽阳,不过却被阻挡在外围,这些年在孙承宗支持下,辽东几任经略几乎都是以修棱堡为主要工作,像辽阳种级别的城市外围当然不可能没有。实际上辽阳外围一共八座棱堡,不包砖的夯土棱堡又不值钱,锻造熟铁膛再浇铸生铁炮同样也不值钱,在杨信主持下分了地的辽阳一带民兵早就修的遍地棱堡。
然后野猪皮就被其中一个挡住了。
他曾经横扫女真各部。
他曾经摧枯拉朽般,接连攻陷开原和铁岭。
他曾经打得朝鲜俯首称臣。
但是,这次他被一座简易的夯土棱堡和几百明军阻挡超过二十四小时,以至于错过了突袭辽阳的宝贵机会,最终他用一千多八旗朝鲜的尸体打开这座棱堡到达辽阳城下的时候,孙传庭已经从沈阳返回并进城组织起防御了。
然后野猪皮不得不面对孙传庭亲自坐镇的辽阳城。
他正和孙传庭玩攻防战。
而杨都督的再次抗旨,让原本停留溧水的张名振最终兵临南京,在时隔两百年后,常胤绪脚下这座堪称坚不可摧的城堡再一次面临战火。
此刻站在这座仅仅下面城台就高二十多米,甚至不是夯土包砖,而是纯粹用二十斤重城砖和千斤重条石垒砌的城堡最高处,面对着初冬的扑面寒风,这位开平王常遇春的后代,心情真得很复杂啊!
这他玛都是什么事啊!
一场完全令人无语的战争,一个疯子和一群疯子的战争。
杨信疯了。
江南士绅也疯了。
一个疯到妄图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天下,掀翻延续几千年的秩序,对抗大明朝所有士绅。
一个直接造反,以武力逼迫皇帝做出决定。
本来这不关他的事。
可你们和杨信斗,那就直接去和他打啊,你们十万大军呢,有枪有炮去摆开阵势和他打啊!你们却不,你们不打他,却跑来打南京,你们打南京让我这个南京守备怎么办?开门投降?我们是勋贵啊,我们不是士绅怎么投降?
还有杨信。
人家都这样了你居然还在钓鱼?还在鼋头渚钓鱼?高攀龙的冤魂没去找你索命?那地方可是他最喜欢的,你钓鱼归钓鱼,可你不能坐拥大军按兵不动啊!他们有十万大军,你也有五万忠勇军加一万荡寇军啊!你怎么也不打啊!你不打,我这里怎么办?
“打什么打,都是杨信闹的,当初就看他不像好东西,如今惹出这祸事,难道还要咱们给他擦屁股?随随便便放几炮就行了!”
徐弘基说道。
其他一帮勋贵们纷纷附和。
他们打个屁,外面张名振至少带了五万大军呢!
城里有什么?
一帮卫所军户,而且能打的都被张可大给带走南下了,原本唯一还有点战斗力的水师,也被熊明遇当初带走如今还在常熟,剩下全是一帮维持治安都不一定管用的。
猜你喜欢